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革: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应该要改变

时间:2019-05-13 01:5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力改革: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应该要改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力改革: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应该要改变》。

第一篇:电力改革: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应该要改变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进程中,几乎所有重大改革都是在危机驱动下才发生的。

例如,上世纪年代开启电力投资体制新时代的集资办电,是在我国长期遭受缺电危机的情况下拉开大幕的。国家统一办电的历史由此结束,至上世纪年代末期终于扭转了缺电局面。

又如,本世纪初以“厂网分开”为标志的新一轮大规模电力体制改革,是在独立发

电企业与垂直一体化管理的原电力系统发生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匆匆上马的,形成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

专家指出,在改革问题上,我国是危机驱动型的社会,没有危机就没有进步。电力工业虽然有其自身的物理特性,流通依靠自然垄断的输电网络,发输供用瞬间完成而不能储存,然而在危机驱动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其改革不能独免于危机驱动型似也能理解。

但问题在于,危机本身将产生负面影响。电力工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能成为其改革动力的危机力量影响更为巨大。想想国家统一办电时期的缺电影响以及电力垂直一体化管理后期独立发电企业的损失,这一点就不言而喻。

“厂网分开”后,人们对进一步推进电力改革的期待十分强烈。国家其实也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号)应是这种愿望最明确的表现。

但是,电力改革到底没有能够向深水区大步迈进,让期待改革的人们大失所望。

虽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工业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改革步伐的停滞,诸多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

所以如此,难道是危机程度不够,不足以推动改革向前迈步?当前,电力行业普遍经营困难,亏损面大,负债率高,煤电矛盾突出,已然危机四伏,还不足以成为进一步改革的充分条件?那么,要等到发生怎样的危机,才能下决心将改革真正深化?

一位业内人士提出,应当系统分析电力行业长此以往的严重后果。这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给我们以很好的启发。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危机真正发生时才匆忙改革,而不是预见危机提前着手改革?为什么一定要在列车脱轨后才努力抢救,而不是此前做好准备不让其脱轨?

目前,电力工业规模日益膨大,正如行进中的高速列车,已然不容许发生“事故”,因为“成本”非常高。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必须谋变,提前做好改革工作,不要让危机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今年电力监管工作会议提出: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健全电力市场体系。但如果不改变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没有来自更高层的决心,恐怕一切都很难突破。

当然,电力改革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相关行业的改革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年电力监管工作会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继续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扩大已批复省份的直接交易范围,完善交易制度。督促有关省份抓紧测算出台输配电价标准,指导各地研究制定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方案。

二是继续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推进竞争性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促进跨省跨区电能交易。探索跨省跨区开展水火替代等各类发电权交易实现形式。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化。

三是努力培育用户受电工程市场。积极推进用户受电工程市场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电力用户受电工程信息发布和管理平台。

四是继续推进电网主辅分离和农电体制改革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推动电网主辅分离改革的组织落实,做好深化农电体制改革的文件制定工作。

第二篇: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http://www.xiexiebang.com/

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裴宇星

摘要: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未来将有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重大的调整。构建起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一、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要求学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重大的调整。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各门课程和活动都应以此为标杆。因此,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取向的行业性,课程目标的应用性,课程设置的复合性,培养过程的时代性,人才评价的多元化。

但是,就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都按照“学术型”在培养学生,数量占主体的地方高校许多虽然定位为“应用型”,但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却和其他高校并无两样,这就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用人单位不满意、家长也不满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理论传授,轻现实分析,重理论逻辑,轻实践应用。并且由于应用型大学的学

