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农民产业技术协会建设工作计划
玉奇喀特乡2009年农民产业技术协会建设
工作计划
近几年来,我乡产业技术协会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发展规模小、覆盖面不宽、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我乡产业技术协会规范化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计划: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产业技术协会的重要性
产业技术协会是按照自愿联合、民主控制、满足农户经济上共同需要原则组建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产业技术协会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发展产业技术协会,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村(场)、站所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产业技术协会的重要意义,要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把发展农民专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加快产业技术协会的发展。
二、发展产业技术协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发展产业技术协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思路,加快发展产业技术协会,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平竞争力,增强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原则。农民成立专业的合作经济组织,不能改变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和独立财产权。
2、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发展产业技术协会和经纪人的原则。产业技术协会是建立在分散生产、统一服务和平交易基础上的联合经营体。要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市场规律、合作经济发展规律办事,依照市场机制运作;在其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村(场)要加强引导,搞好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度,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重点区域发展,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互兼容、促进的发展局面。
三、产业技术协会规范化工作的重点
1、规范完善章程制度。进一步指导帮助产业技术协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和健全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按规章制度办事。
2、规范生产经营。产业技术协会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设施,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安置两标准联合销售会员的产品,形成产供销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要提升运行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经营效果,增加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3、规范统一服务。乡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技术协会的生产经营和会员的需求,对会员开展业务培训、手机经济信息和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产业技术协会要统一为会员采购种子、化肥、农药和农用物资等生产性投入品,为会员提供储藏、运输、品牌等统一服务。
4、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产业技术协会财务管理、独立建账,规范会计核算,定期向乡农经站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会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农经站的审计和监督。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和出纳不得相互兼任,正副理事长、理事、监事及其亲属不得担任本协会财会人员。产业技术协会只能在一家银行或信用社开设账户,生产经营和经济往来必须有真实地记录和原始凭证,做到会计资料完整、会计账目健全。
5、规范盈余分配。年终有盈余的产业技术协会提取公积金后,应按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筹分配,充分调动理事会人员和会员两方面的积极性。按成员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
四、推进产业技术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措施
1、搞好业务培训。年内分期分批组织村(场)经管负责人和产业技术协会负责人、财会人员等有关人员,对合作经济、产销动作、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会计核算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夯实规范化建设的基础。
2、建立引导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协会规范化建设政策引导机制。规范化是产业技术协会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和建设项目申报、立项的前置条件,规范化程度高的产业技术协会将优先予以申报、立项和扶持。
3、加强财政扶持。建议乡财政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扶持产业技术协会和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规范化建设和发展壮大。
五、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的领导
加快产业技术协会发展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乡有关部门和村(场)要高度重视,牢固
树立扶持产业技术协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农业、扶持农村的观念,把加快发展产业技术协会摆上议事日程,纳入乡、村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狠抓落实。加强领导,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负责产业技术协会审核、登记、注册、备案工作的农业(农经)、民政等部门,要指定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协会专项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农经站及各村(场)要进一步做好组织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抓好规范试点,加强业务指导和审计监督,帮助产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促进产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
