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越春天的牵手 捐书活动感想
跨越春天的牵手
----记“温暖黄丝巾”校园捐书博爱活动
近日,吴兴高级中学响应低碳环保的时代主题,发扬红十字会的博爱精神,在我校举办了“温暖黄丝巾”校园捐书博爱主题活动,发动学生捐出一本书,奉献自己一份爱心,把浓浓爱心汇成的书籍捎去灾区的贫困学校以及为民工子弟学校建立爱心图书馆,跨越春天与灾区孩子牵手。
3月26日中午马老师在广播里发动大家为灾区受苦受难的儿童捐书,马老师有句话讲的很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简单的一句话,确实很富有哲理。千千万万的孩子有多少能真正捧起书来在教室里学习,还有多少孩子,他们连温饱还不能保障,他们甚至不知道“幸福”这个词到底是什么含义。听着马老师的讲话,我们沉思着。我们仿佛看到那一双双渴望而无奈的眼睛,仅仅望着自己头顶上的那片天空,不知所措。
曾记得,在抗雪灾,支援汶川地震的那段日子里,“黄丝巾”这个名词走进我们的生活,它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关爱和援助,今天,我们吴高人要再延续这“黄丝巾”传递下来的这股温热,让它传递到灾区孩子的心里。
我班在3月29号中午12点30分举办了一次捐书活动,主持人发起倡议之后,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挑选出来的书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募捐箱,一本,两本,三本……书本装了满满一大箱,有《格林童话》、《世界名著》、《十万个为什么》.......这些留在童年记忆里的书,仍让我们如此怀念。这些书会带着同学们的友谊和爱心送到每一个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贫穷孩子手上。有些细心的女孩子还在前页写上了激励灾区孩子的话,而我则写上:“跨越春天的牵手,冰雪也将融化!”
在同学们的鼓掌声中“温暖黄丝巾”校园捐书博爱活动圆满结束,班主任张老师做了总结,她说一个民族如果都凝聚在一起,那么再大的困难也打不到这个民族,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孩子也会因为你的一点奉献而绽放笑容!
这次活动不仅为灾区儿童奉献了爱心,还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吴高师生本着博爱与奉献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本本书带去的不仅仅是纸张,更是无价的知识;一句句言语捎去的不仅仅是几个字,更是美好的祝愿;黄丝巾传递过去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爱心;更是成就孩子心中的梦想。
春天来了,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跨越春天与你牵手,与你一起迎来春天!
校园小记者: 程倩(211)
2010年3月29日
第二篇:捐书活动之感想
捐书活动之感想
作者:川北医学院英语系一班
郑琴
此时此刻,当我在电脑前写这篇捐书活动的工作感受时,我竟不知从何写起。仅仅只有两天的时间,但那时的事情太多,我也太累了,要写的感受也有如滔滔黄河之水,一股劲的奔向我的脑海,冲击我的大脑。现在我所写下的感慨,或许这更应该是一篇杂记
虽然捐书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我对于那两天所发生的一切一切,我都记忆犹新,仿佛历历在目。各班的委员在活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要忙着在班内宣传、组织捐书活动;还要整理、统计所捐的书籍。同学们所捐的书有名人传记、儿童文学、益智读物等等。有的同学捐了不止一本书,有捐三、四本书的,也有捐出十几本书的,很感人。
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看到同学们踊跃捐书的场面,非常开心、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期待着捐书数量的增加,同时寄托着一个相同的愿望,那就是能让西部地区贫困的孩子们体验到与我们一样的学习乐趣,让他们也能在困惑时找到问题的答案,在闲暇时满足心灵的渴求,在追寻梦想的路途上找到真知。
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曾看过的某一本书,或许留在我们身边没有用处,但却可以用这一本书帮助那边远地区的孩子;或许我们只是捐了一本书,实际上我们送出的是一份爱心。这一本本所捐出的书,是一盏盏希望的灯,是通向未来的一扇扇大门啊!
