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湖中心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南湖中心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南湖中心小学自从启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来,按照学校的德育计划,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生从小遵纪守法,争做合格的小公民。在活动中,大队辅导员根据“小公民社会道德行为五小行动”的具体要求,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讲解了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合格小公民。
本次活动让全体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一定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格小公民。
第二篇:南湖中心小学关于开展“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教育”活动的方案
南湖中心小学
关于开展“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教育”
活动的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巩固我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成果。
二、活动时间安排:
2013年4月26日下午2:00(多媒体教室)
三、活动要求:
(1)各班级要充分了解本次活动内涵,高度重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充分发挥班干、团员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学生干部和入团积极分子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使学校呈现和谐的校园氛围。
(2)班主任要认真组织每项活动,做到活动前有动员,活动中有管理,活动后有总结。各班班干部要做好班主任的助手,出谋献策,积极投入。
四、活动内容及评比方法:
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
第三篇: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演讲稿
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
第一课时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社会的公共道德。
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再看一个外国的例子。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么?
我这里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道德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道德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道德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清朝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历史教训。
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吗?不会!个人道德修养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必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
第二课时
一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对他的民众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去过欧洲或日本的人,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地冲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社会公德。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公共道德,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三课时
相信大家都记得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加强社会道德假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价值取向中以“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占居首位。虽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建设抓起。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文起来的重大举措。《纲要》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对于抵制不道德行为,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行动各异。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理想境界。公民道德建设正是提高人们自身素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必然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同志们,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请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为公民道德奉献一份力量吧!
谢谢大家!
社会公德教育演讲稿篇3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进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孤单。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什么是社会公德那?我认为,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人,将被人们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认为,个人修养就是个体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这些传统美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当然,我们也应当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公德,比如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就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但是它非常脆弱,现在更是受到各种灾难的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江河断流等等。看看98年的洪水和去年的海啸吧,我们就会知道,地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毫无疑问,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然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这里,我要呼吁,爱护地球,爱护环境吧。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且也应该是社会公德或者个人修养的必修课。只有爱护环境,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否则就会被人们所唾弃,成为历史的罪人!
社会公德教育演讲稿篇4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进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孤单。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什么是社会公德那?我认为,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人,将被人们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认为,个人修养就是个体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这些传统美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当然,我们也应当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公德,比如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就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但是它非常脆弱,现在更是受到各种灾难的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江河断流等等。看看98年的洪水和去年的海啸吧,我们就会知道,地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毫无疑问,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然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这里,我要呼吁,爱护地球,爱护环境吧。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且也应该是社会公德或者个人修养的必修课。只有爱护环境,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否则就会被人们所唾弃,成为历史的罪人!
社会公德教育演讲稿篇5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社会的公共道德。
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公共道德,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师生对乡中学的对口扶贫行动,资助贫困的同龄人完成学业,这不正是良好的社会公德的体现么?
再看一个外国的例子。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么?
我这里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道德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道德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道德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清朝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历史教训。
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吗?不会!个人道德修养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必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地冲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社会公德。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公共道德,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社会公德教育演讲稿篇6:弘扬社会公德,争当合格的小公民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价位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质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首先要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热爱祖国
“爱国主义”它是一种崇高的思想。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理当真挚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之情。但是,热爱祖国不仅是一种思想,同时意味着一种责任,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之相应的行动。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一员,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当你随便扔掉一块馒头,毫不心疼地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时候,请认真的想一想吧!它不只关系到你一个人,他还关系着整个国家。我们应从小事做起,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热爱祖国还要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做起。建设中华要从身边的事做起,关心班级体,为班级体做好事。如果我们班的同学齐心协力,热爱班集体,关心班级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班集体就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集体。如果同学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想着为集体争光,齐心协力,我们班将是一个特别优秀的集体,老师不会再会因为我们生气,而会为我们骄傲。如果我们把这种拼劲用在学习上,那我们班的学习成绩也会是第一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像爱集体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切,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强大,才能不受外人的欺负、歧视。
二、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全人类社会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既反映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外修养,也体现着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
三、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公共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助人为乐,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利益基础上的。在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有许多战士把仅有的粮食、药品,甚至生存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而把饥饿、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就是因为红军战士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是的,古代有英雄的劫富济贫,当代有雷锋精神的出现。再看一看我们现在。我们这一代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座的不少同学是独生子女。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虽然有着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优点。但是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如自私、以个人为中心等等。要改正一个群体的缺点是不容易的事。而提倡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却可以很好地加强当代独生子女自立、合作精神,弥补自私这一缺点。我们从各个乡镇来,走到同一个学校来,走到同一个班来。我们都有共同的理想。而你助人为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走进教室,随手关门,将呼呼的寒风挡在门外。当你走过卫生角,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屑。当你经过讲台,随手将零乱的讲台整理好。当你穿过马路,扶起一位摔倒的小男孩,安慰他不要哭泣。这一些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都是助人为乐的表现。亲爱的同学,当你身陷困难时,你是否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肯定会的。同样,当别人身陷困难时,我们也要助人一臂之力。庆幸的事,现在我们的身边已悄悄地涌起助人为乐的热潮。扶弱助残,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甚至有许多同学也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惊喜地发现,雷锋精神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们周围蓬勃地发扬光大起来。生活本身是酸甜苦辣的。但做人的情操和理念却是自己可以牢牢把握的。亲爱的同学们,请不要再犹豫,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助人并且以之为乐,世界将因你而更加美丽!
