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教师培训讲稿
学校教师培训讲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欲扎实科学地做好课改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以下十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每个课改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细细体会的。
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政治理念,也是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它的实质含义就是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让人积极愉快地进行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实现更大的发展。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
高效率地进行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效益。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以学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且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他们学得好,而且要他们活得好,活得积极健康。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数学)的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位主体的教学,它既不是“教师
中心论”,也不是“学生中心论”。尽管“教师中心论”或是“学生中心论”是从教与学得各自的侧面提出的命题,各有其存在的根据,但是,这两个是二律背反、不能两立的命题。我国教育界流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对抗,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要超越这两个命题,就得有这两个命题的“媒介”,即第三个命题。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了教学“三段论”,作为解决这两个命题的媒介: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原理;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逾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原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不断产生、否定、再产生。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这样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即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
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当教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指导时,这时的教学才称得上教师主导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态度,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三、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或只有形式上的交往而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教代
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传统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就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突显、个性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学而言,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精神氛围。
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四、结论与过程并重的教学理念过程表示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示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肉体”,那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无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置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即如果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具有统一性的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
理下载。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重结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剪去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现代教学论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所以必须即重结论又重过程。
五、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教学观念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没有情意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当前在新的
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应当得到高度重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篇:光华学校教师面点师培训讲稿
光华学校教师面点师培训讲稿
主讲:常州市烹饪学会
扈老师
一、中国面点有着悠久的历史
1.炒熟的谷物捣成米粉做的品种叫“糗”。2.蒸制的糕或饼叫“饵”。
3.用稻米或黍米粉做的糕或饼叫“餈”。4.发酵饼叫“酏食”。
5.用米粉加牛、羊、猪肉丁等制成的油煎饼叫“糁”。6.类似麻花]馓子的油炸食品叫“粔 籹”。7.用芦苇叶包的“黍角”,就是现在的粽子。
二、我国在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稳定,各地饮食上的差异,更快地相互沟通融合,促使面点制作逐步作坊化,专业化,工艺技术有了提高。
三、我国在唐宋时期,国安民富,市场繁荣,又与国外有了经济交流,不少胡食西来,部分中国面点东传,品种更为丰富多彩。当时已有许多名特点心,如面制品种方面有包子、饺子、馄饨、凉面等。米制品种方面有水晶角、广寒糕、五香糕、煮沙团等。制作工艺:有简单小吃制作,也有精细的点心生产,经营方式上,有现做现卖,也有前店后厂的规模生产,为适应市场竞争,各地特色点心云集京城,当时普遍已分有北食店、南食店、川饭店、素菜馆等,也就出现了早期的面点流派。
四、少数民族面点在元代以后发展较快。如: 契丹族年节的年糕、煎饼、花糕; 西夏人的花饼、干饼; 蒙古族的肉饼; 朝鲜族的打糕; 满族的萨其马; 藏族的 糌 粑; 白族的米线; 1. 2. 3. 4. 5. 6. 7.
8.五、回族的清真食品,形成 了独特的风格。
面点在餐饮业中的作用:1.面点是烹饪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2.面点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3.面点是活跃市场、丰富人们的日常消费品。
六、面点制作工艺基本功的具体流程:1 制坯工艺;2 分坯工艺;3 制皮工艺;4 制馅工艺; 5 成形工艺;6 成熟工艺。
七、面点的分类:
按原料分类:麦类面粉制品;米类及米粉制品;杂粮和淀粉类制品;其它原料制品。
2. 3. 4. 5.八、九、十、按熟制方法分类:蒸、煮、炸、炒、煎、烙、烘、烤
按形态分类:饭、粥、糕、饼、团、粉、条、包、饺、羹、冻 按馅心分类:荤馅类、素馅类、荤素馅类 按口味分类:本味、甜味、咸味、复合味 1.
我国分为“南味”和“北味”两大风味。我国分为“广式”“苏式”“京式”三大特式。
广式:指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以广东为代表所制作的点心,故称广式风味点心。
十一、苏式: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浙一带,以江苏为代表所制作的点心,称苏式点心。
十二、京式:指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包括山东、东北、华北,以北京为代表所制作的点心,故称京式点心。
十三、广式点心的特点:品种丰富多彩,富有南国风味,自成一格,以讲究形态、花色、色泽著称,馅心多样,制作工艺精细,味道清淡鲜滑,特别善于利用杂粮及鱼虾等作坯料,风味独特。
十四、苏式点的特点:重调味,口味厚,色泽深,略带甜头,馅心重视掺冻,汁多肥嫩,形成独特风味。其中苏式船点,讲究形态,色泽鲜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被誉为食品中精美的艺术品。
十五、京式点心的特点:主要以面粉为原料,特别擅长制作面食品,具有独特之处,被称为四大面食的抻面、削面、小刀面、拨鱼面,不但制作技术精湛,而且口味爽滑,筋抖,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十六、广式点心的代表作:
虾饺、叉烧包、鸡油马拉糕、马蹄糕、娥姐粉果、莲茸甘露酥、擘酥鲜蛋挞、荷叶饭、腊味饭、鱼片粥、沙河粉、肠粉、芋头糕、萝卜糕、月饼等。
十七、苏式点心的代表作:扬州 三丁包,翡翠烧卖;上海小笼包;淮安汤包;宁波汤团,各种粽子,各式酥饼,各式糕团,花色船点等。
十八、京式点心的代表作:龙须抻面,银丝卷,一盘丝饼,一品烧饼,清油饼,天津狗不理包京八件以及清官仿膳的芸豆卷,豌豆黄,小窝头等。引入常州十大名店,名点。
常州十大名店及示品,1991年7月8日,经常州名特优点心评定
1、常州银丝面馆:银丝面
2、常州马复兴面馆:二面黄(菜肉馄饨)
3、常州鲜馄钝店:三鲜馄饨
4、常州迎桂馒头店:常州小笼包(随号、加蟹、顶黄)
5、常州双桂麻糕店:回教麻糕(椒盐麻糕)
6、常州光明酒酿店:桂花甜白酒(桂花酒酿)
7、常州义隆素菜馆:素菜包,老人酥(一口酥)百果大麻糕,麻油面,素月饼(细沙,五仁,黑麻)
8、常州麻糕店:常州大麻糕(桂花白糖)
9、常州美味斋糕团店:四喜汤团,桂花酒酿元宵(肉,百果,芝麻,豆沙等)
