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1:5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

第一篇: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

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

“就大宗商品、货币、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波动性、以及历次金融危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来看,自20 世纪70 年代初以来这些年的局面前所未有。”——罗伯特·艾力伯

“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艾伦·格林斯潘,英国《金融时报》(2008 年3 月16 日)。

“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愈能力。”——约瑟夫·阿克曼,法兰克福(2008 年3 月)。

“简言之,这个崭新的金融体系——尽管参与者才华横溢,尽管回报巨大——未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保罗·沃尔克,纽约经济俱乐部(2008 年4月8 日)。年来,我们一直在宣传自由金融体系的好处。它带给了我们什么呢?“一场又一场金融危机”是一个不错的答案: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蓄和贷款危机;斯堪的纳维亚银行业危机;美国房地产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和随后的金融危机;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

卡门·雷哈特和肯尼思·罗格夫最近在一份出色的论文中证明,这些正是我们本应预料到的:银行业危机总是跟随着金融自由化而出现。这并不是说,金融自由化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它肯定已经让很多人变得格外富有。它也许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证据有些好坏参半。但有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危机频繁且代价高昂。

杰勒德·卡普里奥和丹妮拉·克林格比尔提供了自上世纪70 年代末以来93 个国家(即半个世界)不低于117 次系统性银行业危机(其定义为多数或所有银行面临资金枯竭)的信息。在能够获得相关数据的27次危机中,纾困的财政成本达到或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有时远远超过这一比例。

这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乐观主义者——比如我——可能相信,或至少希望,监管水平正在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更为老练、风险管理更为成熟。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乐观主义者会—— 实际上曾—— 相信,全球最为发达的金融体系,尤其是美国,代表着新的以交易为导向的复杂金融的希望之乡。

就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我撰写了一篇关于“新金融资本主义”的文章。我在文中提出,现在“我们见证了全球对地方、投机者对管理者、乃至金融家对制造商的胜利。我们正见证着20 世纪中叶的管理资本主义向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转变。最重要的是,上世纪30 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饱受遏制的金融行业再次摆脱了束缚。”我在文章的最后总结称:“我们勇敢的新资本主义世界与20 世纪初有许多类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它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机遇。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经受过考验。”

考验几乎是立刻就降临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最新一轮危机——2007 年和2008 年的“次贷与信贷冻结”——是过去30 年最重大的一次。是什么让这次危机意义如此重大呢?它考验着我们最为复杂的金融体系。它发源于全球最发达经济体的核心,发源于最有见识的金融机构达成的交易,这些金融机构运用最为聪明的证券化工具,并依赖于最为成熟的风险管理。

即便如此,金融体系还是崩溃了:商业票据和银行间市场处于冻结状态;证券化票据产生了辐射效应,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近似于幻想;央行不得不注入巨额流动性;恐慌的美联储不仅被迫以空前幅度降息,还要拯救券商贝尔斯登;银行自身也不得不从一切可能的地方寻求紧急增资。

甚至外国政府也伸出了援手,向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注资。美联储通过收益率曲线的间接纾困也在进行之中。另外,亏损一直在继续。几乎无人认为,这个悲伤的故事已经结束。沃尔克得出一个如此可恶的结论,可以说毫不奇怪。

