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总结
作者:课题组来源:课题组点击:246时间:2009-4-19 10:57:00
一、背景及概述
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成果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背景和切入点,探索“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工艺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协作精神好、岗位适应快。然而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并没有很好地与之相适应。高职教育要满足行业企业需要,必须尽快适应这种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学校设备投入大,教师工程能力要求高,仅靠政府难以解决,企业直接出人出钱很难,办学难度大。
2.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系统,实践技能训练不够系统,职业素质不高,掌握先进技术能力不强。
3.学生再学习能力不强,延伸培训机制不完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围绕上述问题,自2002年以来,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等企业联合成立课题组,以数控、焊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为载体,开展研究。逐步形成了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1221模式”),即:将学校建成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实施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全面推行“双证制”、建立毕业生延伸培训机制。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构建资源整合的开放平台。针对实训设备、师资、场地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以创新、开放的理念,主动融入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形成多方投入机制;与重装企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将学校建成开放的育人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2.两条主线,系统培养。依托行业和德阳重装基地优势,校企联合开展市场调研,分析确定培养目标;为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体系上按基础课和实践技能课“两条主线”,系统设计,相互融通,全面培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校企联合制定《岗位职业标准》,明确专业知识、技能等具体要求,为实践技能课的开发提供依据,组建专兼职教学团队,依托实训平台,通过典型案例、项目驱动等,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3.全面推行“双证制”。将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将考工定级与实习考核相结合,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技能等级证书。
4.延伸培训。通过设在学院的国家、省、市级培训基地(中心),结合技术进步和岗位升迁需要,校企联合对毕业生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等培训;利用学习的平台,加强继续学习指导;开展社会培训,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延伸培训及管理运行机制。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把学院建成开放平台
课题组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创新、开放办学”,主动融入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赢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成功打破原有体制障碍和发展瓶颈,完成了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与德阳市共建1.8万平米公共图书馆、与三大厂共建国家机电职教综合实训基地、共建国家示范
性高职学院等,突破了行业、地方和企业“条块分割”等体制障碍,形成“省市共建、校企合作、多方投入、社会共享”办学格局。并按“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搭建了开放平台。● 校中厂。学校提供场地,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和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引入到学院实训基地,与学院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科研,按学校要求结合生产开展教学,实现双赢。如,东汽将工具研究所和叶片分厂一个车间设在我院,带入22台套价值近3500万元的数控设备、42名技术人员、产品生产任务和技术研究项目。该基地建筑面积8000平米,拥有五轴加工中心等价值7000余万元的生产设备。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与东汽、永红机械厂等企业联网,实时展现企业生产现场,了解企业先进生产技术。近三年来,“校中厂”实训基地完成汽轮机叶片等生产,完成汽轮机转子轮槽型线刀具的全面国产化等20余项技术研发项目(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3项在申请中),完成模具、数控、机制、机修、焊接、电气等专业学生的各种实验、实训。
● 厂中校。利用企业大型设备和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主要专业课和实训教学。如: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二重建造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后,企业急需模锻高技能人才,二重与我院签订了该类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核心专业课和实训设在二重模锻车间,利用了该车间的1.3亿元的模锻设备,31名工程人员承担了该专业的教学任务。
2.两条主线,系统培养
通过多次调研,并与行业企业一起,分析高职毕业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实践技能不足、岗位适应慢。其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后劲不足。而基础知识和能力又难以在企业岗位上弥补。特别是重装企业,由于产品制造以单件、小批量生产为主,工艺复杂、技术更新快,客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工程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此,校企反复研究,一致认为在培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必须系统设计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相互交融,系统培养。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调控机制,实施持续改进。
⑴基础课。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成系统。通过加强英语、数学、计算机、工程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逻辑思维、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工程素质等,为后续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如:数学设计了“基础+工具+素质”结构,分别解决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工程计算和逻辑运算、严密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并注重各专业侧重,如机械类专业侧重微积分、线性代数;电类专业侧重离散数学、数理逻辑。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新时代交互英语教程和学习的平台,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并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比赛等,加强课外学习,为学生英语考级提供服务,整体提升学生基础英语水平。开设专业英语,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
⑵实践技能课。强调专业课和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成系统。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按企业需要,设立了四级岗位序列,明确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相应要求。在此基础上,校企联合开发课程。
以数控专业为例,按《数控加工岗位职业标准》,系统构建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强调专业课与技能课训练系统培养,相互衔接,并依托“校中厂”实训基地,将轴、套、叶片等典型零件的加工作为案例贯穿专业课教学全过程。技能训练分四个环节:
● 钳工及普通机加工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工件装夹、几何量检测、刀具刃磨及切削用量选用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 数控加工基本技能实训:以生产任务为载体,对于简单、精度要求低的零件,按所有工序进行实训,同时完成产品加工;对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按粗加工、半精加工进行教学化设计,完成产品部分工序加工。本阶段注重培养工具、夹具、量具使用和设备安全操作、维护与保养等技能。
● 数控加工专业技能实训:以燃气轮机叶片等零件为载体,完成从工艺设计、生产准备、数控加工、质量检测等全过程。达到数控机床操作工(岗位一级)要求,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 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中国二重、东汽等重装企业实习,基本达到数控机床主操手(岗位二级)要求。
对技能强的学生,通过大赛专训、勤工俭学,提高技能;对技能差的学生,通过技能重修达到要求。
