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0:0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

第一篇: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

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

摘 要 针对医疗市场的新宠——网络医疗网站,通过对其现状以及市场前景的,得出其具有良好的投资收益、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结论。同时,网络服务对于如何建立品牌医疗网站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医疗网站 远程医疗 网络服务

人类跨入21世纪后,IT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都具有了划性质的变革,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象征的载体,越来越显现出它在上的重要地位和职能,并且也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这股网络浪潮的冲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前的单一的病人亲自去医院看病的模式已经被逐渐改变,代之的是以网上健康咨询、远程诊断等形式获取医疗信息。医疗网站就是基于网络技术、技术和知识工程的,面向社会的为其客户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的服务平台。医疗网站的以及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医疗网站陆续开始建立。尤其在“非典”浩劫过后,形形色色的医疗网站如同雨后春笋数不胜数。据粗略统计,在短短几年内,网上新出现了可以提供网络医疗服务的网站数千家,而事实上国内医疗网站除少数有能力进行远程会诊外,其余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简单咨询服务,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介绍产品信息及进行药品推销。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网络医疗市场虽然在改变人们传统医疗观念上有着非常积极的,同时也为以后开拓网络医疗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现阶段网络医疗市场整体比较混乱,优质网站为数不多,可信任度不高。医疗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分析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环境简介。美国是开展远程医疗较早的国家,最早研制的远程医疗系统用于对宇航员进行无创伤性监测和战场伤病员急救。此后,医疗机构开始远程医疗,并逐步开展了远程会诊、远程咨询、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控制手术等项目。其他国家如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对远程医疗的发展也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远程医疗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国外远程医疗主要应用于:开展远程会诊和,利用各种通信线路(如ATM,ISDN,PSTN等)借助电视会议或其他通信系统进行医学服务;进行医学资料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共享医学数据;目前一些西欧国家已研制并试用包含基本医疗信息IC卡,使任何一家联网医院都可以得到有关患者的最新治疗信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近年来发展迅速。1982年首次通过email进行病历会诊,这是最早的远程医疗实践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应用远程系统诊断患噬肌肉病菌疾病的山东姑娘和重金属铊中毒的北京女大学生,由此远程医疗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远程医疗从探索走向实际应用,国家卫生部、医学基金会和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先后启动了金卫网络工程、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络和军卫Ⅱ号工程(远程医疗网),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都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与全国上百家医院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远程医疗工作,目前已可为各地疑难急重症患者实施可视实时专家会诊、传输共享诊疗数据、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等。

(2)技术模型简介。模型及流程说明见商业模型(见附图):

用户群:消费者可根据拥有的终端设备通过相应通信网络将自己的基础医疗数据以人工、自动方式按需要进行采集并传送给服务提供方。

虚拟服务提供方:在网络支持下以主动轮询方式检测具备终端条件的消费者,消费者以服务提供方的信息自行处理或按照提示到就近实体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服务方向用户群提供通用的病历。

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固定电话,计算机及配套的医疗数据检测产品如已商品化的电子温度计、血压计、计步器、心电仪等,以及待开发的各种传感器,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迹象监视器、药物释放等应用器具。

服务方式:用户群可以基于移动终端sms、wap等方式由用户自己测试医学数据后人工或运用个人计算机输入到移动终端发送至服务提供方。

互联网络的应用业务平台sms:其为网络医疗示意模型的核心部分,sms的基本功能是依托互联网以实际或虚拟的方式完成用户群与虚拟服务提供方之间所有信息的传输、交换、数据资料的存储、管理、安全、保密等以及网络管理业务。简而言之,其技术核心在于依托不断演进的互联网络以及配套的终端产品,利用已商品化和不断开发面向个人的医用电子测量器具,满足用户群对疾病预防、健康保健需求。以医院为后台支持,用实际的和虚拟的方式组成“网上医疗”,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深层次医疗、保健服务。

2.2 市场需求分析

2.2.1 传统求医看病方式的弊端

从目前中国的医疗体制来看,存在着以下的:一是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严重不足,且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二是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存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即增加了就医困难,又加大负担;另一方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根据第三次全国卫生调查数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每次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从1998~2003年分别上涨了57.5%和76.1%,远远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使得看病成了很多人的难言之痛。

2.2.2 医疗网站的优势

在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成为一个的时候,对于具有受众面广、信息获取便捷的来说,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医疗网站可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以北京为例,北京拥有国内60%的一流医疗设备和70%左右顶尖的名医,按照北京1 300万常住人口,这些高度稀缺的医疗资源基本上配置在和服务于国内1%的人口。即使按国内3亿城市人口计算,国内仍然有95%的人很难享受到这些资源。而网络具有信息成本低廉、受众面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若能将网络这个无形的沟通桥梁搭建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话,可以预见的是,网络可跨越由于时间和地域造成的阻碍,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得到享有稀缺的医疗资源的权力,从而能实现医疗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目的。

(2)医疗网站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看病的成本。相信在大看过病的人,都对看病这个过程的艰辛深有体会。往往一次病看下来,除了承受病痛的折磨外,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利用网络医疗网站,可以想象一下,在网络上可以提前将病患的资料以及基本情况通过网络及时传输于医生,经过分析后,病患可再与医生提前进行门诊时间的预约。通过这样简单的过程,医生即可对病患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病患也省去了往返于医院之间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同时病患也可对门诊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前进行了解。通过网络往往几分钟便可解决的问题,却大大降低了看病的成本,实现了加强病患和医生之间沟通的目的。