第二篇:金融危机下反思的教训

中国是全球贸易大国,也是资本的流动大国,很多资本流向海外,对中国会有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有机会去吸取很多深刻的教训 比如说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资本金流动性,避免膨胀,避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中国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甚至是监管部门的官员,有些是华尔街回来的,有些在美国受过教育,他们一直把华尔街作为样本来效仿的,这次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教训? 美国的经济还是全世界最发达、最成熟的经济体系,他们也走了很多弯路,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我们会吸取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才能够缩小差距,甚至超越他们。这个最大的教训或者错误是不是就是监管?需要继续加强监管。体制监管这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金融机构本身就有风险,还有宏观经济,经济体一定是有资产泡沫的形成,所以监管是一方面,但监管不是全部。鲍尔森最近也说过,如果救援计划不迅速通过的话,美国的整个银行体系将会崩溃,这句话是不是有一些夸张,有一些耸人听闻,我们看到这次金融风暴波及的还是那些高风险的投行、保险、对冲基金等等,美国的银行体系还是相当完整,相当有实力的。这个描述不够准确,这是从房地产贷款,低收入阶层的二级贷款机构,所以不是投资银行的问题,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问题。这次的危机也是超出了想象,跟经济大萧条不能相提并论,当时美国政府是失败的,所以我们不要重蹈悲剧。可不可以理解,美国对银行产业的监管是相当成熟的,因为对投行监管不力,所以导致银行产业为他们买单? 房地产的泡沫,按揭贷款,这次的问题是很多基金,很多持有,总而言之金融危机爆发,恰恰美国对次按揭贷款的标准没有监管,放任自由,所以导致了这个后果。认为次贷危机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对中国经济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认为有些影响,但我不会把把影响看得太大,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的国家,我们既有市场,又有资源,我们十三亿人口就是个市场,我们把亚洲四小龙甩得很远很远,就是在危难中很快崛起,危机也是机遇,就像赛车一样,很多车摔倒了,这个车很快超越,这是历史性的超越,而不是一般的超越。我们出口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对出口的影响恰恰是这场危机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对我们的实体经济影响可能比我们的金融服务,或者说对我们的虚体经济更大。而且远远大于持有的不良债券的资产。对不良资产债券有很多不是很确定,已经看到的是外需的下降。这种增速放缓势头是否会越来越强劲,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心理准备? 从目前来看美国已经很明显了,降到个位数,对欧洲的出口已经在下降,刚才报道已经报道了,我们正在争取拉美的出口,包括其他一些可能的国家,这是一方面的准备。另外我们看到这次危机对我们的冲击更多的要看到美国增长模式的毛病,房价上涨,扩大消费,GDP上涨。中国是出口主导性模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点都暴露了,所以中国不可能长期以出口为主导模式,更多的要看到我们尽快地回到内需,特别是扩大以消费需求为主导的预期,这个潜力很大。但是这个是需要时间的。对出口的影响可能对中国制造近乎残忍的雪上加霜的消息,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压力,劳动力成本提高有压力,现在又遇到了外国市场不接单,更是压力。您对这些中小企业,对这些中国制造有什么建议?用什么样的智慧帮他们度过?实际这是几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本身,比如说降低成本,比如说加快创新,当然这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的事,另外政府方面应该支持,在资金比较紧的情况下如何改善机构,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倾斜,这需要很多的政策措施支持。担保、利率优惠等等。还有在资本市场上面,面向中小企业效益好的、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让它上市,按照现在两个交易所上市的门槛太高,包括证交所的门槛太高,还可以降低,欢迎真正的好企业、小企业上市。当然还有私募股权,方方面面给予支持。包括一些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基本的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做得不太成功,政府应该给予帮忙,咨询工作的帮忙都可以做。服务中小企业扩大内需本身不是一个乡镇可以完成的。除了扩大内需之外,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刺激美国的需求,我最近跟很多美国朋友联系,特别是美国中产阶级,他们的生活确实受到影响,以前印象中的美国人都是花钱大手大脚,借钱花,现在真的是影响到他们很多消费习惯。我完全没有想过刺激美国消费,而是想到现在有这么大的事,是因为美国几年来过度消费引起的,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调整,调整是痛苦的,必须减少消费,世界经济才能平衡。拉动国内自身的消费。在出口上有没有其他的策略,比如出口贸易能不能往新兴国家调整。这个实际上已经在做了,我看到企业和媒体上讲的情况,他们实际已经在做,已经在努力,当然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比较短的时间内。应该说中国是无法扭转全球经济不好的趋势,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华尔街以及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国家的财政政策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在刺激消费方面,比如经常提到的个人所

