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文化协会
旅游文化协会
各职职能:
会员大会:由协会全体会员构成,为协会最高权利部门,决定协会各项重大决议。
理事会:由协会部长及以上人员构成,权利仅次于会员大会 会长:全面负责本协会的各项工作,对协会负责,对各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安排,对外代表协会面对学校领导、赞助商,向理事会提出人事安排草案等
副会长:对会长负责,协助会长处理日常事务、对协会内部人员进行协调管理,监督指导各部门日常事务的开展,并负责配合各部门间人手的调配工作,协助会长处理对外关系等
办公室:协会各项活动策划及组织、网络平台管理。包括:校内活动、出游活动以及每年的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负责本协会各种内部事务和财务工作以及签到、会场布置和点到,并负责部门评比外联部:对外联系、拉赞助,联系其他协会和高校组织开展活动文艺部:负责组织协会文艺活动、礼仪接待,组织会员参加学校“青春风采大赛”、“社团活动月”以及协会会员文学、摄影作品征集等工作宣传部:负责每次活动的海报、传单、展板设计,校园报、校园网、协会网站等媒体的宣传
导游部:负责外出旅游的解说,景点的介绍,是一个能锻炼口才的部门。
户外部:负责外出人员的安全,人数核对,有助于责任心的培养。
第二篇:成立旅游文化协会申请书
尊敬的团总支:
为了响应学校社团工作的号召,为了本校学生能更广泛的学习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就业思想,提高学生课余文化知识,促进我校的旅游教学。现郑重向校团委递交申请书,并将本协会建设初步构想汇报如下:
一、社团名称:旅游文化协会
二、社团宗旨:展现校园风采,繁荣校园文化,以旅游传递文化,以人文促进旅游。
三、工作构想:
1、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为大家提供联谊活动与经验生活的机会。
2、定期举办活动。比如,导游模拟技能大赛、旅游文化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等。旅游协会还不定期的开展集体活动。如参观酒店、企业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等等。
3、建立信息部,为在校师生提供最新的出游信息、出游路线和就业信息等等。
4、在本协会成立成熟,并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将开设导游培训班、饭店服务培训班等等。
5、宣传旅游文化、旅游法律法规、旅游环保知识来提高同学们的旅游知识。
6、礼仪文化形象培训班等等。
四、指导老师:×××
五、协会机构:
(拟定本协会组织机构及机构只能如下)
会长:全面负责本协会各项工作
副会长:协助会长管理协会各项工作
外联部:联系旅行社协会出游,联系各班组织旅游团供给协会
组织策划部:负责起草、组织活动的策划、线路设计、组织各项活动
宣传部:负责协会的对外宣传工作
信息培训部:负责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出游信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信息、餐饮职业经理人考试信息和就业信息等。
基于旅游业的潜在需求和一些同学学习旅游的热情和渴望。我们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作好每项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协会办成大学生最引人注目的、最令人信赖的高品质、高规格的学生社团。并为祖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我们特向校团委申请成立“旅游文化协会”。望领导批准!
申请人:
申请日期:年 月 日
第三篇:旅游文化协会大型活动方案策划书
一.活动意义
XX年9月28日,旅游文化协会正式成立,先有30人会员,目前已举办多次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受到了社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学习与发展,旅游文化协会现已逐渐走向成熟,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今年新生入校时又招收新会员60人,为让同学们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丰富和活跃课余文化生活。协会决定在11月期间组织会员参加旅协游览灵山大型活动。
二.活动宗旨
展现校园风采,繁荣校园文化,以旅游传递文化,以人文促进旅游。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带着文化的气息走进校园,引导我们去寻找深植于旅游中的文化底蕴。融入个人价值于社会责任之中,普及旅游知识,活跃校园文化,促进高校旅游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三.活动口号
追逐梦想,放飞心情,一起精彩!
绿化校园,爱护花草,净化自己心灵!
