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安庄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北安庄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环境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靳海民
组员:李维安 李金恒 郭存召 齐占军 杜丽萍 王树斌 齐俊峰
全村划分为七个卫生区,各卫生区负责人名单如下 第一卫生区:李维安第二卫生区:李金恒 第三卫生区:郭存召第四卫生区:齐占军 第五卫生区:王树斌第六卫生区:杜丽萍 第七卫生区:齐俊峰
各区保洁员名单如下
第一卫生区:李桂枝第二卫生区:刘桂琴 第三卫生区:姚领弟第四卫生区:杨延芬 第五卫生区:李凤霞第六卫生区:王五林 第七卫生区:杜改霞
第二篇:贾贤庄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安家堡乡贾贤庄村
“四清四化”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氛围,巩固村庄“四清四化”整治成果,不断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害防病工作,提高我村环境卫生质量,努力把我村建设成干净卫生、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快我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我村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健全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行村两委组织、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实行目标管理和分工负责制。村两委要切实加强对整治考评工作的领导,形成村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确保各项组织、人员、经费、任务、措施“五落实”。
2、村“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本村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本村内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组织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督导、检查和评比,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工作到位。
3、各村民小组成立2至3人组成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构,负责对本村民小组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管理及指导。
二、村两委实行分工负责制,建立综合管理保障机制
1、村两委要加强对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两委社会发展计划,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2、建立联系制度。建立村级卫生监督指导员挂钩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民小组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3、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职。要围绕环境卫生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每年解决一项或几项实际问题,促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共同做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职责与要求
1、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有环卫保洁队伍,落实人员、经费。垃圾应定点密闭收集,日产日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垃圾收集点进行消杀。
2、公厕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无露天粪坑。3、道路平整,环境整洁,家禽牲畜实行圈养。4、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
5、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现象。6、庭院清洁,物品堆放整齐。7、村民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个人行为要求: 不得有下列行为:
1、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食品包装等废弃物。2、乱倒垃圾、污水、粪便。
3、乱搭、乱建、乱贴、乱画、损坏公共卫生设施。4、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5、在公共场所无放养家畜、家禽。
五、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工作
1、要进一步加大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要经常性地
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宣传与健康教育宣传,并根据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适时开办专题栏目。
2、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新风尚,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村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每两个月至少更新一次内容。
六、检查考核
加强督查力度。由村两委组织人员进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以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对村环卫保洁人员每半年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予以更换。
贾贤庄村村委会
第三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石井镇 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氛围,巩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不断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害防病工作,提高我村环境卫生质量,努力把我村建设成干净卫生、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快我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我村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健全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行村两委组织、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实行目标管理和分工负责制。村两委要切实加强对整治考评工作的领导,形成村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确保各项组织、人员、经费、任务、措施“五落实”。
2、村“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本村内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本村内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组织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督导、检查和评比,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工作到位。
3、各村民小组成立2至3人组成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构,负责对本村民小组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管理及指导。
二、村两委实行分工负责制,建立综合管理保障机制
1、村两委要加强对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两委社会发展计划,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2、建立联系制度。建立村级卫生监督指导员挂钩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民小组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3、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职。要围绕环境卫生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每年解决一项或几项实际问题,促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共同做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职责与要求
1、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有环卫保洁队伍,落实人员、经费。垃圾应定点密闭收集,日产日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垃圾收集点进行消杀。
2、公厕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无露天粪坑。3、道路平整,环境整洁,家禽牲畜实行圈养。4、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
5、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现象。6、庭院清洁,物品堆放整齐。7、村民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个人行为要求: 不得有下列行为:
1、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食品包装等废弃物。2、乱倒垃圾、污水、粪便。
3、乱搭、乱建、乱贴、乱画、损坏公共卫生设施。4、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5、在公共场所无放养家畜、家禽。
五、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工作
1、要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要经常性地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宣传与健康教育宣传,并根据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适时开办专题栏目。
2、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新风尚,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村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每两个月至少更新一次内容。
六、检查考核
加强督查力度。由村两委组织人员进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以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对村环卫保洁人员每半年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予以更换。
村委会
二0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第四篇:大丰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大丰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氛围,巩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果,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我村环境卫生质量,为加快我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本村实际,特制订全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成立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村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由村支书任组长,村支两委有专人负责清洁工程工作。以“1153”为平台,全村清洁工程实行网格化三级管理,全村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确保组织、人员、经费、任务、措施“五落实”。
2、村领导小组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本村境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本村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组织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督导、检查和评比,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工作到位。
