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农村中医药工作检查总结(共5篇)

时间:2019-05-13 01:4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农村中医药工作检查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农村中医药工作检查总结》。

第一篇:2008农村中医药工作检查总结

2008年康乐卫生院农村中医药工作检查总结

为进一步巩固我街道农村中医工作成果,全面落实“宜春市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各项工作要求,我院中医药指导科于2008年10月上旬对本辖区村卫生所进行了一次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各村卫生所中药房布局合理,农村中医技术应用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药品摆放不规范,中药饮片制作混乱,个别卫生所发现有霉烂饮片,中成药有过期现象,如猛辉村卫生所;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工整,门诊登记不齐全,专科特色未得到很好的发挥是现象存在,很多患者对中医不了解、不信任,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还需加大力度。

康乐卫生院中医药工作指导科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农村中医药工作汇报材料

Xx中心卫生院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工作汇报

xx中心卫生院按照《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目标,转机制,调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挖掘中医药精髓,不断完善了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能力,在创建活动中取得了点滴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我院的中医工作在临床救治、预防保健方面源远悠久,生氏中医正骨和方氏中医内科为我院的特色中医品牌科室,两大中医科室传承祖国中医精华,在跌打损伤、骨折脱位、内科脾胃病、温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医院目前共有在职职工 62 名,其中从事中医工作的 12 名,中药饮片数量达400余种,中医处方数占全院处方总数的52%以上,中医医疗设备达8 种,全镇共有村级卫生室51 个,每个村级卫生室都有一名掌握中医技术的乡村医生,可以说中医技术及中医应用在我镇范围内有浓厚的底蕴。在此次的创建活动中,我院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邀请镇领导多次参加我院的中医药宣传活动,镇领导也高度重视此次的创建工作,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中的问题,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组织保障。

二、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迎检工作要求,我们具体抓工作的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调整了科室布局,使中医服务综合化。我们在房屋紧张的条件下克服困难,使中医诊室、中药房、针灸理疗室、中医康复室、健康宣教室等形成一相对独立的中医服务区域。科室走廊及科室内注重祖国中医的文化宣传氛围,一桌一椅,一案一几,凸显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行医人员注重中医文化修养的培养,在行为规范、服务规范上彰显祖国医学的传统文化底蕴。

2、加强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中医药技术人才,增加中医药技术人员的比例。每个村级卫生室确保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通过市卫生局组织的“十百千工程”及乡医培训等形式,定期开展了中医药人员及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了医院与村卫生室中成药应用水平。

3、所有中医服务项目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中药饮片、中成药、草药均按规定即时及时报销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创建为契机,全力以赴的认真落实中医药工作的各项措施,认真挖掘祖国医学的精髓,进一步弘扬中医医学,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农村中医药工作指南

农村中医药工作指南(试行)

第一部分 农村中医药工作政策措施

农村中医药工作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作用,落实“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完善农村中医药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扶持和促进农村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一、组织领导

(一)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县政府工作目标。

(二)制定本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建设好1所县中医医院、在县综合医院和每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好中医科和中药房、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及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三)建立县乡政府及卫生、发展改革、财政、人事、药监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

(四)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10%以上,用于中医药基本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五)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局长,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干部,分管局长和专职干部要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全县中医药工作情况,每年参加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中医药相关培训。

(六)加快农村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培养计划。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农村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七)建立县中医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并纳入对其管理人员工作的考核指标,具体指标可根据本《指南》其他部分制定。

二、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中医药作用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县中医医院应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

2.将中药品种(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应将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3.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个部委局《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农卫发„2009‟68号)有关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的要求,重点提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和地方增补药品的中药有关费用的报销比例。

4.制定提高补偿比例等鼓励政策,引导参合农村居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

(二)基本药物制度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并以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为重点,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和《中成药应用指导原则》培训。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中医药服务的要求,在孕产妇、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加大中医药健康教育力度,逐步扩大在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开展养生保健的人群范围。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设计具体中医药服务项目和内容(即中医药服务包),以提供1至数次专门中医健康指导的形式,分别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提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优势和作用。

有条件的地区应探索将中医药防治在校学生和老年人等易感和聚集人群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在安排县级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时,将县中医医院与县综合医院同等对待、统筹考虑,保证县中医医院同步建设与发展。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时,要将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并将中医药科室建设和中医药服务提供作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公立医院改革

加强运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和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在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时,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偿机制。

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县级中医医院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内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对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财政补贴试点工作,以补偿机制改革为切入点,推进县级中医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

三、其他政策措施

(一)加强中医药全行业管理,将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工作作为本地区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应严格执行相关中医药标准规范。

