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专业课大全
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专业课初试复习建议:
1、首先大家要明确专业课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最合适,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和研招办的指导老师建议从5月前后要进行专业课基础知识的复习。将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教材大致复习一遍,对专业课的总体知识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全年的复习规划
2、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信息和资料是非常重要,最重要的专业课资料是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指定的参考书、参考教材、历年考研真题;其次是权威导师的笔记和讲义,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准确把握复习重点,理清复习思路,考生往往这方面的准备差距很大,是影响专业课分数高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把握考研专业课信息的公布,每年八月份研究生院的网站上会公布最新的考研参考书,考试科目,考研大纲、指定教材、导师信息等招生信息;不要乱用辅导资料,资料的真伪一定要学会辨别。笔记讲义一定要是导师的,才会有帮助,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考研科目都是本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我们收集的笔记和讲义也都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最权威的导师的笔记和讲义。大家在购买笔记的时候一定要确认下是否手写的,手写笔记比较真实,而打印版的笔记多为在网上下载的,作为某些资料贩子骗取黑心钱的手段,每年在论坛上发帖子、淘宝上开店铺的小商贩都会在网上下载一些笔记、讲义习题进行出售,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笔记是打印版,购买前大家要仔细的问清楚。易考网的创办完全是出于团队成员深厚的考研情结。易考网起誓坚决抵制假资料及过时的资料对考研学子的误导。
第二篇: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考研心得体会
刚通过企业管理复试,贡献一点近一年来收集的各方面信息吧,还有一点个人的复习经验,供后来人参考。
南开企业管理专业在考研初试时考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方向会分为五个方向,有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创新和创业管理。在所有经过复试考进来之后,又细分为系里管,市场营销方向的归市场营销系管,财务管理方向归财务管理系,剩下的三个方向化为企业管理系。但是在上课时专业必修课都在一起上,选修课可以互选,每个系里都有很多博导。就我所知,市场营销系里的老师博导最多,其中,吴晓云是研究服务营销和全球营销,挺厉害的,还有许晖老师研究国际化企业管理这块挺厉害的。财务管理系的李莉和黄福广跟王全喜都是学术大牛,其中,王全喜老师还受聘为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课程方面,齐岳会上投资组合跟基金管理、王全喜会上战略财务重组。
有不少同学问我南开会不会歧视跨考生。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别的专业我不太清楚,但是企管专业上工科的学生考进来的每年也是有一些的,比例的话不是太多,20%左右吧,很多是本科学管理方面的其他专业考过来的,比如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等,这个也算是跨考一方面,所以本科是营销或者财管再考进来的也并不算太多,但是也有,是这样的保送生比较多,直接考得不多。所以企管不可能歧视跨考生的,否则怎么招人呢。跨考生还是很有竞争实力的,毕竟大家奔着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复习,总会有动力的。
还有就是历年录取率和初试分数线的问题。个人浅见,光看录取率和分数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原因有两点,从学校的官方数据看,每年录取率超低,可能8%都到不了,但是如果将300分以下的除去(300分以下实在不能算做有竞争力了),实际上人数要少一半了。另外,每年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每年的初试分数线也会有很多差距,比如说10年的初试分数线是350分,而11年的初试分数线为385,所以这个浮动很大,到了今年12年变成了370分,所以没法用一个分数线来衡量这个分数线的划定标准,它是根据商院招收的人数跟分数的多少来最终确定初试分数的,至于英语和政治的分数线一般是划到60分,这在经管里面是挺稳定的分数,而数学和专业课一般都是划到90分,这个几乎没有变过。
