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一讲话”中的“四个危险”看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政治修养的成熟

时间:2019-05-13 01:5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七一讲话”中的“四个危险”看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政治修养的成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七一讲话”中的“四个危险”看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政治修养的成熟》。

第一篇:从“七一讲话”中的“四个危险”看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政治修养的成熟

从“七一讲话”中的“四个危险” 看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政治修养的成熟

© 张 栋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在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除了简要回顾建党九十年来我们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取得的“三大成就”、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之外,还突出强调了新形势下摆在全党面前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并指出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总书记讲话不仅谈成就,更要论问题,说明我党敢于面对矛盾,敢于全面客观地评价自我。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新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世所罕见。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我们党能够正确找准矛盾,能够全面分析矛盾,能够抓住主要矛盾,这是党忧患意识不断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中国共产党是拥有八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九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亦是世所罕见。在这样的辉煌面前,我们党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能够做到戒骄戒躁,冷静清醒,能够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是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修养不断成熟的生动表现。

笔者深深感受到,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从总书记强调的“四种危险”中有所触动,受到启发,得到警示,更加重视自身的能力提高和党性修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第二篇:在加强修养中提高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分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这对领导干部的从政施政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着社会公共权力,从事着公共事务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主体,在提高全党执政能力上起着关键性作用。领导干部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决定其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和做好各项工作的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修养,不断增强本领,才能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和基本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理论修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党性锻炼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则是不断增强党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在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牢牢抓住根本,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做人须讲人品,为政应有“官”德。作为为政者道德品质的综合反映,“官”德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决不能忽视道德修养。领导干部的言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人民群众总是期望领导干部不仅能成为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而且能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榜样。领导干部坚持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己,严格要求,作出表率,不但有利于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反对和抵制形形色色的腐朽、错误思想的影响,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都竭尽全力去做,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加强知识修养,不断增强工作本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离不开理论武装,也离不开知识武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当加强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领导人才。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境界、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还必须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因此,既应在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广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历史知识和文学艺术等各种知识;还应勇于大胆实践探索,乐于调查研究,勤于潜心钻研,善于总结经验,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只有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千方百计地学,持之以恒地学,领导干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应付各种复杂环境、完成各种繁重任务的本领。

第三篇:坚持“四个提高”_应对“四大危险”——胡锦涛七一讲话学习心得

坚持“四个提高” 应对“四大危险”

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苏轼在《晁错论》中说过: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面对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胡总书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给全党提出了警示,分析出每一名党员都要高度重视的四大危险。作为组工干部队伍中的一员,尤其要时刻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四大危险;警钟长鸣,高度警惕四大危险;未雨绸缪,谋划应对四大危险;以身作则,带头攻克四大危险。用自身的不断提高来全面筑牢组织工作的防线。

一、提高创新意识,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组织工作连续性、传承性强,但是过去的经验和成绩,不能成为我们的负担,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继承和发扬,但更要始终保持一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遇到新问题、新情况不能畏难徘徊、因循守旧,要多动脑思考,多问为什么,多想好办法,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要时时处处谦虚谨慎,注意把党的创新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牢固树立“争先”意识和“精品”意识,用一流的工作和一流的业绩让党和人民放心。

二、提高学习意识,防止能力不足的危险。当今世界形势瞬息万变、信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攻坚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不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考验,更是对组工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验。尤其面临今年的四级党委换届,不仅工作量骤增、严谨性要求更高。这些都要求我们组工干部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争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代表,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业务能力的不断加强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面临新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为群众服务意识,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高部长提出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做好组织工作的要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历史潮流的推动者,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应当做到: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人民最大、人民最高的思想,拜人民为师。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立足本职工作为群众服好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到基层去,到矛盾、困难和问题多的地方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到群众中去交心,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到一线去学习,热情帮助群众,自觉做到民之所思,我之所想,民之所愿,我之所虑,民之所急,我之所向。