(三)建立全县中医药工作档案,包括中医药机构、科室、人员、服务等基本情况以及中医药学术和科研情况等。

(四)中草药资源丰富的地区,要研究制定鼓励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的政策,并研究开展中草药标准化种植。

第二部分 县级中医医院建设

县级中医医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是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承担农村中医药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任务,接受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转诊,承担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乡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

一、基本任务

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条件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对县级中医医院的管理和考核,充分发挥县级中医医院的龙头作用。

二、基本条件建设

参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卫办规财发„2009‟98号)的有关要求,开展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临床科室基础条件建设;积极配备现代诊疗设备,特别注重加强中医诊疗设备的配置(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目录)。

三、内涵建设

(一)科室设置

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命名规范,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8‟12号)要求。有条件的一级临床科室进行二级专业分科或设专业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开展建设。急诊科应成为当地急诊急救网络的主体或重要成员单位,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救治工作,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按照《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4号)设置中药房,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中药制剂室。

(二)人员配备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员配备的通知》(国中医药函„2009‟148号)的要求,合理配备人员。院级领导班子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主要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药剂部门负责人任职条件应符合要求。

重点(特色)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术继承人为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三)中医药特色建设

重点建设2个以上中医特色专科,并以专科为依托,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逐步实施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临床路径。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鼓励创新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要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国中医药发„2009‟20号)等文件要求,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中心),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治未病”工作的指导。

(四)中药药事管理

按照《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1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11号)、《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3号)、《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和《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意见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9号)的要求,提供中药饮片调剂、煎煮以及中药制剂服务,合理使用中成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4号)的要求,推广应用小包装中药饮片。鼓励有条件的县中医医院研制医院中药制剂。中药房设置达到《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4号)的要求。

(五)中医药文化建设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54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23号)的要求,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民族和地域文化特点,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建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体系、环境形象体系。通过诊疗行为、教学传承以及医院建筑设计、装修装饰等方面,体现“仁、和、精、诚”的理念。

(六)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在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中医的特色和要求,逐步建立中医电子病历体系,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

四、中医药业务指导

建立县级中医医院基层指导长效机制,强化县级中医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业务协作,包括对口支援、双向转诊等,并作为考核和评价县级中医医院的重要指标。有条件的县探索实行县、乡中医药管理一体化。

设立基层指导科,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指导规划,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层指导科应配备必要的办公、交通设备,保证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第三部分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在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通过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一、基本任务

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建设,使其具备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方法,积极开展中医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对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进行指导和人员培训。

二、中医科建设

(一)中医药科室设置

按照《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10‟3号)的要求,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

中医科作为乡镇卫生院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无床型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有床型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中医康复治疗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可设置中医病床。

中医诊室集中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中医诊室净使用面积不低于乡镇卫生院每诊室平均净使用面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塑像、宣传版面、电子屏等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宣传介绍中医药适宜技术、养生保健等健康教育知识。有条件的可设置农村名老中医工作室,充分发挥当地名老中医特长,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服务。

中药房面积应当与乡镇卫生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允许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可设置中药库和中药炮制室。

(二)人员配备

中医人员和中药人员总编制根据乡镇卫生院编制意见确定,其中中医类别医师人数占乡镇卫生院医师总数不低于25%。每个中医诊室至少配备2名中医类别医师,每个中医康复治疗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负责中药房的药剂人员应当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中药人员。

(三)设备配置

1.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电冰箱、计算机等。

2.中医设备:针灸器具、拔罐器具、刮痧器具、电针仪、艾灸仪、经络导平设备、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等设备。

3.设置中医康复治疗室的,应配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设备。

4.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5.中药房设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消毒锅、标准筛、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一)中医预防保健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原则,能在健康档案中记录中医体质辨识内容;能运用中医理论针对不同体质指导农村居民养生保健,并在健康档案中记录。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农村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二)中医医疗

乡镇卫生院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通过门诊、住院、出诊、家庭病床等多种服务形式,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不少于10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并逐步形成1—2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服务。

(三)中医康复

针对不同疾病和康复服务对象,制订个体化的中医康复方案,运用针灸、推拿、刮痧、熏蒸、拔罐、敷贴、中药等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对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者开展中医康复服务。

四、中医药业务指导 建立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中医药业务指导的长效机制,乡镇卫生院有部门或专人负责,通过组织乡村医生月(周)会、进修培训和业务骨干轮流下派、技术协作等多种方式,对村卫生室中医药业务进行指导。

第四部分 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农村居民接受中医药服务的重要场所,对于提高农村居民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基本任务

广泛开展对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配置中医药设备,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方法手段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人员配备

