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学中毕业典礼报道
上海市卫生局第一届“西学中”培训班结业典礼顺利召开
X年XX月XX日下午XX由市卫生局主办的XX市卫生局第一届“西学中”培训班结业典礼在XX卫生成人中专礼堂隆重举行。XX市卫生局、XX大学、XX区政府、XX区卫生局、XX区医学会、XX医院领导、职能科室主任以及学员百人参加了结业典礼。会议由XX医院党委书记XX同志主持。
本期学习班自XX年XX月XX日开班,授课老师均为XX大学的教授、副教授,临床带教老师均为高级职称医师,经过2年多的理论学习和临床跟师学习,来自XX医院的XX位学员,经考核合格,顺利结业。
首先,XX医院院长XX同志作“西学中”工作总结,“西学中”培训班的举办,既满足了医院医疗、科研、教学业务的不断扩大及医院转型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医院营造中医氛围,彰显中医特色。“西学中”培训班的中医知识系统培训,对患者治疗、医院发展及个人业务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魂宝,也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立院之本,此次培训班结束了,但不是终点,学无止境,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要结合自身的临床特点,学以致用,逐渐培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维,发挥中、西医所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XX市卫生局中发办XX处长宣读了结业学员名单,XX大学继教学院XX院长宣读了优秀学员名单,参加典礼的各位领导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为3名“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优秀学员XX医师代表全体学员进行了交流发言,对老师的辛勤付出和领导的关心支持表达了深深地感激之情。
会上,XX市中发办XX处长、XX区卫生局XX书记,XX大学XX校长和XX区XX副区长等领导分别作了讲话,对本届西学中班的顺利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医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大家掌握了中医学基本特点、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四诊、辨证、防治原则与治法、中药方剂和中医学临床的综合运用。临床中医药参与率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学习,勤奋研究,扎实基础,系统掌握中医技能,汇通中西,不断提高中西医临床诊疗的能力,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中西医结合医院要走“中西并重”的发展之路,不仅要引进中医人才,提升本院中医文化氛围,更要让所有西医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系统学习中医知识,更好促进中西医结合。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医院的服务特色,是医院定位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医院等级评审的需要,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西医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素养,增强他们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业务技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减轻病人就医负担,也是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次培训班对增强医院的内涵建设、创建中西医结合医院,奠定了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基础。为医院的发展培养了既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中西医结合的业务骨干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也对医院在医疗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提升科技含量,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快速发展,促进医院不断发展,维护人民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西学中体会
西学中体会
尊敬的:
盛夏五月,我参加了医院组织的西学中培训课,不知不觉两个多月已经过去。尽管时光飞逝,中医却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西医院校毕业的医生,对于中医我一直知之甚少。来到河南省中医院工作之后,虽然每日接触中医,却因工作繁忙,并不能静下心来去好好了解中医、学习中医,这也一直是我心中一大遗憾。随着医院对西学中学习班的开展进行,不仅弥补了我的遗憾,更让我从内心经历了一次中医的洗礼。
一,思想的转变:中医之不同于西医,于我感触最深之处,在于它的观念。中医观念,是一个中医师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技能,在临床上遇到一种病症,或者某个治疗思路,能从中医的角度去思考,从中医的治法治则去着手,这便是最基本的中医观念。中医的思想源于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凝聚和升华。透过中医,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病症,更多的是一种法,一种道,一种自然万物都在遵守演化的规则。所以我深切的感触到学习中医对我思想上的改变,让我开始感受大自然,感受天人之间微妙的联系和感应,让我觉得人不再是单独的个体,疾病也不仅仅是一个症状、一纸诊断。
二,工作的转变:中医的辨证方法,虽有万千变化,却都因人而定,特别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在这一点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点,让我在疾病的判断中受益无穷。比如临床上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的时候,我开始试着去改变之前的一些“对症治疗”,会去摸一摸、按一按,问问患者的感受,再问问“得温如何”、“得寒如何”?通过摸、按后患者诉减轻或是加重,可以判断病证的虚实;通过得温与得寒后患者诉舒服或难受,可以判断病证的寒热,这样就从大的方向上对这个病证的诊断有了把握,下一步的治疗也便有了方向性的指导。这些都是中医带给我的珍贵经验。
三,生活的改变:学习中医,让我慢慢感受到中医早已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行坐卧眠等等,都倒映着它的身影。而这些发现总能让我受益无穷。比如老人常言:“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是在告诉我们夏天阳气行于上,阴气藏于下,人贪凉睡于石板之上,阴气会随之侵入人体,伤人阳气。又比如在饮食方面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冬天天寒地冻,阳气潜藏,寒性凝滞,人的气机容易受遏,而萝卜恰恰是行气除满之物,能助人恢复气机。而夏天暑湿弥漫,伤于表则郁遏阳气,伤于里则湿热泄泻,所以要用生姜来助阳发散,祛除暑湿。而许多人都觉得夏天应该多吃清凉解毒之物,来对抗暑热。其实按内经的说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因为夏天自然界的阳气充盛,人应该借助于外界阳气的充盛,来补充自己体内的阳气。所以夏天才应该是进补温药、充实人体阳气的好时节。这也是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出现“空调病”的原因,其实就是人在需要补充阳气的季节,不仅没有好好利用,反而背道而驰,过分贪凉伤及人体阳气。本来夏季人体腠理大开,一者借汗出以排出邪气,二者与外界阳气交通。空调温度过低,寒湿之气随腠理而入,自然就“伤人不浅”了。所以,中医不仅仅教会我如何治病救人,与此同时,还教会了我如何更好的生活。于人于己,皆有所宜,这便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吧。