(3)医疗网站可对医院以及医生起到宣传作用。以实现网站、医院、医生共赢的目的。在看病的过程中,医疗网站可设置“论坛”等性质的服务反馈板块,通过此板块病患即可将自己的看病心得以及对于医生服务的评价发表于网络上,通过查询其病患的留言以及对医生的满意程度即可对其看病的医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医生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将加强其服务的态度以及医术水平,以提高自身的名誉度。然而在医生提高自己的名誉度的时候,医院以及网站也到达了宣传自身的目的。

2.3 医疗网站的投资分析

就医疗网站的收益情况来看,多数医疗网站主要是以广告以及医药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其中经营医药的网站利润十分可观,据赛迪顾问预测,我国医药商务的交易额近3年内年增长速度约为300%,如果以医药市场份额为1 500亿计算,假设有25%的采购会在网上进行,平均交易费率在1.2%左右,就会形成5亿元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先期进入市场的公司将获得很高的收益。最近的财务报表显示,海虹在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毛利润高达70%。2000年在800亿人民币的IT软件产品中仅有1.5亿的产品是为医疗服务机构开发的,不到0.2%。即便加上数字化医疗设备产品市场,也仅为6亿元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行业基本稳定甚至已经饱和的市场,年增长率为两位数的中国医疗服务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3 结论及建议

网络医疗是市场的新宠,其技术环境已经成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医疗网站主要是针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推广,同时提供医疗信息服务的网站存在同质化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共同弱点在于缺乏整合度较高的品牌化网站。

因此,在网络医疗网站正处于走向成熟的初期,为能在此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主要在于能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差异化服务,从而提高网站的竞争力,以达到树立网站的品牌效应的目标。同时,在品牌的推广时期也要注意产品推广的风险以及服务模式被模仿的风险,针对此类风险可加强营销策略的推广并及时地加强服务的升级换代,以达到强化顾客的忠诚度、降低风险、巩固其市场地位的作用。许庐生,唐惠明.从信息技术看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1)2 朱士俊.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6(2)郭在华,何建新,刘福祥等.家庭远程医疗保健系统设计与实现[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1)潘丽娟.远程医学会诊系统分析[J].情报开发与,2004(2)

第二篇:北京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18-2022年)

北京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2018-2022年)

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 第一节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7

一、中国医疗产业形成背景介绍 7

二、中国医疗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7

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9

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10

五、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特点分析 11 第二节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概况 12

一、医疗机构数量规模统计 12

二、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分析 13

三、医疗机构床位数量分析 15

四、医疗机构人员情况分析 16

五、医疗机构建筑面积分析 18 第三节 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分析 19

一、医疗机构门诊服务分析 19

二、医疗机构住院服务分析 20

三、医疗机构出院服务分析 21

四、医疗机构床位利用分析 22

五、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 22

六、医疗机构收支和利润规模 23

七、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 25 第四节 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状况 26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状况 26

二、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7

三、中国农村医疗服务情况分析 28

四、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进展 29

五、新农合工作要点分析 30

六、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31

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情况分析 31 第五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情况 32

一、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分析 32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情况分析 34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4

(二)社区医疗服务状况分析 35

三、乡镇卫生院服务情况分析 36

(一)乡镇卫生院机构建设 36

(二)乡镇卫生院服务情况 36

第六节 中国医药费用状况分析 38

一、医疗卫生费用情况分析 38

(一)卫生总费用统计 38

(二)卫生费用结构分布 38

(三)人均卫生费用统计 39

(四)卫生费用占GDP比重 40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40

三、政府部门卫生支出情况 41

四、基层医疗机构医药费用 41

五、医院机构医药费用情况 42 第二章 北京医疗服务发展环境分析 44 第一节 北京医疗服务行业经济环境 44

一、北京GDP增长情况分析 44

二、北京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45

三、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6

四、北京经济形势发展展望 47 第二节 北京医疗服务政策环境分析 49

一、医疗服务行业监管体制 49

二、医疗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50

三、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分析 51

四、北京医疗服务相关政策 52 第三节 北京医疗服务需求环境分析 63

一、居民收入及消费情况分析 63

二、北京人口总量结构分析 64

(一)儿童人口数量分析 64

(三)老年人口数量分析 64

三、医疗服务费用支出分析 64 第四节 北京医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65

一、北京医药行业发展概述 65

二、北京医药企业数量分析 66

三、北京医药行业销售收入 66

四、北京医药行业经营效益 67 第三章 北京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68 第一节 北京医疗服务机构分析 68

一、各类医院数量分布情况 68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 68

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量 69

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数量 69 第二节 北京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70

一、医疗机构床位数量分析 70

二、医院分科床位数量分析 70

三、医疗卫生人员数量分析 71

四、各类等级医院数量情况 71 第三节 北京医疗服务费用分析 72

一、医院病人人均医药费分析 72

二、门诊病人人均医药费分析 73

三、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分析 73 第四节 北京基层医疗服务分析 73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情况 73

二、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情况 74

三、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统计 74 第四章 北京医院医疗服务状况分析 76 第一节 北京各类医院数量分析 76

