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志愿者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代表优秀组织者发言。我是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志愿者服务站负责人王芳。2012年加入志愿者组织,两年来一直致力于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黑龙江省博物馆农大艺术负责人,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秩序的安排每一次博物馆活动的参与者,认真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着手于大一入学新生报名参加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并对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培训讲解服务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礼仪。同时对博物馆志愿服服务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引领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博物馆志愿服务的队伍当中,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毫不懈怠。
通过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黑龙江省博物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每次去博物馆,穿上志愿者的衣服,戴上志愿者的工作证,都让我心里由衷的产生一种自豪感。三个小时的博物馆导览活动,需要的是意志,需要的是坚持不懈,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志愿者的热情与耐心。在博物馆来来往往的游客中,我们与他们亲切攀谈,交流着彼此对自然陈列物品的了解,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增加了我们的阅历。尤其是跟外国游客交流中,更增强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博物馆中为保护历史文物,我们悉心的向每一位拍照留念的游客劝说拒绝使用闪光灯。我们与游客微笑拍照留念,用最实际的行动践行志愿者的义务。短短的三个小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服务经历,更感受到博物馆历史文化的熏陶。如自然馆的恐龙化石,观看恐龙电影,了解恐龙的生存年代。历史馆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邓散木艺术陈列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们的阅历。
我希望通过分享我自身的博物馆志愿服务经历,能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博物馆的导览服务中,让志愿者为黑龙江省博物馆注入爱心与活力,给博物馆的游客带去微笑与文明。让志愿者获得社会的认同,见证和谐文明社会。
王芳
第二篇:参观博物馆领导发言稿
领导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我们沧州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古城,自北魏孝明帝设立以来,时至今日,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播文育武、铺翠点金,铸就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今天,我们第三中学初一年级的全体师生来到博物馆,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一个浓缩的沧州,一个有故事的精彩沧州,将了解到沧州的悠久文化、历史变迁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希望同学们把博物馆作为我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参观学习,来触摸历史、品味文化、感受文化古城的独特魅力,同时,激发爱祖国、爱沧州的民族自豪感,以沧州兴盛为己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三中的崛起而拼搏,为沧州的繁荣而拼搏,争做优秀的三中人,文明的沧州人,自豪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
第三篇:博物馆观后感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之
——感悟革命志士秋瑾一生
“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瑾就义前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它饱含了这位女侠短短32年人生中的辛酸,孤独,英勇和愤慨,而最多的还是壮志未酬。5月10日我随小组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中进一步了解了这位“鉴湖女侠”。
当我第一次细看到她的照片,心里不由得想怎么会这么美,她的美超越了性别,超越了时代,就如她的好友服部夫人描述的那样“苗条的身子稍向前弯,浓密的黑发散乱地披着,一身洋式的男装。蓝色的鸭舌帽歪戴着,盖住了半只耳朵;身上穿着很不合身的半新半旧的普通男式西服,袖子过长……肥大的裤管下面露出茶色的皮鞋,胸前系着一条绿色的领带,脸色白得发青,大眼晴,高鼻梁、薄嘴唇。身材苗条,好一个潇洒的美男子。”她的目光淡然平静,却又仿佛透露着无比坚定的信念,此刻巾帼英雄的风采跃然纸上。我不由得联想到在那样一个女子裹足,男子纳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秋瑾是如何能够下决心离开夫儿,留学日本、参加革命最后英勇就义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痛同胞之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
假如我是秋瑾,生在那样的时代,我是否有这样的勇气?曾经我也是个心中饱藏英雄主义情结的人,但在生活的磨砺下,我平淡了,生活也随之乏味了,我曾经的那一腔热忱被自己越埋越深,因为我对
