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之医疗问题
问题:
1.药品价格过高,超出群众的承受能力。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多数商品的可比价格不断下降,但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却连年攀升,这就是医药价格。
2.诊疗行为不规范,滥检查、大处方、开贵药、收红包、开单提成的现象屡禁不止。医疗产品并非纯公共产品,有外部性、也有内部性,最大特点在于信息不对称。
3.医疗服务收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
(2)擅自提高标准收费。
(3)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有的医院仅从床位费中就分解出收费项目达11项之多。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等现象也普遍存在。
4.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缓慢。不少地方还没有实行医疗保障改革,除极少数实行医疗保健的领导外,普通干部、职工仍然实行原先的公费医疗制度,看病很不方便。
5.农民群众看病难。据统计,我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卫生分配极不合理。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列全球倒数第4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不少病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就医困难和经济负担。
6.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化学制药企业有6000多家,药品经营流通企业17000多家,而作为世界制药大国的美国,才分别为200多家和50多家。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整个医药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导致竞争无序。
原因:
1.“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投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目前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已进入市场,而作为药品销售终端的医院,仍然处于医疗市场垄断状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并存,两种调控手段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反而两种体制的弊端却都在产生作用。
3.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优质资源更少。“僧多粥少”,导致医院在医患关系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
4.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太低。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居民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生病吃药”被群众誉为新三座大山之一,不少农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对策:
1.加快卫生体制改革。这是解决卫生系统存在问题的关键和治本措施。
(1)要加快医药分开改革的步伐,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
(2)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重新整合医疗资源。
(3)改革医院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办院经费。
2.完善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机制。要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责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逐步改变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做法,确保医院经费正常运转,确保群众能够享受最低医保待遇。
3.进一步完善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办法。
(1)根据药品招标情况核定药品终端价格。
(2)从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中筛选部分药品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出厂价格,“两头挤压”,最大限度降低药药品批发和零售之间“做工作”的利润空间。
4.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1)加强农村现有的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根据农村卫生发展的需要,定向培养人才。高校医学院校要加强面向农村需要的人才培养。
(3)研究制定鼓励农村医务人员安心在农村卫生机构工作的政策措施,包括针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职称晋升的标准,给予适当的补助,调动他们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长期服务农村基层的积极性。
(4)建立城市医院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加强城市医院对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定点帮扶。
5.要加强监督检查。要明确界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与医疗机构的关系,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6.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城市大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医学科技水平,还要开发适宜技术,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问题
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取向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民日益成为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村已不可逆转地融入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然而,由于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长期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政策,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农村公共服务长期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合理配置公共产品资源,真正赋予农民国民待遇,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边界范围与基本特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求,市场不能提供或者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1](P89—94)。很显然,这些社会产品或服务会使农村受益,农民受惠,但外部性的存在又使得其中有些社会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变化,我们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种类型。经济发展型指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气象、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型指保障农村社区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公共产品,如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经济发展规则等;社会保障型指为提高农民社会福利水平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救济、农村文化与体育设施等;生态保护型指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共存,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如农村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村庄绿化、农业灾害防治等。
农村公共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属性,还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运行成本高与利用效率低并存。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村庄布局的松散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组织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农村人口密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较低,公众受益范围较小。二是高依赖性与低供给率并存。由于制度变迁,农村集体经济制度裂变为为数众多的农户,农户的分散经营决定了其生产和生活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高度依赖;农业生产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交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三是高外在经济性与低内在经济性并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农业外的其他产业,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户的脆
