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1-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w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罗小泉,吴伟.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反思[J].陕西中医,2008,29(11):1567-1568.[2]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7,13(2):20-21.[3]黄利兴,刘英钱,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4]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5]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4):4-6.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 to sort out th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of the class practice,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has four:one is to take “scores” and “interest and potentia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Second,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ee is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 is the strict and standard process management.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lent training mode;explore;practice
第二篇: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论文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我国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高职高专院校每年给社会提供约二百多万名毕业生,但是“技工荒”的问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事无人干”;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有人无事干”,这一对矛盾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一个警告,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结构的质疑。引起这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目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行革新。在充分了解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载体、能力核心——项目化课程改革
高职的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高职教学课程,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前后作了大量的改革和建设,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这种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
在批判继承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学院启动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如何转变高职教师的职教观念?如何提高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学院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五结合”的途径,即“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个体探索相结合,观念转变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课改实践与课改测评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理念,对自己任教的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先后有173人通过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其中167人合格通过,64人获得优秀,通过率达97%,优秀率达37%。在教师职教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学院及时启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目的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首先是依据职业和岗位的工作要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并依据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培养与发展阶段,以学习内容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进行课程序化,形成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其次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学习情景(章节),学习情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顺序排列,各情景需要的理论知识按知识体系重复性逐步递减、层次逐步上升原则穿插其中。经过开发的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了学科课程的束缚,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高等性。
二、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
传统教学推崇权威型知识观,注重知识体系的呈现,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教学成为一种单向的灌输过程。职业教育最初也没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学”“课堂学理论,实训学技能”成为职业教育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抹杀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不断遭到人们的批判。在对传统教学进行批判反思的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应运而生。行动导向教学推崇批判型知识观,主张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尊重体验,重视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被视为主动追求成长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学院在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全面推行行动导向教学,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动导向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以《网站前台设计》为例,为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反复训练,知识能够反复应用,项目经验等职业素质能够得到不断的积累,课程团队将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按网页设计师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以企业宣传类、IT技术支持类、资讯类等网站建设项目构成学习情景。以这三个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按“项目需求分析→网站框架界面设计→网站素材设计与处理→标准化网站页面制作→网站测试与发布”等工作任务的完成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将能力、知识和素质三方面的考核融于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个教学主题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实施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通过完整的项目训练,学生不仅建构了职业知识,提高了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了与人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展技能、亮风采、促教改——学生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对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推动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通过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促进办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也能够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作为行业技能大赛较早的发起单位之一,积极地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搭建平台。2005年11月,“鸣远杯”全国首届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工技能大赛在学院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举办的化工操作技能大赛。大赛制定的化工操作工技能评价标准得到了参赛院校的认同,石油与化工高等职业院校以此作为教学使用的学生技能考核参考样本。建材、机械、电子等行业的技能大赛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学院专门建立了技能大赛的相关制度,激励和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在学院的重视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在近四年举办的国家、省、市级各类大学生比赛中,共有两百多人次获奖,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9个,二等奖4个。
四、自主创新、方法先行——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
创新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传统的创新理论及方法非常多,近300种,如常用的有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属性列举法等。但这些创新方法都过多依赖于人的心理因素,其过程具有很大的无序性、随机性和偶然性,难以寻找其规律,大多数人很难学习和掌握。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提供了突破思维惯性的方法、技术预测的工具、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方法等,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在高职创新教育中引入TRIZ理论,进行创新理论教育,将是当前高职创新教育改革中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途径。
学院在引进与推广TRIZ理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教学实践。面向全院开展TRIZ理论与创新技术公共选修课,让每一位对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TRIZ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案例,为应用该理论来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将TRIZ理论与实践进行一体化教学,把理论知识贯穿到教学案例或工程实践问题中,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上学生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以及跟随教师解决一些工程实际的发明或创新问题,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学术讲座。TRIZ理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分批开设学术讲座,将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应用案例以学习模块的形式讲授给学生;院长带头开设讲座,分别向教师与学生推介TRIZ理论,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学习与研究TRIZ理论,努力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邀请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与专家来校作TRIZ理论学术报告,介绍国内外TRIZ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3.创新与发明科技活动。学校为有志于发明创新的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发挥他们创新潜力的空间,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和大学生创新社团,由教师带领小组或社团开展创新活动,利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对生活中的工程技术系统或产品进行改进。对符合实际产品质量和用户需求的改进方案,支持学生申请专利,并设立专门基金予以资助。
五、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具备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是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基本建设;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台阶、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学校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智力与知识优势和企业技术与职业特长,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体,对基地实训装置实行自主设计、自主安装和自主调试;对整个实训基地的建设采取企业人员全程参与和校企合作共建。根据行业生产特点,学校组建了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开发建设团队,自主研制具有行业特点的、适合于学生操作训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实训装置,自主开发专业技能实训装置,自主设计安装综合能力实训的生产装置等。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通过开发与利用企业资源,实现校企共建。其共建方式有:首先,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全过程,从建设方案的制订、实训项目的论证、实训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与验收都容纳了企业专家的智慧和职业优势。此外,企业向学院无偿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设备、仪器与仪表,学院在实训场所为企业作产品展示和企业宣传。
第三篇: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
1绪论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2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遭遇着人才悖论的尴尬:软件工程人才过剩。深层次分析表明,软件工程仅仅多的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掌握层次低、缺乏诚信的人员。事实上,中国软件工程人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