得税的标准问题做调整,比如对于有些行业、企业能不能在刺激有效供给方面降点税,最后还是有利于经济增长,最后还是有利于财政收入。这方面还可以做。刚才说能不能扭转这个局面,其实我们现在这种状况,全球不平衡,中国这边是出口主导,高储蓄低消费,美国是低储蓄高消费,所以不平衡。美国已经次贷危机了,我们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是从根本上扭转出口主导的正常模式,也是从根本上来协助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坚持说中国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一定坚持下去的,不能动摇的,现在还坚持这个观点吗?实际上是媒体误读了,我讲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时候,是讲人民币增值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始终很清醒,美国教训、日本教训都告诉你必须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但是我第二句话讲的,媒体不愿意做具体的报道。当前我们从紧的力度合适不合适,是过紧还是正好,我认为按照贷款的增长额减去国家增长率以后的实际增长来看,7月份的贷款实际增长6点几,8月份是5点几。我的观点是过紧了,应该放松,这个媒体没报道。如果把它变成对央行制订财政的机构,对银行是什么建议? 我说这个话是在降息之前说的,当然银行不一定是按照我的思路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应该从华尔街的教训中学习些什么? 我觉得这次是加强了人们对国家领导能力的信心,中国政府在过去三十年都很好地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几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也抵御住了外界的冲击。现在新的参与者也加入进了世界经济舞台,中东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中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美国也许将不再是一枝独秀。

扩大内须

老百姓已经开始不消费了,开始减少消费了。这一点我们得要特别地引起警惕,因为对中国这样的以出口为非常重要的推动GDP增长的国家来说,美国经济放缓,(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对我们冲击非常大。像2001年,美国经济当时衰退的时候,我们的出口就从30%几一下滑到6%左右。所以我们不能低估当美国的需求下降的时候,对我们出口的这种需求的下降这种影响。当外部需求明显减少的时候,我们是否选择已经不是很多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拉动内部的需求?中国我们没有太多选择,整个的全球经济现在看来都成了问题,那么这时候以出口为主的,或者说出口拉动的我们的经济增长,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所以我们现在得赶紧采取一些措施,使我们内需要增加,来补偿一部分这种外需减少的这种影响。我们刚才看到美国的民众的确开始减少消费了,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我们刚才也聊到了中国的应对策略,那么首先我们想应该再提一下温总理那句名言,在天津达沃斯峰会上说的,他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中国,对于全世界的人民投资者来说,但是这种信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应该从哪里来?首先得要从我们自己的这个应对政策方面来,因为从情况看来,这个我们的外需会下降,这已经是,应该来说是很清楚的了。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的出口企业现在已经非常困难了,所以我们现在就靠我们内需来启动起来。您赞成我们中国现在动用外汇储备或者说我们的主权基金,开始投资华尔街的这些金融机构,或者是美国这种优秀的上市公司,现在股价被严重低估的上市公司吗?我觉得这也是现在市场上一直在讨论的抄底问题,我们现在一共有三部分钱,一部分钱是外汇储备,这部分应该来说是对国家来说减低风险的非常重要的一笔资产,这笔资产药非常谨慎,非常保守地投资。第二笔钱是我们中国投资公司,因为它毕竟是国家的钱,那么也得要相对比较谨慎。第三个是我们企业对外的投资,对于这部分我觉得倒可以更开放一些,因为从企业来说,它更了解它的对手。那我们再回到您刚才提到的内需得这个话题上来,拉动内需谈何容易?日本当时进入萧条期的时候,说了十几年要拉动内需,也没有拉起来,我们中国在过去的历史上,拉动内需的政策很多,但是效率好像也并不是很高。这个启动内需,可能我们要有更宽的思路,或者说更多的方式。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比如我们的中小企业,目前我们中小企业是比较困难的情况,那么如果我们在中小企业融资这个领域如果我们能够闯出一条新路来,很可能它就会能够制造大量的内需。我觉得另外一个内需的领域就是民生领域。这个从很长时间来说,我们对民生的投入是不够的,这里头很多的领域,你比如说卫生、医疗领域,比如说教育领域,比如说养老保险,比如说低保,因为就是所谓后顾之忧的问题,如果看病难、读书难、养老难等等这些问题得到一些缓解的话,那么可能对每个人都不用存那么多钱,现在中国的这个储蓄率是太高了。看来是全球同此凉热,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刚才我们也谈到了很多中国应对的策略,提到了拉动内需,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另外一个热议的话题,甚至是辩论的话题,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我们连洗澡带过河,接着应对这