http://www.xiexiebang.com/

生相对来说人文素质偏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产生理论兴趣。

二、探索适应应用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面对传统教育理念同应用型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适时的转变观念,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未来职业素质要求为依据、以实践育人为手段、以学生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变外在的形式约束为内在的精神渴求,变消极被动甚至逆反的心理为积极主动,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实现历史性与现实性,辩护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同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协调统一,构建起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实践育人不足的问题,它使一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割裂、知与行脱节,“学用分离”两张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其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不艰深难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差的主要表现并非都是因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授课水平不高,也不是学生听不懂、理解不了课程教学的内容,根本问题在于政治理论课上的教学内容能不能既要“入耳”,还要“入脑”、“入心”,达到“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为上有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于甚至可以说也不需要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而在于从‘知’到‘信’的提升以及从‘信’到‘行’的实践。掌握了政治知识并不意味着就认同现行的政治、掌握了道德知识并不就一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掌握了法律知识的人对不能等同于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如此等等。努力使政治知识和道德知识及其精神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特质和实际行动,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所在。”而这样的教育目标单单靠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是无法完成的,解决之道必须借助于实践的锤炼。

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依据和内容,教会学生做人或教会学生做事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人。培养高职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自立。为他们“有业和乐业”服务。要求教师的教学贴近企业的实际、适合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辨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党和政府满意。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以专题为单位组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立足教材,设置专题教学内容,围绕专题内容选择具体教学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专题化教案。这样组织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甚至要细化到分专业选择教学案例,教师因所教专业不同,教案也应各具特色。这样立足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问题,以归纳法思维路向围绕教学大纲,提炼和确立专题课堂教学内容,并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编排,形成适应形象思维特点、归纳法思维方式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更加突出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时代性,提高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采取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以案例导入,问题驱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共同深入分析问题,化解疑难困感。学生通过写体会、调研、演讲、辩论、讨论交流、影片、视频观摩、听教师指点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过程,不但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而且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品格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实践育人,为学生搭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平台

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根据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中各种背景,教育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实践教学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全方位实践育人机制。

(五)建立“知行统一”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为避免“学用两张皮”、“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院探索将考核方式作为思政改革的切入点和抓手,对大学生德育的考核不再局限于理论课的课内考试考核,而是延伸到学生日常的行为操行,赋予一定的学分进行量化考核,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颁布的《学生行为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纳入课程管理,同时配套修改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以此作为学生入党、评奖评优等的条件,形成了特色化的学生行为考核体系。同时还规定,只有学期学生行为积分超过90分者,才能参加“文明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定。而学期学生行为考核分低于75分者,则须在下一学期内通过志愿者服务的形式进行补考。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构建统一育人需要和学生成才需要的教学模式,不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确立以成才内需为本位,以学生参与为抓手,以教师导向为调控,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学生成才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双向联动,形成双向调控、交互回馈的机制;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内需,将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施教需要与学生成才的需要相统一,在新的模式中,探索启动、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利于提升政治意识和政治实践能力,养成理性的政治素养。

本文为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UPRP20140595)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2]秦悦悦,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性”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3-124.[3] 吴 玲、李 焕,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2):88-91.

第三篇: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应注重强化六种意识

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应注重强化六种意识

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是公安部监管局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目的在于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组合,增强监所对动态的控制能力和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对羁押看管对象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控制。各级公安监管部门尤其是看守所要高标准地完成改革任务,必须注意强化六种意识,即:人才培养意识、系统集成意识、信息主导意识、两警联动意识、制度保障意识和服务安全意识,积极推动看守所勤务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不断创新。

一、强化人才培养意识

搞好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为好的设备、先进的技术,离不开人的操控。严密的制度、严格的规定,要靠人去落实。改革中,我们要树立“科技兴所,人才奠基”的理念,把人才资源当成最重要的资源,千方百计搞好人才开发。在改革规划中,制定育人规划、育人目标和具体措施,把完成改革任务的过程,变成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重点培养好三种人才:其一,是决策型管理人才。要通过选拔、竞聘等多种形式,把热爱监管工作,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志,调整到领导岗位上来。其二,是专家型技术人才。传统的警力是靠资金、装备、人员等大量有形投入来实现的,而信息警务时代,则是知识、智力等无形的资源起决定作用的,高技术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培养一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才,协助领导搞好施工设计和招标,抓好数据质量监督、系统管理维护和网站建设,是完成勤务模式改革的关键。其三,是应用型骨干人才。要依托大练兵长效机制,通过积极引导、典型示范、个别辅导、实用实战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监管民警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努力形成全警参与、全员采集、全员受益的信息化工作局面。

