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卫生管理法律知识培训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我就学校卫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在坐的各位进行共同学习,供各位在具体工作参考。
一、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及要求
1990年6月,国家教委与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指出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条例》明确了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具体包括: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待遇。学校应当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加强卫生防护。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二、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与监督
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中小学,可以设立卫生管理机制,管理学校的卫生工作。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比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经(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本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矫治;开展中小学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评定,按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培养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列入招生计划,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为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矫治,接受转诊治疗。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行使监督职权。其职责是: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卫生监督;对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实行卫生监督。行使学校卫生监督权的机构设立学校卫生监督员,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学校卫生监督员证书,学校卫生监督员执行学校卫生监督任务;学校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出示证件。学校卫生监督员在进行卫生监督时,有权查阅与卫生监督有关的资料,搜集与卫生监督有关的情况,被监督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配合。学校卫生监督员对所掌握的资料、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三、学生食堂与学校集体用餐管理
学生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教育部、卫生部2002年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工作,《规定》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食堂加工操作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
(四)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食堂应当有用耐磨损、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并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的设施设备混用。餐饮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二是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禁止采购以下食品: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未经食品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其他不符合仪器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不得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三是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四是管理与监督方面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时,学校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不得开办,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格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食品卫生法》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应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具有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的职责,应定期深入学校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学校应当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一是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二是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三是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四是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五是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法律责任
单位或个人违反学校卫生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仅列举部分法律规范中责任追究的规定向大家作一介绍:
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或者在生产经营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以五百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涂改、出借卫生许(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可证的,收缴卫生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集中式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二)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
(三)未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修建公共卫生设施致使垃圾、粪便、污水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等等。
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施工或者限期改建。违反条例关于学生劳动方面规定,致使学生健康受到损害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个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进。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会同工商行政部门没收其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物品,并处以非法所得两倍以下的罚款。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依照本条例实施卫生监督,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依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学校和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对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而发放卫生许可证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任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对违反本规定,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日常工作,涉及的法律规范比较多,我今天仅就与学校卫生工作联系紧密的部分法律规范谈了点个人认识,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二篇:法律知识培训讲稿
“科技之冬”职工培训法律知识宣讲稿
