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课心得体会
形势政治课心得体会2012/06/17在听老师讲之前就已经对现在的世界经济感到很悲观了,因为每天只要打开电视就能听到各种关于欧美债务危机的新闻。最近希腊又是首当其冲,相比今天凌晨希腊国家队在欧洲杯上的表现,希腊政府就表现的差多了——乱糟糟的又在搞大选,国家破不破产就要看欧元区各国的智慧了。可不管怎样就现在各国的行为来看,大多数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这些危机的根源是国家的举债度日,入不敷出。其结果就是债台越筑越高,负债远远超过GDP规模,最终债务到期,无力偿还,主权信用等级一落千丈,国家面临破产。
自从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就进入了漫长的低增长期,各个国家的日子看似都不好过。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集中反映出发达经济体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财政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扭曲,它的根源在经济的发展方式上。而这个根源就是前面讲的负债问题。可以说,这次危机就是全面的资本主义负债经济不可持续的危机。
也是从08年以来,像金砖四国(现在是五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给世界经济增长大家带来了希望,一时间大家都认为它们能拯救世界。但是随着危机的进一步的加深,全球经济的复苏又是步履蹒跚,前途堪忧。具体表现在,正如老师在PPT上所说的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开头讲的欧美债务危机是一个。第一轮救市过后所带来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等问题使新型经济体国内出现隐忧,新型经济体动力不足,这又是一个。还有,去年经济大国日本经历了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会从根本上遏制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反正是各种天灾人祸,世界经济这艘飞艇想要起飞甚是艰难。
反观国内,给我的感觉就是“天朝很和谐啊”,虽然四万亿砸出了个高铁大跃进,虽然我们身边的物价都涨了,虽然房子越来越贵了,虽然„„但是刘志军不是被抓了么?物价不是在被稳定么?房价不是在被调控么?不信就打开电视看看好了,CCTV会告诉你相比世界人民疾苦我们已经很幸福了。所以我觉得老师说的有点悲观,不好。
课上,老师也告诉了我们2012中国经济总基调——稳中求进:
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
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
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
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准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
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有党的英明领导,有总基调在,有CCTV给我们的幸福感,也有我们自己百毒
不侵的身体,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所以,请相信中国经济!
第二篇: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1、新旧格局的转换具有的特点:
(1)旧格局的解体在和平条件下进行。(2)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复杂,时间长得多。
(3)新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
2、从“一超多强”的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形成是长期过程的原因:
(1)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
(2)冷战思维的继续。(3)不确定因素。
3、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
(1)国际贸易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2)国际投资频繁,资本已经国际化。
(3)世界金融活动规模空前。(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5)国际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4、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原因:
(1)有利于更多地获得资金(2)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3)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1)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2)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3)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严重。
5、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区启动有什么意义?
6、从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区启动的重大意义?
(1)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改革开放,而且可以普遍发展、共同繁荣。
(2)不仅可以给中国发展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可以避免中国与东盟各国冲突竞争,走向合作共赢。
(3)是中国积极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也是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有利于中国和周边国家成为好邻居、好伙伴。有利于促进东盟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大国关系的新特点: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
8、中国为什么提出和谐世界建设?
(1)一方面,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表明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9、和谐世界的含义。
(1)政治:各国事情自己决定;国际事情协商解决。
(2)安全:传统安全,摒弃冷战思维;非传统安全,加强国际合作。
(3)经济共同繁荣
(4)文化:文化多样性;不同文明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10、举办世博会有什么意义?
经济意义:(1)有利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2)有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政治意义:(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举办世博会有利于加强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2)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参加国加深了解、相互尊重,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在经济上共同繁荣。
11、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原因?
