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卫生局2014工作计划范本
最新卫生局2014工作计划范本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以下是由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战略部署的x年,也是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年,更是全省妇幼保健年,还是船山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第一年,卫生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预防、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出2014年卫生工作任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一、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
1、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卫生改革,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卫生服务能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突出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两个重点,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行业管理和卫生城市创建五项工作,增强卫生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工作思路:深化卫生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两大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卫生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最大卫生惠民工程。
3、工作目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惠民利民,医患和谐;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二、具体工作
1、以公共卫生为中心,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按照“五大体系,一支队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疫情信息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应急救治队伍)的要求,完善公共卫生网络,增强服务能力。认真学习和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卫生应急协调机制,完善卫生应急制度规范和预案,加强卫生应急处置演练,提高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投资200万元,启动凯旋、育才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二是投资100万元,启动仁里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楼改建工程;
三是投资100万元,完成南强镇中心卫生院和西宁乡卫生院转型工程;
四是投资10万元,以奖代补的形势,规范化建设甲级村卫生室50个,在永兴、仁里、西宁片区新建村卫生室5个,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3、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最大卫生惠民工程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事关全区30余万农民的健康和利益,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根本措施,是一项党政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最大卫生惠民行动。各医疗卫生单位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以推行“新农合”制度为契机,强化各项保证措施,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充实功能,提高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真正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确保新农合工作全覆盖,可参合农民达90%。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新农合”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支持,全力配合,齐心协力,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抓好抓实,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为促进我区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4、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满足群众就医需要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在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上巧借外力,在新科技项目上大做文章,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一是人才培养。实行管理和技术人才齐抓,培训和引进并举,选拔与考核并重,理论培养和使用实践同行的人才发展战略,完善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优良的待遇,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发掘人才潜力,保证人才留得住、用得上、进得来,出得去,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医疗设备。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创新融资方式引进医疗设备,增加医院硬件的投入。投资150万元对乡镇卫生院按照“新五件”(b超、x线、洗胃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标准,逐步配备先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三是对口支援。进一步加强上级单位每年定点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能力,采取资助资金,援助医疗设备,免费进修学习,开展适宜新技术,完善管理制度和双向转诊等多种对口支援方式,提高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今年区人民医院要定点支援永兴、仁里、河沙,保健院支援南强、桂花、西宁,疾控中心支援保升、老池、复桥,卫生监督大队和培训中心支援新桥,合管中心支援唐家。
5、强化卫生行业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按照“反省过去、规范现在、保障未来”的总体思路,继续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狠刹收受贿赂、回扣、红包、私收费、乱收费、分解收费、开单提成、搭车开药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种经济往来中的商业贿赂案件;健全药品、器械、一次医用材料购销制度,经常开展自查自纠,主动纠正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接受群众监督,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全面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严肃查处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全面推行政(院、队、中心)务公开,全面实行一日清单制、病人选医生、服务承诺制,试行单病种最高限价制,加快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第二篇:卫生局工作计划
卫生局工作计划
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为指导,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导向,以实现“病有良医”为目标,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引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实施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双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以巩固医改成果为契机,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以新农合制度为主体、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提升新农合筹资水平,将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最低375元,适当提高门诊、住院报销比例,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8万元。二是做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科学合理调整救助方案和救助比例,升级改造新农合信息系统,与民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新农合报销、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民政救助一站式现场结报,方便参合居民报销。三是开展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每人每年15元用于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四是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确保新农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星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加快五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布局,逐步达到每个街道有1所符合标准化建设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二是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改进绩效管理。三是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养老等制度,做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评估工作。四是加强城市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形成首诊在社区、双向转诊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规划内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贯彻落实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公立医疗机构的配备使用,合理规范使用基本药物。二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部分区市开展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三是建立和完善药品流通体系,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择优遴选药品配送企业,提高药品配送质量和效率。