下面说说我的复习经历吧,粗略总结了四条。
1、一切为了分数,功利一点儿没坏处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机会成本的概念,它主要是指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放弃用在其他方面所能够获得的收益。考研者心中也必须有机会成本的概念,而这偏偏是许多人所忽视了的。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某些时间你花在了一科上,就是放弃了用它来提高另一科成绩的机会。例如,你花了10天在数学上,能使你数学成绩提高5分,而同样的10天你用在政治上却可能提高10分,那么你应该把时间用在哪里呢?表面看来,前者也使你的总成绩得到了提高,但实际上你的收益是-5分,因为这比你本应得到的10分要少5分。在分配复习时间时,必须对哪些时间用在哪一科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要切记 一点,考研比的是总分(假定你各科都能及格),你的唯一目标是总分最大化,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特别要切忌意气用事(这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容易和数学、英语两科的习题较劲,最终结果往往是劳神费力不讨好),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自己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上。在适当的时候,要懂得知难而退。我在开始复习英语时,有较多的时间用在词汇和语法上。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在做模拟题时,词汇和语法题我总是只有一半左右的题有把握,剩余是没把握的和干脆就不会的,而这其中我只能作对一半,40道题共20分我能拿15分左右。如果我尽力复习这些词汇和语法,估计最多也不过17-18分(要想全对或接近满分需要非常好的英语基础),还需要支出大量时间。我分析了一下各题目的特点,觉得阅读分值较高(而且前辈们常说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而翻译、作文技巧性较强,不像词汇和语法那样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在短时间内见效较快,就基本上放弃了词汇和语法的大规模复习,代之以简单的练习,重点放在后面的部分。事后证明,这样做颇为见效。
2、计划赶不上变化,得不断调整
绝大多数人在复习时都会有个计划,明确的、不明确的,详细的、粗略的,书面的、脑海里的,一般心里都有打算。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况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复习进行到一定时期对原有的计划进行调整。有些人只顾低头复习,生怕些许的耽搁,但是,根据情况改变原有计划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哪怕花上一天半天也是值得的。调整计划的时间应在复习时间进行到1/3或1/2的时候。选在这个时候,是因为经过一阶段的复习,对各科的全部内容有了基本认识,对于自己的进度以及复习内容的难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余下的时间又足够长,能够达到调整的目的。调整计划的根据有:各科进度的快慢;各科难度的大小;自己在各科上的潜力如何等等。第三点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你付出之后的收获。例如,当时我在复习专业课时,发现在内容基本掌握了以后,很难再进一步,而该门专业课历年来的考试成绩都不高,也就是说我花再多力气可能也不会让这门课的成绩有质的飞跃,因此就相对减少了这门课的复习时间,改为防御策略,即维持原状,不退步即可。
3、还是说功利,专业课重点看南开那两本书
专业课考的是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管理学占100分,微观经济学占50分,总共指定四本书,但是复习起来的话主要是以南开的那两本为主就可以了(这是公认的真理,呵呵,以前前辈们都这么说)。