2014年2月10日
一、违法行为: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一是扰乱公共秩序。比如在公共场所辱骂他人,大声起哄,甚至打架斗殴,引起围观,造成堵塞,影响极坏,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例如:谎报警情扰乱的是公共秩序,可能引起公众恐慌。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机关办理案件,扰乱的是社会管理秩序。向110报假案,可能导致公安机关出警、处警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的,属谎报案情。
二是妨害公共安全。像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就属于这类。什么是管制刀具?它是指国家主管部门依法对生产、销售、使用实行强制管理的部分刀具,包括匕首、刮刀、弹簧刀、单刀、尖刀等。因为这些刀具容易成为坏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因此要实行管制。那什么是非法携带呢?它是指携带上面所提到的这些管制刀具进入车站、机场、校园、公园等场所和乘坐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面提到的这些刀具,只要是个人持有,就属于违法。所以,我们应当不玩、不买、不带、不保存管制刀具。
此外,如果损坏、移动一些交通标志,或者是携带烟花爆竹之类的容燃容爆品乘坐交通工具等行为也是妨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每个人都有神圣的人身权利。是不可侵犯的。谁侵犯,谁就要负责任。如果你辱骂他人或者私自乱拆别人的信件、电报,非法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
第三篇:岗位练兵法律知识培训讲稿
食品药品监管法律知识培训
一、行政处罚法律知识
1.行政处罚应当符合法定权限
(1)属于其他部门(包括其他药监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及时移交;(2)遵循上级局职权分工和本部门事权划分。比如《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授权省局规定辖区内级别管辖的具体分工,《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处罚程序规范》规定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下列案件:
(一)涉案货值20万-50万元(含50万元);
(二)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查处的案件;
(三)依法需要吊销或撤销本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批准证明文件的案件;
(四)其他案情重大,已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危害,在全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案件。
市级药监部门可以管辖辖区内一般应当由县级药监部门管辖的案件,但是应当有下级部门不适宜管辖的理由,并依法作出自行管辖的决定。
(3)需要吊销非本部门颁发许可证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将证据材料移交原发证部门。
(4)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性质已经不属于行政案件,因此应当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不能等待行政处罚程序结束后再行移交。处罚决定未作出前移送的,刑事司法程序终结后再进行处罚程序。
2.行政处罚基本程序合法
(1)检查和调查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执法并出示身份证件,应当记录在执法文书中;
(2)检验、鉴定结果应当告知当事人,并听取意见;
(3)处罚之前充分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否则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包括当场处罚);
(4)拟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和陈述申辩权利,当事人可以选择要求听证或者陈述申辩,放弃听证权利不代表放弃陈述申辩权利;
(5)执法文书送达必须合法。送达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在场的当场宣读交付,当事人不在场的,必须在7日内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送达。送达方式主要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
3.违法事实认定准确
(1)处罚对象认定准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对象包括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三类。公民身份证和营业执照是确定主体的必要证据。持有营业执照但是不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单位属于其他组织,如连锁门店、分公司。案件内应当有违法主体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材料。
(2)违法时间、地点、行为清楚,证据充分,能够完全符合法律条文规定的违法情形;
(3)涉案货值金额、违法所得等认定或者计算准确,符合法定计算标准。
4.适用法律正确
(1)违法事实的认定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禁止行为一致;
(2)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应当适用全称;
(3)适用法律条款全面完整,条、款、项、目准确;
(4)符合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等法律适用原则。
5.处罚适当
合理公正行使自由裁量权,从轻、从重处罚必须说明理由,相同或者类似违法案件不应给予明显不同幅度的处罚。
6.处罚全面执行
(1)准确执行处罚决定;
(2)逾期未履行的案件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不得擅自减免、变更、停止执行。
6.案卷管理规范
案卷文书书写规范、准确、无漏项,字迹清楚,无随意修改现象。
二、行政许可法律知识
1.行政许可符合法定权限
市局目前依法行使的行政许可事项为8项:药品经营(零售)许可、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运输证明核发、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邮寄证明核发、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县级局除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外,参与办理许可事项时均作为我局设置的便民服务点,而并非受我局委托办理许可,因为委托其他机关实施本部门行政许可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目前暂时没有此方面依据。
2.行政许可符合法定程序
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是基本的法定许可程序。
(1)应当向申请人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最好同时提供示范文本);
(2)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五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否则5日期满视为受理;
(3)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核查,形成核查报告;
(4)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听取其陈述申辩意见,并形成记录;
(5)作出是否受理或者许可的决定,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有承诺期限的必须遵守承诺期限)书面告知当事人,告知书按照法定形式送达;
(6)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依法提起复议诉讼的权利;
3.立卷归档符合要求
案卷文书书写规范、准确、无漏项,字迹清楚,无随意修改现象。
三、行政强制法律知识
根据《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分为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药监部门依法可以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先行登记保存,行政强制执行仅有执行罚。
持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均可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执行罚只能由稽查执法人员实施。
1.实施行政强制事实应当清楚
认定违法主体、被强制对象和符合强制条件的证据应当合法、确凿充分。
2.实施行政强制适用法律应当准确
一般情况下,行政强制应当由法律设置。实施行政强制应当适用法律的规定。但是,对于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的(如化妆品监管),可以适用行政法规(如国务院特别规定)。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无权设置行政强制措施,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有上位法合法依据的情况下重复提到强制措施的,不得直接以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为实施行政强制的依据。