场危机的这个契机,把我们的经济也成功地转型?这个事情正好是我们进行改变我们的发展模式的一个催化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做的好的话,很可能从此以后,能够把我们中国经济从外向型为主变成以内向型为主,那么这样的话呢,实际上就打破了原来那种不够平衡的这种经济模式。那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向着转型的这个方向努力,我们需要先看到一些亮点,很比如说刚才说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民间融资的发展,包括我们民生部分的投资,包括我们节能、环保,那么为什么这些目前都还不太赚钱呢?它是因为我们目前的价格机制理的不太顺。你比如说节能,现在节能并不太赚钱,为什么?因为我们能源价格太低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煤炭、火电厂对环境的污染,把这些全部考虑进去,把这个价格加上去的话,很可能太阳能、风能本身也是赚钱的。另外一些领域,你比如说我们刚刚开完了奥运会,在国外很多国家,这种体育这部分要占到GDP的10%左右,而这块在我们几乎是很少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能不能趁着奥运的东风,真正地做一个全民的健身运动,全民的体育运动,这个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点。但是现在目前外部的经济环境如此地不利于我们的发展,那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完成这种蜕变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那么这个时滞会不会导致中国经济出现一个空窗期,出现一个以几年为单位的一个萧条期?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全球的这种大的金融危机情况下,我们还想保持我们去年的11.9%(GDP增速)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目前来说“少输就是赢”,如果我们顶过去了,如果我们少输了,那么经过这么一轮大洗牌以后,很可能反而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又一个契机,坏事能够变成好事。

第三篇:许小年:金融危机根源不在华尔街贪婪[定稿]

许小年:金融危机根源不在华尔街贪婪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现在民众指责华尔街的贪婪,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这场危机。但这场危机的根源并不在华尔街,而在于美联储超发的货币政策的失误,其反映出的更深问题,则是全球化的经济与本地化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巨大矛盾。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尚未平息,最近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的风潮又袭。很多人认为,是华尔街的贪婪导致金融危机。许小年则指出,同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华尔街充当的只是替罪羊的角色,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才是危机真正的罪魁祸首。

许小年称,从2001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里,美国基准利率长期偏低,利率过低的结果就是货币超发,市场上流动性泛滥。从2001年开始美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速提高到接近10%,银行信贷供应过度,制造了美国战后最大的资产泡沫,这就是次级按揭支持下的房地产泡沫。而美国之所以能保持长期低利率,这是因为美国经济中没有通货膨胀,经济长期呈高增长低通胀状态。而这一状态的出现则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有关,大量来自中国的廉价的产品使得美国CPI越来越多地拥有中国成分。

许小年总结称,这就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出现的新问题,当年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没有看到这一点。“现指责华尔街贪婪,华尔街什么时候不贪婪,什么时候不想炒作,什么时候不想投机了呢?”华尔街当然有它的问题,但不是首犯,是从犯,首犯是美联储。

危机之后回头来反思,许小年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所做的“从金融危机看金融研究”的演讲中指出,这场危机反映全球化的经济和本地化的货币政策之间的深刻矛盾。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使用,它的发行影响着全球经济,但是它的发行者只考虑美国一个国家的经济。由此看,在全球化的时代,货币政策的操作不能再本地化了。

对于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借鉴意义,许小年认为,我们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全球化的经济背景,努力实现谨慎且符合实际的要求。另外,正确分析政府监管与市场化的成本和收益,理性对待金融创新,这都是应汲取的经验教训。■

第四篇:金融危机时代(英汉对照)华尔街日报20100913

《华尔街日报》看后金融危机时代!(英汉对照)(摘自《华尔街日报》经济脉搏20100913)

A New World Since Lehman's Fall

Two years after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collapsed into bankruptcy,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can be seen on almost every market around the globe.The preference of investors for reliable income streams from bonds of all types has led to big rallies in both safe-haven U.S.Treasurys and risky 'junk' bonds, even amid a chorus of warnings about a 'bond bubble.'