为了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学院充分利用德阳重装基地人才优势,建立了500余人“兼职教师人才库”,保证了专业教学需要;为了使专兼职教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针对实践技能课教学需要,实施了“双教师授课制度”,并在全校40多个专业推广应用;为了保证兼职教师教学工作与生产任务两不误,学院与二重、东汽、东电三大企业签订了“校企共建兼职教师队伍合作协议”,建立学校、企业领导主持的例会制度,加强工作协调、完善管理制度,企业人事部与学院教学部门联合实施管理与考核,提高兼职教师的积极性;针对模锻、核电、风电等重大专项的人才培养,由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人事部门和学院共同确定教师。从而建立了兼职教师校企协调保障机制。
3.双证并举,严格考核
学院1995年开始推行“双证制”,在实践中主要存在技能训练不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滞后、实训与考工定级分离等问题。将《岗位职业标准》的技能要求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将考工定级与实习考核相结合,要求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技能等级证书,较好的实现了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
4.建立延伸培养机制,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岗位职业标准工长(三级)、工艺师(四级)要求,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需要,将培训延伸到学生就业岗位上,通过学习的平台,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服务和指导,将学校对毕业生的关心落到实处。例如,针对核电、风电项目需要,省委组织部把配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天府英才”计划,划拨100万元专款,由学院和二重、东汽、东电共同实施,校企先后面向以学院毕业生为主的企业职工,举办了风电、核电、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培训班等。五年来培训毕业生和企业员工7300余人,为促进毕业生和企业员工持续发展探索了新路。
四、主要创新点
1.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开放平台,突破高职办学瓶颈
以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理念,主动融入重装基地建设,与德阳市共建图书馆、国家机电综合实训基地、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打破地方、行业和企业“条块分割”体制障碍,形成“省市共建、校企合作、多方投入、社会共享”办学格局;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使学校和重装行业企业更加紧密,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育人。开放共享的平台,不仅解决了办学难题,还增强了学院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系统培养,延伸培训,提高学生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两条主线”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按《岗位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毕业生发展升迁需要,将培训延伸到就业岗位上。这种系统培养学生的方法,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既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又凸显工学结合特色,使人才培养紧密配合行业企业需要,提高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
五.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1.该模式在学校数控、焊接、电气专业实施,成效显著。5年以来,8000余名学生受益,增强了文化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质,提高了持续发展能力。毕业生更受企业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院连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毕业生在装备
制造企业关键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东汽叶片分厂大型设备的主操手80%都是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东电在研制500吨“巨无霸”三峡转轮时组建的40人“技术攻关队”中,包括队长在内的29人是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针对重装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校企联合培养了大型模锻、核电、风电等项目的专门人才,实现“大型项目投产,配套人才到位”的目标。该模式还先后在汽车、机械制造、模具、设备维修、铸造、热处理、质检、电子技术、机电产品营销等专业中推广应用,“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在多个专业教学中发挥作用。
2.近几年来,学院和德阳重装企业结成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四川“5.12”特大地震后,学院将数控生产性实训车间腾出场地,将东汽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设备和学院生产性实训设备再次整合,帮助东汽迅速恢复生产。学院师生紧急组建“技术服务突击队”,冒着余震为东汽抢修出50多台大中型设备,还为东汽培训员工300多人。在帮助企业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频道对此进行了系列报道。
3.五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受到国务院领导、教育部、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06年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将学院“体制创新、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经验,上报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并在全国推广、主流媒体宣传。同年,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本成果第一完成人司徒渝同志第四届十大“杰出创新人才奖”。
本成果结合装备制造业和区域经济特点,通过“1221”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从四个方面系统解决了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破解了学校办学的难题,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整体上实现了高职办学的突破。本成果从紧扣国际上相对领先的重装制造业发展,培养高职创新人才的角度来看,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是对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四川省高等教育成果教学成果鉴定书
第二篇: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采取“一二三”培养模式,即确立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一条教学主线,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与“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两个教学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可以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职通信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作为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构建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征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网合一的脚步加快,技术方面正在向软交换、下一代互联网NGI、3G和后3G、智能光网络和宽带接入共同构成的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发展,通信企业的经营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充分了解和研究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卫通)及一些依托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增值电信服务商与支撑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了通信类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信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既掌握通信技术知识,又懂市场营销,能进行通信设备维护管理、设备营销管理、通信工程施工的复合型营销人才。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我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三加强一紧跟”(即加强英语教学,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紧跟通信技术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为邮电通信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构建了“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地安排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使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一”是确立一条教学主线。即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