4我院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及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秀的军工特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外教学资源,于200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面向IT领域的全新的特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两个专业方向,到目前拥有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资源信息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等六个专业方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
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核心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培养四个方面构成: 公共基础:主要从学生整体知识需求出发,按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及高校教学整体框架需求设置,包括语言基础、体育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程基础、经济类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基础: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在操作系统类、软件方法类、数据结构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按按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按照当前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管理、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四大方面的技能,在程序开发技能侧重于系统开发级、应用开发级和网络开发级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技能是与专业教学体系同步,更侧重于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的过程性。
作为新型IT类专业,在办学上有如下特点:
(1)双语教学:采用美国电脑行业软件人员最新教学方法和原版教材,大部分专业课程由美国莫斯理工学院派遣专业教师进行中、英双语执教,并配有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辅导,同时大量增加英文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
(2)职业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参照美国莫斯理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莫斯软件学
院将实行学历教育与国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合格毕业生须拿到两个以上权威软件专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中级)、思科的CCNA、微软的MCP或甲骨文的OCP等认证证书;同时获得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3)工程化与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与模式,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件生产的流程,建立起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生产工厂化要求的培养体系。
(4)双毕业证书:当莫斯软件学院的学生通过了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后,可取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证书,与此同时还可获得美国莫斯理工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5)产学研结合。将与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途径和条件优越的软件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允许用高水平的开发成果和管理成就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用研发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密切教学与软件产业的联系,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5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
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尝试: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02年来,双语教学一直是本专业坚持卓有成效的一个特色。在聘请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曾聘请过欧美外教、印度外教、海归留学人员,现有外教5人,在各年级中共开设了近20门专业双语课程,并先后尝试过中外双师同步授课、中外双师异步授课、外教授课等多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2)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即坚持专业主线一致性原则,对于重要专业课程要求统一要求,又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多模块、多方向教学。在06级教学计划中,分为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进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嵌入系统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②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引导,并通过教师导师制工作模式,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纳入不同的工作小组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为中心辐射扩大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课程实验中普通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与检查中,特别强调学生过程管理及协作精神培养;其次,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企校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现已与北京文思合作成为了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分散模式管理,即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也将一部分同学送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软件工程专业02、03级的生产实习,都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进行,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除了将一部分同学直接送到软通等大型软件企业之外,还先后从文思、软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公司实际分解项目,来校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公司化的生产与管理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6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校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培养应用型
软件技术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奠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第四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本类选题主要侧重于:第一,推进本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第二,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我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品牌和特色;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高水平、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2-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2.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及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2-3.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4.公共系列(如:大学英语系列、两课系列、公体课系列、公选课系列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精品开放课程、双语示范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6.教材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7.课程与教材一体化研究
2-8.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与应用研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以一门或数门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作业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3-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小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2.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3.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3-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3-6.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3-7.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3-8.大学生素质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3-9.高等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四、专业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为促进我校专业发展,本类选题可以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某学科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此外,本类选题不仅要关注某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还要服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4-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4-2.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4-3.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4.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 4-5.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的新设专业建设与研究 4-6.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环节)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需不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类选题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等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1.实验教学内容(软件)、方法及手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
※5-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3.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5-4.大学生课外竞赛专题改革与创新研究
※5-5.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6.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5-7.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5-8.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的学分化管理问题研究
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具有系统的引导作用。本类选题应以管理科学和质量评估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开展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助于我校建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符合本校实际实际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6-1.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 6-2.高校资源建设与优化模式的研究 6-3.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6-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式、措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6-5.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6-6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6-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6-8.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研究
6-9.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七、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类选题侧重于在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师资数量增加的因素,明确提升师资水平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7-1.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7-2.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7-3.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4.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6.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实践
八、其他
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其它选题也可以申请立项。
8-1.其他选题