10、常州糕团店:各色拉糕,(玫瑰,百果,芝麻,花生)汤团,定胜糕,元旦松糕,双酿团,如意 糕,五色密糕,松糕等
11、朱柏记:鸡汤馄饨
12、荷香点心店:马蹄酥
13、兴雅园后改为群力北方馆:拉面(大师傅孙网兴)
14、名人:付长生,梅花糕
15、唐连生,海棠糕
十九、选用原物料的一般知识:
1、熟悉各种坯料的性质和用途;
2、熟悉用辅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3、熟悉原料的加工和处理方法。
4、熟悉馅料的要求。
二十、油脂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
1、馅料掺入油脂,可使咸品口味润美,色泽鲜明,并可增强柔软性和营养价值;
2、在调制面团时掺入油脂,成为油脂酒酿面团,可制成具有层次和酥松性的成品;
3、在成形过程中,适当用此油脂,能减低面团的粘着性便于操作;
4、利用不同油温的传热作用,可使制品产生香,脆,酥,嫩等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
二十一、食粮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
1、增加成品的甜美滋味,提高成品的营养价值;
2、使制品表面光滑,烘烤后因糖分的焦化作用,使制品表面形成金黄或棕色,色泽美观;
3、能改进面团的组织,使制品松发;
4、在面团发酵过程中,加些塘可增加酵母菌繁殖所需的养分,起到调节发酵速度是作用。
二十二、食盐面点制作的作用
1、增强面团的颈力;
2、改善成品的色泽;
3、调节发酵的速度。
二十三、什么叫点心,点心是正餐以外的辅助食品,但可代替主食进行食用,它一般通过逐个成形。将主料和配料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类食用方便价廉物美便于携带的食品。
二十四、点心的一般分为,糕点,茶点,小吃等,但都同是一个花畴。二十五、一般面点要通过这样几道过程
下粉——掺水——和面——揉面——饧(即醒)面——搓条——下剂——制皮——上馅——各种方法形成——各种方法成熟——示品。
点心师制作订点食谱
一、品名:鲜肉中包
二、类别:发酵面团
三、成熟方法:蒸
四、原料,配料,馅料:面粉500克,干酵母6克,泡大粉6克,糖4克,盐3 4 克,温水250克,肉馅400克。
五、制作方法:
1、先将面粉放在案板上,中间开窝,放入干酵母、泡大粉,糖、盐、温水,拌和成团,反复揉制均匀,表面光滑,静置饧面带醒发。
2、将醒发好的面团,搓条,下剂(重为37.5克)20只,压坯,上馅(每只20克),包捏成形,放入蒸笼内。
3、蒸锅加水烧开,将制成的肉包生坯连笼上蒸锅,旺火,足气蒸制8~10分钟,成熟即可出笼。
六、特点:色白,形态美观,大小一致,口感鲜美,老少兼宜。
七、注意;
1、面团揉制要均匀,光滑,代醒发后再放坯;
2、上馅要居中,底不能薄,大小花纹要均匀;
3、一定要旺火,气足蒸制馒头,掌握好成熟时间。
第三篇:教师培训讲稿
培训讲稿
第一课时:
态度决定一切
——教师专业成长态度观
引言:
世界著名足球教练米卢有一句很精典的话——态度决定一切。今天,我要跟老师交流的主题也是这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有独有眼光来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教育,因此我们看到的世界,看到的人生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只用我们自己的眼光,看到的人生,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狭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那就是学习。学习能改造我们原有的心灵,改变我们看世界、看人生、看教育的方式。
(一)一个人不同的做事态度会收到不同的成果。
故事一:
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浃背地搬砖。他去问第一个人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告诉他,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吗?他去问第二个人,你在干什么呢?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堵墙啊!后来他又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跟这个人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这三个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却是三个层次:第一种人的态度称之为悲观主义的态度。他可以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强加给的一份苦役,他关注的是当下的辛苦,当然这也是确实存在的。第二种人的态度称之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墙,这堵墙是一个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要对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个职务,所以他的态度是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但是他没有更高的追求。而第三种人的态度称之为理想主义的态度。也就是说,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他都知道这是在通往一座圣殿。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积极付出一定会得到丰硕的成果。因为有了这个教堂梦想的笼罩,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这个三个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做事的态度不一样,实现的人生价值就不一样。
像暑假培训,如果你抱着一种花钱买罪受的心态坐在这里,那么你就是在服苦役,这几天你会过得很不自在很痛苦。如果你抱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坐在这里,也许你多多少少就会有点收获。这就是你带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坐在这里,你就会收获不同的结果。
故事二:
一个企业招聘总裁助理。有清华、北大的两位优秀的毕业生来应聘。老总问北大的毕业生:“你希望要什么?”
北大毕业生提了一连串的要求:有没有底薪?有没有三险?有没有房补?车补有吗?有没有话补等等,最后,老总不耐烦了。轮到这位清华的毕业生面试了,老总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希望要什么?知道这位学生怎么回答的吗?他说,我来这里能学到东西,我的待遇取决于我所做贡献的大小。
结果可想而知,北大毕业生被淘汰了。几年后,这位清华大学生成为本公司最年轻的副总。
对生命价值的态度,决定我们这辈子能走多远。如果一个人只顾眼前,他就不会有未来。
(二)成功决定于敢于付出、敢于改变、从容果断的做事态度。
案例一:在以色列,一位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3种:约合100美元的钱、一套西装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施舍过程中,行为学家搞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是:近90%的乞丐要了100美元的钱,近10%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乞丐要了蒲公英。10年后,这位行为学家对当初参加施舍活动的乞丐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为:要钱的乞丐,至今基本仍为乞丐;要西装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蓝领或白领;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
针对令众人迷惑的结果,行为学家作出了如下解释是:要钱的乞丐,在拿钱时,心里想到的收获,这种只想收获,不想付出的人,只能永远是乞丐。
要西装的乞丐,在拿西装时,心中想到的是改变。他们认为,只要改变一下自己,哪怕是稍为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他们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改变,使自己由乞丐变成了蓝领或白领。
要蒲公英的乞丐,在拿蒲公英时,心中想到的是机遇。他们知道,得到的这种蒲公英,不是一般的蒲公英,它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沙漠中。它不是按季节舒展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场雨多么小,也不论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以色列人常把它送给拥有智慧的穷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穷人和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发展自己的机会极少极少,但只要拥有蒲公英一样的品格,在机会来临之际,果断地抓住,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老师们,机遇从来不会青睐于无准备的人。我们既然选择做了教师,这职业一定是艰难、繁重和劳累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怎么累出价值来,累出效率来累出品味来,累出创造来累出智慧来,累出成长和发展来?
这几年,有机会与各地的一些优秀教师交流,发现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干工作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只要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就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部分,这种老师也是美丽的,因为教学让他们如此美丽。他们享受教学,享受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心灵的满足和踏实。
案例二:有人问禅师:“夏天天气太热,冬天天气又太冷,有什么不畏寒热的秘方吗?”禅师说:“既然无可逃避,冷时就承担你的冷,热时就享受你的热吧!”
我想,既然无可逃避,我们无法重新选择职业,无法改变社会改变教育这一个大环境,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心态?以享受的心态从事艰难、繁重和劳累的工作?哪一天你把美丽的笑容带到了学校,把对人对世界的良好企盼带到同事和孩子们的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那些用了好多年的训词换成了赞美,把快乐引入课堂,把对生活的牢骚与不满变成了幽默,那么你就有了积极主动快乐的心态,你就遇到了你生命中的贵人——积极主动的自己!
