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实习报告
天坛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彩绘金碧辉煌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颐和园仁寿殿
仁寿殿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是宫廷区的主要建筑之一,乾隆清漪园时期称“勤政殿”,建于1750年,意为不忘勤理政务;
光绪年间改为今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仁寿殿坐西向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有南北九卿房。它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时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园内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1898年光绪皇帝曾在此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准其专摺奏事,从而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但好景不长,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百日维新”终归失败。
仁寿殿内吸引人的是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
铜龙铜凤,排列于仁寿殿前,均空腹,是帝后举办朝会时点燃檀香之用。当腹内燃起檀香时,香烟即从龙凤口中袅袅冒出。我国古代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靠边侧。但慈禧掌权后,便将龙凤位置颠倒,“凤在上,龙在下”,以显示她的淫威。
鼎式香炉,皇家建筑的特征之一,体现皇权,象征威严。每遇大朝,炉内点燃檀香和藏香,青烟缭绕,香气袭人。
鸟巢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由艾未未担任设计顾问。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2009年入选世界10年十大建筑。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
建设,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2008年3月完工。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
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水立方
奥林匹克公园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标准座席有1.7万个,其中临时座席约1.3万个,永久座席4千个。从外面看,整个“水立方”就像一个湛蓝色的“方盒子”,总体建筑面积大约8万平方米,高约30米,建筑外墙采用新型环保节能的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展开面积达11万平方米。采用的膜结构建筑形式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至今已成为大跨度空间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它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建造出具有标志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量美,还充分表现出建筑师的设想,享受大自然浪漫空间。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墙体和屋盖结构创造性地采用了新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体系,该结构的弦杆选用矩形钢管、腹杆选用圆钢管,节点为焊接球节点.虽然结构的构成类似网架结构,但结构构件的受力状况完全不同于网架结构的二力杆,而表现为类似空腹网架的刚接梁。
故宫三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
㎡,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舒适。建筑结构采用“减柱造”特殊法式,减去了殿内前檐6根金柱,开阔了空间。
太和殿面阔十一间, 进深五间,建筑面积
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 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小兽依次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鸱吻(音吃吻,龙的九子 之一)、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小兽。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门窗的形制则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北海公园天王殿
天王殿位于北海公园九龙壁东侧,明代为西天禅林喇嘛庙。清代时重修,成为一座十分精美壮观的佛寺。殿门外设有华丽的“须弥春”琉璃牌坊。殿门内砌有三道琉璃门墙,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慈真如宝殿和琉璃阁等。大慈真如宝殿全部用楠木建成,供有三个丈余高的大铜佛。最后面是两层的琉璃阁,为发券无梁殿结构,外墙面嵌砌着五彩琉璃佛像,光彩夺目,尤为壮观。该殿曾遭八国联军和日寇的严重破坏。现已修饰一新,全面开放
北海公园大慈真如宝殿
大慈真如宝殿是天王殿中院正殿,内供三尊铜佛,重檐庑殿顶,并且不施彩绘,完全以木材本色示人。气势雄伟的大慈真如宝殿,大殿为棕褐色,整体建筑的木结构全部采用金丝楠木所建,黑琉璃筒瓦黄剪边重檐四坡顶,面阔五间,是中国现存明代建筑中的精品。殿内供奉三世佛及十八罗汉像。
整座大殿由二十余根高达十米、直径半米的楠木巨柱支撑,梁、枋、檩、椽、斗拱、望板、门窗、天花板等主要构件也全部采用体量硕大的金丝楠木。其中门窗做工尤为华丽,楠木门窗装饰有繁复考究的菱形窗格,均采用短小棂条与微型榫卯的拼接工艺,接榫处设有镌刻着精巧花纹的鎏金铜叶,门窗的裙板上雕有浮云图案。其它构件采用素面,不施雕琢,体现了简约自然的明代风格。
大慈真如宝殿不仅涵盖了中国传统楠木制作、琉璃烧造、砖石雕刻、青铜铸造等工艺精华,体现了中华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而且蕴涵着博大精深、高贵典雅、成熟自信的独特韵味,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不朽杰作。
