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高教改革与

时间:2019-05-14 10:5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高教改革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高教改革与》。

第一篇: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高教改革与

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西南民族大学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内涵发展,努力创成果、出名师、育英才,办出民族大学的特色和水平。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需的“进得来、用得上、干得好”专门人才,学校坚持贯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探索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既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求的“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分为老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和阿坝州红原县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校舍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

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2.6万余人,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7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6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有22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53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200余人,其中,院士6人。

学校下设2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6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现有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校馆藏图书资料34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2.91亿元;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学基础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A级标准。学校始终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的各项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二、构建“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能。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期待,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长期使命。

(一)从外部条件来看,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各高校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如何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有着决定性影响。它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改造和人才培养方向,体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从内部原因分析来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获得了飞速发展,从精英教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我国高校对自身内外环境分析和把握不到位,以及外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体系不科学、缺乏战略思维等原因,造成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校园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甚科学合理的地方,同质化办学倾向明显,缺乏特色,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模式趋同。高校毕业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几近类似,缺乏创造精神,拔尖创新性人才尤其匮乏缺乏。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脱节,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三)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处于祖国的边疆或边远地带,这些地区大多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而民族地区在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环境及发展环境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和发达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前往民族地区择业的意愿很低。这就造成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严重匮乏,民族地区人才总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民族高校特殊的办学宗旨和办学使命和人民群众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民族高校必须坚持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方针,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创新具有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而实施人才教育的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且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既要面对市场经济的选择,又要面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因而更加复杂,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已有的人才培养经验,科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民族院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要适应、遵循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要探索、遵循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且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要。

围绕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学校开展了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牢固的思想武装,着力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在新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努力做到两个“坚持”:

其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建设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根据培养目标,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为核心,凝练学科特色,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四、实施“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而民族院校“双符双适型”人才模式的探索实践中,培养措施的制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启动 “王维舟少数民族创新人才班”的工作,创新班将以“英才教育”为培养目标,执行单独的培养方案,力争用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批少数民族拔尖人才,全方位地加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并给予一些特殊鼓励政策。开展本硕连读的工作,目标是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计划在民族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特色学科专业实现本硕连读;已启动探索与民族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的工作,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建立多个有民族特色的省级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工作已启动,今年已加大了对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力度,共资助96个项目,资助金额近2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倍多。同时,学校还相继实施了“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等措施;正在积极准备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的争取工作。同时,正在积极准备与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计划在部分专业硕士点、一定范围内试行由学校自行组织入学考试,按“双少”政策招生,定向委托培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合作培养范围,争取与湖南大学(对口支援学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硕士,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层次。

(二)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启动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建设。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教学管理研究》校级教改项目,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在仪陇县建立了“西南民族大学朱德故居博物馆学生实践基地”,申请了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筹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教学中心”;同时,已启动继续加大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力度,已在藏语、彝语等方面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开展民族双语及多语教学。首次开办民族学(藏语零起点藏学)班,并已开始招生;三是已启动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需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依托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实训。大力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民族地区,精心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拓展新增适应学校研究生、本专科在校生就业需求的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三)推进招生就业工作

一是正在进行面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考生的自主招生向教育部申请政策的准备工作;二是与成都军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国防生招生试点政策;三是已启动在部分民族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委托定向培养的工作,目前正在根据学校专业设置联系培养单位。

(四)开展校级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目前正加大2+2、2+2+1校际交流项目的力度,积极开展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迪斯尼、国际酒店、动物园等项目,开展学生赴英国暑假英语学习,开展双方教师互换互访等项目。学校已与台湾东华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项目。今年选拔3名研究生作为学校第二批赴台的交换生前往东华大学;二是已启动在海外申办孔子学院的工作。学校已与英国格林多大学于2010年签署了在英国北威尔士地区共建孔子学院的项目协议书,该项目得到了国家汉办、国家民委、四川省教育厅的多方支持,各环节工作有效推进。目前,格林多大学业已完成孔子学院的各项申请准备材料,正待上报国家汉办审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办法,应该是一个完整互补、协调一致、科学适用的体系。“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前期经过了充分论证,明确了改革目标,达成了发展共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有机整合,整体推进,“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第二篇: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1-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w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罗小泉,吴伟.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反思[J].陕西中医,2008,29(11):1567-1568.[2]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7,13(2):20-21.[3]黄利兴,刘英钱,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4]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5]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4):4-6.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 to sort out th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of the class practice,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has four:one is to take “scores” and “interest and potentia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Second,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ee is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 is the strict and standard process management.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lent training mode;explore;practice