“通过这次捐书活动,我发现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我们有看不完的书,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人活着就应当互相帮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会从中享受到那份快乐。同时,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也会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这就是爱。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播撒这份爱,让这种爱遍布全世界。”
“对于我们而言,捐出一本书是举手之劳的事,每人捐出一本书,集中起来可以办成一个“图书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够有一个地方去读书。遨游在学海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享受到读书的快乐,带给他们更多的希望。我很开心能够参加此这次有意义的捐书活动,虽然只是捐书了一本书,但实际上捐出的是一份爱心,放飞了那些孩子的梦。”
第三篇:牵手春天爱情诗歌
春风又绿江南岸,
你我牵手,捧一把春风的温柔,装在你我的心里,揉成万般的爱意,暖透你我的心窝。
绿染枝头,你我牵手,植一颗相思的种子,让它在来年的春天,满树的花影,都是幸福的你我。
在春光灿烂的日子,你我牵手,沐浴春光的明媚,让和昫的春光,从你我的心头,慢慢地流过。
在春雨沥沥的季节,你我牵手,捧一把春雨的滋润,装在你我的怀里,捻成一根根的情丝,在你我的心里来回地穿梭。
在花事繁忙的春天,你我牵手,徘徊花间,撷釆繁花的艳丽,釆摘百花的甜蜜,装扮你我的生活。
第四篇:捐书活动
在学习中发展
——每日心得
叫河小学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秋高气爽的 季节里,我们有幸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参观学习。
来到学校,我们先听了一节数学课《捐书活动》。它的教学环节是:
1、创设教学情境:去年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书,你想知道什么;(图书的种类、哪个班捐了几本?谁班捐的多?、、、、、、)
2、出示三四年级的捐书情况,解决其中的谁捐的多这一个问题;
3、学生先独立解决,全班交流展示。(比大小、逐个比、分步计算、综合计算、、、、、、)
4、小结收获。课后,授课老师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思路和反思,我们用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这堂课,它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师即没有强调综合计算的算式、算理,又没有在学习之后进行同类问题的练习。但是在整堂课中,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安静认真的独立思考,积极踊跃的发表意见,面红耳嗤的对同伴进行质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教师只是在倾听,面带微笑的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会后,通过他们副校长介绍,我们才懂得红英小学现在正进行第三次课改,着重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停留在第二次课改高效课堂上,他们着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着重培养他们的思路上,着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是停留在解决问题的结果上。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接着我们参观了学校,了解到北京市海淀红英小学,始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近10亩,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国家十五课题先进实验学校”等称号。学校有针对性地提出“卓越在于习得”的阳光校训。同时提出“尊重师生需要,追求共同发展;崇尚真善美,追求和谐发展;注重知能共进,追求全面发展”的阳光教育目标。提出“以恒心完善自己,以爱心温暖他人,以行动昭示社会,以微笑灿烂世界”的阳光精神。并将这些在校园醒目标示,使学生耳濡目染,注意不断培养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们参观了阳光剧场、美术及综合专业教室、安静舒适的树下书屋、小型体育馆等开放式的硬件设施。特别是操场上布置的“50条教育细节”,运用音乐小音符的形式出现,配合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楼大厅中设置整容镜,在楼道内每一层都设置了极具特色的“楼道文化”。不仅如此,每个教室里也都有各具特色的教室文化。这些环境布置达到了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开设了23个阳光社团,旨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在社团里练合唱、学管乐、玩轮滑、打篮球,充满了自我展示的自信和快乐。
通过红英小学的参观是我们认识到,农村教育不光是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经费、教师队伍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应改变教师的观念。结合新课标,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
师观: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行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第五篇:捐书活动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解放路小学李玉萍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大数(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些都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之一。教学这些知识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节《捐书活动》的教学,安排在大数(三位数)加减法学完后,学习大数(三位数)连加法。使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本节课正是在这两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因而部分学生具备综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从而正确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需要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的空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本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捐书活动”为情境,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甚至巧妙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正确进行计算。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学具: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创设情境
师出示课件:玉树地震的图片。
1、谈话:同学们,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生么?让生自由回答。
2、师:去年,玉树发生地震,顷刻间,房屋倒塌,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孩子无家可归,买不起课本,为了让这些贫穷的孩子都能上学,许多人都伸出了援助的双手,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为灾区捐去了教科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小学捐书情况统计表。我们学校捐书的情况是怎样的?谁来介绍一下。
年级 数量/本
一年级 118
二年级 10
4三年级 9
5(2)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从多种问题中板书:解放路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2、想一想、做一做。
解放路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1)读题、列式:118+104+95=
(2)估算:100+100+100=300(本)
3、尝试计算解决问题。
(1)师:当这些书捐到玉树时,需要准确的统计出捐了多少本,才能公平的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刚才孩子们的估算是不够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算一算一共捐了多少本。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老师提醒动动脑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
(3)学生独立计算后,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
(4)学生在计算时,教师巡视,收集各种有代表性的算法。
4、集体交流,展示算法的多样化,说算理。
教师把收集到的各种有代表性的算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算的,其他同学如果有什么问题就提出问题;如果交流时学生表达不清楚,就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1)118+104+95(2)118+104+9
5=100+100+100+18+4-5=222+95
=300+17=317
=317
(3)118+104+95(4)
=100+100+90+18+4+5
=290+27
=317
教师对方法合理,计算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和肯定。
三、课堂练习
1、出示南关小学捐书情况统计表。
年级 数量/本
一年级 109
二年级 10
2三年级 982、你能算出:南关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吗? 看谁最先算出来。
3、试着写在练习本上。
4、汇报算式,结果。重点鼓励和表扬简算的同学。
四、实践应用,拓展深化提高。
1.计算比赛。
475+263+149727+114+86
全班齐练习,两人板演,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解决。
2、智慧商城
师:再过两天又是周末了,听说有个商场刚开张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呢!谁能像售货员阿姨那样流利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每样商品的价格?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一块手表。你帮妈妈估算大概要带多少钱?你是怎么估的?你呢?