(四)加快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一是继续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提高到每人35元,扩大服务人群实施范围,为市民免费进行健康查体、健康管理。二是继续落实孕产妇“两癌”筛查项目,实施适龄儿童口腔疾病基本预防和40万60-66岁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项目,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三是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民生项目,免费为全市7万名新生儿提供先天性疾病和听力筛查;争取国家农村改厕项目1万座,提高我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二、以实施“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工程”为主线,努力实现“病有良医”
(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全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年初在黄岛(原胶南)、即墨两区市8家公立医院推行综合改革试点。二是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三是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和社会第三方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医院财政拨款、医院管理者履职评价等挂钩;实行医疗服务质量、药品使用(处方)、费用控制指标和医用耗材使用等重点事项在线监管;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医院运行监测指标,严控医药费用增长。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一是引进优质医疗机构和技术。加快推进省内、国内外包括医疗机构、医疗管理、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的引进与开放合作,年内引进2-3家优质医疗机构、10家民营医疗机构,不断优化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国内外优质医疗机构合作项目20个,总数达到96个。二是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优化重点学科结构布局,实施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规划,设立卫生科教兴医专项基金,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争新创建5-1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建立2-3个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三是启动“青岛卫生英才工程”,**年,通过吸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100名,引进卫生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20名,培育优秀临床医学专家300名,培训业务骨干6000名,招聘博士100名,硕士1000名。
(三)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一是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30个“国医馆”、12个名中医工作室、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完成开展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培养100名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非营利性医院配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鼓励开展中药专方传统加工等药事服务项目。二是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加强中医重点(特色)专科、重点研究室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三是完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220个养生保健门诊,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和养生保健宣传月、中医养生膏方节等宣传活动。注重中医医院文化建设。
三、以实施“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为抓手,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机构
(一)推行便民惠民常态化服务。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延时门诊、无节假日门诊、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等服务;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通过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方式,实现群众就医24小时预约诊疗服务;建成使用“服务窗口等待电子叫号”和“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建立完善病人服务中心,开展集门诊服务、临床服务和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多方位服务,实施“志愿者温馨服务”工程;继续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严格收费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立“人性化的逝者关怀室”;实施“五要五不得”制度,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县级医院和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建立社区居民联系卡制度,开展全科医生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主动服务。
(二)加强卫生行风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大行风稽查力度。不断完善医德医风考评机制,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和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个人奖惩挂钩。科学设置第三方测评指标和方法,不断加大社会评价分值比重。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开展“三线一网”等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医患沟通。继续加强对重大卫生工程、医疗设备和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监管,严查违法违纪案件。全面推行“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促进全系统行风的不断改善。
(三)打造卫生行业良好形象。集中组织各公立医院院长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向市民代表公开述职,全面提升卫生行业形象。继续深入开展“局长院长谈服务”、“医院开放日、市民体验日”、“医德医风宣传月”、“白衣天使在行动”、“岛城媒体走基层看卫生”等主题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对卫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大力宣传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引导医务人员发扬奉献精神,增强服务观念。
四、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力度。按照“努力降低流行强度,减少疫情危害”的防控目标,全面落实艾滋病、结核病、霍乱、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常态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保障制度,鼓励和规范非政府组织、草根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完成国家消除麻疹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做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和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提高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预防可免性传染病发生。
(二)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和慢病防治。大力开展“居民健康66条”、“控烟”、“减盐-防控高血压”、“吃动两平衡”等健康教育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开展青岛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在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开展防治结合型医院创建工作,成立市级精神、肿瘤、口腔和心脑血管等慢病防治办公室,加强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技术指导;积极探索市立医院和市中心医院在市南区、市北区开展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综合防治健康管理一体化试点,继续推进农村慢病综合防治市、镇、村一体化健康管理。完成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二期项目和国家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筛查项目任务。在全市推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社区责任指导团队建设,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市控制吸烟条例》立法工作,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进一步完善预防、治疗、康复体系,全市所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开设精神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
(三)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工作。筹备健康城市推进大会与第35次爱卫会全委会,组织开展第2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围绕健康城市建设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健康山东行动,开设健康讲坛,开展健康知识进机关、进社区活动;开展省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健康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继续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好夏秋季灭蚊蝇和冬春季灭鼠活动。