第五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民办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它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民办高职教育与社会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说,目前的民办高职教育既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也处在一个发展挑战期,而如何在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形成特色,脱颖而出,关键还是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近几年来,我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努力切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院自身特色,克服困难,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以生产性实训为抓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笔着认为,这些的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对其他民办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工学交替的方式,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企业将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做到五个方面的结合: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实习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训练与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结合;生产与教学、科研结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用人结合。其特点是岗位针对性强,结合的广度较强,结合的深度强。
二、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认识不清。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因此,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的难度很大。
(二)自身优势不明显。本科院校有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能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能培养,而且廉价,因此更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实力不强,优势不明显,尤其是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因办学年限一般都较短,存在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实训条件仍需改善等问题,因此,相对而言,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是存在很大困难。
(三)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其理由有三:(1)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2)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
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四)民办高职院校负担过重。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中,往往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校企合作前,学校要找市场,找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不仅要了解、掌握行业状况和前景的任务,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还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有关实习材料,安排实训项目,监控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等,这样也往往使得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中,负担过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大胆尝试“2+1”“产学融入”“半工半读”等教学改革试点,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训,后一年到企业顶岗生产(工作)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我系自2008年以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了教学改革试点,先后与宁波慈溪迈思特电子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有80余名学生先后进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在实习期间,我系还与企业共同开展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共同研究确定指导方案,以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毕业实践课题,实施相关岗位的轮岗实训,效果较好,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而已毕业的2009届、2010届毕业生部分已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或技术研发岗位。
“产学融入”模式,即“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在学校建立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要求等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模式”。2010年6月,我系与嵊州明升电子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校内建立建设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从而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改革,并以实训基地为平台,通过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学生生产实训等产学结合活动,使学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同时,企业也充分参与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从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半工半读”模式,顾名思义是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学习,其工学交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009年下半年,我系与浙江京东方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安排其于每周末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训,这即解决了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生活问题,即缩短了岗位适应周期,又提高了从业就业竞争力,效果较好。
目前,我系还在继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将计划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方太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行“订单式”培养。
2、从调整专业和开发课程入手,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有利的施展空间。第一,调整专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就是围绕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出发,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则是至关重要的。我系于2010年3月在走访了绍兴地区多家行业企业,如绍兴通用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绍兴雪花机电有限公司和环球光伏等企业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我系各专业的方向。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和设备电气控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发展方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单片机方向和节能灯方向,并积极申报了一门新专业:汽车电子维修技术专业。同时,我系还邀请多名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如:绍兴市雪花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国等,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开发课程。以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并以此推
动课程建设与改革。2009年,我系在通过了省级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中期验收后,根据课程体系建设需求,成功申报了《数控加工技术》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两门院级精品课程,还有两项课题被确定为2009学年院级课题立项项目,分别是“利用Pro/E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研究”和《数控加工技术的仿真教学与实践》,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大大推动了我系的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符合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与此同时,我系还结合新课程的开发,积极开展配套的教材建设和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
3、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基本平台。
所谓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就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我系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外,另一方面以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项目为载体,通过基于制作某一件电子作品为任务,要求学生学会制作、调试。其工作任务包括读懂电路图、器件插装、线路板焊接、电路调试、撰写项目报告等。通过亲手制作和最后研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培养了创新精神。
同时,把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则将更好地让学生在掌握高技能的同时,缩短岗位差距,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提高就业从业竞争力。如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的建设,一方面,我们将安排学生按周参加实训(轮训),另一方面,在生产实训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新产品的研发。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产品,既符合企业培养规律,又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因此,适应职业要求应当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本源,而开展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是直接体验职业生活的过程,比传统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模式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要真正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因此,近几年来,我系一方面在学院有关文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双师”队伍建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在假期下企业锻炼学习,并每年不定期的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培训,鼓励考取“高级技师”证书等。同时,在不影响基本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倡导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提高个人研究水平,并为其个人成长和发展积极搭建平台,如:成立“单片机应用研究所”、“电子节能灯研发室”等。另一方面,我系还主动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核心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始终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始终与前沿的技术与工艺保持着最迅速的对接和应用。
5、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必要条件。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是以往主要制约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瓶颈”之一。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
首先,着力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随着学院加大了对我系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力度,部分满足了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需要。特别是数控加工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我系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离校前操作数控车床的愿望,同时通过数控加工实训,增加了学生心理筹码,提高了我系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投入往往是有限的,因此,2010年,我系与嵊州明升电子照明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这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基本保证我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
其次,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近年来,我系一直致力于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从而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且这一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合作,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这一种合作方式,有多家绍兴地区的企业表现出了强烈兴趣,如:绍兴虎彩激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康迈尔机电(绍兴)有限公司等,我系也将进一步通过制定完善《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手册》,实施网络管理平台,提高学生就业从业的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将有助于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工作实践等环节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把学院建成一所具有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