3、各村民小组成立2至3人组成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构,负责对本村民小组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管理及指导。
二、目标与要求
1、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有环卫保洁队伍,确保人员、经费落实到位。
2、农村垃圾应定点收集,日产日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垃圾处理点进行消毒。
3、乡村保持道路平整,环境整洁,农村家禽牲畜进行圈养。
4、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
5、各村境内河道沟渠定期清理畅通,确保干净整洁无漂浮物,无白色垃圾。
6、集市墟场规范管理,不妨碍堵塞交通,干净整洁。
三、村级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1、村两委要加强对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两委社会发展计划,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2、建立联系制度。建立村级卫生监督指导员挂钩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民小组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3、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围绕环境卫生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每年解决意向或几项实际问题,促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四、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宣传
1、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农村垃圾处理“3+5”模式宣传。根据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适当开办专栏。
2、中小学生中开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促进社会共同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环境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树立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新风尚,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检查考核
1、村清洁办具体负责本村清洁工程督促指导检查考评工作。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评比,对卫生先进户给予奖励。
2、村环境卫生监督小组,负责本村本单位管辖范围清洁工程建设的督导检查,主要对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以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对村环卫保洁人员每半年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予以更换。
第五篇: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创新社会管理纪实之五
2008年8月,鹰潭率先在全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小组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的新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组织开展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呈现出“三个明显改变和三个明显改善”,即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户的卫生习俗明显改变,垃圾分类处理得到广泛认同;乡、村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工作绩效得到群众好评;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融洽了;邻里关系明显改善,相处更好了;城乡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贴近了。这是多年来农村没有过的喜人景象。模式:一次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全新探索
在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中,我市确定了一个基本思路:根据“原态垃圾”中的各种物质属性进行分类,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处理,将其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使“垃圾”不成为污染物,而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农村垃圾处理“2+5”模式、集镇垃圾处理“三三六”方式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和思路而被提出的。在农村推行“2+5”垃圾处理模式,“2”就是落实农户和保洁员两个操作主体,“5”就是指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的5种方法。在集镇实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就是落实居民、保洁员和垃圾处理工三个操作主体,通过三个处理环节、六种方法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
这两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对农村的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灰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医疗卫生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处理,在操作中做到了“乡镇组织,能承受、做得到;农民主体,能接受、做得好;自然村为单元,好操作、坚持得下”。实践证明,实行“2+5”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可以有效做到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运作一体化、成本节俭化。处理无害化,就是对“原态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处理,做到不出村庄、就地消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利用资源化,就是对非有机垃圾中的废旧塑料、橡胶等进行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处理与沤制农家肥和开发沼气池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运作一体化,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或密封储存,或用炉焚烧,相互衔接,过程连贯;成本节俭化,就是缩短了工作链条,减少了处理环节,有效降低了设施建造、工作运行、劳力投入、组织管理的成本。做法:建立体制机制,激活农民主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全市三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此,我市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执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挂点督导、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制度。33位市级领导挂点督导乡镇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卫生清洁”工程。
全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跟进,形成了协作联动机制。教育部门广泛开展学生“三项活动”和教师“两项活动”;卫生部门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推行了农村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分别纳入自然村、集镇统一处理;交通部门在县乡村道路沿线公共区域进行了垃圾治理试点;公路部门在境内所有国道、省道、县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立长效保洁制度;农业部门着重抓了垃圾处理工场大型沼气池的使用试点示范;供销部门加强垃圾废品回收网络建设;民政部门积极落实低保户与保洁员对接对象,每人每月安排低保补助;各级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巾帼行动。
治理农村垃圾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单靠政府号召、政府投入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动手,积极配合,全民参与,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从根本上为治理农村垃圾提供不竭动力。
为此,我市以自然村为单元,结合农村特有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实际,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让村民中威望高、能干事、有热情的“核心人物”进入村民事务理事会,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延伸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手臂。成效:实现三个改变,改善三种关系
人能改变环境,环境同样也能改变人。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我市农村干群、村民邻里、机关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农民的观念,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随着“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得到重大的改善和转变。鹰潭掀起的这场卫生革命,奏响了一首文明新曲。
通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宣传教育及周检查、月评比等活动,我市的农村卫生体系实现了三个明显的改变。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彻底清理了沉积多年的陈年垃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的污染问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农民基本上告别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讲卫生的多了,不讲卫生的少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环境好,身体好”、“比卫生、比健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等观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不乱扔乱倒垃圾、合理处理垃圾和维护居室、庭院、村落、田园清洁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拣垃圾、扫庭院、爱干净、勤洗晒蔚然成风;农民以前对垃圾不进行处理的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每家每户自备了装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的两个桶和袋子,对当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自觉及时分类,为保洁员统一进行二次分拣提供了便利。我市开展的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把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了农村。市、县、乡干部深入农村上门宣讲、包村挂点、督查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增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由于普遍成立了群众信任,由村组干部、党员、优秀中青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的理事会,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和造就了戴明良等一批有公心、有才干、有威信的土生土长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再造,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推动了农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控访维稳、综治计生和村民事务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一批“告状村”、“宗族派姓村”、“治安不稳定村”等所谓的“老大难村”,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羊”。如今,鹰潭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它让鹰潭农村大地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