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本站推荐)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改革。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的系列化改革。所以它是新的。它新就新在理念上,新在与世界课程改革的接轨。是古代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后的又一次教法大变革。它必然带来迷失、模糊、甚至阵痛。特别是语文课程,从古代走到今天人们反而不知道语文究竟是什么,该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有人提议语文课不要语文,甚至有人提议初中以后可以不开设语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2年语文,几千个课时,无数孩子童年、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都砸 了进去,还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不明确在语文教材上表现得很明显。说白一点,就是做了不 该做的事,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初步 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何进行呢?教科书的编写者为了突出“辩证联系”这一观念,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折磨孩子。人教社六年制语文第十册中有托尔斯泰写的《跳水》一篇课文。说 的是一条海船上,一个孩子跟一只猴子玩耍、追逐。猴子爬到桅杆上去,孩子也不甘示弱,爬上桅杆去追猴子。猴子灵巧,爬到桅杆上,把孩子的帽子放到了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气 极了,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突然间,情况变得危在旦夕。只要孩子一失足,就会跌到甲板 上,粉身碎骨。这时所有的水手都惊呆了。这时船长——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出来了,手上拿 着一枝枪,他本来是要打海鸥的,看见孩子,立即把枪瞄准儿子,喊着:“赶快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小孩跳到水里,水手们把他救了上来。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至 爱,那种情急之智,很感人。教参上要求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要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 联系在一起的?要注意是 怎样变化的。——猴子是怎么和小孩发生联系的?于是按照要求,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理 解猴子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老师就不停地挖掘字句,就这样生拉硬 扯,彼此痛苦不堪。后来又改为要把船长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一篇好端端的课文,硬是被整得支离破碎。到头来,谁都不明白,学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一位专家说,这样消磨孩子的美好时光,该谁负责?这样一来,老师不明、学生更不明。因此,语文只能算作一个方向不明、方位不定的模糊学科,也是一个学起来很累很难,学不学差距也不大的学科。因此我的发言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从历史的角度谈一谈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改革;第二,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角度谈一谈出现的问题及目前有哪些对策;第三,如何去迎接这场改革,时间允许的话再介绍两个课例。
纵观语文课程历次改革,我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语文课的“目的不明、内容不明、教法不行。”这次改革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触及到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只能说是为实现语文新课程愿景我们一起去努力。我之所以用“愿景”这个词是受了连战的启发,想用这个词来说明语文课程改革还有相当一段路,甚至是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明史。鉴往可以知今,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新课改的现状
1、问题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什么”。目前争论得十分激烈。我介绍两种主张。一种来自权威方面。小学语文的编审崔峦先生认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特别是不同于理科。数学,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因为,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在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教和 学的一篇篇的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是不知道的。靠教师钻研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其实所确定的内容还是字、词句、篇的知识与规则。语文是工具嘛!三维目标首先就是知识与能力。例如《捞月亮》,不仅仅是读懂课文,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做,容易做出傻事来这个道理。这是个例子。
另一种意见来自学者,主张既不要教语文知识,也不需要把握编者意图,就是不要语文的语文课。我摘引几段—— 语文课几乎时刻都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个学科的名字就足以让专家们一个劲地咬文嚼字:语文,语言文字乎?语言文学乎?语言文化乎?公理婆理,各执一词。如果当初语文这门课不叫语文,而叫母语之类,不知该如何去“顾名思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也是个争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学会吸收和表达。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仅仅是那些具有可操性的表达技能。你可以从名人传记中读到不同的奋斗轨迹,从而对人生的选择生出诸多感慨;你可以从描给高科技发展的文字中读到雄视天下的胸怀与气度,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崇高;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生命的征程;你可以从飘逸着古典情韵的诗句中,遥想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的兴衰。
然而,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他们的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一般的课外阅读显然缺乏这种“学术含量”,问题是,如果要孩子们从轻松随意的课外阅读走向“正襟危坐”的研究性阅读,相信其感受决不亚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次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里面是一张他们学校的语文试卷,试卷里有我的一篇文章的一个章节,文章的题目叫《求医》,然后有八个选择题。我从未想过我的文章可以入选试卷,于是很细心地完成了考卷,结果发现我只做对了三个选择题。最最荒谬的是,我居然选择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他这么说,还真有些道理,一位数学老师他不需要懂得偏正、主谓,也不需要划分句子成分,照样教 懂概念、照样让学生读懂题意;一位物理教师他不需要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照样写出有价值的科技论文;照理说,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也就是说,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离开教参和资料能读懂一篇文章的有多少?经常写文章的又有多少?读了一辈子教参、资料,编了一辈子练习题,结果就是读不懂、写不出来。
看来,学习语文不是左分析右分析,也不是训练这训练那,关键是要背,尤其要背古代经典,然后是多写,始则“放胆”,终至“小心”。多背、广读、勤写当为语文学习最质朴的规律。语文课的学问全在于此。
所以,语文老师不应该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教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要着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我以为这种意见有些偏激。否则,语文教师该失业了。第二个问题,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所谓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前就存在的:所谓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章被选入教材之后才产生的。不管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内容,我们关注的,主要应该是它的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是隐藏在教材的原生价值之后的,是需要开发的,是生成的。文选的提供,并不意味着自动解决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问题。这个问题也要由老师来解决,这又是一大麻烦事,只好照着教参教了。(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首先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作者写成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从中无不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我们要传达课文的价值取向当然也离不开对作者创作本意价值取向的探求。但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特别在今天,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激剧的变化。阅读前人的作品,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义和碰撞。这是很正常的,体现了阅读的本质:即历史性读物总是在不断更新的阅读中生成着永不完结的意义。许地山先生是大手笔,我们无意贬低其作品的意义。然而在上个世纪前期创作的《落花生》,对当时社会达官贵人、纨袴子弟虽外表华丽但却是寄生之虫,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的抨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当时的现实似乎使“外表好看”而与社会无用之间,有着一种比较普遍的联系。可是,在今天,既对人民有用而又注意仪容之美却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小学生在认同对社会有用的同时认为也应当像石榴、苹果一样注意外表好看又善于推销自己,这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的相应改变,应当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在赞赏许地山先生做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有了新的认识,即做一个有用的人而外表又好看的则更好,正是体现了对历史性读物在不断更新的阅读中生成出来的永不完结的新的意义。我们不难看出通常所说的“课文价值取向”,实质上应当是教材的价值取向。这就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应奉为“圣经”,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作品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作品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才能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生命的成长过 程是不可能没有心灵的自由面对和鲜活的真情投入。)第三个问题课改过程中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
1、字词教学空泛化
细细回味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实抓实?低年级为了扫清字音障碍,出示生字后找几
名同学读读就扫清了,书写时找几个范字电脑演示指导一下,学生再仿写几个就结束了。到了高年级字词教学都安排在课外预习中,课上为了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流程的顺畅,开篇就直奔内容。或是初读文时,教师只一句“把字音读准,不懂的字词查查字典问问别人”就一带而过了,至于怎么读准,哪是重点,怎么弄懂,怎么运用都无足轻重。这种淡化、泛化字词的弊端早已显现:学生作业、习作中的错字连篇,病句频现,甚至连最简单的标点符号都分不清。自问:语文的工具性何以体现?何时体现? 过多重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都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基本功,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崔峦先生也多次强调:训练语言是语文课程的专务,应避免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言过多的活动、表演。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异化,警醒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字词观,针对实际及早补救。
2、朗读教学表演化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但在我们的阅读课上,尤其是朗读环节上,教师往往置学生个性感受于不顾,或用朗读技巧强化,或用标准范读限制,虽然朗读指导和形式精彩纷呈:找伙伴读,小组内评读、教师引读、问读、竞赛读、表演读等,但不容置疑的是学生在同一感悟同一标准下机械的模仿训练,无论怎么相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综合素养也难以真正提高。真正的朗读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性行为,虽然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各异,但教师也应尊重他们或浅或深的个性感悟,决不能拔苗助长。因为读和理解是成正比的,不应强求一致。有个赵景瑞老师谈过学生对《寻隐者不遇》一诗的理解。有些学生在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时,边读边摇头,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有些学生则边读边点头,因为他们觉得隐者真“隐”啊,从心里很佩服隐者;还有些学生边读边抬头,因为他们感受到诗人很困惑,对隐者在白云深处有一种莫名的向往。由此可见多元的理解才能折射出个性朗读的风采!
