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环境创设小结
小班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而良好适宜的环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儿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相对应的环境必须是安全的、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因此,我们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例如,在喝水、盥洗的地方我们都划分了等待区域,并配备了相应的标志。在盥洗室的地上、墙上贴上不同的标记,提醒幼儿在如厕、洗手时依次排队,避免拥挤。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家庭、对父母比较依恋。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需要,我们应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如家的生活环境。比如午睡的环境,午睡时将窗帘缓缓放下,老师轻轻地给幼儿讲故事,让孩子们渐渐入睡。这样,既给予了幼儿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又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给幼儿以提示,让幼儿知道,午睡时动作要轻轻的,在老师讲故事之前进人被窝等。
二、为幼儿创设一个巧妙的生活环境
环境是一位会说话的教师。教师要巧妙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元素来促进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例如,在盥洗室的椭圆形镜子上贴上人的五官,用“笑一笑”“照一照”等文字来吸引幼儿,让他们在午餐后、午睡起床后会主动地去照一照,整理自己的仪容;我们还在墙上贴了一组洗手的图示,幼儿在洗手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看着照片,跟着照片上的步骤去做。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小朋友有乱扔废纸的现象,我们便设计一个可爱的娃娃,只见她用手指着废纸篓,好象在说:“请不要乱扔垃圾”。渐渐地,教室的地上变得干净了。
小班幼儿的进餐习惯非常重要。如何巧妙地利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进餐习惯成了本学期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我们在餐厅边粘贴了一组“你做到了吗?”的进餐好习惯图片。图片上人物是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来扮演,幼儿非常喜欢图片上的小人,还经常念着配套的儿歌,模仿图片上的动作。慢慢地,幼儿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餐具。
(二)注重生活习惯细节的培养
从小班的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就注重幼儿行为细节的培养。幼儿在用餐后,我们通常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你轻轻地把碗勺送回去;请弯腰漱口;擦干净自己的小脸;用完的毛巾记得要放整齐送回家。因此,我们创设了“细节魅力”墙。使用幼儿同伴的照片,给予同伴最好的形象示范,每次看到照片,幼儿都会想想是否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完善,擦脸的时候经常擦不干净。我们用“照照小镜子”的方式巧妙提示幼儿,让他们在擦完脸后看看是否擦干净。在环境与同伴的促动下,幼儿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好。
三、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在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我们巧妙利用了午餐时幼儿先后用完餐的时间差,投放了一些对生活自理能力有帮助的游戏材料。比如给娃娃喂饭、夹夹子、扣纽扣等。这样既保证了用餐后的安全有序,也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幼儿园里,最频繁的莫过于同伴的交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生活卫生习惯较薄弱的幼儿多与生活卫生习惯较好的幼儿一起做游戏,利用同伴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有进步的幼儿,我们给予奖励,如亲亲小脸蛋、送红五星、让更多的有进步的小朋友当小帮手等。
除了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预防“手口足”的前提下,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习惯,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参与到幼儿的洗手过程中,一边念儿歌一边洗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最后请幼儿找小手巾擦干手。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
总之,我们努力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中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设一个温馨的、安全的、能够互动的生活环境。
第二篇:生活环境创设小结
小班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而良好适宜的环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儿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相对应的环境必须是安全的、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因此,我们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例如,在喝水、盥洗的地方我们都划分了等待区域,并配备了相应的标志。在盥洗室的地上、墙上贴上不同的标记,提醒幼儿在如厕、洗手时依次排队,避免拥挤。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家庭、对父母比较依恋。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需要,我们应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如家的生活环境。比如午睡的环境,午睡时将窗帘缓缓放下,老师轻轻地给幼儿讲故事,让孩子们渐渐入睡。这样,既给予了幼儿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又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给幼儿以提示,让幼儿知道,午睡时动作要轻轻的,在老师讲故事之前进人被窝等。
二、为幼儿创设一个巧妙的生活环境
环境是一位会说话的教师。教师要巧妙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元素来促进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例如,在盥洗室的椭圆形镜子上贴上人的五官,用“笑一笑”“照一照”等文字来吸引幼儿,让他们在午餐后、午睡起床后会主动地去照一照,整理自己的仪容;我们还在墙上贴了一组洗手的图示,幼儿在洗手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看着照片,跟着照片上的步骤去做。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小朋友有乱扔废纸的现象,我们便设计一个可爱的娃娃,只见她用手指着废纸篓,好象在说:“请不要乱扔垃圾”。渐渐地,教室的地上变得干净了。