在勤务模式改革中,各看守所要不断强化爱才、育才、用才、留才意识,广泛吸纳和培养勤务模式改革所需的人才。“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才卡住。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二、强化系统集成意识

系统方法和系统工程说明,整体力量并非单个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矢量和。我们强调系统集成意识,目的在于通过结构调整,优化系统组合功能,尽而形成“多维技术控制,一个目标安全”的管控格局。

在勤务模式改革中,看守所要结合“三基”工程建设实际,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要求,坚持“需求牵引、长远规划、突出效益、急用先建、逐步集成”的建设思路,把监所管理信息系统、通讯指挥系统、周界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巡视系统、应急报警系统、会见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电教系统和对讲系统等诸系统纳入到统一的综控平台中,使各项技术设施既相对独立又互联互通,确保看守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反馈的正常进行,以及指挥管理功能的高效运转。

众所周知,监所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安监所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和现代电子技术所建立的一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说,目前这一系统已在各监所运行,但能够体现系统存在价值的信息数据尚不够丰富和完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被开发和利用。各看守所要在加强所内局域网建设的同时,通过纵横交错的计算机专网,把监所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警种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警务信息、知识、通信、指挥、控制、协同、勤务支援等功能的综合化和一体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监所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信息主导意识

勤务模式改革中,看守所要依托监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监管动态信息网络,具备在押人员动态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处理等功能,为监所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首先,要借助预警性信息,消除看守所安全隐患。从当前看守所关押的在押人员成分和犯罪性质上看,趋向年轻化、暴力化,部分人员抗拒监管、抗拒改造的心理严重,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大量获取有关安全隐患方面的预警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及时传递给领导和其他岗位民警,作为领导决策和干警工作的依据。其次,要借助犯罪性信息,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监管场所要充分发挥阵地优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对在押人员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录入,按时上报,保障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的质量与时效,为打击犯罪提供准确信息;对深挖出的违法犯罪线索,必须按照要求,及时进行传递与查证,积极挖掘余罪和漏网违法犯罪人员,提高打击效能,铲除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再次,要借助预测性信息,搞好在押人员管理教育。要及时掌握在押人员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等预测性信息,依此调整管教策略,使监控、巡视、管教民警和所领导共同关注,同心协力地做好工作,提高监所管教实效和改造的成功率。

四、强化两警联动意识

目前,执勤形式的变化,勤务部署的调整,对看守所和武警看守中队的任务、责任、联系和协同配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狱情动态为导引,以监所安全为目标,建立责任明确、衔接紧密、协同有效的长效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是日常工作配合。在收押人员、监门出入、武装押解、安全检查等日常工作中,看守所和武警看守中队要加强岗位间协调配合,有针对性地部署警力,做到一处警情,两警联动,确保日常工作圆满完成。其次是加强狱情沟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狱情乃两警联动的基础,也是两警联动的依据。看守所在进行狱情分析时,武警看守中队应派员参加,以便掌控狱情动态,超前预测,把握处突先机,充分做好处置准备。再次是组织协同演练。突发事件处置是两警联动的重要一环,应建立两警统一的常设指挥机构,及时完善协同方案、通信联络计划和行动保障计划。有条件的监所,还要积极培训和使用假想对手,以对手行动为演练导向,定期组织对抗性突发事件演练,切实提高两警协同作战能力,确保“看得见,联得通,拉得动,打得赢”。最后是搞好双向讲评。每一次演练结束后,两警要集中组织讲评。内容包括:讲评演练情况,评估演练成绩,总结经验教训,研讨梳理战法。通过讲评,达到“打一仗,进一步”之目的。