村卫生室应配备至少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配备执业助理以上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

三、中医药设备配置

应配备电针仪、TDP神灯、中医治疗包(箱)(含针灸器具、罐具、刮痧板、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可配备中药柜、中药饮片柜(药斗)。

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一)中医预防保健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中医医疗 通过门诊、出诊、家庭病床等多种服务形式,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中医药诊疗服务,能提供4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允许乡村医生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

五、中医药文化建设

设置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栏,倡导村卫生室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

第五部分 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

农村中医药人才是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农村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要突出实用性的特点,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一、基本任务

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要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以学习中医药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跟师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注重培养中医全科医生,并引导农村西医人员学习和运用中医药。

二、培养目的

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三、培养方式

(一)统筹不同形式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建立脱产与半脱产相结合,在职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岗位培训与进修相结合,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普通与重点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

(二)根据培养对象、培养条件、培养内容,采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农村中医药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全科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农村中医药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采用与中医药院校联合办班、选送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专家讲座、专项技术培训、诵读中医药经典著作,举办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及电视电台专题讲座、网络远程视频教育等方式方法,开展农村中医药人才培训。

四、培养要求

(一)乡村医生培养

1.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4‟15号)、《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6‟15号)的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纳入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其中,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乡村医生每两年要接受100学时以上培训。

2.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鼓励开展农村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大专学历教育。

3.实施《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52号),鼓励中医师承人员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4.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需求实际,参照《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方案》,通过考核和农民评议等程序将农村一技之长中医、民族医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

(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才培养 1.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培训一名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诊疗技术的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均应经过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

2.通过招考录用、公开招聘、对口支援等方式补充中医药人员短缺。

(三)县级中医医院骨干人才培养

县级中医医院重点培养中医骨干人才,按“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和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选送中高级职称中医技术骨干到省级以上中医医院进修培训,聘请全国或省市知名中医药专家带教,通过强化中医理论培训和临床各科培训,提高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其他类别医师

1.重点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开展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2.临床广泛应用、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中药人员

除加强中药基本知识和常用技能培训外,中药调剂人员重点掌握中药饮片的识别、炮制、鉴定等知识;制剂人员重点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等知识。

(六)中医护理人员

开展以《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第六部分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应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种技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实用、成熟、易于掌握和可持续的特点,对于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本任务

加强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机制,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分层分类对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推广能力建设

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设在县级中医医院,有使用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示教室及相关设备,有专门从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管理的行政科室及专人,有相对固定的从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师资团队。

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建设,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投影仪、电视、印刷设备、视音频采集编辑、计算机系统等设备,完善适宜技术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视频会议系统及网络培训等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遴选确定10人左右并相对固定的师资队伍,通过外出进修、临床实习、教学能力培养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和能力。设立针灸、推拿、骨伤、刮痧、拔罐、敷贴、熏洗等临床实践科室。

三、技术筛选 适宜技术来源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和地方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筛选确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地方筛选确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经过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适用性评价并合格,原则上不超过本地区筛选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总数的30%。

四、推广培训

(一)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西医人员,重点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包括临床广泛应用、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二)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人员,重点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包括一般针法、一般灸法、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针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辨证施治能力培训。

(三)针对县级中医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中医类别医师,重点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包括平衡针、热敏灸、针刀等中医药新技术新方法。

(四)《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应做到每个适用对象人手一册。

(五)通过组织乡村医生月(周)会、进修、培训等多样化方式,采取集中学习、现场示范操作和轮训方式,向乡村医生推广简单、易学、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等,也可采取网上远程教育和发放教学光盘等方式。

(六)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建立后,可将网络连接延伸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视频网络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所列各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组织管理

(一)县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办公室,负责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组织实施工作;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专家小组,设立专家库,选配师资开展技术指导,参与绩效评价。

(二)经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中医药适宜技术合格证书,纳入中医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及其他人员的继续教育项目,作为上岗和考核聘用的参考依据。

(三)通过制作张贴画、播放视频资料等形式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农村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晓率和应用率。

六、绩效考核办法与指标

(一)按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考核,农村医疗机构(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100%;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列入县中医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目标及考核内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应作为中医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工作考核和执业注册的重要内容。

第七部分 农村中医药健康教育

本着科学易懂、形式多样、突出中医特色、广泛参与、普及提高的原则,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有关要求,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采取集体和个体的形式普及中医药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提高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一、基本任务

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方法,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农村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通过印刷资料、音像资料、宣传栏以及专题讲座、咨询活动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农村居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

二、服务内容

(一)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展四时养生、饮食起居、食疗药膳、运动锻炼和体质调养等方面的中医药健康教育。