第三篇:“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以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为例,构建“321 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与之配套的“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与“双主体考核,多元评价”评价体系,将有效促进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

一、改革背景

(一)茶产业飞速发展

中国作为茶叶之乡,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世界第一产茶大国,我国有20个省、市、区产茶。2013年,中国茶园面积257.93万公顷,约占世界茶园面积总量的50%,居世界第一位;茶叶总产量18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1106.2亿元[1]。近5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市场反馈在今后3――5年全国可开采面积将年递增10%左右[2]。在国家继续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背景下,中国茶产业发展将受到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与大力推动,并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态势,在产业深入挖掘与横向扩展及整体竞争力提升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二)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生产与加工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人才供需矛盾却十分突出。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约有33个高职高专院校设有茶叶类专业,其中29所为茶文化、茶艺专业,加工专业所占比重仅为12.12%[3]。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中职茶学只设置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但全国开设学校不多。以重庆为例,截止2014年,重庆市所有中职和高职学校中只有1所院校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调查显示:一方面茶叶种植和加工环节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当地的农民,经过短期操作培训后走上的工作岗位,严重缺乏专业知识和质量标准意识。另一方面,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以重庆市为例,据重庆市茶叶协会人才预测分析报告预测,未来5年重庆市需要更新的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检验的技术人才分别在3.9万、2.7万、1.6万、0.5万人左右,而目前重庆市中、高职院校中仅有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4]显然,建设好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

(三)示范校建设提供的契机

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讲话时指出:各地要加强对好做法、好案例的总结推广工作,试点成功的要扩大覆盖面,发挥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深入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茶产业对人才素质要求为准则,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已成为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在建设中,抓住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契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拓展、完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内涵与外延,构建了“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模式建构

(一)模式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茶产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为准则,着力构建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由“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考核,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评价体系进行支撑。

(二)框架结构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结构,其中的“321”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按照学期柔性划分,学生在学校培养3个学期、企业培养2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工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按照培养目标,通过中职学生学习的“操作―理论―实践”三个步骤,由学校、企业这两个主体共同培养,达到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成果目标。“工学交替”,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在大体保持培养期和培养计划前提下,遵循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地域性特征,安排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时间,交替进行,灵活调整,如春天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或生产,秋季在学校学习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5]。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核心纽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6]。“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是“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难点。模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贯彻,都需要教学模式去执行,“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就是其具体的路径。所有实施需要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去保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改革实践提供了可能。执行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修正、调整,都要在“双主体考核,多方面评价”评价一些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

图1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

三、改革实践

(一)“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茶叶采摘和加工的季节性特点,依托重庆茶业研究所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和基地优势,与重庆市云岭茶叶有限公司结成校企联盟,依托供销系统的茶叶加工企业,与茶叶加工专业合作社结成校社联盟,学生在学校培养3个学期、在企业培养2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师资双向互聘,校企双轨培养,学生双向考核,校企共同培养人才。

为了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学校坚持以茶叶生产任务为载体,按照茶叶生产过程和生产季节性要求设计“教学历”,形成了两个完整的“学、训、产”一体化教学过程。依据“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时间划分为六个柔性学期和三个季。第一学期是以每年的9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二学期是以每年的3月--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三学期又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四学期以每年的3月--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五学期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六学期以每年的3月--6月,作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季。

