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三政治二轮备考复习教学案 专题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4高三政治二轮备考复习教学案 专题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编制人 罗山二高ZCY
2014-04-1
4【整合指导】
本专题四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高频考点一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主干串讲】参见创新方案(想一想查一查填一填)
监督的重要渠道。(2)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3)人大四个权力区分。
2.正确理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易错警示】见创新方案(想一想)
【考情剖析】(看一看 想一想)
2013年高考1.(2013·安徽文综,6,4分)2.(2013·重庆文综,6,4分)
2014这样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年来高考的常考点。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错误说法:①国
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②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全体公民的意
志和利益;等等。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区分国体和政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
会、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易混点。解答主观
题时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要牢记“四人”一体:“人民”国家性质、“人大代表”地
位、权利、义务、“人大”性质、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的内容与民主进
程。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以下内容是高频考点: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
会的职权、民主集中制的表现、政体和国体的关系、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等。2014年高考
可能会结合政治生活中取得的新成就,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上述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二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主干串讲】参见创新方案(想一想查一查填一填)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国家政权运行的程序与相互关系(党、国务院、人大、政协的关系)
4.政治生活中行为主体职能的区分
【易错警示】见创新方案(想一想)
【考情剖析】(看一看 想一想)
2013年高考1.(2013·山东高考,26,4分)2.(2013·课标‖全国卷)
3.(2013·课标Ⅰ,18,4分)4.(2013·福建文综,26,4分)
2014这样考
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是高考的常考点。在备考中,考生需要准确区分政协与政府、人大与
政协、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等易混点,敏锐识别典型错误说法。高考中,反复出现的典型错
误说法有: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政协和
党履行政府职能等。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以下内容是高频考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领导核心地位
和执政方式,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政协的地位和职能等。从题型上看,既
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非选择题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设问和材料中的有关信息,联系
可能涉及的主体知识,有针对性地作答。2014年高考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以上高频考点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高频考点三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主干串讲】参见创新方案(想一想查一查)
1.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政策
2.关于宗教政策的几个注意点
3.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
4.各政治主体对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肩负的责任
【易错警示】见创新方案(想一想)
【考情剖析】(看一看 想一想)
2013年高考1.(2013·北京文综,34,4分)2.(2012·江苏高考, 4分)
2014这样考
民族宗教问题历年来在高考中占的份量都不重。在备考中,考生要掌握我国处理民族关
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宗教政策;准确区分处理民族
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理解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和自治权的内涵;注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
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以下内容是高频考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等。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试题侧重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
难度适中。2014年高考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以上高频考点的可能性较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背景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
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
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
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
权。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
选举产生的,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呈现出基层代表数量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数量下降、农民工代表倍增等诸多特色和亮点。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
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实现了人人
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
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全力。
【原创新题】(练一练提一提)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据此完成1~2题。
1.在中国政协的词典里,协商民主是最近5年增加的新词。过去
5年,全国政协每年召开
一次专题协商会,为政协委员与党政领导之间提供一个面对面对话协商的平台。过去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近3万件。在“提”与“办”之间,全国政协搭建起平台,选择对
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重点提案,让提案人与提案承办部门面对面对话协商。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②协商民主扩大了政协委员民主权利 ③政治协商的方法和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 ④人民政协积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国家职能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追根溯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重视协商民主,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也紧密相连。根据《尚
书》记载,中国原始社会后期,凡是举国大事,尧、舜都要召集“四岳”或“十二有牧”“四
岳群牧”开会,重大决策包括新领袖选拔,都须经这样的会议协商决定,实行的就是协商民
主。中国共产党重视协商民主,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化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B.只有继承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发展
C.协商民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作为最早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形式,理应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发挥的作用是()。
A.肩负重托、适合国情B.执政为民、特色鲜明
C.广纳民意、参政议政D.民主参与、投诉有道
4.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案
5.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
1.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见创新方案
2.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党怎样做某一件事?见创新方案
3.民族问题上“怎么样”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
(3)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
保证)。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政策保证);反
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5)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二篇: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1.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_______________