3.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程序应当合法
(1)应当经过机关负责人批准实施;
(2)2名义上执法人员实施;
(3)出示执法证;
(4)通知当事人到场;
(5)告知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6)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
(7)制作现场笔录;
(8)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签字的,执法人员在笔录中注明;(最好配合录音、录像或邀请见证人等手段)
(9)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见证人和执法人员均应签名;
(10)对采取强制措施的物品加贴封条。
(11)涉嫌犯罪应当将移送司法机关的,应当将采取措施的财物一并移送,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12)强制措施符合法定期限,除检测、检验、技术鉴定外,强制措施期限不得顺延,期限届满应当解除。
4.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当事人不提起复议、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诉讼期间届满后第3-6个月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当事人起诉期限届满前十日或者届满后,应当催告当事人十日内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10日后仍未履行的,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篇:青少年法律知识讲稿.doc
青少年法律知识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通常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
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是发生在2006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再给同学们讲一个2006年发生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某中学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钱,一天,他在某中学操场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方某很怕,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刘某逼方某带他到方某父亲那骗借了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方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
为只是敲点同学的钱好玩,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再就是一个发生在2007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一直很好,在他小学毕业就要升入初中的那个暑假,在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某等人抓获归案。到了9月1号,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特别是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实践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我再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我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这也是常常遇到的情况。举一个案例说明:学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张的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及朋友说:“等一下要将那人的手机抢来,另外还要搜一下他的身看有没有钱”,蒋某听了这话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抢劫,他有点想不去,但碍于朋友情面,他跟着去了抢劫现场,实施抢劫时,蒋某站在边上看,李某叫蒋某帮忙搜一下受害人的身,蒋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李某。案发后,由于受害人及时报案,公机机关很快将李某及朋友、还有蒋某一并抓获,蒋某归案后一直辩解说他并不想抢别人的钱,他觉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规定:帮助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强行劫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同样构成抢劫罪。蒋某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当你开始与同伴在一起玩时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气跟着同伴去抢劫,因为你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受害人不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抢劫,你们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也都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学以后如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绚烂多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
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年轻的朋友:下午好!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绚烂多彩”。
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是一把火,在黑暗的道路上照亮前方的坎坷;青春是一首诗,用优美的词汇描绘着人生;青春是一支笔,绘制着心中梦幻而神秘的花园。青春,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展示了我们的激情。然而,对于少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说,青春的标签,并没有给他们描绘出一幅隽永明媚的青春画卷。下面,我就讲一个来自京口区法院少年庭的真实故事:
江湖义气祸无穷 教训深刻应记牢(京口区法院少年庭)
一个风高夜黑的夜晚,小俊为了替自己的好朋友小阳抱被打之仇,纠约了五六名朋友在红苹果舞厅门前晃悠,准备报复打伤小阳的凶手小磊,为了防止在殴斗中吃亏,小俊事先准备好了两把菜刀,准备以牙还牙,在小磊的身上也砍上几刀。为避免引起行人和警察的注意,小俊将带来的菜刀藏在了附近的一棵小树下。据小俊的一个朋友提供消息,小磊当天会出现在舞厅,然而小俊找遍了舞厅,也未见小磊的踪迹。正当小俊感到烦躁时,忽然有人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小俊回头一看认出是以前在一起打过牌的朋友小郭,在小郭身后还有十几个同伴。小郭是受小磊之托前来说和这件事的,小郭表示大家都是朋友,小磊打伤小阳是场误会,希望大家看在他的面子上化干戈为玉帛。
小俊遏制不住心头的怒气,上前一把抓住小郭的衣领。小郭照着小俊脸部就是一拳,小俊躲闪不及挨个正着,觉得脸部火辣辣的疼,愤怒的他立即扑向小郭,与小郭扭斗在一起。小郭的同伴一看小郭在打斗中处于下风,立即一轰而上将小俊团团围住,小俊的同伙见状也不甘示弱,冲上去与小郭一伙混战在一起。小郭一伙人人多势众,小俊一伙渐感招架不住。这时小俊猛然想起树底下藏着菜刀,立即跑到小树地下操起一把菜刀,向小郭他们一伙砍去。小俊有刀在手勇气大增,迅速反败为胜,将小郭等一伙人打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小郭见状不妙扭头准备逃离现场,小俊迅速上前将他拦住,望着小俊充满杀气的面孔和手中闪亮的菜刀,小郭觉得一阵心寒,他颤声问道“你要干什么”,小俊冷笑道:“我不干啥,就是要
替小阳讨回一个公道。”说着用刀背在小郭的背上一敲,小郭觉得浑身冷汗只冒,转身就要跑,小俊赶上一刀砍在小郭的右膀子上。小郭看见自己的头上和肩膀上流出了鲜血,不由心中害怕瘫倒在地上,周围的群众开始过来围观,小俊等人见事情闹大了,立即分头逃跑,很快消失在黑夜中。
小郭的伤势虽不重,经过治疗花费了3000元的医疗费用,小郭觉得很冤屈,不想办法挽回脸面,以后再也无法在弟兄们面前发号施令,于是他让一个朋友捎信给小俊,让他承担这三千元的医疗费,否则后果自负。小俊闻讯后立即召集朋友们商量,决定先下手为强,再教训小郭一顿,让他彻底服输,以免日后再生麻烦。小俊经过周密的侦察,摸清了小郭的行踪,一个星期后,小俊在小郭家门口持刀将小郭拦住,见小郭仍然不服气,对准小郭脑袋就是一刀,接着对准小郭右腿砍了四刀。小郭大喊救命,周围的邻居拨打了110报警。
小俊砍伤小郭后感到要出事,不敢回家,立即来到同伴小春家里与他商量对策。小俊将自己如何与小郭发生冲突的经过告诉了小春,当小春得知小俊在外面将人砍成重伤后,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考虑到自己与小俊是多年的同学关系不能不帮忙,于是就介绍他去自己的朋友小明家躲藏。小明让小俊在自己的家里躲了两天,当小俊提出要离开镇江去丹阳躲几天时小明拿出一百元钱送给他作为路费。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俊和小郭无视法纪,纠集多人在公共场所进行殴斗,其行为均已构成聚众斗殴罪,其中小俊的行为系持械聚众斗殴。被告人小春和小明明知小俊、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钱款,其行为均已构成窝藏罪。最后法院考虑小俊和小郭犯罪时尚未成年,以聚众斗殴罪判处小俊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以聚众斗殴罪判处小郭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以窝藏罪判处小春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以窝藏罪判处小明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