(1)经济条件。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的雄厚的经济基础。
(2)政治条件。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引导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坚定支持的结果,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升的结果。
12、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准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2)对一切国际事务,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3)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决定国家关系。
(5)不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13、和品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1)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最好诠释。(2)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
(3)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4)也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
15、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
(1)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6、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2)反映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
17、大国关系的总体概括:(1)大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冲突仍然存在。(2)冷战思维仍然没有推出舞台。(3)霸权主义现象时有发生。
18、中国的国际战略:和谐世界,和平发展道路。
19、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1)经贸领域: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贸易差额。(2)台湾问题(3)人权问题。
中美关系解决方案:
(1)人民币汇率:只有双方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平衡的支点,强制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2)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只有中美加强对话,加强合作,才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
(3)贸易差额:由中美贸易逆差状况来看,中美缺失的是理解、信任,正式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4)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原则性问题。美:不支持台湾独立;反对任意一方改变两岸现状。美国的目的:利用台湾问题尽量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保持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5)人权问题:观点不同。美所谓的人权指政治自由。中国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美认为人权高于主权。中认为人权问题属于内政问题。应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
20、中美关系走向的两种错误观点。
(1)观点一:中美关系恶化说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在涉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反恐问题上,可广泛合作。
(2)观点二:中美关系结盟说
由于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迥异,意识形态差距甚大,存在分歧时必然的。结盟违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第三篇:2011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中国
08工商管理二班080145043郑永帅
世界经济政治形式展望
2011年的世界政治局势是一个多事之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中东政局不稳,卡扎菲依旧难以解决。第二是本拉登虽然被击毙,但是反恐形式依然严峻。第三索马里海盗依然猖獗,世界联合舰队毫无建树。
世界的经济形式依然在危机中漫步,在滞涨中挣扎。大盘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最重要的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权受到质疑,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逐渐增加。卡恩的性丑闻事件是经济形式的一个缩影,首先是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其次后来的世行行长之争又代表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2011年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是一个新的转折点,首先是中国的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并且是中国经济转型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也是中国适应中国在世界上的新地位的一个年头。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作用和话语权不容忽视,上合组织成员过几乎成为打击恐怖组织的半边天,北约组织除美国以外越来越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上合组织中的巴基斯坦、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让人看到了希望。日本往年一直与中国做对,现在因为福岛地震遭到了天谴,老实了许多。倒是越南等占我南沙的一些国家,越来越猖獗。不过共和国的航母估计今年就要服役了,到时候拉到南海溜溜顺便收复一下南沙群岛,钓鱼岛赤尾屿一类的。中国的经济是世界的一部分,更是世界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和希望。中国的高铁是世界其他国家高铁的总和,中国的基础建设大踏步的发展必定能为中国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将来中国绝对是世界东方与美国对对峙维持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这一切都是中国的经济形式决定的,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带领了中国的前进。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和改革方向的伟大正确。中国的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发展,坚持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三驾马车建设国家经济。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政治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
世界政治形式还是在经济形式的驱动下,掠夺自然资源和占领销售市场中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俄罗斯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都有所改善。中美、中欧之间在上半年曾出现了不少摩擦,美国遏制中国的主张一度有所抬头,但到了大选以后的年底,美国方面的调子又有所降温。温家宝总理访欧访印表明,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大国关系的改善表明,全球安全形势总体上是可控的。
但是有一个例外:剑拔弩张的朝鲜半岛的安全形势随时都会急转直下。一个以为有了核
08工商管理二班080145043郑永帅
武器就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中战胜对方。一个虽没有核武器,但认为自己经济实力强大并有美国盟友的军事支持包括核武器支持,有把握在未来的战争中击败对方。美国则调动了3艘航母到小小的朝鲜半岛周围,日本也跟着表态支持韩国。这实在是一场危险的博弈。在新的一年中,大国之间的安全关系改善.中美在1月两国防长北京会晤和元首华盛顿峰会后,将进入一段时间的稳定。中日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领土纷争后,正寻找调适之道,改善高层间及时沟通与解释的机制,因此也有望较上年稳定。美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也可能更加稳健。考虑到这些因素,新年中全球安全局势有更多积极趋势。
世界范围内存在多种张力,有些还在加深。新兴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快速崛起已对现有国际格局形成一定影响,这已引起既有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焦虑。地区层面上许多张力还在释放之中,尤其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由于海上边界争议,半岛局势仍具高危性。
回顾过去的半年乃至过去的几年,源于国际格局的失衡。世界军事超强的美国国民经济产出约为世界的1/4,军费更近世界一半。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不仅长期支撑了美国对世界各地的干预,包括对我国台湾事务的干涉,而且助长了它对伊拉克先发制人的非法与非理性行为,对世界并对它自己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俄中等国愿意根据国情,加大国防投入,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它们的整体军力与美国相比还很落后,国防态势仍呈防御性,谈不上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国际安全失衡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
发展中国家有着更多的利益诉求,既得利益国家又不想放弃自己的食物,相信继续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导致战争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当科技进步停滞,当世界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的时候战争也就随之而来。中国当时应该的地位还要靠我们去争取。沉默的太久了,下一次的战争中国要扮演另外一个角色。
第四篇:如何认识当前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
201×-201× 年第×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
考查卷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成 绩:
醒醒吧西方世界!发展需要和平!