千百年来,教育发生过多少变迁,可一定有教育永恒不变的使命,那就是教育必须为每个人,为学生和教师创造美好的人生。态度决定一切,学会享受教学吧!像树一样活着!把自己当成自己!老师一定要学会爱自己,爱自己就是要栽培自己,要栽培自己就是要努力去提升自己,把每一次教研,每一次开课都当成栽培自己的机会吧。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也衷心祝愿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
培训讲稿
第二课时:
塑造教师新形象
—教师专业成长修养观
案例一: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被称为“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之一。他有一段很著名“树草理论”,他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你太卑微了,你太渺小了,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第二种活着的方式——像树一样活着,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使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人要像树一样活着,去追求生命的尊严,这就是爱自己,这就是爱生命。“实力决定魅力,作为决定地位”爱自己,就是要努力去提升自己,栽培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活得有价值,有尊严!
(一)过去的几种教师形象:
1、形象一:他们渐渐衰老,但是并不幸福!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幸福。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我在王崧舟的书里读到这么一句话“在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学懂‟用„成功‟来衡量一节课。其实,在课堂上,还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幸福。因为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上。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一生的追求。”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我眼中的幸福是什么?我眼中的美好是什么?像小学阶段的孩子,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塞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规范,培养孩子主动自觉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像赵景老师所说一生致力于给学生两张名片:一是美观工整的字,一是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些东西才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有了这些,他们才能美好,才能幸福!
2、教师形象二:最典型的形象就是宋祖英所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里面的教师形象: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这就是教师的“奉献者,牺牲者”形象。
3、教师形象三: 师德,一项光彩夺目的高帽;课堂,行走爱与痛的边缘;作业,勾叉间细数着无奈;评价,无法拒绝的教育之重;家长,期望厚重如山;职称,疼痛的阶梯;培训,花钱买罪受;假期,读你千遍没味道;福利,多多益善梦难成;科研,想起来总是那么遥远……三个形象,都把我们当作牺牲者和奉献者。的确,今天做教师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当老师真难!今天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指数是很低的,社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主管部门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学生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常常让我们感觉很沉重,我们真的很辛苦,我们真的活得很不容易很不轻松很不快乐!教师本身都不幸福,我们又怎么能给孩子幸福?
教学能滋养人的心灵!一看这句话“滋养”,就想到学生——我们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滋养?博大?还是优雅?我们给学生怎样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没有博大,优雅的心灵,我们又怎能滋养学生?
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让教学滋养自己的心灵!以前,我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我们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甘当蜡烛、甘当春蚕,心甘情愿的,无可奈何地在这种“伟大的牺牲”中度过了一辈子,一辈子的默默无闻,一辈子的辛辛苦苦,虽然崇高却未免悲壮而凄凉!因为它不仅没有给我们带来振奋和激励,倒常常使我们产生一种“只为他人做嫁衣的”委屈和吃亏的感觉,让我们苦不堪言。但是“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而教学应该是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过程!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教师不但要“益人”,也要“益己”;不但要促“学生发展”,也要“促教师发展”;不但为学生的幸福健康、也应为自己的幸福服务。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来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
(二)现在教师的形象:
形象(1)在学校中,“替代父母的人,是创造孩子精神生命的人”。形象(2)教师是直面生命成长并迷恋生命成长和研究生命成长的人。
形象(3)教师是创造自我生命价值的人,是体验教师职业的尊严和欢乐的人。形象(4)教师是修炼教育智慧的人。
(二)塑造教师新形象需要“修炼”!
1、教师需要——修行,修行我们的品性,我们的德性!
前几年,有一个公案闹得沸沸扬扬:一位女生考试没考好,老师就训她,长得那么难看,当三陪都没人要!这位女生不堪其辱跳楼自杀。老师批评学生,本意也是为学生好,但是你说批评什么不好,偏偏拿学生的人格来侮辱?你可以不喜欢这位学生,但你一定要“尊重”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便是最大的教育!
其实修炼我们的品性和德性,还是我们教师自我保护的法宝。2008年我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了一篇文章《教师的自我保护十招》,被很多人转载。从教20年多年,我就是用这个法宝保护了自己,使自己不受到伤害。我愿意把这经验跟老师分享。教师自我保护第一招就是:
要尊重孩子,善待孩子,真心真意地对孩子好,并且要让他们知道。批评孩子时要让他心服口服,知道老师都是为他好。这样他即使不感念你的恩,也不好意思跟你做对。不要用带有污辱、歧视性的语言批评孩子。我们老师在烦燥之下,一些话会脱口而出,比如:“你连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笨得像猪”“你父亲是个踏三轮车的,难怪会生出你这么没教养的孩子”你在全班同学面前嘲笑某个孩子,让孩子伤心,伤心比伤身更痛,他会记恨你一辈子的。
修,除了修品性和德性,还要修耐性。教育是一项需要从容和耐心的事业。因为说老实话,“教师时时刻刻都有被学生推到愤怒边缘的危险。”(于永正语)
教师自我保护的第二招就是:不要轻易的动怒。怒则伤肝,再说也容易被学生看轻(如果你已经怒不可遏,而学生却还无动于衷,甚至嬉皮笑脸,你岂不是更加受伤?)一定要记住“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要相信家长跟你说的“这孩子交给您了,他不听话您就打他”的鬼话,如果你真的动了学生“一指头”,相信你的麻烦也跟着来了。记得一位代课老师曾动手打了学生一巴掌,赔了整整半年的工资呀。前车之鉴不能不引以为戒。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耐性。
2、教师需要修炼——锤炼技能。
我们来看一段影视片段,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一点点启发。插播(太极拳影视片段),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 “太极拳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记所有的招数,就练成太极拳了。”
这些年,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不断重释“好教师”“好课堂”的标准,迫使教师必须寻求不断的更新和提升。(出示课件)20世纪70、80年代,注重的教学内容的规范,对课堂秩序还有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等等;至90年代,又演变成了追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看重的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结构是否合理等等;
到今天,不再说方法与模式了,而是换了一个新名词,叫理念与策略。提倡自主开放的教学设计,讲生成讲开放讲互动等等,套用张三丰的话,就是“新课程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记所有的招数就练成新课程了。
但是,不管怎么变,练好基本功,练好专业。不管什么时候,好教师的标准永远离不开“实力”二字,有“实力”才有“魅力”。我们才有底气去追求教师的职业尊严与生命的价值。修炼做个有实力的老师,也是教师自我保护的重要法宝。
所以我们必要来思考这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教育智慧?
②教师如何促成自身的持续发展?