3、小组合作形式化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却成了最时髦的学习方式。每名教师都用过,课上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好象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学生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探究合作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4、表扬频繁化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他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加之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在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各种温柔的肯定:“你真棒!”、“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了不起!”??教师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公开教学中我们更难以听到“逆耳忠言”。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要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一句“你真棒”让学生乏味,所以各种“换汤没换药”的表扬开始环绕在学生周围。可是再美丽的语言也有穷尽的一天。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能坚持多久? 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没有学过语法修辞知识的人,完全可以凭着正确的语感使用母语阅读、说话和写作。然而,由于我们把“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奉为语文教学的规律,又把语文知识仅仅理解为语修逻文等静态的知识,于 是,我们把大量对中小学生学习语言基本无用或用处不大的语文知识灌输给中小学生,结果是费时甚多,收效甚微。还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 “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著名作家吴伯箫曾经这样评价阅读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
所以,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三个后果:一是架空语文课程与教学,使语文课程与教学浮在半空,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一篇文章任你怎么教都行。二是迫使语文教学走向泛化,语文教学失去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实体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科目;小学的综合学习《走进京剧》是艺术课还是语文课?三是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垃圾知识”泛滥,该教的没有教(因为根本就没有),不该教的教得太多(因为只有这些东西可教,篇篇就是五十年代那一套模式:(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2)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4)总结主题思想。(5)研究写作特点。)。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因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支撑而不能落实,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也因为失去所依而走向形式化、表面化。例如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人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正在改变。从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试卷来看,大多数试卷 结构是三大部分,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对于后两部分来说,从名称到内容是统一的,惟有第一部分,不仅试卷上的名称存在着分歧,而且考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从试卷名称来 看,“基础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应用”、“积累”、“积累与运用”,等 等名称不胜枚举。还有一部分试卷为了避免引起争议,索性什么都不叫,采取要求“完成1-6题”这样的方式规避这个问题。①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反映出了人们认识上的分歧。一部 分 人认为基础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等重要,并且是语文教 育的核心,所以在试卷中与侧重于能力的阅读和写作部分应该并驾齐驱。也有人认为对于阅 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就是对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的考查,根本就没有必要对基础知识单独进 行考查。
这说明人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正在改变。原来所说语文基础知识是指 字、词、句、语法、修辞、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现在虽然人们也说不清楚语文的“基础” 究竟是什么,是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是基础知识,还是语文知识里面的基础知识?但是,人们认识到原来的认识肯定存在问题,因为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去记、背语法、修辞和文体知识等内容,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这说明语文知识需要创新,怎么创?专家也摇头。
二、对策
(一)学会处理教材
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每一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涵盖听、说、读、写,每一篇课文都内蕴其独立的思想、情感、见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师要学会正确有效地处理教材,这里向大家介绍 “三抓三重”法──抓整体、抓突破口、抓读,重感悟、重积累、篇二: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讲稿
东苑学校 王丽萍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简单、过程乏味,缺乏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出现了“虚”、“闹”、“杂”、“碎”、“偏”的问题。究其原因,源头在备课,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力气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纵观我们备课的过程,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过于依赖教参,缺少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2、照本宣科,课文处理得比较碎,问题设计的太多。
3、过于关注教学方法,缺少对目标的整体把握。
“基于标准”应当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的一个核心特征,或者说,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应当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备课,“基于标准”的备课是让新课程的话语从理念话语走向实践话语,从专家层面转向教师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标准”的备课是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备课是新课程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关于语文教学任务的分析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如果达到了这10条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可以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 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包括:查字典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积累运用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高声朗读的习惯,背诵
诗文的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三、基于《标准》的备课要求
(一)目标优先
关于目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失败的课堂教学恐怕没有人不曾经历过,有的教师为什么自认为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呢?在众多的原因中,目标的把握是主要原因。在传统的备课中,往往先考虑我第一课时教什么,第二课时教什么,教学内容先于教学目标存在,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占据着一个核心的地位,通常是教学的唯一内容,而且决定着教学的目标,所以,传统的备课中,首先看的就是教材,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目标是抄教参的,很少考虑到实际情景中学生学习的前提知识和技能。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通常只列举教师应当教的主题或者学生应当学习的主题,是学习内容的一些“样例”,而不是学生应知道的和能做的事,即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在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学的目标不是来源于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是源于课程标准;而教学内容又是由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决定的。因此,在基于标准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存在,而课程标准又先于教学目标而存在。课程标准反映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是课时教学目标累积起来达成的,那么,从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如何转化呢?我们的做法是:
1、把握标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的总体期望。
2、了解阶段目标,明确单元目标。
既然是“学习”,老师就要教给方法,进行示范,安排训练;既然是两年的时间都在学习,那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所要安排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就应该有所不同,层层递进:教师全文领读——教师领读 重点段落——教师领读难读的句子——学生领读全文——跟录音朗读,读的遍数由多到少,要求由低到高;默读词语——默读短句——默读长句——默读段落——默读课文,检查默读效果的问题也要由易到难。千万不能认为在家里提前预习就能代替在课堂上的训练,在家里读上三五遍也可能是错误百出,有口无心。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这个目标,课文要读出什么感情、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又要潜移默化地传授朗读技巧,教师与学生反复地朗读必不可少,指导与评价也要及时到位。
到了“用、学会、能”的阶段,就说明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要进行大量的巩固练习,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提高水平。读得不够好、问得不够妙没关系,听听别人的发言,反思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哪里做得不好,不要总等着老师来给他指正。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不但对教师来说很重要,对学生来说更重要,反思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因此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绝不能再做学生的拐棍,而要做学生的航向标。篇三: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培训讲座稿
教师业务讲座——谈教师如何备课 张 敬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所准备。有无准备,准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要上好课很难,上好有实效的课就更难。如果课前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又没有必要的准备,上课时匆匆上阵,其效果也不言而知。所以,做好课前准备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备课前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
1、备教材:
(1)要认真研读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法规,要着重弄清大纲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的规定,明确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中的哪能一层次,避免教学离纲。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要住址推敲书中的每句话,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主从关系,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参考书及杂志的有关文章,是教科书的补充,要利用有关资料掌握最新的教研、科研动态,帮助自己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以及了解与本知识相关的其它参考书中的习题、学法和掌握最新信息。(2)做题:
要把每节教材中配备的例题、练习、习题全部做一遍,研究解题的思路、方法及难易程度,精选习题,明确每道题在传授、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统筹安排。
2、备学生:要认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这节(课)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的疑点、难点和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规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
3、备教法:灵活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备课中
⑴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⑵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要精心设计。宏观上,要写明一堂课要“教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还要指明“怎么教,如何学”(教学方法)。微观上,要对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建立过程、知识的应用巩固、师生活动的安排、设计板书、各教学层次的衔接、课堂小结、作业选配等方面进行设计。年轻教师甚至要备出课堂上精炼、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教学用语。武侠小说中说,先由有招,无招则更高。这是境界。⑶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学习需要。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在科学、合理以及符合学生实际状况下鼓励教师突破书本,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以上这些内容都应提前1天备清、想好。
三、备课后
备课后,要理顺和简化教学思路,抓筋抓点。
⑴进行教具、学具、课件及学生学习资料的准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前准备好课堂教学用具。写好小黑板、卡片、图片,准备好幻灯等教具。
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得失,并对后续教学作适当调整。1只粉笔进课堂是不允许的。但也不是形式上的写1块小黑板就叫有准备课。而是以上几点的综合评价。把不足、也许、可能尽量消灭在课前,真正向课堂要质量。
四、课堂教学
1、每堂课应依据课前设计的教案进行授课,不允许无准备、无教案上课。
2、要认真组织教学,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语言要准确生动;板书要醒目,脉络清
楚,书写画图工整规范。
4、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解符合科学性,不出知识性错误。
5、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提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如讨论、实验、解题练习等)。要讲练结合,每堂课应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低年级比高年级多)给学生进行练习,并加强对差生的指导;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有效调控教学进程。
6、要加强“过程教学”;重视展现数学概念的抽象和概括过程、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总结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炼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炼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能力。
7、要恰当运用教具,增强教学效果。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业务讲座稿)