在学校的三个培养季,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素质教育,并贯穿全学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体育、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二是分学期进行校内实境教学,对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第一学期主要完成基础理论教学任务;第三学期在完成课程教学实验实训的同时,对在第二学期企业培养季中出现的相关专业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深化,并通过校内实训延展提升专业技能;第五学期重点放在职业综合技能培训上,为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做好职场铺垫。要求学生在这一学期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企业的两个培养季,即第二、四学期,则根据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开展实训。每年的3-10月是制茶黄金时段,学生就集中到茶研所、云岭茶叶公司和“厂中校”培养平台进行全真实境教学,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带领下,进行茶叶采摘、制茶、检测等工种的协岗实作。

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季,按照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就业)协议,组织学生以见习员工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审评、检验、营销等工作。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教学管理人员轮回巡导监督,企业技师全程指导。

(二)“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3个核心职业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依托茶叶协会、茶叶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起,按照工学一体的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1、构建“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在“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以适应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核心工作岗位需要为目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采取整合、分解、改造、补充、引入等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加工企业的人才需求。具体方法是把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进行整合、分解,形成《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青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白茶加工、审评与检验》和《黑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等核心课程;把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等课程内容,改造整合为《茶树栽培技术》;补充《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经营与贸易》、《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与储运》等相关内容;引入茶业行业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与茶业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使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需求,我们着力突破茶叶生产与加工的传统地域性,密切与茶产业的融合,重点打造适应不同区域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的核心课程。具体方法是在原有茶树栽培、生产加工、茶艺表演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整合、补充、引入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发建设《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3门优质专业核心精品课程,教材在公开出版的同时进行教学包研发并上网运行,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在同类学校中的共享。

(三)探索“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

“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班级人数小额化,教学场地功能化,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形式师徒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每班的学生不超过25人,学生学习安排在功能教室和企业车间进行,学习过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如对《茶树栽培技术》的教学,就根据茶树物候期特点,依据栽培的工作过程来确定;《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课程的教学,则按绿茶、红茶、黄茶等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和审评检验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学校培养季,教学实践环节在校内理实一体化功能教室完成,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边学边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企业培养季,一方面学校派出“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茶叶生产师傅和茶叶审评检验技师按照师徒制方式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作,接受企业的管理,使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

(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保障新模式的有效运行,我们按照“设备生产性、过程真实性、管理开放性”的建设思路,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突破制茶的传统地域特点,依据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新增红茶发酵室、茶叶萎凋室等实训室,建设融学生实训、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教学实践基地,不但满足了打造品牌专业的需要,还满足了绿茶、红茶、青茶、白茶等不同种类茶叶加工评审的实训要求。

(五)构建“双主体考核,多元评价”评价模式

学业评价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实现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主要作法是变传统的由学校单纯的终结性理论考试评价为学校、企业双主体考核,教师、家长、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主体进行评价。对专业课程,减少理论考试比例,加大实践技能考试;以项目考核逐步替代课程考核;按照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季节性特征,分别举行采茶、制茶和茶艺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考核学生专业技能;以学生校内技能竞赛促进全国性技能竞赛获奖率的提升,并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学生技能的考核鉴定,在企业培养季主要由企业根据职业标准和学生工作能力考核确定。

第四篇: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摘要:针对高校应用型软件培养动手能力弱和职业素养差的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大胆改革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Aptech课程体系,将目前软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开发技术植入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了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课程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市场需求,我校从2007年开始,对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根据软件产业的发展和面向企业需求走校企合作之路,探索出一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校企合作办学两年来,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效果凸显。

改革背景目前我国软件人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缺乏软件开发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人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工作。毕业学生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适应期,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其根本原因是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软件市场发展所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追随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指挥棒,因此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在研究型大学的指挥棒下,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且泛化,重视学科理论知识而淡化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不吻合,无法真正培养“实战型人才”,技术步伐也无法跟上高速发展的软件业,因此固有的人才培育模式难以满足软件产业快速增长的需求。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软件工程专业,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应照搬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模式,而是应该切合自身发展定位形成具有特色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遵循统一指导性方案的同时应突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特色以及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专业人才。