培训讲稿
第一课时:
细节决定成败
——教师专业成长理念观 一、一种眼神的作用
观点1:一流教师用眼神,二流教师用语言,三流教师用惩罚。没有人天生就是一流的教师,我们经常说名师引领,同伴互助,我们向名师学习学什么?就学习他们的技巧和方法,思想和观念(观念才能出方法),学习名师的成长历程。向同伴学什么?学教育工作的细枝末节的处理。因为任何教师都有他的成功之处,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揣摩、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
教育大家于永正,他谈到他的成长历程,他说,刚参加工作时,常常为学生的作业潦草而发愁。贺老师告诉说:“要严字当头——要求要严,批改要严,对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更要严,要抓而不放。”刘老师告诉他:“老师要写一手好字。”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了。于是他就去练字了。工作第二年,又遇到一个令他头疼的大难题,就是课堂纪律不好维持。他发现张老师无论上哪个班的课都能上好,于是去听他的课。他发现张老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即使板演,他也是侧着身子,不忘看学生。“大同,你的腿在向哪儿伸?”“小勇,听累了吗?”全班学生似乎都在他的眼中,什么都逃脱不了他的眼睛。他只是这么提个醒儿,语调并不高,接着又去讲课。他看了,听了,思考了,也照做了。于是他逐渐进步了,无论上哪个班的课都井然有序了。他就是这样,集各家之长于一身,能耐自然就大了。
二、一节好课的标尺
观点2:智慧与快乐——智慧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与学生同乐,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世界上所有的课堂大致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只为谋生。教师的生命之花迟迟不放,到老了,充其量是花骨朵,这种课堂是一个老花骨朵与几十个小花骨朵的课堂。
第二层次,是教师拼命地要成长。只顾秀自己不管学生(这一种情况在很多公开课上都能看到),这是一朵大花和几十朵小花骨朵的课堂。
第三层次,是教师不仅希望自己开花,也希望自己开花的过程能催开那些花骨朵。这种课堂有一种催生力。
今天,一堂课好与不好,不是看活跃与不活跃,热闹不热闹,看什么?第一要看学生变了没有?学生发展了没有?看学生走进课堂再到学生走出课堂,他改变了没有?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表现得相当好,这个“好”有两个意思——一是学生本来就好!另一种好,是教出来的好!因为老师的教,学生从不好到好,或者从一种好到另一种好,好上加好!他们的好是你实实在在教出来的,这样课的才是一节好课。
其次要看这一节课,要培养什么?像语文课讲语感,数学课讲数感,一堂好课就要有一种驾驭课堂的课感。所以我们要思考,我们的课堂:
挑战什么?——我想挑战什么?我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有挑战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冲动)
突破什么?——难点?障碍?
提升什么?——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与学生同乐,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三、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
观点3:智慧的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华师大老师在讲这一个观点的时候,我马上想到一个故事:
有一位少年前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长智者。
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微笑着回答: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
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平常心)
智者微微点头!接著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片刻问: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爱心)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 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尊重)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著你以后慢慢品味吧!(爱自己)
这个故事与“智慧的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自己当成学生,这是一种学习的心态,一个人一生中能有一种学习的心态,他一定会不断地向前走,终身学习才会终身进步;把学生当成自己,就是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他,尊重他;把学生当成学生,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儿童的立场去看问题想事情。
案例一: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告诉我们,怎样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看待教育: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让我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
四、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总是在期待、信任学生。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国王叫塞浦路斯,他非常善于雕刻。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雕刻出一位明眸皓齿、翩若惊鸿的绝世佳人,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尊美女雕塑,而且爱得是如此忘情、如此疯狂!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装扮她,跟她说话,他向爱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终于被他打动,便赐予雕像生命,让他们结为夫妻。这就是很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教育的影响颇大。最典型的是1968年的一次测试。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告诉有关老师,名单上的学生以后都很有出息。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求知欲望强,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五、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的智慧。必须理解的关键字“实”。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遵循“五实”,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老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课上完了,学生知识能力提升了,学生喜欢这堂课,喜欢你这个老师,他的情感态度生成了,学生走出课堂后,有一种主动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有意义的课,就是学生走进、走出课堂不一样了。)
2、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来说的,对全班同学,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是否都有所得。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才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3、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4、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有缺憾的课,恰恰是有发展空间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真实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没有真实,“好课”也失去了价值。
叶澜老师提出的“五实”评价标准为我们怎样上好一节课给出了漂亮的解答,也为我们如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指明了方向。
六、团队合作意识要浓厚,脱离团队个人也无法发展。
这个观点是我的切身的体会。我本人是个很笨的人,聪明这个词与我无缘,但我很幸运,因为我总能遇到一个优秀的团队。99年刚调到石码,就要参加石码学区的赛课,是我的娘家——内楼中心小学的领导与老师耐心地听我试教,帮我磨课。在石码中心小学,每一次公开课的后面,都有一个团队在帮我出谋划策,课堂细节如何打磨,问题如何处理,如果再上一节课该如何重建?调到教研室,我又遇到了一群热心的老师,像高老师,手把手地教我,该如何评课?跟基层老师交流要注意哪些问题?教研应关注哪些问题?应该说,是这么多的老师在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一步一步地推着我朝前走。我非常感谢在我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扶持过我的领导、老师、同事,同时深切地感受到,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作后盾,个人也无法发展。
有一句非洲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么就一起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一条直线圆成圆时面积最大。同样的道理,一个缺少团队精神的学校,还有发展的前途吗?一个缺少团队精神的教师,还能走多远呢?
三、生命的自觉
今天有幸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师礼仪”这个课题。乍看这个题目,我也一脸地迷茫,“礼仪”不就是注重好形象,讲好礼貌,给学生做好表率,我们天天都是这样做的,有什么好学的,还用像服务行业那样专门培训站、坐、走的姿势吗?我觉得无从讲起。于是带着这种困惑,最近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结果发觉需学的东西有很多,还真有专业的教师礼仪培训和相关的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规定。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教师礼仪的有关知识。
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内容包括:仪容仪表礼仪和言谈举止礼仪,其作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被他人尊重是一种权利,所以我们教师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的一种权利,使我们教师的一种美德。
首先谈谈仪表仪容礼仪:
说到这里,我想起上学时玩的一个游戏:一名同学做出动作,其他同学猜测这位老师是谁。其中有三个同学做得动作让大家都猜到了是哪位老师。他们做的动作是先清嗓子然后随地吐痰;一位做的动作是迈着大步走,还有一位做的动作是扔粉笔头。当时觉得好笑好玩,现在也为人师,想想原来给同学们最深印象的老师形象竟是这样。的确,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照。所以我们教师要更加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是其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表
仪表仪容礼仪
包括服饰、化妆、发型、站、坐、走的姿势等。具体的男女教师服饰、化妆、发型,以及站、坐、走的姿势,真的像训练模特似的,都有具体的规定
仪表礼仪
1、服装仪表:要整洁、得体。教师着装要有职业特点,整洁庄重,自然得体;衣着颜色、款式要与教师自身良好气质溶为一体,并有时代感;青年教师着装款式可新颖、活泼,但不可追求奇装异服。切忌:脏、破、乱穿、杂(色彩、面料、款式不搭配)、过露、过透、过紧、过小。忌穿拖鞋。
表情仪表
(1)眼神:在与学生(或同事)交往中,应适度地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
(2)微笑: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
3、仪容:端庄、大方。男教师不留长发剃光头,女教师不画浓妆,不染艳发,且发型端庄、秀美,符合教师身份。(男士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士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眼),不染艳发;指甲要经常修剪,保持清洁
二、仪态礼仪
1、立姿——挺拔、轻松、自然
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
站姿的基本要求:抬头,两眼平视,面带笑容,胸腹距离拉长,双臂自然下垂,或相搭放置腹前。两腿直立,男士自然开列,女士双膝靠拢。
2、走姿——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
走姿的基本要求:上体正直,跨步均匀,双膝靠近,步伐稳健有节奏感,切忌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最好不要跨楼梯走。
3、坐姿——端正、文雅、自如
坐姿的基本要求: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自然放置大腿上,或小臂放置桌上。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