总之,经过这次的学习,不仅仅提高了我的中医知识水平,增加了我对中医的兴趣,更改变了我的思想观念。我也特别感谢医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环境,让我们去接触中医、学习中医、感受中医。这不仅仅是医院对我们“西学中”医生们的关怀,也必将是对中医未来发展所做出的影响深远的贡献。我们定不负院领导所望,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争取把中医与西医灵活的结合到一起,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为医院增加更丰富的救治方法,为病患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
第三篇:西学中心得
西学中的体会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由于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
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中医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即形成一个从生理到病理、从病理到药理、从诊断到治疗、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结构,其主要标志就是辨证论治原则的普遍实施。这一成就是明代学者在总结宋金元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成熟时期和近代西医理论形成时期,即从哈维到魏尔肖的时期大致相当。第二,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天花接种的发明,显示了我国在传染病领域的独特成就。其临床成效大大超过了抗生素和牛痘接种发明以前的近代西医。第三,外科、妇科、儿科、眼科、五官科等也都贯彻了辨证论治原则,显示了中医在这些领域的特殊疗效。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 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西学中的体会
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异同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哲学思 想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不同的医学体系。从哲学体系上说,中医药奉行的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朴素辩证唯物论,而西医药则是
机械唯物论。中医药学讲究药食同源,而西医药学则将药食截然分开。中医药学认为人体不平衡即为病,而西医药仅承认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才是病。中药用以调整人体平衡,而西药用于改变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中医学是宏观整体医学,西医学是微观分析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上,西医学认为人体是各组织器官组合而成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组织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存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诊断上,西医学重视局部改变,强调实验室指标变化,突出机器的作用;中医学重视整体反应,强调医患结合,突出四诊合参、无创诊断。在治疗上,西医学强调对抗,如抗菌、消炎等等;中医学重视“调和”,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等等。
中医药博大精深。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仍弄不清其奥秘。现代科学越发展越能揭示出中医药的奥秘。例如,50年代用抑菌法筛选中药清热解毒药,筛选的结果,最好的抑菌药却不是中药中最好的清热解毒药而是五味子。此后的研究表明,中药清热解毒系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菌而非直接抑菌。中医药属个体化治疗,西医药属群体化治疗。近年的基因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基因都不相同,这一结论再次证明中医个体化诊治的正确性。
经络理论和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西医药学至今也没有承认并将其纳入它的体系。应该说,西医药学理沦本身也并不完备,原因在于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之上。众所周知,人体解剖学是以尸体为研究对象。而经络是人体中一个无形的开放系统,经络作用与现象是活人才有的,人死之后就无法找出经络的任何迹象,所以,尸体解剖学对人体尤其是活人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正因为此,西方医
药学者、西医大夫及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就很难理解,中医药学为什么会认为人的肾与耳、心与舌有密切联系?经络学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是通过经络相连的。所以说,中医药学在宏观上对人体的认识比西医药学更全面。
西学中心得体会
中医学的现状的思考
1.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2.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长。
3.在科研方面,由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用研究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标准而不是按照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去研究中医,脱离了中医学的本质,阻碍了中医学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导致了中医特色丧失。
4.在教育方面,用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方法培养中医人才,使得真正能够按照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把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的中医人员越来越少,中医学术后继乏人的形势已经显露。目前国内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数量比例悬殊,而且中医院校的课程是一半中医、一半西医,或是6:4,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只有几十个学时。学院为了使学生适应工作需要,满足医疗需求,系统学习
和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也无可非议。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医院工作,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适应病人的临床需要,还要再学习西医,以适应急诊救护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需要,使本来掌握的很少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又不断丢失。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不在学生或医生,也不在医院和学校,而是管理体制、机制造成的。院校教育和现行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导向一起成为中医西化的推动力。
5.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缺乏理论自信