圆明园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其中,西洋楼约120亩(约7公顷),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从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中国园林部分的100多个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圆明园的风貌,正是由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今天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恢复山形水系、植物配置,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就必然丧失这些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1980年,侯仁之先生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现在,有必要在这两条之后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
地5200亩(约350公顷(hm2))。其中,西洋楼约200亩(约13公顷(hm2)),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从表面看,圆明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但是,圆明园的艺术特色,不是她的中西合璧,也不是她的欧式建筑,而是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在那封著名的《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把中国的圆明园和雅典的巴黛农神庙分别作为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的代表,称前者为梦幻艺术,称后者为理念艺术。他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第二篇:北京实习报告
9月9号
天气 :9阴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走进国家博物馆,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场。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我们参观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遗产:一件件细致的雕刻品,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文化遗产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样,有照片、有实物,还增加了电子文物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文物体现了各个朝代的文化底蕴,如: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9月10号
天气 :小雨转阴
地点:北京故宫,中国美术馆
今天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下午我们去了中国美术馆。今天展出的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油画雕塑作品。对于中国美术馆近藏油画作品展,时间原因对于每件作品我只能大致看一下,不能细细品味,但是每一件作品都是叫人开眼的。用任何文字来赞美这些画 作都不过分,也不会让我觉得肉麻——艺术是朴实无华的语言,它就像文学一样,能为人开拓理性所不及的能量泉源。令我深受感动的是,画家捕捉到瞬息多变的生命力,并能将它腾跃于布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想必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能力、要继承的精神吧!每一幅画作,每一个造型,每一类画风,每一种思想,都是画家心之花蕾的绽放,是深自灵魂的抒情、发自肺腑的感叹。
2015年9月11日
晴
地点:中国北京国展中心
北京国展中心里展出的是当今最新的那些人们家装环艺的最新成果,收获颇多。2015年9月12日
晴
地点:恭王府
恭王府很大,由南面的府邸和北面的花园两部分组成。我觉得恭王府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位置好。这可不是一般的好,可以说恭王府在京城的位置仅次于皇宫。京城内有两块风水宝地,或曰两条龙脉,一个是紫禁城所在的三海(即中南海和北海),另一个就是当年满洲八旗之首正黄旗的领地所在什刹海。紫禁城是皇家禁地,所以什刹海成为当年王公贵族首选之地。一时豪宅名园、名刹寺院纷纷聚集。这从现在这里保存下来的的人文古迹名胜建筑为京城之最就可以看出它当年的显贵。而恭王府地处什刹海前海西街,紧邻皇宫,前方是北海,左边是前海,后面是后海,是什刹海”蟠龙水”环抱着的绝佳位置。
难怪有人评价它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2015年9月13日
晴
地点:今日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让我们大饱眼福。
2015年9月14日
晴
地点:颐和园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2015年9月15日
晴
地点:红砖美术博物馆
红砖美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顺白路一号地国际艺术园,包括6000㎡的建筑和8000㎡的庭园。建筑改造自原地的大白屋,它简陋而巨大。临街墙面阵列着的六米见方洞口,将内部墙壁侵蚀得不成样子,简易钢架棚顶上,贯穿南北的条形天窗,虽是光线充足,但直射的阳光和投影,外墙改造是最关键的问题。改造后的功能为美术馆,庭院部分涵盖餐饮、办公、北部园林则提供游憩。
红砖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本设计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部分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
2015年9月16日
晴
地点:798艺术区,观复美术馆
我怀着对艺术的憧憬来到798艺术区参观。798艺术区包括画廊、出版、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家居设计、音乐演出、影视播放、艺术家工作室等。此外,各种各样的绘画展、摄影展、实验戏剧、音乐会、时装发布会等艺术和商业活动每天都会在798艺术区上演。798以图片、模型、装置、雕塑的形式,向世界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进程及创新意识。这里都市工业园区变身艺术园区、逐渐成为时尚的发源地。走进每一个展厅都让我震撼不已,认真地体味着艺术家的感受,解读着每一个艺术家的心灵世界。798艺术区是来源于原有的工业厂房,被这些艺术家们改造的五花八门,各种风格的应有尽有,固有的建筑风格和岁月痕迹被巧妙地加以融合利用。去798创意广场,给我的感觉像是个工厂,是一个像部队那样纯粹的地方,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能体会到工业、艺术、商业的痕迹在798的厂房里混居着、发展壮大着。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当代艺术的聚集区,已经逐渐成为北京市和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标。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些创意产业基地大多建在原有的老工业建筑内,如老厂房、老仓库等为这些本已废弃的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的产业元素,使得工业建筑在艺术产业的大潮下焕发出生机。