——如何认识当前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
摘要:2008年的经济危机直到今天,我们还能感受到切肤之痛。如果把西方经济比作考试的话,这一次“上帝”(特指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时说的最多的那句话“GOD bless America”中的“GOD”)阅卷人又给资本主义和西方经济体制打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再看一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的答卷,哎呦!!也是一团糟,利比亚、叙利亚、伊朗深受战争威胁;日本、菲律宾充当炮灰,左右为难;当然还有美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正式拉开了帷幕!
关键词:新殖民主义、和平、发展
一、当前世界政治与经济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1、政治格局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发战争之财,尤其是美国迅速充实了本国的国力。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二战结束“雅尔塔会议”以后形成了“雅尔塔体制”促进了两极格局形成。而两大阵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及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覆灭。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旧的格局已经结束,新的格局政治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也只能在曲折中发展,这就是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
2、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三大经济集团: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组织的新格局。当前世界经济格局:
用几个词来概括: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3、形成原因
究其原因,根本原因就是各方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具体原因是第一,美国想建立单极
世界,但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第二,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重新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第三,科技和经济因素影响单极世界的存在;第四,经济全球化进程降低了单极世界存在的可能性;第五,国家与地区集团力量的增长导致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当前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与问题
1、当前世界政治发展及问题
政治多极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上面我已经阐述过原因。世界政治的发展我以两大鲜明的对比来阐明当前世界政治的发展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两大鲜明的对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首先来谈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发达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等等。自从二战以后,这几个国家就没有消停过。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控制欧洲各国,与英、法等国家缔结了所谓的北大西洋军事公约组织,这不可谓不是一个邪恶的军事同盟。
第一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参与战争。
1992年——1995年的波黑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再一次直接参与战争,他们打着和解的旗号,实际上是搞垮南斯拉夫,是西方控制巴尔干,进而控制整个欧洲的关键环节。
1999年3月24号,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的大使馆无辜受难,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这一时刻,北约无视《联合国宪章》,置世界人民于不顾,这一卑劣的行为,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2001年阿富汗战争,同样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以反恐为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在阿富汗发动了战争。
2003年以美英为首的联军在伊拉克发动战争,同样是以反恐为由。从上述事例可以体现出,1991年——2005年的世界上的战争都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直接参与。不管他们以何种理由加入战争,他们都是战争的直接制造者或者是参与者。
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实际上有着他们肮脏的目的。
第一、这是美国控制中东,进而控制世界石油的中东政策。
第二、从时间上再联系经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1992年、2003年正是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怎样才能短时间内恢复其经济,发动战争是最快也是最有效果的做法。郎咸平有句话:“和平时期美元的汇率与黄金的价格成反比,战争时期美元的汇率与黄金的价格成正比”。其实这句话的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殖民主义。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以后发现,伊拉克新的政权并不完全听从于美国的指挥,于是美国开始实行新殖民主义。
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一直再寻求战争的机会,来平息国内糟糕的经济局势。直到2011年美国以人权为由,在利比亚扶植的代理(称反对派)与利比亚政府军开战。这场战争美国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退到了幕后,英、法直接参与战争。美国向反对派提供战争物资,与利比亚政府军对抗。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卡扎菲被击毙,反对派利比亚建立过渡政府。
同样是2011年美国以同样的方式在叙利亚发展反动势力。现在的叙利亚
如果不是因为有中国和俄罗斯,恐怕局势早就和利比亚一样了。
伊朗局势也不容乐观,美国打出的牌是“抑制核扩散”。
相反,我们再看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自从我国提出和平外交方针政策之后,我国一直坚持这一基本外交原则,同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和平发展的政策,比如:亚太经济合作、东盟经济区、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等,还有本来马上就能启动的中、日、韩三国贸易因为日本的外交失败(日本实行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而暂时搁置。我国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从对比中不难发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奉行的强权政治,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奉行的和平外交大相径庭。