四、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爱护公物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寻求公民要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批讲究公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广泛内容。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对一个公民来说,是不自觉强制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纪律观念强不强,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岁月。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高尚行为。
1、自我带头,推广法律。我认为应该向我身边的人宣传法律,多听听到的法律的讲座,多收看、多收集法律资料,充分懂法、遵法。也可以组成假日小队在双休日进行法律宣传,或在布告栏上张贴“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的倡议书。让所有对法律见识浅薄的人了解法律,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2、不做违法事,不学恶风习。我们应该在学校里学习好扎实的基础,并在课外掌握一技之长。不做不文明、不道德的事。一个人做还是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有的有益于光的群众,一贯有益于青年,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艰难的。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做好事,使记忆里的坏事没有藏身之处。常年坚持,就不会学习到恶风气,不会作出触犯法律的种种恶行为。
3、不仅自己不违法,更要劝慰他人不触犯法律。在自己的身边的人,都有可能在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在以霎时间作出无知的行为。我们看到坏人坏事,应勇敢地站出来劝阻他们,也更应该站出来与邪恶作斗争,决不能明哲保身,听之任之或避开了事,更不能姑息养奸。
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同学们,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繁荣昌盛要靠我们将来去创造。时代已向我们少年儿童提出了挑战,政府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倡议。我们要迎接挑战,响应倡议,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要从小养成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要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学校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在社区和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在独处时要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合格的小公民。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向我们的先人学习,向雷锋叔叔和王超同学学习,把合格小公民的五项内容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人人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为祖国美好的未来一起努力吧!
中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3篇
学习啦【学生演讲稿】编辑:芷婷发布时间:2016-05-09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中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篇1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育方面的知识。提起中学生社会公德和养成教育这个概念,有好多同学还不清楚,下面我就首先对这个概念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所谓社会公德就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与“私德”相对。公德指与组织、集体、民族、社会有关的道德,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下面是广大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1、习惯影响。不少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见人爱动手动脚等,虽然经过老师提出要求,知道必须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旧习惯的影响,对新的要求还不适应,在一定情境下,旧习惯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2、观念模糊。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提供方便。这些都是是非观念不明,爱憎情感不强的具体表现。
3、任性执拗。有些同学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娇生惯养,一不顺心便用大声哭叫、摔打东西、耍小脾气等手段对家长要挟,而家长对此不加批评教育,反而迁就屈从。长此以往,滋长了孩子任意妄为的脾气。也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外出吃亏,唆使孩子骂人打人,殊不知这种教育正是自己使孩子变得野蛮。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很难接受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加上对群体生活的规矩理解不够,以为跟家里一样,遇事有父母撑腰,所以就敢于大胆违反纪律。相反,在家经常受父母批评和打骂的学生得不到关爱,就会灰心失望,自暴自弃,这就更容易形成执拗的性格。
4、明知故犯。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较为少见,而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却表现明显。这类学生熟悉纪律要求,也知道这些要求合理正确,但他们拒绝接受纪律的约束,对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很反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吹毛求痴,从而抱着对抗的情绪,有意不遵守纪律。这样的学生大错虽然不犯,小错却接连不断。例如:乱仍垃圾、自习课交头接耳、校内骑车等。
5、品质不良。少数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黑白颠倒,感情冷漠,经不起利诱而发生盗窃、吸烟、喝酒等行为,这已不是一般学生违纪的问题,而是临近刑事犯罪的边缘,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不及时接受教育和悔改,其发展前途很可能会走向犯罪。目前,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上面这些情况就是我们同学们中间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良的现象,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克服和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划》中,一些公共场所里,也经常可以看见这类标语,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做呢?
