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涪陵四中2013年工作要点
重庆市涪陵第四中学校2013年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13年是涪陵四中全面推进协同教育强校建设的重要之年,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加快教育改革发展‚1+5‛政策文件的关键之年。涪陵四中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区教委‚优质均衡,开放创新,和谐稳定‛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涪陵四中‚十二五‛规划》实施,坚持开放引领,强化创新驱动,求突破,补短板,提质量,树形象,着力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办学活力,在规范管理中提升办学质量,在优化环境中促进校园和谐,奋力开创协同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以优质均衡发展为引领,着力推进协同教育强校建设
1.抓协同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协同教育特色学校实践第二轮深化研究‛——协同教育学校文化力实践研究,通过开展协同教育学校文化力建设、协同教育班级文化力建设、教师行为文化力、学生行文文化力建设、以及协同教育学校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协同教育初论》,不断完善、深化协同教育理念体系,在全体教师掌握《协同教育初论》的基础上,制定《协同教育学校规范》。以《协同教育学校规范》引领、指导、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日常行为。完善《协同教育》网站建设,办好《协同教育》校刊,启动协同教育学校文化力论坛、协同教育学校文化节,使之逐步成为学校的名片。
2.打造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参与涪陵区办学模式改革,努力探索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协同发展新模式,积极参与区教委举办的合作学校校长论坛、教师赛课、学生特长展示、校园文化评比等活动,使我校在全区城乡学校互动发展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管好用好学校‚六大功能室‛,扩大学生社团规模,实施‚协同教育特色项目‛,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提升教学常规管理和学生课外活动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二、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大力实施协同德育工程。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本真,深入探索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模式和途径,不断进行德育创新——创新德育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和机制。从学校文化建设角度全面梳理协同德育经验,通过对‚爱心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智慧教育、创新教育、基础道德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教育‛学校十大主题文化节教育内涵的深度挖掘,探索协同文化德育实践模式。构建 1
基于信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协同发展模式。实施和内化‚协同德育‛培养学生现代人格。创新协同德育实践,完善人文德育体系,为‚民族本色、现代品质‛的育人特色奠定坚实的人文底子。积极参与区教委举办‚增强育人意识,创建新型课程文化‛论坛和课程育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深入推进行动德育工程,开展‚学雷锋、做传人、树新风‛主题活动和‚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书征文活动。加快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不少于4天。推进学校德育网站建设,创建班级德育博客和班级QQ群。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4.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校教师要以贯彻实施重庆市教委提出的打造卓越课堂理念为契机,依托我校的市级科研成果——‚四五六‛创新教学模式,借鉴昌乐二中‚二七一‛课堂教学理论,改进各科课堂教学,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卓越课堂‛的飞跃。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抓好小课题研究和研究成果的推广,打造具有协同教育特色的有效、高效、卓越的‚生命智慧协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各学校教学质量。加强对毕业班工作和初二生物、地理结业考试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指导,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众多的‚尊重生命、品行高尚,协作同
一、技能扎实,身心健康、情趣高雅,蕴涵智慧、创新实践‛ 的学生,实现‚人人拥有民族本色的协同素养、个个成就现代品质的智慧人生‛的育人目标。
5、深化体育和艺术和科技教育。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办学条件,全面落实体育和艺术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推进体艺、科技‚2+2‛项目,大力实施“1+5”工程,全面落实课程辅助活动。积极参与全区第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项目比赛,认真组织参加区第六届科技节及重庆市第二届科技节展评活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NOC)活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加强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成功创建涪陵区体育艺术(删掉)特色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写字和书法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学生健康体检,深化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规范学校食堂管理(放在民生工程一项可能更合适)。
6.‚督‛‚导‛结合确保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学校督导室以‚督‘十大’德育主题活动开展促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导高效课堂建设计划实施推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督‛‚导‛结合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得到落实。督促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加强教研教改和教学视导,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督促指导做好初中年级教学研究,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启动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强化教学常规、艺体教育、减负提质工作、标准化学校建设专项督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实现教育督导目标考核一等奖和初中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
三、以加强党建工作为重点,切实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课程指导力和领导力。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效能,创新思路,改进作风,开放办学,从教育发展的新高度,推动学校的发展,以先进的理念和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的内在潜力。
7.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抓好学校干部中心组学习。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干部管理,研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推进党组织设置、教育、管理、服务创新,落实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8.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集体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基建项目、物资采购、干部任用和调整等重点领域和教师评职、晋级、评先关键环节的监督。全面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严肃查处滥订教辅资料、违规开展有偿家教等行为,严肃查办虚报、滞留、截留、冒领等骗取教育惠民资金的违规违纪行为。坚决防止个别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加强教育内部审计。
9.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真正使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有触动、行动上见成效。在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市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基础教育优秀资源评选、“班班通”环境下的赛课、教育技术征文大赛及阅读课优秀课件评比等活动,通过活动锤炼教师队伍,提升专业素质。重塑教师职业意识,引导教师树立追求‚做协同教育的引领者、做协同教育的践行者‛的理想目标,我们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要成为塑造灵魂、立德树人的教育家,通过多种平台努力让新老教师‚联‛起来,在校内形成竞争加合作的良性氛围,实现优势互补。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让骨干‚亮‛起来,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头羊,让全员‚动‛起来,给每个人都提供展示自己才
华获得发展的机会,让每天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能带着大爱走向学生,带着感情走进课堂,带着使命从事教育,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关爱每一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0.进一步抓好工会工作。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解决困难教职工实际问题,统筹做好传统节日送温暖活动。加强教职工法律知识宣传和教育。抓好基层工会换届工作,积极参与区教委开展的‚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标兵‛、‚五好文明家庭‛、‚好书记‛‚好校长‛‚好主席‛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模范职工小家活动,深化校务公开。积极参与区教委举办的教职工篮球运动会、第五届教职工趣味体育运动会和女职工健身操比赛。搞好退管服务工作。