英雄的理解是有错误的。潜意识里我一直以为,英雄就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摆平一切,然后集光环与荣耀于一身的美差,也许中间会有危险,但总能化险为夷。这种潜意识在现在看来实在是太幼稚可笑了。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牺牲和苦难。苦难练就了英雄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牺牲则惊醒了大众,唤起更多的革命志士。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代表了女侠秋瑾视死如归的革命态度。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更没有理由因为一点困难萎靡不振,生活就是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过程,英雄出于平凡,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但刻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生命痕迹不会消退,就像秋瑾一样,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冲在革命的前列,虽然只有短短的32年,但我相信她不会后悔,因为不仅是她的生命,包括我们的生命都因为她的英勇壮举而刻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篇:运河博物馆
公共图书馆盲人无障碍服务
摘要:图书馆提供为盲人人性化服务,对盲人的生活、娱乐、学习都具有特殊的意义。盲人是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加上因意外伤害或老迈造成视力不健全、青光眼、弱视等,使得视觉障碍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做好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既体现了政府人道主义的关怀,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更维护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在我国图书馆体系中,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对社区的不开放性,公共图书馆成为为盲人提供服务的主体。因此,筹建一系列人性化的盲人服务体系及设施是公共图书馆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盲人读者无障碍服务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尊重书籍,尊重知识的民族,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最优良的传统。阅读由于具有其它接受外部信息不可替代的优势,已经成为人们接受外部信息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一个正常人每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其中80%-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人的工作有80%左右是在视觉控制下进行的,在人类所有的感觉中,视觉无疑是最重要的,它是占主导地位的感觉。存在视觉障碍的人士虽然无法用视觉进行阅读,但是他们同样有阅读的需求,也同普通人一样的有提高自身修养,充实生活,休闲娱乐的要求。
一、公共图书馆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的现状
我国现有900多万人存在视力障碍,但只有一个专业出版盲人读物的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许多公共图书馆还没有设立盲文阅览室,有些即使设立了盲文阅览室,也只能提供盲文图书一种文献形式,不能向存在视障的读者提供有声读物及视障碍人士专用电了计算机服务,视障人士借阅盲文图书及音像资料需要到图书馆亲自办理借阅手续。上海市浦东新区图书馆是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中设施最先进,盲文图书和盲人音像资料馆藏最多的特殊服务场所之一,阅览室备有5台计算机供视障人士使用,有专为盲人设计的读屏软件2套,JVC音响8台,馆藏盲文图书449种1036册,有声读物458种3545盘。全国公共图书馆中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发展很不平衡,总的来讲,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做得较完善。据陕西省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陕西省现有存在视障的人士29.4万人,而陕西省目前只有西安图书馆在综合图书阅览室设有盲文图书阅览角,现有盲文图书5000余册,只提供盲文图书的借阅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中的问题
(一)设立专门的盲文阅览室提供盲文图书,音像资料借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少,收藏的盲文图书数量少。全国除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市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盲人读者服务,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几乎很少有提供盲人读者服务的,馆藏盲文图书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比较少。如山西省图书馆在省馆的保存本阅览室开有盲文阅览区,藏书300余册,武汉市图书馆盲文阅览室有藏书300余册,有声读物40余套,深圳约有视障人士3000余人,深圳图书馆的盲文阅览室收藏盲文图书250余册,视障人士专用磁带44种,光盘57种。
(二)馆内外无障碍设施不完善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它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⑴根据《烟台晚报》报道,烟台图书馆虽已有盲文图书阅览室及盲人有声读物室,但是没有配套盲道等无障碍设施。⑵上海图书馆、西安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等只是在综合阅览室内没有盲人阅览角,并没有考虑到盲人读者的特殊性,而且这样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国内图书馆盲人服务不论是在图书馆的建筑、硬件环境的无障碍设计方面或特殊资料馆藏的质与量部分,均有待加强改进。另外,我国图书馆馆外无障碍设施也很不完善,有些地理位置偏僻的老馆由于馆外未铺设盲道及各种无障碍设施,盲人来馆读书的要求也无法满足。根据中国残联信息中心报道,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仅有134个市辖区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占总数的18.2%。
(三)提供的人性化服务不完美。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一般都是读者亲自到馆内办理图书借还手续,这对普通读者也许不是问题,但盲人读者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每次亲自到馆内办理图书或音像资料的借阅手续,感到有一定困难。湖南图书馆颐而康盲人分馆现已向湖南全省的盲人读者开展免费寄阅图书服务,长沙市区的读者还可以提供免费送书上门服务。