玉奇喀特乡人民政府
2009年2月10日
第二篇:农民用水协会管理制度
农民用水协会规章制度
(一)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条:财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规和财务管理规定,切实履行财务职责,如实反映财务状况,接受业务主观部门的监督。
第二条:按照协会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为原则,认真核算协会的运行成本。增加收入,控制支出,量入为出。
第三条;本协会配备专职或兼职会计和出纳,在财会人员变动时,进行审计,做好财务交接手续。
第四条:本协会的现金支出凭证需经办人签字和协会主席审批同意并签字后方可报帐。
第五条:水费收入和其他收入,以开出的财务收据留存联作为入帐凭证及时入帐。
第六条:本协会按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应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固定资产的增减或毁损计入协会的固定资产专用帐目,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内收入。
第七条:经本协会使用的政府专项拨款,必须按照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项目预算范围列支,专款专用。
第八条:协会财务收支总结,经执委会提交每年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进行审查。第九条:财务报告及各种会计凭证、帐簿和资料等建立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灌溉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给用水户提供优质周到的灌溉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按照本协会章程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灌溉管理主要是依据全年和阶段性供水计划,适时供水、安全输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平衡供求关系,科学调配水量,充分发挥灌溉效益。
第二条:灌溉管理实行执委会调度管理责任制,实行用水申报、按计划供水、合理调配、分段计量的原则。
第三条:每个灌溉季节,提前60天由用水组汇总各用水户的用水申请,报协会汇总。协会与供水方协商后确定供水计划,报供水单位,并与其签订供水合同。
第四条:每轮灌溉前,由各用水组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向协会报告,并制定本轮灌溉用水计划,包括轮灌次序、入户流量及各户用水量。
第五条:严格灌溉调度,每轮灌溉应提前72小时申报,用水量增减提前48小时申报。
第六条:实行“四到户、一公布”的原则,即送水、计量、收费、开票到农户,水帐定期及时公布。严禁人情水、关系水;严禁隐瞒或转移水方;严禁以权谋私、私减水方。
第七条:供(用)水计量确认,供用水双方必须在场,做好记录,双方签字。
第八条:科学调度,合理配水。坚持“上游照顾下游,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杜绝漫灌,做好蓄水保水。节约用水工作。
第九条:认真做好渠道防汛、保安工作。放水灌溉期各用水组必须派人巡堤守水,分段把关。抢险堵口,实行行政区划负责制。
第十条:认真做好水费计收工作。水量结算做到协会、用水组、用水户三方相符。严格执行水价,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水费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截留。
第十一条:遵守灌溉纪律,维护灌溉秩序,服从统一调度。不准偷水,抢水,不准破坏建筑物放水,不准私自截流放水,不准在渠道堤顶及坡内种植作物。
第十二条:严格依法管水。对违章用水者协会应根据情节按协会章程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报政府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三)工程管理制度
第一条:协会辖区内灌排工程设施使用权和管理权为本协会享有。
第二条:在灌溉期间,用水户代表、执委会成员均应巡堤护水,用水协会必须组织用水户对所辖渠段加强检查维护,保证渠道安全通水。
第三条:灌溉前协会应对渠道进行全面检查,对影响通水的渠道及建筑物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维修。
第四条:每次放水结束后,用水户代表(管水员)要对用水组辖区内渠道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垮塌问题,应及时组织用水户维修。发现大的安全问题,应上报协会执委会组织维修。
第五条:本协会的工程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支渠及其建筑物由协会统一管理,斗渠以下渠道及其小型建筑物由用水组管理。
第六条:支渠及其建筑物维修、配套、更新改造由执委会制定方案报会员大会审批,所需资金按用水组受益面积分摊。
第七条:斗渠以下渠道维修、配套、更新改造由用水组制定方案,用水组会员大会通过后实施,所需资金由用水组各用水户按受益面积分摊。
第八条:本协会新建灌溉工程由执委会负责组织规划设计,会员代表大会审批,资金与劳务由新建工程的受益者按灌溉面积分摊。
第九条:工程日常维修费用的来源,可按历年平均发生的该项费用计入协会的供水成本中预收,年终结算时按实际发生的日常维修费用结清。
第十条:协会的工程大修、更新改造或新建、配套、按现行政策规定,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经会员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后,落实筹集大修、更新或新建、配套工程资金。
第十一条:渠道绿化实行分级管理,由用水户代表与执委会成员实施并管理。
第十二条:本协会会员有完成灌溉工程维修的义务,任何会员不得拒绝。
(四)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协会的农业供水一律按水利部门和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标准计收水费,不得随意提高水价。
第二条:用水户直接向协会缴纳水费,协会需按水费总收入的4‰的供水业务费交区水利局水管站。
第三条:协会的运行和管理费须经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用水户按灌溉面积分摊或在实用水量中附加。
第四条:协会执委会须做到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每年灌溉结束,及时向代表大会报告并张榜公布。
第五条:协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专帐专户管理,做到核算真实、账目清楚,并定期向代表大会报告各项财务执行情况及财务决算情况。同时,应接受水利、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处罚制度