(四)提高卫生应急工作水平。继续开展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年内争取2-3个区市达到省级示范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直报网络建设,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机制;继续做好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全面提高全市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社会卫生监管。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健全完善三级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加强对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培训、管理、考核;加大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和职业卫生等卫生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防范和减少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组织好行政执法专项稽查、卫生立法、普法等工作。全市卫生审批网络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实现全市卫生行政审批六统一;继续加强卫生审批窗口建设,提高卫生审批效率。
五、以优化区域卫生规划为统领,加快推进现代化健康城市建设步伐
(一)加强卫生资源规划管理。修订青岛市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制定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抓好贯彻落实,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提高服务可及性。
(二)推进“千万平米”设施建设。全年建设项目22项,新开工项目总面积46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56亿元。其中,**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工程、**医院扩建工程、城阳区人员医院病房楼和即墨东部医疗中心建设工程5个项目,新开工市立医院东院区二期、北部医疗中心、眼科医院扩建等市级项目,以及莱西市市立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胶南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区市级医院和卫生院建设17个项目。完成市五医、八医、胶州中心医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医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推进医学科学院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建设资金,促进我市卫生设施建设。
(三)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是完善、优化已运行的各信息系统功能,加快推进业务应用。二是全面完成12家市属公立医疗机构信息信息建设,在各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区域信息系统和药品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考核信息系统。三是积极做好“居民健康卡”发放前期筹备,力争全面启动“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四是规划建设医药卫生信息安全运行体系,确保我市卫生信息化各业务系统和交换共享平台的安全运行。五是积极推进保健信息化工程,完成保健办证系统建设。
六、以贯彻党的**精神为根本任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卫生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制定具体计划和详细安排,组织好相关学习、讨论活动,召开局党委民主生活会和局属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抓好学习贯彻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卫生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导向,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先进党组织建设。以院处级干部为重点,通过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班、形势报告等有效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和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巩固和扩大“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建立“三亮三比三评三创”制度,推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加大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力度,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积极发挥医务工会、共青团组织纽带桥梁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市卫生系统民主管理工作水平。
(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学习贯彻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加强廉洁自律,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风,禁止铺张浪费,大力精简各种会议和文件简报,加强调查研究,严控各类评比表彰活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加速、提升、增效、创新、落实”工作要求,深入治理庸懒散和慢拖瞒问题,优化机关政治环境,继续推行“一岗双责”和“AB角”工作制、首问负责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继续开展机关“学习论坛”活动,落实每周五“自学日”制度,组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于6次,每人读书笔记不少于6篇次。继续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机关作风建设。
第三篇:卫生局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一、工作计划
1、全面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基本完成现代化医院的基础建设,启动江南、江北的对口帮扶工作,浦口区中心医院建成第一医院分院,**区人民医院建成鼓楼医院分院,努力提高江北地区的卫生综合实力。
二、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妇幼卫生
2、全面巩固小康指标成果,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100,人均筹资额110元以上,农民参保率97以上,基金使用率90以上,农民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30。
3、六城区新(改)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1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年内建成5个省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4、在秦淮区实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试点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力争城市居民和农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分别达45和60以上。
5、做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7/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和12‰以下。
三、疾病预防控制
6、加强疫情监测,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90/10万以下,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
7、做好计划免疫工作,脊灰、麻疹、百白破、乙脑、流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新生儿24小时卡介苗接种率城区达98、农村达95以上。
8、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消灭钉螺面积600万平方米;落实结核病控制策略,发现新涂阳病人1725例;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干预工作,自愿咨询检测人数达到45/10万以上。
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综合医疗机构100开设腹泻病门诊;“02”检索率达10以上,检索数达总人口(含流动人口)的1‰以上。
10、市疾控中心检验项目100达到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A类疾控机构检验能力标准,区县达80。
11、全面推广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做法和经验,在街道(镇)设立卫生监督、疾控中心分支机构,夯实公共卫生网底。
四、卫生监督执法
12、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继续在经卫生许可的餐饮单位推行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率达95以上,卫生监督覆盖率100,食物中毒及时查明率100,力争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13、50以上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车辆基本符合卫生部标准;卫生监督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五、应急管理
14、高标准建成“12320”公共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并完善工作机制。各区县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区县卫生局和市、区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二三级综合医院(含市第二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胸科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组建应急专业队伍。
15、建立健全全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指挥网络通讯系统。
六、医疗机构管理