张玉利那本管理学教材出版的已经很早了,每年都会指定这本书,当然南开的企管考研,专业课压分压得很低,几乎没有考过120分的,所以要提分的话要在数学上提分,还要保证在专业课上不拉分,管理学试题比较抽象,虽然每年的考题有些是重复的,但是还是比较常见的,在复习专业课时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如果想拿高分的话必须要有对管理学的一个通篇理解,在五个管理职能理解的基础上去尝试案例分析,时常关在商业案例新闻,用所学的管理知识自己去分析思考,还有就是对于教材的话也要多看基本其他几本比较经典的著作,比如说罗宾斯的《管理学》这本书比较好,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管理学,还有就是多读读大师的著作,比如说彼得德鲁克、彼得圣吉等,还有就是一定要对管理学有自己的理解,参考答案说白了只是一个参考,只有在真正作答问卷时才会发现还得自己去发挥,所以答案不能死记硬背,要去理解,形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概念,当拿出一个概念比如说问你你是怎么理解管理学的科学性时,你要知道科学性是什么东西,然后管理学是什么,两者又是如何结合的呢,这样才能反复理解找到答案,像管理原则啊、基本原理啊等等可以指导实践并能带来管理的绩效的提升,所以这才具有管理科学性,那么说艺术性又是是什么呢,首先要理解艺术的东西比较抽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存在艺术性的东西,管理是管人的,而人是复杂的高级的动物,所以体会体现出艺术性的本质,不同的管理方法会有同样良好的管理效果产生,这就是艺术性所在的原因,所以在学习管理学的时候要常常思考这些问题,不能死学。复习过程中有很多想法,写起来都忘了,管理学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什么问题 q q 交流吧,我的号是613986422。最后说下微经的复习,由于南开企管主要是针对管理学的,所以企管并不是很强调微观经济学的难度,这个在复习时候可以着重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做好笔记,把每个知识点搞懂,不用太深挖,毕竟不是考经济学,所以这个稍微中规中矩一点,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4、毅力和心态最重要,坚持就是胜利
据我的感觉,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几乎对提高分数没什么效果了,最主要的是等待与坚持。我知道有很多人在最后的一个月、半个月停止了复习(并不是因为找到了好工作),殊为可惜。而很可能,坚持一下就是胜利。而在考试中,有的人因为感觉不好,考完第一科后或考最后一科前放弃了,更是糊涂。有的人放弃仅仅是因为感觉不好,要知道如果你并非什么也不会,卷子上一片空白,那么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例如,你感觉答的不好而答案偏偏就是你答的那样;例如,那一年考题偏难,没有几个人及格因而所有的人都被加了分;例如,试题本身有错误而不是有难度(我那年考试的一道专业基础课题目有点问题,所有人算出来的投资额都是负数,你要是遇上这种事呢?);例如,……我在看考研成绩时经常会发现有的人考了两科、三科甚至四科成绩都还可以,可偏偏就是没有后面几科的成绩,很替他们惋惜,而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要知道,可能你答的确实不好,但是坚持下去却有可能被录取,而不坚持就决无机会!你都坚持了半年或者一年,就差最后这一点么?你可以没有信心,但决不可以随便放弃。
第三篇: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博试题(管理学)
20XX年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博试题(管理学回忆版)第一大题(40分)
材料一:南开大学1980年代恢复管理学科,著名管理学家、系主任陈炳富说,本科生的任务是读重点,研究生的任务是读难点,博士生的任务是发现空白点。本科生要把厚书读薄了,博士生的任务是把薄书写厚了。材料二: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
一项新型的脑成像研究可能帮助人们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清晨思维最为敏捷,而另外一些人则 在傍晚的时候变得最有效率。Christina Schmidt及其在比利时和瑞士的同事报告说,我们的思维敏捷程度及思想集中的能力受到了我们已经醒了多久以及当时在一天中所处的时间的双重影响,因为 我们的生物钟节奏是根据日—夜周期运作的。研究人员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来对早起者和夜猫子的脑部活动进行监控。这些人连续两个夜晚呆在一个睡眠实验室 中,并周期性地从事一项需要保持持续注意力的作业。研究结果提示,一般来说,“夜猫子”在他们发生脑疲劳之前,其清醒的时间会比早起者长。在清醒10个小 时之后,与“夜猫子”相比,早起者与注意力有关系的脑部区域的活动性会有所下降。早起者还更容易感到困乏,并容易使操作变得更慢。这些脑区域包括生物主时 钟的所在地。该区域的活动会降低实验志愿者清醒的时间(即“睡眠压力”增加了),提示早起者和“夜猫子”之间的行为差异至少有一部分与控制睡眠压力和生理 节奏有关的脑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
第一: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这一论文是想研究什么问题?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怎样设计?研究方法?
第二:如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研究范式的话,管理学科能否借鉴这一范式,为什么?