第一条: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的处罚,并根据《章程》撤换直接责任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出租、出借协会印章的;
(2)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3)拒不接受或者不按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4)不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5)农业供水从事盈利性经营活动的;(6)侵占、私分、挪用协会资产的;
(7)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的;(8)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第二条:用水户没有按合同规定向协会上缴水费的,协会可责令限期补交,收取滞纳金,限制供水或停止供水。屡催不交的,供水公司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第三篇: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吴立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58 更新时间:2006-09-28 【VIVI收藏】
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情况
在世行农灌二期项目区,我市先后建立WUA三个,分别是官湖镇四黄WUA、铁富镇四合WUA、八路镇拔卜营WUA,覆盖面积469公顷,建立用水小组19个,参加农户1506户,农民人口6476人。供水模式有两种:一是渠道供水。如八路WUA,覆盖面积107公顷,涉及电站1座,渠2.06千米,农户1278个。铁富四合(小营)WUA覆盖面积206公顷,涉及电站1座,渠1.7千米,农户659个。二是渠道和井灌结合供水模式。如官湖四黄WUA。覆盖面积155.8公顷,涉及电站2座,井10眼,农户538个。农民用水协会的建立把供水用水推向了市场,改革了用水机制,对水费的征收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灌区内管理主体与用水主体矛盾激烈,水费实收低
节水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和管水部门多次呼吁提高农业水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并从一些政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用水主体与之相反,无论是输配水调度,还是水费计收、工程建设等方面,大部分用水户不配合甚至采取敌视的态度,在灌溉用水管理上拉大了用水主体和管理主体之间的距离。
2、基础设施较差,工程配套不完善,计量难度大
灌区内工程普遍老化损坏,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有15%的工程已报废和失效,效益严重衰退。尽管这几年国家对部分骨干工程进行续建和配套、更新改造,但是对于偌大的灌区,仅是杯水车薪,成效甚微,水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节约用水,只有解决好工程配套、水的控制和水的计量问题,才能逐步划小量水单元,为农户和用水单位服务好,达到节水的目的。
3、农民认识不到位,节水政策缺乏推动力
长期以来农民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问竭”的影响,人们对水商品的概念淡薄。对政策的落实特别是乡村级没有按政策给予相应的推动,甚至采取乱收费或不管不问的办法,形成了干扰因素,使水费改革政策难以落实。
4、农民承受能力差,水费收支不合理。
长期以来,工农收入大差距地存在,农业收入相对较低,客观上形成了农民承受能力极其低下的现状,同时许多灌区水费收入基本上用于发工资。水管部门为提高水费征收率,将水费中的30%返还给乡、镇、村,用于对支、斗、农、毛渠的田间工程维修,但大部分乡镇未将这些经费用到工程维修上去。
5、农业节水措施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一是在旱作物区推广沟灌、畦灌、和地膜覆盖的节水技术;二是在水稻种植区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水稻薄、露灌溉,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水稻叶龄模式灌溉,水稻旱育稀植,三是化学制剂抗旱保水技术,这些措施节水效益明显,但是落实不到位,仍沿用传统的漫灌技术,渗漏量大,不利用率低。
6、没有建立起节水效益补偿机制
灌溉供水单位的收入取决于农民用水量,农民采用李水措施后,节约的水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为供水单位带来补偿利益,灌溉供水单位没有节水的积极性。
7、按亩定费取代了以水量计费
农民用水协会的建立就是把水作为商品推向市场,在市场机制下,必须有公平交易,在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区水费收取也不能按计算水量收费,仍按亩执行收费,降低了农民自己管水的积极性,激化了管水单位和用水部门的矛盾。
三、今后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对策
1、加大农业供水、节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减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水费改革更进一步是当务之急,只有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农业用水的有效控制和准确计量水费是前提,灌溉系统改造与配套是水费改革的基础,只有这些条件具备了,农业按方收费,两部制水价收费才有可能,农业水费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2、加快水管单位的体制改革
现在的水管部门应是一个单独的管水机构,不应挂靠在水利行政部门,不能做到自主经营,受到上面的行政干预太多。因此必须加快水管部门的改革步伐,市县级的供水公司与水利局应分开来,乡镇水利站和供水分公司也应截然分开,这样才能使之不在行政干预下,自主经营,把水资源推向市场才能成为现实。
3、使农民用水者协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组织
农民的事情让农民自己管理,日本的这种农民协会管理体制值得借鉴。有些地方虽然成立农民用水协会,但还是村里支书担任,供水公司参与管理,没能按灌区内农民总的用水量按照市场水价向供水公司上缴水费,农民用水协会主席由选举产生,对农民负责,作为一个独立核算机构收取水费主要用于管理人员工资、电费、维修费用和管理费用,实行帐务公开,用多少水缴多少钱,还老百姓个明明白白。
4、规范量水计价与使用办法
传统的管水部门水费收缴一直采用按亩定费制,如某一地方降雨量十分充沛,就是水田灌溉用水量也很少,但是水利部门收取水费仍和以前一样2003水费收缴水田25元/亩,旱田13元/亩,也没有量水设施。只是按地方水利部门文件执行收费。激化了农了与管水部门和矛盾。今后在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下,规范量水,以量水量计价,把水费改革推进一步。
5、推广农业节水措施
1)、旱作物的节水技术
①畦灌的节水技术
是用临时修筑的土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田块灌水时,灌溉水从输水垄沟或直接从田间主渠引入畦田后,在而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坡方向均匀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以垂直下渗的方式逐渐湿润土壤的灌水技术。达到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畦灌技术比淹灌每亩可省水24.4%。在世行三期农业项目的大蒜和花生种植区推广喷灌技术以达到节水的效果。