四、提高纪律责任意识,防止消极腐败的危险。“消极腐败”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公信力,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的形象。反对消极腐败是检验领导干部思想、行为、作风正不正的一块试金石,更是检验各级组织部门开展工作扎实不扎实的一块试金石。面对当前市县乡换届,组工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着力增强宗旨观念、着力提高实践能力、着力强化责任意识、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要正确处理好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对前来办事的干部群众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对阿谀奉承者要头脑清醒、心中有数,对拉拢腐蚀之徒要义正言辞、划清界限。要自觉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多一些洁身自好,少一些庸俗追求,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给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时刻维护组工队伍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从研究四个方面入手提高“五种能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必须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提高“五种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培养提高“五种能力”,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切实加强学习。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当今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内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只有切实加强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启发新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容应对时代的挑战。培养与提高“五种能力”中的哪一个都离不开学习。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学习,把学习作为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加强学习,首先应该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证明,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与不学大不一样、多学与少学大不一样、系统的学与零散的学大不一样、联系实际的学与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学大不一样。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将理论学深学透,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及从理性认识到具体实践的飞跃。加强学习,还要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紧跟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求新求深,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发展党内民主。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我们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就不可能有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新形势下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必然要求。发展党内民主,就要完善党内民主的各种制度和机制,核心是要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在党的领导体制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最根本的领导制度,它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党内民主决策组织。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个群体,特别是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基层代表,是党内民主决策组织分布在全社会的非常宝贵的触角,是党的各项重大决策所需信息的“传感器”。因此,应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有条件的地方与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建立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网络通道,增强党内民主决策组织各层之间的互动,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继续毫不动摇地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措施。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一方面是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真正了解民情、反映~、集中民智;另一方面是要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工作、靠群众监督工作、由群众评判工作,把我们的工作多向群众公开,以此来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各级决策机关都应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深入调查研究。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能够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原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面对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占有丰富翔实、客观全面的第一手材料,防止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这是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唯一正确的途径。调查研究不能仅仅靠听汇报、看材料,走马观花跑一跑,而应该放下架子,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第一线,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有条件的地方与部门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信息传递与反馈方面的独特优势,在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之间建立一个网络通讯渠道,保证来自基层群众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领导干部手中。

第五篇:从“王鹏案”看提高警方舆论引导能力

从“王鹏案”看提高警方舆论引导能力

摘要

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当今社会,公安机关作为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密切的执法部门,历来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瞩目的热点。如何应对媒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已成为考验民警及领导能力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近些年来,社会舆论有一种偏颇的倾向,对人民警察的负面报道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执法队伍的信赖和期望。他们将警察放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人的位置上,这是好事。问题是我们自己应该怎样从这种社会负面舆论中“突围”出来?

关键词:舆论引导,引言

继7月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8月陕西渭南警方到北京刑事拘留作家谢朝平等系列事件后,11月23日,宁夏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民警赴甘肃省将在甘肃工作的王鹏刑拘引起轩然大波。

王鹏此前多次发帖举报大学同学马晶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马晶晶父母系宁夏当地官员。12月2日,宁夏吴忠纠正跨省刑拘举报人案,市公安局副局长、区公安局政委被免职。在王鹏案件戏剧性进行的同时,诸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京报》、《广州日报》等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了深入报道和实时评论,特别是朱永杰、柏文学等通过互联网以《“马晶晶们”再次让公权肆虐现出原形》、《又见跨省追捕又见依法违法》、《“跨省拘捕”是向公民监督权“寻衅滋事”》等文章毫不留情、一针见血的评论和抨击,感染、号召了无数网民无所顾忌地宣泄情绪,发泄义愤,甚至跟帖叫骂,让吴忠公安无言以对、无地自容。

扩散消息、制造影响是互联网的优势。王鹏案件排山倒海的舆论压力像“雪崩”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再次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的实时、开放、多元、匿名、互动、超文本及个性化特点体现得一览无余,这种互联网舆论的“不可控性”和“无政府主义”,再一次让一直处于媒体焦点、舆论热点之中的公安机关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对于吴忠市公安机关,承认错误、免职责任人仅仅是应对的开端。

不管是浙江遂昌、陕西渭南,还是宁夏利通,县级公安机关处于执法执勤的第一线,是具体的执法办案单位,是非对错的源头,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公安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是摆在大家面前最直接、最紧迫的任务和考验。