11、切实抓好团队工作。进一步加强团队工作,扎实开展‚雏鹰争章‛、争当‚四好少年‛、‚红领巾之声‛、‚城乡手拉手‛等主题活动。加快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激发团队工作活力。加强对学生会等学生校园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四、以推进民生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12.加大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学生扶困助学制度,落实贫困住校生生活补助,管理落实好万向集团等企业社会资助经费,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
13.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社会关爱工作。积极建设‚儿童之家‛等留守儿童活动基地。大力发展‚代理家长‛、‚知心哥哥(姐姐)‛,发挥好‚亲情视频聊天室‛、‚亲情电话‛作用。发挥寄宿制生活管理人员的作用,培养和照顾留守儿童。
14.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增加专项投入,完成学校食堂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配备餐具用具。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爱心午餐计划‛实施方式,开展营养指导,科学搭配膳食,逐步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5.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加大安全稳定工作经费投入,狠抓安稳工作基础建设,完善学校安全技防设施设备,加强常规管理。优化配备校园保安,进一步提高校园保安素质。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认真抓好校园治安、消防、食品和交通安全监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化护学岗建设。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干部接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化解信访积案,协调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16.加强教育服务工作作风建设。深化学校会计基础规范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管理和学生食堂的管理,提高资
金使用效益。完善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确保校舍安全。认真执行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精简会议活动,开短会、讲实话,文件内容简洁、切实管用。厉行勤俭节约。
五、启动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打造协同教育特色学校品牌
17.成立涪陵四中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涪陵四中60周年诞辰方案》,启动《协同教育学校文化系统标识规划》相关建设项目,组建涪陵四中校史编撰指导小组,启动《六秩校史》的编撰。
重庆市涪陵第四中学校 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二
第二篇:涪陵四中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涪陵四中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区教委师德建设的指示要求,优化学校教育发展环境,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推进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以“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为重点,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主要任务
(一)在提高教师政治素质上求突破。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质量观,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提高依法执教水平。
(二)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上求突破。以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广大教师志存高远,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三)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求突破。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求突破。依据学校教师队伍健康向上现状,进一步开展好多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以师风推动校风,促进学校教育扎实、稳步发展。
三、工作策略
(一)把“师德建设”与“精致管理”有机结合。学校以落实活动开展为契机,广泛深入宣传,深刻领会精神,把握工作要点,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实施精细化管理,把两个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规范学校教师行为,强化学校责任落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育网络平台优势,在学校内部形成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注重师表,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浓厚舆论氛围,掀起精细化管理和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新高潮。面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两个活动年的相关工作,争取家长支持,增进社会学校教育的了解,促进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树立学校教育的良好形象。
(二)把“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三)把“师德建设”与面向全员相结合。教育活动面向全校每一位教职工,确保人人参与,全面提高。
(四)把“师德建设”与正面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广大教师的人文关怀,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光荣感,引导广大教师主动查找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
(五)把“师德建设”与发扬民主相结合。充分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竭尽全力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把“师德建设”与注重实效相结合。坚持从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来开展教育活动,切实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务求实效。
四、实施步骤和工作重点
教育活动从5月开始,到12月结束,本活动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15日—4月30日)。主要任务: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层层发动,广泛动员。工作重点:
(1)全面动员部署。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教育活动计划,广泛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2)开展学习培训。各中小学要切实组织好教师的学习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组织专题讨论。在广泛动员、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教职员工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开展讨论、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师德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和教师的学习心得评选活动等形式,明确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切实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阶段:集中学习整治阶段(5月1日—5月31日)。主要任务:按照方案要求,深入开展“师德建设”与“精致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各自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仔细检查,查找在师德师风、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查找存在问题。
主要采取自我检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方法。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第一要突出学校领导班子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要突出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第三要突出影响教师整体形象,损害学校声誉的难点问题;第四要突出极个别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重大失德问题。进行主题师德讨论:如何做教师?做怎么样的教师?做怎样的紫学园阳光教师?每位教师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并组织交流。
(2)征求多方意见。
一是按照上级精神,制定好学期家访计划,开展好九月份主题家访月活动,确保新生家访率达到100%,其他在校生家访率不低于80%。指导教师做好教师家访记录,促进家校互动育人,增进社会和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采取召开学生和学生家长座谈会、问卷、个别谈话、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印发征求意见表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及社区的意见,通过发放《家访情况反馈调查表》、随机电话访问等形式了解家访的到位率、满意率。
(3)组织民主评议。
在学习反思的基础上,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十查十看”(①查理想信念,看是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②查依法执教,看是否有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言行;③查爱岗敬业,看是否热爱学校,尽职尽责;④查热爱学生,看是否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⑤查严谨笃学,看是否勤奋刻苦钻研业务;⑥查团结协作,看是否尊重同志,互相学习;⑦查尊重家长,看是否主动联系家长,听取意见;⑧查廉洁从教,看是否无私奉献、廉洁自律、从事有偿家教;⑨查为人师表,看是否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⑩查服务意识,看是否满腔热情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活动,进行深刻剖析,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及时召开民主评议会,组织教职员工交流自评材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每位教职员工撰写自我评价材料基础上,引导教师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三阶段:完善提高阶段(6月1日-11月31日)。