“二”是构建两个教学体系。即“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通过课程的模块化与综合化、课程的整合与重组,优化课程内容,弱化课程的学科性,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突出高职特色。从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出发,以应用为主旨,以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三”是实施三个结合。即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与学相结合就是学校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与企业)、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与生产现场),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制定具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深入通信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通信类专业学生就业针对的岗位群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配、测试、维护以及线路和杆塔工程的施工、安装、建设等一线岗位。通过对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要求的分析,确定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将职业能力分解为综合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将知识分解为思想政治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强调计算机、英语、专业技术等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围绕岗位关键能力组织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根据教学计划确定相应的课程,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综合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1,专业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2。“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基本做法是:在前两个学期,通信类专业所有学生学同样的课程(基础平台),完成基础共同课和专业共同课的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完成专业方向(专业模块)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
1.搭好“基础平台”,培养综合素质。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礼仪》等必修课程和《书法艺术》、《文学欣赏》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举办《健美操》、《诗歌欣赏》等讲座以及开展书画比赛、朗诵比赛等课外活动搭建“基础平台”。在“基础平台”类课程的教学中,创新方法,注重素质培养。在学生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提出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结合,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与具体构想,并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与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重视“专业模块”,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一方面加大“专业模块”课程建设力度。一是根据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和电信企业转型需要,开发新课程,如根据ADSL的安装与维护的需要,开发新课程《ADSL技术》。二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如分别在《现代通信网》课程中增加软交换的新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增加IPV6的有关内容,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中增加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有关内容,使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更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建设,注重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如已将《光纤通信原理》、《通信电缆线路》和《通信英语》等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数字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此外不断开发企业急需的培训课程,在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同时,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培训,学习《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等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能力锻炼。如在《现代通信网》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着重强调知识性、模拟性和参与性。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每组设项目经理1名,技术总监1名,工程师若干名。项目经理以自荐形式产生,任职条件是能组建一支10人左右的团队;技术总监由项目经理任命,负责方案的架构设计、进度监测等;组员由技术总监根据能力和特长分工,分别承担子系统的设计、资料收集、方案文本打印等工作。同时成立一个10人评审小组模拟实际评标,负责答辩工作并评出各组的成绩和名次。实践活动模拟了实际的工作环节,达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实训目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竞争力。
“仿真﹢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三个训练(课程单项训练、专业综合训练、职业素质训练)、五个环节(课程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构成的。
1.实习实训的内容逐年递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训安排上“年年有实习,期期有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有机结合。第一学期安排入学教育、军训与认识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后每学期集中安排为期2~3周的实习实训,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训操作,了解和掌握今后就业的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树立知识与技能的感性认识。暑假安排社会实践活
动,重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第六学期安排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2.实训方案的设计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课程平台及实训阶段,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训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一是实施单项实训,如在物理课单项实训中开设设计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按照课题的要求,根据相关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用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全过程。在《电工与电子》课程实训周,按照规定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测试等工作,最后进行课题鉴定。二是开展校内综合实训。按照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要求,在校内实训基地熟悉通信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完成通信网中交换、接入、传输等各个岗位的操作训练。三是完成阶段性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通信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不同岗位的基本要求,加深对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认识。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通信企业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带着课题到企业实践锻炼,在企业实训教师或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一二三”通信类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已显现成效。一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二是毕业生成为深受通信行业与企业欢迎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技能人才。我院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统计表明,80%以上的毕业生都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增值电信运营企业实现了就业。我院2005届毕业生被选聘到四川通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在参加华为设备认证工程师考核时,成绩列前8名的均为通信类专业的学生。
第三篇: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论文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我国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高职高专院校每年给社会提供约二百多万名毕业生,但是“技工荒”的问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事无人干”;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有人无事干”,这一对矛盾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一个警告,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结构的质疑。引起这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目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行革新。在充分了解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载体、能力核心——项目化课程改革