一、综合医院数量分析 76

二、中医医院数量分析 76

三、专科医院数量分析 77

四、民族医院数量分析 77

五、妇幼保健院数量分析 77 第二节 北京医院医疗服务分析 78

一、医院门诊服务情况分析 78

二、医院住院服务总体情况 78

三、医院分科出院人数分析 79

四、医院床位利用情况分析 80

五、医院服务质量效益分析 80 第三节 北京公立医院服务分析 81

一、公立医院数量情况分析 81

二、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81

三、公立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82

四、公立医院床位利用情况 82

五、公立医院服务质量效益 82 第四节 北京民营医院服务分析 83

一、民营医院数量情况分析 83

二、民营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83

三、民营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84

四、民营医院床位利用情况 84

五、民营医院服务质量效益 85 第五章 北京医疗服务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86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6

一、医院的基本情况分析 86

二、医院人员规模及设备 86

三、医院的经营服务情况 87

四、医院的经营优势分析 87 第二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88

一、医院的基本情况分析 88

二、医院人员规模及设备 88

三、医院的经营服务情况 89

四、医院的经营优势分析 89 第三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89

一、医院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医院人员规模及设备 90

三、医院的经营服务情况 90

四、医院的经营优势分析 91 第四节 北京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 91

一、医院基本情况分析 91

二、医院诊断方法介绍 92

三、医院特色疗法介绍 93 第五节 北京京东中美医院 97

一、医院基本情况分析 97

二、医院先进设备分析 97

三、医院特色疗法分析 98 第六节 北京协和医院 98

一、医院的基本情况分析 98

二、医院人员规模及设备 99

三、医院的经营服务情况 99

四、医院的经营优势分析 100 第七节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100

一、医院基本情况分析 100

二、医院设备规模及水平101

三、技术人员规模及水平101

四、医院主要科室介绍 102

五、医院经营优势分析 103 第八节 北京儿童医院经营分析 104

一、医院基本情况分析 104

二、医院设备规模及水平104

三、医院人员规模及水平105

四、医院经营服务情况 105

五、医院经营优势分析 106

六、医院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106 第九节 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 107

一、医院基本情况分析 107

二、医院设备规模及水平107

三、医院人员规模及水平108

四、医院经营服务情况 108

五、医院经营优势分析 111

六、医院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112 第六章 2017-2022年北京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分析 113 第一节 2017-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分析 113

一、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趋势展望 113

二、中国医疗市场化商业前景广阔 113

三、医疗服务市场将迎快速发展期 114

四、医疗市场成为启动内需重要领域 114

五、医疗卫生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115

第二节 2017-2022年北京医疗服务前景分析 116

一、北京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分析 116

二、北京医疗服务规模预测分析 118

三、北京医疗服务细分领域前景 118

(一)民营医院市场前景分析 118

(二)妇幼医院市场前景分析 119

(三)乡镇医院市场前景分析 120 第三节 2017-2022年北京医院投资风险分析 121

一、行业政策风险 121

二、医疗质量风险 121

三、市场竞争风险 122

四、人力资源风险 122

五、医院财务风险 122

六、医院信誉风险 122

七、经营管理风险 123 第四节 2017-2022年北京医疗服务投资策略及建议 123 第七章 北京医疗服务企业投融资战略规划分析 124 第一节 医疗服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124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24

二、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124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124 第二节 医疗服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124

一、科学性 125

二、实践性 125

三、前瞻性 125

四、创新性 125

五、全面性 126

六、动态性 126 第三节 医疗服务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126

一、国家产业政策 126

二、行业发展规律 126

三、企业资源与能力 126

四、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127 第四节 医疗服务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127

一、战略综合规划 127

二、技术开发战略 128

三、区域战略规划 128

四、产业战略规划 129

五、营销品牌战略 130

六、竞争战略规划 131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数据来源 数据种类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公开发布的各类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等 政府部门 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等 行业协会 报告数据、公报数据、行业运行数据、会员企业数据等 社会组织 国际性组织、社会团体公布的各类数据等 行业年鉴 农业、林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装备、房产、建筑等各类行业数据 公司公告 资本市场各类公司发布的定期年报、半年报、公司公告等 期刊杂志 在开期刊杂志中获取的仅限于允许公开引用、转载的部分 中商调研 研究人员、调研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行业访谈、获取的一手数据 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 产业研究优势 优势体现 丰富的数据资源、强大中商是中国首家自建数据库系统的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公司自主研数据挖掘能力 发的Askci数据库和CISource中商情报通对各类数据建立中商企业数据库、全球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区域数据库、调研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覆盖近5000多个细分产业数据。知名的研究团队,优质中商拥有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熟悉产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产业的研究咨询服务 分析师、行业专家及咨询顾问共计300余名,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细分行业及政策法规研究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公司研究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及个性化的专项咨询服务。专门的客服团队,满足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客服团队,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满客户个性化咨询服务 足,并且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处理,深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业务创新,开创了民营银行筹建、保险公司筹建等新型咨询服务业务。产业大数据平台成就公司旗下中商情报网是是国内专业的商业大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

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已成为中国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为国内外企业、金融从业人员、创业人员、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观、时效、高价值的商业资讯。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第三篇: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05级应用(1)班姓名:李忠友学号:2005081116