弱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具有较低的内在经济性。农村公共产品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它有较强的外在经济性。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格局与问题透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形成,特别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到来,农村公共产品的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公共产品的供给有了长足进步。然而,必须看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单
一、区域布局不合理、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并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指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类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近几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我国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总量达到2626.2亿元。国债资金在总规模减少的情况下,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但总体上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仍然严重不足。表现为:(1)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带病运转。据调查,目前全国病险水库约有3万座,占水库总数的36%,其中大中型水库的病险占有率接近30%,小型水库的病险占有率更高,结果是农业抗灾能力下降,大部分地区还是靠天吃饭。(2)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不容乐观。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城乡社保覆盖率之比高达22∶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限于城市,基本上没有延伸到农村;占全国总人口60%左右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村中学生是城市的4倍,但教育经费只占全部教育经费总额的38%。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既有制度内的原因,也有制度外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城乡分割、工业优先、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促进工业化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和资金保证。但由于国家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长期是重城市,轻农村,实行的是城乡差别政策,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自筹解决,国家提供少量补助,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巨大差距。二是受分税制影响,基层政府承担了大量事权,但却没有稳定的财源,由于财权和事权分离,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等是典型的公共产品,理应由中央财政承担,而事实上这些事权却下放到了乡镇。由于基层财力有限,长期入不敷出,无力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指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类公共产品的数量构成和比例。我国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指标的行政化体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大多由各级政府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提供,农民缺少实质性的参与。这种方式直接导致了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供需结构失衡。据调查,近几年
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增幅较快的是交通、通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基础教育支出,说明农民对交通道路、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的公共产品需求增长很快,但在实际供给中,乡村道路和医疗卫生服务等严重不足。统计表明,国家教育经费投向农村的不到1/3,农民人均医疗卫生经费仅为城市居民的1/4。相反,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升级达标,倾心于“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样板工程”,不仅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而且直接导致地方债务的增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有:(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一直是“自上而下”,决策机制沿袭的是以行政手段强制性供给机制,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不是农民需求的表达,没有体现农民意愿,而是由上级的指令决定。在这种决策机制下,中央给地方的转移支付和支出结构容易出现错位。(2)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基层政权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运转,无力进行公共产品供给,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60%~70%用于人员供养和行政开支,而用于基础建设的支出比重不高。(3)基层政权的目标函数和农民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一致。基层政权追求的主要是政绩,农民追求的是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和消费的效用最大化。比如,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可能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大水利,而农民直接受益的是小水利。但是,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造成公共产品供给比例不协调。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指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类公共产品配置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总体上看,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村居住的分散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水利投资看,“十五”期间,计划的农村饮水解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国5700多万群众告别饮水困难;对213个大型灌区和23个重点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2亿亩,可以说是成绩斐然[2]。但是国家对农村小水利建设、人畜饮水、灌区节水、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财政支农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地区不顾农村的客观条件,热衷于投资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公共项目,而不愿提供一些见效慢、期限长且具有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大力修建农贸市场、休闲广场、歌舞剧院、高档宾馆等,还冠之为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美名,而实际上这些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公共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供给效率低下。一方面,农民由于受信息渠道和手段的限制,获取和拥有的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另一方面,政府在没有充分的市场调查情况下,又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因而,常常出现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的进入和退出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供给效率低下。(2)逆向选择导致了供给效率低下。在政府有限问责制度下,项目申请人的收益不可能小于零,并可以通过项目寻租,却不需要承担项目风险。假定项目的收益一定,只有那些成功时收益较高的项目才会申请;但是,给定期望收益相同,较高的成功收益意味着较低的成功概率(较大的风险)。这样,高风险项目驱走了低风险项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逆向选择,财政支农资金得不到高效率利用。(3)长期博弈下的低水平均衡。政府的公共投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农户居住的分散性和低水平的组织化程度,使得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这势必会在下期降低公共投资在公共财政中所占比例,进一步降低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公共投资将收敛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带来供给效率的低下.三、增加和改善公共产品供给,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思路