另外,看守所和武警看守中队还要积极开展“三双”活动,做到全时“双向监督”履职尽责情况,经常“双向交流”工作进程、经验教训,定期“双向讲评”完成任务、落实制度、队伍管理等工作,推进监管执勤改革向纵深发展。

五、强化制度保障意识 我们认为,健全规章制度是勤务模式改革的关键,只有用制度来规范勤务,用制度来管人管事,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执法执勤工作的随意性,保证看守所勤务工作的高效协调运转。

通过改革,看守所要重点建立健全以下三种制度。第一,岗位职责类。制定所领导带班、收押提审、管理教育、狱内侦查、监控巡视和其他岗位人员职责,增强按职责办事的意识。第二,操作规范类。根据公安部15项工作流程图、30项工作规范和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等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细则和系统操作规程,作为看守所管理和执法执勤工作的基本依据,使每一项执法、管理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第三,内务管理类。这类制度数量较多,内容庞杂。主要包括队伍管理、廉政建设、资格认证、执法考核、理论学习、安全保密、监督制约、请示报告、后勤管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档案管理和会议制度等。

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监管部门要把监所执行制度情况作为看守所和民警等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激励和考评机制,为监所正规化和规范化建设创造条件。

六、强化服务安全意识

看守所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羁押、监管、教育、改造、矫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一旦发生暴狱、脱逃、袭警等事故,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影响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随着严打整治和扫黑除恶斗争的不断深入,看守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监所押量长期居高不下,许多监所超押严重。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职务犯罪以及青少年犯罪人员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监管与反监管、改造与反改造斗争更加尖锐,看守所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的一切措施,都要坚持和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有利于维护看守所的安全稳定,有利于增加看守所的安全系数。在改革中,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看守所人防、物防、技防、联防机制,筑牢安全屏障,更加有效地防止袭警、脱逃等各类看守所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各看守所要不断强化以上六种意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监管警力,使看守所人才、装备、信息、管理等各种资源充分涌动,活力竞相迸发。从而逐步实现岗位设置科学合理、职责任务明确清晰、勤务制度健全规范、科技支撑保障有力、动态信息主导勤务、运转机制协调灵敏、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全天候地对在押人员实施管理的改革目标。

第四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

戴 勇

摘要:基于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从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通过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实施等三个层面来讨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与观点。关键词:高职;模式;改革;培养;质量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高职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是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重要方面,因此,观念必须先行。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此,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针对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趋势,总结学校多年办职教的经验,通过对高职办学特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和育人模式,笔者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两方三层式”(两方:校内方、校外方;三层: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育实施)研究模型为基础,探讨创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思路与观点。

一、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和设置主体专业

高职人才培养第一层次的创新,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要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社会方和学校方的“有机粘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了解社会发展背景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首要工作。如江苏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是由核心产业(八大类设备制造业)、关联产业(零部件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和附加产业(营销服务、维修服务、咨询服务、租赁服务等)构成的。学校应在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咨询指导下,顺应企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时调整专业,从而形成学校主体专业的独特格局,主动培养企业急需的高职人才。

2.构建以重点专业为支撑的塔型专业结构是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从学校内部分析,要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构建以重点专业为支撑的多层次塔型专业结构,以此形成专业之间的有力支撑,从而打造专业集群的整体实力。专业开发能力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所以,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在第一层面上则需要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重点专业群体,从而形成以国家级专业为龙头,省级品牌、特色为主干,院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的多层次塔型专业结构布局,不断提升专业开发能力。这些建立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满足地方支柱产业建设急需、符合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用人方向、结构科学且具有很好就业前景基础上的主体专业,为构建高职院校合理专业结构、形成学校特色奠定了基础,也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打下了基础。

二、以就业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第二层次的创新,是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创新。它区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处,在于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观,现代化和国际化背景下职业素质教育理念,学校内部的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等。