小俊等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与江湖义气作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许多青少年,受江湖义气的驱使,为了满足强烈的物质欲望和精神空虚,寻求各种刺激,在情调相同的情况下,结成团伙,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江湖义气作为不良青少年纠合在一起的无形思想枷锁,导致了许多青少年的失足。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类型
目前我市未成年人犯罪正呈增长趋势。京口区法院2005年至2007年三年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68件268人,分别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16.3%及17%,比 2002至2004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及人数分别上升61.4%和58.9%。
记者在对京口法院近三年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中看到,未成年人侵财型犯罪高居不下,该法院近三年审理的未成年人侵财型犯罪案件118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犯罪类型多样化。近年来,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类型有: 团伙犯罪型、偷窃犯罪型、淫乱犯罪型、吸毒犯罪型、报复社会型、丧失志向型、贪图享乐型、网络信息型。此外,不健全家庭环境中未成年人罪犯比例高。在189名被调查罪犯中,离异单亲家庭40人,空巢家庭14人,独自生活24人,其中独自生活的24人多为外来打工人员。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因此,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许多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视频)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1、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匮泛(甚至空白、法盲)无政府主义思想严重,好逸恶劳、损人利已,自由散慢、懒惰成性、贪玩好食等,缺乏应有的社会道德(公德)。
2、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消极默化的影响以及外来(外部)文化的侵蚀;家庭的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力(不当);过分的溺爱以及来自(不能否认的)学校中一些(个别)偏见性的歧视眼光所形成的排挤和管理上的推诿等,缺失应有的关爱。
3、未成年人特有的好奇心、好胜心、好强逞能等心理的作用下,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以及易发的反叛心理,驱使铤而走险。
4、辩别是非能力较差,似是而非的不成熟的思想,占据了整个思想意识,以及未成年人普遍的唯我独尊,唯我独大的非理智的、无自控能力的个性。
5、生活上不顾实际的互相攀比,不合现实的盲目追求
6、受腐朽的江湖义气的思想影响下,丧失个人的原则和立场。
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三、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类型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第15条规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吸烟、酗酒;
10、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危害
1、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的境地
案例: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有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不少例子表明,没有确切原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
2、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
案例:16岁的程某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经常和朋友出入网吧和游戏厅,逐渐发展到旷课逃学。一天,他们在一家游戏厅玩,由于没有钱买游戏币,在向一个衣着光鲜的少年讨要不成后对其拳打脚踢,最后将他的钱全部抢走。
一些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形成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往往都从旷课开始。旷课是学生走下坡路的重要信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强拿硬要是犯罪的开端
案例:女孩叶子是初二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可是,在家里表现很乖的叶子,在学校却和一个13岁的男孩一起,向比他们更小的学生索要零花钱,如果不给就动手打人。叶子的父母只当是孩子之间的游戏,对叶子训斥几句,叶子撒谎说是借的过两天就还。就这样,叶子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叶子又和一个男生向另外一个男孩要钱,搜到钥匙后竟然跑到人家家中拿走2000元。为此,叶子被法院以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缓期执刑。
对于孩子强拿硬要,一般因为钱物不多,家长也就是批评,训斥几句,把钱物退还了事。因为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又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有这种行为的少年也不认为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等到他们养成了习惯,胆子大起来,索要的钱财多了,也就一脚踏入了犯罪的泥潭。
4、偷拿家中钱财也是不良行为
案例:中学生小林趁邻居家没人,连续几次翻墙盗窃,偷走邻居的现金5000元,最后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林有期徒刑。开庭前法官找来被告人的母亲谈话,想了解被告人犯罪的原因。这位母亲说,小林从小就经常偷偷从家里拿钱,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
一家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资料显示,44名有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6.8%是在四五岁时拿家里的钱,63.7%发生在小学阶段,29.5%是12岁以后才有偷窃的行为.
5、赌博易使未成年人产生贪欲
(1)赌博易使未成年人产生贪欲,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沦为金钱的奴隶。
(2)赌博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妨碍休息,损坏身体。迷恋于打牌赌钱的人,想方设法凑齐牌友,一赌就没完,赢者还想赢,输家不服输,不思学习,不思工作,有学不上,有工不作。有的人白天晚上“连轴转”,高度兴奋,极度紧张,以致有的在牌桌旁猝死。
(3)赌博毒害未成年人的心灵。赌博活动易使未成年人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侥幸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4)赌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赌者夜不归宿,耗费钱财,变卖家产,搞的家庭不和,妻离子散。原本友善的邻居、朋友、同事,由于赌博争得脸红脖子粗,吵闹不休,甚至大打出手。
(5)赌博还诱发违法犯罪。赢家有了钱,随心所欲挥霍无度;输家耗尽钱财,往往债台高筑。经常赌博还会沾上吸烟、酗酒、偷窃、说谎、打架等恶习,有的为了还赌博之债,甚至铤而走险,实施诈骗、抢劫、伤害、杀人等犯罪行为,所以,犯罪学家常常把赌博看作是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6、吸烟、酗酒损害身体健康
(1)吸烟损害身体健康。医学专家告诫我们,吸烟可以导致心脏病、肺癌和多种多样的呼吸系统疾病。
(2)养成吸烟恶习,会影响学习进步。少数未成年学生误以为吸烟“像大人”、“够气派”、“很好玩”、“很刺激”,于是他们从模仿成人吸、背着教师吸、偷着家长吸到三五成群扎堆吸、厕所吸,最后吸上瘾。他们还整天琢磨怎么搞到烟,怎么躲避上课。另外,人在吸烟时,会大量吸入一氧化碳等有毒草物,使血液中缺氧,造成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使精神萎靡,智力下降,从而影响学习。
(3)吸烟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的未成年人为买烟而不吃早点,影响身体健康生长发育;有的由向别的同学“借钱”,发展到钻空子偷钱、抢钱;有的与社会不三不四的人勾结在一起,甚至结成扰乱社会治安的流氓团伙,最终堕落为违法犯罪分子。