教育内容与软件企业需求脱节国内高校的教育内容与软件企业的实际岗位技能需求存在着差距,毕业生操作水平低,不熟悉软件行业国际标准,外语能力不够,职业素养差,导致每年软件专业的毕业生中只有20%的人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而大部分学生进入软件企业前必须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或必须经过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适应软件开发岗位工作。

职业素养低现有软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只涉及学生学科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硬”能力培养,而缺乏培养学生的非技能层面的“软” 能力,“软”能力是职业人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即职业化能力。学

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无法适应软件开发工作岗位,具体表现在主人翁意识和责任 感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善于沟通与协作、心不足等。

应用型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强化学校与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提升课程体系的企业需求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我们培养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学科知识扎实、专业操作技能强,而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具备软件开发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化能力。

模式改革我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思路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专业植入Aptech课程体系,以软件工程师培养为目标,以软件工程师职业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培养学科专业基础扎实、软件工程技术能力强、技能熟练、职业素养高的实用性软件人才,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目标,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定位的实用性、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植入Aptech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重庆文理学院为探索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从2007年开始与软件企业合作,引入Aptech课程体系植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的课程体系,探索并践行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此增强学生的软件工程师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为了使毕业学生具备软件企业招聘的一年项目工作经验需求,课程体系中设置了26个项目,其中包括2个中型项目和一个毕业设计实践,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将完成近30000行代码,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动手实践,学生具备熟练、规范的编码和调试能力,真正成为有项目开发经验的人。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可以概括为硬能力、软能力和发展潜力。其中发展潜力是指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能够在职业岗位上保持较强的学习后劲;硬能力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能胜任职业岗位的技术要求;软能力是指学生必须具有敬业精神、持续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职业素养课程(敬业精神、持续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图1 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根据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我们将课程体系分成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等三部分,注重学生发展潜力、硬能力和软能力的培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学科核心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后续学习的发展潜力;专业技术课程包括植入的Aptech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等“硬”能力;职业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等“软”能力。

课程体系的实施

(1)改革教学模式。专业技术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将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群),加强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将项目实践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实践整合课程,坚持理论与实验融为一体,即理论融入实验、实验融入理论。

(2)改革项目技能训练模式。项目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两方面能力:项目实战能力和非技能能力。项目实战能力是通过项目开发实训,参加软件项目开发,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提升软件开发经验。课程小项目由学生1人完成1项;阶段性项目由5~7人组成的项目组完成,项目组成员分工实行阶段性的动态调整,保证项目组成员能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自身的工作职责。项目实训过程中的非技能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合作、协调、沟通、编写文档、岗位责任等强化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即责任意识、沟通意识、协作意识、文档规范意识以及学习意识。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实行课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课程性考核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业考试,过程评价是课程性考核的重点,包括课堂测试成绩、项目案例完成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成绩、职业素养表现和阶段项目完成成绩;结业考试即某课程群学完以后进行的阶段性考试,考试范围融课程群的所有知识点,分为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知识考试。

改革成效,形成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Aptech课程体系,将目前软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开发技术植入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人才培养方案遵循“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新模式,根据软件市场对软件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动态调整植入的技术课程,解决课程滞后问题,使培养的应用型软件人才紧随当前技术主流平台。

形成双师型队伍训练和培养的有效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瓶颈和关键。学校通过送培教师到软件企业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保证了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补充,我校建立了SOVO实训中心,要求双师型教师进入SOVO实训中心承接商用项目,并指导学生参加实际项目,作为双师型教师考核指标,保证了双师型教师的可持续地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双师型教师后续培养的可持续问题。

提升了学生能力和质量经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孵化,培养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1)软件工程师岗位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责任感、职场沟通、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2)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较强的后续发展潜力。

