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时间:2019-05-13 01: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篇: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

《现代汉讲词典》对“事故”的解释是: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在同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些指导性文件,如《职业事故和职业病记录与通报实用规程》中,将职业事故定义为:“由工作引起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并导致致命或非致命的职业伤害。”我国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同务院令第493号)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

成人身伤广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广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足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l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广,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 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l 000万元以上5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该等级标准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综合来讲,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职业伤害、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二)事故隐患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危险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R——风险;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四)海因里希法则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 666件,轻伤48 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l: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五)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六)重大危险源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对重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 8218--2009)标准(见附录一)中,表1将容易引发事故的78种化学品按照《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归类,划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6大类9小类,给出了78种典型危险化学品属于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表2给出了其他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6大类9小类属于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

三、安全、本质安全

(一)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的英文为。safety,指健康与平安之意;梵文为sarva,意为无伤害或完整无损;《韦氏大词典》对安全定义为‘‘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遭受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工程上的安全性,是用概率表示的近似客观量,用以衡量安全的程度。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二)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

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二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培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培训

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者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2.安全生产管理

即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3.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内涵

一方面,要把保证安全放在企业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另一方面,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

1.全面安全管理

全面安全管理就是在总结传统的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并通过全体人员确认的全面安全目标,对全生产过程和企业的全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一致的综合管理。全面安全管理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安全目标管理

②全员安全管理

③全过程安全管理

④全部工作安全管理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1 规章制度的含义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含义为:企业根绝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法规,结

合自己的情况和特点,以文件形式制定并在企业内部发布实行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和准则。

1.2 规章制度的分类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基本上可分为五大类:

各级人员及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一般可以分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及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三同时”制度;安全工作“五同时”制度;安全值班制度;安全奖惩制度;承包合同安全管理制度;其他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有: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厂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其他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其他有关管理制度

1.3 安全生产责任制

1.4 安全生产台账

有关安全生产的设备、环境、工程人员等状况,从数量、质量、运行变化等方面加以收

集、汇总,并将这些基本情况和变动信息整理和记录,就形成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台账,即“安全台账”。安全管理的台账,重点由如下几个方面:

1)环境方面

厂部要有本厂的安全生产的重点车间和部门情况表;

车间安全重点情况表、班组或作业场所安全重点情况表。

2)设备方面

针对那些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设备,具体便列出设备的规格、型号、进厂日期、分布部

门、使用或保管者、易损零件的更换期限等作为台账。

3)人员方面

人员的名册台账是为了便于培训、考核、复训和管理而建立的。主要是针对特殊工种及

关键工种的操作人员。

a.特殊工种。是指由当地安全监督(公安)部门考核发证的.工、电工、司炉工、点

(气)焊工、起重(行车)工、电梯操作工、化学危险物品保管工艺及汽车驾驶员等工种。

b.关键工种。是指本单位易初事故的工种,如空压机、冲床工、压机工(注塑机)、气体站人员、木工等,这要根据各厂历年事故发生情况及危险程度自行确定。

4)历年各类事故分析表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2.1

员工教育

安全生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安全生产目标的落实最终要依靠员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及其保障程度的最基本因素。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约80%是由于员工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因此,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预防事故的最根本措施,而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主要表现为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教育指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制度的基本制度,教育对象是新进厂人员,包括所有新进厂的工人、干部、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代培人员和实.人员。新入厂的员工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由厂、车间、班组对其进行以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三级教育,以减少和避免员工由于安全技术知识的缺乏而造成各种人身伤害事故。

厂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车间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本车间的生产性质和主要的工艺流程;本车间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本车间的危险部位、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本车间的典型事故案例等。

班组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班组的工作性质、工艺流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防护用品的性质及正确使用方法。

2.2

“四新”教育。

“四新”安全教育由安全技术部门负责进行,内容主要有:

a.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b.“四新”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新的危害因素及其反防护方法;

c.新产品、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d.新订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2.3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其作业的场所、操作的设备、操作内容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伤亡事故,或者容易对操本人、他人以及周围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人员。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年满18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心理缺陷。