张敬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信息及时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把握前沿的教育理论,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意义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素质的提高。大量实践证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而不对对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他就只能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平上。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共同提高。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审视自己的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改进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以达到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的统一。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所谓经验型教师,是指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掌握了一定教学技能,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定经验,利用这些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学者型教师,不仅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比较雄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所谓专家型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相当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和引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知识上的欠缺、教育理论的不足、教育技能的不到位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急需提高;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获得实践性的知识,使教师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良的教学行为、方法进行改善和优化,扬长避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与监控,就多一分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程。”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更是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一条捷径。
第四,教学反思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天地。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决定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在于教师,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教师的这种能力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与反思中获得和提高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要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状况。“爱生、奉献”是师德之魂,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应“千较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用性格培养性格,用智慧点燃指挥,用生命影响生命。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个方面来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有效教育工作的前提,它指引着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向,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内涵,用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要与时俱进,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树立新型的学生观,要明确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是生活中的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4、要反思自己的的教学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按照这一基本理念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设计时就要突出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说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突出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能力和觉悟协调发展;篇四:小继教新知识培训讲稿(语文)doc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阅读教学概述
(一)(第九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1月17日 主 讲 人:吴朝先
培训地点: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目标
总目标课概括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了解和鉴赏阅读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审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文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其中核心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健康个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
儿童要在阅读中学习书面语系统(学习积累字词),从字词、语句到语段、篇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学会从文字资料中汲取意义和获得乐趣,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这给他们一种成就感。在整个学校教育阶段,阅读是他们学习所有课程的关键技能。《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低年级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朗读技能的获得,理解字词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四项:①激发阅读兴趣;②培养朗读能力;③落实字词句训练;④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中年级的阅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巩固与发展,同时又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确定为五项:①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③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④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⑤突出段落训练。
高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把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具体的指标是:①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
惯;②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③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④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⑤学习浏览,拓展阅读。
三、阅读教学目标的特点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育的重要时期,实施阅读教学,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言语智慧,是阅读教学目标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是任何教师的分析都代替不了的阅读实践。为此,阅读教学的目标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学习语、感悟情味的角度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阅读教学中,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想,这些能力是在课堂中扎扎实实进行落实的。思想教育的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也是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任务。我们必须从我们学生可能接受和到达程度的实际出发,尽可能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对各个领域的级次目标进行称谓和界说。摆正阅读教学的位置,才能完成阅读教学的任物,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阅读教学概述
(二)(第十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1月17日 主 讲 人:吴朝先
培训地点: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一、词句篇章的教学
词句教学主要强调了?理解?与?积累和运用?两个方面的要求。?理解?的要求主要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健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积累和运用?的要求是: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乐于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在篇章教学方面,《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对?段?的要求,只要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整体,注意选择值得揣摩品味的课文言语,引导学生推敲传神的字眼,品评优美的句式,剖析能读到的表现手法,领悟含义深刻的句子,咀嚼富有个性的对话等。
二、阅读技能的训练
阅读可以分为朗读、默读和诵读,常见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浏览,这些是小学生必备的阅读技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1、阅读感受能力
2、阅读理解能力
3、阅读欣赏能力
4、阅读评价能力
5、探究性阅读能力
6、创造性阅读能力
四、人文教育的熏陶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应机械地割裂开来而应有机渗透于词句篇章及阅读技能的教学中。关注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独特体验。让阅读教学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第十一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1月17日 主 讲 人:吴朝先
培训地点: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词句篇章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策略
1、凸显目标的学科性
2、体现目标的三维性
3、把握目标的法制性
4、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
二、教学方法选用的策略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师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1、灵活处理语文教材
2、合理创设教学情景
(1)、创设问题情景,强化学生学习动机。(2)、创设活动情景,落实重点教学目标。(3)、创设想象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创设生活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机智驾驭语文课堂
1、认真充分地备课,预设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2、加强课堂教学组织,注意调控语文课堂。
3、从容应对,灵活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四、优化学生课堂活动 在教学策略上主要用学生个体的言语实践来取代教师的讲,用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和表达来取代教师的见解;在教学操作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涵泳品味、感悟融通、积淀言语、形成语感。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是要设计有意义的课堂实践活动,二是主要留足学生活篇五: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安徽省“省培”淮北市师大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送培送教讲稿之一
《给予树》教学设计与说课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第31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围绕这个主题,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这四篇课文,讲的都是“爱的奉献”的故事。
《给予树》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圣诞节快到了,该选购圣诞礼物了,孩子们可高兴了,但是“我”却高兴不起来。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有五个孩子来分享,每人只能分得20美元,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领着孩子们去一个商场,让他们分头去采购。在回家的路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我”有些生气,不知道她用这个20美元做了什么。回到家里,“我”把金吉娅叫到我的房间,打算和她好好谈谈。没等我问,金吉娅先开口了。原来,金吉娅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向“我”解释的时候,声音是很低的,心情是难过的。听了金吉娅的解释,“我”感动了,紧紧地拥抱着她。在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仅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仁爱与善
良,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故事里面,金吉娅是五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可是,年龄小反而知道关心帮助别人,年龄最小反而最有爱心。金吉娅不但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奉献了爱,而且对家里的哥哥姐姐也没忘记自己的爱心,从棒棒糖,从她向妈妈陈述时的声音,从她难过的表情,足以看出。语言运用上,本课有三个特点。一是故事情节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我”的心情变化是:担心→生气→感动。二是要求认识的和会写的生字共有22个,因此,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比较多,应该把词语的认读、理解、运用作为一个学习的目标。三是故事的感人之处,是小女儿金吉娅向妈妈解释的一大段话,而且她的解释有难过,有愧疚,并且还有争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所以,读好金吉娅说的这段话,应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教材是三年级上册的倒数第2课,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呢?二年级刚升为三年级,开学后从九月六号(星期日)才算正式上课,学生的正式上课才算一个星期。因此,我们面对的学生,还基本上是二年级的学生。另外,暑假刚一开学,大部分孩子还没有从暑假的懒散、孤独、无趣的状态中走出来,许多孩子无精打采,没有活力,没有朝气,没有兴趣,有的孩子下午上课睡觉。这就是说,学生学习的状态不多好。学生不好的学习状态,是因为大部分孩子的暑假生活并不快乐。家长不问他们,把他们放到家里,写作业,看电视,玩电脑。不少孩子沉迷于电视、电脑之中,大脑变懒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尤其是对读书学习没有兴趣。孩子年龄小,学习能力低,学习不在状态,这就是我们开学后不久所面对的学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读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学习运用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词句,朗读课文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学习字词;朗读课文,重点为1-3自然段;写字。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读好课题,理解课题。
2、检查预习,了解学情,了解对课文留下的大致印象。
3、认读字词,理解部分重点词语,读有关段落,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注意板书重点词语。
4、学生再读一遍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尽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其间,教师注意提示、范读,甚至领读。
5、指导写字。本课没有多少难写的字,教师只提示3个,教师注意范写(予、宽、裕)。
第二课时:指导学生读好课文4-5自然段,重点为第4自然段;让学生运用本课学过的部分词语,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1、读好第4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一句提示语。
(2)引导学生进角色,入情境,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或领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看着老师读。
(5)再指名学生朗读。
2、读好第5自然段。
(1)妈妈听了金吉娅单纯真诚的解释,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
(3)学生齐读。
3、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1)教师引导,提示。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出示词语:圣诞节、洋娃娃、如愿以偿、仁爱。
(4)学生根据提供的这些词语,自然说说,指名说。
(5)教师提供开头,学生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发现好的,及时表扬,让别人学习。
(6)师生集体评改,主要在语言运用方面。
五、教学体会:主要教给学生“语文”的东西
(一)语文课重点教“语文”的东西
1、教哪些“语文”的东西。