2、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及问题
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上面已经阐述过。
二战以后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从而对全世界的经济实行了经济殖民。欧洲为了防止美元的侵害组成了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建立了以欧元为中心的欧元区。有效的遏制了美国的经济侵略。近几年东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发展,为东亚人民摆脱美元统治提供了出路。
虽然欧洲建立了欧元区,但是他们自身体制的弊端却没有能够解决,以至于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期深受危害。我国收到的损失同样不小,出口萎靡,内需不够。但是我们并不是危机的制造者,而是危机的受害者,美国欧洲才是危机的制造者。
事实证明,资本制度周期性的生产过剩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其实是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世界经济遇到的挑战并不比政治挑战简单。我会在第三大部分阐述我的观点。
3、当前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其中的利害关系极其复杂。
在这之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国家:委内瑞拉。
2012年10月7日,委内瑞拉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总统查韦斯第三次连任总统。委内瑞拉之所以有这样的成果,实际上摒弃了资本主义民主,实行了社会主义变革。
上世纪9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政府奉行西方倡导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已全面市场化推卸社会责任,结果纷纷掉进中等收入发展陷阱,贫富悬殊拉大,社会动荡加剧,接连发生的金融危机更是重创拉美地区经济。大部分拉美国家民众不仅没有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反而处于日益边缘化的困境。要求改变国家发展模式和方向的呼声持续高涨。
正式这样的政治土壤,成就了拉美左翼政党上台的时代机遇。面对时代机遇,拉美左翼及时转身,放弃暴力和军事手段,打出“推动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政治口号。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左翼政党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拉美国家先后上台执政,拉美“向左转”引起全世界震动和关注。
不难看出,拉美“向左转”的国家政治稳定的同时,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人民的富裕,社会的和谐!
经济关系的改变正在影响世界政治格局。作为爱好和平的我们中国应该抓好时机,大力发展经济,突破西方的经济、科技、军事封锁,创造一个崭新的和平、和谐、可持续、生态文明的世界。
三、当前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新力量以及出路
当前的世界政治与经济问题,首先要解决文化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异己文化的态度是消灭。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军事。怎么样去对付外来文化。而文化是人类最美丽的财富,是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最终载体。虽然文明起源于野蛮,但绝对不等同于野蛮!
如果你知道斯巴达,那么你就会了解为什么要解决文化问题。在斯巴达统治希腊的300年间,只关心军事的发展,他的军事很强盛,但是在希腊文化这块人类的瑰宝中,斯巴达这300年的历史对文化的贡献几乎为零!
同样现在的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心只想扩张,对异己文化很排斥。他们是该醒醒的时候了,只有文化认同,才能和平共处。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亚非拉第三世界作为新的爱好和平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并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世界政治需要和平,不需要强权,不需要干涉!这是时代的呐喊!
至于经济问题,亚当·斯密以及凯恩斯的理论并没有真正给出解决西方经济衰退的答案。其实,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理论西方可以借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也相当严峻,过去我们太过于限制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以失去了活力。现在十八大对于加强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我国就是在平衡市场与宏观调控。
我认为资本主义也可以实行多一点的宏观调控,来预防自由经济带来的弊端,但是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喜欢政府宏观调控,他们奉行自由经济。宏观调控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至于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如果真的想解决现状,只有一条出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抛弃“上帝”,拜马克思为师,发展具有其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五篇: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中国的对策
当前世界政治形势和中国的对策
摘要
15年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收官之年,随着经济腾飞,中国已然在国际政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国际政事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一个新生力量的持续崛起必然导致新的一轮权力制衡的出现,其中,披着经济外衣的政治往往于无声中制服对手。经济政治全球化,局部的政治经济冲突不断。美国重返亚太,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俄罗斯财政大幅缩水,巴黎恐怖袭击。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即是这轮权力较量的具体表现,大国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止。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利益,在环太平洋沿岸制定新的游戏规则,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的用意不言而喻。在中国深化改革,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更加值得关注。正确分析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危机,制定正确战略方针,巧妙化解中国面临的政治问题,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治形势;经济问题;战略方针;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我们的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更是比以前好了很多,现代化的这条道路中国走对了。