②沟灌技术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中由输水沟或主渠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得助土壤毛细管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周围渗漏而湿润土壤的,灌水量较省,灌水效果比较理想,田间灌水有效利用率达80%以上。
③地膜覆盖灌水技术
就是在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结合传统地面沟灌、畦灌,所发展的新型节水型灌溉技术,共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揭膜畦沟灌,主要是棉麦兼作“一膜两盖”并结合低定额灌水而形成的一套节水型棉麦两种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灌水新技术。膜盖小麦可以晚种早收,膜盖棉花可以早播早收,小麦与棉花共生期的有一个月,并都是边行生长优势,这样既增加了粮棉产量,又有显著的节水效益在平水年时棉麦两季用水定额约为105M3/亩,但可收获皮棉50-68KG/亩和小麦200-250KG/亩。第二种膜侧沟灌是指在灌水沟垄背部位铺膜,灌溉水流在膜侧的灌水沟中流动,先通过膜侧灌到作物根系区的土壤,主要用于大蒜和花生。第三种是膜上灌溉,主要有开沟扶埂膜上灌,打埂膜上灌,膜孔灌溉和膜缝灌,节水效果非常明显,还能抑制杂草生长,防止地面水分蒸发。第四种是膜下灌,主要是膜下滴灌减少了土壤根间蒸发,防止草生长,提高了水利用率。
2)、水田节水技术
①水稻控制灌溉
秧苗田移栽后田间保持5-25CM薄水层返青,在返青后的各个生长阶段,田间不再建立灌溉水层,以根系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数,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根据对水稻对水的敏感程度和调节水稻耗水过程后,适时适量科学供水,对水稻生长发育期有着明显的促控作用,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保肥改土,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优点。
②水稻薄、露灌溉
是一种稻田灌薄水,适时落干露田的灌溉技术,每次灌水20CM以下,灌水后要自然落干露田,有效地改变了稻田长期淹水状态,改善了水稻的生态条件,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形成高产基础上的增产,同时改变水稻的腾发,减少了田间渗漏,提高了降雨的有效利用,显著减少灌溉水量。
③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
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需水特性,进行灌溉排水,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具体技术为,“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期保持薄水等,熟期湿润,黄熟期湿润落干”。
④水稻叶龄模式灌溉
依据水稻不同叶龄时期与抽穗至成熟的生理生态,耗水规律,准确掌握各次灌水,湿润、排水、搁田的起迄时间和强度,在不同生育期将田间水分控制在高产所需的适宜范围,有效地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
⑤水稻旱育稀植
是一项旱育秧,本田稀植及对稻田水层管理有一定的要求的一种新型灌水技术。其重点是旱育、稀植,具有省土、省地、省时、省水、高产、低投入、高产出的优点。
3)、化学制剂抗旱保水技术
主要有选择蒸发腾抑制剂,抵制作物过量无效蒸腾在地面喷洒土壤保墒剂,减少地面与作物棵间的无效蒸发,选择使用矮壮素、缩节胺、BT生根粉等植物调理剂用于小麦、棉花及其他作物,以抑制长,控制株型,增长总根长及量,减少叶面蒸腾,增强根系吸水能力和对深层土壤的作用,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6、规范供水工程的核算,降低农业 供水成本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定要补偿合理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合理成本?供水单位是供水经营者,是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承担市场风险。新的办法规定供水要补偿供水成本,要确保利润和税金,这与经营者的定义是矛盾的。目前看来,水价偏低,茶水 单位亏损,鼓励投资具有重大意义。但这也意味着所有的供水投资都是合理的,都应获得收益,经营者不承担任何风险,这种制度会严重损害供水经营者加强 成本核算,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积极性。供水单位人员过多,供水成本扭曲,效益低下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因此强调合理,要正确划分供水成本范围,合理分摊各种费用,强化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实现“合理”的根本手段是竞争,只有公平竞争,才有“合理”存在。规范的水费的征收办法,高质量的供水服务,一些灌区推行的“四到斗”、“四公开”即输水到斗,计量到斗、收费到斗、服务到斗,水量指标公开、水价公开、实用水量公开和水费帐目公开等好和伏法就会在全国广泛推广。供水成本降下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稳定发展才有希望。
邳州市农业资源开发局 吴立勇
第四篇:于洪区数控加工技术协会2018年工作计划
于洪区数控加工技术协会2018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努力为会员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快协会网站和公众号建设,打造成行业信息共享平台;
三、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四、链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组织行业技能培训鉴定;
五、建立精、大、稀设备资源库,协调会员企业外协加工;
六、链接北方重工集团、沈阳工业大学,构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七、链接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产业园,为会员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八、链接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数控,建立产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九、协助沈阳中港地产有限公司,建立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十、建立跨企业技术中心,共享项目准入、市场拓展等资源;
十一、加入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为会员企业链接各项服务。