3)夯实的专业技术。熟练掌握软件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技术,接受软件工程项目实践的训练,丰富的项目实训经验,熟悉行业规范,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IT行业技术需求。

我校构建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实践,培养的学生专业 劲、职业素养以及软件企业的适应性能力,使其能较兴趣更浓,普遍认为收获大,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 快地融入软件企业。构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才实施两力和项目实践经验培养,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后 年,培养效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第五篇:土木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案和运行机制、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构建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内容和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双创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创新机制;创新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1-0015-04

继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人才作为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的创新创业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1]。高校既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B的重要基地,又是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应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统工科专业,在本科教育培养中一直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2],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有效与实际工作对接,毕业之后难以快速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这样就很难担负起科技创新和创业发展的重任。“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立新型教育体系,使毕业生成为既具有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又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

一、创新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培养机制,建立合科学理的培养机制才能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科学拟定教育培养方案和构建运行机制,保证创新教育能够覆盖所有学生,满足不同发展定位学生的需求,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运行机制

目前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学业导师制,对处在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阶段的一年级学生,聘请专业教师作为班级学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规划与引导,让学生在大学初期就对专业学习有明确的认识与定位;对二、三年级已接触专业课的学生,实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创新及科研训练;对大四的学生,主要依托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专业训练与培养。此外,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知识结构状况,合理设置创新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新。例如在大学二年级开展的挡土墙设计竞赛,大学三年级开展的结构建模竞赛,就是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驱动机制

合理的驱动机制能引导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对于教师,以制度的形式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创新教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比如,以工作任务形式要求每位教师每一学期要为学生安排一场关于学科前沿的学术报告,在每一年级学生中招收若干学生进入自己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或工程实践。在对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及量化过程中充分体现对创新教育工作的重视,使教师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在创新教育中。对于学生,一方面设计考核体系: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增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整个培养体系中设置若干学分或者某一项成绩,以评估学生接受创新能力培养所花费的时间及其所取得的效果;评定奖学金或者保研资格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应更高,考核指标应该凸显对学生是否接受创新教育以及创新训练成果的考核。另一方面,通过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组织重大工程的参观考察、举办专家教授和杰出校友的报告讲座等,营造专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学术训练,以及参与具体工程的实践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效果评价机制,即设计一种合理的机制来评价创新教育的效果;二是反馈修正机制,即根据评价结果反馈得到创新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使整个机制趋于完善。对于评价机制,应该综合考虑质和量两个指标,而且对教师和学生都应建立效果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在常规的课堂讲授和课外指导中,应既有传统教育,也有创新教育。对专门的创新教育工作,如学术讲座、创新训练指导、工程实践指导等,应统计其工作量作为量的评价,同时还应以所取得的效果作为质的评价。量的评价可将工作难易程度以及指导学生人数等统一折算为工作时间来计算。质的评价,一是要考虑显性成果,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完成设计作品等情况;二是要考虑隐性成果,如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后自身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这部分效果主要通过学生对教师创新教育工作的评价打分来体现。对于学生,可将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作为量的评价;质的评价也应考虑两方面,一是显性成果,二是隐性成果,可以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打分,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陈述来反映。

对于反馈修正机制,首先要分析反馈信息。在一定的教学周期后进行创新教育效果评价,得到质和量的反馈,并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如果量不足,说明教师和学生投入创新教育的意愿不强,那么说明运行机制和驱动机制有问题,应及时修改完善。如果量够了,质不好,说明花了功夫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可能在机制和方法上有问题,需要检验和修正。定期的教育效果评价是必要的,应引入灵活的反馈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随时反映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肯定值得推广的做法,如发现问题,则及时修正完善。

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课程作为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载体,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基础[3],这就需要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对原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