四.活动主题
“热爱校园、美化校园、净化心灵、融入自然”。整个活动于“热爱校园、美化校园”为核心主题,让同学们懂得爱护我们校园,美化我们的校园;爱护校园环境与绿化。“净化心灵、融入自然”,让同学们懂得人与大自然相结合,热爱大自然。
五.活动思路
1.协会活动力求会员们“融入个人价值于社会责任之中,普及旅游知识,活跃校园文化,促进高校旅游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更深刻了解我们协会的宗旨。
2.“绿化校园,爱护花草,净化自己心灵!”从而达到“热爱校园、美化校园”主题。让会员们懂得作为一个大学生所应用的素质、品德、道德。
3.“净化心灵、融入自然”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与自然相结合,融入自然,热爱大自然环境。
六.活动组织结构
1.财务部计算费用并做好统计工作。
2.策划部、外联部组织相关参与性强的节目。
3.策划部做好有关活动具体方案。
4.外联部做好拉赞助工作。
5.宣传部做好宣传工作,并与秘书处一起接待会员报名(设好报名点)
华锐学院旅游文化协会理事会成员名单:
会长:
副会长:
理事会成员:
七.活动实施
旅游文化协会理事会为活动总指挥,负责具体策划和统筹,以及对外联络及其他相关工作。各个部门要紧密联系,做好有效的配合。中期各个部门完成自己部门的任务,全面推进活动的进程。后期统一督办、有序落实的步骤进行。
八.活动时间
XX年11月25日(如天气变化时间另通知)
九.活动地点
河南灵山旅游风景区(变动性)
十.活动行程程序安排
前期工作
1.策划部做出活动策划书,交给指导老师审批,再交社团审批。(部长负责)
2.外联部与旅游景点联系好,并做好节目的组织工作。(副会长负责)
3.财务部计算出次此活动的所有费用,并做好记录。(会长负责)
4.申请下来后,宣传部做好宣传海报张贴。(部长负责)
5.海报张贴后,秘书处与礼仪部开始接待会员报名,并统计名单。(部长负责)
6.确定好车辆安排及邀请学院领导、老师参加。(会长负责)
7.组织一部份大2的同学做后勤工作。(部长负责)
8.做好活动期间照相(dv拍摄)。(部长负责)
后期工作
三个会长执行活动行程安排:
时间
行程安排
6:00—6:30
学院篮球场集合上车前往灵山
8:00
到达灵山
8:20—12:30
会员由领队带领参观灵山旅游景点及自行午餐
1:30—4:00
范围内自由活动
4:30
集合返校
十一.活动安全
1.由旅协指导老师罗老师(暂定)带队并邀请有关社团老师参加。
2.协会组织每位参加活动的成员购买景区人身意外保险。
3.旅协理事会与景区的保安部门密切配合,保障会员们的安全!
4.旅协与车队签订协议,由他们为我们提供好的车辆。
备注:
活动期间,各个部门要紧密联系、配合,使活动顺利进行。哪个部门出错对哪个部门追究责任,所有干部干事注意安全和自己的工作安排。临时问题临时商量决定。
院旅游文化协会
二00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四篇:旅游文化协会大型活动方案策划书
一.活动意义2007年9月28日,旅游文化协会正式成立,先有30人会员,目前已举办多次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受到了社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学习与发展,旅游文化协会现已逐渐走向成熟,发展远景一片光明!今年新生进校时又招收新会员60人,为让同学们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丰富和活跃课余文化生活。协会决定在11月期间组织会员参加旅协游览灵山大型活动。二.活动宗旨展现校园风采,繁荣校园文化,以旅游传递文化,以人文促进旅游。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带着文化的气味走进校园,引导我们往寻找深植于旅游中的文化底蕴。融进个人价值于社会责任之中,普及旅游知识,活跃校园文化,促进高校旅游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三.活动口号追逐梦想,放飞心情,一起出色!绿化校园,爱护花草,净化自己心灵!四.活动主题热爱校园、美化校园、净化心灵、融进自然。整个活动于热爱校园、美化校园为核心主题,让同学们懂得爱护我们校园,美化我们的校园;爱护校园环境与绿化。净化心灵、融进自然,让同学们懂得人与大自然相结合,热爱大自然。五.活动思路1.协会活动力求会员们融进个人价值于社会责任之中,普及旅游知识,活跃校园文化,促进高校旅游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更深刻了解我们协会的宗旨。2.绿化校园,爱护花草,净化自己心灵!从而达到热爱校园、美化校园主题。让会员们懂得作为一个大学生所应用的素质、品德、道德。3.净化心灵、融进自然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与自然相结合,融进自然,热爱大自然环境。六.活动组织结构1.财务部计算用度并做好统计工作。2.策划部、外联部组织相关参与性强的节目。3.策划部做好有关活动具体方案。4.外联部做好拉赞助工作。5.宣传部做好宣传工作,并与秘书处一起接待会员报名(设好报名点)华锐学院旅游文化协会理事会成员名单:会长:副会长:理事会成员:七.活动实施旅游文化协会理事会为活动总指挥,负责具体策划和统筹,以及对外联络及其他相关工作。各个部分要紧密联系,做好有效的配合。中期各个部分完成自己部分的任务,全面推进活动的进程。后期同一督办、有序落实的步骤进行。八.活动时间2007年11月25日(如天气变化时间另通知)九.活动地点河南灵山旅游风景区(变动性)十.活动行程程序安排前期工作1.策划部做出活动策划书,交给指导老师审批,再交社团审批。(部长负责)2.外联部与旅游景点联系好,并做好节目的组织工作。(副会长负责)3.财务部计算出次此活动的所有用度,并做好记录。(会长负责)4.申请下来后,宣传部做好宣传海报张贴。
第五篇:旅游文化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武汉轻工大学
选修论文
标题:论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姓名:刘阳杰
学号:1204080337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201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近年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方式之一,而众多学者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却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故文化旅游可以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有学者这样定义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在全国掀起一股文化旅游浪潮的环境下,本文就中国各地的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旅游
中国
民俗
摘要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tourism activities, andmany scholars about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tourism has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For example: the cultural tourism is a kind of alternative tourism operators to provide goods.The key cultural tourism in cultural tourism, only in the form of.The cultural
tourism can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to realize tourism behavior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understand culture.Some tourism refer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human tourism:cultural life of
human
scholars define cultural to a vanishing
way
of memory “picture” or “local characteristics”, is a remnant of this way of life.The country set off a wave of cultural tourism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hinese around some typical folk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of folk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discussed.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正文:
旅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级消费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旅游活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世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可见我国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多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商业、贸易的经济文化,乃至婚丧礼仪、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和游艺竞技的文体文化,都有其特独的民俗。二是地域覆盖面宽,地方色彩浓。中国地域广袤,气候复杂,其民俗事象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三是民族特点鲜明,民俗事象异彩纷呈。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众多的民族便为中国民俗资源的异彩纷呈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发中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提供了前提。
(三)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开发的原料 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揽游客观光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民俗资源都可开发为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民俗资源中那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吸引旅游者的民俗因素和事象。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在旅游目的地参与多种有趣活动,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所以观赏乡土风光,考察风土人情的各类特色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受到了日益增多的旅游者青睐。国际旅游业出现了以探寻异域风俗为主的态势。