为保证特种人员作业的可靠性,必须对候选对象,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认真、严格的培训(包括资格培训和复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4

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b.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c.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d.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e.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2.5

安全管理人员教育

教育内容具体为: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c.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

d.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e.事故现场斟查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f.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g.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h.典型事故案例等。

3.组织开展安全检查

3.1

安全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职工辨识危险源、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安全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不安全因素存在的状况,如装置、设备、设施、工具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的作业环境条件,职工不安全的作业行为和操作,以便采取反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38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3.2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班组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具体29项)

新入厂、新调换工种的工人和离岗一个月后再上岗的工人,上岗前全部进行了班组安全教育及考核,教育考核有记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对企业的全面安全检查内容(具体13项)

3.3

事故隐患整改工作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人员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下达《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尽快消除事故隐患。

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通称人、机、环境的管理)

1.1 班组安全管理(包括人、机器)

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根据调查分析,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组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各种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消除造成的。因此,班组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一切安全管理的措施、方法、手段只有落实到班组,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开好班前会;做到“三无”和“三不”。“三无”是指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三不”是指我不伤害别人,我不伤害自己,我不被别人伤害。如何做好“三无”和“三不”是班组管理的核心,也是世界安全管理的目的。

第三篇: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一、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如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的说法。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都包含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如图1�C1所示。

图1�C1 安全与危险的相对性

二、安全生产

《辞海》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从事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作业)阶段,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保障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行为的总称。

三、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四、本质安全

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失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两方面的内容,如图1�C2所示。

图1�C2 本质安全的功能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广义的本质安全(企业本质安全)是指企业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科学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主要包括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安全理论的不断发展,本质安全的概念也得到了扩展,逐步被广泛接受。实际上,由于人们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追求的目标。

五、风险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是指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组合,即

(1�C1)

式中,R――风险;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风险度一般用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六、危险和危险度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式中,――危险度;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七、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一般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二者的区别如图1�C3所示。

图1�C3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八、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一)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险源;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是危险源;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SARS,因此携带SARS的人是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C2009),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式1�C2)

式中,――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评估、登记建档、备案、监测监控、应急救援等方面。

九、事故隐患、事故

(一)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根据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的大小,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如图1�C4所示。

图1�C4 事故隐患的分类

(二)事故

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间的关系如图1�C5所示。

图1�C5 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

十、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也称职业卫生,在《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C2008)中,职业卫生是指以职工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领域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它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的系统思想,最主要的是爱德华•戴明(Edward Deming)的PDCA(即策划、实施、评价、改进)概念。

十一、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指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文化。关于狭义的安全文化,比较全面的是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下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

安全文化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十二、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安全目标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的科学管理方法。它能有效地调动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和全体人员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一切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积极作用;能充分体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现代管理思想。它的实行可以全面推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

十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清晰安全管理的责任界面,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的基础。其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点是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义在于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通过明确责任使各级、各类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预防事故减少损失、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作用。

十四、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是指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而投入的资金,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均视为安全投入。

十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指为强企业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安全措施的统称。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十六、“三违”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违章指挥

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 违章作业

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 违反劳动纪律

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等。

十七、“四不放过”

“四不放过”,是要求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时应遵循的原则: 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 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 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十八、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十九、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安全执法检查、企业定期安全大检查、专业性安全大检查、季节性安全大检查、验收性安全大检查、班前班后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职工代表安全检查、工地巡回安全检查、工地“达标”安全检查

检查记录包括班组安全检查记录、专职安全员检查记录、项目安全值班记录二十、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十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为了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运用行政力量,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的一项管理活动。

水利安全生产监督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水利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等,行使政府职能,在其管辖范围内,对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情况及安全生产条件、设施设备安全及作业场所职业健康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第四篇:安全的基本概念