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真正赋予农民国民待遇,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集中表现。单一的政策选择、制度变革或资本注入并不能完全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现实,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政策。
1.建立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共同承担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明确职责。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外溢性特征和供给的现状迫切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有效供给力度。各级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应着眼于全体公民、全部社区,尽快改变公共产品供给上的“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向,真正承担起农村社会最起码的公共产品供给[3]。二是重新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县、乡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农村公共产品构成上的层次性决定了各级政府间责任划分的原则:属于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承担,属于地方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协调。三是加大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政府间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将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转变为制度内供给,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公共分配关系,加大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应有中央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转移支付。
2.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公共财政不可能覆盖到农村所有领域,也不可在短期内大规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研究者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的回报率,了解农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从研究结果看,对全国而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依次是科研、教育、道路、通讯、电力和灌溉。国家财政部农业司在实际调研中设计了相关问卷[4],结合对浙江、四川、陕西、河南四省的调查,财政部农业司认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优先序,对东部地区而言,第一,建立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第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重点是农村中小学必要设备的配置和师资队伍的培训;第三,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四,农村文化建设。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主要是:
(1)保障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转,主要是编制内的人员工资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2)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是中小学危房改造、必要教学设备的配置和师资队伍的培训;(3)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和清洁饮水主要设施建设;(4)
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防疫体系建设,重点是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农村大病医疗救助;
(5)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弱势群体发展,主要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村扶贫开发;(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放在中部粮食主产区。
在符合WTO规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财政的实力,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以及农民的关注度,笔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优先序是,经济发展型: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乡村道路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型:乡村债务化解、乡村规划、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型: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助;生态保护型:农业灾害防治、生态建设、村庄绿化、环境保护。
3.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受益范围,因而其适应性的供给机制和制度安排也就有所不同。诚然,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但政府供给并不意味着完全由政府提供,我们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既要考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又要保证社会公众的福利最大化[5](P224—228)。根据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应广辟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应是政府,政府不能推卸责任,但政府绝不是惟一的供给主体。政府在目前有限的财力下,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条件下,积极引进民间投资,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资源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这样一方面可减轻财政供给公共产品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际上我国目前已出现了农村公共产品的诱致性变迁现象,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的民间供给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或大中型农机具的私人化等。政府应创造条件诱导和促进这些创新行为,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拓宽公共产品筹资渠道,形成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一是采用许可证经营的方法,吸引市场资金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如学校、农资供应、小型水利设施、乡村卫生院等公共产品,以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吸引私营企业进入经营领域,让农民代表监督。今后,在明晰产权、加强管理的前提下,要有多元化投资的思路,多渠道融资,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逐步扩大范围和增加内容。二是实行政府与市场共同分担的筹资机制。改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入机制和“以农为本”的筹资机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新机制,政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分别采用委托代理、公开招标等方式为农村公共产品筹集资金。
4.建立“由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必
须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和需求表达机制。一方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变迁,目前,须逐步将“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变为“自下而上”的供给模式,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另一方面,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变由外生变量即来自社区外部的各种因素来决策公共产品的供给为由社区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使一个村或一个乡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社区的公益事业项目进行投票表决,使农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充分表达自己对公共产品的意见。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之盐源县