But many stock markets, most notably in the U.S., haven't reclaimed losses suffered since Lehman filed for bankruptcy on Sept.15, 2008.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remains more than 900 points below its pre-Lehman level.U.S.financial stocks,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crisis, remain nearly a third lower than where they were two years ago.And, since August 2008, investors around the world have pulled $203 billion out of developed-market stock funds, according to EPFR Global.That is 8.5% of the $2.4 trillion in developed-market stock funds at the time.Instead, investors are gravitating toward emerging markets.That isn't because they want to take on risk.Those economies, with lower debt levels and strong outlooks, are now seen as having taken on the role of driving global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developed economies.At the same time, investors have bid up gold prices by 64% as they seek out insurance against another financial crisis and protection against the potential long-term inflationary impact of big budget deficits and super-low interest rates put in place to revive battered economies.Whether it is because of the sheer magnitud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 lost decade for stock investors or the significant level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and financial markets, investors--who usually have short memories--continue to see Lehman's shadow.'The failure of Lehman Brothers is still very much present,' says Jason DeSena Trennert, chief investment strategist at 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When it comes to investor psychology, he says, 'it's hard to overestimate its importance.'

The stock market's current malaise contrasts with the aftermath of other crises.Two years after the 1987 market crash, the Dow was 400 points higher than it had been on the Friday before Black Monday, a gain of 20%.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hints that investors are less enamored of bonds and tiptoeing back into stocks.The Dow has gained 4.5% this month to 10462.77, as a string of better-than-expected economic data has eased fears about a double-dip recession.The 10-year Treasury note has tumbled, pushing its yield up from 2.477% to 2.795%.Given huge government efforts to prop up the economy follow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it is harder than usual for investors to get a read on the economic outlook, says Erin Browne, global macro equity trader at Citigroup.That was evident in the collapse of U.S.home sales during June following the expiration of the homebuyers' tax credit.Usually the markets move in anticipation of the economy's ups and downs, but with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 of economic-and monetary-policy stimulus, 'people are unwilling to buy

[stocks] ahead of the data,' Ms.Browne says.Instead, 'they're in a 'prove it to me' state.'

The intervention efforts by governments and central banks to prop up economies crippl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have also had a direct impact on markets.This can be seen in the U.S.mortgage-backed-securities and Treasury-debt markets, where the Federal Reserve has mopped up some $1.55 trillion of debt since March 2009.The Fed's purchases haven't only lifted prices of those bonds but also have driven traditional investors into other markets, helping fuel the rally in corporate bonds.The Barclays Capital U.S.Aggregate bond index, formerly the Lehman Aggregate Bond Index, has returned 15.8% since just before Lehman's fall.Treasury debt has returned 12.4% during that time, U.S.investment-grade bonds have returned 24.4%, and junk bonds have returned 31.1%, according to other Barclays credit indexes.In one largely unexpected effect of the crisis, investors have developed a taste for emerging-market debt.While usually seen as more risky, and thus not intuitively a go-to investment for jittery investors, emerging markets have been sought after for their promise of robust economic growth relative the U.S., Japan and Europe.雷曼破产两周年 危机阴影难退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陷入破产保护的两年后,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全球各地的每个市场几乎随处可见。

投资者对债券这种可靠收入来源的青睐延伸至所有债券种类,不仅令素有安全避风港之称的美国国债大幅飙升,就连高风险的“垃圾级”债券也随之大涨,即便面对如潮的“债券泡沫”警告声。