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a1a2a3=5,a7a8a9=10,则a4a5a6=____________
3.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
1a2nan4n12n1,则
S2nSn____________ 4.已知{an}是等比数列,且a2=2,a5=,则a1a2+a2a3+„+ anan+1=________________
45.在等差数列数列{an}中,a11a101,若它的前n项和Sn有最大值,则使Sn取得最小正数的n=___________ 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2n2+2n,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 =2-bn
(1)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
(2)设cn=an2bn,证明:当且仅当n≥3时,cn+1 7.设{an}是等比数列,则“a1 8.数列{an}中,已知a1=1,an+1=3an +2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________________ 9.设a1=2,an12an1,bn|an2an1|,nN*,则数列{bn}的通项公式bn =__________ 10.观察下列等式:13+23=(1+2)2,13+23+33=(1+2+3)2,13+23+33+43=(1+2+3+4)2,„,根据上述规律,第四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设数列{an}中,若an+1=an+an+2(n∈N*),则称数列{an}为“凸数列” (1)设数列{an}为“凸数列”,若a1=1,a2=-2,试写出该数列的前6项,并求出该6项之和 (2)在“凸数列”{an}中,求证:an+6=an,n∈N* (3)设a1=a,a2=b,若数列{an}为“凸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和Sn 12.已知a1=1,a2=4,an+2=4an+1+an,bnan1an,nN* (1)求b1,b2,b3的值 (2)设cn=bnbn+1,Sn为数列{cn}的前n项和,求证:Sn≥17n (3)求证:|b2nbn|164171n2 13.下图是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的若干图案,则按此规律第n个图案中需用黑色瓷砖________块.(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4.给定正整数n(n≥2)按下图方式构成三角形数表:第一行依次写上数1,2,3,…,n,在下面一行的每相邻两个数的正中间上方写上这两个数之和,得到上面一行的数(比下一行少一个数),依次类推,最后一行(第n行)只有一个数.例如n=6时数表如图所示,则当n=2010时最后一行的数是______________. 15.某化工企业2007年底投入100万元,购入一套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每年的运转费用是0.5万元,此外每年都要花费一定的维护费,第一年的维护费为2万元,由于设备老化,以后每年的维护费都比上一年增加2万元. (1)求该企业使用该设备x年的年平均污水处理费用y(万元); (2)问为使该企业的年平均污水处理费用最低,该企业几年后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污水 处理设备? 黄陂区2011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一、本区复习备考的做法 我区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区一中的龙头作用,形成了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积极探讨,共同进步的备考风格。具体做法有: 1、发挥高三中心备课组的作用。 科学合理,扎实有效地安排复习研讨、经验交流。做到次次有中心,次次有收获并在交流中统一备考思路。我区的备考总体思路是,淡化轮次,注重基础,科学训练,重在落实。我们以复习资料《高考攻略》为依托,把夯实基础,能力提升,热点渗透,方法指导相结合,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复习。 2、注重资源共享。 我区在每年的二轮复习阶段,都会收集各校根据本校学生做题情况而编辑的错题,形成错题集,以提升备考效果,同时各校自己编的习题和复习讲义都会进行共享,以集体智慧应对高考。 3、注意复习效果的真实反馈。 我了摸清各校复习的效果我区对每次大考的组考和阅卷多做了严格而科学的安排特别作为政治学科我们非常注意对标准答案的科学把握,每次集中阅卷都会按高考的要求的标注答案进行解读,并强调阅卷尺度的准确性。 二、黄陂六中复习备考的做法 在对各校备考给予有效指导的同时也尊重各校的校情,中心备课组也鼓励各校积极探索形成自我特色。现在我就谈谈我校在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1、科学定位,明确思路。 因为我区优质生源主要被一中录取,我校生源质量并不高,学生基础差,能力不强。针对现实我们就提出了不搞“高精尖”,强化基础能力备考思路。 2、注重读背,重在落实。 为了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我们特别注意书本知识的掌握,为此我校规定了每周五早自习为文综早自习,而且各班还规定每天晚自习前的半小时时间也为读书时间,做到时间有保证,同时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背书计划,我们为了落实背书效果还专门利用课堂时间或课后时间进行检查,对没有达标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另外我们有些老师还想了一些特别方法,比如把要求背记的内容录成MP3放给学生听以加深映象。 3、科学训练,有效讲评。 在训练上我们注意三位一体滚动训练,我们的训练由课堂演练,单元小结训练,学科综合滚动训练,文综训练共同组成,这些练习卷主要由我校教师根据本校学情组编而成,很少使用现成套卷。凡是正规的考试练习我们都会做错题统计,以便评奖具有针对性,并未随后错题集的编辑打下基础。 通过以上的一些做法,我们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希望这些做法能给大家一些借鉴,谢谢大家。 2012——2013学下学期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年级组的计划目标为统帅,以高考政治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下面我就分别从考情、学情、教情三方面谈谈。 (一)考情 目前四川省《考试说明》还没有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四川省新课改培训说明以及对东部沿海地区历年考题研究上找出方向,组织复习,目前大致可以确定的是考试范围,各版块考试比例以及试卷出题模式,考试范围及考试比例就是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占30%,《政治生活》占20%,《文化生活》占15%,《哲学生活》占25%,选修二占10%,命题保持相对稳定,采取同堂分卷模式,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对于我们平时复习时间的分配与重点的把握以及平时练习提供了方向。 根据四川省新课改培训说明,2013年四川省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新教材、心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学生思想政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学情 本校高三文科班应往届共5个班,300人左右,从前面的复习情况以及参加广元市一诊考试情况来看,目前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从学生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双基较差,最基础的、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把握不好,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公式识记不清。尤其和实际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不少学生不大注意识记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这种现象在这次考试中就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未能准确记忆书本知识,东拼西凑,表述杂乱,缺乏条理性。尤其是简答题的答卷中,由于考生对相关知识缺乏准确的记忆,从而答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百出。 2、审题不清或者根本不审题,做题跟着感觉走。现在文科的主观题题目往往是通过创设新情境,从新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因而材料较多。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根本不好好阅读材料,仅仅就设问来解题,常常答非所问,文不对题。 3、没有紧紧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4、死记硬背,不善综合。不能灵活地提取知识、重组知识,只是单纯的机械记忆,没有提高自己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这一方面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加强。 (三)教情 本届高三政治教师两人,分别上往届与应届班,同时都是第一次上新课改教材,最开始都觉得不是很适应,经过一轮复习下来,基本上能够掌控教材,但是平时还是会出现以下问题: 1、对学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们有时候总一味地怪我们的学生差,其实怪了,我们学生的素质也不会好,反而歧视我们的学生。心目中已经认定了你的学生不好了,也就没多大耐心了。 2、没有严格执行学校的 “导学议练悟” 的教学模式。 3、集体备课开展不够扎实。 4、课后缺乏深度的教学反思。 二、复习安排 (一)总体时间安排1、3月中旬结束第一轮复习,仍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 1、第二轮复习:2011年3月中旬—4月,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 2、第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与心理素质。 (二)具体设计 1、第二轮复习(2013年3中旬—4月)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主要有以下几项基本任务: 一是强化知识,系统记忆。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掌握各专题的知识网络、结构,把知识提炼、升华。(主要是借助二轮复习资料所设计的专题板块,整合教材知识,帮助学生将散乱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并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强化记忆,通过默写过关的方式强化巩固) 二是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发散思维的能力,运用所学各项知识,大跨度、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答题,敢于将学到的东西往试卷上展示,不断引导学生对审题能力的培养以及三大板块的链接,做到学以致用) 三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是开展好天天练,周周练,月月练,在练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尤其对目标生这方面的培养) 四是进行相关专题的专项训练。