(4)酗酒影响身体健康。酒是一种麻醉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有害身体健康,并可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饮酒过量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在于酒精,酒精可以使人早衰。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部器官尚不完全成熟,饮酒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5)酗酒可导致学习退步。长期饮酒,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智力开始减退,从而导致学习退步。
(6)酗酒能诱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收入,有的为了喝酒,采取偷、骗、抢、诈等非法手段获取金钱。另外,“酒能乱性”过量饮酒后自己无法约束自己,控制不了言语行动,酒后打架斗殴,甚至伤人杀人的案件屡见不鲜。
总之,未成年人酗酒不利于身心健康,并极易诱发各种伤害事故,导致违法犯罪,有百害而无一利。
7、青春的萌动毁了美好的前程
这也是一个来自京口区法院少年庭的真实故事:
2002年7月10日,刚刚脱离高考战场的小松正在家里蒙头大睡,高考前紧张的备战和火热的考场气氛已经把他的精力消耗殆尽了,他现在唯一的感觉就是想睡觉。睡梦中他看到了南京某重点大学金光闪闪的录取通知书,这次考试感觉不错,以小松以往在学校的考试名次和该校在高考中的入取率来说被南大入取应该没有问题。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了,接着两名警察向他出示了拘留证,罪名是强制猥褻妇女罪、猥亵儿童罪。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小松抬起了头。针对审理未成年人案件而精心设计的圆桌审判大大缓和了庭审时的严肃气氛,减轻了小松的紧张情绪。在审判长严肃而不失和蔼的讯问下,小松向法庭讲述了他的犯罪经过。小松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双腿残疾,干不了重活,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的肩上,懂事的小松常帮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但母亲总是立即予以制止并唠叨着“妈啥活都不让你干,只要你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这是妈的最大希望。”小松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望,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稳定在前三名,在中考时又考入省重点中学,成绩在班上也处于上游水平。母亲见自己的辛苦付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脸上经常浮现出幸福的笑容,下定决心要加倍的督促小松抓紧学习,能够考取名牌大学。而小松在紧张的学习中经常感到空虚,觉得内心深处有一种冲动,眼前经常浮现异性的身影,以致上课时他经常走神,晚上常在拥抱和抚摸异性的幻想中入睡。有一天晚自习结束后,他在回家途中发现一位身才苗条的小姐在路边闲逛,样子楚楚动人,不由内心一阵躁动。小松见周围没人,胆子就大了起来,捏手捏脚的绕到女孩身后,女孩大喊救命,呼救声在寂静的夜晚中格外刺耳,小松吓得撒腿就跑。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小松意识到找一位抵抗能力弱的对象更容易得手,于是他选择了儿童作为猥亵的对象。一天,小松在一楼道里发现一个13岁左右的小女孩,甚是可爱,顿生猥亵之心,小
女孩拼命挣扎,小松惟恐她逃脱,把小女孩搂的更紧,只到小松感觉她身体发软才慌张逃走。
法庭调查结束后,审判长组织了对小松的庭后教育。小松的母亲流着泪告诉小松,“儿子,你糊涂啊!你今年高考已被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我给你带来了。今天你本来应该在大学的教室里听老师上课,可你却在这里接受法律的审判!”。小松接过母亲递来的大学入取通知书,看看自己身上穿着的囚衣,不经悔恨交集,泪如雨下。
审判长见小松深刻的认识了自己罪行,就趁热打铁对他进行了法制教育,说明小松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给被害人生理和心理所造成的严重创伤,也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鼓励他勇于改正错误告别昨天,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小松在审判长的鼓励下,重新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表示要正确对待法院的判决,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学业。法庭经评议后,认定小松的行为已构成强制猥褻妇女罪、猥褻儿童罪,考虑到小松犯罪时尚未成年,经过庭审已有深刻的悔罪表现,决定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同学们听了这些案例,从中你能吸取哪些教训呢?不妨自己冷静思考一下。
四、未成年人对犯罪要进行自我防范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及时防治原则。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矫治,早已成为未成年人立法的一种发展趋势。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一章中,也规定了严加管教、训诫、送工读学校、收容教养、治安处罚等多种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方式。
第四十条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本条是对未成年人加强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的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开展综合治理,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外部条件再好,事物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正如温度条件再好,石头也孵不出小鸡。一个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归根结底,主要还是由其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决定的,即使是未成年人,也不能忽视其自身的决定作用。
首先,“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这是对犯罪进行自我预防的基本条件。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行,就比较容易能够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和诱惑,这是自身预防犯罪的重要基础。
其次,应当“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这是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人格培养,提高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尊”,主要是讲自我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品行。“自律”,主要是指自己能够控制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放任自流、随着性子来。“自强”,是指积极要求进步,无论在学习上、品行上,都有进取心,不甘于落后,这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自尊、自律、自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格整体,它不仅对未成年人,即使是对成年人,也是很重要的做人准则。
第三,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未成年人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的重要主观条件。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说是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的前提条件,是非标准不清,对一些常见的犯罪也没有认识,就谈不上自觉去预防犯罪。“自我保护”的能力是指在受到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能够摆脱、制止、以及对自己进行保护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许多未成年人在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能使其摆脱恶劣环境,最后该未成年人也走上犯罪道路,由原来的受侵害者变为侵害者。因此,加强未成年人对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未成年人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条规定的以上三个方面,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使未成年人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的目的。
青春就像一朵艳丽的花儿,婀娜多姿 ;青春就像那蓝天上的白云,天真无暇; 青春是有限的。所以,希望年轻的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美妙的青春,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绚烂多彩,更加的完美!