小班幼儿的进餐习惯非常重要。如何巧妙地利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进餐习惯成了本学期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我们在餐厅边粘贴了一组“你做到了吗?”的进餐好习惯图片。图片上人物是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来扮演,幼儿非常喜欢图片上的小人,还经常念着配套的儿歌,模仿图片上的动作。慢慢地,幼儿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餐具。
(二)注重生活习惯细节的培养
从小班的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就注重幼儿行为细节的培养。幼儿在用餐后,我们通常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你轻轻地把碗勺送回去;请弯腰漱口;擦干净自己的小脸;用完的毛巾记得要放整齐送回家。因此,我们创设了“细节魅力”墙。使用幼儿同伴的照片,给予同伴最好的形象示范,每次看到照片,幼儿都会想想是否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完善,擦脸的时候经常擦不干净。我们用“照照小镜子”的方式巧妙提示幼儿,让他们在擦完脸后看看是否擦干净。在环境与同伴的促动下,幼儿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好。
三、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在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我们巧妙利用了午餐时幼儿先后用完餐的时间差,投放了一些对生活自理能力有帮助的游戏材料。比如给娃娃喂饭、夹夹子、扣纽扣等。这样既保证了用餐后的安全有序,也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幼儿园里,最频繁的莫过于同伴的交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生活卫生习惯较薄弱的幼儿多与生活卫生习惯较好的幼儿一起做游戏,利用同伴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有进步的幼儿,我们给予奖励,如亲亲小脸蛋、送红五星、让更多的有进步的小朋友当小帮手等。
第三篇:生活环境创设总结
生活环境创设小结
城西学校
小班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而良好适宜的环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儿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相对应的环境必须是安全的、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因此,我们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例如,在喝水、盥洗的地方我们都划分了等待区域,并配备了相应的标志。在盥洗室的地上、墙上贴上不同的标记,提醒幼儿在如厕、洗手时依次排队,避免拥挤。小班幼儿年龄小,对家庭、对父母比较依恋。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需要,我们应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如家的生活环境。比如午睡的环境,午睡时将窗帘缓缓放下,老师轻轻地给幼儿讲故事,让孩子们渐渐入睡。这样,既给予了幼儿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又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给幼儿以提示,让幼儿知道,午睡时动作要轻轻的,在老师讲故事之前进人被窝等。
二、为幼儿创设一个巧妙的生活环境
环境是一位会说话的教师。教师要巧妙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元素来促进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例如,在盥洗室的椭圆形镜子上贴上人的五官,用“笑一笑”“照一照”等文字来吸引幼儿,让他们在午餐后、午睡起床后会主动地去照一照,整理自己的仪容;我们还在墙上贴了一组
洗手的图示,幼儿在洗手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看着照片,跟着照片上的步骤去做。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小朋友有乱扔废纸的现象,我们便设计一个可爱的娃娃,只见她用手指着废纸篓,好象在说:“请不要乱扔垃圾”。渐渐地,教室的地上变得干净了。
小班幼儿的进餐习惯非常重要。如何巧妙地利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进餐习惯成了本学期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我们在餐厅边粘贴了一组“你做到了吗?”的进餐好习惯图片。图片上人物是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来扮演,幼儿非常喜欢图片上的小人,还经常念着配套的儿歌,模仿图片上的动作。慢慢地,幼儿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餐具。
(二)注重生活习惯细节的培养
从小班的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就注重幼儿行为细节的培养。幼儿在用餐后,我们通常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你轻轻地把碗勺送回去;请弯腰漱口;擦干净自己的小脸;用完的毛巾记得要放整齐送回家。因此,我们创设了“细节魅力”墙。使用幼儿同伴的照片,给予同伴最好的形象示范,每次看到照片,幼儿都会想想是否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完善,擦脸的时候经常擦不干净。我们用“照照小镜子”的方式巧妙提示幼儿,让他们在擦完脸后看看是否擦干净。在环境与同伴的促动下,幼儿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好。
三、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在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我们巧妙利用了午餐时幼儿先后用完餐的时间差,投放了一些对生活自理能力有帮助的游戏材料。比如给娃娃喂饭、夹夹子、扣纽扣等。这样既保证了用餐后的安全有序,也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幼儿园里,最频繁的莫过于同伴的交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生活卫生习惯较薄弱的幼儿多与生活卫生习惯较好的幼儿一起做游戏,利用同伴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有进步的幼儿,我们给予奖励,如亲亲小脸蛋、送红五星、让更多的有进步的小朋友当小帮手等。
除了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预防“手口足”的前提下,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习惯,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参与到幼儿的洗手过程中,一边念儿歌一边洗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最后请幼儿找小手巾擦干手。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总之,我们努力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中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设一个温馨的、安全的、能够互动的生活环境。
第四篇:小班生活环境创设感悟