(主要是结合新的时政设计专题加以练习) 五是提高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质量。 六是大力研究东部沿海课改地区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增强复习与练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七是加强艺体学生的学科辅导。 八是强化班级质量协作体。 从本质上讲,二轮复习是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我们准备不再注重知识的先后次序,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 三、二轮复习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考点研究 1、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二轮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二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能力。 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四是论证与探究事物的能力。 2、二轮复习应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可根据考试说明来列主干知识) (二)训练与检测 1、能力的提升必须经过训练与检测。训练与检测要适度,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2、教师要做高考指导的引路人。科学的训练建立在对高考命题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反对机械重复训练。 3、二轮复习应该用各地区高考题的训练对象。 4、把训练留在课堂上,反对将练习留在课外学生完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限时限量,并关注学生的审题、技巧与规范。 5、提倡边复习边练习,边练习边复习,充分运用学校提供的“优课”设备。 6、注意先做后讲,反对只做不讲。 (三)评讲 1、在评讲钱一定要加强对考情的分析,并作出数据统计,既包括对整体的认识,也包括对个体的认识。 2、评讲要有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3、评讲不能就题讲题,要有“辐射性”,以点带面,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观的效果。 4、评讲要有指导性,点播思路,发散思考,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5、讲题要有你诊断性,分析错因,指点迷津。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八 当代国际社会 【考情分析 明确考向】 见复习材料 【主干梳理 知识构建】 见本单元主干知识讲义 【热点探究 能力提升】 探究问题一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材料一 空间交会对接被世界航天专家公认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零误差的无人交会对接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了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2012年6月18日、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首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的成功,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但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理由。(8分) 材料二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年,花费350亿元人民币,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家财政,在“神舟八号”飞船上的600多项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 2012年6月18日14时7分许,在一气呵成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我国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神舟九号”与“天官一号”的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现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的建造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从“单飞行器”到“多飞行器连接”这个过程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承载了中国航天人无数的心血,他们不断突破,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6分) 材料四 航空航天事业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决不是单一的。在这个工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中国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同时它还带来7倍于本身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同时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巨大力量。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 探究问题二 中俄、中日关系 2、材料一 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对俄罗斯、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访俄期间,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阐述对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批准2013—2016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俄罗斯,充分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签署了钓鱼岛“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绝不允许他国以任何方式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至目前,中国海监船做到了钓鱼岛维权巡航常态化,以捍卫我国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依据。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参考答案 探究问题一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理由。(8分) ①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2分)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符合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2分)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与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在开发国际空间上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太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科教事业发展的作用。④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6分)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航天工作者不断突破,推动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航天事业虽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从无人航天器到载人多航天器连接,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航天事业的成功不仅能鼓舞航天人攻坚克难,而且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载人航天精神”能够鼓舞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航天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 探究问题二 中俄、中日关系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中俄双方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和深化,顺应了时代前进的潮流。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全球稳定。 ⑤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各国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 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管辖权。 ③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侵犯了我国的领土,没有履行其应尽的国际义务。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日本政府的行径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 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日本政府的行为违背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不利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不利于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 ⑤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损害他国国家利益,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日本政府侵犯我国主权、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依据。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作为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和管辖权等基本权利。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篇: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第四篇: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备考计划
第五篇: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