第五篇:民政局对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调研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成为一支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与市场联结,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到目前为止,已在县民政局正式登记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已达42家,正在筹备运作
还未正式登记的近30家。最近,笔者对我县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对有关情况谈谈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取得的成效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村灌区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农民用水者协会是非经营营利性质的农民、农业灌溉用水合作组织,是用水户参与,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自治性农民组织,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农业。我县按照上级要求,顺应农村社会发展,大力推广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的灌溉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对支斗渠下小型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的管理、维护和养护责任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落实到具体的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全县约70个农民用水者协会为全县815条引水堰渠灌区的管理体制顺利实行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民增改、增效发挥了作用。一是,近几年,我县农民用水者协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小农水民办公助项目资金320多万元,末级渠改造建设项目资金近310万元,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全部得到维修改造,使我县农民直接收益。二是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有效,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47万亩,灌区灌溉保证率由过去的60%上升到现在80%以上,粮食亩产由过去的48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600公斤。三是水费征收标准由原来平均的28元/亩下降到现在平均18元/亩,农民用水成本下降1/3。
(三)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民的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自从灌系灌区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以后,协会选派责任心强的管水员对灌区农民用水实行有序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用水纠纷问题,原来经常发生的村民为水相互械斗的事件现已基本杜绝,农民生产生活用水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
(四)协会管理日趋规范。各协会制定了协会的章程,大部分协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用水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水费收缴制度》、《工程维修用工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较为完善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运行管理制度,协会服务农民的内容具体运作方式较为民主透明、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建立以后,为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制度的改革作出了一定贡献,协会运行管理逐步规范,协会活力日益增强,但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协会组织建设目前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重发展、轻指导管理现象较严重。一是有的乡镇、村为了当时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匆忙组建用水者协会,临时搭建协会班子,事过之后管理工作以后没有跟上来。二是有的为急着改革丢下包袱,匆忙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改革过后相关单位对其放松了管理。三是有些单位认识上产生偏差,认为各用水者协会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农民社团组织,不便干预管理,有些业务主管单位没有实施有效指导管理。
(二)协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较低。一是各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已登记的42家分布情况看,最多的1个乡镇已登记成立13家,有的乡镇刚刚登记成立1家。二是协会与协会之间相比发展不平衡。有的用水者协会为农民服务的措施较多、管理较规范,水费收取率较高,协会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水者协会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缺乏,组织管理松散。同时,协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政策水平不高,一事一议的决策程序不能长期坚持,缺乏以章程为核心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有的协会负责人不知道协会做什么,等待村支部、村委会来给其安排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和协会自主意识。三是用水会员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家庭单干思想较浓,合作意识较缺乏,对公益设施管护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参与协会的积极性不高,有“我参不参与村自然会为我搞好服务”的思想,等靠思想较重。
(三)资金缺乏,政策滞后,协会发展缺乏保障。资金不足是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县有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刚成立时,上级水利管理部门有少量项目资金扶持灌渠维修,办公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交纳的水费,按规定水费还要上交,过后协会经费所剩无几。农民本身就是低收入人群,对协会缴纳会费水费非常有限。遇到较大一点的自然灾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