造成视力障碍的原因即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一些由于后天原因造成视力障的人士,因为年龄或其它原因,没有条件接受盲文教育,无没阅读盲文书籍,他们只通过有声读物来听书,将一本普通图书转换成视障人士可用的载体形式成本巨大,公共图书馆暂时无法一一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公共图书馆完善盲人读者无障碍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寻求社会支持。
我国公共图书馆目前主要的经费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虽然财政拨款的总额在逐步增长,但还是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公共图书馆即要赢得权力机构的重视,同媒体,政府机构,主管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宣传公共图书馆的形象,反映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价,需求,争取财政对公共科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强,同时,还要广泛争取社会民间的支持。
二)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
Ⅰ阅览室的设置
根据盲人的特点,图书馆应开辟专门的盲人阅览区,最好设在底层,有利用盲人读者的进出。出入口旁边设咨询台。书架、书桌的布置采取壁面式,墙壁四面安置单面书架,阅览室中央摆放阅览桌椅。读者进入室内到壁面的四周书架上自由选择书刊资料,在室内中央书桌上阅读,看完后再更换,这种布置有利于盲人进入阅览室后利用敏感的触觉顺着四周在书架上检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⑶阅览桌最好设计成环形,这样中间的部分也可以利用。有声读物资料室、盲人电脑机房也都应该采取壁面式。盲人阅览区一旦设立,它的布局,包括桌椅的位置都不要轻易变动,以免给盲人读者带来不便。
Ⅱ无障碍通道及其它
开展为盲人服务首先要设置专门供残疾人进出图书馆的无障碍通道,馆内外出入口全部施行坡化,盲人读者可以沿着馆内外铺设的盲道方便地到达盲人阅览室、卫生间和搭乘电梯。有条件的,还应安装感应电梯和声控门。建立图书馆的无障碍环境,图书馆必须要有铺设导盲砖的室外引导路,任何地点都应该设置语音系统或点字简图,告知盲人读者现在的位置;所有按键都有点字及语音指标。⑷新建的公共图书馆是不能使用的,但是根据有关法律,美国国会图书馆可以免费使用这一资源。播放器是免费租用给读者的,而且这些播放器简单易用。目前在我国对大量的书采用DAISY格式存在版权问题,但我国2001最新修改的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将已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这一条款对盲人使用的数字资源并没有细则,著作权法中应规定盲人对这些数字格式资源的免费使用权,以及把已经出版的纸质出版物数字化供盲人使用的合法性。笔者建议在图书出版的同时尽量发布其DAISY格式,以便盲人更好的使用。
(三)多种形式办馆,与各种社会团体合作开展活动
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又称“白手杖节”,我国将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助残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827年第一部盲文图书在英国出版后,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盲人图书馆。盲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视觉的丧失,把他们关闭在自己的空间里,他们彼此间难以联系,他们与社会难以互动。盲人群体是个被动的群体,他们最忌讳别人知道本人是残疾人,心理上有阴影,存在心理“失明”。公共图书馆与可以与盲人协会合作,请心理学专家举办针对存在视力障碍人士的专题讲座,点亮视障人士的心灯,成立“盲人读书会”,盲人会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阅读心得,也可以向公共图书馆提出自己的建议,改进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盲人读者。目前已有专为盲人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但很多盲人朋友缺少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条件,而公共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可为开展盲人普通电脑无障碍应用学习提供条件。
(四)在辅导阅读中激发盲人兴趣并提供就业帮助
目前,盲人钢琴调律、盲人按摩等盲人服务行业兴起,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和这些机构联系为其免费提供相关资料,或者提供定题服务,提高其专业技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中指出:“十五”期间,盲人按摩事业要有较大的发展。实际
上,盲人要实现自我价值,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为此,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讲座,让那些身残志坚并取得成就的盲人传授其亲身体会及技能,或者为盲人提供专门的就业咨询服务。
图书馆馆员在辅导盲人阅读的过程中要激发盲人的生活与工作兴趣,使其找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一方面,提高盲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增强盲人自信心,帮助盲人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另一方面,图书馆主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体现。
(五)馆员的综合素养,为盲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类型是十分复杂的,年龄上有大小,学历上有高低,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为读者提供洽当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公共图书馆的公开性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是为盲人读者提供服务的主力军。盲人读者群是一个特殊的弱势力群体,馆员首先要为他们热忱的服务,从盲人读者走进图书馆遇到的第一位馆员,就应给予盲人读者热情的指引,以亲切又耐心的态度引导盲人读者到他需要去的地点,积极协助他们查阅文献资料。馆员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理解盲人读者的特殊需要,而不要无意中反而使我们的读者朋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在言语称呼上注意馆员自己的言行。其次馆员还要有丰富的知识修养,尽有热情是不够的,读者到图书馆的根本目的是需要解决,馆员应熟悉馆藏,并能熟练地操作检索工具,迅速帮助盲人读者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馆员应是读者朋友的“导航员”。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中心,读者的需求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是为盲人读者提供服务的主力军,公共图书馆只有完善盲人服务,为盲人读者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特殊的关怀和服务,才能实现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的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