(二)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胸痹、哮喘、乳腺癌、结核病、流感、手足口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防治的中医药健康教育。

(三)结合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教育。

三、服务形式

(一)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中医药健康教育印刷资料

在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候诊室、咨询台等处发放中医药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处方、运动处方、中医药科普知识手册等。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0种中医药内容的印刷资料。

2.播放中医药健康教育音像资料

在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设置健康教育广播、视频系统,现场播放中医药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播放中医药健康教育音像资料不少于5种。

(二)设置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

每个机构至少设1个以上宣传栏,包括图片、中药标本、模型、中医标语、中医宣传画等内容。每个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三)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乡镇卫生院至少每季度举办1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至少每半年举办1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四)开展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

结合时令性疾病防治、法定卫生日等活动,开展广泛而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咨询。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至少每年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村卫生室可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

(五)其他形式

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竞赛和个性化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咨询等活动。

四、服务流程

通过农村居民中医药健康需求调查,了解农村居民对健康保健和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病种的基本情况,摸清本地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

五、服务要求

(一)建立起以“政府领导、部门合作、机构执行、农民参与”为特点的农村中医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组织管理网络。

(二)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有专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中医药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4学时。

(三)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制定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确保有关计划得到贯彻落实。

(四)应有完整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做好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五)加强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辖区内其他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

第四篇:2011中医药总结

2011年中医药工作总结

2011年我院按照xx区卫生工作会和区卫生局医政工作会的要求,落实《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见》,立足我院实际,认真开展中医药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管理,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主抓中医药工作,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业务指导,建立并完善了中医药工作体系。

二、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我院设有中医科门诊诊室一间,住院病床13张,中医执业医师14名;中药房、中药库房各一间,中药药剂师12名;中医康复门诊一间,康复治疗室14间,康复病床110张,中医康复医师12名,护理人员12名。2011年中医门诊病人13000人次,住院180人次,中医康复门诊12200人次,住院人120次,业务收入1899388.14元,其中中草药11602.00元,中成药1463572.90元,中医药收入占全院医疗收入的16.42%。

三、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相结合。我院中医药工作以中医科和中医康复科为基础,突出中医药特色,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慢性病给与正确的辨证施治,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与西医相结合,探索多种治疗方案,提高了诊治水平。中医科积极参与社区慢病管理,推广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经验。高度重视治未病工作,在防范疾病发生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方面,科学拟定购药计划,严格从正规渠道购入中药饮片,在药品入库时严把质量关,加强库存中药饮片管理,确保向患者销售合格的、无霉变、质量好的中药饮片,保障用药安全。

五、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我院中医康复科积极开展针灸、艾灸、牵引、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同时借助电针、中频、短频、蜡疗等现代治疗技术,使大量患者慢性疼痛患者和功能状况差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康复。

六、中医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我们先后招录了12名大学本科生,加强了中医队伍建设,2011年派出12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江北区中医院康复科进修轮训,派出11名医生参加全科医生培训,使我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得到加强,技术能力得到提升。

第五篇:中医药总结

中医药总结

一、清心火

淡竹叶 竹叶 黄连 连翘 灯芯草 百合 麦冬 栀子 莲子心 犀角 牛黄

二、清肝火

夏枯草 石决明 羚羊角 大青叶 青黛 钩藤 龙胆草 菊花 蒲公英 蚤休

芦荟 牛黄 青箱子

三、止呕

一般: 生姜 芦根 半夏 竹茹

胃热呕吐: 芦根 黄连 竹茹 枇杷叶

胃寒呕吐: 生姜 干姜 吴茱萸 丁香

湿困脾胃止呕:木瓜 代赭石 刀豆 柿蒂

四、安胎

理气安胎:砂仁 苏梗

清热安胎:黄芩 苎麻根 补气安胎:白术 党参 莲子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 杜仲 续断 菟丝子

