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民生活环境建设

时间:2019-05-12 14:4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农民生活环境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农民生活环境建设》。

第一篇:浅析农民生活环境建设

**镇一直把环境建设作为服务百姓、解决民生、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自我县开展城市建设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程启动以来,我镇主动出击,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大投入、健全制度、建立队伍、集中整治,全力配合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力求将我镇综合环境建设工作推上新台阶。

一、硬环境方面

1、加大投入及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我镇专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以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一是加快城中村道路改造。对东关、祖家场两村的路面凹陷部分进行修复,使村内路面平整;二是加快垃圾池、垃圾中转站建设。在北街、大龙堂、祖家场、南关等村街建设垃圾中转站4个,垃圾池4个,彻底解决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三是加快小西湖、候杨庄等村街的改水、改厕进度。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环境卫生带来的实惠。

2、城乡接合部的私搭乱建及户外广告牌匾的治理

(1)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县政府交办的涉及我镇城乡结合部多处私搭乱建及多家广告牌匾规范治理任务,及时分解到所涉及的村街,明确村委会为此项工作责任主体,责任到村,落实到人,明确完成时限。同时,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抽调两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专门综治队伍,对每个村街的规范治理任务进行了实地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保障所涉村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涉及的任务。

(2)下发告知书,限期整改。先期由村委会组织,对所涉及的私搭乱建户及广告牌匾违规悬挂商户及时下发《限期整改告知书》及整改规范标准,要求各商户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纠正违规行为,随后镇里派人落实整改进度。

(3)强化组织,建立队伍。各村街由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村内专业力量,组建临时拆迁队伍,对违规商户逐家逐户进行宣传发动,帮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迁。

(4)制定奖惩,严格考核。镇政府要求所涉及的村街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正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到位。同时将城建工作和“创卫”工作列入年度村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完成较快的村街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在工作中认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强,拖、拉、瞒、哄造成整体工作不能按期完成的,除给予一定的经济惩罚外还将取消年底评优、评先的资格。

(三)扎实稳步推展“创卫”工作

为完成“创卫”工作,打造精品卫生村街,提升城市品位,我镇在硬件建设上档次方面狠下功夫。为此,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镇“创卫”工作领导组。使我镇环境卫生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做到有人管事,按章办事,将我镇辖区内的卫生分5个责任区,由镇包村干部和所在村村干部共同负责,各责任村街、责任人要按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人员,确保任务完成。

二、软环境方面

我镇在环境建设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中的城中村改造、除四害、农村改厕、环境治理等内容,加强宣传攻势,打牢思想基础,使我镇综合环境水平一步一个新台阶。

1、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环境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镇一直把此项工作作为**镇精神文明建设一项不可获缺的内容,一直倍受领导的重视,镇政府把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明确了任务、职责,并加强同城建、财政、宣传、卫生、环卫、文化、广电、教育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了领导直接抓、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抓、各部门协调抓的良好局面。

2、重点突出,宣传为先

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向群众输送关于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知识,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也成为一项保护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镇先后建立和调整**镇城建建设领导小组。各村都配备了兼职环境教育宣传员,形成一个基础宣传教育网络。今年我镇一如既往地开展环境建设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至村街,同时在村街适当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更新宣传黑板报等。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老百姓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环境建设基本常识,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而将“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的思维方式。另一个就是创卫工作,我镇是县“创卫”工作的排头兵,深感身上的责任。所以我们一直不松懈,积极抓好创卫工作,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即是重大的责任又是契机。我镇根据这一“创卫”要求,建立大龙堂、高庄头等一批生态文明村,进一步带动**镇爱国卫生工作再上台阶。

3、抓住契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我镇爱卫办认真贯彻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在总结往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活动的计划,精心安排,广泛宣传,动

第二篇:提升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措施

2008申论热点:提升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措施

2008申论热点及申论范文

提升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当然,其中的核心是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社会各阶层差距。但是,财富只是幸福的一个要素,绝不能把收入作为唯一标准,单单用收入数字的高低来衡量农民的幸福程度。有国外专家指出:“人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很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经济越发展,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对这些非物质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概括为关爱指数、人文指数、安全指数、诚信指数、环境指数、廉洁指数等。究其实质,是关系民生、民计、民权、民情、民心等经济之外的政治、文化、社会诸要素。关注这些非物质要素,营造农民的生活环境,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所在,是“十一五”规划对于“民生”关注的政策指向,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当前尚处于被忽视的边缘。