海贝尔幼儿园潘婕
1、什么是环境?生活环境创设包括哪些内容,与生活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生活环境创设包括:
1、在自然的“生活”中开展生活活动,即生活活动环境生活化。
2、在生动的“情境”中开展生活活动,即生活活动环境情境化。
3、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开展生活活动,即生活活动环境互动化。
生活环境与生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必不可分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生活环境又为生活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2、结合自己的工作,在创设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中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遵循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充分重视生活、游戏活动中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离不开自然、真实的生活,在娃娃家家庭化的游戏环境中宝宝自然而然的模仿、习得生活技能,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创设娃娃家环境上我们力图再现家庭的生活场景,突出“家”的真实感、温馨感,让宝宝找到家的感觉。因此在孩子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我们根据幼儿兴趣调整游戏环境。材料在满足幼儿最初刚入园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根据幼儿发展,有计划的调整材料,创设了单独的娃娃家游戏去。根据幼儿兴趣增添了多种布做蔬菜,水果,可以多用的布画,小沙发、靠垫、小推车、饮水机、小衣服、奶瓶等家中及宝宝需要的一切生活用品。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宝宝轻松的游戏。尝试着给娃娃做饭、喂饭、穿衣服、哄娃娃。通过教师恰当的指导,宝宝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体验的增加,游戏情节更加丰富了。
海贝尔幼儿园高文凤
1、什么是环境?生活环境创设包括哪些内容,与生活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
幼儿园环境是支持与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幼儿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园内外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专指幼儿园的内部环境。生活环境创设包括:
1、创设形式多样性
2、提供的材料多样化
3、布局的合理舒适 生活环境与生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必不可分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生活环境又为生活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2、结合自己的工作,在创设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中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小班幼儿盥洗的生活环境创设,以富有童趣的动物形象或画面为主。这样既能激发起幼儿对盥洗产生兴趣又能使幼儿对盥洗的方法有形象的认识,还能帮助其模仿盥洗的顺序。因此应该在墙上贴上小动物洗手顺序的图片。来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针对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在墙面上贴上水龙头哭的图片,以提醒幼儿及时关水龙头,节约用水。
第五篇:如何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
如何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薛漪)
作者: 枫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10年11月1日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广东、陕西等各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幼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占 51.44%;公共场所占 36.32%;自然环境占 10.44%;家里占 1.8%。学校竟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那么如何创设安全健康的幼儿园环境呢?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首先我园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我们都贴上了安全标志;下雨天孩子由本班的阿姨送到自己的班级。在接待家长的大厅铺上地毯,以免滑到。把事故的发生降到最底。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安全教育之中。在每周的教学活动中上安全课程,每天由老师轮流担任,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大型运动器具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予以指出。
2.在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是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当今的家庭中成人往往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过多。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孩子,却事与愿违,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孩子不仅在生活方面不能自理,而且在面临危险时往往不知所措。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转化为幼儿的自护习惯。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在尝试和探索中幼儿可以认识很多事物的特征及其危害性,积累一定的经验,提高防护的意识,学到自我保护的技能。
3.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包括:遵守游戏规则,不乱扔游戏材料,不玩破损的玩具,不擅自离开集体或老师。例如通过游戏《娃娃家》、《我的家》等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特征,并要求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
利用孩子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锻炼,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使其手脚动作灵敏、协调,避免跌伤、撞伤、扭伤,有助于获得新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4.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通过与家长经常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及活动后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教育措施,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