【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论文对我国网络银行与发达国家网络银行进行了对比研究。我国网络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利用网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传统银行业务和网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走出一条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网络银行发展道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银行信用机制

1、引言

自1995年美国诞生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以来,网络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作为传统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银行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银行都将发展网络银行作为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论文对我国网络银行和发达国家网络银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希望能从中寻找突破口,确定我国网络银行在现有基础上的深层次发展战略。

2、电子商务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商家和消费者的开户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支持,有效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技术为突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武器。网络银行以优质、快捷、全面的服务为人们展现了未来银行的发展模式,成为金融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给银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巨大的市场,全新的竞争规则

数以亿计的网络用户被互联网连接起来,而且以每年70%的速度增加,为银行业展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赋予银行业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带动金融业实现国际化,并重新构架市场竞争规则:所有银行无论实力和规模大小,在网络上一律平等,跨国经营不再是大银行的专利。这预示着电子商务时代的银行,主要靠先进科技所增加的竞争力来确立竞争优势。

2.2、全新的服务模式

电子商务时代的银行突破了传统的经营和服务模式,出现了网络银行、自助银行、无人银行、电话银行、信息服务中心等,以此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功能、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

2.3、全新的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时代的银行,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运作模式趋向虚拟化、智能化。现代银

行不再需要在各地区设置分行等分支机构来扩展业务,而只需连入Internet的终端即可将银行业务伸向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主要借助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向客户提供服务。而网络银行主要借助智能资本,靠少数智能劳动者便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3、网络银行的运作模式

3.1、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E-Bank,ElectronicBank)又称在线银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网上金融服务。这里的网上金融服务是指实质性的金融服务,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之外,还可以进行网上支付结算。那些拥有自己网站,但仅仅进行形象宣传和业务介绍的传统银行,充其量只能算“上网银行”,而非“网络银行”。

E-Bank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网络银行,这类银行所有的业务交易依靠Internet进行,如世界第一家全交易型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简称SFNB);另一种则是在现有商业银行基础上发展起来,把银行服务业务运用到Internet,开创新的电子服务窗口,即所谓传统业务的外挂电子银行系统。目前我国开办的网络银行业务都属于后一种。

3.2、E-Bank的运作

这里简谈一下基于SET协议的网上交易(BtoC)E-Bank的运作。

首先客户要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安装一个电子钱包,然后需要到CA认证中心(到CA的网站)去申请一个证书,这个证书用来在做交易的时候跟商家与银行做身份上的认证。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以后,客户便可以进行在线支在线支付了。

以网上购物为例:客户通过自己的浏览器在某网上商店选取好商品后,把它放在购物车里结算,在结账单里填写姓名、地址、联络方式;接着启动电子钱包,输入自己的密码,在钱包中选取一张卡来付款;此时,计算机上会出现一个窗口来确认商店,实际上这就是证书在起验证作用,表明这家商店是一家经过认证的真实的商店,这些信息则来自CA和支付网关;确认商店后,下一步就是验证一下客户的账户是否有足够的钱;当通过支付网关进入银行网络完成验证并反馈回来的时候,客户卡中的钱实际已经从账户中扣除去了。至此,客户的购物程序已经完成。而对于网上的商户来说,货款虽已从客户卡中扣出,但还没有马上放到商户的账户里,银行会定时自动生成一个报表,然后跟商户服务器上生成的报表进行对照,一旦确认,银行便会把钱划到商户的账户里。这时商户的服务器已收到定购要求和订单号码,可以开始发货了。在基于SET协议的整个过程中,客户的信息是分开走的,银行只看到客户卡信息而看不到订单信息,商户则反之,这样就保证了整个交易过程信息的完整、保密、安全。

4、我国网络银行与发达国家网络银行发展情况比较

我国网络银行起步较晚,许多新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都在建设之中得以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外包技术在我国金融业的兴起,我国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大都由IBM、NTT、HP等国际著名的IT企业提供。从技术因素方面看,我国网络银行并不比发达国家落后多少,差距主要体现在非技术因素方面。

4.1、经营环境比较

4.1.1、Internet的社会普及程度不同

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上网人数还不及总人口数的2%,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绝大多数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真正使用网上支付服务的用户少之又少,网民进行网上消费及网上支付的意识和习惯还不强。因此,单从用户角度讲,西方网络银行的优势是我国网络银行所无法比拟的,Internet的社会普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4.1.2、网络银行法律制度及相关标准的完备程度不同

由于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存在着很大差异,现有的传统金融法规及银行行业标准都已明显不适应网络银行的发展,新的针对网络银行交易规则的法律制度及相关标准亟须制定。欧美发达国家已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大成果。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还是空白,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标准工作制定的滞后使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时踌躇不前。同时,数字签名在我国还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也使网上支付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4.1.3、社会信用程度不同

由于在网络银行上进行的支付与交易都是在不见面的“虚拟”环境中完成的,所以健全的信用机制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网络银行在美国之所以很快地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正是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方面的建设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及其他电子交易方式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4.2、经营观念及内部管理制度比较

由于新经济的巨大冲击,西方金融业经营观念及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早已开始。在西方,金融业非常注重市场营销,并将市场营销观念作为指导银行经营的基本思想。现在西方银行已普遍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营销模式,同时,其内部管理制度也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改革还刚刚起步,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还远远不够。管理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如果我们只是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而没有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5、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及问题。面对明显不相适应的经营环境,现阶段我们必须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发展,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