1.树立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不仅需要有关的法律、政策,还需要在整个社会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构建“核心的价值观”,使人们认识、理解和认同,并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努力,真正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显然,离开了与社会密切相连的高职教育,和谐社会的建立将是不可能的。而高职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扮演这重要的角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不同“顾客”满意度的质量观,构成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基于不同的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不同要求,有的看重当前的岗位适应性,有的强调岗位的迁移和知识更新能力。基于高职学生个人潜能和智力类别的多种多样,高职教育理当考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在职业类别方面需尽量满足不同的要求。

如此看来,高职教育必须是一种在目标、形式、内容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多种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所以,“多样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高职教育的多样化程度直接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那么,多样性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设计?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多样性学制。②既可培养技术型人才,也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多样性培养目标。③符合高职教学规律的多样性教学模式。④采用与课程模块化相结合的学分制,以此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当前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养成教育。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了解分析高职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状况,笔者认为当前对高职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个迫在眉捷的课题。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没能较好地接受系统扎实的文化学习和基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应变能力不强,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抵抗能力差,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如此种种,都给高职生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高职生来说,养成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下厂锻炼、第二课堂、军训、出操、就餐、宿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环节或项目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自学、自律、自立、自强能力的新型大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

3.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否需要进行创新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争论由来已久。应该承认,就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存在差距,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认识到:①良好的专业学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因为专业学习不但可以积累知识、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实现技术应用上的创新。②培养主体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增强主体意识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独立思考问题,也有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大学生创新能力涉及众多的相关因素表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相关性。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营造创新教育的整体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④高职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活动上。将创新教育与高职的专业教育相结合,依托专业背景,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职人才的必由之路。并以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活动为突破口,将创新教育“进课程、建平台、立项目、创机制”。通过建立学院内部的创新教育体系来推动创新教育的开展。

三、以资源保障为基础,过程控制为重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与传统人才培养过程相比,它的重点在于发掘和利用社会高职教育资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借鉴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来控制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过程质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校企合作,用两种教育教学资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教育情景、教育资源、教育过程等构成的系统活动。高职院校虽然建有模拟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但它在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等企业生产经营诸要素中不具备满足人才培养的全部环境,而现场经验必须通过实践逐步积累,这些经验技术和管理知识单靠校内教育很难获得,因此,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才能得到弥补。

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内化需要职业环境。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第一层次要求就是敬业、能与人相处、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等。这些职业素质在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使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内化过程比知识的构建与技能的形成更加复杂。由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创造过程,因此它决定了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内化具有现实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职业素质不仅与人的主体固有品质有关,而且与其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有关。一方面,实践活动本身对毕业生职业素质有再塑造功能;另一方面,毕业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和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其价值的外现,没有社会实践和一定的条件,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不能得以外现。认识到这一点对高职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也就会自觉地将校企合作工作推向深入。

2.构建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质量管理体系。传统的管理观念、手段与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为此,需要借鉴IS09000标准等的质量管理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服务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质量观,以职业素质教育和全方位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效服务为基点,以“过程控制”为重点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基本架构,形成符合高职自身特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如成立“院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质量监督与控制部”,以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

在制度建设方面,逐步完善教学文件与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按运行机制类文件、评价机制类文件和动力(激励)机制类文件的总体框架逐步建设与完善。同时,制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程序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管理程序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管理文件等。

在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网络方面,与制度建设相应,质量保证与监控的组织与管理网络按照层级构筑。本级为保证,上级为监控,形成既有以保证质量为主的部门(或个人)自评价系统,又有比部门高一层次的以质量监控为主的外评价系统。

通过保证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到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毕业实践、毕业生跟踪调研等进入全方位质量监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并逐步强化广大师生的质量意识。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优化。

(作者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江苏无锡214121)

参考文献

[1]曾令奇.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综合,2006(05).