2015年9月17日
晴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宜家家居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第一眼给我呈现的是一种灰黑色调,美术馆与美术学院原有的深灰色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显示出了美院内敛低调的特质。在央美展馆中,一幅幅创意十足又精巧万分的作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在视觉盛宴之后我们徒步赶往宜家家居,宜家的经营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对宜家的这次参观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进入宜家商场就可以看到很多精心布置的家居,宜家的环境布置对我们来说受益良多,既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较好的融合,又能高度的利用空间。
2015年9月18日
晴
地点:长城
长城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伟大的美术,最壮丽之美,莫过于长城”。无论是从建筑还是艺术的角度,长城都展现出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出炎黄子孙崇尚的民族之魂。实用与浪漫相结合,追求整体气势,绵延万里,气势宏大。居庸关长城用巨型花岗岩条石和大型城砖砌成,墙身高大坚固。站在长城的峰顶上可观群峦耸立,连绵不断,长城如巨龙连绵盘桓于燕山的群峰之中,长城与大地和山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谓山河壮丽,气象万千。“长城城墙多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脊线延伸,常利用山脊外侧为陡崖的地形,山、墙相依,更加险固。那雄伟的关城,流转若动的城墙,挺然峭拔的城楼、角楼和敌台,孤绝独出的烽火台,它们所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神奇构图,都转化成了美的韵律,美的节奏。长城逶迤上下,又把自然原本存在的美的节奏明显地点示出来,故美学家评论说:长城“宛如神奇的巨笔在北国大地上一笔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城上的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就是这草书的转折,而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中错落的散点,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第三篇:北京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1、实习目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高新技术最集中的地方,更是3S技术和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不仅有许多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所,还有很多与我们专业相关的公司。本次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去高校和公司的参观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同时为考研和准备就业的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同学们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2、实习意义
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听取报告和参观学习,同学们学习到了本专业最前沿的一些知识以及本专业的研究热点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为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通过去高校和研究所得学习,为考研深造的同学提供了动力和方向;通过去公司的参观学习,为找工作的同学提供了许多机会,有些同学甚至直接通过了公司的面试,即将成为公司的一员。
二、实习过程和内容
本次实习的单位主要有:北京大学遥感楼、中科院地理所和遥感所、SuperMap超图公司、国遥新天地、中国水科院、首都师范大学 3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遥感院
在北京大学遥感楼的会议室,听取了由02级学长张鹏鹏给我们做的报告,报告主要讲了学长所在公司——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和龙软GIS平台研发及其在煤矿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1)煤矿GIS的特点:a、具有通用GIS的大部分内容;b、研究对象复杂、动态变化的、“灰色”;c、制图功能要求高;d、是开发生产技术系统的平台。(2)龙软GIS产品:数据模型、数据存储、图形可视化(GDI、OpenGL等)。(3)龙软GIS基本类库:基础类库、实体模型库、数据管理类库、可视化库、数据引擎库。(4)龙软煤矿GIS系列产品应用:图形系统、地测空间空间管理GIS、通风安全管理系统、采矿辅助设计系统、三维平台等。3月14日中科院地理所和遥感所
上午,我们参观了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地理所是国内地理学领域最权威的研究单位,通过参观和研究人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中科院地理所的发展历程,参观了其研究成果,其研究领域包括:全球变化、人文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GIS与遥感应用、水资源与水循环、生态网络等。之后,在国家天文台报告厅听取了秦教授的报告,主要讲了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一个具有顶尖技术的望远镜——FAST望远镜,并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很好的书——《洞察宇宙的眼睛》。
下午参观了中科院遥感所,研究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遥感应用及研究成果的展板,并进行了耐心的讲解,使我们对遥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巩固,同时了解了遥感在地质灾害、火灾预警、环境监测、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应用。
3月15日超图公司