第五篇:农民常用法律知识讲稿
农民常用法律知识讲稿
当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雷传剑
大家好,我是当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雷传剑。今天为大家讲一些农民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涉及到的一些法律知识。在这里,我并不是为大家系统的、专业的讲某部法律,而是根据本人在多年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中的,对大家平时经常遇到、咨询的最多、最集中、最感兴趣的一些法律问题提取整理出来,给大家集中讲一讲,希望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家的需求。但这样一个良好的愿望能否实现,主要还是受制于时间,受制于我个人的水平,但我相信大家听后还是会有收获的。
言归正传,日常法律咨询中农民朋友主要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继承、房屋买卖、土地承包、等问题。下面我分别就这几个方面中的几个集中突出的法律问题一一给大家讲解。
一、婚姻家庭问题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越来越普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越来越多的现实出现,城乡融合的加快,农村传统思想受到一些新思想的洗礼,农村的婚姻家庭不再有过去的相对稳固了,农村离婚率逐年上升。因此,近些年的法律咨询中农村婚姻家庭问题始终居高不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订婚(婚约)有法律效力吗?由此引起的财物纠纷应如何处理? 订立婚约的行为称订婚。婚约是当事人自愿采用的表示或者巩固恋爱关系的方式,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婚约或订婚没有作任何规定。因此,婚约没有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婚约订立后,只有双方完全自愿才能实际履行。双方同意解除的可自行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就可以解除,只要向对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解除,无需征得对方同意,更无须办理任何法律上的手续。
法律不调整婚约关系,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可以视婚约为儿戏。当事人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慎重对待婚约,切记轻率,更不允许以订婚为名索取钱财或者玩弄异性,否则,应视情节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由此引起的财物纠纷,应区别情况予以妥善解决。恋爱或订婚期间,男女双方自愿互赠的衣物或者游玩的花费等,按赠与处理。但属双方定情信物或者具有家庭纪念意义的财物,一方要求归还的,以归还为妥。
2、彩礼可不可以要求返还?
彩礼是指一方(多为女方)借婚姻成立向对方索要财物作为结婚先决条件的行为。这种婚姻俗称“彩礼婚”,这种财物俗称“彩礼”。彩礼婚是封建社会聘娶婚的一种变种形式。这种婚姻使男方获得劳动力,女方以彩礼的形式获得经济补偿,彩礼成为女子的身价费,这种婚姻究其实质是男女两家人财交换的婚配形式。实质上是借婚姻索取财物的一种行为。索取彩礼行为无效。我国《婚姻法》第3条第1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当事人实施此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范,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借婚姻索取财物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一方。也就是说彩礼可以要求返还。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3、没有拿结婚证,“结婚”后“离婚”怎么办?(事实婚姻、同居关系、重婚问题)
要给大家说的是,法律只保护合法的婚姻家庭关系。合法的婚姻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的婚姻。但现实中农村存在不少没有拿结婚证就“结婚”(举行婚礼)现象,以致所谓“婚姻”出现问题,不知所措,很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这里大家特别需要明确的法律上的有效“结婚”是拿结婚证才算真正合法结婚,而不是举行婚礼就算结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同居生活的男女关系结合形成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是事实婚姻,二是同居关系。
事实婚姻,指没有配偶的男女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并且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所形成男女两性结合。同居关系,是指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在未办理结婚登记,又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有配偶与他人(不以夫妻名义)同居所形 2 成的两性关系。
我国法律不承认现形事实婚姻,只承认原有事实婚姻。即凡是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同居生活的,并且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如,1994年1月1日王男与周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且符合婚姻关系的成立要件。2006年4月1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人民法院就按照事实婚姻对待,适用离婚的法律规定。
2、凡是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同居的,如果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属于同居关系;如果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应当补办婚姻登记,不予补办的,属于同居关系。
究竟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合法婚姻有什么不同的法律后果呢? 事实婚姻解除的效力同离婚(合法婚姻)的效力一样,有关财产的处理与子女的抚养同合法婚姻离婚时一样,受到婚姻等相关法律的全面保护。
但是,非法同居关系的解除就受到很多限制。一是双方无配偶的同居关系向人民法院单独提出解除时法院不能受理。二是在同居关系解除时的财产处理及子女抚养方面
1、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婚姻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2、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不适用《婚姻法》有关夫妻财产制的规定。
3、相互之间没有法定的扶养义务。
4、男女双方不能以配偶的身份互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5、男女双方无补偿请求权和经济帮助请求权 案例:甲女(20周岁)与乙男(23周岁)于94年5月1日举行结婚仪式,但未办理结姻登记手续。以后的生活里,共同盖房屋五间,购拖拉机一辆及彩电等物。2002年6月,乙男因故去世。甲女以配偶的身份起诉到法院主张继承权,法院就不会支持。
因此特别提醒:那些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举行了结婚仪式或已经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应尽早补办登记,以使自己的婚姻行为合法化。补办结婚登记后,婚姻关系的效力追溯至男女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实质要件之时,夫妻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充分保护。
需要特别讲明的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是重婚行为。重婚是一种犯罪行为。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夫妻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共同债务问题