识字、写字;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朗读课文;默读思考;遣词造句的好处;描写方法、记叙方法;写人方法、叙事方法;自然段、意义段等。教师要把这些“语文”的东西教具体,教到位,让学生真正掌握,不能只是走过场,教过了更要教会。教了这些语文的东西,至于大意的把握,课文的理解,思想的体会,不必去问,或极少去问,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随同“语文”的东西输入进去。因为人文寓于语文中。在学生理解词句、朗读课文、品读语言运用、学习表达方法、小练笔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课文思想。教师要集中精力教这些“语文”的东西,把这些“语文”的元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去完成。语文学习的效果,主要看学生对“语文”的东西掌握如何。
2、要教好“语文”的东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本人必须具有“语文”的东西,具有“语文”的能力——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默读思考课文,遣词造句的领悟,写人记事方法的发现,描写方法的赏析,构段谋篇方法的领会等。教师本人如果缺少“语文”的东西,发现不了课文中“语文”的因素,眼中只有人文,看不到“语文”,因此也很难教给学生。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改革。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的系列化改革。所以它是新的。它新就新在理念上,新在与世界课程改革的接轨。是古代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后的又一次教法大变革。它必然带来迷失、模糊、甚至阵痛。特别是语文课程,从古代走到今天人们反而不知道语文究竟是什么,该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有人提议语文课不要语文,甚至有人提议初中以后可以不开设语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2年语文,几千个课时,无数孩子童年、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都砸 了进去,还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不明确在语文教材上表现得很明显。说白一点,就是做了不 该做的事,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初步 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何进行呢?教科书的编写者为了突出“辩证联系”这一观念,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折磨孩子。人教社六年制语文第十册中有托尔斯泰写的《跳水》一篇课文。说 的是一条海船上,一个孩子跟一只猴子玩耍、追逐。猴子爬到桅杆上去,孩子也不甘示弱,爬上桅杆去追猴子。猴子灵巧,爬到桅杆上,把孩子的帽子放到了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气 极了,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突然间,情况变得危在旦夕。只要孩子一失足,就会跌到甲板 上,粉身碎骨。这时所有的水手都惊呆了。这时船长——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出来了,手上拿 着一枝枪,他本来是要打海鸥的,看见孩子,立即把枪瞄准儿子,喊着:“赶快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小孩跳到水里,水手们把他救了上来。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至 爱,那种情急之智,很感人。教参上要求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要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 联系在一起的?要注意是 怎样变化的。——猴子是怎么和小孩发生联系的?于是按照要求,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理 解猴子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老师就不停地挖掘字句,就这样生拉硬 扯,彼此痛苦不堪。后来又改为要把船长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一篇好端端的课文,硬是被整得支离破碎。到头来,谁都不明白,学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一位专家说,这样消磨孩子的美好时光,该谁负责?这样一来,老师不明、学生更不明。因此,语文只能算作一个方向不明、方位不定的模糊学科,也是一个学起来很累很难,学不学差距也不大的学科。因此我的发言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从历史的角度谈一谈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改革;第二,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角度谈一谈出现的问题及目前有哪些对策;第三,如何去迎接这场改革,时间允许的话再介绍两个课例。纵观语文课程历次改革,我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语文课的“目的不明、内容不明、教法不行。”这次改革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触及到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只能说是为实现语文新课程愿景我们一起去努力。我之所以用“愿景”这个词是受了连战的启发,想用这个词来说明语文课程改革还有相当一段路,甚至是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明史。鉴往可以知今,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
新课改的现状
1、问题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什么”。目前争论得十分激烈。我介绍两种主张。
一种来自权威方面。小学语文的编审崔峦先生认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特别是不同于理科。数学,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因为,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在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教和学的一篇篇的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是不知道的。靠教师钻研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其实所确定的内容还是字、词句、篇的知识与规则。语文是工具嘛!三维目标首先就是知识与能力。例如《捞月亮》,不仅仅是读懂课文,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做,容易做出傻事来这个道理。这是个例子。
另一种意见来自学者,主张既不要教语文知识,也不需要把握编者意图,就是不要语文的语文课。我摘引几段—— 语文课几乎时刻都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个学科的名字就足以让专家们一个劲地咬文嚼字:语文,语言文字乎?语言文学乎?语言文化乎?公理婆理,各执一词。如果当初语文这门课不叫语文,而叫母语之类,不知该如何去“顾名思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也是个争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学会吸收和表达。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仅仅是那些具有可操性的表达技能。你可以从名人传记中读到不同的奋斗轨迹,从而对人生的选择生出诸多感慨;你可以从描给高科技发展的文字中读到雄视天下的胸怀与气度,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崇高;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生命的征程;你可以从飘逸着古典情韵的诗句中,遥想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的兴衰。
然而,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他们的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一般的课外阅读显然缺乏这种“学术含量”,问题是,如果要孩子们从轻松随意的课外阅读走向“正襟危坐”的研究性阅读,相信其感受决不亚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篇血肉丰满、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旦被选入课本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它”了,所有的文章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何特色?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没有哪个语文老师敢抛弃这一套“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几乎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获得这种“学问”,老师们不得不把一篇篇课文当成阐释“规则”的“例子”。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得何其高妙,甚至不惜把文章拆成散装“零件”,供学生细细把玩。他们希望即使没有自己的讲解,学生也能操着这套“规则”去对付天下其他的文章,这叫“学会了阅读”。事实上,学生这样学完一篇文章之后,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语文教师除了体味作者的本意之外,还得领会教材编者的编辑意图。不管专家们如何博采众长、深谋远虑,它终归只是一种有明显局限的主观意志。文章被选入教材中的许多作家,面对编者们添加的高深的思考练习无不目瞪口呆。
一次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里面是一张他们学校的语文试卷,试卷里有我的一篇文章的一个章节,文章的题目叫《求医》,然后有八个选择题。我从未想过我的文章可以入选试卷,于是很细心地完成了考卷,结果发现我只做对了三个选择题。最最荒谬的是,我居然选择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这么说,还真有些道理,一位数学老师他不需要懂得偏正、主谓,也不需要划分句子成分,照样教懂概念、照样让学生读懂题意;一位物理教师他不需要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照样写出有价值的科技论文;照理说,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也就是说,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离开教参和资料能读懂一篇文章的有多少?经常写文章的又有多少?读了一辈子教参、资料,编了一辈子练习题,结果就是读不懂、写不出来。
看来,学习语文不是左分析右分析,也不是训练这训练那,关键是要背,尤其要背古代经典,然后是多写,始则“放胆”,终至“小心”。多背、广读、勤写当为语文学习最质朴的规律。语文课的学问全在于此。
所以,语文老师不应该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教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要着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
我以为这种意见有些偏激。否则,语文教师该失业了。
第二个问题,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所谓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前就存在的:所谓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章被选入教材之后才产生的。不管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内容,我们关注的,主要应该是它的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是隐藏在教材的原生价值之后的,是需要开发的,是生成的。文选的提供,并不意味着自动解决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问题。这个问题也要由老师来解决,这又是一大麻烦事,只好照着教参教了。(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首先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作者写成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从中无不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我们要传达课文的价值取向当然也离不开对作者创作本意价值取向的探求。但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特别在今天,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激剧的变化。阅读前人的作品,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义和碰撞。这是很正常的,体现了阅读的本质:即历史性读物总是在不断更新的阅读中生成着永不完结的意义。许地山先生是大手笔,我们无意贬低其作品的意义。然而在上个世纪前期创作的《落花生》,对当时社会达官贵人、纨袴子弟虽外表华丽但却是寄生之虫,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的抨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当时的现实似乎使“外表好看”而与社会无用之间,有着一种比较普遍的联系。可是,在今天,既对人民有用而又注意仪容之美却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小学生在认同对社会有用的同时认为也应当像石榴、苹果一样注意外表好看又善于推销自己,这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的相应改变,应当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在赞赏许地山先生做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有了新的认识,即做一个有用的人而外表又好看的则更好,正是体现了对历史性读物在不断更新的阅读中生成出来的永不完结的新的意义。我们不难看出通常所说的“课文价值取向”,实质上应当是教材的价值取向。这就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应奉为“圣经”,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作品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作品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才能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生命的成长过 程是不可能没有心灵的自由面对和鲜活的真情投入。)
第三个问题课改过程中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
1、字词教学空泛化
细细回味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实抓实?低年级为了扫清字音障碍,出示生字后找几名同学读读就扫清了,书写时找几个范字电脑演示指导一下,学生再仿写几个就结束了。到了高年级字词教学都安排在课外预习中,课上为了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流程的顺畅,开篇就直奔内容。或是初读文时,教师只一句“把字音读准,不懂的字词查查字典问问别人”就一带而过了,至于怎么读准,哪是重点,怎么弄懂,怎么运用都无足轻重。这种淡化、泛化字词的弊端早已显现:学生作业、习作中的错字连篇,病句频现,甚至连最简单的标点符号都分不清。自问:语文的工具性何以体现?何时体现? 过多重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都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基本功,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崔峦先生也多次强调:训练语言是语文课程的专务,应避免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言过多的活动、表演。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异化,警醒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字词观,针对实际及早补救。
2、朗读教学表演化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但在我们的阅读课上,尤其是朗读环节上,教师往往置学生个性感受于不顾,或用朗读技巧强化,或用标准范读限制,虽然朗读指导和形式精彩纷呈:找伙伴读,小组内评读、教师引读、问读、竞赛读、表演读等,但不容置疑的是学生在同一感悟同一标准下机械的模仿训练,无论怎么相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综合素养也难以真正提高。真正的朗读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性行为,虽然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各异,但教师也应尊重他们或浅或深的个性感悟,决不能拔苗助长。因为读和理解是成正比的,不应强求一致。有个赵景瑞老师谈过学生对《寻隐者不遇》一诗的理解。有些学生在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时,边读边摇头,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有些学生则边读边点头,因为他们觉得隐者真“隐”啊,从心里很佩服隐者;还有些学生边读边抬头,因为他们感受到诗人很困惑,对隐者在白云深处有一种莫名的向往。由此可见多元的理解才能折射出个性朗读的风采!
3、小组合作形式化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却成了最时髦的学习方式。每名教师都用过,课上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好象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学生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探究合作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4、表扬频繁化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他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加之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在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各种温柔的肯定:“你真棒!”、“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了不起!”„„教师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公开教学中我们更难以听到“逆耳忠言”。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要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一句“你真棒”让学生乏味,所以各种“换汤没换药”的表扬开始环绕在学生周围。可是再美丽的语言也有穷尽的一天。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能坚持多久?