中医药数千年来生存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由于传承的弱化而逐渐消失,影响了对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理解,而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又结合得不够,在历史上曾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手段远远落后于时代,无法保证中医理论的有效运用。而现代医学由于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临床诊疗手段日新月异,显得如鱼得水。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受到现代医学的巨大冲击。
西学中心得体会
中医的要发展必须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中医是一门医学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中医也要发展。科学研究是中医发展的动力。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发展的关键。中医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是中医的价值。在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这种价值必须更广泛地获得民众和其他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同。为了提高中医的疗效,中医的科研侧重点应当放在对现存理论与实践的验证,对方药和针灸疗法有效性的研究,以及和中医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立与开发。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需要依靠现代科学,需要学习借鉴西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包括循证医学,但是不能套用,必须符合中医的理念和模式,保留其精髓。诊疗技术的发展,包括采用的仪器和设备,都应该符合中医的理论。”
中医行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被保护、被扶持的依赖思想中解放出来,增强加快发展的意识,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更注重依靠改革创新和自身努力,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在世界传统医药学中,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无疑是最为耀眼夺
目的瑰宝。但中医药行业目前还面临着收入较低、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宝贵遗产面临失传等严峻生存危机。在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危机与机遇面前,我国中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之路:即 在借鉴西医技术和方法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改革创新,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医药发展之路。
第四篇:西学中心得
“西学中”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在中医医院工作的西医大夫,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中医诊疗措施,感受到各种中医文化,聆听各种中医理论。如果不系统地学习相关的中医理论和技术,就很难和周围同事、相关科室密切协作,也就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每年为西医人员举行的“西学中”培训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我虽为西医人员,但本身也喜欢祖国医学,在一年又一年的医疗生涯中,我经历了许多疾病或疾病中出现的某些症状,单凭西医治疗效果较差,甚至束手无策,如纳差乏味、盗汗自汗伴高热不退等等经中医中药治疗,真是药到病除,让我刮目相看。从此,使我对学习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平时学习中医总是不得法,该平台给了我良好的系统的学习机会。通过培训,对中医有了一个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的印象,并且逐渐深爱之。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不同的医学体系。两种医学体系对于人类的健康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学是宏观整体医学,西医学是微观分析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上,西医学认为人体是各组织器官组合而成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组织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存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诊断上,西医学重视局部改变,强调实验室指标变化,突出机器的作用;中医学重视整体反应,强调医患结合,突出四诊合参、无创诊断。在治疗上,西医学强调对抗;中医学重视“调和”,调整阴阳等等。虽然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服务的对象都是相同的病人,因此我们在诊疗行为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是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吗?现在有很多人片面强调西医的技术而忽视中医的优势,或者一味强调中医传统而抵触西医办法,我觉得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理性的。应更多地汲取生命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手段,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水平。强调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医学模式。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体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很多。我作为心内科医生,我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具有良好的前景、独特的优势。中医与西医不同,它遵循的是“阴阳平衡”(即矛盾的统一)。中西医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既用西药又用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观念,主要是吸收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各取所长,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取得优于单一疗法的更好效果。临床上,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应用降压药、抗血小板药、利尿药治疗心内科疾病,直观效果固然肯定,但临床症状如口干、头昏、四肢倦怠、胃部不适等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还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药物反应,这时按中医理论分析病情,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辩证施治往往可以更好的为患者解决痛苦。
另外,通过系统培训,进一步培养了我们对中医的兴趣,通过吸收中医精华,提高了我们诊疗疾病的水平,增加了我们诊疗疾病的手段,丰富了我们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而且通过中医知识的学习,也悟出了很多做人和行事的道理。
总之,中西医治疗疾病,各自有优势和不足,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提高疗效。