参考文献
1.刘磊,杨枫.我国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体系发展构想.图书与情报,2006(4)
2.蔺梦华.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研究综述.图书馆建设,2007(2)
3.肖永英,梁培之.英国为视障人士提供的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建设,2006(4)
4.谷遇春.关于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图书馆2006(5)
5.王玉,苏世兰.心里学经典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第五篇:“中国集邮家博物馆论证会”发言稿
“中国集邮家博物馆论证会”发言稿
关于集邮家入馆和如何展陈问题,我们向江苏几个集邮专家和领导做了一些咨询和请教,就这方面我谈一点设想和建议。
集邮是一个有组织,有人气,有市场,世界性的文化活动。这项活动在中国已经流行和发展100多年了,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集邮家。他们有的在邮展中摘金夺银,成绩优异;有的在学术研究上造诣深邃,著书立说;有的积极组织集邮活动,广泛传播邮识。我们建设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实际上是建设一个集邮文化阵地,通过博物馆展示集邮家的事迹,彰显先进,树立榜样,启迪后人,见贤思齐,使集邮队伍中有更多的集邮家脱颖而出,加快我国从集邮大国迈向集邮强国的步伐。建设中国集邮家博物馆是中国集邮事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召唤,符合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
什么是集邮家?对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许多相似的说法,有集邮先进个人,中国集邮人物,集邮事业的中坚力量,集邮界的杰出代表,还有集邮名誉会士、集邮会士等等,不管怎么说,集邮家都是集邮界的精英。
我查了一些资料,1992年,全国集邮联成立十周年,XX年全国集邮联成立二十周年,XX年全国集邮联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先后三次表彰过一大批集邮先进个人。
XX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辑出版了《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第一卷,刘平源会长写的序,里面列入集邮名誉会士10人,集邮会士11人,已故集邮人物34人,当代集邮人物85人。XX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辑出版了《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珍藏版,杨贤足会长写的序,列入集邮名誉会士20人,集邮会士26人,已故集邮人物56人,当代集邮人物220人,09版涵盖并超出05版集邮风采人物数。这两本书还附录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届到第六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我在想,刘平源会长在任期间出版《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第一卷,杨贤足会长在任期间出版《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珍藏版,如今我们杨利民会长在任期间推动建设中国集邮家博物馆,这本身就说明我们中国的集邮事业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
李毅民先生于XX年、XX年、XX年先后出版《集邮家的足迹》、《集邮家的业绩》、《集邮家的情怀》三本书,介绍了55位集邮家的先进事迹。
自XX年以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先后三次评选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会士是中华集邮联合会设立的最高层次的会员,即为集邮家,为终身荣誉。XX年评出名誉会士10人,会士11人;XX年评出名誉会士10人,会士18人;XX年评出名誉会士1人,会士36人。共计名誉会士21人,会士65人,总数86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入馆集邮家的认定是有基础的,入馆集邮家基本上可以从上述人选中产生。
入馆集邮家的认定方法:分步入馆,先易后难,规范认定,本人自愿。
我们设想,入馆集邮家从100位起步,以后再逐步增加。规划时预留一定的空间。先行进入的以86位会士和已故集邮家为主。
我们建议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牵头组织一个专家组帮我们拟定入馆集邮家的标准和条件,根据这些标准和条件我们再具体化到人头。然后与集邮家对接,征求他们意见,如不愿入馆,我们也决不勉强。
中国集邮家博物馆的展陈,不同于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集邮是一个文化活动,其客体是邮品,主体是人。我们这个馆要展示的是人,是集邮家,是集邮家通过各种活动所创造的集邮文化。同时博物馆应该以“物”为主,其实物形态有手稿、著作样张、参展邮集、获奖证书,等等,再通过文字图片对集邮家的集邮经历、集邮成就、为集邮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进行展示。
在与集邮家对接和资料征集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得到各省集邮协会的支持和帮助,到时还要请全国集邮联行文给各省邮协。
在展陈时,我们不主张千篇一律,一定要把各个集邮家的特色展示出来;也不拘泥于一人一组,可以多人一组,几代人一组,增加展览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今天我们看到博物馆规划只是一个初步的,下面我们还要根据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做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还要与展陈设计相衔接,正如钱市长在汇报中所说,我们要将这个博物馆设计成具有一流水平的展馆,以与“中国”名称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