A、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 夫妻共同财产作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B、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C、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也就是共同偿还,无论所借债务夫妻一方事先是否知道。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也要共同偿还。
二、赡养问题
5、出嫁的姑娘可以不赡养父母吗?(赡养问题)《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可见,子女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有负担能力的子女都有无条件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还有看似很充足的理由拒绝赡养。这样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源自几种误区:
一是出嫁的女儿不赡养。张老汉夫妇是一对年届古稀的农村夫妇,生有三子 一女。小儿子自小痴呆。其余两个儿子在本村务农,日子拮 据。女儿早年进城打工,生活条件不错。多年来,张老汉夫妇一直由两个大儿子照料。随着年事渐高,加上还要抚养痴呆的小儿子,老两口晚年生活越来越困难。为此,张老汉多次进城要求女儿也承担一部分赡养责任,但女儿认为自己已经出嫁,不再承担赡养义务。无奈之下,张老汉夫妇将女儿告上了法庭。
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里所讲的子女包括已婚、未婚的成年儿子和女儿,也包括养子女和继子女。所以说,认为出嫁的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是错误的。
二是父母再婚不赡养。老王在老伴去世后,经人介绍,与丧偶多年且无子女的刘某结了婚。由于刘某体弱多病,收入较低,两位老人生活十分困难。老王要求儿女履行赡养义务,都被儿女以父亲再婚为由,予以拒绝。
现实中,不少儿女认为,父亲或母亲再婚后,便与自己脱离了原有的家庭关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婚姻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三是分家不公不赡养。在农村家庭中,儿子结婚由父母操办,结婚不久又分家另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子女常以父母偏心眼、分家不公为由,拒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赡养老人和分家产是不同的法律关系。赡养,是子女对父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分家产是分配家庭共同财产,是纯粹的财产关系。若认为分家不公,可通过法律来解决,但不论分家与否,均不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
四是不照料自己的孩子不赡养。现在,不少年轻夫妇不体谅父母的身体状况,也不体谅他们生活收入等方面的难处,将自己孩子的饮食起居、上学接送、日常管护等任务一股脑地推给父母。如果老人们在几个子女中处理不当和稍失公允,有子女就说“父母照顾了谁家的孩子,谁就应当赡养”,言下之意,父母没照顾自己的孩子,自己便不用承担赡养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在父母健在并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外)祖父母对于(外)孙子女是没有法定抚养义务的。所以,以老人不照料自己的孩子为由,对老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这于法于理都是说不通的。
五是不继承遗产不赡养。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父母和子女之间可相互继承遗产。子女自愿放弃这项权利,法律允许,但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由,来抵消法定的赡养义务。这一点,《老年人权 5 益保障法》第十五条有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赡养费的权利。”
三、房屋买卖问题
在农民朋友涉及到的房屋买卖问题中,咨询最多的一是房屋的买卖与过户问题,二是父母为子女购置房屋与添置财产的问题。下面我概括的给大家讲一下这二个问题应当注意和容易忽视的法律要点。
6、农村房屋的买卖与过户问题。
现行关于房屋买卖的所有法律、法规和规章都只适用于城市,专门针对农村房屋买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基本没有。这也是农村房屋买卖纠纷较多的原因之一。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农村房屋买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告诉大家: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禁止农村房屋买卖,也就是说农村村民的房屋是可以买卖的。
由于农村村民房屋的土地所用权属于集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土地炒卖的通知》第二条第二款“农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违法为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因此农村房屋虽能买卖,但是有限制的。其一,不得向城市户口居民出售,出售后也不能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其二,《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有村民问不过户签个协议、办个公证是不是就可以了?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样的公证一般是不会办理的,再则,公证只是对签订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证明,并不能代替房屋产权过户,房屋产权的取得只能通过房屋产权登记部门登记。
房屋产权不进行过户就代表没有取得房屋法律上的完全所有权,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如,涉及到房屋征地拆迁补偿问题、房屋买卖合同(协议)反悔问题、遗产继承问题等等。所以在进行农村房屋买卖时要慎重。
7、父母为子女购置房屋与添置财产的问题
父母为子女结婚购置房屋与添置财产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十分普 遍。男方定亲需有彩礼,女方出嫁必送嫁妆,已经成为传统的理念,但由于约定不明在离婚或者发生纠纷时就难于掌握。为此法律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支付首付款后按揭贷款,产权证登记在一方名下的,该房屋为其个人婚前财产。婚后以夫妻名义共同清偿贷款,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但对已归还的贷款中另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的部分,应当全部返还;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的部分,应当返还其中的一半。
四、继承问题
8、继承问题的咨询主要集中在继承财产范围和继承人范围方面,大家只要明白下面二个问题
继承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行为。也就是说继承财产的范围是死者个人所遗留的个人财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更不是家庭全部财产。没有划分个人才财产,首先要析产后确定属于将死者个人部分的财产才是遗产,才能拿来有继承人继承。
在继承人方面,有遗嘱继承人的,按照死者遗嘱执行。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就是法定继承人。没有遗嘱继承人的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按继承顺序可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五、土地承包问题
在农村,因为土地承包而产生的纠纷多种多样,限于时间,我挑选较为典型的几类纠纷,案例的形式对相关法律条文作出讲解。
9、出嫁、离婚、丧偶承包的土地怎么办?