新农村建设之盐源县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新提法4“新农村建设”提到,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于是在年后不久,我在家乡进行了一次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卷调查,再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一、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盐源县当地居民,样本数量为15份。
1、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在当地居住年限在10-20之间的占26.67%,20年以上的占73.33%。
2、他们之中在18-30之间的占了46.67%,30-50之间的占20%,50以上的占33.33%。
3、他们之中有学生、工人、公务以及其他职业,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40%、26.67%、20%、13.33%。
4、调查他们对于所属盐源县的农村变化的了解程度显示,了解一些的占绝大多数,比例为73.33%。其中感觉村落中变化最大的是房屋建设的占33.33%,认为村民收入变化最大的占60%,认为人文素质变化最大的仅占6.67%。
5、当问及在他们了解范围内,所知道盐源县新农村建设最具特色的是哪里的时候,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回答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大堰沟村。
6、在“你认为所属村落的农民们新生活的美满跟政府的引导关系大否”的问题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认为有一定关系,33.33%的人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只有6.67%的人认为没有关系。7、60%的人认为它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村民的勤劳和政府正确引导、规划建设的结果;
8、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给村落带来了很多变化,其中认为最大变化仅仅是村民的生活富足的占60%;认为村民观念转变、素质提升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变化的占40%。
通过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家乡“新农村建设”中最具特色、最突出的为大堰沟村,也就是当地居民所称的罗家村,于是我决定到大堰沟村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村民生活,经济收入以及生活环境。
二、走访调查
于是在二月中旬的一天,我和父亲驱车前往,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直入村寨,路边是没有围墙的苹果园,光秃的树干并不显出凋零感,反而展现一种生机勃勃景象,原因在于当地村民把它的枝丫减得一丝不苟,以求春来花繁叶茂,秋来硕果累累。当我们来到大堰沟生态园村时彻底震撼了,新村的规划建设颇具特色,实行的是政府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每家都是修的一样的村屋别院,两层高,大门内有自己的小院,门外是平整的水泥地和砖砌的小花台。一样望去,仿佛进了个别墅区。
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停了一辆小轿车,于是我上前去和那位正在院前擦拭爱车的大叔攀谈起来。当我谈及了此行的目的后大叔很豪爽的告诉,他姓罗,是大堰沟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出售自己种摘的苹果。当问及年收入时,他毫不掩饰,无比自豪的告诉我,“不出意外每年的收入十三四万”。看到我瞠目结舌样子,他笑道,我们家这点收入不算什么,有些家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二十多万。他还告诉我,今年过年前村里又有十多家人都购置了新车,现在几乎家家有车,大多还是十多万的好轿车„„
另一位李姓的大婶告诉我,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远近有名的穷村。道路是泥巴路,崎岖、颠簸,往外拉送的苹果还没运到县城,很多就“皮开肉绽”变成无法卖出的伤果,造成很多以卖苹 果维生的果农,一年的心情劳动在那条泥路上化为乌有。而如今好了,县政府的帮助下,财政拨款上亿元来休整这条路,把曾今的“心酸路”变成了如今的“致富路”,一条柏油马路笔直平坦深入望不到头的苹果林。
“若要富,先修路。”近年来,盐源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除了争取到上级单位上亿元的农村公路补助项目,在县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也拿出上亿元,在平坝和高山峡谷间修建通村公路。大堰沟村的泥巴路变成了柏油路。运输条件好了,外地的货车直接开到了果园边上,破损率变得很小了,有了卖相,价格直向上蹿,村民最终富裕起来了。
三、文献资料
2009年,盐源县委积极跟进省州委部署,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整合力量,完善机构,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在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调查民情后,盐源县委确定了建造新农村的四个原则: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捆绑投入;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盐源县逐渐形成“四个坚持四个避免”机制:坚持政府引导,避免“大包揽”;坚持群众主体,避免“等靠要”;坚持捆绑投入,避免“单打一”;坚持产业支撑,避免“空壳村”。2010年5月,盐源县创新确立“以苹果产业为支撑、以田园 民居为特色、以新风新貌为灵魂”的大堰沟新村建设思路。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之初,盐源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产业发展情况,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坚持产业支撑,以发展支柱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建设新农村的“落脚点”是什么?县委书记周乃祥直言:“新农村建设,房是表象,人是实质。要以房屋改造带动环境改造,促成观念转变、素质提升,要把改造“传统民居”的普通工作升华到改造“传统农民”的革命性工程。”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我对家乡盐源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手段、成效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正如盐源县副县长宁建国说,大堰沟村建设的成功在于,政府充分尊重了农民意愿,发挥出了农民的主体作用,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不搞一刀切,不搞大包揽。正是由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今年,盐源广大农民都把新农村建设当作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一件好事,以空前的热情投身于42个新村建设的热潮之中。由此可见,政府的引导是农民生活改变重要因素之一。
2011年是盐源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盐源经济 实现新一轮腾飞的起步之年。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堰沟村的村民生活已奔小康,这都是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后取得的显著成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大堰沟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上都取得了卓越的见效。但是,在乡风文明上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教育和文化上。当地老一辈的村民大多都没有读过书,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年轻一辈的大多初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读书,成为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经济支柱。他们之中缺少科技培训,缺乏农村科技能人。所以,我认为,建设新农村,不能有“就重避轻”忽视文化建设的思想,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同时,注重培养“农二代”,为他们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给予困难家庭经济补助,扭转一些“农民子女上不起学”的现象。对于以上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逐步完善,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加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3、在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同时,扩大农户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提高村民的信息化水平。
4、注重对农村基层的调查,形成有针对性地工作方法和工作 6 步骤,了解民生民情,给予困难的家庭关怀与帮助,尽量避免“农民的子女上不了学”的现象发生,要提高农民集体素质,就要从源头抓起。
5、有计划的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所以,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将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倾力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新农村建设之盐源县
你好!下面是一份关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希望你能认真填写!谢谢。
1.请问你在凉山州盐源县生活了多少年?