(2)如果妈妈身上有1000元,可以买到这三样东西吗?不够,还差多少?将你的方法写在书上。谁来说说三样东西共要多少钱?还差多少钱?
3、买糖果
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进行交流。
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进行交流答案用表格的方试呈现。
学生只要想出两种买法就可以了。
4、比一比
98+99+100+101+10
2五、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1、在今天这节课中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2、完成“买糖果”第2题.《捐 书 活 动》说课稿
说课人:解放路小学李玉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76页捐书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第四册第六单元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本节课是单元起始课,其所蕴含的“转化”、“程序化”(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思想形成统摄整个单元的基调,是学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支点。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注意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递等式、竖式计算、简便计算}。然后运用这样的方法试一试,练一练,这样的内容组织,在强调基本算法的前提下,还渗透了估算和简算,把笔算,估算,简算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三算独立的现状,同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运用”中获取知识。
3.教学目标:
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在“数与代数”中提出的要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加强估算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3)、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乐趣。
4、重点、难点:
重点:三位数连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教学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考虑到学生年龄小,面对实际问题没有灵活选择计算方式的意识,所以教学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资源:课件。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①情境教学法:是我国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的,教师根据所教内容,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学习,获取知识技能。新课开始我创设“捐书活动”这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又创设商店购物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②发现法: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2)、精心设计最近发现区,督促学习和迁移.(3)、学生提出猜想并进行论证.(4)、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和巩固练习.本课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从情境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解放路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把问题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新问题面前跃跃欲试,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猜想,探究,交流。我把不同的算法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每种算法的特点,突出竖式计算的优点,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然后在运用同样的方法练一练,学生在练习中逐步调整自已的计算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经验,在探索连加算法时,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先”自主探索算法”在小组交流算法,进而全班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更有效的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谈话: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解放路小学的一、二、三年级的同学和民南关小学的一、二、三年级的同学还悄悄地比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情况。
出示两所学校捐书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解放路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让学生列出算式:118+104+9
5引导猜想;估一估,大约是多少本?
解放路小学捐书总数可能是①100+100+100大约300
② 120+100+100大约320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进行笔算之前安排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此时的估算解决不了问题,引起计算的需求)。
(二)自主学习——探求算法(17分钟)
1、提问:到底一共捐书多少本?咱们来精确算一算:
2、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到小组内指导学生交流,“把你们的竖式放在一起比比看”。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4、比较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先估再算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的过程,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在相互比较中形成基本算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5、试一试:请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南关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估一估,大约是多少本? 学生独立计算:109+102+98
小结:看来,巧妙地方法能使计算简便,大家通过准确计算验证解放路小学捐书多,这就是今天在捐书活动中学习的连加计算。
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逐步调整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①针对性练习:用竖式计算:475+263+149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727+114+86
②实践应用购物:练一练第2题
先估计一下,交流自己是怎样估计的,然后再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用竖式计算”是专项练习,目的巩固新知,形成计算技能,然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策略进行估算、笔算、完整地再现一次“怎样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在今天这节课中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成功和体验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中共享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