安全的基本概念

1.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如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的说法。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

2.安全生产

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3.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电力建设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4.本质安全

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失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失误和故障两方面安全功能。这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1)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广义的本质安全(企业本质安全)是指企业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科学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主要包括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本质安全。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管理,要求企业从与事故相关联的管理、人员、工艺设备和环境四各方面,制订严格的标准、规范和制度,建立科学、系统、主动、全面和有效的预防体系、防止事故的发生,达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和谐和统一。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安全理论的不断发展,本质安全的概念也得到了扩展,逐步被广泛接受。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追求的目标。

5.风险

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险等五类。而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

6.危险因素、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一般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通常,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和察觉它们的存在。《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积累作用。

7.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2)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8.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根据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的大小,事故隐患又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9.事故

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事故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

10.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是指研究并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职业健康“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

(1)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职业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2)第二级预防发病预防: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即: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性疾病损害,早期鉴别和诊断。

(3)第三级预防:病人患职业病以后,合理进行康复处理。即:保障职业病病人享受职业病待遇,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针对整体或选择的人群,对人群健康和福利状态均能起根本的作用,一般所需投入比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要少,且效果更好。

11.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指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文化。关于狭义的安全文化,比较全面的是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下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

安全文化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12.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清晰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的基础。其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点是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13.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第五篇:安全生产管理

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摘 要:

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能否发挥理想的工程效益。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理管理至关重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成本与进度。本文就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浅述。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成本 进度 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组成多样化,影响因素多变的特性。而施工管理的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高效益的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投入,建成使建设方满意的合格产品,并使自己获得合理的回报。作为施工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通过加强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自身的特性,其施工管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手段来实现的,而各种管理手段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如施工质量差而导致返工,从而造成人工、材料、机械的二次支出,施工成本的增加及工期的拖延等。下面从以下几点来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

1施工成本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很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的重要问题,而且实施低成本控制战略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目标成本制定了不知多少个,可工程成本始终没有降下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光喊低成本战略,而缺乏低成本战术。总制定成本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使目标始终无法实现,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按照计划成本目标值来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采购前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多种符合条件的材料,并从价格、质量、发货速度和数量等多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价廉物美的产品,并认真做好材料、设备进场数量和质量的检查、验收与保管。

1.2要控制材料的利用效率和消耗,如任务单管理、限额领料、验工报告审核等。同时要做好不可预见成本风险的分析和预控,包括编制相应的应急措施等。

1.3控制由工程变更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效率影响和消耗量增加,并做好由工程变更造成的工期延长的索赔。

1.4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控制能力,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

1.5承包人必须有一套健全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费用的结算支付进行审核、审批,使其成为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1.6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如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

2施工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度高,多功能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其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来源有:

2.1人的因素

工程质量取决于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又取决于工作质量,而工作质量取决于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人,参与建设的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心理行为、职业道德、身体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人作为控制的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是第一因素”的主导作用。首先,要有合格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叉渗透、覆盖面宽的特点,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经济、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遇到突发事件的应急经验。

2.2材料因素

工程项目是由各种建筑材料、辅助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构成的实体,这些构成物本身的质量及其质量控制工作,对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材料到达现场后,应按国家规范的要求对到场的材料和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并且正确合理的使用,建立管理台帐,做好收、发、储、运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不得使用无出厂证明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等,并防止因运输路途的保管不正确而出现质量问题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许多材料只有制造单位的有关资料,还不能确定其是否适用的,必须进行试验。施工企业应填写好建筑材料报验单,详细说明材料来源、产地、材料规格、用途以及施工承包商的试验情况。还要说明材料预计到货日期。上述材料报验单应连同材料出厂质量保证书和材料自检试验报告,一并送监理审核。