如何利用和引导互联网舆论是一项重大工作,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具体的一人一事的执法办案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一、当前易引起新闻媒体关注的公安机关负面事件分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接触最为广泛深入、老百姓最爱评议的一个群体,自然而然也成了新闻媒体挖“新闻”的一个源泉,先进典型、英雄模范等警察英雄事迹容易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对涉及公安机关及警察事件的负面新闻,更是令部分新闻媒体和记者津津乐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少数公安机关民警执法法犯法造成的涉警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受腐朽思想腐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思想上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执法不学法、执法不懂法、执法不守法、执法违法、执法犯法、执法犯罪,个别人甚至把执法活动置于社会上不正常的关系网中,徇私枉法,索贿受贿,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为害人民群众。这既破坏了警民关系,严重败坏了公安机关整体形象,也成为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二)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缺乏宗旨意识造成的涉警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目前,有的民警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忘却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少数民警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行为粗暴,刁难欺压群众,引起群众反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三)少数公安机关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公安机关先后进行了执法规范化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素质能力建设等活动,在全体民警中加强执法为民思想教育,强化民警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断完善执法办案和监督制约的具体制度,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有机统一起来。但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指导思想上仍然出现了偏差和错位,在执法办案中,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重处罚轻教育、重领导轻群众、重关系轻法制、重人治轻法治等行为屡禁不止;不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搞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随意侵犯人权。

(四)一面之词、道听途说、夸大事实“制造”的不实涉警事件易成为部分新闻媒体的卖点。由于当前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许多新闻媒体和记者都在为“吸引眼球”的新闻而忙碌,很多新闻媒体都采取提供线索有奖的方式来收集“新闻”和“报料”。但极个别新闻媒体和记者对所谓的群众提供线索不加甄别,不深入走访调查,偏听偏信,为“新闻”而“新闻”,把一面之词当成热点,把夸大事实作为卖点,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大肆渲染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提高所谓“影响力”。原本是客观、如实地报道公安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些建设性的意见,改进公安工作和形象,没想却被个别新闻媒体杜撰、编造以及刊登出与事实严重不相符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人为地造成了公安机关形象危机。

二、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

出现上述现象,既有社会因素,也有民警自身因素;既有个别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和一些群众的猎奇心态等因素,也有对舆论导向认识不深、应对措施不力等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综合因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沉淀、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转型加剧,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社会成员结构调整,利益重新分配,各种矛盾此起彼伏,公安机关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管理范围和犯罪打击的力度,使得公安民警与违法犯罪分子的矛盾冲突更加直接、尖锐。二是非警务活动增加,许多诸如城市拆迁、土地征用、上访等原因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作为公安机关毫无选择地站在维稳的“风口浪尖”,直接面对应付矛盾冲突行为,衍生了极少数人不满和对立情绪,借助媒体对公安队伍进行“舆论攻击”。

(二)自身综合因素。一是公安机关在执法执勤、办案或在接受救助、处警等方面未按程序办案或工作中存在问题,授人以柄,媒体却紧盯不放。二是机制不健全,认识不到位,缺少应对力。一些部门在应对媒体炒作涉警新闻事件时,经验不足、应对失当,造成被动,给了个别媒体炒作的空间。

(三)信息网络因素。当今信息网络四通八达,特别是个别人借助互联网具有互联互通、藏身匿名、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加之公安工作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敏感性,具有天然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容易成为网上舆论关注的“焦点”。庞大的网络规模,发达的网络平台,众多的网民,使得网上一旦出现涉警舆情事件,极易引起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暴”,呈现出“一人疾呼、万人参与、百万人关注”的状况,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严重损害整个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对公安机关舆论引导工作能否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提高公安机关舆论引导能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正面宣传,提升公安机关形象。由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相对滞后,新闻媒体对公安机关形象的宣传报道五花八门,虽然主流新闻媒体对于树立公安机关正面形象做了大量工作,但宣传的深度、广度仍与队伍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往往为时一年的正面宣传不如一篇负面报道的影响大,究其原因,是宣传的典型性不强,缺乏家喻户晓的典型。因此,公安机关应充分重视典型宣传,始终围绕能高度体现警察精神、集中体现公安形象的“警察英雄”来开展传播沟通工作,以典型形象铸整体形象。一方面,利用报纸、电台、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公安队伍中的英雄人物和好人好事。善于开展全方位的公关宣传攻势,注重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效应,努力使自己的优秀民警走出警队,使广大群众通过这些先进典型更多更直观地了解公安队伍,认识公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警察形象的推广活动,以制作民警与群众的互动节目为载体,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沟通,增进理解,实现警察形象的“软着陆”工程。