【案例】王女是王村人,26岁嫁到赵村,在出嫁之前王村村委会分给王女承包地2.3亩,双方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王女出嫁后一直居住在赵村,但没有在赵村承包土地。王村村委会以王女已经出嫁且已不在本村居住为由,口头通知王女她所承包的 2.3 亩土地已被村里按照规 7 定收回。王女多次同王村村委会交涉,要求继续承包王村的土地,遭王村村委会拒绝。最后,王女将王村村委会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王村村委会强行收回王女承包地的行为无效,该 2.3亩土地由王女继续承包,并由王村村委会赔偿因此给王女造成的损失。
王女在出嫁后,尽管不在原所在的村居住,但在新的居住地并没有取得新的承包地,因此应继续承包其原承包地。被告王村村委会以原告王女已出嫁并不在本村居住为由将其 2.3 亩承包地收回,违反了法律规定,王村的乡规民约不能对抗国家的法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妇女,在该土地被征用时,有权依法分得土地征用的补偿费。
妇女在土地承包中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这是农村土地承包的重要原则和内容。《 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六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和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此外,对妇女在结婚、离婚或者丧偶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法律还作出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
一是妇女结婚的,嫁入方所在村应当优先解决妇女的土地承包问题,在没有解决之前,出嫁女原籍所在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先承包的土地。二是妇女离婚或丧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其已经取得的承包地应当由离婚或丧偶妇女继续承包,发包方不得收回;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新居住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尽量为其解决承包土地问题,未解决前,原居住地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10、村委会能否再分死亡人的承包地?
【案例】李某与父母承包了9亩土地(每人3亩),李某父亲去世后,村委会因村现有部分新人未能得到承包土地,村委会决定将李某父亲名下的土地收回分给新人可以吗?
这样做肯定是不可以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承包地,承包期内如果家庭成员死亡,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收回其承包的土地(整个家庭消亡除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承包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0条规定办理。解决人地矛盾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下列土地承包给新增人员: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通过依法开垦方式增加的土地;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也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来解决。
11、不经村委会同意,土地转包是否有效?
【案例】张家三年前与本村村委会签订了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但近两年来我一直在县城做生意,没有时间管理土地。今年春天我与邻居李某协商后,签订了土地转包协议,我将承包土地转包给李某承包经营。村委会得知后,以此事没有征得村委会同意为由,通知我转包协议无效,并说我要不承包土地,村委会就要提前收回承包土地。请问:不经村委会同意,土地转包是否有效?
可以明确地说,张家与李某签订的土地转包协议是有效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四条又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该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根据上述规定,张家与李某签订的是土地转包协议,不必经原发包方即村委会同意,只要报村委会备案即可。你村委会以不承包土地就要提前收回承包地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
12、弃耕农民要求返还承包地是否可以?
【案例】村民王五,前几年因为家庭负担过重而弃耕土地到深圳打工。2004年以来,中央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减免了全部农业税。王五听说后,就返回农村向村民小组要求返还土地,但村民小组以土地已经发包给其他人为由予以拒绝。于是,王五就想到法院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返回土地,并让村里赔偿他的损失。王五要求是否得到支持?
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因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或者因发包方收回承包方弃耕、撂荒的承包地产生的纠纷,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㈠发包方未将承包地另行发包,承包方请求返还承包地的,应予支持;㈡发包方已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承包方以发包方和第三人为共同被告,请求确认其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无效、返还承包地并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但属于承包方弃耕、撂荒情形的,对其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前款第(二)项所称的第三人,请求受益方补偿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应予支持。”由此 9 可见,在本案中,王五虽然以前曾经弃耕承包地,但其要求返还的请求仍应该得到法律支持;但他要求赔偿损失的请求则不在法律规定之内。
13、举家迁走,村委会能收回承包地另行发包吗?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因此,在我市即使举家迁到当阳县城也不能收回承包地。只有迁到荆门、宜昌、武汉这样设区的市,并且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才能收回承包地。
六、纠纷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遇到法律问题和纠纷后怎么办)
最后给大家讲一下,遇到法律问题和纠纷后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平常的生产生活中,处理事务一定要增强法律意思,特别是农民朋友容易忽视的说话办事多空口无凭,发生纠纷后无法证明事实。因此要记住“口说不为凭,立字才为据”真理。
其次,发生纠纷后要及时向有关组织和部门反映,求得依法解决,切不可冲动激化。
再次就是不明白的问题要咨询,免费的法律咨询电话是12348.纠纷解决的方法很多,主要方式有自行协商解决、调解解决(找中间人调解、基层调解组织调解、有关部门行政调解)、仲裁解决、诉讼解决。
纠纷解决的途径主要有,找基层组织、找相关管理的职能部门、找公检法司法部门控告、找律师或法律工作者代理、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