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期医院见习感悟
社会实践有感
11级临英1班蔡梦芝
持之以恒,坚持才会成功
7天的社会实践终于结束了,这次的社会实践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医生”这两个字,它的定义并不是电视上所刻画的每天都要为了别人的生命而浴血奋斗,而且也不会时时都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在你眼前上演,但医生也并不是只是古代一个只会开药的“郎中”。他更像一个文武双全的谋士,全身上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正是这样更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医生”身为社会里的一份子,每天早起晚睡,更多是为了得到一张病人脸上病愈的笑脸和自己助人为乐内心的欣慰。他们不会厌烦每天接二连三的门诊,身上穿的白大褂永远都是崭新的呈现给病人,这难道不正是向人们展现出了当医生所要具有的严肃、一丝不苟吗?
我小时候很少生病,像感冒也并不多。这让我当一个医学生能有着不同于别人自信,这也成为我当初学医的重要原因。进去医学院后,我一直期盼自己想能早点了解一个医生要有的职责。而那天当我手里拿到拿着学校给的介绍信时,心里感觉是痒痒的,因为我真的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一回到家我就明确了我的目的地,那是一家临近的卫生院。那里平时病人很多,正因为这样的话或许我能帮上医生一点忙。这个原因也让我有足够的理由壮起自己的小胆去打扰那里的医生。当我第一次见到医生时,医生正在药方给病人拿药,他转身把药递给病人时看到了我,于是马上礼貌地问我哪里不舒服。我急急忙忙的说我是在校大学生,顺便将自己的介绍信递了过去,并跟他说了我的名字和住址。还有就是我的校名,都怪我那时慌慌张张的,错把自己高中校名报了过去,当他一脸疑惑看着我时,我才发现自己出糗了,然后我只能急急忙忙地解释清楚——真没想到自己第一面会搞成这样的惊险。
随后他叫我在旁边凳子上先坐着,并递给我了几张报纸,我乖乖地坐到了一边的凳子上。但我并没看报纸,因为我怕等下他在叫我时,我又听不到的话就真不能留下好印象了。我就坐在一边静静的看着他,那天好象特别忙,直到1个多小时后他才空下来叫我过去。他拿着我给的介绍信,又问了我的名字,看来当医生是真够忙的,其实我已经说了一遍我的名字了。他问我学医几年了,我说我还是今年的新生。然后他就叫我坐到他对面看看以往的病历单,了解一下通常比较易发的病情,认识一下医院的构造,看看县里下达的医疗文件。说完他把一本本大小不一的本子放我面前,我先翻开了那厚厚的病历表,顾及自己能挽回点好印象,我想从第一页认认真真地开始看,刚翻到第一页我就呆了,这只是一本从一月份开始记录的病例表,但区区半个多月本子就已被笔迹“侵略”大半,虽说是一个小小的镇级卫生院,但每天都要接触上百的病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顿时感到坐在对面的医生的精神的坚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做好一件件简单的事尚并不容易,何况面对的又是有着病魔掌控下的病人呢?