(一)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获取知识,学生的自主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这和创新教育所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旨在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改革的具体思路是:教师尽量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同时拿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由教师指定相关命题或者给出实际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对命题涉及的知识点先自学,然后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开展现场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归纳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在自学和听取他人报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专题讨论教学环节,课题组教师应结合自己所授课程,做好命题的选择,要合理设计与组织专题讨论,使得专题讨论既涉及学科前沿问题,又联系工程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二)引入虚拟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所有的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结果都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4],因此,实验教学是必不可缺的。限于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目前不可能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开设教学实验,让学生观摩或是亲自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引入虚拟实验教学,以最大程度获得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具体思路是:一方面,任课教师列出需要进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搜集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实验文献资料,经过编辑整理后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教学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制作模拟实验中加载过程和破坏过程的动画,在课堂上播放并进行讲解。虚拟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接触土木工程中的数值计算与分析方法,学习并尝试利用这一高效的方法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而实现创新。对于虚拟实验教学环节,课题组教师可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筛选需要进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搜集整理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虚拟实验教学的素材。

(三)加强现场教学

土木工程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无论是学术科研,还是实践应用,都要结合实际工程[5]。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必须积累工程现场经验,并对新型工程有所认识,因此到工程现场进行教学是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结合所授课程,选取需要进行现场教学的常规知识点,并确定合适的现场教学工程,拟定现场教学内容与方案,使现场教学常态化;另一方面,选取课程内容涉及的工程新领域,结合办学条件组织学生参观新型工程,了解工程发展前沿信息。

(四)依托公选课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依托学校公选课平台,鼓励学生积极选修创业案例分析、商务谈判、合同法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自主创业能力。此外,可以开展创业模拟训练和创业大赛等活动,由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在1~2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一份创业计划书,或到相关建筑企业参加实训,使学生体验自主创业的过程,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意愿和能力。

三、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实际项目来开展[6]。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实践项目,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训练与竞赛的实践中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还应建设学科实践基地,与企业进行对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也只有同创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双创型”人才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

(一)??验室及计算中心平台建设

利用国家本科教育专项经费和相关科研经费,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采购先进的实验设备,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自主选题的开放实验项目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采购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学院计算中心的软硬件进行升级,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运用计算机模拟实际工程中的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实训平台的建设

强化专业实践一体化建设,结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开展各类工程项目和科研训练课题的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与能力。学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等省级和全国性比赛。与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对接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并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根据实际工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问题,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锻炼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播撒希望的种子。

(三)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平台的建设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学术报告,请各领域杰出校友介绍自身成长经验,举办咨询讲座,为不同类型学生进行未来创业规划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了解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些交流活动应常态化、规范化,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品牌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当前土木工程建设呈现新颖化、复杂化、大型化趋势,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专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已形成 “双创型”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了创新培养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和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在“双创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随着土木工程行业工业化、科技化的推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双创型”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唯有与时俱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更多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洪军,赵丽红,贾艳东.深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J ],教育现代化,2016,9(26):17-18.[2]张飞,任恒嘉,陈奕志,等.科研项目促进土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5,6(16):82-85.[3]樊丽.土木工程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 J ],中国培训,2015,12(2):83-86.[4]王伯昕,邱建慧,许晓慧.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J ],教育教学论坛化,2016,8(35):272-273.[5]谢咸颂.“私人订制”教学法――土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之路[ J ],高等建筑教育,2017,26(1):26-29.[6]汪 峰,张国栋,杨 俊,等.基于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63-66.

下载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高教改革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高教改革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师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数、语、外、物教研组教师写) 鹤岗市第二十六中学业务培训 内容“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二) 主持人:马雪滨 地点:会议室 时间:2017.10.16 一、 背景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1绪论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

    “双创型”背景下宝石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专题

    “双创型”背景下宝石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

    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采取“一二三”培养模式,即确立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一条教学主线,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与“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两个教学体系,实施人......

    “全过程双导师制”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共5篇)

    “全过程双导师制”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3年10月,通过邀标资格审定,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学从省内1万多所中小学中脱颖而出,成功承办了“国培计划(2013)”-湖南省中小学骨干班......

    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大千故里——内江,内江是著名的甜城,山好、水好、人更好。这阵子我们在修沱江河沿江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