主要任务:针对查找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求突出整改重点,制定具体、有效措施和整改时限。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及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形成岗位清晰、责任明确、制度约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分工明确、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实现师德师风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管理效率明显提升的基本目标。重点抓好四个环节:(1)检查整改。每位教职员工都要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规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
(2)扎实开展“教育进社区”活动。开展“校长教师进社区,学生走进社区”活动,通过走访座谈,宣传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倾听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答家长家教中存在的困惑,帮助解决其在子女受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广泛开展公益劳动,搞好社区共建,树立人民教师形象,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
(3)
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借助学校家长委员会平台,开展面对面的评议。及时将征求到的意见疏理汇总后如实反馈给每位被评议的教师,并加大评议结果在教师师德考核中的权重。除此之外,开设意见箱,了解家长对学校师德及其他相关教育活动认可度,倾听家长心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4)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学校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全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家访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师德师风考评、监督、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主要任务:学校及时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和成绩。适时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用活动促发展,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回顾总结。在学习、评议、整改的基础上,每位教职员工撰写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
(2)推优评先。结合学校考核,开展推优评先工作。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议。
(3)表彰宣传。表彰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通过多样主题活动,让教师学习身边的榜样,用榜样进行激励。
上述四个阶段,突出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活动推进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五、具体要求
1、将师德考评制度纳入教师学期绩效考核机制。一是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必须成为教师奖励以及实行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二是是要将师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凡师德学习缺少者视为其继续教育不合格;三凡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规范不符合要求,一律不得授予优秀教师等称号。
2、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学校通过设立师德举报箱、向家长发放师德评议表等措施,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改进师德工作;二是学期结束将对全校教师进行一次师德状况专项调查;三是在师德师风建设这项工作上实行层层落实制。
3、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1)建立教师师德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每位教职工师德师风、工作业绩、奖惩情况等方面的材料。
(2)建立师德教育的学习体系,将师德教育列入校本培训;建立师德检查评价体系,科学、公正地考核、评价教师师德水平。(3)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年终,学校将每位教职工的师德考评结果进行公布,与绩效挂钩,与职称评聘、晋级晋职及表彰挂钩。
4、建立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教职工发生不遵守师德师风规范的行为,师德不得分,在评优评先时一票否决。
六、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心学校成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2、建立领导责任制。学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校长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负责本学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信息反馈。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和榜样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增进社会了解,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4、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与创建先进党组织结合起来,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第三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
---(一个目标、五个体系、六大任务)
——确立一个总目标: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会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明确五个体系的总布局: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等5方面,对总目标进行展开。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四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以“三角支架”托起依法治国新未来
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更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明确强调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是“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依法治国最关键还在于落实。细细品读强卫的讲话,其“三个关键”就堪称法治建设三个支点,并以其构成的“三角支架”托起了依法治国的新未来。
先来看社会公正,其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更堪称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甚至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也层出不穷,社会不公现象亦屡见不鲜。作为江西主政者,强卫明确表示要将社会公正作为法治价值追求,当然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凝聚民众力量推动依法治国的落实。
要实现依法治国,也不能少了社会诚信。古语有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宁”。换句话说,就是人不能没有诚信,诚信甚至已成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更可谓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必须要具有的行为品质。而今强卫明确表示要不断提升江西的诚信建设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打造“诚信江西”这张靓丽名片,更有助于通过夯实诚信实现依法治省。
“社会秩序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强卫此言更是抓住了依法治国落实的重要一环。毕竟法律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规范社会秩序,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法治也实现不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于社会秩序而言,其既需要法律护航,也离不开道德保障。对此强卫明确强调既要发挥好法律规范作用也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如此足以发挥法律与道德合力,营造江西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当然,在新形势下江西要想取得跨越发展,要想实现全面小康,桩桩件件都离不开依法治省的有效推进。而若我们能够按照强卫书记所言,以社会公正、社会诚信、社会秩序这“三个关键”构成稳定的“三角支架”,将依法治国融入江西各项工作和建设全的过程,想方设法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就必能以“三角支架”托起依法治国新未来,让江西发展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要点:涉及八大方面问题
一、深化“三中全会”部署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四中全会”,一般与“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会期一般4天,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8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10月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二、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中全会”还常聚焦“党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