“西学中”三期培训学员
第五篇:毕业典礼报道
“精彩回顾 深切感动”——大二班毕业典礼
六月是收获的,六月是喜悦的。
6月25日对于盛菊影幼儿园大二班小朋友和家长来说是极其难忘的,这一天举行的大班毕业典礼,象征着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即将结束,从此他们将要跨入人生的小学阶段进行学习和生活。
活动在孩子们朗诵的“毕业诗”中拉开了序幕,紧接着,杨书记来为孩子们致毕业词和颁发毕业证书,家长代表、幼儿代表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最感人的一幕是ppt的展示,老师收集了三年来孩子学习、生活的照片,制作成了演示文稿,在毕业典礼上带动着全体孩子和家长共同去寻找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一张张照片带动的是大家一次次的深切感动......活动中,孩子们还进行了歌曲表演、才艺展示,最后的合唱“老师再见了”的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依依不舍和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此情、此景中,老师和孩子们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惜别的眼泪。
孩子们含着泪,为老师们送上感谢的花;孩子们含着泪,挥手向老师们说再见;孩子们含着泪,告别了自己生活三年的幼儿园。
毕业典礼在一片掌声中开始,在一片歌声中接近尾声……这是一次相聚的盛会,也是一次离别的盛会,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在这里划上了一个美丽的句号!(大二班报道)
毕业典礼报道(2):
XX年6月26日下午 7点, 来自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与操做硕士专业,中小型企业经营及营销渠道管理硕士专业的师生欢聚一堂,在校长大楼隆重举行XX-XX毕业典礼。
今天,我们盛装出席,来迎接这次期待已久的毕业典礼,也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一一道别,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心中更是热血沸腾的激动。
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首先由大学负责教务行政的副校长发言,发言虽然简短,但是热情洋溢,每一字,每一句无不充满大学对我们的爱与期许, 我们也感受到在这所优越的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深造,是一种光荣的学习体验,我们为我们的母校倍感自豪。接着,副导师ana小姐极富感情的中文发言,把整个毕业典礼的气氛推到了高潮,流露出的是导师对我们这群可爱的中国留学生的厚爱与感谢。当ana老师发言完毕,我们和不懂中文的外国同学,一起欢呼,激动的为她鼓掌。之后,几位优秀同学代表上台发言,其中包括我们的曹以茜同学,她那风趣幽默的发言,流利顺畅的西班牙语,给在座的每一位展示了我们这群中国留学生,自信,向上,开朗,风趣的一面,获得满场的热烈掌声。
接下来是最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一一上台从副校长和教授们的手中领取毕业证书,就在我们从教授手里接过金灿灿的毕业证书的那一瞬间,心中满是对学校和老师的感谢,脸上流露出对自己辛勤耕耘的毕业成果的自豪,而脑海中一张张在大学里美好回忆在闪过。我们激动的和台上的同学和校领导们握手,在笑容里我们互相道着祝福。让我们惊喜的是,我们最爱的单老师也来了,与我们同享这精彩欢乐的时刻。
瞬间,整个大厅无数的闪光灯照耀着,一张张精彩的照片烙上了人生最精彩的瞬间,激情的欢呼声,好像对我们毕业成果的赞美歌,而我们不断的和朋友,老师,同学热情的拥抱着,除了那一点点淡淡的分离忧愁,更多的是诚挚的祝福和不尽的感谢。
如果说,毕业典礼是感激和欢呼,那么夜色里的毕业晚宴更是毕生难忘。让我们惊喜的是,我们的单老师也从百忙之中抽空赶来参加我们的毕业晚宴.当单老师看到我们手中的毕业证书,脸上洋溢出对她的学生的自豪和无私的爱,伴随着美食,耳边听着悠扬的音乐,我们举起酒杯,为今天的毕业干杯,也为我们的未来祝福。回想起这一年硕士学习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单老师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与我们每一个学生热情的帮助。而今天,我们手中的毕业证书,就是对单老师给与我们无私关爱最大的回报。
我们相信,我们在巴塞罗那求学的点点滴滴,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知识,友情,关爱,全都浓缩在这沉甸甸的毕业证书里。我们相互道一声珍重,和我们挚爱的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告别,带上我们的行囊,和我们的财富,面对我们人生新的起点,勇敢向前迈进。
毕业典礼报道(3):
XX年*月17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迎来了XX届秋季毕业典礼,共有792余名毕业生参加了本次的毕业典礼。参加毕业典礼的领导有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书记王仁义,副院长徐伯兴,副院长范焕章,副院长邢和祥,院长助理苏小兵,教务主任陈建兰,技术部主任吴永和,会议由王书记主持,邢副院长为毕业生致辞。邢院长首先向XX年秋季全体毕业生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对在座毕业的学员三年来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即将踏上新的征途的学员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各位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将自己的所学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希望学员能够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幸福,实践自我;希望各位学员能够深谙网络教育的理念,在以后的学习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
学员代表赵逸、滕芸、陈瑞青在大会上做了发言,他们对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三年来的谆谆教诲和辛勤劳动表示深深的感谢。赵逸指出,“在这三年里我们学会了积极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不断充实自己,学会了更好的处理学习、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学会了更好的自我监督。” 滕芸说:“网络教育学院为我们配备了优良的师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课程资源和崭新的学习模式。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解思路清晰,简单明确,精辟风趣,往往把非常难的理论阐述得浅显易懂,引导我们融入教学中。”
在与部分学员交谈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员表示他们从最初的对网络学习的不适应,到后来的适应,再到现在的习惯,他们已经把上网学习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三年的网络学习让各位学员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了增进知识的渠道,即使他们毕业了,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不断充实、完善自己,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毕业典礼的最后也是毕业典礼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全体与会的领导为毕业生依次颁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获奖证书!荣获各类证书的毕业生带着幸福而骄傲的笑容走上台前,接受神圣的授予仪式,台下的老师和学员则用手中的照相机或摄像机记录着这最难忘的时刻。:30,伴随着全体师生热烈而持久的掌声,XX届秋季毕业典礼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