GIS创造价值,我们创新GIS。首先,我们参观了超图公司制作的三维景观模拟,其身临其境搬的真实感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超图公司是国内GIS领域第一个上市的公司,提出了3S领域的“3S战略”——基础软件平台(GIS Platform Software)、应用软件平台(GIS Application Software)、云服务/移动GIS(GIS Clowd service)。其产品与技术理念是:
1、全组件式GIS平台产品;
2、共相式GIS;
3、二三维一体化GIS;
4、Realspace理念;
5、基于共相式GIS、二三维一体化GIS的服务式GIS。在报告中,我们还了解到了GIS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有些都是我们所想不到的,比如:民航空管运行态势感知系统、国庆阅兵测绘保障GIS、特种设备安全监察GIS、豫西监狱管理信息系统。超图公司研发的“地图汇”,很好的实现了GIS为大众服务的理念,用户只需上传自己的数据,不需要懂得很多GIS专业知识,很方便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专题图。
下午,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述了云时代的SuperGIS,从报告中,我们了解了GIS技术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二位GIS技术—ServiceGIS技术—三维GIS技术—云技术相关。云GIS产品系列包括PC端、平板APP端、Web端、手机APP端的GIS产品;理想的云GIS服务器应具有以下性能:支持虚拟化、支持iserver服务式GIS、支持超级集群和异构集群、支持服务聚合、支持多平台、支持64位系统;Web端GIS研发可以使用的技术包括:基于Ajax、基于flex、基于Realspace、HEML5、Silverlight等。
最后,工作人员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总结了职场中需要牢记的箴言:职场有规则,入场要遵守;职场有压力,努力加勤奋;职场有责任,全力去承担;职场有竞争,实力最重要;职场有机会,提前准备好。
3月16日国遥新天地
国遥新天地是从超图公司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公司,预计今年会上市。国遥在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包括航空航天遥感、卫星遥感、地面遥感等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其产品软件主要有EV-Globe、EV-Image。从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我们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工作内容,为找工作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3月17日上午中国水科院
首先,我们听取了“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应对”的报告,从中了解了中国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及背景和应对技术。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649mm,多年平均径流深288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8405亿m3,最大可消耗地表水量为7524亿m3。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m3,全国有2/3的城市缺水,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需水量快速增长和水污染严重。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硬度技术包括:基础认知、摸清家底、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生态修复、科学管理、综合评价。
然后,又听取了“遥感和GIS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与展望”的报告,遥感和GI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监测、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监测、洪水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案例有: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滑坡遥感监测、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区域河流遥感监测等。展望:多遥感数据源的综合利用、全方位的遥感信息定量化研究、全面构建背景数据下的应用研究等。
三、收获与结论
由于3月17日晚上就要前往武汉参加研究生复试,因此17日下午去首都师范大学的实习没能去成,虽然有点遗憾,但这次北京的实习还是有很多收获的,这次实习不仅了解到了GIS专业最前沿的知识、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还让我认识到了GIS在各行各业的巨大作用,见识到了GIS的巨大魅力,也让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专业。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确定了选择考研究生是个正确的决定,坚定了自己在GIS专业继续深造的决心。
第四篇:北京实习报告
短短一周的北京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之前一直对这个实习特别的期待,因为在过去的三年半时间里面都是在学校里面学习理论知识。自己还没有切实的到一个通信企业里面进行实际的学习。
第一天里来自中兴的培训师重点给我们讲解了目前得到重点发展的无源光纤网络PON的相关知识。它造价低,无须另设机房,维护容易。很适于为居家用户服务。目前很热门的话题便是光进铜退,光纤入户都与之息息相关。目前国内的发展趋势是GPON,它具有更大的上下行带宽。对于老师介绍的这些内容自己都觉得特别的新颖。虽然在学校里面也学习了光纤的传输知识,但是仅限于理论当中,对于生活中用到的内容自己却没什么了解。
第二天老师重点给我们讲解了有关于基站的知识。给我们讲解了三种基站BS8700,BS8800,BS8900。具体介绍了基站的组成部分。并且带我们到了中兴自己的机房当中结合具体的模板给我们讲解了基站数据的配置步骤以及方法。能够实际看到基站确实出乎意料,同时也感到新奇,原来我们在通讯离不开的基站是这样一块块电板构成,并且编入那么多的程序进行控制。在老师讲解结束后,我们还自行在电脑上进行了基站数据配置,这进一步的的加深了我们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