(二)加强公安新闻宣传纪律,主动把握舆论导向。遵守公安新闻宣传纪律是公安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正确把握公安舆论导向的客观要求。目前,不少公安机关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安新闻宣传纪律。基本内容都相同,如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新闻线索,随意发表评论或私自接受新闻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未经公安纪检监察部门或公安宣传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外界提供涉及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内容的文字和音像材料,避免新闻媒体炒作,造成不良影响。公安宣传部门和宣传干部要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公安报刊、公安网站、公安电视栏目以及提供给新闻媒体的稿件、节目的审核把关,及时跟踪和分析新闻媒体和网站关于公安机关的舆情动态,发现危机苗头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舆论导向正确,防止因时机把握不当或对案件进行过度报道而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三)抢占高地,牢牢掌握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主动权。

公安机关要畅通与宣传主管部门的联络沟通渠道,及时向宣传部门汇报公安新闻宣传方面的安排部署。要切实转变理念,善解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要充分利用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主要新闻单位定期交流、良性互动,主动向新闻媒体通报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为新闻媒体采访提供方便;对涉及公安机关并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案)件和问题,要善于用事实、数据和实例说话,善于运用网络等新型传媒手段,加强“第一时间”的权威信息发布,用客观、公正的报道先声夺人,真正抢占先机,占领舆论制高点,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同时要组建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正确引导网上舆情导向,正本清源,堵住谣言的传播,还群众以事实真相。要加强网络监控,对恶意炒作的网上重点人或活跃分子,要迅速组织力量落地查人,查明身份后予以教育、控制,配合开展舆论引导控制工作。

(四)建立公安机关形象危机机制,减少新闻媒体报道的负面效应。当前成为众多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热点以及部分新闻媒体的卖点更多的是公安机关形象出现危机的情况,把对少数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上升到对民警群体形象的错误评价上,把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放大对整个公安机关和队伍的不信任上。由于新闻媒体的巨大影响,扩大和加剧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危机,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公安机关应对新闻媒体的报道做出积极响应,当客观、真实的公安机关形象危机被新闻媒体披露或报道时,公安机关应当主动出击,引以为戒,进行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对照查摆存在的问题,深挖根源,敢于直面新闻媒体的“亮丑揭短”,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规范执法行为,通过强有力的整改措施回应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质疑,树立起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化“危机”为动力;如果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公安机关同样也要主动应对,采用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对此澄清或纠正。

建立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形象危机机制有两个重点:一是预警,即防患于未然。二是有效处置,消除影响。同时又应分为内、外两方面。对外危机处理主要是应对新闻媒体。在危机爆发时,面对新闻媒体的关注甚至诘难,应该本着诚恳、公开、透明的原则,尽量取得新闻媒体记者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控制影响,消除影响,将危机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危机预警处置机制还应该建立在公安机关内部,主要是对民警执行高危险任务或民警由于某种原因出现较大的违法、违纪现象时进行危机心理疏导,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护民警心理健康,保持群体积极昂扬的斗志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各种因素诱发的公安机关形象危机仍会出现,新闻媒体在面对涉警事件时反应的立场、态度,对公安机关形象的影响将会更加突出和深入。作为公安机关,只有充分树立危机公关意识,正确面对新闻媒体的“双刃剑”作用,从源头入手,有效沟通、妥善应对,坚持正确导向不含糊,正面宣传不放松,主动导控不动摇,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负面报道,尽最大努力保证不发生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和队伍形象的舆情事件,努力为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下载从“七一讲话”中的“四个危险”看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政治修养的成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七一讲话”中的“四个危险”看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政治修养的成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