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没有学过语法修辞知识的人,完全可以凭着正确的语感使用母语阅读、说话和写作。然而,由于我们把“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奉为语文教学的规律,又把语文知识仅仅理解为语修逻文等静态的知识,于是,我们把大量对中小学生学习语言基本无用或用处不大的语文知识灌输给中小学生,结果是费时甚多,收效甚微。还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 “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著名作家吴伯箫曾经这样评价阅读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
所以,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三个后果:一是架空语文课程与教学,使语文课程与教学浮在半空,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一篇文章任你怎么教都行。二是迫使语文教学走向泛化,语文教学失去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实体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科目;小学的综合学习《走进京剧》是艺术课还是语文课?三是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垃圾知识”泛滥,该教的没有教(因为根本就没有),不该教的教得太多(因为只有这些东西可教,篇篇就是五十年代那一套模式:(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2)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4)总结主题思想。(5)研究写作特点。)。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因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支撑而不能落实,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也因为失去所依而走向形式化、表面化。
例如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人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正在改变。从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试卷来看,大多数试卷 结构是三大部分,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对于后两部分来说,从名称到内容是统一的,惟有第一部分,不仅试卷上的名称存在着分歧,而且考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从试卷名称来 看,“基础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应用”、“积累”、“积累与运用”,等 等名称不胜枚举。还有一部分试卷为了避免引起争议,索性什么都不叫,采取要求“完成1-6题”这样的方式规避这个问题。①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反映出了人们认识上的分歧。一部 分 人认为基础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等重要,并且是语文教 育的核心,所以在试卷中与侧重于能力的阅读和写作部分应该并驾齐驱。也有人认为对于阅 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就是对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的考查,根本就没有必要对基础知识单独进 行考查。
这说明人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正在改变。原来所说语文基础知识是指 字、词、句、语法、修辞、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现在虽然人们也说不清楚语文的“基础” 究竟是什么,是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是基础知识,还是语文知识里面的基础知识?但是,人们认识到原来的认识肯定存在问题,因为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去记、背语法、修辞和文体知识等内容,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这说明语文知识需要创新,怎么创?专家也摇头。
二、对策
(一)学会处理教材
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每一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涵盖听、说、读、写,每一篇课文都内蕴其独立的思想、情感、见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师要学会正确有效地处理教材,这里向大家介绍 “三抓三重”法──抓整体、抓突破口、抓读,重感悟、重积累、重创新。
(一)“三抓”──抓整体、抓突破口、抓读 1.抓整体
一篇文章,是一个系统的、有着极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平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逐词、逐句、逐段地讲解分析训练,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这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抓整体,特别在初读时的整体把握最重要。主要操作:(1)归纳法。初读时在学生自由读全文或教师范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以获得整体的感知。(2)朗读法。主要让学生在充分地读(两到三次以上)中整体感知或品味文章的整体内容、整体框架或整体形象中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3)问答法。通过师生问答获得整本初感。(4)质疑法:通过课题或课文内容产生疑问而获得整体感知。(5)连带法。随着教学程序的进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始终以整体为主轴,连带部分向前推进。
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抓文章的内在联系,抓语言怎么表达思想内容的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能在此基础上找到文章教学的许多突破口并确立教学的整体框架。如《我能到中国去了》一文,课文记叙外国孩子在沙滩上偶遇澳大利亚使馆的中国人,表达了这些外国孩子对中国的神往,文章的描述特点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外国孩子与我们的对话,以及他们的神情、动作,特别是一个小男孩提出一个“要求”等为细节展开描写,这些细节犹如散落在文章中的珍珠,教学中很容易把它们全都拾起来,结果往往“面面俱全”,效果不佳。因此,关键不是将珍珠拾起,而是提取穿起各粒珍珠的一条线,即发现文章的内在联系:那个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那一群孩子的典型代表,孩子们的动作、神态除了衬托小男孩,也起了烘托气氛的作用,所以抓住了小男孩这条线,文章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便一下子清晰起来。
2.抓突破口
一堂课的实现,尽管有很多诸如教学观念、原则、规律、方法等在一定时期一定背景下,保持不变,但从课的形式上讲,却千变万化,绚丽多姿。这是因为我们在一定规律指引下,寻找一堂课的切入口都不一样,即使一样,在课堂上经过师生双边的“三度”创造后,也会以不一样的过程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个“切入口”(突破口)选择的准否、好否,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三度创造”。在抓整体、抓联系的基础上,抓突破口的操作方法主要有:扣眼、点穴、牵藤,并依此设计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
(1)扣眼。眼,这里指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它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扣住题眼,往往可以辐射全篇。如《花潮》,“潮”即题眼,花和潮本是毫无相关的两种事物,为什么联系在一起,中间可用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如、似、好像等,那么“潮”就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切合本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据此老师可设以下教学步骤:审题抓纲,感知花如潮;初读课文,寻找花如潮;精读课文,体会花如潮;再读课文,感受人如潮,心如潮,皆因花如潮,一线贯穿,不枝不蔓。
(2)点穴:穴,即课文的要害,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锁钥和框纽,是牵发而动全身之所在,常常是:“立片言之居要”、“揭全文之旨”的文眼,也可以是能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如《江姐》一课的“穴”可以是“竹鉴子一根一根地钉在江姐的指头里,也一根一根地钉在同志们的心里。”一句,教学处理:抓住句子的上半句找出文中江姐受酷刑时和受刑后表现的句子,读好,在读中理解敌人的残忍和江姐的坚韧,适机理解体会了课文最后一段;抓句子的下半句,引出战士们的信,体会读好。这样裁剪精巧,入情入境,省时高效,像这样能“点穴”的文章在教材中不胜枚举。
(3)牵藤。藤,即课文的某种行文线索,循着线索,牵藤取果,条理清楚,水到渠成。教《林海》问:课文重复最多的词是什么?当学生找到“亲切、舒服”后,因势利导:大家可以顺着这条思路边读边想,是什么事物让作者感到“亲切、舒服?”讨论明白:一是看到美丽的景色;二是林海与祖国建设连在一起,美得不戴洞;三是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迅速理清文章脉,写景──写物──写人,然后就此依次学习课文,和谐统一。3.抓读
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点到了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读一篇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离开反复的诵读、涵泳又怎样去感悟去体会呢?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那种低水平的朗读即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我们提倡的“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能传情达意的朗读,浸透着朗读者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朗读。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们对读的功能、读的指导、读的评价做了初步的探索。
(1)读的功能
一般课堂阅读教学结构中分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初读环节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给你的最初的感觉。并且读通读顺,保证读的时间,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教材处理上可制作“研读板快”让学生读、思、悟、用,其板快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也可以是质疑解疑的过程。
如:教学《海滩上的小姑娘》一文,初读后让学生质疑:为什么老伯伯这么关心小姑娘?为什么画家感动极了?为什么画家看着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解疑的过程正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的思路。根据学生的提问组成研读板快,展开讨论。老伯伯之所以这样关心小姑娘,是因为小姑娘在猛烈的太阳底下看守衣服的不容易,从哪里看出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体会并读好这些语言,从而悟出小姑娘是一个多么遵守诺言的人,然而她的付出却不求回报,尽管她是那么的喜欢这些贝壳,(研读描写贝壳美的语句)却一颗也不要,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所以画家才感动极了。于是画家想了一个漏丢贝壳的法子,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可天真可爱的小姑娘丝毫没有这种占为己有的心思,(研读画家的心理和小姑娘的言行)因此画家的心潮才会像海浪一样翻腾。小姑娘有多可爱,画家因为小姑娘喜欢贝壳而深入大海挖取,画家有多可爱,一位老伯伯如此关爱素不相识的小姑娘,老伯伯有多好,文章不正是通过老、青、少三代人在这件小事上的表现,反映了人间的真情和人性的美好吗?
提出问题,研究探讨,解决问题,都在读中落实,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同时研读的过程中已融入了品读的环节,有时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品读的主要功能在于品赏、感悟、入情入镜,获得情感的熏陶。通过品读小姑娘言行的句子,画家和老伯伯侧面烘托的语句,就能很好品出小姑娘、画家、老伯伯的内美,悟出文章包涵的内蕴。创读环节,指学生在有了对课文独有的理解后,能通过自己的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这是培养语感和展示语感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中能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2)读的指导
读的指导可分为指导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主要形式有追踪指导、情境诱导、推进式引导等。“读的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有体悟,有感受,然后愿意表达自己的密咏恬吟、自我体验,愿意听自己朗读的声音、语调,愿意被自己的朗读所感动。教材处理中,应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让学生好好地读,充分地读。在学生朗读情感已到位时,还有必要在朗读的技巧上进行指导,比如要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语句的重音、停顿,当然不同的学生朗读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让学生读到哪一个层次,教师处理教材时心中要有数。
(3)读的评价
以往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在评价他人朗读时总是非常机械单调的几句:“有感情”、“读出了重音”等等,缺乏的是在聆听他人朗读后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正确抒发,或是在听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理解后的深一层次的表达,所以课堂朗读评价导向意识非常重要。朗读评价形式有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主要导向通过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感悟、体会,导向个人头脑中的“放电影”,即谈谈自己的眼前浮现了什么。如:读容国团沉着应战的句子时,要读到眼前仿佛出现了容国团与西多决战之时那运球的出神入化,那眼睛的犀利有神,那身姿的骁勇矫健。读夏明翰英勇就义的语段时,引导学生评:听了他的读,我好像觉得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夏明翰就站在我的面前。他读得好,我听出了夏明翰潇洒豪迈的英雄气概等等。
(二)“三重”──重感悟、重积累、重创新 1.重感悟
语文学习是不断地使学生通过已知来掌握新知的过程,它更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顿悟。因此,语文教材的处理,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实践,不能忽视语言感悟的实践。感悟,感知而领悟。在读中领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笔者以为,可从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三个层面来阐述对教材的处理。