高职的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高职教学课程,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前后作了大量的改革和建设,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这种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
在批判继承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学院启动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如何转变高职教师的职教观念?如何提高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学院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五结合”的途径,即“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个体探索相结合,观念转变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课改实践与课改测评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理念,对自己任教的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先后有173人通过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其中167人合格通过,64人获得优秀,通过率达97%,优秀率达37%。在教师职教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学院及时启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目的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首先是依据职业和岗位的工作要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并依据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培养与发展阶段,以学习内容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进行课程序化,形成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其次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学习情景(章节),学习情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顺序排列,各情景需要的理论知识按知识体系重复性逐步递减、层次逐步上升原则穿插其中。经过开发的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了学科课程的束缚,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高等性。
二、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
传统教学推崇权威型知识观,注重知识体系的呈现,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教学成为一种单向的灌输过程。职业教育最初也没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学”“课堂学理论,实训学技能”成为职业教育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抹杀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不断遭到人们的批判。在对传统教学进行批判反思的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应运而生。行动导向教学推崇批判型知识观,主张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尊重体验,重视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被视为主动追求成长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学院在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全面推行行动导向教学,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动导向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以《网站前台设计》为例,为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反复训练,知识能够反复应用,项目经验等职业素质能够得到不断的积累,课程团队将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按网页设计师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以企业宣传类、IT技术支持类、资讯类等网站建设项目构成学习情景。以这三个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按“项目需求分析→网站框架界面设计→网站素材设计与处理→标准化网站页面制作→网站测试与发布”等工作任务的完成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将能力、知识和素质三方面的考核融于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个教学主题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实施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通过完整的项目训练,学生不仅建构了职业知识,提高了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了与人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展技能、亮风采、促教改——学生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对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推动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通过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促进办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也能够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作为行业技能大赛较早的发起单位之一,积极地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搭建平台。2005年11月,“鸣远杯”全国首届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工技能大赛在学院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举办的化工操作技能大赛。大赛制定的化工操作工技能评价标准得到了参赛院校的认同,石油与化工高等职业院校以此作为教学使用的学生技能考核参考样本。建材、机械、电子等行业的技能大赛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学院专门建立了技能大赛的相关制度,激励和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在学院的重视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在近四年举办的国家、省、市级各类大学生比赛中,共有两百多人次获奖,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9个,二等奖4个。
四、自主创新、方法先行——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
创新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传统的创新理论及方法非常多,近300种,如常用的有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属性列举法等。但这些创新方法都过多依赖于人的心理因素,其过程具有很大的无序性、随机性和偶然性,难以寻找其规律,大多数人很难学习和掌握。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提供了突破思维惯性的方法、技术预测的工具、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方法等,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在高职创新教育中引入TRIZ理论,进行创新理论教育,将是当前高职创新教育改革中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途径。
学院在引进与推广TRIZ理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教学实践。面向全院开展TRIZ理论与创新技术公共选修课,让每一位对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TRIZ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案例,为应用该理论来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将TRIZ理论与实践进行一体化教学,把理论知识贯穿到教学案例或工程实践问题中,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上学生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以及跟随教师解决一些工程实际的发明或创新问题,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学术讲座。TRIZ理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分批开设学术讲座,将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应用案例以学习模块的形式讲授给学生;院长带头开设讲座,分别向教师与学生推介TRIZ理论,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学习与研究TRIZ理论,努力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邀请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与专家来校作TRIZ理论学术报告,介绍国内外TRIZ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3.创新与发明科技活动。学校为有志于发明创新的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发挥他们创新潜力的空间,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和大学生创新社团,由教师带领小组或社团开展创新活动,利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对生活中的工程技术系统或产品进行改进。对符合实际产品质量和用户需求的改进方案,支持学生申请专利,并设立专门基金予以资助。