当前,从农民视角出发,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的同时,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高度关注农民生活的非物质因素,针对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民的生活软环境。

1.高度关注农民的公共诉求。我国目前缺少一个农民表达利益的机制、一个良性的谈判与协商对话机制。农民打官司往往赔了本也有理打不赢,有问题、有冤情时,往往只有一个办法——上访。但一些地方又把群众上访视为洪水猛兽,层层封锁,处处设防。农民上访,又往往是被踢皮球,材料被层层下转,“终点又回到起点”,有的直接回到农民要控告的人手中。在这种状态下生存的农民,要使用法律讨回公道就比较艰难。在他们眼里,法律已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有关方面调查显示,2003年全国接到信访1000万件以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还不足千分之二。

因此,需要疏通民意反映渠道,打破中间梗阻,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和机制,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一要高度重视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把各级司法机关的工作重心下沉,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好务,下决心解决农村基层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司法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二要加强立法。现在有些农村亟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有些法律、法规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对保护农民权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体现不够。三要建立正常的信访机制。要坚决把以“堵”为主转变为以“疏”为主,畅通农民的信访渠道,建立健全信访受理、督办、处理和反馈制度。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弱者求告有门,强者有所忌惮的社会。

2.强力推进村民自治。农民创造的村民自治,是8亿农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农村建设关于“管理民主”的核心所在。从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宜山、罗城一些地方农民自发组织村委会以来,我国村民自治从萌生到不断发展,取得了蜚声中外的巨大成就。但这种成就只是阶段性的,其民主形式上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当前,亟需“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存在着的许多制度缺陷,使村民自治进一步体现其对改善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村发展、推

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功能。

一要着力扭转村民自治普遍存在的“准行政化”倾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镇干预村民自治的事务应负什么责任并无规定,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也没有对村民自治权利提供足够的司法救济途径,村民自治缺少法律保障。一些地方,村委会只相当于乡镇政府的下属行政组织,乡镇政府对属于村委会自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等村务活动依然干涉,随意发号施令;乡镇控制村委会的人事权,左右或干预村民选举,或对经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干部随意调动、任免。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配套法规政策,尽快修改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各地的实施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把村民自治权利纳入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范围之内,明确要求村委会对村民负责,乡镇不得干涉村委会干部的选举和任用。

二是着力解决贿选、控选问题。200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披露了山西省河津市老窑头村以“230万元巨款买村官”的贿选案件,甚至惊动了中央领导。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宗族、黑恶势力以及新兴农村富豪阶层,操纵选举,打压民主,控制基层政权,鱼肉乡里,已加速演化成为农村社会的重大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特别要坚决打击农村宗族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

三是着力解决选举出来的村干部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的问题。村民自治制度还没有形成一套农民参与决策和监督村干部的制度和机制。可以说,没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就会最终被农民抛弃,村民自治就不能生根开花。为此,要以民主决策为核心,加强对村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全面进行村务公开,坚决改变村级事务由村干部少数人说了算的现状。真正“把农村还给农民,让农民管理自己”。

3.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安居才能乐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安居不仅仅是住房条件的改善,更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安定祥和上。当前,一些地方农村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其一,大量青壮年外出之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群众联防、自防能力极大减弱,犯罪分子如入无人之境,一些村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抵抗力量几乎为零。其二,农村警力严重不足。城市有充足的警力做保障,而农村警力不足。美国万人拥有65个警察,我国只有12个左右,农村更少,几万人的乡镇往往只有一个三、五名警察的派出所。而且,农村公安工作只重于“打”,不重于“防”。其三,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增多,特别是家族、派性矛盾突出。其四,个别地方黑恶势力横行,欺行霸市,制造事端,插手纠纷,对农村社会治安影响最坏、危害最烈、后果最严重。以上这些因素,导致近年来农村侵财性案件、恶性案件、青少年犯罪案件等明显增多,特别是杀人、伤害、抢劫等等暴力犯罪案件急剧增加。近年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多起强奸、杀人、灭门案,受害者全部是农民。对此,应切实加强农村公安干警力量,可以把乡镇机构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一些富余人员,特别是军转干部,充实到公安队伍中来,并建立健全以防为主、狠抓防范、打防结合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基层干群创造出来的群防群治的实践经验,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着力解决一些青少年有学不上、有家不归、有业不就的问题;把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重中之重,给农民一个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