文明行为要求:
1、与人交往讲普通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老师好”,“同学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不用谢”),面带微笑打招呼。笑脸待人,是亲切、敬重的表现。
2、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宜相互问候,学生见教师应鞠躬问好,同学之间应互相问候。
3、有领导、教师来校指导、听课,见面要立正鞠躬问好,遇到来者找不到地方要主动带路,在别人说“谢谢”时,应说“不用谢”。
4、有教师听课,要提前到指定教室坐好,安静等候上课;下课时,要让听课教师先走。
5、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安静及正常秩序,不追逐打闹、起哄。
6、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地,不浪费水电,污损课桌椅、图书、门窗、墙面、扶栏等。
7、文明用餐,不乱倒饭菜,不吸烟,不喝酒,不边走边吃。
8、讲究清洁卫生,不乱丢杂物、果皮、纸屑,遇有垃圾杂物,主动拾起放进垃圾桶,保持校园整洁美观。
9、男女同学交往举止要得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谈恋爱,不拉帮结派。
10、遵守校内外交通秩序,自觉遵守门卫制度,出入校门要下车,校园不准骑车,不翻越围墙栏杆,不乱停放车辆。
二.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
三.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
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校园里的一切公共财物,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在校园里的体现。作为中学生来讲,我们应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但是在我们中间,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学校的纪律,损坏学校公物,比如:有在崭新的课桌上乱贴广告纸张、用笔乱写、小刀乱刻的;有拳打脚踢、开门不用钥匙而将教室门窗损坏的;有把教室黑板、开关插座盖板砸碎的;有对准洁白的墙壁乱打篮球的;有把易拉罐、方便面袋故意堵塞下水道的;有开电灯,人走后不关的;更有吊扣篮筐、拉拽篮网使得篮筐折断的,等等,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少数,但都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况且,这些行为是危险的,轻则擦伤皮肉,重则伤筋动骨,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要立即停止、制止、禁止。
同学们,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美丽和谐的校园,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我们必须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四.保护环境
为了保持美丽校园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健康,每个同学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学校生活中同学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怎么样去保护好自己校园的环境呢?
1.积极向自己好朋友和同学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把废纸、废铁等可利用的废物分类集中,送往废品收购站,以便回收利用。
3.注意保护和美化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
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保护环境:
1.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环境道德,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一种是直接参与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间接接的方式来推动环境保护。
3.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在我国,有许多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监督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
4.做好宣传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中学生,既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又要做宣传环保的使者。
五.遵纪守法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才不会绐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巧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利益。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育,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懂得什么是社会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并且知道以后应该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力争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中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刚出生下来本性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是后天的习惯养成,使人与人之间性格品质产生了差异。可见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将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有自己的好习惯,鲁迅先生爱惜时间,撰写无数著作,留下绚丽的文学瑰宝。曾国藩勤奋好学,以„勤‟„恒‟二字自勉,至死手中仍握卷书。这不难看出,良好的习惯,是为人、做事成功的基础。那么好的习惯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身边的一点一滴。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和谐的音符,看看我们的学校吧。校园内,干净整洁,宁静幽香;教室内,窗明几净,书声朗朗;操场上,右侧行走,三两成行;活动时,互敬互助,友爱大方…… 这些动人温馨的画面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校园重现,构成了绕阳河一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这都离不开绕中数十位教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数百位学生的精心维护,为我们今后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如花蕾似朝阳,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小事如滴水,积多成汪洋;细节如土石,聚众成峰峦。我们不能对身边的小事轻视怠慢,因为所有成功者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关注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从小事做起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成为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没有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也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
当你走在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请你安静、文雅,不要吵闹;当你见到客人、家长和老师,请你鞠躬行礼,热情地问好;当你手中有了垃圾,请一定将它们丢在垃圾桶内;当你走过果园和花坛,请留住它的美丽……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这些小细节也是你的良好习惯是否养成的重要标志。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同学们,昨日的习惯,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着未来的人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好习惯伴我们快乐成长,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去创造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中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篇3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养成良好习惯,做优秀中学生。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不信)其实这是真的。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人们说,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你看,习惯的力量多大啊!