5.1、确立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实践经验,“网络银行”可以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值: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确立银行的企业形象,改善客户服务手段,提高金融创新速度,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工作效率等。我国网络银行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经验的同时,根据目前的经营环境来确定适合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西方有许多网络银行都以盈利作为其战略目标,而在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阶段,面对尚不成熟的经营环境,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仍是由银行分支机构的多寡及所提供传统业务种类的多少为主要决定因素的,网络银行在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会很大。因此,我国网络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利用网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吸引高质量的黄金客户。

5.2、确立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并行发展的战略

现阶段我们应该把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并行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由于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各有优缺点,两者将会作为同一银行的不同平台共存。前者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平台,可以向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而后者则允许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直接接触。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应逐步形成传统银行业务和网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即以传统银行业务支撑网络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并以网络银行业务带动传统银行业务持续发展。首先应当注意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需依靠传统分支机构和原有信息资源。传统分支机构直接与银行的广大客户联系,若能将其工作和网络银行业务结合起来,则在促进网络银行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分支机构业务的开展,从而提高银行整体的效益。

5.3、确立网络银行的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应用水平是否能够快速提高是决定网络银行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银行现在普遍采用国际一流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但我国网络银行的技术应用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网络银行系统与传统的后台业务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较低。同时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网络银行的建设也缺乏系统规划意识,这都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在实施科技发展战略时,我国银行应增强系统集成意识,尽早实现网络银行系统与传统的后台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把组织内外的各种孤立信息结合起来并建立企业数据库及银行的决策支持系统来提高我国网络银行的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5.4、确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战略,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建立固定客户制度

在网络时代,银行的经营理念将发生根本转变,银行将从主要靠存、贷利差获取收入,转向靠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获取效益,银行将不再单纯地追求外延扩张,而是更加重视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届时,客户将成为决定银行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竞争中谁拥有数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体,谁就可以占有竞争优势。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全局角度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的经营思想,强化“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并及时确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战略,提高客户的信任程度,建立固定客户制度。

6、结论

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使网络银行成为网络时代全球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网络银行也将成为我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但是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还面临着众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制度和经营环境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应冷静地对待网络银行的发展,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应根据国情实际选择发展战略,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网络银行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强..互联网商务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2、网络财富——电子商务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3、蔡岩兵,贾素彤.电子商务——走进数字化商务时代.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4、关翔,秦琼,娄海,刘丹.中国电子商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吴百福.国际贸易结算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

第四篇:城乡医疗发展现状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现状

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社会中,医疗救助制度也仍然分为两大块,一是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二是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1.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在一些省市(主要在东部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实施对城市贫困人员的医疗救助。但是从总体来看,这项制度尚且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患病的贫困人口因负担不起医疗费用而得不到治疗,或因患病和治病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仍是常见现象和突出问题。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此后,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呈现出全面推进的态势,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按现行政策设计,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群众。

城市医疗救助的方式主要是:对救助对象看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给予的补贴后,须由个人负担的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政策规定的特殊病种的医疗费用,再按一定比例或确定金额再给予一定的补助。

2005年,城市低保人员得到医疗救助的为114.9万人次,医疗救助支出3.2亿元。2006年,得到医疗救助的为145.5万人次,支出5.1亿元。得到救助的人次增长了21.03%,医疗救助费用支出增长了37.25%。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现状

按现行政策,农村医疗救助的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具体条件由地方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农村医疗救助的方式主要是: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医疗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使之能够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对因患大

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在未开展合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对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生活的,给予医疗救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医疗救助对象全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对等的医疗救助标准,对于特殊困难人员可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3.城乡医疗救助的主要救助方式

政府行为主要包括现金救助、医疗减免和临时救助。

现金救助是政府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建立起医疗救助基金。在城乡低保对象(也包括享受农村特困救助的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以及优抚对象中的特殊困难人员因医疗费用过重而使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以减缓他们在支付医疗费用方面的压力。

医疗减免是医疗救助的最原始的形式,可分为一般医疗减免和重大疾病医疗减免。一般医疗减免是指救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定点医院就医时,可获得免受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疗费、普通门诊注射费、住院诊疗费、住院护理费等优惠待遇,在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胸透、心电图等单项检查费用上,则按一定比例减收。重大疾病医疗减免,主要针对事先规定的若干种重大疾病,凡符合享条件者在指定医院住院时,可给予诊疗费、药品费、住院床位费、手术费等医疗费用按一定比例的给予减免。承担医疗服务减免收费的成本有3种方式,由医疗救助基金负担、由医院(一般是公立医院)以及由医疗救助基金和医院分担。

临时救助是政府对不属于医疗救助对象范围,但又确实因就医发生经济困难的一般人员酌情给予的一次性救助。有时,这种方式也用于帮助按规定接受医疗救助后经济上仍有较大困难的贫困救助对象。

医疗机构行为以相当于甚至低于成本价,为贫困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

这是一些基于政府支持或慈善事业支持的医疗机构自觉行为,譬如,得到政府支持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得到社会组织支持的慈善医院或慈善病房。因为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有一些医院,主要是一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因种种原因经济效益不好,所以在得到某种程度的支持后,为增加就医人数,减少病房空床率,并可以以此提高自己的公众形象,所以,这种做法在基层还是较为普遍。