到了12点,终于好不容易结束了上午的门诊,医生觉得我应该早饿坏了就我先去吃饭,顺便帮他和护士带份快餐。我很是疲惫的站了起来,食欲牵引着我走出了门口。暖暖的阳光打在了我的脸上,我抖擞了下精神,放眼那条人车共挤的接到上。我看到了一家叫“吸力”的餐馆,现在是够有吸引力的,我于是小步快跑了过去。刚进门,我就随便叫了三份一样的快餐,这时已经是别人吃完要走人的时候了,所以可供我挑选的余地也不多了。想想工作可真不容易啊,吃饭都成问题了。
吃饭的时候医生向我介绍了自己,他是92年毕业的本科生。曾经也在大医院当过医生,可后来直接回家了发展,他还说现在其实挺好的,能帮邻里临近的看看病。他最喜欢看到那些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病愈后开朗笑的样子。看着他,脸上洋溢的兴奋、骄傲和乐观,工作的辛苦但是很快乐的样子。他还跟我说,医生吧,就要不懂就学,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然丢的可不只是面子了,搞不好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
中午相对比之前空了许多,他于是跟我讲了他当时学医的时候的动机。还有他当时就业的艰辛,创业的苦楚。他还说“我这前半生唯一领悟到的就是‘坚持’,持之以恒相信自己能成功是他能有现
在的关键”我看到他讲完他讲完这话时,眼睛里不仅充满了坚定,同时也有着对我们这一代的新力量的期盼时。我只是默默的点了下头,其实那时我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了,原来工作还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这动力促使他一步步走到现在。回家后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来自不只是老一辈医生的教导,还有我对未来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向往。那晚我激动了很久,久到我后来看见了我自己当上了一位人人称赞的好医生,站在医院的某一角静静的倾听病房的病人对我的肯定和来自他们那开朗的笑声……
在卫生院呆了几天后,我渐渐的淡了他教导我时的心潮澎湃,每天来的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感冒,或者就是一些老人在抱怨完自己人老病烦身体老是出毛病。然后医生便会开一些补养的药品给老人,病嘱咐老人多喝开水等等,过了三、四天无聊的陪看生活,慢慢得厌烦了对我的“新工作”的热爱度。过着一天天喝白开水,看病例本的日子。我真的很想早点结束这生活,因为我觉得我并不能在这学到什么对我有用的东西了。每天似乎都有络绎不绝的病人,而当医生确实很能考验一个人的心志。我很佩服老医生持之以恒的毅力,除了每天都能给病人一张真挚的笑脸,而且还经常不厌其烦认认真真得一边又一遍询问病人病情。
一张张笑脸,是病人对医生最真诚的回馈,一次次注射,是医生对病人最尽心的照顾
一例例门诊,是医生和病人最温馨的交流。
当我在卫生院呆的后那天,我正在庆幸自己可以早日结束这无聊的“工作”时,有件事情在我面前上演了,我清楚的记得那时恰好是中午两点的时候,一个小青年背着一个年长的大人走进了那拥挤的大门,我凑热闹挤在医生后面跑了过去。走近一看,那在背上的人右腿裤脚全湿了,黑色的裤管上滴下了红色的血。但他似乎已经用右手很用力的在按在伤口上了,医生见了后马上叫年轻人背他进里面,让他躺好先。接着医生叫护士端着消毒盘一起走了进来,在大致了解伤口是由骑车插伤后。医生马上小心又快速的挽起他的裤脚,用剪刀夹着经酒精浸泡过的海绵进行消毒,并娴熟地用另一把剪刀夹出伤口上的异物,不停的进行消毒,拿着纱布进行包扎…
似乎每天他都很尽心的去对待这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一步步慢慢的走了过来。
几天的工作确实很让人留恋,也留下了一些对我有影响的经历。经过这次实践,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未曾接触过的事情。但有一点,我很震撼:那就是坚持才是胜利的道理是要靠自己的行动来去慢慢体验的。
第二篇:假期医院见习感想
暑期实习感想 10康复
何蕊
尽管不想老套的说时光飞逝,但提笔写下暑期实习感想的时候,仍清楚明白的知道,这是第三次的感想了,剩下的,也许是两次,也许只有最后的一次,就将结束自己本科的学习过程。而无论这样的机会还剩下多少次,它都是一个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它们见证着,我医学生涯在每一次的感想中走远、进步。从第一次对医院的整体感想,到第二次对疾病的大概感想,到第三次的辨证感想,觉得每一次的感想都让我高兴又失落!高兴自己每一次的进步,失落自己在医学上的浅薄!
这次的感想并非在医院实习的感想,而是自己亲戚的事例,我有幸参与了这次的治疗,所以想在此反思并以此来纪念自己的成长路!