当然,在现实快节奏的教学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像这样训练模特似的,仪态仪表做到大方、得体就行了。
因为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再来谈谈言谈举止礼仪:
包括:进出校门礼仪、课堂礼仪、办公室礼仪、电话礼仪、与学生交往礼仪、参加学校集会礼仪、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一)进出校门礼仪
1、进出校门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2、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客,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或“小姐”。
3、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
(二)课堂礼仪
1、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无声。在上课铃声敲响之前,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别忘了以您自己的方式向学生问好;教学是一种仪式,当您走进教室时,务必带着课本、教案和学生名册。还有,希望您带着微笑进课堂,带着欣赏进课堂。
2、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
“请”、“谢谢”要挂在嘴边。用普通话教学,不将低落烦恼情绪带到课堂。
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感染学生。温和、耐心、尊重学生,这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也应该是教师必须具有的教育素养。爱学生,就不能只爱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浅浅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柔柔的动作都是无声的鼓励。充满爱心的教师,定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
如果有本校或校外人员听课、检查,教师应示意学生起立问候、道别。请听课人员先行,必要时鼓掌欢送。
3、下课铃声敲响之后,别忘了向学生道别,如有可能,您最好不急着离开教室,也许有学生需要您的帮助。切忌:①拖堂;②学生施礼时,教师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三)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
1、以礼相待,认真办公,不大声喧哗,不妨碍办公。
2、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把门、窗、灯、饮水机
3、热情待客。有客人(或家长)来访时,做到“四个一”:展一张笑脸,让一把椅子,送一声问候,递一杯热水?如果被访的老师正好不在,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并帮助寻找被访者,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
(四)电话礼仪(1)打电话礼仪
当电话接通后,应首先说:“您好!我是×××”。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电话,说话时要保持一种高兴的语气和声调,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喀啦”一声挂断。
(2)接电话礼仪
当听到电话铃一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这里是府新小学。”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五)与学生交往礼仪
1、与学生相遇时的礼仪 师生在校园里相遇时,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早上好!”、“同学好!”或“同学再见!”。
2、与学生谈话时的礼仪
(1)选择好地点和场合,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
如果是表扬或研究工作,可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谈话;如果是批评或了解情况,宜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谈话,如走廊、球场边等,有时也可在办公室里进行。
(2)师生平等,平易近人,不训话。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谈活时要认真,虚心倾听学生意见(包括片面的、错误的意见),然后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3)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4)要讲究礼节。学生应命来到时,教师要热情有礼,不能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话。谈话前,可请学生就坐,谈话后,应送学生离开。
(六)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升旗礼仪
(1)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规范立正。(2)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2、集会礼仪
(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中途离开。
(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
3、听课礼仪
(1)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置。
(2)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安静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无故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
(七)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
1、家长会的礼仪(包括在校会见家长时的礼仪)(1)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2)尊重家长,语言礼貌。要求: ①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情况;
②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
③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
④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
⑤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不要教训家长。
(3)做好准备,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热情待客,使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家访礼仪
(1)选好时机,预约前往。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并把家访的主要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友好、请求、商量式的。
(2)举止稳重,温文尔雅。
(3)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好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实,我们刚才谈的教师礼仪,陪伴在我们教学生活的每一天,我们每一天都是这样过的,这样做的,只不过有的方面没有细化罢了。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既然能塑造学生的灵魂,为什么不能塑造我们自己的形象呢?让我们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
第四篇:教师培训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受领导之托,今晚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高效课堂的改革与实施下面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些内容,有些是我听了领导、专家的一些见解,我很赞同就搬过来了,有的是我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点心得体会。
我们就从一些理论开始,高效课堂的内涵,毫无疑问,它是针对以前的负效课堂、无效课堂、低效课堂而提出来的,我们要先达到有效课堂才能实现终极目标高效课堂。有一个专家这样解释的负效课堂等于误人子弟、无效课堂等于目中无人、低效课堂等于知识本位、(将本来宽泛的教育概念狭隘化,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有效课堂等于学生本位、(教学不着重于灌输知识,而着重于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的功能在于创造学生自我学习最有利的环境,教师必须激起并引导学生自动自发,刺激学生学习,不能取代他们学习)。高效课堂等于主体多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那么我们所说的“低效课堂”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少(学习内容少)、慢(学习速度慢)、差(教学效果差)、费(耗时太多)偏(只教知识不育人)。那我们现在追求的高效课堂则相反。
高效课堂具体体现在哪三效呢?有一个著名的穿越玉米地的原理可以进行很好的诠释。首先,比谁最快穿越过玉米地。其次,比谁在穿越玉米地时掰的玉米最多。再次,比谁在穿越玉米地后,被玉米叶割破的伤最少。第一个讲究的是效率,第二个追求的是效益,第三个要的是效能。同样的,在我们的高效课堂中,要有效率,掌握知识扎实,检测分数高;也要有效益,学习兴趣浓,行为习惯好,能力提升快、素质发展全;还有追求效能即教学目标、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统一。但往往在课改之初,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一定能提高,但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不仅仅是音体美,音体美是一种技能,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是真、善、美。
真 —在做人上求真。待人以诚,不浮躁,不功利,尊长爱幼,同情弱者。在学习上求真。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思考,抵制外来诱惑。考试中的每一分都是自己学习所得、思考所得。在做事上求真。不弄虚作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善——对人心善。不伤害或妨碍别人,有同情之心、感恩之心,报效之情。这是支持一个人学习和进步的强大力量。对物以善。植物、动物皆有生命,有善心之人应惜之、护之。
美——不只是外表和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品质。不但在考试科目上有好的成绩,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也有好的表现,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我觉得这个比较欠缺,举个例子,一年下来没学会一首歌,在语文课上来点动听美妙的背景音乐居然是哄堂大笑,原因是从小没受到美的教育与熏陶。再比如,当一人在受罚,其余同学都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当一人回答不上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全班同学的鄙夷和讥笑。孩子受到的情感教育太少了。
学生有了真、善、美的品质,学习目标才能明确、学习态度才能端正、好的习惯才能养成,最后成绩才能有效提升。“素质决定分数,分数体现素质”。高效课堂,学生应该会有哪些表现?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辩论热烈,争问抢答欢呼雀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积极主动。那老师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造就刚才学生的那些精彩表现呢。课前的学习策划(导学案编写与修改)课中的组织控制、关键问题的点拨,不过我觉得这些都需要时间,我们都需要慢慢成长。
通过平时的自己的实践以及观察,我们老师会发现不要说高效课堂,连有效课堂都达不到,来看看学生出现的一系列假学习行为:学习没兴趣,为老师、为父母而学;学习凭感觉,缺乏有效的方法,随大流;上课就是听讲作笔记,下课就是完成作业;课前不预习,课堂不思考,课后不梳理;听讲、做作业是做给老师看的;从资料中找答案展示时照念;把小组讨论作为掩饰自己免于思考的避风港;对问题不作深入思考就回答或动笔;静不下心来思考,热衷于表面文章。可以说十之八九发生在自己班孩子的身上。那我们就要反思了,我们是否有假教学行为呢?◎有领导来听课就按模式来,领导一走又是老一套;◎上课样式千篇一律,不管什么题材什么文本教法都一样;◎未深入学习和分析教材,教学蜻蜓点水,隔靴搔痒; ◎过度使用现代技术设备,把一堂课变成放映课◎黑板上不写字或写很少的几个字;◎重点不突出,难点讲不清;◎上课过于程式化,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新奇特”。
看完这个以后,我就自惭形秽了,因为说的好像就是我自己。
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下面我就根据我们普遍遇到的一些困惑抛出来。第一,我们是完全依赖模式还是认为模式碍手碍脚。我们现在模仿的是山西太谷县的二十四字教学模式,我们是每天按照这个流程走下来呢,还是这个模式太过程序化而无法融合自己的思想?