A.10年以下
B.10-20年
C.20年以上
2.你的性别?
A.男
B.女
3.你属于哪一个年龄段?
A.18-30
B.30-50
C.50以上
4.你的身份属于下面哪一种?
A.学生
B.工人
C.公务员
D.其他
5.你自认为对所属盐源县的农村变化了解多少?
A.不了解
B.了解一些
C.了解较多
6.你觉得在你生活的这些年来,盐源县周边村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房屋建设
B.经济收入
C.人文素质
7.在你了解的范围内,你知道盐源县新农村建设最具特色的一个是哪里吗?
A.不知道。
B.知道。.................................8.你认为所属村落的农民们新生活的美满跟政府的引导关系大吗?
A.不大,没有关系
B.有一定关系
C.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9.你觉得它的迅速发展的原因?
A.村民的勤劳致富
B.政府的引导和规划建设
C.A和B 10.你认为新农村建设给村落带来了哪些变化?
A.农民观念转变、素质提升
B.生活的富足
C.A和B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姓名:陈群香 08级法学二班 学号:200814220210 内容摘要:随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各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文明风尚。狠抓各项惠农政策和工作措施落实,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环境、资金以及农民思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这些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让新农村建设事业得到更好发展,各相关机关、组织需采取有效措施,让我国新农建设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问题 建议
正文:
一、几点问题
1、农村建设规划滞后。长期以来,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并且大多农民受封建迷信等陋习的影响,不靠科学规划,而是依靠风水先生选址定向,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2、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村居民封建思想、宗族观念及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浓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违纪行为仍有出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部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村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安于现状,缺乏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个别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不高,领导管理能力不强,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办法不多,缺乏对如何结合本村实际推进工作的主动思考意识,发展的路子不够宽,往往是等上级部署、等上面给钱。
5、农民收入不够稳定,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及城市化建设,我区大量耕地被征用,农村耕地日益减少,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后续产业基础薄弱,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任务艰巨。
6、全区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城带乡能力低,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总体还比较薄弱,特别是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分散、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只能依靠政府投入或其它渠道融资。如,各村在新村建设上资金需求缺口大,支付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导致新村建设工程进度慢。
7、部分村新村建设规划面临重重困难。当前,部分村在新村规划中都存在迫在眉睫的现实困难,需要政府积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予以尽快解决。如:在办理施工图纸时,遇到政府性收费问题以及新村土地置换、规划问题等。特别是路家庄村新村土地规划和拆迁村民的安置问题,如果不尽快落实安置问题,会发生村民因拆致贫现象,村民情绪波动较大,照此下去,会造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8、农村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县乡村财力薄弱,尤其是在农村“三减免二取消”后,镇、村二级只能够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二、几点建议
1、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力度。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大量资金的投入作为物质保证,这不是农村集体经济自身能够一力承担的,因此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倾向、两个支持”的论断,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一方面要加大中央、省、地级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改水、改厕、改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项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形式、多类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在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研究并通过贴息、税收、补助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农业农村建设。
2、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做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规划,规范农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生产模式,有效控制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要使用科技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力度,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排污情况的监督管理,减少农业自身导致的污染。
3、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前,大多农民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设新农村缺乏足够认识,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地方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农村居民知足长乐、固步自封、怕冒风险、不讲效率的生活生产态度,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对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抓紧全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研究解决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问题。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5、要细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内容。要细化和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如何建、怎样建,建些什么、建成什么样才算是新农村,结合各地实际,要有一个指导性标准。同时,要强化示范,实行打造亮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要建立新农村
6、加大对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义、标准和要求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区营造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上调整思路,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多想办法,因地制宜,指导各村以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养殖业、农家乐等形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垃圾处理、公厕、道路硬化、水、电、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幼儿园等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9、弘扬农村新风尚。要以全市正在开展的“创城”、“创模”活动为契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邻里和睦、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10、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针对我区耕地少、失地农民多的现状,区农牧、劳动就业等部门把农民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技能培训学校等资源,进行多途径、多形式、多种类的短、中、长期培训,同时,找准劳务市场需求,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加大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法规、疾病预防知识、道德素质等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个人综合素质。