患者,女,49岁,因左侧腰部酸痛、胀痛而询问于准医生的我。而我的思维过程如下:首先,腰部出现疼痛考虑到腰椎原因,也可能是肾脏疾病,如结石,肾虚;以及腰肌劳损等原因。但是一开始自己并没有以辩证论治的思维来仔细思考,只单纯的因为在医院见习所见的一条龙服务,对患者在背部压痛点及委中穴上采取了放血、拔罐、针灸治疗,初次治疗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疗效,患者症状得到缓解。为此自己很是沾沾自喜了一番。但遗憾的是病人也没有就此彻底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不久后再度出现症状。病情再次反复,让我想到了辩证论治,经过如上所述较浅层次的思考后,并根据相应x片结果,自己考虑患者情况属于肾阳虚伴腰肌劳损。因此采取了针刺阿是穴及委中,并留针30min,同时予以艾灸治疗,症状再次得到缓解。但仍有反复。
结果是遗憾的,却也铁证如山的告诉我,医学上的欠缺,也告诫着我,治病不是侥幸,不是简单的给以药物、治疗手段就可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准确的辨证论治,只有求得根本,才能将疾病连根拔除。
经历后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反思了才会促进自己的进步。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每一次为期短短两周的实习,在我看来更像是让自己在实践中知道自己的欠缺,以确定下一学年的具体目标。就如辨证论治;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在脑海里的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有意识辩证论治主要有六经辨证,有八纲辨证等等。可是,究竟如何在具体病例中体现出辩证思维,这才是其中的关键。
学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与背的过程,其重点是将集千年医学大家思维而成的国学瑰宝转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而首先,就得从这治疗疾病最基本原则开始,更深刻的认识到疾病,做到见微知著,方可治病救人。如何让自己形成有效,准确的辩证思维则是我接下来的目标,我相信,只要形成了辩证的思维,那将是一场质的飞跃!
第三篇:假期医院见习心得
假期见习心得
大一和大二的寒假特别羡慕学长学姐们可以去医院见习,一直盼望着赶紧到大三吧,这样我们就也可以去医院见习啦。我就像不能去战场的士兵一样,焦急的等待着大三寒假的这次见习。临床实习对我们医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实践的考验,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当真正见习的时候,才明白医生工作的辛苦,特别是在急诊部值夜班的医生。就这样,随着大三寒假的来临,拿着学校开的推荐信,我和我的老乡一起来到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始了在急诊科的实习。虽然已经大三了,学习了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但只是懂了一些理论,真正的病该怎么处理还是不懂,到临床去还是很忐忑的。带我们的是该院急诊科的柳大夫,她人很好,也很幽默,所以相处起来很亲切舒服。当时的忐忑也就烟消云散啦。
第一天见习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天柳医生刚好值夜班,所以我们也跟着她一起值夜班。急诊部值夜班的医生分了三组,分别是一线,二线和三线。而作为见习生的我虽然是跟着柳医生,但是因为是见习生的缘故,为了多见识一些东西,哪里有患者,哪里有事情我就跟着到哪里去,或旁观,或者帮忙干一些跑腿之类的活。虽然我希望我能够成为繁忙的医生中的一个,可我更像是个旁观者,在忙碌的医生办公室里,一边努力在脑海里搜索并不充足的医学知识,一边尽量缩小体积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挡路。
有一次半夜跟着两个刚工作几年的医生姐姐一起出急诊,第一次感受到那神圣的120急救的气氛。找到患者所描述的那个单元就费了好大劲,因为是晚上,再加上春节的缘故,小区里错乱的停了好多车。不过还好患者是因为打架打伤了,并不是很严重。在患者家里拥堵了好多醉酒的情绪烦躁的患者亲属,还有小区的保安。那些醉酒的人不断的骂街,因为看多了医生受到患者人身伤害的报道,所以当时内心里是有点恐惧的,但是医生姐姐的态度很好,安慰了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我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恐惧。
我见习期间体会最深的就是医患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还记得临床导论的第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用中文描述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我才感受到它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有人说:这句铭言说明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我们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去安慰病人。我的理解却有些许不同,我觉得有时去治愈,说明了医学不是万能的,虽然医学一直在进步,可是病人身体的好多损伤我们医生是无力回天的。而更多的我们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延长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安慰他们的情绪,在缓解病痛之外给他一种生命的慰藉和生存的勇气与希望。
面对现金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我觉得除了医患沟通之外潜藏着更根本的原因:医生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以及社会群体对医生过高的期望。
医学教育不可不说是精英教育,医生除了需要具有高超的医术之外,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在与人的关系上,要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护士的关系,与其它医生的关系,还有最棘手的与患者的沟通。医患矛盾中,很多就是因为沟通不畅引发的。要准确的询问病史,要有效的引导检查,要去体贴的交代病情,要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要让患者配合治疗,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救治。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说:“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又有言: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这医生哪里是精英那么简单,这明明是我们对于一个圣人,一个救世主的定义。然而医生不是圣人,更不是救世主。医生的医术也是有限度的,他们不能掌控生死,也无法时时监控各种隐在的危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医生最根本的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会有情绪,也会有疲劳,每天如此大的工作量他也会失去耐心,而无法对每一个病人都保持微笑,也无法在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再值夜班而精力充沛,打了鸡血一样生龙活虎。他也有家庭需要养,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在学生时代,医学生本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时间,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即使不读博也得七八年,即将而立之年的医生们又得顶着怎样的心理压力,去投入到繁忙而又紧张万分的工作中呢?