学书法有一个步骤:临帖—入帖—出帖—破帖。临帖是指先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划,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入帖一般指仿效的过程,指学习古人碑帖能够进入其中,出帖指后期笔法较成熟了,能够灵活运用的过程。破帖是指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还需在自己丰厚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自成一家。那么我们的高效课堂也一样,我们要先去观察别人的模式,领会这个模式的精神。在课改之初,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满堂灌的旧的教学方法,就必须要有个模式,不然的话,教师上课时会无所适从,效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在实验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不同课型(或文体)的特点灵活运用模式,再不能简单照搬,过分依赖。如:在顺序上可以打乱,时间安排上可以调整等。
第二,学生预习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
学生预习得好,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反之,预习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的效率就低。语文教学中预习可以这样开展:
1、形式:以导学案的形式最佳。(问题导引)在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2、预习的内容包括①相关资料的补充介绍。②课文朗读③字词④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⑤文章重点段落赏析⑥文章思想情感⑦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个问题
3、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并养成习惯,圈点勾画。
第三、学生合作流于形式。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其余学生当听众,不做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思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唉声叹气,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些什么。思考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没有挑战性。
一种情况是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交流,学生就会无所是事,不知所措,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自己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无挑战性。
3、忽视了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学生没有良好的合作习惯,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合作时教室里乱成一锅粥,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毫无合作可言,;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不会表达,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提高合作的实效性。刚开始搞,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少,自制力差,因此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这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
2、“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3、小组交流应涵盖这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三是学会评价。而以前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在多次听课中,以及我自己班上,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做一个学习的接受者旁观者,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表扬正确,呵斥错误。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别人讥笑,怕老师棒杀,怕说不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快。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了个人发言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全员参与,情感体验,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极大的耐心。
第四、展示交流耗时低效。学生的自学、合作学习都需要通过展示来验证他们学习的情况如何,已经掌握了什么,出现了什么偏差,哪里还需提高,因此,可以说展示是一个发表意见、见解,暴露知识漏洞、提升完善的过程。
展示的内容
1、展示的内容贵在“精”
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展示的内容一定要抓住重难点,一定要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2、展示的内容应突出展示的三大特性
(1)问题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展示并不是把导学案上的内容照搬到黑板上,应该展示重难点,而一些内容简单易懂其实展示的必要不大。但要是有些不难,但又应该展示的问题,就应少占一点时间。
(2)互动性:针对展示的方式来讲,展示时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流,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等多种形式。(3)创生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包括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感悟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体现了展示环节的必要性。展示的步骤
有展示,就要有点评。展示时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展示时一般由B层、C层同学展示,由A层同学负责点评或拓展。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调控。点评时,点评的内容则应该是具有针对性、拓展补充性。对展示组的人员参与度、精彩度、准确度、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点评、打分。这里可以结合我们学校的课堂组内展示秀和积极小组这两张表进行评价给分。
课堂展示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有可能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比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它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不关心展示,课堂气氛冷寂等等。那怎样才能使课堂展示精彩,有序,高效呢?我这里总结了5个小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小组成员都会了才可以展示;
2、组长只许补充,不允许展示;
3、不同的小组成员展示的分值(或星数)不同,A类最低,C类最高,B类居中;
4、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要积极思考,勇于挑错,谁挑出错误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给谁的小组加分;
5、其他组展示过的内容,以后就不再重复展示。
第五、导学案不符合班情、学情
导学案的编者需要为大众服务,他设计的是普通情况下,基本能被大多数老师、学生接受的导学案,他要考虑领导是否合心意,这本书好不好卖,所以它不可能百分之百适用于我们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导学案进行增、删、改、调换顺序 忌生搬硬套,逐题讲解、对答案;忌把导学案当教案;忌把导学案当习题册。如果每篇课文都这样去备的话,精力有限,如果能有电子存底、循环使用就好了。第六,学生评价问题
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鼓励和保持学生的一切创造欲望和尝试。这是大的方面,落到实处体现为“即时性评价”
1)评价知识点;
2)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声音、形体语言等等;
3)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小组表现评比
栏”,只要有要求,就一定要有评价。)
以上这些并不是说我已经做得如何如何了,其实很多的想法都还没有动身,我也毫无保留地跟大家一起分享,就当是抛砖引玉吧。我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忘掉我们之前的光芒,抛掉内心的那一点点优越感,让我们一点一滴去做,争取超越过去的自己。
第五篇:教师师德培训讲稿
爱心与责任
――龙固镇中心小学师德培训讲稿
姚念刚
目标意义:
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制度意识、责任意识、师德意识及其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进一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育人为本的观念,牢记教师的神圣职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教师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
培训内容:
通过《 班主任工作艺术,主要在于“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班主任工作创新感悟:细节中做宽容,宽容中做细节》等两篇文章教育引导教师敬业爱岗,忠于职守,乐教敬业,甘于奉献,并为全体教师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希望通过此次师德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好当前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水平,着力塑造我校教师的优良形象。
班主任工作艺术,主要在于“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
——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上的讲座(摘要)
一则:就是一条教育原则:爱与严。
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严格也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
二感: 就是对于你的本职工作要有责任感,对教育事业要有使命感。
光有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还不行,教师还要有使命感,所谓使命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教育是超前性的,你必须想到你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能否用他的双手撑起中国头顶上这片蓝天。是不是以中国融入世界了,在交往过程中成为一个强手。在你今天的教育当中就注入一点未来。这样他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人才,就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言:
第一言,对班主任工作,要求自己做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
我们的老师如果有这样一种理念的话,当班主任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把问题推卸给家长,把责任推卸给学生。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地,从自身的改变做起。然后创造出教育的奇迹,这是对班主任工作。
第二言,对你的学科教学,要求自己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要有这种理念,在你的学科教学中,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培养出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合你。
第三言,借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最大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把能培养出值得我崇拜的学生当成我教师最大的成功与快乐。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自知之明,最重要的是评价自我,别人怎么评价都不是主要的。一切身外之物都是虚的,最重要的是你怎么评价自己。如果你不能够正确评价自我的话,你就会被周围的一切所干扰,难以守住你心灵的这块净土哇。教师最大的追求,不能不提物质,但不能无休止地谈物质,人生,最无止境的追求就是精神生活。教师一生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就是你的学
生,尤其是那成功的学生。
四通:
第一通:通晓班主任工作。干一行通一行,你要对你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要通晓。
第二通:通晓学科教学,学生不会因为你班带的好而课教的差而原谅你;也不会因为你课教的好班带的差而迁就你。两者教书育人缺一不可。第三通:通晓相关学科。除了教育教学以外,与做人相关的,你都要有所了解。你这样站在讲台上,才会触类旁通,你的语言才会永远富有魅力,吸引着学生,感召他的心灵。
第四通 :通晓教育科研。
五心:
第一心: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有爱心。
第二心:信心——信心+实干=成功。要想获得成功,你先要有信心,有信心你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脚踏实地的实干你就成功了。
第三心:专心——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一定会取得成功。
第四心:恒心——教师必须持之以恒的做你的工作,不能够半途而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打败你,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你半途而废了,你不要怨天尤人。所以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永远坚持做你的这项工作,最终就能有你可喜的成果了。第五心:虚心——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个向别人学习的心态。那么你就能够永远的不落伍。
六法:就是六个教育的技巧
第一个技巧——“优良环境的感召法”
所谓优良环境,就是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就是指优美的校园,和谐的班集体。人文环境就是指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师与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朋友加同志式的,这样一种关系。生与生之间互助合作平等这样一种关系,那么这样一个集体,这样一种环境就是优良的,就能够感召你的学生愿意到学校来,愿意到班级来,愿意参与你的教育教学。
第二个教育的技巧——“虚功实做的导行法”
虚是虚实的虚,功是功能的功。
第三个教育的技巧——“捕捉兴奋点的磁性法”
善于捕捉学生兴奋点的老师,你的班主任工作能产生磁性,能深深吸引住你的学生。
第四个教育的技巧——抓住教育时机的功倍法
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的老师,你的班主任工作常常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个教育技巧——“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所谓三位一体指的是什么?就是指班主任老师能不能调动起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力量,使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教育,说起来难,做起来并不是很难的事。