然而许多股市,尤其是美国股市,仍未从2008年9月15日雷曼申请破产保护之后的跌势中恢复过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目前仍较雷曼事件之前的水平低900点有余。

处于这场危机中心点的美国金融股依然较其两年前的水平低近三分之一。据追踪基金业的EPFR Global,自2008年8月以来,全球投资者从发达市场的股票基金中撤出了2030亿美元。这相当于发达市场当时2.4万亿美元股市市值的8.5%。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投资者正被新兴市场所吸引。这并非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这些经济体有着较低的负债水平,前景乐观,目前被看作是取代发达经济体承担起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

与此同时,投资者将金价推高了64%,因为他们寻求抵御另一场金融危机,以及为提振疲弱经济而推行的大规模预算赤字和超低利率所可能产生的长期通胀影响。

不管是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强烈程度,还是对股市投资者来说失去的十年,抑或是政府干预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非同一般的力度,投资者──通常是健忘的──依然能看到雷曼的阴影。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首席投资策略师特瑞纳特(Jason DeSena Trennert)说,雷曼倒闭的影响当前依然存在。在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方面,他说,它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股市当前的萎靡状态与其他危机之后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照。在1987年市场发生崩盘的两年后,道指比“黑色星期一”前的那个周五高出了400点,涨幅为20%。

最近有迹象表明,投资者对债券不再那么迷恋了,而是小心谨慎地重回股市。道指本月已上涨4.5%,至10462.77点,因为一系列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缓解了对于二次探底式衰退的担

忧。10年期美国国债下跌,收益率从2.477%升至2.795%。

花旗集团(Citigroup)全球宏观股市交易员布朗尼(Erin Browne)说,鉴于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大力刺激经济的举措,投资者现在要预测经济前景,难度就比平时要大了。这从购房者的税收抵免到期后美国住房销售在6月份大幅下滑这一事例便可看出。

布朗尼说,通常而言市场会根据对经济走势的预测而作出反应,但由于经济和货币刺激政策的重大影响,人们不愿在数据公布前买进股票,而是处于一种先看后买的状态。

政府和央行为提振遭金融危机损害的经济而实施的干预行为也对市场有着直接影响。

这一点从美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债市场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3月以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已经在这里“消化”了大约1.55万亿美元的债务。美联储购买债务的举动不仅仅提高了这些债券的价格,还将传统投资者引向其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公司债。

巴克莱资本美国综合债券指数自雷曼倒闭前不久以来已实现15.8%的回报率。这一指数的前身是雷曼综合债券指数。据其他巴克莱信贷指数,美国国债在此期间的回报率为12.4%,美国投资级债券和垃圾级债券的回报率分别为24.4%和31.1%。

这场危机还带来了一个多数人都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便是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债券产生了兴趣。尽管对神经紧张的投资者而言,新兴市场往往被视为具有高风险、因而直觉上应该让他们退避三舍,但由于其经济增长前景相对美国、日本和欧洲来说更为乐观,因此这些市场受到了投资者追捧。

第五篇:华为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华为的国际化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今天的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是当今世界上一家大型通讯设备生产厂商,并成为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辉煌的国际化历程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借鉴。那么,华为的国际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和教训呢?接下来我将重点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先大致了解一下华为的国际化历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这样一个年轻的公司在成立当年就突破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技术,填补了我国该项技术的空白,此后,91年底大容量空分用户交换机HJD48在年底推出。93年底数字局用交换机C&C08EAST8000年底的全数字多功能ISDN华为公司一年一个新台阶。95年年产值14亿,销售额12.7亿;96年年产值26.3亿,销售额24.2亿;97年年产值则攀升至54.3亿,销售额达到了41.9亿元年超过100%的增长速度,使得华为公司由94年深圳市高科技企业综合排名第一名,95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6名,上升至96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1名,97年中国电子百强第18名。到98年底,华为公司已在全国设立了33个办事处,35个用户服务中心,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技术援助部门,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公司。目前,华为在通信领域的众多技术上,已形成一系列突破,研 制了众多产品。短短数年,华为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令人惊叹。华为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并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其留下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启示之一:目标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企业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率,而华为公司的追求是相反的,华为公司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将利润保持一个较合理的尺度。华为追求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来为他的顾客提供服务。正因为这种目标导向,才使华为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启示之二:人才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华为要求员工要认真负责,但认真负责不是财富,还必须管理有效。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华为公司容许个人主义的存在,但必须融于集体主义之中。另外,华为公司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每年为此的付出是巨大的,这在华为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了作用。