也不得不说患者对医生抱有过高的希望,这个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们也曾经作为一个弱势无助的患者将我们脆弱病态的身体呈现在医生面前,我们把生命交托在一个医生手中,我们希望他们可以还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或者一个生龙活虎的家人。但是换种思维,如果我们心爱的一件玉器碎了,若是还可以修补,我们小心翼翼的交给别人,托付了我们满满的信任和希望,但是且不说无论怎么修,都是有裂痕的。如果不能将其复原,我们也只是叹息,难道还能把工匠杀了不成。我们很清楚的知道,玉是我们自己弄坏的,虽然会付钱给工匠修,但是饶他再怎么样心灵手巧,总有他的力不能及。修好了,我们会感恩,修不好,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人。但是对于医生,我们就无法做到这样的理解,因为玉器再喜欢再珍贵,它总可以再拥有,而生命、健康之于我们,一旦失去,永不可得。这就造成了患者对医生的怨愤,以及医生的无奈与力不从心。
都说医生难当,因为医生回报少。曾有医生戏称:“我们医生是拿着卖白菜的钱,顶着卖白粉的罪。”社会舆论常常误以为医生收入高,拿很多红包。可我单纯的相信,大多数医生是有良知的,他们拿着基本工资,不比别人多多少,也会因为物价上涨,买房还贷而苦恼。医生们,经历了学业繁重的学习阶段,生存在高风险高压力高关注度的工作环境中,却领取着相对的低回报。更甚着最近有说我们毕业后要施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又给医生们增加了更大的生存压力。
《温病条辨-自序》指出:“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这又给医生带来了无形而不容忽视的压力。“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这句话得让多少医生心底犯凉,顿生寒意呢?这就类似于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指控:如果你不能让我考试优秀,你无法解决我的所有问题,你为什么还要做一个老师呢?指控一个人民警察,为什么食民之禄,却还是无法阻止各种刑事案件的发生?但是,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没有受到这样的指控,也没有遭到袭击或者砍杀。在社会舆论里,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往往受到各界的谴责与指控。然而殊不知现在的医生护士忍受着被暴打,砍杀的危险,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即使被冤枉也没有道歉,即使被暴打也无从追究责任。没有医院的庇护,有的只是舆论的打压,更多的落井下石。敢问,未来的日子里谁有勇气去做一个医生,这要多么宽大的胸怀才能包容这一切?我自问,看着如今医生的处境,我不寒而栗。曾经的白衣天使,已沦为过街老鼠。
我们作为医生,完全可以理解病人的急切之情,以及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以及宝贵的生命的重量,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力不能及以及生活的压力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及体能的极限。我们也需要理解与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谴责,身体的伤害以及生命的威胁与消逝。我们呼吁更公平的对待,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尽可能少的伤害。
还记得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们曾经一起在礼堂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我相信我们总会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患者的包容与理解。我也相信我国的医疗制度会更完善,会帮助缓和医患之间的纠纷,保障患者安心就医,医生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我们也
将竭尽所能精于医术,倾己所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四篇:假期医院见习之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报告
11级临床英文2班刘美娜
经过周密的复习以及紧张的考试,终于迎来了令人轻松愉快的s暑假生活。并且在这次暑假中我又一次参加了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社会实践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知识的一种检验。在这期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在医院实践的那几天里,我每天都会先将卫生打扫好,再去看一下哪几盆花需要浇水,用水将它们喂饱。当康复人员来进行康复时我就在带领着我的老师身边,学习他的手法、动作以及与康复人员交流的方式,使康复人员对未来的康复之路充满了希望。我很佩服老师的技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对得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话。
在大学校园里流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光阴似箭,医学知识,点燃了我救死扶伤的信念,畅游着浩渺的医学知识,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和医生职业的神圣,然而纯理论知识让我充分感觉到康复技术离我还很遥远,学习成了一种急切的任务。