最后的一个教育技巧——“自我教育的内驱法”
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怎么让孩子在学校完成由他律到自律这是班主任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班主任工作创新感悟:
细节中做宽容,宽容中做细节
一个好的班主任一定要注重营造一个有感情的班级集体,“放了春风收夏雨”,班主任工作要细节中做宽容,宽容中做细节,宽容学生会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细节必然唤起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
“细节中做宽容,这是班主任工作创新的策略”
魏书生老师有一段话:“行为问题多的学生,他们的心灵就像蒙上了一层晶莹透亮的冰,若教师对他们冷,他们就硬,只能用我们教师真诚的宽容之心才能够融化他们??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学生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我想如果说能够成为老师是一种荣幸的话,那么,能做班主任便是一种快乐,班主任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天堂,那是一种幸福。1.宽容是班主任对待班级工作的一种积极、灵活、适应的教育态度 宽容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对待教育工作的积极态度,更是做一名好教师的时代责任,是新时期教师形象集中而完美的体现。宽容是服务学生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标志.培养学生情商,教师应以“善”为根本,表现宽容的本质,教师应允许学生出现过失。教师“为善”的始终目的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不同的心智在学校得到最大程度的展露。正如哈佛大学的例子,哈佛的魅力就在于“在哈佛的课堂,是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的”。答案尚且不求惟一,何况我们面对不同性情、不同阅历的学生!2.宽容是班主任的一种心境、涵养、气质、崇高的工作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崔 培 训 材 料 安
禳 2013年8月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材料
延长县教研室 崔安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下面就“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和在坐的各位老师共同学习。
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师职业?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教师的“德”
“德”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一个有威望的人称之为德高望重;如果做了损人利己的事,会被人骂为“缺德” “看这人德行”。
今天我们讲的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据有关部门不久前的民意调查,教师在所调查的二十一种全民所有制的行业中,被认为是社会形象第十二位的;数中偏下也就是说,其职业道德状况是不好的,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不那么干净了。
教师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给行业抹了黑。“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的最大的缺德;“以权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知法犯法”是执法工作者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则是教师最大的“缺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这句话警示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做个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我国《教师法》在第八条中规定:“教师不得污辱学生,不得体罚
学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也作出了相应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但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防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体罚现象,还有时发生,个别还相当严重。
有的教师向学生宣传反动言论和不健康知识 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侵犯学生隐私;
没收学生物品;
限制学生自由;
(上面几点,如果学校有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定,不能算不守法。)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不敬业
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作没有事业心,责任感,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当着和尚还老想着能不能不撞钟!
二是个人利益至上,功利心太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再小也干,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再大也不干,见活就推,得空就蹓,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教学成绩一塌糊涂。
三是缺乏教学激情,倦怠心理严重。
四是课外辅导、因材施教,这些基本的职业要求对他们来说都成了过高的奢望。干起工作讨价还价,缺失奉献精神。
五是不爱岗,从事厌恶教育事业、厌恶学生。谈不上乐业、勤业、精业。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不关爱学生表现: 有的教师不把学生当人看,而是当成盛装“知识”“美德”的容器;篇三:教师师德培训讲稿
师德培训讲稿
培训人:贾宏飞 培训时间:2011年3月 17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全体教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工程师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然后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因此,教师的师德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师劳动中,教师自身的道德是劳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经常起作用的教育因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品质是:经常谩骂学生,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偏爱,不公正;上课拖课,上完课就不理学生;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教师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师道德能够调节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2)教师道德能激励和鼓舞教师终身献身人民教育事业;(3)教师道德对学生品德起培育作用;
(4)教师道德品质还能对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着重从师德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要求: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是献身教育的强大动力和基础,献身教育是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集中表现和实际行动。一个有献身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必然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教育的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感情,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教师的事业心是坚信自己所
从事的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教师工作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之一,教师应成为教育艺术家。
在此,要求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要有主人翁精神。教师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做到爱校如家。工作上要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对工作中消极、被动,缺乏朝气的工作态度。
2、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要有奉献精神。曲肃同志讲过:爱就是给予,就是奉献。热爱学校就要对学校奉献,为了学校的事业,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而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应该具备“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献身精神。
3、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工作中要尽职尽责。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能上好课。我认为教师上课,一方面要传授好知识。最起码要求教师上课要使学生听得到,听得清,这是做教师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管理好学生。课堂上学生在讲话,做小动作,或者在睡觉,教师也不管,这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对学生的管理,固然有一个客观原因,这就是普职、五年制学生的素质不是太高,给教师的管理增加难度,但是,如果对学生不管或管不好学生是不是还有教师自身的问题呢。对学生进行管理,主要进行思想,包括心理教育。课堂上教师必须管理学生,要善于管理,同时要讲究管理的方法。教师上课对学生要有一种吸引力(这就是上课的艺术魅力),同时要有一定的活力,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当然要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备好课,做到备课要规范,上课要严格,批改作业要认真,要按照教务部门对这几方面提出的要求去做。热爱学校,也就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时刻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绝不随便浪费学校的财物,时刻关心学校的利益。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感情。教师的心灵美主要应表现在爱生上。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最可贵的品质,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热爱学生,既是一种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师生感情融洽,才能搭起互敬互爱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更快进步。教师热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热爱学生,最根本的就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全面关心每个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而不要歧视、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爱全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4、热爱学生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教育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态度要和蔼,平易近人,循循善诱,使学生坐如春风,心情舒畅。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师德的重要特征,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这种影响终生留在学生身上。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无声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为此要求青年教师做到:
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用自己的心灵美,塑造学生的心灵美、诚实、正直、谦虚、谨慎、遵纪守法、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教师的重要品德。教师应该做到:说的和做的一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做到遵纪守法,首先要自 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如上下班制度,上课制度,自习课、早读课、晚自习辅导制度)。
2、具有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树立优良的教风,用优良的教风去培养优良的学风。教师应该做到一丝不苟,勤奋好学。
3、文明风度是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教师应该做到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讲究卫生。
总之,要求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师德培训讲稿
培训人:贾宏飞 培训时间:2011年3 月28 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全体教师
德乃师之魂
——论教师的职业精神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和浑浑噩噩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教师的职业要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要求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为先。赞科夫说得好:“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一个对学生嘘寒问暖的老师,必定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的偶然犯错甚至是冒犯自己,你是宽容地就势引导,还是大发脾气或撒手不管呢?有爱心的教师总是选择前者,他们善于把关怀和宽容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法宝。
如果作为教师你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了浓厚的职业情感,有了充分的职业信心,有了深刻的职业价值认同,有了强烈的职业责任,有了远大的职业理想,那么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职业精神;进而也就必然表现出优良的师德修养,师德风范,并牵引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去。不能设想,一位对自己的职业,感情不深、信心不高、价值理解不全、责任意识不强、目标理想不明的教师,能有所成就有所进步。