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许多旅游企业和旅游投资商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尝试,特别是开发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等等。但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主要问题有以下3点。
(一)民俗被淡化 以无锡的吴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它是一个以挖掘吴地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吴地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文化,然而,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
(二)民俗文化被同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其民俗文化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然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异地、异国文化介入,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冲淡和同化,如湘西在未开发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然而,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各种流行的长短裙,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取而代之,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逐渐消逝。
(三)民俗特色文化被庸俗化 民俗特色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桂林有些地方,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制“捐献”,结果游客大呼上当,于是对它敬而远之。还有些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糙,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用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只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开发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中国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突出的特点。抓住民俗特色旅游的优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国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搞得比较好的例子来看,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深层次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 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民俗旅游的实质是追求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挖掘文化内涵,注意突出特色,创奇出新,突出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等要素的特色,显示其独特性,以特色取胜。二是把民俗文化旅游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 所谓软件建设,是指文化活动的组织安排、文化节目的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所谓硬件建设,是指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这样既可以较快地形成新的吸引物,又可以较快地积累硬件建设所需的资金。硬件的建设要根据旅游地总体规划量力而行,要根据民俗文化的要求为旅游者提供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必需的设施。切忌只注意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只注意建设饭店而忽视管理饭店,以免失去平衡,妨碍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应根植地方文化,移植与嫁接外来文化 中国许多表演艺术都根植于地方文化,以吴文化公园为例,它是一座独具吴地文化特色的园地,在“吴地住宿馆”里展示的是古朴的堰里农舍和家庭手工作坊。在那里,可以看到酿酒、打豆腐、纺织所用的各种设施,并且有当地人亲自为游客做示范,给外来游客一种新鲜的感觉。吴文化设计力求使公园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使游客进入公园后,接触到古老而又新奇的民情风俗,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在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时还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要注意移植外来文化,如深圳世界之窗的艺术表演就移植了世界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四是把民俗活动与商贸结合起来 现代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乃至经、贸、商相结合、相配套的系统。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营活动,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里,许多旅游者常常把观赏民俗活动与从事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一箭双雕。中华民族众多,民俗各异。如西藏的雪顿节、云南泼水节、四川的火把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等,都各具民族特色,这些对异国他乡的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许多地区正是以民俗活动为吸引物,积极开展经贸洽谈与商品展销会,从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凉山举办火把期间每天设3000多个商业摊点,日销售额比平时增加7倍。所以,必须把民俗活动与经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花,贸易结果”。五是“雅”与“俗”相结合 旅游目的地的表演要注重雅俗结合,雅可以产生差异感、新鲜感与吸引力,俗可以产生市场规模。从经营角度说两者缺一不可。不雅就没有比较优势,没有吸引力,不俗则市场规模太小,经济上不可行。雅与俗的结合有两种途径,雅的节目搭台,俗的节目唱戏。即开辟一些高雅的演艺产品来吸引游客,产生轰动效应。另一种途径雅之俗化,即把那些高雅的表演性艺术产品部分化成群众能够参与的艺术产品。如位于太湖之滨的宜兴,素有“陶都”之美称,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宜兴的制陶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在以前,我们看不到这种高雅艺术的制造过程,但是聪明的宜兴人将这种制陶流程俗化,在陶都宜兴丁蜀镇,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各种陶瓷艺术品,而且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制陶的过程。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参与性强的民俗化的节庆艺术表演节目很多,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射箭、赛马和摔跤),维吾儿组民间舞蹈“赛乃姆”,纳西族的“巴乐跳”,黎族的跳竹竿等等,都很适合在旅游地展开。最后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 要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曾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越好。当然,一定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旧,这是游客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而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
总结:
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新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遍及全球的大众文化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多、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大众化的民俗文化旅游正从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中国,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全社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必能使中国的旅游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雷.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 沈祖祥.中国与旅游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 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 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