启示之三:技术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华为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华为的技术理念有以下几点:

1、紧紧围绕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发展,不受其它投资机会所诱惑。

2、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引进了很多工业,为什么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呢?关键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掌握核心,开放周边,使企业既能快速成长,又不受制于人。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才能进入世界竞争。

3、遵循在自主开发基础上广泛开放合作的原则。重视广泛的对等合作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提升。优势更优势。

启示之四:管理

华为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完善的管理体制,这对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和促进员工的工作,提高公司的效益,进一步推动华为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华为的管理文化也成为其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华为的国际化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失败教训。华为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很多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往往比较难去复制,相反华为的失败教训却会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教训 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1993年华为研发JK1000产品时,缺乏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和研究,特别是缺乏对于国际竞争对手产品和技术的研究,正因为这样华为对于当时的中国通信市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是从这个产品的惨败之后华为认识到对于竞争对手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了对于竞争对手产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仅这样,华为在分析和研究竞争对手的同时也进行着技术的更新与创新。

教训二: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JK1000的惨败让华为认识到产品必须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是凭空想当然的推出自己认为是好的产品,“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客户永远是对的,他需要什么,你就应该给他什么,而不是先造出一个产品,然后去寻找可能需要它的客户。"

教训三:品质是产品永恒的话题

华为的JK1000凭借华为人苦口婆心和持续努力终于在中国的偏远农村卖出了200多套,但是由于技术的粗糙和品质管控的却是让华为的产品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从JK1000之后华为强烈意识到产品品质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产品品质的提高。

从华为的国际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才,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信息等对一个企业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因此,当代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实现国际化,就必须重视这些因素,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下载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华尔街》有感—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反思

    读《华尔街》有感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反思2010年11月30日 《华尔街》一书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真实的华尔街,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

    《华尔街的“蝴蝶效应”——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0 道) 1. 股市和楼市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极大。 正确 错误 2. 若要消除次贷危机,低利率和高房价缺一不可 正确 错误 3. 产业振兴计划中的十大产业总产值占GDP......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作为一个理学院的学生,我关注和深入了解了这次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很受启发,这个问题也从不懂到现在的有所了解。以及对今后的就业也有......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该做什么

    金融危机浪潮下我们应该做什么2008年是个让全地球人都忘不了的年份,因为这一年,金融危机事隔10年又再一次肆虐全球。 不知道有谁还记得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正是亚洲经济迅速发......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金融危机日益严重,最终将我们的就业保障一次性给解决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唯有等厂来。现在已经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了!今天......

    国际金融危机教训之学术讲座心得报告

    国际金融危机:冰岛的教训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心得体会三 报告题目:国际金融危机:冰岛的教训 主讲人:中南大学艾米丽柏森教授 一、“冰岛破产”的回顾 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盖尔......

    台风“山竹”走后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和启示(5篇范文)

    台风“山竹”走后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和启示 台风山竹走后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和启示年月日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年月日凌晨时分,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登陆时中......

    听《国际金融危机:冰的岛的教训》学术报告心得

    听《国际金融危机:冰岛的教训》学术报告心得 王保力082111109运筹学 2010年7月8日,我在中南大学商学院第一管阶梯听了中南大学学校特邀美国中密歇根大学教授Emil Boasson 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