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寻找专业优化突破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寻找专业优化突破
本报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是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办学40多年来秉承的办学方针。多年来,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向社会输送了数万名技能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居高不下。
继五一招生圆满结束后,2014年5月10日,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面试报名会。本次报名会吸引到众多应届中考考生的关注和青睐,航空服务、铁路客运服务、城市轨道运营与管理、幼儿教育、海员等五年制大专热门专业更是火爆非凡。
专业设置匹配行业需求
据统计,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密度和换算周转量均为世界第一,高铁和客运专线在人们出行比例中也逐步增加,这都意味着高品质的铁路客运服务汲汲渴求,未来市场将大幅提升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航空、城轨等行业也是如此。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根据行业需求,牢牢抓住行业发展的每一次机遇,适时果断地开设相关专业、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企业用人的挑选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记者了解到,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去年平均分达到469分,最高分达到620分,办学规模名列技工院校榜首。
新兴培养模式创高薪稳定就业
定向委培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一直以来所采用的新兴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就业率,而且在传统职业教育中引入了第三方——企业资源,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升级。
据了解,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部分热门专业均为校企合作定单式培养,为用人单位与校方及家长签订三方协议开设冠名班,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技能过硬、学历过硬的多面型能手。
本次面试报名会上来自铁路部门领导、乘务长等专业评委对报考考生进行了现场笔试、专业测试、特长展示等综合测评,众多考生提前预定下了专业培养名额。现场气氛热烈,家长报名激情高涨。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的需求,创造“毕业等于就业”的定向培养模式,为学生家长提前解决了孩子的就业难问题,被不少家长称赞为“高度负责,优质诚信的好学校”。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招生代码五年制4018,三年制8018。
第二篇: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定稿)
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近期,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
众”为重点,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查摆出的问题逐项剖析,提出进一步
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郁继军同志主持会议,并通报此次专题民
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和会前准备情况,宣读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会上,学校紧密联系各自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并
提出了整改措施。每位班子成员对照检查发言后,其他班子成员提出批评意见。
大家以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敞开心扉、坦诚相见,相互批评、相互
警醒,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
校长郁继军指出,这次民主生活会,前期准备充分,工作扎实,坚持“开
门搞教育”,对待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会议务实高效,质量较高。对下一阶段
工作,郁 继军要求:一是善始善终,继续抓紧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保证与教育
培训活动“两不误”、“两促进”;二是抓紧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对
群众反映的突出 问题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主要问题,要逐个研究,制定
整改措施;三是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边学边改,立行立改,取得实效。要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按 照学校的定位,抓住新机遇、开创新思路、采取新举措、谋求新发展。
第三篇: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推进学雷锋活动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资源系扎实推进学雷锋活动,成效显著
为贯彻和落实团中央下发的《关于“3·5”期间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及团省委《关于在全省团员青年、少先队员中深入开展“学雷锋、展青春、建新功”行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团支部支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于三月份面向全系共青团员开展了以“雷锋活在我心中,人人争当活雷锋”为主题的“学雷锋月”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
本次“学雷锋月”活动细化为四个部分,即每周都围绕一个小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思想教育为抓手,重在培养学生的“雷锋意识”,使同学们言行一致、思行合一,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同时,在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系团总支的指导下,系学生会和各社团立足实际打造学雷锋活动品牌,做到规范化、长效化和常态化,有效地避免学雷锋活动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一、注重思想教育和意识培养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系各团支部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主题班会和“讲政治、扬正气、促和谐”的主题团课,在思想上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了雷锋精神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即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以辩论会、交流会等形式,围绕“今天为什么还要学雷锋”、“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等问题进行激辩和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正面交锋使同学们进一步分清孰是孰非,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以活动促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系团总支先后组织举办了“雷锋就在我身边”征 文、雷锋式人物推选、清洁校园齐动手、看望慰问特殊儿童、青年志愿者知识讲座、观看和收听有关雷锋的影音资料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这些 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起了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此外,系学生会、阳光志愿者协会及其他社团还开展了小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一帮一”助学帮困结对子、义务献血、义务植树、环境保护宣传等。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系学工办、团总支还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进行了通报表扬和表彰,并为部分学生办理和发放了中国注册志愿者证。
虽然“学雷锋月”活动已经结束,但志愿服务没有终点,学习雷锋并践行雷锋精神永无止境,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和指导广大学生深入开展此类活动,并倡议和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奉献社会、回报祖国的行动中来,用自己的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第四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一、时 间:2018年6月20日
9:00
二、地 点:东苑体育馆
三、主持人:王尧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四、议 程:
播放VCR、大学生艺术团合唱《一生有你》,四块大屏同步直播;
1.主持人介绍主席台就坐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介绍参加毕业典礼的各学院毕业生、家长区嘉宾;
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开始,起立、奏唱国歌; 3.李北群校长致辞;
4.管兆勇书记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5.教师代表为毕业生赠言;
6.校友代表寄语;7.毕业生代表和在校生代表抒怀《南信时光》; 8.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
9.难忘师恩:毕业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花;
10.校工作人员宣读学位授予决议;校学位委员会主任李北群校长颁发博士学位证书(一楼证书颁发区);(播放校歌MV,大艺团同步演唱校歌)
11.校领导、各学院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颁发学位证书;毕业生按学院依次到证书颁发区领取学位证书;
1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结束。
第五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科技创新大会文件
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牛生杰
2006年12月16日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报告的题目是《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4月和7月,分别召开了江苏省科技创新大会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会议要求把我省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综合实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两个率先”做出积极贡献。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校成功实现了规模发展,由学院升格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成功完成院系建设,建立了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框架。为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我校“十一五”期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目标,学校决定召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家、中国气象局、江苏省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颁发校科技进步奖和人文社会科学奖,表彰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高校“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学校“十一五”规划,研讨、修订我校科技工作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十五”科技工作目标。
“十五”期间,我校争取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省部级项目68项,项目经费达到2400万元;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7项,其中省部级奖励5项,国际奖励2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0多人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800多篇,出版专著78部;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有了较大增长,论文被引次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南京气象学院学报》质量明显提升,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江苏省双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
“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进一步凝炼了学科方向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校大气科学学科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已成为国内外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预测、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中尺度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云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化学、应用气象、大气遥感探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光电子探测技术、3S技术应用、应用数学与统计数学、环境科学、过程控制、应用化学、图像识别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高校体育教学拓展等研究方向。
2、有力支撑了学科建设
在优势、特色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一批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新兴学科和人文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学科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受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十五”期间,我校共增加硕士点11个,博士点3个。“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应用气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是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2005年成功申报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点,实现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点零的突破。