第三:你觉得博士生应该主要做些什么工作?你认为自己具备哪些素质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第二大题(20分)
20XX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EO,关于中国特色领导力理论。。。项目经费150万元,估计历时4年。(记不清了)
问题:课题的申请需要依靠现有的理论。如果你是课题组的一员,你觉得可以用哪些理论。
第三大题(20分)
中国工商管理学科经历了追随型研究,模仿型研究,修正型研究到创新性研究的发展,这是一种进步。请回答什么是追随型研究,模仿型研究,修正型研 究。第四大题(20分)
材料一:近年来,企业寿命周期变短,由20世纪70年代的30年缩短到。。,缩短到21世纪的15到20年。
材料二:下图是16岁年轻人和60岁老年人的红细胞图。
阅读材料,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简要分析原因。
第四篇: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13年考研复习经验
乐群南开考研网
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13年考研复习经验
专业课我是7月份开始看的。别看我本科是学管理的,对管理学我也是什么都不懂,上这门课的时候我光顾着睡觉了,所以我也是从零开始的。开始看的是南大版的管理学,边看边做笔记,其实就是抄书,但是抄了印象更深刻一些。刚开始看的也很慢,主要是因为抄笔记慢,所以建议大家不用抄的太详细,重点是理解。然后看的复旦版,这本更全面,更容易理解一些,然后我把两本书以及金圣才那本辅导书结合起来做了笔记,互相补充。看完这两本就开始看罗宾斯的管理学,看的很慢,看了两遍,第一遍只看,第二遍做了简单的笔记。
然后我根据这三本书画了一个简单的框架图,就是把它们分为几个章节,每章又大致讲些什么内容,根据这个框架图,按模块、体系做第二遍笔记。比如我把它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篇总论,第二篇计划,第三篇组织,第四篇领导,第五篇控制,第六篇创新;每一篇又划分几个章节,这一遍笔记做得很系统很全面,所以做完以后我就根据它背诵,我又给每一章画了框架图,边画边整理记忆,背诵的时候我先想框架图,然后再背诵具体内容,这样就更容易记住了。比如决策这一章,我把它划分为几个问题,包括决策的定义,决策的分类,决策的理论,决策的程序,决策的方法等等,先想大的框架,然后再想每个大框架里的小框架。
专业课我也记不清楚背了几遍,反正就是反复背,但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记忆。而且要培养对管理学的兴趣,我就发现自己对管理学越来越感兴趣,所以还在图书馆借了管理类书籍看,比如德鲁克的管理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果管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等,我把他们写的经典的句子补充在笔记的相关位置,这样可以在答题时多些思路和亮点。比如初试时考行为决策理论时,我就想起看到过西蒙有个“蚂蚁比喻”,就写上了,最后一题考创新,我还把德鲁克的话引用了进去。我还看了一些导师论文,不过挺深奥的,觉得有用的也会记到笔记的相关位置。所以专业课一个是要形成体系,二是要发散思维。
我前后整理了三遍笔记,然后开始研究真题,我没有买真题的答案,只是从群里下载了98-08年的答案,开始时只是看,想想答题思路,有时会动手写写从哪几个角度回答,没有思路的就放放或者看看答案。后来我把笔记背的差不多了,就开始练习真题,我找出一道感兴趣的题来,给自己35分钟写,写完数数字数,因为咱们的题很有特色,只有五道论述,每到论述至少要写600字,所以我每次都会查字数,再根据自己写的内容给自己打打分,我一般给自己打的比较低,还会在后面写上不足之处,因为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嘛。然后我会看看答案,把没有想到的补充到笔记上。
后期的时候真题我几乎翻一遍,熟悉到都快背下来了,每看一次就觉得有新的思路,所以会写在旁边。我用的是乐群南开考研上面的《南开大学管理综合考研复习精编》这本书的真题。而且背笔记、看教材或是其他书时,会突然想到这段话可以回答哪道真题,然后写在它的旁边,就这样不断补充。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根据真题把每一章考过的知识点整理出来,重点复习。还有课本和笔记要经常翻阅,查缺补漏,看看有没有漏下的知识点。由于咱们是论述,不需要准备太小的知识点,所以要抓住重点,要形成体系、发散思维。
刚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觉得很好:我们这一生,要走过很多条路,有笔直坦途,有羊肠阡陌;有春天的风景,有冬季的荒凉。无论如何,路要自己走,苦要自己吃,别人无法帮忙。仰望满天的繁星,回望留下的脚印,我们一直在孤独中跋涉,在寂寞中坚守。只要你愿意走,踩过的都是路;只要你不回避与退缩,生命的掌声中会为你响起。
所以,同学们,加油吧,为了自己的人生。
第五篇:南开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刚通过企业管理复试,贡献一点近一年来收集的各方面信息吧,还有一点个人的复习经验,供后来人参考。