综合国力的提升,证明中国人民再也不是东亚病夫了。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的舞台上俨然一支新秀,但是在不断成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居安思危一直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优秀传统,更何况目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来讲困难重重,与百年之前的中国有几分神似,只不过现在的中国不会想当年那样任人宰割了。对比二十世纪初日德的崛起和最终战败的命运,以史为鉴,分析现在中国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自身优劣,正确认识当前社会世界的政治形势,避免中国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像当年的日德一样陷入被动,最后被打回原形。这不仅是每位台上的领导要思考的问题,每个想要中华民族在崛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人都应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崛起历程
1.1崛起的定义
崛起意味着从积贫积弱的境况发展到富强的地步,可以在世界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大国崛起要有基本的国际条件、政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崛起的基本国际条件是争取到了国际社会对其主权合法性的广泛承认和尊敬;一个大国崛起的政治条件是国家的政治体制基本稳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生内战的可能性被基本消除;一个大国崛起的经济条件是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工业具备了大规模出口生产的能力,科技技术发展有了缩小与先进国家差距的能力,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尤为重要。从广义上讲,一个民族国家崛起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崛起的准备阶段、崛起的起飞阶段和崛起的冲刺阶段。
1.2崛起的阶段
下面主要从经济发展角度来分析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从触底到崛起的过程。中国近代史是屈辱的历史,饱受列强的凌辱,割地赔款,近代的中国历史上的最低点。被列强瓜分的面目全非,1800—1949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跌至历史上的最低点。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到1980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准备期,这一段时期,虽然国家依然贫穷,但是我们的国防实力提升了,核武器研制成功,切实保障了中国发展的安全。1980—2020年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即经济的起飞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国民进入小康时代。根据新的五年计划,2020—2050年是中国将进入经济发展的强盛期,并将完成全面的现代化,届时,中国将完成自建国以来的崛起过程。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崛起的起飞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我们结束了文革的十年浩荡,将国家的重心调整到经济发展上来,并且认识到计划经济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改革开放,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另外,这一时期国际社会相对和平以及中国国防实力的提升,为中国提供了和平的发展环境,美苏冷战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忽视中国的逐渐成长,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空间。最后,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各国的市场向中国敞开了大门,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这一阶段,中国完成了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完全不同的资本积累过程。资本的积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技术的进步,进而加速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这一阶段的完成,对于中国下一阶段崛起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政治形势
(一)当前世界的政治形势
1.1目前世界格局
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仍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不过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朗。同时更多的新兴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寻求政治经济利益。美国仍保持着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组织紧随其后,构成了当前世界主要的格局。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不仅拥有让其他国家望其项背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还引领着世界顶尖技术发展,其雄厚的军事的实力,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充当世界警察。欧盟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政治体,充当全球的政治博弈的重要角色。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承接了前苏联绝大部分的领土和军事设施,其军事实力在全球也是处在首屈一指的地位。近年来,在铁血硬汉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对外实施铁血外交。近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的政治格局呈现两个重要趋势:一是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近年来,新兴大国的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传统大国、新兴大国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出现大调整,从而推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多极化从曲折前进到加快发展。美国深受一场危机和两场战争的冲击,“一超”地位动摇,单边黩武气焰有所收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东移。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深化发展。
各个政治经济体,为了自身利益,在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中,施展自己的政治手段。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也更加依赖国际市场的巨大的需求。在彼此的合作与博弈中,构成了当前复杂的世界格局。
1.2 政治形势突出表现
在近期的国际政治斗争中,主要的突出表现一是和平是主流,局部摩擦热战不断;二是政治斗争隐藏在经济手段之下。