2.3机械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因而,必须对工程项目设备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检查验收、安装质量加以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应根据设备的施工适用性、技术先进、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如疏浚工程应根据地质条件、疏浚面积、深度等因素,分别选择抓斗式、链斗式、吸扬式等不同形式的挖泥船。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可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已确定的机械设备形式,来选定具体的机械。如堆石坝施工所采用的振动碾,其性能参数主要是压实功能和生产能力,在已选定牵引式振动碾的情况下,应选择能够在规定的铺筑厚度下,振动碾压6~8遍以后,就能使填筑坝料的密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振动碾。2.4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艺的因素

施工方案合理与否、施工方法和工艺先进与否, 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在施工实践中,由于施工方案考虑得不周、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迟缓, 质量下降,增加投资等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经济、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且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对施工方法的控制,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施工方案应随工程的进展而不断细化和深化;其次在施工方案选择时,对主要的施工项目要事先拟订几个可行的方案,找出主要矛盾,明确各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反复论证和比较,选出最佳方案;另外对主要项目的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如新工艺、大跨度、高大结构部位等,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2.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控制,主要有技术环境、施工管理环境及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因素包括施工所用的规程、规范、设计图纸及质量评定标准。施工管理环境因素包括质量保证体系、三检制、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签证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温度等。这些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尤其是某些环境因素更是如此。因此,加强环境控制,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3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三大控制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工程进度失控,必然导致人力、物力的增加,甚至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拖延工期后赶进度,建设的直接费用将会增加,工程质量也容易出现问题。在关键时刻(如截流、下闸蓄水)赶不上工期,错过有利的施工机会,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工期大幅度拖延,工程不能按期投产受益,这种损失将是巨大的,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效益。延误工期固然会导致经济损失,盲目地、不协调地加快工程进度,同样也是片面的,也会增加大量的非生产性支出。工程建设各部位的施工进度统一步调,与资金投入、设备供应、材料供应以及移民征地等方面协调一致,并适应现场气候、水文、气象等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因此,进度控制就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主要文件有合同文件、进度计划、现场的管理性文件(如现场指令)等。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就应拟订确实可行的进度计划,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可把整个施工过程分为若干个施工阶段,逐阶段加以控制,从而保证总工期按期或提前实现;按分包单位分解,确定各分标的阶段性进度目标,严格审核各分包单位的进度计划,各分包单位协调作业,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不同专业或不同工种相互之间的交接日期,为了下一道工序按时作业、保证工程进度,应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工序的管理是项目各项管理的基础,通过掌握各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及时间,能够控制各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按工程工期及进度目标,将施工总进度分解成逐年、逐季、逐月进度计划,短期进度计划是长期进度计划的具体落实与保证。

4安全管理

在工程建设阶段,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如近年来,有许多工地因施工人员的一小小的烟头而引起大火,导致工程质量大受影响;因施工人员不系安全带而发生坠落事件等。加强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第一头等大事。

4.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坚持以项目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委员会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2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贯穿整个施工生产全过程,覆盖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因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的特点,特别要对新进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3安全检查

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经常性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等方式,通过检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5结 语

综合来说,施工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多方面,施工企业应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实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获得更多利润的目的。

下载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安全生产管理范文合集

    浅谈安全生产管理摘要 分析了我公司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及生产过程中决定安全的基本因素,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

    机电0911——侯海丰——2009529113——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 从政治上讲,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权和保护人们的一项基本策略, 从经济上 讲,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方针、原则、目标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安全生产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守以下五项原则 1) “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短板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

    2007年我站将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把安全生产工作继续作为我站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电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1.安全与安全生产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系统工程中认为,安全是一......

    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一、懂安全懂技术的专业人员要服务一线检查和培训。 安全主要分为不安全的物和人,物主要是指机械,人主要是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意识,懂安全懂技术的专业人员下......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书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书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书1 为了更好地作好本职工作,吸取“110kv北工大变电站”误操作事故,杜绝反习惯性违章,特保证: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认真学......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结2011年公司在“学习、创新、团结、负责”的企业精神鞭策下,坚持“安全不忘、巨能兴旺”的安全理念,视安全生产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