南开企业管理专业在考研初试时考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方向会分为五个方向,有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创新和创业管理。在所有经过复试考进来之后,又细分为系里管,市场营销方向的归市场营销系管,财务管理方向归财务管理系,剩下的三个方向化为企业管理系。但是在上课时专业必修课都在一起上,选修课可以互选,每个系里都有很多博导。就我所知,市场营销系里的老师博导最多,其中,吴晓云是研究服务营销和全球营销,挺厉害的,还有许晖老师研究国际化企业管理这块挺厉害的。财务管理系的李莉和黄福广跟王全喜都是学术大牛,其中,王全喜老师还受聘为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课程方面,齐岳会上投资组合跟基金管理、王全喜会上战略财务重组。
有不少同学问我南开会不会歧视跨考生。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别的专业我不太清楚,但是企管专业上工科的学生考进来的每年也是有一些的,比例的话不是太多,20%左右吧,很多是本科学管理方面的其他专业考过来的,比如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等,这个也算是跨考一方面,所以本科是营销或者财管再考进来的也并不算太多,但是也有,是这样的保送生比较多,直接考得不多。所以企管不可能歧视跨考生的,否则怎么招人呢。跨考生还是很有竞争实力的,毕竟大家奔着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复习,总会有动力的。
还有就是历年录取率和初试分数线的问题。个人浅见,光看录取率和分数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原因有两点,从学校的官方数据看,每年录取率超低,可能8%都到不了,但是如果将300分以下的除去(300分以下实在不能算做有竞争力了),实际上人数要少一半了。另外,每年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每年的初试分数线也会有很多差距,比如说10年的初试分数线是350分,而11年的初试分数线为385,所以这个浮动很大,到了今年12年变成了370分,所以没法用一个分数线来衡量这个分数线的划定标准,它是根据商院招收的人数跟分数的多少来最终确定初试分数的,至于英语和政治的分数线一般是划到60分,这在经管里面是挺稳定的分数,而数学和专业课一般都是划到90分,这个几乎没有变过。
下面说说我的复习经历吧,粗略总结了四条。
1、一切为了分数,功利一点儿没坏处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机会成本的概念,它主要是指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放弃用在其他方面所能够获得的收益。考研者心中也必须有机会成本的概念,而这偏偏是许多人所忽视了的。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某些时间你花在了一科上,就是放弃了用它来提高另一科成绩的机会。例如,你花了10天在数学上,能使你数学成绩提高5分,而同样的10天你用在政治上却可能提高10分,那么你应该把时间用在哪里呢?表面看来,前者也使你的总成绩得到了提高,但实际上你的收益是-5分,因为这比你本应得到的10分要少5分。在分配复习时间时,必须对哪些时间用在哪一科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要切记一点,考研比的是总分(假定你各科都能及格),你的唯一目标是总分最大化,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特别要切忌意气用事(这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容易和数学、英语两科的习题较劲,最终结果往往是劳神费力不讨好),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自己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上。在适当的时候,要懂得知难而退。我在开始复习英语时,有较多的时间用在词汇和语法上。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在做模拟题时,词汇和语法题我总是只有一半左右的题有把握,剩余是没把握的和干脆就不会的,而这其中我只能作对一半,40道题共20分我能拿15分左右。如果我尽力复习这些词汇和语法,估计最多也不过17-18分(要想全对或接近满分需要非常好的英语基础),还需要支出大量时间。我分析了一下各题目的特点,觉得阅读分值较高(而且前辈们常说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而翻译、作文技巧性较强,不像词汇和语法那样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在短时间内见效较快,就
基本上放弃了词汇和语法的大规模复习,代之以简单的练习,重点放在后面的部分。事后证明,这样做颇为见效。
2、计划赶不上变化,得不断调整