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三、会进行部分人事调整
依据党章等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要经党的全会决定。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运鸿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分别撤销许运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二人党籍。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超过以往,此前被查的34名省部级高官中,有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行情,问诊)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等。按照规定,上述人员的处理,也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追认、确认。
四、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自1997年9月12日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如今已过去17年。“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将依法治国方略具体化、路径化,让依法治国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原最高法院研究室主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张泗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去年11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也有专门的篇幅论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问题。《决定》要求,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此外,还特别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五、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到不断自我消权,进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自我革命”。李克强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再取消下放87项审批事项;将9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取消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同时,再取消一批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从十八大开始,先后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事项到如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今年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这一组组不断攀升的数据彰显了中国在新一轮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决心与勇气,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创新经济增长新模式的真实写照。让民众看到了新的经济增长极与致富路。
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已过去的30余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可喜成绩,但由于过度依赖投资,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构变得不太合理,其中的“泡沫经济”也逐渐显现;同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也稍显过多,未能充分的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再次提速。那么,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激发社会新活力,创新经济增长点也就成为本届政府的一大要事。因此,十八大以后,“简政放权”不断地被付诸实施。让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实体经济中,虽然该经济增长方式稍显缓慢,但路子走的“更实”。
经济结构的调整,非一蹴而就。政府“简政放权”的目的就在于优化结构,激发活力。但是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国家不能“放权”,否则将危及到国家安全与民族存亡。同时,对于简化的项目,不能“一简百简”,还得加强监督与管理,使其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不然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不但没能显现,反而绕乱了市场经济。再者,对于政府官员来讲,要从“官老爷”转换到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的“公仆”角色上来,从而打造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六、关于经济增速 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
会议提出,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一方面,经过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单纯追求速度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另一方面,保持一定增速是顺利实现经济升级转型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前提,“换挡期”往往是不确定性上升的风险期,要防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甚至失速。
“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破除了‘速度教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这意味着我们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而是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相结合来考虑问题。
七、关于改革与放权 改革仍是重中之重
会议要求,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要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尽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宽制造业准入限制,同时放管结合,加强市场监管。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张燕生分析说,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政府职能要从过去的事前审批更多转向事中、事后监管;通过投资体制改革给企业“松绑”,发挥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八、关于下半年经济 更加注重定向调控
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
“这明确了要在稳增长基础上促改革、调结构,在底线管理基础上加强区间调控。”刘元春表示,政策连续性是指不改变宏观调控基调,主要以预调和微调为主,强化底线、区间管理,同时强调调控的精准发力、结构导向。
会议还对下半年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稳定对外贸易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稳增长首先是稳投资,但稳投资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必须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比如中西部地区缺乏的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文化、医疗等有利于消费长期增长和民生持续改善的服务业投资。
专家们普遍表示,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潜在增长率下行、重在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后,宏观调控也需要通过定向调控、精准施策来适应,而且应根据形势变化进行预调微调,做好政策储备。【更多相关文章分享】
>1.>>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2.>>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最新解读
>3.>>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4.>>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5.>>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6.>>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经典】
>9.>>浅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初步理解和认识
>10.>>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演讲稿大全
第五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主要体现出了四个方面的新意。
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根本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之藩篱,攻克深层复杂之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之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出了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总目标包含了多重意思。首先是道路、制度、理论的融合性: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强调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这些重大任务主要涵盖了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立法工作和宪法的实施与监督。
第二,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第三,公正司法与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四,培育法治文化与建设法治社会。
第五,法治职业和人才队伍的保障。
第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全会指出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
这些创新性制度机制和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法治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难点的针对性部署和安排,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