4.大力推进现代文明进乡村。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然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亿万农民不能公平地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恰恰正是新农村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从教育看,国家教育经费大部分用于城市,农村人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城市则是65.4%,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中学生是城市的4倍,而国家中学教育经费投入中农村只占38%,教育不公已成为城乡之间的最大不公。从卫生看,90%以上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65.4%的乡镇没有卫生院,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民仅享用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人口期望寿命相差近6岁,城乡“生命价值剪刀差”已经形成。从文化看,农民文化消费支出日益增长,但农村文化娱乐极其贫乏,近几年全国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因缺经费没有购书。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农村“文化荒漠化”现象在不少地方存在。城里人可以花数千元听一次音乐会,而农民只有“娱乐靠酒”了,于是,格调低下的“文化垃圾”向农村蔓延,“黄赌毒”和邪教组织乘虚而入、屡禁不止。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新在广大的农村人口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上,更要新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享受到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上。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中,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护农村传统文化。中国农村传统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由于“文革”的文化灾难和改革开放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政府、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中国农村民间文化(如戏曲、秧歌、剪纸、刺绣、中医、书法、民乐、民俗、礼节、传统技艺等)正迅速消亡,民间艺人急剧消失,民间艺术日渐衰落。而韩国、日本都把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作为民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西方国家重大传统节日庆典都非常隆重、神圣。应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遗产,大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推动城市资源下乡。现在,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资源极度匮乏,另一方面,城市资源过度集中甚至闲置。胡鞍钢研究指出,我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城市一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数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和资源的严重不足甚至与落后的非洲国家相当。为此,应统筹城乡资源配置,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资源下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实行城乡服务一体化。三是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对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民来说,电脑和因特网就和农业机械和气象报告一样重要。而我国目前1.62亿网民中农民上网还不到全部上网人数的1%。在城市互联网飞速更新换代和普及的今天,农村基本上还是无网络知识、无网吧、无网民的“三无”地带。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是解决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发农村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突破口。应尽快把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当务之急,是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为重要内容一并规划,特别是新规划的居民点,应全部开通互联网。四是重构农民生活方式。采取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好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农民文明生活,正确消费,破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篇:保护生活环境

保护生活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紫星小学 三年级王溢濠

指导老师:黄燕琼

现在的森林越来越少,如果在这样下去,森林会变成沙漠,引来沙尘暴。希望人们能爱护森林。保护森林,节约每一张纸。

如果没有了山川,动物们就没有了家,树就没有了种植的地方,没有建房子的材料,大自然会在眼前消失。山上的岩石会因为没有固定的地方而滚下来。如果河流受到污染,人们就没有干净的水喝,还会导致酸雨,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大部分田地受到损坏、污染。河流不断受到伤害,人们不能再使用干净的水资源。

希望我们可以举行环保行动,比如帮小树浇水、珍惜纸张或者自己做一张保护树木的牌子等等。

希望大家能做环保小天使,让我们从小事做起,珍惜水资源。节约用纸,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不让森林消失,爱护森林就等于保护人类,因为种植树木可以预防沙尘暴。

如果没有水,还剩的最后一滴水,那就是我们的眼泪,所以我们珍惜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所有。不乱扔垃圾、果皮、纸屑,保护大自然。让垃圾从我们眼前消失。种植树木,让空气变得更新鲜,共创美好家园,让我们一起手牵手加油吧!

教师评语:文章语言平实而柔和,描写很随意,虽然在社会问题的分析上还有些绝对化,但文章依然以一种热辣和率直。再下功夫加强对社会环境得出评论进行研读、思考,相信你的文章会日趋成熟,更加耐读!

第四篇:努力为农民集中居住区打造更优的生活环境

努力为农民集中居住区打造更优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我市借力增减挂钩、万顷良田等政策,把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来抓,围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民生、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启动建设农村集中居住区68个,集镇集中居住区9个,其中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100户以上)40个,累计入住农户2.44万户、6.8万多人,集中居住率达25.5%。可以说,农民集中居住区已经成为当前农民生活重要载体。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由于集中居住区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管理服务工作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社会管理工作不够健全。社会管理问题是目前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的通病。以我镇为例,以村为单位的“纯自然村型”农民集中区管理事务全部由原行政村负责,管理上没有矛盾。而由原自然村农民和原街道社区居民混居的“村居合一型”农民集中居住区里,虽然挂了社区居委会的牌子,但涉及征地安置、集体资产分红、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党员活动、民主选举、征兵服役等所有与户籍挂钩的日常事务仍然由原村负责。这种由原行政村集体经济继续承担社区公共支出、社区居民继续享受原行政村的集体福利和义务的管理模式,既给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容易造成管理重叠甚至缺位现象。