社会行为主要是以“奉献爱心”和“互助互济”为号召,依靠社会力量以扩大医疗救助可用的社会资源。

这种方式包括由社会组织,主要是慈善组织为贫困人群组织开展的义诊、义捐和无偿的义务诊疗活动;也包括由行业、单位及工会支持建立的医疗互助组织,从单位福利费、工会

费用及其他筹资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单位内部的医疗帮困基金,以在必要时给予困难职工一定的补助。

4.城乡医疗救助的地方性特色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了一套基本的做法,但各个地区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地方性特色。

在医疗救助的具体内容上,可划分为“大病救助”、“大病与常见病兼顾”和“以常见病为主”的3种不同做法。上海、湖南、辽宁、西藏、甘肃采取的是“大病救助”的做法,河北、山西、陕西、新疆采取的是“大病与常见病兼顾”的做法,而青海、宁夏采取的是“以常见病为主”的做法。

在医疗救助的具体方式上,大体上可分为“现金支付”和“现金支付为主、兼有政策减免与医疗照顾”2种不同做法。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采用的是“现金支付”的模式。湖南省便是以“资金支付”的典型,政策减免的力度较小或基本没有减免。上海市则以现金支付为主,同时还有政策减免和医疗服务照顾。

在医疗救助的时间上,可分为“医前救助”与“医后救助”以及两者结合的3种做法。最近,有些省市还推出了“医中救助”的新的做法。

在医疗救助的资金筹措方面,可分为五级财政(中央、省、地、县、乡镇)投入与四级财政投入(中央、地市、县、乡镇)两种做法,其差别在与省(直辖市、自治区)是否有专款投入。

在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配合方面,也有4种做法:其一为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配合,这在已经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很普遍;其二,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制度(主要是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相配合,多见于东部发达地区;其三,有少数地市采用了医疗救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做法;其四,在还没有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地方,医疗救助制度只能独立运行。[22]

三.现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制度设计的问题

一开始,医疗救助制度对自己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很模糊的,所以在设计时大多参考了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些做法,这使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有趋于“保险化”或“准保险化”的缺陷。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起付线的设计使大部分贫困救助对象不能得益现在的制度设计,大多采用了“起付线”的救助门坎,这将大部分贫困救助对象挡于医疗救助的大门之外。贫困救助对象要想获得医疗救助,必须首先自己设法支付医疗费用,在报销时,起付线这道门坎,常常高达数百元,甚至一、二千元。这对已经陷入贫困的救助对象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对于救助对

象而言,因为设置起付线,使医疗救助成为一个根本不能充饥的“画饼”。

封顶线的限制使贫困救助对象得益甚微即使贫困救助对象迈过了起付线的门坎,后面还有一个封顶线的限制,所以救助标准就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贫困人口得了大病花费可能是成千上万元甚至高达几十万元。由于封顶线的限制,他们只能得到几百或几千元的补助,这对患病贫困救助对象几乎是杯水车薪。

特殊病种的限定使救助范围大大缩小大病救助往往还划出一个“病种”范围,将可以得到救助的疾病限制在几种到十几种,患病如果患的是没有列入规定范围的病种就得不到救助。这样,一些亟需救助的贫困家庭就被排除在救助范围之外。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都没有列入可救助的病种,这个庞大的困难群体仍然被拒之医疗救助的门外。

申请手续和行政程序过于纷繁复杂医疗救助的实施涉及诸多政府职能部门,还有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村自治组织,协调难度大,运行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高。各方为了消化自己这一方发生的成本,都想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行政程序,这常常会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异,不但降低效率,最重要的是会使贫困救助对象望而生畏,进而放弃治疗。

指定定点医院使救助对象毫无选择余地贫困救助对象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和住院才能获得救助,如果患者所患的病定点医院看不了或者没有相应的专科,因而不得不去其他非定点的但是级别更高、专业更对口的医院就诊和住院的话,就不能够获得医疗救助。另外,定点医院的医疗费用常常比社区医院或村卫生室的医药费用高,而社区医院或村卫生室的医药费用又比一些私人诊所的医药费用高,而已经陷入贫困的救助对象仍然不能选择费用较便宜的其他非定点医院,指定演变成垄断。

总而言之,以上种种限制,实际上使贫困救助对象可以选择的余地小到了极点,既不利于缓解贫困救助对象医疗费用方面的困难,也不利于医疗机构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2.资助农村救助对象“参合”没有达到保障的目的新农合的现行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同样是有问题的。因为每人每年缴费10元,一个四口之家就是40元,如果还要考虑老人,还会超过这个数。这样的筹资水平对贫困救助对象肯定是有困难的。他们的收入本来就是由政府财政加以保证的,但这个保证中并没有包括看病吃药的钱。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用医疗救助资金帮农村贫困人口“参合”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因为这样做,虽然使贫困人口名义上“参合”,但因为他们还是拿不出钱去看病同时也没法支付医疗费用中高达50%或以上的“自付部分”,所以他们的实际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结果是他们的“缴费”是给看得起病的人“作了贡献”了。同时,因为民政部门掌握的有限的医疗救助资金,相当一部分作为“参合”的缴费支付给“新农合”了,这就限制了医疗救助本