绝大多数人在复习时都会有个计划,明确的、不明确的,详细的、粗略的,书面的、脑海里的,一般心里都有打算。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况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复习进行到一定时期对原有的计划进行调整。有些人只顾低头复习,生怕些许的耽搁,但是,根据情况改变原有计划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哪怕花上一天半天也是值得的。调整计划的时间应在复习时间进行到1/3或1/2的时候。选在这个时候,是因为经过一阶段的复习,对各科的全部内容有了基本认识,对于自己的进度以及复习内容的难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余下的时间又足够长,能够达到调整的目的。调整计划的根据有:各科进度的快慢;各科难度的大小;自己在各科上的潜力如何等等。第三点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你付出之后的收获。例如,当时我在复习专业课时,发现在内容基本掌握了以后,很难再进一步,而该门专业课历年来的考试成绩都不高,也就是说我花再多力气可能也不会让这门课的成绩有质的飞跃,因此就相对减少了这门课的复习时间,改为防御策略,即维持原状,不退步即可。
3、还是说功利,专业课重点看南开那两本书
专业课考的是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管理学占100分,微观经济学占50分,总共指定四本书,但是复习起来的话主要是以南开的那两本为主就可以了(这是公认的真理,呵呵,以前前辈们都这么说)。张玉利那本管理学教材出版的已经很早了,每年都会指定这本书,当然南开的企管考研,专业课压分压得很低,几乎没有考过120分的,所以要提分的话要在数学上提分,还要保证在专业课上不拉分,管理学试题比较抽象,虽然每年的考题有些是重复的,但是还是比较常见的,在复习专业课时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如果想拿高分的话必须要有对管理学的一个通篇理解,在五个管理职能理解的基础上去尝试案例分析,时常关在商业案例新闻,用所学的管理知识自己去分析思考,还有就是对于教材的话也要多看基本其他几本比较经典的著作,比如说罗宾斯的《管理学》这本书比较好,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管理学,还有就是多读读大师的著作,比如说彼得德鲁克、彼得圣吉等,还有就是一定要对管理学有自己的理解,参考答案说白了只是一个参考,只有在真正作答问卷时才会发现还得自己去发挥,所以答案不能死记硬背,要去理解,形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概念,当拿出一个概念比如说问你你是怎么理解管理学的科学性时,你要知道科学性是什么东西,然后管理学是什么,两者又是如何结合的呢,这样才能反复理解找到答案,像管理原则啊、基本原理啊等等可以指导实践并能带来管理的绩效的提升,所以这才具有管理科学性,那么说艺术性又是是什么呢,首先要理解艺术的东西比较抽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存在艺术性的东西,管理是管人的,而人是复杂的高级的动物,所以体会体现出艺术性的本质,不同的管理方法会有同样良好的管理效果产生,这就是艺术性所在的原因,所以在学习管理学的时候要常常思考这些问题,不能死学。复习过程中有很多想法,写起来都忘了,管理学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什么问题 q q交流吧,我的号是613986422。最后说下微经的复习,由于南开企管主要是针对管理学的,所以企管并不是很强调微观经济学的难度,这个在复习时候可以着重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做好笔记,把每个知识点搞懂,不用太深挖,毕竟不是考经济学,所以这个稍微中规中矩一点,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4、毅力和心态最重要,坚持就是胜利
据我的感觉,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几乎对提高分数没什么效果了,最主要的是等待与坚持。我知道有很多人在最后的一个月、半个月停止了复习(并不是因为找到了好工作),殊为可惜。而很可能,坚持一下就是胜利。而在考试中,有的人因为感觉不好,考完第一科后或考最后一科前放弃了,更是糊涂。有的人放弃仅仅是因为感觉不好,要知道如果你并非什么也不会,卷子上一片空白,那么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例如,你感觉答的不好而答案偏偏就是你答的那样;例如,那一年考题偏难,没有几个人及格因而所有的人都被加了分;例如,试题本身有错误而不是有难度(我那年考试的一道专业基础课题目有点问题,所有人算出来的投资额都是负数,你要是遇上这种事呢?);例如,……我在看考研成绩时经常会发现有的人考了两科、三科甚至四科成绩都还可以,可偏偏就是没有后面几科的成绩,很替他们惋惜,而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要知道,可能你答的确实不好,但是坚持下去却有可能被录取,而不坚持就决无机会!你都坚持了半年或者
一年,就差最后这一点么?你可以没有信心,但决不可以随便放弃。
推荐阅读:
南开大学专业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