五、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具备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是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基本建设;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台阶、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学校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智力与知识优势和企业技术与职业特长,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体,对基地实训装置实行自主设计、自主安装和自主调试;对整个实训基地的建设采取企业人员全程参与和校企合作共建。根据行业生产特点,学校组建了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开发建设团队,自主研制具有行业特点的、适合于学生操作训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实训装置,自主开发专业技能实训装置,自主设计安装综合能力实训的生产装置等。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通过开发与利用企业资源,实现校企共建。其共建方式有:首先,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全过程,从建设方案的制订、实训项目的论证、实训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与验收都容纳了企业专家的智慧和职业优势。此外,企业向学院无偿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设备、仪器与仪表,学院在实训场所为企业作产品展示和企业宣传。
第四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
科 学 总 结 材 料
王瑞芳 戴一峰 林育兹 朱智强
苏新春 李兰英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形成,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理应分别类型与层次,选择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定位,注重特色办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以有效教学见长”,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12字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院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重新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我院课程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两次规范与创新,由此形成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 系在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课程划分为3-4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包括2-3个课程类别,即课程组,每个课程组则包括若干门课程。其突出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比例把握在50:50左右,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获得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获得更多身心健康自由发展的机会,我院大幅度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被掌握在40:60左右(不包括基本技能课)。第二,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为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5%.同时还创新性地设置“教学实践周”,将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定为“教学实践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7月的“教学实践周”,各系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对实践周的教学活动进行细心的设计与安排,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增进理论学习积极性上取得显著成效。国际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周期间将学生按项目分组实践,其中一组学生完成的“上海埃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规划”项目得到该公司认可并采用。
为确保上述课程体系的有效、有序实施,我们还加大相关基础建设的力度。第一,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建立起完整、科学的课程数据库。该课程数据库贮藏着我院3000多门课程的详细档案资料,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历次开课记录、学生对主讲教师的教学测评,以及主讲教师对该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安排的意见和建议等。这为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加大实验室、实习场所的建设力度,积极搭设院内实践教学的良好平台。我们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建设了通信原理实验室、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电子工程开放性实验室、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电机与传动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国际商学院模拟教学实验室、土木工程与建筑设计机房、软件开发实验室、网络应用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机械学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环境科学基础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等诸多实验室。还建设了一个工业实训基地。基地内设有机电一体化FMS实训室、汽车电子实训室、工业网络实训室、电气技能实训室、现代电力系统实训室、电加工室、激光加工与快速成型室、机器人实训室、电子设计和创新实训室、通信综合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金属工艺实训区、钳工实训室、机械学实验室、汽车与发动机拆装室、机械部件拆装室、焊接实训室、互换性与液压实验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汽车结构实训室、先进制造室等一系列实验室、实训室。
二、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高校突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讲授结论性知识的教学形式,更加注重教学的互动性、启发性、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更强的观察力、表达力、思辩力、创新力和外语、计算机技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几年来,我们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遵循“有效教学”的理念,立足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积极推进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革新,营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我们的主要举措如下:
首先,为了务实高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完善我院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积极推进与知名企事业单位达成校企合作,先后建设了涵盖各学科的72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并有不少学生因实习表现优异在实习基地实现就业。
第二,尝试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如新闻传播系带领学生“走出去”,先后与香港浸会大学、凤凰卫视、TVB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在暑假期间举办“教学工作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实战经验;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积极推进“以赛代练”的教学实践,通过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高水平竞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土木工程与建筑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则积极带动学生参与由教师领衔主持的科研项目,通过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第三,改革课程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率先在法律系试行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并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在全院推广。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关注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深受 学生欢迎。
第四,大力推进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如在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根据中国学生特点进行改造的“哈佛式“和”德鲁克式”案例教学法,广受学生欢迎。根据此教学法撰写的论文《经管类本科生案例教学的实施研究——兼论本科阶段的创新教育》因其较强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在2007-2008年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和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大赛中获得最高奖“一等奖”。