[2]戴勇.产学合作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中国高教研究》2007/2

第五篇:中国金融40人论坛-走出危机应周期应对与结构改革并重

走出危机应周期应对与结构改革并重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巴曙松)

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却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肇始于美国次贷市场的金融危机从金融体系传染到实体经济,再从私人部门扩散到公共部门,每一步都如罗格夫所说,“这次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归根到底,人们还没有真正的学会应对危机,自然也就无法走出危机。本文将通过回顾危机以来各国的应对政策,提出摆脱危机的短期和长期政策建议。

一、货币财政刺激触及瓶颈,结构性改革效果有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在货币刺激、财政刺激和结构调整方面均有所建树,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量化宽松虽然在金融系统即将崩溃时期力挽狂澜,但对实体经济边际刺激效果却逐步递减;传统凯恩斯式的财政刺激虽然在流动性陷阱中对需求重启贡献显著,但却引发了欧美的第二轮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经济改革在金融监管层面有所突破,但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却效果有限。

(一)量化宽松力挽狂澜,但边际刺激效果递减

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本次危机后全球主要央行的共同选择。特别是美、欧、英、日等国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利率传导、资产结构转变与资产价格重估、物价预期、信贷可得性等渠道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在稳定金融系统、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刺激实体经济恢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践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然而,目前看全球央行的货币刺激已经近乎极致,在促进实体经济恢复方面已经出现边际刺激效果递减的状况。同时,必须注意全球流动性过剩引发的中长期通胀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暴露。

(二)财政刺激启动需求复苏,但引发二轮主权债务危机

在应对本轮经济危机初期,以扩大财政赤字为核心的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也同样被多数国家采用。从初期效果上来看,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私人部门去杠杆时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全球主要央行名义利率降至零左右的背景下,流动性陷阱问题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各国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直接就启动需求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凯恩斯式的财政扩张虽然在本轮金融危机最为严峻的时期成为了经济摆脱泥潭的起动机,和社会问题的稳定器,然而却引领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入了另一场主权债务危机之中,(三)美欧金融改革有阶段性突破,但实体层面的结构调整效果有限

危机后美欧在金融监管层面的结构性改革有阶段性进展。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的缺陷,以及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界通过G20和巴塞尔委员会等平台开始了重构金融监管框架的进程,试图通过实施严格而审慎的监管约束,避免金融危机的重演。迄今为止,国际金融监管在治理结构和政策层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例如:美国于2010年7月通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格的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世界另一大经济体的欧盟也于2010年9月通过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在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

然而,除了金融监管制度之外,在实体经济层面的结构性改革进展却十分有限。一是美欧贸易逆差重新出现扩大的势头。二是财政改革受的力度和进程严重受到经济增长拖累。三是美国储蓄率在短期回升之后,再度呈现下降趋势。

二、采取适度逆周期政策是短期全球经济再平衡重点

当前全球经济减速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所造成的。虽然进行结构性改革是必要的,但是在政治上非常难以推行,因为结构性改革固然在中长期能够提高增长率、竞争力、生产力,但是在短期内会减少需求、降低经济增长率、增加失业率,为周期性因素导致经济下行雪上加霜。因此,长期的结构调整不能忽视对短期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应对短期周期性因素导致的经济下行主要需靠适度逆周期的政策来对冲。

(一)避免长期财政纠偏过程中的短期矫枉过正

虽然财政赤字的削减作为美、欧、英、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长期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一环理当持续推进,然而短期需要避免矫枉过正。当前这些经济体的失业率普遍居高不下,特别是南欧国家的失业率均在20%以上,年轻人失业率甚至达到50%左右。如果咬紧牙关去推行结构性改革,由于失业率增加,社会保障开支必然会增加,经济增长率减少,政府的税收又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赤字继续增加,金融市场就会对政府的还债能力产生怀疑,政府公债的利息负担又会再加重。如此恶性循环不可持续,美国同样也面临财政悬崖的风险。

因此,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削减力度应该以不对短期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为前提,减赤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平摊到未来中期逐步实现。在财政整顿过程中,应给予货币政策支持,以预防主权债务的流动性风险恶化倒逼出偿付能力风险,紧财政和宽货币并行应该是中长期的政策选择。