五、通用安胎

葡萄干

六、止血药

凉血止血:大小蓟 地榆 苎麻根 白茅根 众碳 羊蹄

收敛止血:紫珠 仙鹤草 禹余粮 乌贼骨

决明子 车前子 黄连 茜草 侧柏叶 旱莲草 贯 化瘀止血:三七

温经止血:艾叶 灶心土

七、淡阴潜阳

龟板 鳖甲

八、滋阴补血

熟地 阿胶 白芍 枸杞子 何首乌 桑葚

九、明目

补肝肾明目:枸杞子 菟丝子 女贞子 沙苑子

清肝明目:秦皮 桑叶 白菊花 珍珠母 珍珠 石决明 决明子 羚羊角 青箱子 车前子 密蒙花

祛风热明目:刺蒺藜 蔓荆子 木贼 谷精草

十、补肝肾强筋骨

怀牛膝 杜仲 桑寄生 续断 五加皮 骨碎补 虎骨 狗脊

十一、补肾阳滋肾阴

菟丝子 沙苑子 山茱萸

十二、补肾固精

补骨脂 沙苑子 山茱萸 菟丝子 益智仁 覆盆子 桑螵蛸

十三、活血祛瘀

三七 郁金 莪术 延胡索 乳香 没药 姜黄 川芎

十四、退虚热

秦艽 青蒿 胡黄连 黄柏 银柴胡 地骨皮 鳖甲 白薇 知母

十五、清虚热 除疳热

地骨皮 银柴胡

十六、疏风解表 清头目 薄荷 蔓荆子 蝉衣 荆芥 桑叶 菊花

十七、通鼻窍

苍耳子 辛夷 细辛

十八、头痛药 鼻渊 风热头痛

川芎(白芷 辛夷 苍耳子)(蔓荆子)

十九、咽痛利咽

薄荷 牛蒡子 玄参 板蓝根 大青叶 蝉衣 射干 马勃 山豆根 升麻 桔梗 穿心莲 胖大海

二十、痈肿疮疡

银花 连翘 紫花地丁 败酱草 白花蛇舌草 木芙蓉 白毛夏枯草 黄连 黄芩 马齿苋 鸦胆子 苦参 胡黄连 二

十二、收敛止汗

麻黄根 浮小麦 禹余粮 煅龙骨 牡蛎

治胃酸:牡蛎 海蛤壳 乌贼骨 瓦楞子 二

十三、平喘

宣肺平喘:麻黄 清肺平喘:地骨皮 桑白皮 地龙

补肺平喘:胡桃肉 降气平喘:厚朴 杏红 苏子 代赭石

泻肺平喘:桑白皮 薄苈子 敛肺平喘:白果 五味子

纳气平喘:磁石 二

十四、补肝肾祛风湿

五加皮 怀牛膝 桑寄生 狗脊 巴戟天 淫羊藿 二

十五、补脾气 淮山药 黄精 二

十六、湿热黄疸

茵陈 栀子 大黄 金钱草 郁金 黄柏 垂盆草 二

十七、肝气郁结

白附子 柴胡 青皮 郁金 川楝子 薄荷 菊叶 枇杷叶 佛手瓜 吴茱萸 二

十八、脾胃气滞

木香 厚朴 陈皮 砂仁 机壳 苏梗 肉豆蔻 二

十九、健胃利水

茯苓 薏苡仁 黄芪 白术 三

十、健脾利湿泻

芡实 白扁豆 三

十一、截疟

青蒿 鸦胆子 柴胡 草黑 何首乌 三

十二、软坚散结

芒硝 牡蛎 浮海石 海蛤壳 海藻 昆布

枳实

下载2008农村中医药工作检查总结(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农村中医药工作检查总结(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党建工作检查项目

    农村党建工作检查项目1、 成立党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查看成立文件) 2、 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方案(计划)每年一个(检查方案的制定) 3、 驻村、坐班考勤记录本、台帐的建立......

    农村中医药工作汇报材料(精)

    Xx 中心卫生院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工作汇报 xx 中心卫生院按照《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 干意见》 ,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以创建“全国农村中......

    开学工作检查总结

    开学工作检查总结各位老师:根据学校工作安排,8月31号下午4:00,我们校长室与教导处一行,对学校工作情况作了较全面的巡查。此次检查,我们已通过短信平台预先通知,今后我们可能会有更......

    实习工作检查总结

    见习期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见习期已接近尾声。这是我工作中十分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

    开学工作检查总结

    开学常规工作检查情况 9月1日,教导处对全校任课教师的教案作了检查,大部分教师备齐了至少3课时教案,有教学计划、单元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培优补差计划;上交了花名册,与学生签......

    教学工作检查总结

    第四次教学工作检查总结 为了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于11月23日下午进行了一次教学工作大检查。 检查内容:各科教案、作业、教师工作手册。 检查方式:检查分语文组、数学......

    环保工作检查总结范本

    2015年3月8日上午,××省环保厅厅长××带队,××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部分领导组成的检查组,针对××公司××项目试生产期间环保工作现场核查。副总经理××,安环部主任××,设动......

    常规工作检查总结

    常规工作检查总结 (教职工管理)一、整体情况 各中小学校借助“双高普九”之风,使各项制度汇编成册,考勤专人负责,“四制”工作抓得实、抓得细,资料专盒归档;政治思想浓,所到班级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