16、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___地区区域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17、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推进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工作,鼓楼医院、第一医院、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口腔医院、高淳县医院、江北人民医院率先通过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评审。
18、落实“三合理”规范,试行单病种限价管理,巩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同城互认,完善惠民医疗服务体系,推进“药房托管”工作,努力缓解困难群体“看病贵”问题。
19、制定___市医疗机构内部财务控制规定和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分配机制,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
20、建成第二医院、脑科医院、儿童医院、胸科医院等病房大楼和江宁区医院门诊大楼并投入使用;启用南山医院,南医大二附院托管第三医院;加快推进鼓楼医院南扩、第一医院南扩、妇幼保健院妇儿保健中心大楼和浦口区、溧水县医院、高淳县新区医院等工程进度。
七、科技兴医和人才培养
21、完成“213”人才的新一轮选拔工作,建设___市卫生系统的高级人才库。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扶持3个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6个领军型人才。
八、中医工作
22、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争取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一轮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力争创建2-3个省级中医示范专科。
23、积极推动中医工作面向农村、社区,创建1-2个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九、行风建设
24、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十、综合管理
25、建立卫生电子政务平台,实现许可、处罚网上运行。
26、在市应急指挥中心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运行医疗机构管理、计划免疫、卫生监督、社区卫生、干部保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卫生信息化管理水平。
【卫生局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1.卫生局内审工作计划
2.卫生局工作计划
3.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
4.卫生局的工作计划
5.卫生局的工作计划
6.卫生局10月重点的工作计划
7.卫生局团委工作计划范文
8.卫生局团委的工作计划
9.卫生局的工作计划
第四篇:卫生局工作计划
xxxx年,xxxx区卫生局将在区委、区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按照区委“抓发展、强功能、重民生、促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xxxx区卫生事业发展与公共卫生体系“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努力实现xxxx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和谐xxxx、健康xxxx作出新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定并实施新一轮《xxxx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本区公共卫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区政府领导下,完善xxxx区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联席会议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沟通信息,制定措施,部署协调区域内的相关防病工作,有效构筑全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平台。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明确卫生各部门的功能定位和工作职责,年内完成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二)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对各种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切实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控制各类传染病在本区的爆发和传播。继续做好“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探索制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办法,开展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艾滋病病人免费治疗工作,年内开设妇幼机构免费自愿监测点。加大对性传播和吸毒传播干预措施的落实力度,年内启动我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进一步落实肺结核病人减免治疗工作,做好卫生部结核病防治全球基金项目,强化对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的治疗和管理。
按照《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病非传染病疾病中长期规划(2001—2015年)》要求,认真开展中期评估,促进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继续落实市卫生局对贫困和无业精神病人免费提供抗精神病基本治疗药物便民利民实事项目。加强学校卫生,开展学生常见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市政府“为本市3000名白内障贫困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的实事项目。
(三)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重点做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婚前保健咨询和婚前医学检查率,预防和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率。继续加大疫苗流通领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五苗”接种及时率和覆盖率。重点加强外来流动人员子女的计划免疫工作。
(四)加强职业性疾病防治工作。区卫监所、区疾控中心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完成职业病防治日常工作基础上,全面完成卫生部有关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项目。
二、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步伐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充分认识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在甘泉、曹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启动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二)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健全和完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开展全科团队家庭签约服务,推行“中心-服务站、居民家庭”的“三站式”服务,落实和提高社区家庭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和利用率。
(三)实施收支两条线和医保预付制管理模式。规范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管理,建立与收支两条线管理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四)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网络。结合社区地域、服务半径和人口分布状况,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合街道(镇)完成全区3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
(五)加大社区公共卫生预防经费、社区卫生硬件建设、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和管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行。
(六)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和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通过规范化培养、岗位培训等途径,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的培养力度。
(七)整合区内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社区服务中心与区域内医疗中心的“双向转诊”制度。加强区内二、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纵向整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
(八)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按照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规定,调整内部科室设置,改革职工分配机制。
三、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一)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把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执业环境作为主要内容。一要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要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医;三要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增进医患沟通,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四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支管理,完善分配办法,控制医药费用;五要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六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二)加强医疗机构的质控监管。完善原有临床专业质控小组的功能,新建1—2个临床专业质控小组,加大专业质控督查力度。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医疗行为规范和诊疗护理常规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的培训,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检测工作。
(三)在完成日常医疗服务的同时,加强干部保健工作。xxxx年新增干部病房20张,在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建设中规划干部病房50张。