综观历史,“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所以,中国的老师历来看重自己的师德修养,从孔子到朱子,到陶行知,无不以为人师表来时时事事处处篇四:教师师德培训讲稿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工程师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然后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因此,教师的师德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师劳动中,教师自身的道德是劳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经常起作用的教育因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品质是:经常谩骂学生,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偏爱,不公正;上课拖课,上完课就不理学生;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教师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师道德能够调节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2)教师道德能激励和鼓舞教师终身献身人民教育事业;(3)教师道德对学生品德起培育作用;(4)教师道德品质还能对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着重从师德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要求: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是献身教育的强大动力和基础,献身教育是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集中表现和实际行动。一个有献身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必然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教育的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感情,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教师的事业心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从而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教师工作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之一,教师应成为教育艺术家。
在此,要求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要有主人翁精神。教师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做到爱校如家。工作上要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对工作中消极、被动,缺乏朝气的工作态度。
2、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要有奉献精神。曲肃同志讲过:爱就是给予,就是奉献。热爱学校就要对学校奉献,为了学校的事业,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而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应该具备“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献身精神。
3、热爱教育,热爱学校,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工作中要尽职尽责。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能上好课。我认为教师上课,一方面要传授好知识。最起码要求教师上课要使学生听得到,听得清,这是做教师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管理好学生。课堂上学生在讲话,做小动作,或者在睡觉,教师也不管,这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对学生的管理,固然有一个客观原因,这就是普职、五年制学生的素质不是太高,给教师的管理增加难度,但是,如果对学生不管或管不好学生是不是还有教师自身的问题呢。对学生进行管理,主要进行思想,包括心理教育。课堂上教师必须管理学生,要善于管理,同时要讲究管理的方法。教师上课对学生要有一种吸引力(这就是上课的艺术魅力),同时要有一定的活力,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当然要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备好课,做到备课要规范,上课要严格,批改作业要认真,要按照教务部门对这几方面提出的要求去做。
热爱学校,也就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时刻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绝不随便浪费学校的财物,时刻关心学校的利益。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
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感情。教师的心灵美主要应表现在爱生上。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最可贵的品质,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热爱学生,既是一种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师生感情融洽,才能搭起互敬互爱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更快进步。教师热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热爱学生,最根本的就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全面关心每个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而不要歧视、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爱全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4、热爱学生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教育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态度要和蔼,平易近人,循循善诱,使学生坐如春风,心情舒畅。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师德的重要特征,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这种影响终生留在学生身上。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无声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为此要求青年教师做到:
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用自己的心灵美,塑造学生的心灵美、诚实、正直、谦虚、谨慎、遵纪守法、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教师的重要品德。教师应该做到:说的和做的一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做到遵纪守法,首先要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如上下班制度,上课制度,自习课、早读课、晚自习辅导制度)。
2、具有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树立优良的教风,用优良的教风去培养优良的学风。教师应该做到一丝不苟,勤奋好学。
3、文明风度是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教师应该做到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讲究卫生。
总之,要求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一、教师
1、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师职业?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2、教师是一种特殊、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为什么?
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
2、教师的劳动任务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上去造就完美的个性,塑造高尚的灵魂,而不是简单的从外部去“雕琢”对象;
3、教师的劳动“产品”具有滞后性,一些教育不当事在以后显现;
4、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以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
5、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人格性:是面对面得交流、心与心的交流、没有权利但有魅力,人品决定产品。
6、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各个教室作用的有机总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二、师德
1、教师的“德”
“德”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一个有威望的人称之为德高望重;如果做了损人利己的事,会被人骂为“缺德鬼”,还有人们说的“看这人德行”。今天我们讲的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据有关部门不久前的民意调查,教师在所调查的二十一种全民所有制的行业中,被认为是社会形象第十二位的;数中偏下也就是说,其职业道德状况是不好的,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不那么干净了。教师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给行业抹了黑。“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的最大的缺德;“以权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知法犯法”是执法工作者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则是教师最大的“缺德”!
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三、师德的重要性
1、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1)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篇五:教师师德培训讲话稿
加强师德修养 关注学生安全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乡中小学教师师德、安全培训会上的动员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首先祝贺大家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在教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向所有奋战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说一声“你们幸苦了!”。很荣幸能参加今天培训会,看到你们,我看到了**的希望,更坚信我乡一直以来追求的科教兴乡的美好愿望定会实现。
今天本来该是大家放假休息的日子,但我们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在这里组织师德、安全的专题培训,为此,教育局、中心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如此大规模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安全意识,促进学校安全管理,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关于这次培训,我和大家谈谈我自己的几点意见。
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深刻理解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格和精神风貌,是学校办学软件最重要的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最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强大的竞争力。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教师的师德水平状况、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评价。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建设一支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综合素质优良、专业基础扎实、教育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其次,要强化过程,注重实效,扎实深入地开展好师德教育后续活动。根据教育局的总体布署和安排,中心校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科学细致周密的安排,我们要严格按照要求在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上扎实深入地开展好这次教育活动,力争使每位教师在这次教育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再次,要严格律己,维护教师崇高职业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就要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道德追求,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道德准则,要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廉洁从教、无私奉献的榜样,要做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知难而进的榜样,要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榜样,要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榜样。
最后,增强责任心,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原动力和起点,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最集中的体现。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是对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处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人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高尚的师德,教师对学生的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感情,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责任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我希望大家树立服务意识,甘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各位教师,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希望广大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师德修养;关心学生安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有你们,**的教育事业定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