(1)悟其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侧重于悟其意。如:《小音乐家扬科》:“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学生难以理解扬科心中的最爱和最大的恐惧,以及这两者交织在一起的矛盾复杂的心情。领悟的方法先让学生质疑:扬科为什么害怕?为什么怕了还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向前移动?“无法抗拒的力量”指什么?接着引导讨论解疑,联系上下文读读扬科害怕的原因,读好扬科对音乐疯狂热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几句扬科对小提琴欲罢不能,既惊恐万分又如痴如醉的句子。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难以理解的词句都是以上下文浅显的记叙为基础的,处理教材时应引导学生从中提升对词句内涵的领悟,即抓住需要领悟处领悟之。悟其意的方法,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这就是说,鼓励学生议论纷纷,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2)悟其情。对课文中生动的语言,侧重于领悟作者的情感。如:《背篼》:“一路上,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山风、小溪、鸟儿对打柴的孩子有多么亲切。教材处理时,改成:“一路上,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小溪发出轻轻地流淌声,鸟儿在树枝上叫着。”让学生对比着读读,感觉如何?始觉课文的表达细腻优美,生动有趣,充分表达出打柴的孩子非常勤劳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借山风、小溪、鸟儿等物表达自己对这孩子的喜爱之情。从表达得生动改为表达得平实的比较中,学生领悟到生动的语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3)悟其法。这里的“法”指字词句篇基本的表达方法,可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让其有所领悟。如推敲用词的准确性,改变句式体会谴词造句的灵活性,调整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连句成段的多样性,比较、归纳发现不同内容可用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相同的内容亦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微妙、神奇。如:《夏明翰英勇就义》一课中写夏明翰就义时为什么写“抓起”一支笔写下了一首诗,而不写“拿起”一支笔呢?《黄山奇石》一课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的第三段与描写“猴子观海” 的第二段、“金鸡叫天都”的第四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把“猴子观海” 和“金鸡叫天都”两段并成一段,把“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任选两样并成一段,观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图片,让学生任选两样或三样奇石写一段话,这样由浅入深,充分感知领悟了并列段的意义,学会了并列段的写法。2.重积累
学好语文,决定性的是必须有大量语文感性材料的积累。积累丰富,读写听说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学了语文知识,才能管用,才能真正领悟。语文课本凭借一篇篇典范文章来积累学生的语言,来规范学生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语言,使他们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纯洁,越来越精练,越来越优美。把学生引入语文学习的这种积累、规范与陶冶进程,朗读和背诵起着主要的作用。新大纲也突出强调了语言积累,淡化了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我们在教材的处理上骈弃了“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注重以读为本,强化积累的意识,让学生充分读课文,使“读中积累”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具体做法:
(1)使读步步深入,在读通、读懂、读熟、读好的发展中逐步积累语言,呈现出“立体式”的读的教学。正如周振甫先生说的:“教会学生认字造句和篇章结构,懂得每课课文中的字句和段落大意,懂得句子中重要词的含义,懂得段落中重要的话的含义,„„这是平面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法,让孩子在记忆力好的时候,把当时认为必读的古书让孩子熟读背诵,还要反复温习,使它们确实记住„„孩子第一次读到一个词,不是孤立地认识这个词,是连这个词的整句话都记住了。当他们第二次读到这个词也一样。这样,他书读得越多,跟这个词的接触越多,他所记得这个词的不同句子,不同上下文越多。”这样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懂得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具有深浅轻重的含义。这时的感觉就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了。”所以在教材处理中切忌孤立地以词解词,孤立地讲解某个重点句或段的含义,而应是整体感知,熟读领悟,引导记诵,循环反复,词义、句义、语言的精妙之义必能烂熟于胸。
(2)读中合理穿插说、写的练习,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通常在研读和品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有所领悟,在充分地读课文后穿插说、写的练习,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如:《船过三峡》一课第二段写三峡的山好奇啊!可安排复述性的练习:夔门像______。(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______。(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_______,(像蘑菇)有的_______,(像骆驼)有的_______,(像仙女)真是________!(一座山峰一座模样)像蘑菇,像骆驼,像仙女,也可以说像竹笋,像天狗,像老人等等。这样的说和写,实际就是背和默,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运用中活记活背活用。当然,还有其他的形式,如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比赛看谁记得最快,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习题等。
(3)熟读成诵,灵活运用。在经历了研读、品读重点、难点并有所感悟后,应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的整体上来,要求熟读全文,以至背诵。熟读成诵的形式要根据儿童心理和课文的特点,灵活多样。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课文语言,如果课文写的是故事、童话、寓言,就当演员演一演;课文是写人的,就开个座谈会,介绍一下人物的事迹;课文是叙事的,就开故事会;课文是写景的,就请小朋友当一次导游等,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有情趣,有效果。3.重创新
教与学的活动是最富生命活力最富个性色彩的活动,也是最有创造空间的活动。就阅读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终止教师的“一言堂”,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去读书,去翻工具书,去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去运用已有知识已有能力,使已有智能在运用中得到重组得到发展,使他们体验探索过程的心理历程,丰富、砺练非智力因素,提高其情商水准。这样一种实践的、活动的教学进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教材处理中,注重以下几个提供:
(1)提供表达的机会。一般在初读课文之后,我们提供以下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让学生充分抒说自己读文的感受。研读阶段,我们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学生个体遇到“卡壳”现象,或一时“冷场”,可让学生小组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问”倒老师。另外,可抓住教材中的一些空白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如利用插图想象说、填补空白想象说、续补结尾想象说、扩充情节想象说、假设情节想象说、转换角度想象说等。
(2)提供质疑的机会。“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教材处理中哪些地方让学生质疑,怎样促使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一般来说,学生刚开始提问,多而杂,经过一段时间师生共同的梳理、比较、辨别,逐步学会提问。如:《海滩上的小姑娘》一课,可全文质疑,经梳理,归结为三个最主要的问题,并以此确立课堂教学的框架。(参照上文)《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抓住关键段(第十段)让学生质疑,提的问题就较集中,容易提在点子上,然后依问题展开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3)提供思考的机会。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需要教师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或围绕学生提出的高质量问题,让学生“伏下来想一想”、“眼睛闭起来想想”,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教材处理中,抓住文章的疑难点、矛盾点、空白点、求异点、模糊点、细节点等展开思考。并引导学生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逐步地由简单表述见解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逐步地由单向思维发展到综合思维,并自觉地运用比较、抽象、分解的思维方法来言他人之所未言、言他人不能言。(4)提供表现的机会。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而且好胜心强,当表现的成功受到教师的夸奖时,更是喜上心头,所以,我们在教材处理中设计适宜学生表现的环节,引导学生在表现中创新。如: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我们抓住表演点,调动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体验,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对教材语言有一个再想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学《下雨》一课,可演个小剧,想象奶奶、小宝、小玲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并内化课文的语言,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把整个过程表演出来。此外,还可组织比赛、竞争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的精神和创造力。“三抓三重”教材处理法是在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所做的初步的探索,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中介,对教材的研究、处理并不仅仅“以本为本”,它应是在充分考虑教师自身及学生两大活因素的前提下,所做的一种立体的钻研,宏观的把握,微观的设计。
(二)改革课堂教学
针对“把课文教肿了”;针对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简约的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很高的境界。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1.教学内容要精。
前面说过,改革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有专家说“课程改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就是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据什么来确定每课教什么呢?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具体地说,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在对课文语言来一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的基础上,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即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问题,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不教不学”。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该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呢?根据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内容印象最深的场景„„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文围绕骆驼队,描写了几个童年生活的镜头,表达了对童年的眷恋与怀念的特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可以这样确定:1.识字学词,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阅读全文、大体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印象最深的场景描写(如,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的铃铛),读、思、议,感受童真童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之情,同时领悟这种感情是作者怎样表达出来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这些看似平淡却饱含浓浓的情的语言。这第三项,就是有别于其他课的重点内容。课文题材、体裁不同,所处年段不同,特别是自身特点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2.教学环节要简。
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和师生对话,解决上述矛盾,通过对语言的习得,逐渐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过程。
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引领学习过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关键处点拨以及精当的讲解上。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执教学古诗《江雪》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老师在组织学生整体感受、试讲诗意以后,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冬天的江面都冻冰了,柳宗元能“钓到鱼”呢?“那个老师一听,急了,没想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啊。怎么办?当时许多人在听课,干脆来个 “生成”吧,于是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顿时你一句我一句的猜起来,有的说:“柳宗元先把江面的冰敲破再钓的,还有的说,柳宗元根本钓不到鱼,还有的说,柳宗元可能不是去钓鱼的,而是去看江面的雪景的„„许多种答案,老师都一概肯定,还庆幸孩子们为他解了围。殊不知,若柳宗元老先生也来听这堂课,非气得吐血不可的。教师在解决学生质疑时完全脱离了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进行毫无价值地臆想,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歪曲了原诗的意境。诗人写这首诗作时的郁闷心情以及诗中流露出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课后他写了这样的反思―― “我质疑引导,可当学生提疑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我不能敏锐地把握教学挈机,任由学生牵着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双方交流着一个有趣的,但俗不可耐的话题,做着一个有趣而无意义的游戏。面对生成,我无所适从。课后查找资料,原来,柳宗元的《江雪》篇,江上有船,船上有人,船仅一只,人只一个,这孤舟上的垂钓者,在顽强地“钓”雪呢!“独钓寒江雪”中的“钓”字是诗眼——那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苛政猛于虎,“唐赋”沉重地压榨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连大地都被剥削光了,还能“钓”什么呢!只好“钓雪”!名画家石涛曾为《江雪》作画并题诗,道破了柳宗元“钓雪”的秘密:“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老钓翁。”
俗话说:“愤怒出诗人”,“钓雪”就是诗人愤怒的、反抗的呼声!透露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诗的四个开头字就是“千万孤独”。可惜,课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精彩的生成资源就这样流失了”。
再来看看另一位叫郑雪琴老师怎样执教古诗《江雪》,课上,郑老师在组织学生整体感受、试讲诗意以后,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面对这样一幅画面,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一: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学生二:难道他不怕冷吗?