2、物业管理不够规范。目前全市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相对规范的管理模式。就我镇而言,“纯自然村型”小区属于“自治管理”,不收物业费,由村委会落实几名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负责管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村居合一型”小区物业主要是由第三方物业公司进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统一招标,聘用一家物业公司(皇家物业),每户收取物业费260元一年,不足部分由政府承担,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约束机制,加上几乎所有的集中居住区都是开放型的,没有建设围墙,出口较多,不方便小区管理,导致物业公司工作缺乏主动性、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及时,社会治安问题凸显,小区居民意见很大,产生了连锁反应。有过半的居民不同意缴纳物业费,导致财政负担加大,小区环境、管理、治安得不到保障,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3、居民生产生活不够便利。就目前而言,农民集中居住只是单一改变了农民的居住形态,集中区里的很多农民并没有放弃原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他们的生产资料还在原来的村,而生产半径明显增大,特别是偏远村的居民搬迁到集镇后,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以我镇六巷村为例,离集镇有十几公里,农民进入集镇集中区居住后,不少居民还要回原承包地耕种,生产生活都非常不方便。

4、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够流畅。稳定的收入是农民进入集中区后的生活保障。但目前从土地里解放出来的农民,以50、60及以上中老年为主体,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等原因,导致就业层次相对较低、择业空间相对较小。虽有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但集中居住也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这直接影响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5、文化活动管理不够严格。由于全市各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居民业余文化活动阵地逐渐由原来的公园、广场、马路边转移到了离家较近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市民广场,广场舞、秧歌舞、舞龙队、戏剧票友等团体百花齐放,其中以广场舞遍地开花、见缝插针现象尤为突出。文化事业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几个社会问题:一是扰民问题,活动音乐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噪声污染;二是内部纷争,各团体之间经常会因为争抢地盘、吸引人气、争抢舞伴等原因发生打架、斗殴纠纷事件;三是宣传内容不规范,以我镇安民苑为例,居民反映经常会有基督教徒等其他组织在公众场合宣扬错误理念思想,我镇综治办对此进行了严肃处理。从面上的情况来看,目前各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对这方面的管理引导基本还是空白。

6、居民公共意识不够到位。农民搬进集中居住区后,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并没有随环境的“农转非”而一下子转变过来,一些居民公共意识比较淡薄,破坏健身器材、乱倒生活垃圾、乱建乱搭、占用公共空间和公用设施等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毁绿种菜现象尤为严重,部分居民更加愿意把房屋四周绿化带就地改造,导致小区整体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甚至社会和谐稳定。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

结合各镇实际情况,“纯自然村型”集中居住区,保持现行村级管理的模式,进一步完善管理权限的设定、人员的设置、职能的分工。“村居合一型”的集中居住区,建议各镇政府整合现有的村、居两个委员会,成立新居民管理委员会,建制高于村一级,由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兼任负责人,其他成员以原村、社区干部为主,再通过选、聘、招、调等方式配备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机构职能,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除了与利益分配挂钩的事务由原村负责外,统筹物业、民政、社保、医保、征兵、计生、党员活动、公共服务等其他所有事务,镇政府对其实行差别化考核。

二是强化物业管理。

对于“纯自然村型”集中居住区,建议组建物业公司自主管理模式,学习江都区大桥镇东园社区的做法,以各村委会牵头,在当地村民中选择威信高、善管理的人员,并招聘一定的专业物业管理人员,组建物业公司,资金来源主要以村集体资产补助为主。对于“村居合一型”集中居住区,由于小区规模较大、人员较杂,建议引进多家专业物业公司管理,一个小区招一次标,避免一家独大。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村组建的物业公司还是招标引进的专业物业公司,都必须建立相应考核机制,明确物业公司职责,严格落实物业责任,切实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必要时可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将小区业主委员会意见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针对物业费收缴难的情况,先期通过渐进式收缴模式,远期还是要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业主支持,努力构建政府招标、物业负责、居民考核的物业管理体系。