身的支付水平。

3.医疗救助经费使用出现了严重的畸形

一方面,医疗救助资金不足严重制肘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2006年,医疗救助的资金总量约为14亿,城市5亿,农村9亿,就开支巨大的医疗费用而言,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在欠发达地区,配套资金不足或不到位是常见的事。因为这些地方市县财政能力非常薄弱,常常被揶揄为“吃饭财政”,根本不可能加大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投入。

再从贫困救助对象个人层面看,2006年人均医疗救助支出,农村仅70元,城市为348元。如此规模的资金投入只能稍稍缓解患病的贫困救助对象的就医困难。如果真正患大病,对数目巨大的医疗费用而言,有限的医疗救助过于微薄,仍然不能解决就医困难的问题。很多患者在医疗救助资金用完之后,就不得不出院回家,听天由命。

以上的问题又造成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另一个困境。医疗救助在操作过程中的种种限制使得许多贫困人群享受不到医疗救助,或者享受的额度实际上很小,这就使得一些地区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资金在年底还有相当多的结余,而不能及时地、有效地花出去。这使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趋于更不合理。

四.对于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的思考及前瞻

在对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描述之后,现在的任务是,要将已经发生的这一切整合到一个理论框架中,再进行冷静的、理智的思考和深层次的分析,并据此对医疗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展望。

1.关于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的社会政策思考

对贫困人口实施的医疗救助,与通常所理解的社会救助或低保制度所起到的“最后安全网”的“兜底作用”应该是有差别的。所谓“救助”,按国际惯例,其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如果对医疗保障需求不加限制,其结果常常会花费巨大,这笔基金如果完全要让政府财政来负担肯定是难以为继的,尤其在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当代中国,这个目标不太现实。

在医疗卫生领域,体现“社会公平”的底线可称之为“可及性”,也就是说,在患病时应该能够去医院进行诊治。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拮据,加上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待遇,中国的城乡贫困人口在患病时一般都会放弃就医,其结果必然是贫病交加,其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都会处于极其悲惨的境地。

因此,在中国,医疗救助制度的目标,现实一点讲,就是初步解决医疗卫生的“可及性”问题,让贫困人口在患病时能够去医院就诊。说句大白话,就是要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或者说,是在有限制的医疗水平范围内给予贫困人口经济援助,以使贫困家庭不至于由于家人

须看病治疗而断绝生计,初步达到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的。其具体的做法便是:

首先,铺设一条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跨越进入医疗保障领域的主体制度(如现行的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拟议中的医改方案包括的其他制度)制度上和经济上的障碍和门坎的“绿色通道”,使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惠及贫困人口。

其次,帮助贫困家庭分担一部分在主体制度负责解决的医疗费用之外的费用,譬如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类现行制度中都存在的“个人负担部分”。

再次,尽可能地用其他方式,譬如通常由政府组织的社会帮困、民间运作的慈善事业,以及市场运作的商业保险,等等,尽可能地在经济上帮助贫困家庭中患病的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诊治。

综上所述,就是要以医疗救助为“粘合剂”,将现在尚且未能整合成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整合起来,为贫困人口提供说得过去的医疗服务。

第五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来文正 周娜 李明智 陈猛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城市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进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对外开放度日益提高等因素,服务贸易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服务贸易总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服务贫易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 自由化程度较低, 管理滞后等问题。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而试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内部结构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1,国内服务贸易量不断扩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内服务贸易取得快速发展,不仅在总量上增长迅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升,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9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888.4亿元,而2000年这一数值更是达到了38714亿元,增长了近6.5倍。特别是从2002年以后,我国国内服务贸易每都以不低于15%的速度高速成长,到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147624亿元之多。下图所示表一和图一呈现了我国服务产业近二十年总体的发展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4361.6 49898.9 56004.7 64561.3 74919.3 88554.9 111351.9 131340.0 147642.16870.3 7492.9

9119.4 9995.4 12453.8 13966.16530.20937.26182.28984.2400.1 2724.8 3126.1 3664.8 4195.7 4792.6 5548.1 6616.1 7118.24353.5 4612.8 4989.4 5393.0 6086.8 8099.1 12337.14863.17727.64715.1 5346.4 6172.7 7174.1 8516.4 10370.13809.14738.18654.716903.3 19726.7 22633.9 26571.2 31488.0 36579.1 44117.7 52577.1 58099.57913.2 11169.5 9304.4 10666.12183.0 14601.0 16362.17057.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985年的51.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890亿美元,增长了近56倍。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内服务贸易在贸易规模继续扩大的基础上,逆差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出口1270亿美元,增长38.9%,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出口排名由上年的第八上升为第七(前六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西班牙);进口1290亿美元,增长28.6%,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进口排名由上年的第七上升至第五(前四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2008年,在外部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仍有7%的增长,世界服务贸易排名与2007年相同。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额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日益增加。1998年到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1.9%、2.O%、22%、2.5%、2.8%、3.1%、3.4%、3.9%;1998年到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0.9%、2.O%、2.2%、2.4%、2.7%、2.8%、3.1%、3.3%、3.6%、3.6%、3.6。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虽然服务贸易总量在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一般都在60% 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 左右,而中国2004 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9年也只有40%多一点(如下图一所示)。图一