老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的设想一下,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学生一: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
老师:哦,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捕鱼为生。(板书:
1、捕鱼为生)学生二: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老师:那就是说老翁在享受这一份清静呢!(板书:
2、独享清静)学生三: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老师:嗯,有可能。(板书:
3、排解忧伤)
学生四: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老师:那他就是一个地道的钓鱼爱好者了!(4、喜爱钓鱼)学生五: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老师:那他也与老翁一样很孤单了。(板书:
5、心中孤单)
老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是各有各的不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当时柳宗元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打出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你又有什么新的补充。学生举手示意,同意板书4或5。
学生:现在,我知道了柳宗元是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学生二: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老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老师:现在你就是那个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吗?(学生开始配乐朗读)郑老师正是抓住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自主感悟,对古诗进行多元的解读。在学生自主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一疑问后,郑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提出多种假设,努力寻求多种答案。对先后发言的5位学生,教师并不做完全的肯定与否定,而是非常慎重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进行板书,把学生自主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一展现出来,尊重学生对古诗进行多元的解读。在学生对古诗进行多元解读之后,教师又重视学生一定的价值取向,通过出示柳宗元的简介,引领学生联系诗人坎坷的仕途来理解分辨,哪一种理解更符合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对对古诗的理解上了一个高度。体现学生民主参与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深度。
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草船借箭》的“借”,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用“借”?不但点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且“既借则还”,暗示了这些箭在将来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曹军造箭射自己;又如,学习《再见了,亲人》,可以提出: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我看很多教案,不少老师的教学,只把目光集中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情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其实,作者一个重要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相关资料来体会。如,“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伤员在您家休养”“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大嫂冒着危险去挖野菜,是因为志愿军长期吃不上蔬菜„„再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就会收到理解内容与学习语言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师不仅要能用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提“语言问题”,不仅会提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而且会提词、句、段、篇表达上的问题,通过围绕这一类问题读、议、练,使学生既知道在表达上哪些地方好,又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迁移与运用。日本的课堂提问研究,特别注意区分“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认为后者劳而无功,影响甚至破坏教学的效果。这类问题之所以徒劳,是跟提问不重教材分析,不看提问对象,不讲提问效果,而一味贪多求快分不开的。它表现为:(1)目标不明确(2)零碎、不系统(3)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4)用语不妥,意思不明(5)感情用事,不重师道(6)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和停顿。国内近来的研究表明:教师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也是比较低的,有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深入研究教学提问的理论,加强教师教学提问的艺术修养,对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突出体现这么几个教学环节就可以了:学生个人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熟悉生词,把课文读正确,读后有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内容方面的、词句方面的、表达方面的„„);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同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疏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明确本课教学重点 ──并以问题整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指重点部分的理解、品读,或体会关键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与效果,或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或侧重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掌握某一方面的学习方法);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或积累语言或体现写法迁移的小练笔。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3.教学方法、策略要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只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只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们来欣赏于老师上课的一些片段。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再如,一位教师教《三顾茅庐》一课时,对帮助学生理解“谒见”这个词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读课文。当学生读到句子“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时,教师请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谒见”的意思。学生查阅后反馈:晚辈见前辈、下级见上级,可以叫“谒见”。老师肯定。师突然问:当年刘备47岁,你们猜,诸葛亮可能几岁? 学生备感兴趣,纷纷举手猜测:57岁!师:猜大了。生:55岁!师:又猜大了。生:50岁!师:还猜大了。
于是,一生十分有把握地说:48岁!肯定对!师:照样错!告诉你们,当年,诸葛亮只有27岁!全班愕然。教师说:从年龄看,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前辈,看来,作者“谒见”这个词用错了。全班同学先一愣,继而哗然,一致嚷嚷:没错、没错!刘备甘把比自己小20岁的诸葛亮当前辈,更表现了他礼贤下士的诚心,难怪能把诸葛亮请出山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从刘备是皇族、“将军”,而诸葛亮只是“村夫”的不同身份,认识文中“谒见”属“上级”见“下级”的反常用法,进一步体会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
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精心设计“教法”,使其能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做到“一举多得”,也是一条重要的策略,同时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生动亮点。知识点很小,也很普通:理解词语“谒见”的意思。但教师却“小题大做”地设计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先是不动声色的常规手段——查字典。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下面也就没“戏”了。接着,教师用“猜年龄”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兴奋点,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开始走向高潮。教师还要在关键处抖出包袱,并用“反诘”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作者究竟是否把词语用错了。这一招让学生的注意力立即从“兴趣”转向了“思维”。于是,学习活动真正进入高潮,学生很自然地在思辨中得出了正确结论。
分析一下这一案例在目标达成上的效果是:知识——不言而喻,对“谒见”的理解已超出了“词义”本身;过程——展开充分,而且参与的面大、主动性和积极性程度高;情感——对故事人物、对名著的艺术性萌生了由衷的钦佩。“三维目标”融合,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体”。在这颇为精彩的教学片段中,学生灵动的学习过程和水到渠成的顿悟,恐怕不能不归因于教师教法设计上的高超艺术。
第三篇:语文教师白板培训讲稿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小学教师印天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
(语文科)
培
训
讲
稿
培训教师:敖小飞
务川县小学音乐教师印天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
培训讲稿
培训时间:2015年4月20日 培训地点:务川县第一小学 培训教师:敖长洪、敖小飞、冯琼 培训内容:
1、白板硬件的介绍;
2、白板的开启和关闭;
3、白板软件的介绍。培训讲稿:
一、白板硬件的介绍:
1、使用说明:
①、软件支持脱机备课使用,希望老师们可以用软件光盘自行安装,以便慢慢熟悉和备课;
②、白板能够正常使用时的状态; 1)、驱动图标长亮
2)、白板没有任何操作时指示灯红灯长亮 3)、白板有操作过程时指示灯为蓝色 4)、能精准的正常操作和书写
③、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55-9919
2、白板的硬件:
电脑、中控、投影机、白板、展台、音响等。
二、白板的正确开启、关闭和定位
1、开启:打开空开→打开电脑→按下上课→打开软件
2、关闭:关闭软件→按下下课→关闭电脑→关闭空开
3、检测屏幕定位是否精准 触摸点与鼠标箭头不重合,有偏差时 ①.电子白板第一次使用
②.电脑和投影机的分辨率发生变化时
定位:点击驱动图标、选择定位屏幕、按照提示依次点击+正中心,完成4点定位即可。
三、白板软件的介绍
1、电子白板软件的使用
软件驱动:电脑右下角保持蓝灯长亮 书写软件:支持脱机备课使用
2、教学三大模块:浮动主工具条、侧边栏工具、底部菜单栏工具
3、浮动主工具条(如图1)主要包括:撤消、恢复、选择、硬笔理笔、智能笔、填充、软笔、纹、橡皮擦、平面图形、几何图形、屏幕录制、屏幕截图、幕布、聚光灯、播放器、键盘、重置、漫游、放大镜、全屏、屏幕批注、设置等。
例如:
(图1)
硬笔:可以选择字体颜色、线形、粗细等 智能笔:可快速一键绘制识别图形 颜色填充:给不同对象填充颜色
平面图形和几保图形:选取图形后点击空白处按住不放,然后拖拽到合适的位置再放开就绘制成功了。
4、侧边栏工具
主要包括:①教学资源(页面、资源、文件、附件、属性、学科工具、云平台);②页面管理(新建页面、清除页面、删除页面、克隆、上一页、下一页、重置、锁定页面、双页显示、鸟瞰页)(图2)
页面:从中可以找出课件中的每一张页面 资源:主要是印天为课件准备的一些背影图库 文件:通过此工具可以打开电脑中保存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使用拖放方式插入
附件:是印天公司为本软件提供的课件和视频资源 属性:是为硬笔提供更多的线型、颜色和粗细等 学科工具:是本软件提供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九大学科中常用的的一些工具。例如:
数学——①数学工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数学函数、公式编辑器);②数学资源(计算器)
生物——生物资源
化学——①化学工具;②化学资源
(图2)地理——地理资源 历史——历史资源
音乐——音乐资源(动感电子琴、吉他音、架子鼓、电子琴、钢琴)
物理——①物理工具;②物理资源 英语——①英语工具;②英语资源
语文——①语文工具(汉语词典、笔顺);②语文资源(24孝图、诗歌)
5、底部菜单栏工具(图3)
(图3)
主要包括:文件(新建、打开、最近使用文件、清除历史记录、保存、另存为、导出、发送电子文件、打印、退出)、编辑(撤消、恢复、剪切、复制、粘贴、克隆、删除、选择全部、锁定、解锁、选择锁定、页面)、视图(背景、显示页码、显示主工具栏、显示资源管理器、显示文字工具、显示对象编辑工具、语言、皮肤、页面布局、显示模式、系统设置)、绘制(组合、解除组合、左翻转/右翻转、上翻转/下翻转、置顶、置底、向上、向下、选择、笔、橡皮擦、线条、平面图形、几何图形、饼状图、柱状图、表格)、工具(屏幕截图、屏幕批注、屏幕录制、聚光灯、幕布、遮罩、屏幕凸显、屏幕肃静、屏幕箭头、骰子、计算器、放大镜、时钟、键盘、手写识别、视频展台)、帮助(关于、帮助)和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数学函数、公式编辑器、硬笔属性
6、聚光灯——突出重点,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7、放大镜的应用
8、PPT课件结合白板软件的使用 操作步骤: ①、打开白板软件,点击 ②、打开PPT课件进行播放
切换至屏幕批注模式
③、选择主工具栏的笔、可选取任意颜色,然后可以实现对PPT页面进行批注修改
④、如果不需要保存书写笔迹:点击第一个箭头的图标就可以取消笔迹,并且可以再次操作电脑
如果需要保存笔迹:点击图标迹不会再消失
即可,然后再点击箭头笔
9、视频播放、屏幕录制和视频展台等的应用 视频播放:①点击浮动主工具条中的播放器; ②利用课件中的元素利用下拉菜单建立链接 ③点击侧边工具栏中的“文件”
屏幕录制:点击浮动主工具条中的屏幕录制图标 视频展台:点击浮动主工具条中的视频展台图标 图片粘贴:①可进行复制、粘贴
②点击侧边工具栏中的“文件”拖入 文字输入:①可进行复制、粘贴
②点击浮动主工具条中的手写识别图标
四、针对以上学习内容实际操作
五、交流学习心得