在21世纪的前10年,美国先后在中亚地区掀起两场战争,伊拉克战争摧毁了萨达姆政权,美国企图扶植新的政权,事与愿违,至今战争的创伤仍然使那里的人们饱受伤害。随之而来的是阿富汗战争,美国在两场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经历了08次贷危机后,美国实力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新兴国家成长的空间。除了以上长时间的战争之外,进入2014年以来,极端武装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冒了出来,中东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发生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广场革命推翻了亚努科维奇,选举出了波罗申科,克里米亚归了俄罗斯,乌克兰东部州战火硝烟弥漫,围绕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大国间的激烈博弈利。叙利亚反政府示威游行演变成叙利亚内战,在今年导致大批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
恐怖主义势力抬头。自从美国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一直是各国头疼的问题。虽然美国在11年击毙了911事件的幕后主使本拉登,但基地组织并没有被消灭。在中国,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给中国的反恐行动敲了警钟。就在前不久,巴黎恐怖袭击,让IS恐怖组织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恐怖主义行动给世界安全蒙上一层阴影。
另一个突出表现是经济博弈的背后是政治目的。这主要有一下两个实例:一是美国针对俄罗斯的,二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在14年乌克兰危急中,俄罗斯变现强硬,通过能源手段迫使欧洲在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上没有过多的纠缠。但这违背了老美的初衷,所以老大哥不高兴了,紧接着在2015年实行原油价格打压政策,导致世界原油价格下降一半以上,这直接导致靠能源出口的俄罗斯财富大幅度缩水,一夜之间卢布贬值10倍,经济上的俄罗斯萎靡不振。第二个,是针对中国的,在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世界的汗血工厂,同时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总量直线上升,中国在经济上走上了就崛起的道路。中国在WTO的规则下分得的经济蛋糕越来越多,在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美国开始害怕了。于是,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开始实行亚太再平衡策略,在经济上推动TT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实行,企图把中国隔绝在新的贸易关系之外,同时架空原有的WTO。遏制中国崛起用心险恶。
(二)中国目前面临的外部政治形势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外部政治形势主要是美国重返亚太后,对中国带来的政治上的压制,这是目前中国所面临外部政治困扰的主要根源。
2.1太平洋沿岸政治形势
南海问题,是西方国家用来扰乱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手段。2010年希拉里在访问东南亚的时候发表了一场讲话,说中国不要对东南亚指手画脚,不要在南海挑起事端。在这之前其实中国根本一点事端都没有,那个时候南海是非常平静的,中国要跟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协定。没有人去找麻烦,她一说过之后,越南和菲律宾马上去找事儿。纷纷抢占中国的岛礁,在海上建立起油气平台。之前中国一直默许,现在也没有对南海诸国抽油抽气行为采取强制等武力手段。只不过,在美国的挑唆下,菲律宾和越南更加的狂妄,中国鉴于此,在南海吹填造陆,建立三沙市,加强对南海的管理。
钓鱼岛事件是和南海问题有着相似的情节,只不过主角变成了日本和中国。背后仍然是美国,美国利用为日本提供武力保护的由头,借机把日本当枪使,用来遏制中国。
美日两国企图以南海诸国,冲绳基地,加上日本,建立已久的第一岛链,在军事上遏制中国的崛起,让中国的军事力量困在自家门前。以便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经济的主导地位。
2.2国家分裂问题
中国目前还面临着企图分裂我国问题。主要是藏独、疆独、以及台独。民主分裂问题,表面上看是中国内部民主矛盾,其实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西方国家的参与。西方新干涉主义危害凸显。西方国家策动颜色革命、搞政权更迭、武力干涉一国内部事务。只不过在中国实力强大面前的条件下,不会像利比亚,乌克兰,叙利亚等国战乱不断,国家最终分裂的局面。
(三)政治手段的本质
一切的政治手段都是各国的政治利益之间的相互博弈。新兴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便想在国际事务中攫取更多的权利和利益,老牌大国的利益自然就会被新型大国挤占。新兴国家的崛起,实力增强,老牌大国实力相对来讲就要减弱。自然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头号强国,怎么可能将自己既得利益瓜分给他人。各国实力的变化导致权力的不再平衡,自然,新兴大国和老牌帝国之间就会有一番政治博弈。政治博弈的结果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过程,重新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权利的再平衡。
二.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和平发展下的挑战
1.1 新干涉主义的挑战
新干涉主义(the New Interventionism)又可称为人道干涉主义,是指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从本质上分析,传统干涉主义与新干涉主义是一致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优势地位,都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现实反映。其主要手段包括军事,经济和文化上的。
现在主要介绍中国面临的经济和文化的挑战。西方国家以“保护人权”、“人权无国界”为名,以西方的价值标准取代联合国的权威,肆意干涉、侵犯他国主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人权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而美国这个“最没资格谈人权”的国家却对中国人权状况评头论足,肆意攻击、歪曲,指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侵犯妇女生育权;指责中国禁止邪教“法轮功”是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指责中国限制非法出版物为限制言论自由等。经济上,西方鼓吹人权,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在中国加入WTO和TPP以人权问题对中国设置阻碍。文化上面,美国大片,美剧进入中国,企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最终达到从西方价值观的角度统治中国,使中国内部出现政治危机。
1.2美国“重返亚洲”导致中美关系紧张
进入21世纪,“财富和权力的分布正由世界的西方和北方转移至东方和南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世界财富增长最快和最具有活力的新的经济中心。在此背景之下,美国重新调整全球战略部署,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并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研究中心教授苏浩撰文指出,美国通过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其军事盟国和战略伙伴国与自身的战略利益绑定,将它们推到前沿以对抗美国的挑战者,其效果可以“一石三鸟”:既将双边军事同盟变为多边同盟网络,从而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又挑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迟滞了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更是直接锁住中国的海上实力的拓展空间,而又避免了与中国的直接对抗和冲突。