(二)避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赤字的长期结构调整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不能以短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实现。源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的贸易自由理论可以看出,一国最佳贸易政策的选择应是自由贸易政策,也即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出和输入,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经济危机在美国发端之后向全世界蔓延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美国通过了一个《斯穆特-霍利法案》,通过贸易保护的手段向其他国家转移危机,导致了全球贸易战,国际贸易陷于瘫痪,反过来又造成了各国的深度萎缩。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迹象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转移社会矛盾,贸易保护政策的政治含义、社会含义要远远超出它的经济含义,因为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遥相呼应。

因此,各国应在国际间对话中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全局性,加大对外逆差经济体的调整力度,并增强对外顺差经济体的内部需求。同时对盈余和赤字经济体的政策进行修补,尤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即美国、中国和欧盟,尽量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经济的安全性,而且也有助于促进所有经济体的增长、实现全球经济的需求平衡,从而尽快走出危机。

三、中长期走出危机应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一)打造更加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引擎

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经济的高增长神话可以归因于两点:一是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持续加杠杆化,二是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生产链条之后的出口爆发。这种模式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积累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使新兴市场国家陷入了低效增长的窠臼。长期来看,全球经济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第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尽管经历了连续数十年的高增长,但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仍不足50%,仍然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的77.5%的平均水平。而相关研究显示,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为此,需要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基础建设,同时打破人口流动的藩篱,为城镇化扫清障碍。

第二是绿色能源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弗里德曼曾说,ET(能源科技)将成为新的IT(信息科技),而后者正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鼓励绿色能源投资和科技创新,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增长所需的资源缺口。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增强全球经济抵御环境和资源等外部冲击的能力,熨平经济的波动。

(二)提供更加高效、广泛的发展资金支持

在全球性的危机背景之下,有效需求不足或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要共同走出这场危机,不能按IMF所说的依靠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以创造需求和就业的机会,而需要走一条新的政策路线,林毅夫教授称之为反周期的“超越凯恩斯主义”,即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于能消除增长瓶颈、短期能够创造就业、中长期能够提高增长潜力和竞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瓶颈、环境瓶颈等领域,以增加需求。在这种状况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渡危机。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但是缺乏资金。发达国家在增长缓慢、失业高企的状况下,最后必然会选择将财政赤字货币化。既然必然会印钞票,为什么不能多印钞票来支撑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而类似中国这样外汇储备比较多的国家,过去都是将高额外汇储备投向美国、欧洲购买政府债券,现在债券回报率很低,风险很高,同样也可以将外汇储备用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民间还有很多主权债务基金、养老基金等找不到出路。如果能有效匹配上述需求,世界经济将显著受益。具体来说,各国可以给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各个地区的开发银行增资,使其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以此作为杠杆引导主权债务基金、养老基金的投资。

(三)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国际经济秩序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新兴市场国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上世纪末的不足20%上升到2011年的37%,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5%。但是,在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未得到有效保护。新兴市场国家屡屡在贸易政策、产权保护等问题上遭遇发达国家的刁难,给全球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制造了显著障碍。

长期来看,必须加快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秩序,以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限制发达国家不负责任的去监管化等行为,为全球的贸易和金融稳定提供更加安全的制度保障。

首先,改革主要国际多边机构的治理结构,提高新兴经济体的实质影响力。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银行和IMF的份额和话语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中国,在两个机构中的投票权分别上升到世界第3位和第6位。但是,这些举措仍然是隔靴搔痒,未触及实质。比如,世界银行和IMF的重大事务决策均需要85%以上的投票才能通过,而美国在这两个组织中的投票权分别为15.85%和17.09%,也就是说,美国依旧保留着对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其次,扩大G20等新兴多边平台的影响,维护自身利益。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应积极巩固G20自金融危机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并积极扩大G20的议事范围,推动G20的机制化和常态化改革。在此基础上,敦促发达国家采取更负责任、更加透明的财政、货币及金融监管政策,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政策纪律,以有效规范发达国家的内部政策、降低其外部负效应。

下载电力改革: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应该要改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力改革:危机驱动型改革模式应该要改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