“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疾病,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社会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的庄重誓言变得空洞而又模糊。“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并且有用武之地。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实践就是从学校到社会,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以为自己积攒经验,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为期一周的实习,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不同,从中所学的知识自然也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下,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国际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地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习其他的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胆识,并且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对于我这个只有一年半学习医学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每次到医院去实习,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感到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挑战,即使自己曾经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我清楚地知道当我穿上白大褂,自己就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了,而是一个减轻病人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理功能的康复技师,每当我看到康复人员在康复过程中因牵引、拉伸而疼痛显得扭曲的脸时,心中充满悲伤与难过,我多么想发明出更好的技术和手法即能减轻康复人员的疼痛又能达到康复效果。我相信经过几年或者几十年这项技术会得到改善。
在实习期间,我认识到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康复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两类两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整个医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医师与病员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加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足专业知识,也要学会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经过这几次社会实践为我自己积攒了很多经验和知识,我会不断努力,将在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第五篇:假期见习心得
见习心得
经过五天半的见习,我对医生的认知由客观过度到主观,从认识和行为上体会到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在这五天半里,我跟随老师、师兄和师姐完成住院医生的工作。从交班到查房,从查房到开医嘱、出院证明,再到接收新病人,然后进入手术室见习妇产科的手术。每一项都要经历过,才能从主观认知上真正了解医生一天的工作过程。
见习前,我觉得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治病人,问诊然后治疗就可以了;见习后,我认识到,医生不仅要救治病人,更要充分考虑病人自身的情况,包括心理状况、经济状况和病人意愿等等。或许是因为住院医生跟门诊医生不一样,住院医生可能需要长期接触同一个病人,所以一定要搞好医患关系,不然的话治疗是没办法继续进行的。
在见习过程中,因为还没学习到《诊断学》、《妇产科学》和《药理学》,我对病人的问诊、专科检查和用药都不了解,因此常跟随带教老师和实习生一起查房,认真学习老师的问诊方法并记录相关病案资料。填写病人病历时遇到不明白或不清楚的,立即请教老师;在老师开医嘱时仔细聆听老师的分析,从而了解和认识药物的药理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要病人配合医生检查和问诊的同时,医生必须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让病人认识到,医生是站在病人的角度为病人设想,从而打好医患关系,以达到更好地为病人治疗的目的。
见习的前一两天,因为对医院结构不熟悉,经常要反复问老师几遍才能完成她交代的任务。记得老师说过,作为一家医院的医生,就一定要知道医院的结构,要知道东西都放在哪里!到了后来,由于熟悉了我所在的妇产科的运作,所以能较快教好的完成老师要求的事。
我在见习的第一天就随老师进入了手术室,见习下腹部纵切剖宫术。看到老师干净利索地完成切开、取胎儿、缝合、冲洗、再缝合的手术过程,我就知道,作为临床医生,一定要有较好的动手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怯场。当听到新生儿的第一声哭喊,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随后几天的下午,我又到了产房见习无痛人流术。其中,有一个18岁的女生,上一年她曾在我院做过一次人流,现在检查出怀孕14周,又再次来我院行人流术。看到人流后清除出的成型胎儿的残骸,有点痛心,感觉现在的女孩太不懂得爱惜自己了,甚至觉得医生对生命的流逝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这五天半的时间里,做得最多的动手操作就是随师兄去帮剖宫术后的产妇换药。第一次换药时,我什么都不懂,就只是跟在师兄身后看他忙着带头套、口罩和手套,然后拿药包、伤口贴和消毒药水,最后才在他的解释下看完整个换药过程。到了第二次,我已经能帮他准备好相关的用品,并记住整个换药过程了。总结这五天来,虽然我只在一个科室里工作,但学到的东西真是不少。这次的见习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医生的工作,相信在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它会是我一次宝贵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