构建“品”字形封锁链,挤压中国外部战略空间从地缘战略角度分析,美国重返亚洲的显著变化是将传统“第一岛链”的南端由东南亚延伸至南亚地区,形成了南亚(印度)、东南亚(东盟)和东北亚旧本、韩国)三大“板块”,彼此之间成“品”字形分布,其“铰合点”分别是台湾和新加坡。随着“品”字形封锁链的逐渐形成,中国外部战略空间被急剧压缩。一方面,美国极力阻挠中国走向“蓝海”。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不断增强,海洋战略既是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关键步骤,也是衡量中国能否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重要尺度。为了围堵中国,美国加大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军事、经济投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第1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宣布,为应对“一系列始终存在和刚刚出现的威胁”,美国将军事部署的重点由西亚地区调整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按照美国的计划,到2020年,60%海军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此外,还将把本土外60%空军力量部署在亚太。美国通过构筑“品”字形封锁链,从海上遏制中国由“黄海”迈向“蓝海”,致使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海上压力趋于复杂化、常态化。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但随着谈判成员渐渐增加,美国在2008年2月宣布加入,已发展到12个成员国,最终很大程度上被解读为针对中国的一次美国主导世界贸易规则的行为,是意义与WTO相似的新区域贸易规则。
对比WTO追求的是降关税,TPP追求的是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包括什么呢?包括0关税、包括货物、服务全部自由流动,所有经济监管制度都必须统一标准。细分领域有贸易和服务自由、货币自由兑换、税制公平、国企私有化、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信息自由。说明白点就是禁止各种门槛、操纵、补贴等,而这些条件和贸易准则中国目前还远远达不到。
从理论上和TPP的规则上说,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TPP,但惟独中国不行,用TPP一位官员的话说,“TPP是一个只禁止中国入内的俱乐部。”鉴于中国加入WTO后经济上的崛起,中国国力不断增强这使得美国老大感到自己在亚太的主导地位不稳了,美国因此在亚太带着越南、菲律宾等小弟积极推行TPP协议。TPP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经济不带中国玩,重新制定经济规则,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二)中国发展的机遇
虽然西方国家看到中国近几年的高速崛起分外眼红,层层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综合条件下,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发展的机会。
2.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下,中国完成了初步的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在某些行业中国的技术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同时转变角色,利用全球广泛的市场,将自己的资本和技术输出到其他的国家。其中不得不指出,中国高铁发展堪称世界奇迹,短短八年时间内,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再到现在高铁里程全球第一。10月16日,中国战胜日本,夺得印尼雅万高铁建设项目,这是从设计、施工、技术、装备、运营、管理全体系中标的一例,它绝不会是唯一,而将是千数、万数开头的“一”。同时,德国表示未来中国高铁将成为德国高铁采购的选项之一。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上已经为中国资本打开了一条路。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红利
虽然TPP被指遏制中国的崛起,但这在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十三五规划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下降,转而追求高质量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中国不能也不会一直处在产业结构的下游,虽然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带来经济的阵痛,使一部分行业死掉,但这对于经济的长远的发展是有利的。
三.中国的对策
每一个国家在崛起的路上必然会和其他国家发生权利的争夺。在世界范围内权利的再次平衡过程中,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对策都将会对全球格局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年德日崛起后,采取武力征服他国,以获得在全球更多的特权的行为,引发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后果。中国政府和人民不会这么不理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博弈,也终将在和平的范畴的内进行。
1.1 和平发展的战略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的基本国情归结为“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是中国制定一切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中国提出坚持和平发展,正是在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基础上,为推动中国社会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长期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的长期发展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的和平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所需。和平发展的战略能够维护世界和平。西方国家长期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能够使这种言论不攻自破。维护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爱好和平的形象,同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总体保持稳定、良性发展,既有利于中国获得大国的肯定和支持,也有利于中国避免因与大国矛盾激化而导致和平发展中断。
1.2 同世界主要大国的斗而不破,和而不同