习惯又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我们都羡慕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认为他们智力超群,是天之骄子。而他们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又是怎么说的呢?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 000多个汉字和3000多个英语单词。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英语广播学英语,一到点便准时打开收音机。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周峰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我们现在已经是中学生了。中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我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吧:我以前胆子特小,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只有问同学,有很多时候,同学也讲不清楚,弄得我一头雾水。后来一次课堂上的经历鼓舞了我:那是一节自然课,我有一个疑团,左思右想可仍得不到答案。我想把问题说出来,可又怕别的同学认为这个问题很幼稚会笑话我,我就没面子了。于是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下去。过了一会儿,我看到陈欣和杨敏不停地问问题,而且每当老师告诉了他们答案的时候,他们显得那么开心。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向老师提出了我的问题,老师很明确的告诉了我答案,我心中的疑问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获得的喜悦。老师还说,学习就应该不懂就问,老师最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从那以后,我不懂就问,渐渐养成了好习惯。后来,我还明白了,除了问老师,还可以问电脑和字典。
当然,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开始的时候,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也是磨练我们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付出不懈努力的。但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展示我们的青春风采,让我们——养成良好习惯,做优秀中学生!
第四篇:南湖中心小学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湖中心小学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家庭美德意识,促进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表达同学们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情怀,在全校形成感恩的氛围,以家庭的文明进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安排:
围绕“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这一家庭美德教育主题,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家庭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结合家庭美德教育,制定家庭行为规范指南,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进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2.“我爱我家”亲情教育:
了解家庭成员,关爱亲人,使学生养成爱家、爱所有亲人的行为,从小树立家庭观念,以关爱小家至关爱大家,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美德感恩教育活动。
㈠ 低年级学生以“我爱我的家人”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同学们讲述父母的事迹,激发学生敬爱父母、感恩父母的美好情感;
㈡ 中年级学生开展“感恩亲情”、“算算亲情账,知晓父母恩”主题活动;
㈢ 高年级学生以“感恩的心”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
4、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给父母送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爱心卡片,说一句感谢父母的心里话,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回馈父母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良好品德。
5、组织学生观看《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电视专题讲座》。看后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明白从小就要有孝心、爱心,从小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意识。
6、学校组织《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懂得知晓父母恩、感恩父母,怎样关心父母,如何用行动回报父母。
三、活动总结:
开展家庭美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就是要让同学们经历回报爱的体验,体会到父爱、母爱的伟大和无疆,让学生们一句句充满敬意和感激的话语,构成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年级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感恩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和形成。
南湖中心小学 2013-05-03
第五篇:社会公德教育实施方案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主题教育方案
为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在全校教师队伍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下简称“四德”)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以师德教育活动为重点,以开展“四德”践行活动为主体,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校、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重点,进一步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提高全院教师“四德”意识与水平,努力塑造教职工新形象,营造学院新面貌。
二、工作原则
1、“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
2、“正面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
3.与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原则
三、教育实践活动内容
(一)学习活动
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建设文明城市的要求,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四德”有关要求。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不断提高教师对“四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内涵的认识,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影响和带动学生、家长群体的“四德”建设。
(二)实践活动
1、开展“四德”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校园网、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四德”宣传;在庆祝教师节、组织教师参加先进教师模范事迹报告会,师德建设专题报告会、座谈会。评选校内优秀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树立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
2、开展教师“庄重承诺、严格践诺、多方评诺”的师德践行活动。制定“师德自律公约”,纳入本校管理制度;开展教师“庄重承诺”活动,对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严格践诺”情况开展“多方评诺”,接受社会监督,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师德水平。
3、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以“关爱学生、影响家长、辐射社会”为主题,全面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四、措施保障
1、成立“四德”专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四德”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组长:覃堂洪
副组长:邓明远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一)动员阶段
在全校教师队伍中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做到全体教师人人知晓,积极参与。“四德”知识知晓率须达到100%。制定学校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织认真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师德师风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建设的理论资料。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学习习近平年来我国教育行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学习做一个好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二)实施阶段
结合我校的具体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评选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师德师风”创新教育活动,开展师德征文竞赛,组织一次全校交流活动;开展一次师德专项问卷调查。
(三)总结阶段
时间为12月中、下旬。检查验收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推进,学校将把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中,把教师师德表现列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师德评价标准、评价评估方法和体系,开展师德教育检查评估和评选师德标兵表彰活动,以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师德教育活动。
六、工作要求要求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加强对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切实加强对教育活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四德”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将制订宣传方案,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校园网、宣传栏等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明确报道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典型的重点宣传,在校园网开辟专门栏目和版面进行集中报道,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解决问题,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针对解决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师德师风问题。如,纠正办学、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杜绝教师对学生讥讽、歧视、侮辱或变相体罚等行为;杜绝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或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杜绝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杜绝招生乱收费、考试舞弊等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严惩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等。
4、建立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努力建立“四德”的激励或长效机制,确保师德教育和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师德建设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和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促进教师师德教育管理规范化。同时,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师德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方法。着力建立我校“四德”教育的激励和长效机制,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茅垭镇茅垭中心学校 二O一一年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