第五,积极进行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改革。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编写的教材《现代信息决策方法》获评“北京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并被特别推荐为“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决策课程重点教材”。财政金融系编写的教材《银行会计学》,管理系组织编写的教材《企业资源计划(ERP)教程》,电子工程系组织编写的教材《课程设计讲义》及《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讲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也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旨,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好评。
第六,专门建设了一批特殊教室,以适应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革新的需要。如半圆形的案例互动教室、提供情景教学的日本文化教室和模拟法庭、方便小型研讨班活动的小型研讨室,等等。
三、开拓多元的师资引进渠道,大力创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林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此,我们积极大胆探索,采取种种有力措施。
首先,努力拓宽师资招聘渠道,注重师资队伍的多元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师资招聘渠道,以扩大选择空间。我院聘用的教师,既有来自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各种优秀专业人才,包括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教师,又有从厦门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严格挑选的,能适应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兼职教师,还有从与学院开设的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二,积极引导教师朝双师型教师方向努力。我们在教师的选聘过程中注重引进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在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上,鼓励专兼职教师充分介入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活动,承担实验实训课程,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计划或参加相关竞赛等,使教师更深入地参与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另一方面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鼓励教师与企事单位进行横向课题的合作。几年来,我院教师已先后承担了近20个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如与台湾盛群半岛体有限公司联办“和泰单片机实验室”、与厦门海沧利用港口清淤生态整治规划方案研究项目、海峡西岸旅游接待中心规划等,获得合作单位的好评。
第三,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色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相比于精英人才培养更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因而,我们除努力从与学院开设的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外,还积极邀请社会各届专业人士前来讲学,开设各种讲座,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增强他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四,建立各种有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与学生联系。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密切师生关系,使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实行了颇富特色的教师服务责任制,实施教师课外答疑制度等。学院规定每位专任教师每周安排3个时间段至少6个小时的答疑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要求每位专任教师完成每学年的额定服务性工作,包括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带领学生从事科研课题等。为更好地实施以上措施,学院分期分批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独立办公室。
第五,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积极性,积极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我院设立教学创新奖、教学方法奖等各种奖项。对做出成绩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并通过公开教学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广先进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学院的互联网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测评体系,及时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正是通过上述各方面的有效举措,我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效,历次学生评教的结果表明,学生对这支教师队伍普遍表示满意。
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广受关注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一定 成效。
2007年,我院在省内独立学院中率先组织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工作,8个项目入选校级项目,其中7个获批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08年,我院的申报工作再获丰收,共立项校极项目23项,其中10项入选省级项目,入选项目数在省内独立学院中排名首位。
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赛事中,我院学生先后获奖236项,如在2008年的“ One Show青年创意大赛”获视频类金奖(国际级),在首届(2008)“中日高校景观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国际级),在2007年“第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中获一等奖(国家级),在“福建省第二届盛群杯单片机大赛”中获特等奖(省级)等。
在嘉庚学子频频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的同时,不少学生的实习成果也因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被实习单位采用,如“上海埃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规划”、“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无障碍游览路线图”、“漳州广播电视报电视宣传片”、“江西丰城芭提雅四星级酒店”等;连续两年,我院中文系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文集《文化强市求索──石狮文化强市调研文集》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秘》获得出版发行。
我院07、08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学生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因此深得用人单位青睐。据统计,我院07届(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77%、08届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97.83%。
我院自2005年起,多次在全国独立学院峰会、独立学院教 学研讨会、独立学院科教创新研讨会上进行大会主题发言,介绍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相关论文《制度创新: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获得2005年中国独立学院改革发展论文竞赛优秀论文一等奖、《规范与创新:我国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双翼》获得独立学院科教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2007年7月,由于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成果显著,我院王瑞芳院长当选全国独立学院教学专门委员会执行主任。副院长戴一峰当选委员。
我院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办学经验,得到国内各所独立学院的广泛关注。我院先后接待来自省内外的数十所独立学院领导层的来访,介绍、推广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获得好评。
第五篇: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作者:朱春辉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1期
[摘要]文章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组织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关键词]高职 形象设计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朱春辉(1975-),女,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形象设计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重庆 40005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051-01