四、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继续以“科教兴区,科教兴医”为抓手,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加大卫生科技经费的投入,加大临床科研和人才梯队建设力度,年内创设xxxx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技研究项目,进行新一轮区属科研课题招标立项,继续加大对学科带头人梯队和优秀医务青年骨干的培养,加强对区内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专病的评估考核。
(二)发挥药剂学校、医学会和人才培训中心等在卫生专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采用外送培养和内部培训相结合,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医学管理人才、全科医学人才、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
(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区中心医院、区中医医院中医药培训基地作用,对真如、长风、曹杨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标“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项目”进行指导和培训。
五、依法行政,加强全行业管理
(一)合理规划区域卫生布局。一方面要在桃浦等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进行医疗布点,解决群众看病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引入和培育优质医疗资源,发挥市、区级医疗机构的学术和人才优势,共同打造建设上海西北部医疗中心,进一步提高xxxx区的医疗实力。
(二)加强监督执法,规范医疗服务。要依法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行为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严格医疗服务准入要素,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查处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违法医疗广告、“医托”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公共场所、学校幼托机构、职业卫生、消毒产品、饮水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执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三)加强卫生系统财务和资产管理。加强资产清理和财务运作监管力度。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运作模式,抓好安全生产和内部保卫工作。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程序,促进廉政建设。
(四)加强卫生基础实施建设。加快推进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新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xx区老年护理医院和眼牙病防治所改扩建工程等基建项目建设,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第五篇:卫生局工作计划-(定稿)
2004年我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国家、盛市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动员全区卫生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坚持政府、社区、居民三方利益统筹,凸显人居环境大整治成效,着力丰富城市内涵,加快推进‘三大转变’步伐”的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推进卫生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队伍建设,加大医疗卫生市场执法力度,健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网络,努力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坚持三方利益统筹,凸显人居环境
大整治成效;着力丰富城市内涵,加快推进‘三大转变’步伐”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任务,扩大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覆盖面,开展卫生院院长竞聘选拔,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推进东海、城东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渡,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拓展服务功能;加大卫生市场执法力度,实行分类监督;规范医疗市场,实行记分管理;积极引进、共建,支持指导建设名医院;加强正骨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推广“循证医学”诊疗模式,争创名医院;规范预防保健网络,拓展妇幼保健业务,推行防疫人员专项责任考评;加强爱卫工作,巩固创卫成果;深化健康教育,加快红会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加强部门协调,履行齐抓共管职责。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扩大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覆盖面,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在总结正骨医院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经验,东海、刺桐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区卫生系统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东海卫生院试行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确定岗位,按照岗位的职责和任用条件,通过考试或考核的办法择优聘用工作人员,实现能者上岗,优胜劣汰,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探索在卫生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畅通人员进出口。引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岗位、任务、业绩定酬的机制,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科室成本核算,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和效益激励机制;在正骨医院试点推行同工同酬分配制度和工作人员末位淘汰制度。在刺桐卫生院试点推行院长竞聘选拔的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在其他卫生院推开。
(二)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成立卫生应急办公机构,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和综合配套建设,力争易地建设疾控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组建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并随时能够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和人员,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充分利用和科学调度辖区医疗卫生资源,防范包括非典等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加强非典防治工作,在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发热门诊和门诊预检分诊点规范化建设、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后勤物资保障的同时,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工作方案,查找不足,健全完善各项工作体系,不断提高我区防治非典的指挥、疫情信息报告、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规范医疗市场,强化卫生监督,巩固创卫成效。按照医疗资源设置规划意见,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体制多样化和公平竞争,逐步营造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文明执法,重点打击各类非法行医行为,严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要素的准入关。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开展对从业人员资格、医疗质量、护理工作以及包括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医疗废水消毒排泄等在内的院感管理的专项检查整顿。协调有关部门清理整顿非法医疗广告。对违规医疗机构实行计分管理,抓好医疗网络的规范化建设,打击无证行医。
建立卫生监督的长效管理制度,巩固提高创卫工作成果。强化卫生市场监督,分好、中、差三类对食品经营单位试行分类监督。加强执法检查,开展治理“餐桌污染”为主的卫生专项整治,巩固创卫成效,对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工业区低档次餐饮业,学校、医院食堂及周边饮食店、食杂店和公共场所卫生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低档次饮食店(摊)、理发店的卫生条件;以食品卫生管理为抓手,在强化整改达标的基础上强化学校卫生管理,重点对学校食堂实行分级滚动管理,定期公布分类管理信息。防范和减少群体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教育网络,提高健教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广大群众的大卫生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进一步加强爱卫、传染病防治和除“四害”工作。强化管理意识,落实各项卫生长效管理措施,巩固创卫成效。
(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拓展妇幼保健工作。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督和疫情监测报告,对区、街道、社区三级防疫人员实行专项责任考评制度。完成计免常规工作的前提下,拓展流动人口儿童计免工作。加强与部门、社区和用人单位的工作协调,发挥社会力量抓好传染病信息反馈和儿童计免工作。争取项目,加强妇幼所设备建设,走进社区和用人单位,开展妇女病普查、母婴保健宣传咨询指导等生殖健康工作,加强与计生部门协作,主动介入计生技术服务。发挥基层计生员的作用,做好孕产妇和计生术后访视工作。启动新生儿童重症监护室建设。加强职业病防治,实行分类管理,重点开展对制鞋皮革加工、工艺彩绘、蓄电池加工及小电镀厂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监督监测和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严格审核和发放劳动卫生许可证,督促监测超标企业限期整改,避免职业病例及职业性中毒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