3、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
“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全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资助4项,《气象学》、《大气环流》等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109人、硕士研究生499人,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0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
4、进一步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
“十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成长和职称结构的优化,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五年中,共有36人晋升为教授,67人晋升为副教授;有9人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14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人选,30人入选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其中学术带头人培养人员8名),4人获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
“十五”期间,我校93%以上的科研经费都是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作为主持人争取到的;90%以上的科技论文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撰写,100%的获奖科技成果都集中于这批优秀人才身上。可以说,“两高”人员为我校“十五”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研究中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是快速提升我校科技竞争力和科研水平的关键。
5、进一步加强了科研条件建设
“十五”期间,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科研平台,共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显著改善了科研条件。
2004年,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气象台、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气象卫星与雷达遥感探测实验室、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苏省信息安全工程中心的建设,以及SGI 128个CPU的大型计算机、EOS/MODIS接收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为广大教师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构建了优质科研平台。
6、进一步规范了科研管理
“十五”期间,学校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制定和修订科技管理办法9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办法,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推动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
2006年学校加大了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组织力度,申报课题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课题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申报项目的资助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6年全校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260多项,获校外资助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其中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是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多的一年,并且资助领域从以往的地球科学学部向工程与材料学部和信息科学学部拓展。
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突破,获得了中国科协重大科技政策招标项目和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重点项目的资助,无论项目级别、数量和经费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首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二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220多人,其中教授6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和学科门类较齐全,有利于组建创新团队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但目前我校实际承担的科研项目以传统优势学科居多,新学科、交叉学科承担的项目偏少;部分学科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才,团队相对松散,整体攻关能力和重大项目的承揽能力还不够强,还不能满足学校科技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如何不暇接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团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科研规模亟待扩大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中,经费超过50万元的课题只有6项,只占总课题数的2%。横向和应用型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比例偏低。从承担课题的级别和经费来看,与我校的发展要求和在宁知名高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2001-2005年,在宁省属高校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9项,我校仅有19项,居第10位。全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均亟待增加。
3、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亟待充分发挥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两项中心工作,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由于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比例还不够高,研究经费相对偏少,本科生毕业论文中
属于研究型的论文比例较低,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还不够显著。
4、科研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学校科技活动的增加、科研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目标的提升,急需建立校院(部)两级结构优化、服务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完善科研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5、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
“十五”期间,学校实现了规模发展,教学任务较重,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科研政策主要以激励为主,还没有建立和实施科研业绩的量化考核办法,教师的科研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第三部分:“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定地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学校实现新跨越的动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注重基础研究,加速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力争使我校成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一)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目标是:“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形成“人人想科研,人人争项目,人人谋创新”的校园科技氛围。
1、科技工作“上规模”
“十一五”期间,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要承担至少一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全校每年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15-20项、省部级项目20-30项、横向课题20-30项,横向项目经费数占总项目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到40%-50%。每年获得的各类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在30%左右。SCI刊物论文数和发明专利数比“十五”期间翻两番。
2、科技工作“上水平“
力争建设1-2个全国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4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10个左右校级优秀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1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2-3项。
3、科技工作“上层次”
力争牵头承担1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73”或“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将江苏省气象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新建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同时建设一批校级研究型实验室;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增强联合攻关能力。
以引进6个学院院长为契机,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评选校级优秀创新团队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项目申报、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不断加大校科研基金规模,重点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科研预研,为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奠定基础。
2、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根据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建设研究型实验室并向全校开放。
3、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校内大型科研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择优支持。
4、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积极举办水平高、影响大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举办暑期研讨班;继续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建立学术报告制度。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做一场学术报告;每个学院每年至少聘请20-30位著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5、完善、优化科研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鼓励多出精品著作,促进学术繁荣。制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进科研经费总量的快速提高。
6、建立健全科研业绩量化考核办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7、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建设我校省级大学科技园,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好、管理水平高、发展模式新的研发机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8、实行科技项目申报前的预评审办法,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申报前,应邀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项目申请书进行预评审,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9、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重点做好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结、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同时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做好科研成果评审、鉴定、登记、评奖和专利申请等工作。
10、建设科研管理自动化服务系统,加速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11、建立校内外高层次专家信息库,加强联络、协调、咨询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我校科技工作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
12、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打造学术品牌。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完善编辑部管理制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加强与专家学者的联系,提升稿源质量,改善办刊条件,提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办刊水平,积极申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大气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打造学术品牌。
老师们、同学们: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五年;是江苏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校升格后重新定位、建设多科性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五年。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是我校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实现我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