2003年12月10日,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提出要倡导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2004年以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动和实践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需求方(通常是企、事业单位)与人才提供方(主要是学校)经过协商,由人才提供方根据人才需求方提出的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以及职业技能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才需求方提供相应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源的合约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培养对象今后的工作岗位需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企业的完全参与,它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深层定位问题的迫切要求,是学校、企业和求学者三者利益实现的内在需求,是高职院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二、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产学研经验交流会讲话中指出:“它有利于学校做到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要求相协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互信互惠的一种新的合作关系,整合了学校与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它有利于企业
解决人才难的问题,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有利于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监督。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明确“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实效;紧紧围绕专业教学需要,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专业特色,塑造专业的品牌形象;立足专业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主动建立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友好合作关系,形成校企按需组合,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2.校企合作,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为了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成为企业定向人才提供及低成本项目研发的场所,充分发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与中国金夫人集团积极推行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产、学结合的道路,学院承接企业的人才培养订单,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签订合作协议,使校企双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实现互惠互利。
中国金夫人集团是重庆首家外商独资企业,1989 年登陆重庆,历经19年成熟发展,已是亚太地区商业界的首席代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金夫人集团决定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引进企业急需人才,与学院签订人才培养订单,设立了金夫人形象设计冠名订单班,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接轨的无缝性,有效地推动了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化,真正做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为学生提前铺就就业的绿色通道。
3.设置校企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领导组织机构。为有效保障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真正贯彻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的各项内容,校企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成立了针对订单班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及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具体明确了各机构的工作职责,给予订单培养工作必要的组织保障。
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
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是:组织实施2007级金夫人形象设计班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配合企业进行实习实训阶段的学生管理;开展外联工作,加强学院与企业的联络沟通,做到双向交流沟通;组织、实施校企合作事宜的具体工作。
4.推行专业导师制。为了保障金夫人形象设计班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确立班级辅导员的基础上增设一名专业班导师,导师由学校形象设计专业带头人或者金夫人资深专业设计师担任。其主要工作职责为:负责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负责学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过程的学习、生活管理;负责学生课余专业辅导;负责组织与专业相关的集体活动;协调学生与合作单位的关系;完成院、系(部)交办的其他学生工作。
5.成立校企双方认可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了校企双方认可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章程,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交换人才培养意见,提供相关行业信息;履行双方签订的实训基地合同,并提出建设意见;执行学生实习实训计划;研讨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实训、培训质量等。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委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6.订单班的教学组织工作。(1)每年3~5月,校企双方召开一年一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并在教学中认真严格地执行;(2)在一个学中,企业要派资深设计师到学院举行4次讲座,介绍行业最新信息,宣传企业文化,强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3)学院根据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严明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序地组织各项教学工作;(4)常年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企业必须按学院教学需要,提供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及较高实作能力的优秀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5)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学期,组织金夫人形象设计班的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了解企业,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6)为了提高金夫人形象设计班使用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学院组织专业教研室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符合专业需要的系列教材、教参;(7)学院形象设计教研室教师集体讨论确定金夫人形象设计班各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严把教学质量观,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8)采取“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办法全方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每位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及时跟踪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企业需求;(9)学院确立各专业课程的考试考核要求和标准,大胆尝试新的考试形式,做到考试内容和工作实际需要的高度融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10)紧密依托企业建设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学院投入专项资金和企业的扶持资金,建成较完备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实践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7.订单班的学生德育工作。(1)聘请有经验的学院教师担任金夫人形象设计班的专职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管理;(2)组织金夫人形象设计班的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艺术节,加强素质培养;(3)由企业设立金夫人形象设计班奖学金,对金夫人形象设计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4)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与学生进行联欢,促进学生与企业的情感沟通。
通过实践探索,目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运作良好,学生学习动力强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得到家长、学校和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2]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EB/OL].http:///20050926/article/2006-05/731.htm,2006-05-23.[3]李志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4]李定仁,马正学.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2(9).[5]李世刚.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