11、积极协调,尽快解决路家庄村等拆迁村民的住房安置和失地、无业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要积极向省、市反映路家庄村民的拆迁安置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规划力度,尽快选址,尽快建设村民安置小区,切实解决拆迁村民的过渡困难;今后凡涉及到省、市重点项目在东区的拆迁安置,从东区实际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先做好规划安置,再进行拆迁,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将失地、无业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失地、无业农民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范围,有效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一条漫长的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无疑也会遇到重重问题,但只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改变以往的不好的工作方法、态度,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培养新型农民 始终把“三农问题”放于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针的重要位置,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论文
农村孩子谈“新农村建设”感受
摘要:近年来,我国特别注重“三农”问题,这一问题一直作为头号文件被国家注重,作为一名农村的孩子和家长是怎样看待“三农“问题的呢?我们政府在哪一方面体现这些举止的呢?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之势,农村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之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图景,那么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农村
农民
经济发展
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之势,农村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我国也特别注重这一问题,在农村方面的投入也不断的加大,对农村的房展采取了很多政策,在今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头条文件。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为基准评价目标,这是我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器,更是经济建设转型时期保证国家安定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建设新农村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其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其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建设新农村,在村里的某个地区建设一定的标志性建筑物,还设施了娱乐场所,这是国家的一项建设,不过据说很多地方都没有农民住到这些地方来,为何很多农民都不愿意住到这里来呢,这里的环境不是比之前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要好的多吗,这里不是所谓的新农村吗,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考虑。当然这是我国最初规划,可能在途中的运作为产生一定的不利因素,不过总体来说,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分析的。根据我的亲身亲历,我就简单的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说说:
第一,建设新农村,认清“三农”问题是关键。“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 1
广西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论文
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关键,我们应该深刻的理解这一点,针对这一问题,任何活动举止都应该围绕着农民来展开。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心情比较激动,或者说应该是过于急迫吧,上有政策,下游对策,就简单的照应一下上级部门的措施,有人说建设新农村就是换一种形式的“圈地运动”。主要是他们没有征求一下农民的意见,就在一个区域画了一个圈,对农民好像没有多大的用处。建设新农村主要是针对农民提出的措施,而脱离了农民就是一张白纸。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比较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在建设新农村的时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农民的居住问题,是从侧面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问题,不过农民没有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只是从简单的表面来看待问题,忽略了问题的实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很多问题存在。可见,必须要理清“三农”问题,对于建设新农村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农村农民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其一,农村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基础教育落后是造成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要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使农村子女有学可上。另外,要搞好农村中小学教师配置工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人才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其二,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技能。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要从广西各地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单要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更要提高仍然留守在农村务农的农业劳动者,这就要求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要立足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体现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各地区农业现状和资源,立足生产实际,重点加大农作物的基本技术培训,如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技术等,按照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特色农业的生产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和推广项目,这种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民的劳动技能提高将十分有效。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及先进生产经营方式最终的操作者和实践者都是农民自己,所以,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技能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广西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论文
其三,加强农村道德和法制教育,丰富农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要逐步在农村建立移风易俗、家庭和睦、孝敬老人、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形成具有地方基层特色的适合实际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乡规民约。社会公民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社会风气好了,环境好了,才有可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
第三,建设新农村,乡村基层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在应对国家的一些政策时,当落实到最基层的时候就发生一定质变,很多政策性的问题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是基层管理和基层素质偏低的表现,虽然有很多制度的约束,但是很多在岗的基层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不那么注重,所以在工作中难免就对一些政策产生误解。所以在对乡村的基层领导干部筛选时要郑重,要完全考虑到领导的综合素质。就拿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来说吧。由于基层领导人们只看到了眼前的问题和一些政府的措施,在实施的时候没有能够综合的考虑到乡村农民的感受,在一些地方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在建好的楼房后,受到一定的破毁。所以说在任何举止的前提,我们一定要有民心。
总而言之,建设新农村,一定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关注、关心、塑造农民。塑造有觉悟、有文化、有能力的新型农民,让农民意识到自己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把新农村建设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成为推动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新农村建设的新主人。
参考文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