受冷战思维的影响,美国始终将中国的快速发展视为其霸权地位的“潜在威胁”,因而,不断制造事端,以各种手段打压中国。但是,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不管中美之间矛盾如何激化、斗争如何激烈,中美两国既没有因矛盾冲突而最终导致关系破裂,也没有因持续合作而丧失自我。一方面,无论是对“银河号事件”、“炸馆事件”、“撞机事件”等危机解决,还是对“台海危机”、“对台军售”以及当下的南海争端、钓鱼岛冲突等事件的处理,都充分证明,中美双方都在格守共同的底线:斗而不破。另一方面,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中美双方坚持相同的原则:合而不同。继续在经济上同美国保持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中美两国都是双方最大贸易伙伴,打破双方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对于双方乃至整个世界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美关系对立,全球经济都会跟着感冒,没有中美的密切合作,全球经济、能源,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球失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中美之间应该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尊重各自利益关切,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相互协调合作,既符合中美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也是大国关系的新创举。
其次构建中日、中韩互惠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日之间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近几十年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摩擦不断。双方应该密切磋商,应对挑战,中日两国同为世界上重要的国家,既面临全球性问题的共同挑战,也承担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共同责任,这就需要加强两国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合作中促进两国关系向更高方向发展。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预示着双方互利互惠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共同促进中韩两国的经济发展。
1.3 南海领土争端坚持和平解决的战略
目前在南海占有主导地位,随着三沙市的建立,中国将在南海部分岛礁实现常驻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符合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大局要求,现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只会让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继续挑唆越南菲律宾等小国不断在国际上给中国制造事端,妨碍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南海问题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不急于解决的问题,在美国的参与下,南海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问题,远非简单的武力可以解决的,不如选择暂时搁置争议,保持和平的环境,等到中国在东亚的实力更上一层楼时,南海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
1.4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地区共同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中国周边关系继续深化的必然要求。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并没有独享参与国际市场所带来的巨大成果,而是积极发挥中国经济的“溢流效应”,为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努力实现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之中,这也是中国面对抗西方国家的经济压制积极有效的一种方式。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使中亚地区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的蛋糕,同时达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创建新型地区性金融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1.5 立足国防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要想在和平崛起的道理上越走越远就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安全保障。唯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才能使其他国家不敢惹也不能惹。在国防建设上中国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目前和美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接下来中国应继续推动大功率高推重比的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大型航空运输机的研制,以及大型舰船航母的研制与装备使用,改变我国目前无大飞机可用,海军只能看家护院的窘境。
结语
和平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正在由国际体系的边缘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面对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我们要学会倾听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和认知,并对其进行全面梳理、辩证分析,既要避免因战略定位模糊而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担忧和质疑,又要防止被外部舆论所误导而偏离既定的战略选择,以至于重演大国争霸的“悲剧”。实践证明: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所做出的必然的、正确的、长期的战略选择。“周邦虽旧,其命维新。”面对复杂而又多变的外部挑战,我们不是修正或放弃己经制定的和平发展战略,而是要继续坚持和强化,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将是一条需要世界和平又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之路;一条勇于参与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共赢之路;一条坚持科学发展又对外开放的可持续之路;一条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又反对霸权、强权的负责任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树勇: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
[2]分析称当前国际形势呈六大特征多极化更趋明朗《瞭望》新闻周刊2014-07-1 [3] 郭晓东: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外部挑战及对策研究 [4]浅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我国的影响 [5] TPP谈判达成协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6] 张辉: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2015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