三是提供就业保障。

借鉴月塘镇尹家山庄的经验,引导鼓励种田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带动土地集中集约规模化经营,大户承包提前支付一年土地租金,从而规避农民风险。对流转出来的土地,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对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组织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进园区打工挣钱。推广新城镇新北花苑的做法,将小区物业保洁、保安、水电维修等工作岗位,优先聘用集中区内家庭贫困、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同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点对点培训,依托政府每年组织的企业专场招聘会,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法治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不同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强化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的文明教育,特别是要发挥农民集中居住区内部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居民素质。积极引导业主委员会自己制定区规民约,培养居民文明生活习惯,对不文明行为坚决实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对确有种菜需要的居民,鼓励去租赁统一规划的一分菜地。针对妇女、儿童、老人等不同人群,经常性开展相应活动,弘扬正能量,不断增强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组织“文明家庭”、“星级评比”等活动,进一步引领社会风尚,形成敬老尊老、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新型社区风貌。合理引导小区居民、各类团体有序参与社区活动,避免出现矛盾纠纷,同时对活动内容加强规范管理,坚决抵制错误思潮侵袭。

第五篇:大学的生活环境

大学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的变化体现在生活方式、生活范围等方面。

从生活方式看,中学阶段普遍是就近入学,吃住在家,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即便寄宿制的中学,学生离家也不太远,一般不会超出县城范围,一个月总可以回家一次。而大学生活则是完全的集体生活,几位同学住在一个房间里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不同,也会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时候。每个同学的B常生活需要自己照顾,例如,整理房间、床铺,洗衣物等等。同时,个人的经济开支也需要自己拿捏。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是严峻的挑战。宿舍是大学生常生活的重要居所。大一时,宿舍关系融洽、亲热,一间寝室的几位同学就像一个家庭的几个孩子一样,按年龄大小进行排序,谁是大哥、大组,谁是小弟、小抹,分得很清楚。舍友间平时的称呼,也不叫名字,而是以兄弟、姐妹相称,“老 大”、“么丫头”等不离口。宿舍门上贴着各种室名:“博雅斋”、“文轩事”、“淑女屋”、“卧龙后”等。这是大学新生名副其实的“新家”。“国家”的感觉,一度令大家陶醉。每夜临睡前都召开“卧谈会”,摆“龙门阵”,或谈家乡风情,或眩否人物.真是不亦乐乎。入学一个月左右,到国庆节临近的时候,盼望回家一趟,见见亲友同窗,说说自己在大学里经历的新鲜事。这种迫切国家的心情,有时候还带有一种或浓或谈的炫耀成分。食堂里几个同届一起吃饭,互吃对方的姬荣,也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精于算账的女生,总要寻找投合的好友一起就餐,每领一个好荣一个普通荣,AA制,很划算,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买几件时髦的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同学们有时还幽默地用食堂的大锅荣来形容宿舍同学关系之好——从来都不妙(吵)。

从生活范围看.中学时代的生活领域较窄.中心任务是好好学习考大学,课余活动被压缩得几乎等于零。大学生话丰富多彩,各个学校都有种类繁多的社团,如果你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可以加入这些社团,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各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举办有特色的活动,如果你拿不准参加哪个,你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问问学哥学姐以前组织的活动,再作决定吧!毕竟,大学里的社团太多,应选泽一个足够自己锻炼能力的。同时,各个学校在寒暑假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去贫困山区考察和义务扶贫,从中提高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下载浅析农民生活环境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农民生活环境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生活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活环境的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

    100年后的生活环境

    100年后的生活环境 地点1:医院里,食物中毒的人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来,医生们“全部出动”,仍然忙的不可开交,喊声与痛苦的叫声混成一片。哎,现在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大家每天都吃着有毒......

    居民生活环境调查报告(模版)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实验中学八年级七班王重阳、吴越 一、 时间:2010年2月5日星期五 二、 地点:法院 三、 调查人员:王重阳,吴越 四、 调查过程: 1、 法院生活环境: 我们顶着小雪,开始......

    生活环境与生活

    生活环境与生活 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体,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中的物质环境所组成。空气湿度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太阳光是地......

    生活环境与健康

    生活环境与健康课程内容总结与学后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大学生活就快过去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获益匪浅,不仅让我学习到了知识,更让我充分地认识到了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这......

    生活环境创设小结

    小班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而良好适宜的环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儿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相......

    生活环境创设小结

    小班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而良好适宜的环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儿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相......

    生活环境创设总结

    生活环境创设小结 城西学校 小班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而良好适宜的环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儿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