第三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通信产业的知识。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自己研究生毕业至今几年的工作经验与体会。介绍了自己在中兴通讯的工作情况以及中兴别的部门如研发部的工作情况。给我们讲了很多今后职业规划的内容并且举了很多的例子。自己感觉特别的受用。作为一名还没有工作并将继续读研究生的大学生来说特别需要别人讲解一些有关职业规划的内容,这样在今后的找工作以及目标安排上可以少走不少的弯路。同时中兴通讯是一个排名前列的通信设备商也是我们通信人想去的一个很好的公司,老师作为其中的一个员工介绍的工作体会更是特别难得,让我对于中兴通讯有更全面的了解。另外老师还详细为我们介绍了通信产业链结构。主要是六大部分,管理、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终端制造商、应用软件、芯片制造。对于这六个部分老师还细分出了对应的工作以及工作内容。从通信产业整体的角度让我对于今后可能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就业的方向。不在那么的迷茫。
第四天老师主要介绍了有关于无线通信的知识。主要讲解的是当下最热门的3G。老师首先讲解了无线通信从1G发展到3G技术的演进,性能的提升。之后讲解了每个阶段代表性的技术的指标,工作特点。最后老师重点讲解了WCDMA的关键技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自己平时的生活中经常用3G上网,但是对于其中的原理却一点都不明白,老师的讲解使我对于它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自己也深深的为我们国家通信技术的进步感到自豪。在1G、2G的时候中国没有掌握任何关键的技术不得不完全依靠国外,因而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是到了3G时代中国的通信人终于掌握了话语权,提出了TD-SCDMA。使得我们不在完全依靠国外,而在4G方面中国也提出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终于使得我们中国的通信人也扬眉吐气了一番。此外中国也诞生了诸如中兴、华为这样世界级的优秀通信设备厂商。当下我们国家的通信行业发展迅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在我们前面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好局面。我们需要努力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继承中国通信先辈们的精神,继续为我们国家的通信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国家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第五天老师主要为我们复习了之前讲过的所有的内容,最后进行了小测验巩固一下这一周我们学习的内容。就这样我们在北京的实习也就宣告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实习经历。自己既学习了理论知识也进行了实践操作,还走进机房进行了参观。但是自己还是有一些遗憾。实习的时间有点短,短短五天的实习我觉得还不够。希望今后能够增加一些时间安排一些中兴通讯不同部门的员工和我们进行交流,给我们今后职业的规划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出建议。
第五篇:北京实习报告
北京实习报告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这话一点也不错,平常不大爱出游的我算是亲身体会到了,这次的北京实习我就以一种旅游的心态去完成的。
时间到了4月3日,我们一班的北京之旅也划上了句号。短暂的10天,要是在平时我会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但在北京的这几天却觉得时间过得好慢,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生怕会错过遗漏的景点。不过有人说过来北京欣赏的是皇宫文化,真正要了解六朝古都的北京得在那儿呆个4,5年,用这仅有的几天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玩到的。但作为中国人,来到北京有些地方是必定会去的——天安门,那可是北京以及全中国的象征。虽说在电视中看过很多次,但真正处在其中还是会有些激动。其后又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逛了前门大街、游玩了故宫、清华、北大、颐和园、明皇宫蜡像馆、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鸟巢、水立方、王府井步行街、天坛、恭王府。其间品尝了前门大街的全聚德烤鸭,崇文门的老北京炸酱面;也去了传说中的王府井小吃一条街;有幸参观了天安门降旗仪式。
除了拍照留恋外,总觉得还是该把所看所闻所想记录下来。
首先在北京住的地方是关键,我们是住在天安门附近的旅馆,选择原因其一: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天安门附近,而天安门又处于市中心对于游玩有很多便利,回来时还能顺便逛逛古老的长安街;其二:公共汽车、地铁都集中在这一带,换乘很方便,对自助游的人来说节省了不少时间;三:那边的旅馆绝对不比北京站附近的旅馆差而且价格还公道。还有个主要原因就是爸爸的推荐了,那个旅馆是他20年前住过的,有了经验才不会吃亏呀~
北京虽然人多,但交通我觉得还是很便利的,初次来北京玩的游客对于交通路线并不是特别难掌握,只要事先研究下地铁的路线就行了,因为地铁可比地上的交通方便多了,来到北京会收到很多旅行社发的传单广告,其中有的就会印有北京的地铁路线,再买张北京交通地图,在确定游玩某个景点的当晚将需要乘坐的地铁路线和公交路线明确知晓后,第二天就可以直接奔那儿了,又省了不少时间。要知道在北京短暂的旅游,时间可是最宝贵的。
烤鸭和炸酱面等北京小吃毕竟只是品尝,要真正解决平常三餐的话,在北京绝对不是问题。北京的饮食给我的印象就是便宜、量大。也许南方人并不能适应北京的饮食,但北方人有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更偏向于吃粗粮,面食。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则话,说要是上海人去北京饭馆点菜的话千万别点过多,北京的菜两、三盘就够让你吃饱了。恩,来到北京发现确实如此。所以虽然我对于北京的口味不是太适应,但我觉得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既来之,则“吃”之。呵呵~~
我们当时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时是早上8点多钟,完了出来已是10点多钟了,因为排队就花了1个多小时。我在北京的这些天,看到排队人数最多的就属毛主席纪念堂了,但令我感动的是虽说排队人数众多,队伍移动也很缓慢,不过大家都很遵守秩序。瞻仰完毛主席纪念堂直接就去了故宫,时间已经是11点了,其实去故宫玩最好是早上去,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把些重要的景点看完。要是每个地方都去,一天也走不完。时间上一定得要把握好,否则想看都不一定有时间。
后记:在北京的整个旅程总的来说,我们一家还是玩得很开心的。离回到家也有一周的时间了,每当想到一个个景点时,那些场景还是会立刻浮现在脑海中。虽然有些景点遗漏了,有些景点因为时间的关系错过了,但我还是有收获的。其实去北京玩就是去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内涵。很感谢父母能够带我去北京旅游,希望将来有机会我也能带着我的子女去趟北京,让他也亲眼看看拥有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