第四篇: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讲稿
东苑学校 王丽萍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简单、过程乏味,缺乏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出现了“虚”、“闹”、“杂”、“碎”、“偏”的问题。究其原因,源头在备课,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力气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纵观我们备课的过程,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过于依赖教参,缺少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2、照本宣科,课文处理得比较碎,问题设计的太多。
3、过于关注教学方法,缺少对目标的整体把握。
“基于标准”应当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的一个核心特征,或者说,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应当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备课,“基于标准”的备课是让新课程的话语从理念话语走向实践话语,从专家层面转向教师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标准”的备课是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备课是新课程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关于语文教学任务的分析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如果达到了这10条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可以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
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包括:查字典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积累运用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高声朗读的习惯,背诵诗文的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三、基于《标准》的备课要求
(一)目标优先
关于目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失败的课堂教学恐怕没有人不曾经历过,有的教师为什么自认为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呢?在众多的原因中,目标的把握是主要原因。在传统的备课中,往往先考虑我第一课时教什么,第二课时教什么,教学内容先于教学目标存在,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占据着一个核心的地位,通常是教学的唯一内容,而且决定着教学的目标,所以,传统的备课中,首先看的就是教材,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目标是抄教参的,很少考虑到实际情景中学生学习的前提知识和技能。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通常只列举教师应当教的主题或者学生应当学习的主题,是学习内容的一些“样例”,而不是学生应知道的和能做的事,即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在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学的目标不是来源于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是源于课程标准;而教学内容又是由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决定的。因此,在基于标准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存在,而课程标准又先于教学目标而存在。课程标准反映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是课时教学目标累积起来达成的,那么,从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如何转化呢?我们的做法是:
1、把握标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的总体期望。
2、了解阶段目标,明确单元目标。
既然是“学习”,老师就要教给方法,进行示范,安排训练;既然是两年的时间都在学习,那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所要安排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就应该有所不同,层层递进:教师全文领读——教师领读
重点段落——教师领读难读的句子——学生领读全文——跟录音朗读,读的遍数由多到少,要求由低到高;默读词语——默读短句——默读长句——默读段落——默读课文,检查默读效果的问题也要由易到难。千万不能认为在家里提前预习就能代替在课堂上的训练,在家里读上三五遍也可能是错误百出,有口无心。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这个目标,课文要读出什么感情、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又要潜移默化地传授朗读技巧,教师与学生反复地朗读必不可少,指导与评价也要及时到位。
到了“用、学会、能”的阶段,就说明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要进行大量的巩固练习,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提高水平。读得不够好、问得不够妙没关系,听听别人的发言,反思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哪里做得不好,不要总等着老师来给他指正。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不但对教师来说很重要,对学生来说更重要,反思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因此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绝不能再做学生的拐棍,而要做学生的航向标。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讲稿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讲稿
老师们好!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参加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活动。与其说是为大家讲评课,不如说是跟老师们一起探讨学习。在这里我仅仅是发表一下我个人对怎样上音乐课的点滴看法吧!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对你有所帮助,你就采纳一下,但是要有不妥之处,还希望大家提出宝贵建议!
在上音乐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们可以借鉴:
1、教师讲得太多,一节课下来没有让学生真正去感受音乐的美,只是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就提很多问题。我感觉学生根本没听懂音乐。新歌听一遍,就让学生用“啦”唱出来,学生能会吗?接着启发让学生有感情的唱,学生能有感情吗?应该如何去教,值得我们思考。
2、教师语言一定要干净利落,不要过于儿童化,(低年级可以采用亲近一些的语言)但不要啰嗦些与教育内容无关的东西。
3、很有必要纠正学生的唱法,提高其唱功,不要唱跑了调。
总之,我感觉要真正上好一节音乐课,还要细细研究,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
下面我重点对关于《怎么让孩子喜欢上音乐课及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概括性的给老师们说一下。
放眼看一下我们音乐教师的音乐课,在上公开课时,可以说各个都是很不错的、好样的,那都是精心准备了好久,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去反复修改、试教换来的,这样的课当然是好的。可是再看看音乐教师平时的音乐课,与公开课相比,真的是相差很远。平时上课也不会像上公开课一样的引起重视而精心准备,于是就变成了学生所说的枯燥无味、无聊至极、的音乐课了。有的老师说,音乐课课时量那么多,每节课都上的津津有道,那得多累啊!其实,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就不会觉得劳累了。很简单,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之中来,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我想这就是学生所想要的音乐课,也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给孩子找回上好音乐课的自信
我们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给孩子们多一点微笑,跟孩子们交个朋友,多点鼓励给孩子自信!许多的学生不是不喜欢音乐课,而是对音乐课没有信心而失去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关注!老师的微笑不仅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给学生信心和勇气。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做到的。所以,我建议老师们,把所有的孩子都当做是好孩子,你想一想,一个每天都板着脸上课的老师谁会喜欢?不管孩子们有多调皮,我们都应该正确的去引导他们,多数孩子都是会在你的细心温柔的教导下表现好的。我平时上课很少跟孩子们发火,一般都是面带微笑静静的与他们谈话!当然,个别调皮的学生影响了课堂秩序应该严格一些,但是一定要宽严相济,不可在课堂上大吼大叫,这样既破坏你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还让孩子们产生对音乐课的厌倦和不自信。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对音乐课感兴趣。
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能够让孩子快乐的上音乐课。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是鸭子,不是单纯的把知识填给了学生,学生就学会了、就掌握了。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比如:
1、培养识谱兴趣,开动脑筋编儿歌。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激发唱歌兴趣,启发学生表现美。
现在小学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同学们变得不爱唱歌了,一节课中真正投入歌唱的同学寥寥无几,有的开口唱则似“牛”叫,乱成一片,音乐的美感所剩无几。这着实让人困惑,以前只听中学教师有这样的抱怨,如今这种现象却越来越小龄化了,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满足于此时课堂上的他们了,然而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找到一个好的歌唱教学方法,让学生热爱歌唱,且快乐地唱。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思维敏捷,加上电视电脑等等多种信息的来源,课堂上他们当然不满足于书本的内容。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一开始上课时,不仅不愿意唱书本上的歌曲,还悄悄哼起了流行歌曲,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厌恶音乐课,与教师不配合的局面。为了把他们“拉”回到我的音乐课堂,我给这帮“小顽皮”提出了要求,首先告诉他们老师也很喜欢流行歌曲,但是必须要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如果完成得慢,剩下的时间就少,反之如果完成得又好又快,那么剩下的时间就是同学们自己的了,在这个时间里,同学们可以推荐自己喜爱的歌曲给大家,但是要介绍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内涵以及喜欢它的理由。这样不仅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够精力集中,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又能激发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不盲目追求流行歌曲的好品质。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学生唱《法国号》时,只有四句歌词,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再继续唱就显得那么单薄乏味,部分学生唱起来还很呆板。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还喜欢哪种乐器?你能把这种乐器也创编到歌曲中来吗?”于是学生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喜欢打鼓,就把:“鼓”这种乐器进行创编“嘭咚咚谁在唱歌,嘭咚咚每天这样,嘭咚咚谁在唱歌,那就是我的小堂鼓”,还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编创的“吱扭扭谁在唱歌,吱扭扭每天这样,吱扭扭谁在唱歌,那就是我的小二胡”。然后学生们边表演动作边演唱着自己编创的歌词,兴致勃勃且自豪的样子真是可爱!他们的歌声中不仅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浸染着美的色彩,还提高了他们创编歌词的能力!
3、增强表演兴趣,引导学生创编美。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
三、关于欣赏课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通过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小学音乐的每一课都有欣赏课和教唱课所组成,对于教唱课的教学大家越来越熟悉,而欣赏课很多老师却一直困惑该怎么上。下面我综合说一下我自己平时是怎样上欣赏课的:
利用讲故事,创设情境、律动表演及多媒体视频提高欣赏课的效率。其实上好欣赏课时需要音乐老师课余时间不断的去钻研探究,想让孩子真正的喜欢听赏乐曲,老师必须要掌握这首乐曲的相关丰富的音乐知识,把一首乐曲讲解的生动有吸引力,学生自然就会喜欢听,并且记忆深刻!这需要老师们付出多倍的努力,还是那句话说的好,教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必须得拥有一桶水。所以,不能怨学生不爱听,而是要找我们自己的原因,你是否把这首乐曲讲解的让学生感兴趣了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平时多钻研教材,仔细备课,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成效!
四、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
教师要关注自己,教师自己更要热爱音乐,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路是人走出来的,经验是人找出来的,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地找出并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优秀的教学方式,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脉搏,上出学生们喜欢的音乐课。
今天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的倾听!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