1.2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CompetitivePower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服务业内部分行业的发展也极不均衡,国际竞争力低下。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但出口规模小, 逆差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迅速。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 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2010年增加值达到了171005 多亿元, 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由1990 年17.3%提高到2010 年的43%。

尽管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较快, 但整体出口规模与目前我国经济实力

相比仍然较小, 与同期货物贸易相比也处于劣势。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24610亿美元, 服务贸易出口额33502 亿元美元, 两者比例为3.72∶1;而中国的货物贸易出口额和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是12015 亿元和1286 亿美元, 两者比例接近为9.34∶1, 说明中国服务贸易严重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 无法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服务。同时, 我国服务贸易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一直出于逆差状态。2004 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589 亿美元, 进口697 亿美元, 贸易逆差108 亿美元,2009年,这一数值继续扩大到289亿美元。服务贸易多年处于逆差状态, 这与我国总的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比。2009年,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9.7%, 远低于18.8%的世界平均水平。服务贸易占总的贸

3,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 相当一部分服务企业尚不具备提供外向型服务的企业机制, 眼光仍停留在国内市场上,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在20 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1991年7月,我国根据GATS的要求, 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初步承诺开价单, 之后又逐渐承诺开放金融、建筑、房地产、旅游等行业。但从开放的总体水平来看, 还是偏于落后。我国对大部分服务业的外资引进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限制较多。从2006年至2009年,服务业各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比重的平均值来看, 超过10%的只有房地产业, 为18.96%,其次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为6.05%,其余均不超过5%,而同期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比重高达55.5%。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服务贸易管理滞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 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 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目前,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 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 多头管理、力量分散, 易造成行业的垄断, 如邮政、电信和金融行业等。此外, 服务业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许多方面不符合国际惯例, 而且统计也不规范, 目前除了国际收支表反映的情况以外, 各部门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升策略

(一)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增长迅速, 但整体水平较低。目前, 服务业

主要集中于以劳动密集为主要特征的运输业和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旅游业上, 而在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行业, 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 相比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 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非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因此, 在我国加入WTO 之后, 为了更好地迎接国际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 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 优化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 提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1、消除体制障碍, 大力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 加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与合作, 推动以生产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努力创造吸引服务业FDI 所需的投资环境, 顺应WTO 和GATS 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加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积极引进国外金融、保险、运输等跨国公司的投资。

3、在保持并提升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 应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 挖掘其潜在的比较优势, 使服务贸易真正享有货物贸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好。

4,政府应该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产业的扶持。现代服务业一个由投资、研发、设计、服务、市场开发、行业监督等环节组成的完整的系统,单单突出某个或某几个环节都不能使整个系统进行最高效的运转,同时也不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更新换代速度,且影响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容易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必须加大对其配套产业的政府扶持,制定有利于这些产业发展的政策,在政府的带动下促进这些配套产业的发展。

(二)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引进竞争机制, 处理好对外开放和适度保护的关系。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可以吸引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可以培育新的服务行业,提高国内服务业水平,改变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还可以扩大中国的服务出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1.要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服务市场,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进竞争机制, 通过开放来提高我国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2.应充分利用GAT S条款中的灵活性, 处理好对外开放和适度保护的关系, 分层次、有步骤、稳妥谨慎地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国家应区分禁止开放、有限制开放和鼓励开放三种类别, 并且分行业、分地区、有选择地逐步推进服务业的开放。

3.要尽量减少或避免服务市场开放对我国服务业带来的冲击。对某些尚处于幼稚状态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要加以适当保护, 促使其尽快发展并逐渐地对外开放;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服务业, 国家也应给予必要的保护。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服务贸易涉及许多部门, 与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 因此, 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服务管理体制, 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 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提供优质服务, 搞好投资软环境

建设。为保证服务贸易能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中国应该加强对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中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服务提供者的素质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人才是当前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在加强服务产业、服务贸易重要性及作用的宣传、强化服务贸易意识的同时还需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要建立门类齐备的服务贸易培训机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服务贸易人力资源的开发,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并谨防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国内服务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

参考文献:

①王美伦,《浅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 ②管 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入世后的影响》 ③肖维歌,《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④谷晓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⑤潘照安.《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经济视 角,2007;(7):49~ 51

下载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医疗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发展分析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制度作......

    长春快餐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长春快餐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长春快餐品今香餐饮有限公司当今,快餐已经成为日常就餐的重要形式,虽然目前市面上的连锁中式快餐店数量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快餐市场已经饱和......

    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智能建筑是高科技的产物,智能建筑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汇,行业发展的前途取决于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对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

    2017-2021年 口腔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7-2021年口腔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牙科领域每年的行业增速超过20%; 其次,牙科领域的社会资本占比较高,市场化程度高,民众对私有牙科诊所或医院接......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 自2012年11月始近半年来,市卫生局安排卫生系统后背干部下乡到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通过查看资料,与医务人员交流及寻访当地群......

    2018年中国医疗护理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目录)

    2018-2024年中国医疗护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报告(目录)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1年6月尹立龙学号***9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摘要】调查分析表明,湖南某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发展起来,产生了良好的......

    电信市场前景分析

    据统计1999年,通信业继续快速、平稳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全年完成业务收入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利税321亿元。全年完成增加值1682亿元,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