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桂平地质公园简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东约240公里的桂东南,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大瑶山横亘于北,大容山绵延于南,龙蟠虎踞,气势不凡;黔江、郁江交汇,碧水东流,蔚为壮观;北回归线横贯中部,阳光充沛,气候宜人。
“苍苍森八桂,悠悠江水平”。
这里,就是古浔州、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所在地、有着2200多年恢弘历史、独具魅力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桂平市。
亿万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多次的地壳升降、海陆变迁,为桂平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包括各种类型的地形地貌、不同时期的岩性组合、大小规模的地质构造形迹和优美的溪瀑江河水体等,加上本地区独有的历史人文风貌和民族风情,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在此设立地质公园,对这些珍贵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桂平地质公园包括西山、白石山、大藤峡和龙潭四个主体景区,总面积248.02平方公里,是一处大型的综合类地质公园。其集地学资源的独特性、观赏性、科学性于一身且可达性好,易于开发,是一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风水宝地。
一、主要地质遗迹
桂平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分布在西山、白石山、大藤峡和龙潭四个园区。
1、西山园区
西山园区是桂平地质公园的四大园区之一,以独特的花岗岩环形影像和崩塌叠积型地貌为标志性地质遗迹。佛教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古树名木也是本区的一大特色。
位于桂平市西郊的西山景区,以“石奇、林秀、泉甘、茶香、佛圣”而闻名,被誉为“南天第一秀山”。“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说的就是桂平西山。
西山岩体是我国小范围、多期次、地表呈同心套环状侵入岩株的典型代表,面积64平方公里。侵入年代为距今约1.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以黑云母斑状花岗岩为主。西山岩体在遥感影像上呈现明显的圆环状特征,边界清晰完整,具有重要的地学研究价值,也显示了地壳运动的神奇造化。
千百万年来,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西山花岗岩不断剥蚀、崩塌、堆积,逐渐形成了造型奇特的崩塌叠积型花岗岩地貌景观,碧云天、吏隐洞、姚翁岩、会仙峡,巨石叠嶂,鬼斧神工,是研究重力崩塌的绝佳场所。龙华寺、洗石庵、乳泉亭、观音岩和各类题铭石刻等人文景观错落其中,兼有古木参天、绿茵匝地,令人流连忘返。西山乳泉是典型的冷泉,水文地质中属下降泉,它形成于西山花岗岩的节理裂隙中,泉水清冽,矿化度极低,常年不溢出不干涸,桂平也因此而被誉为“乳泉摇篮”。西山园区奇特的地质景观、苍翠的古树名木与宝刹名寺等
佛教文化交相辉映,现代与历史的交融,如一朵奇葩,构成桂平地质公园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2、白石山园区
白石山园区是桂平地质公园的四大园区之一,园区内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为标志性地质遗迹。
白石山位于桂平市东南大约35公里的麻垌镇,白石山附近区域在五千万年前曾经为低洼的盆地,在干旱氧化的条件下,堆积了厚约400m的紫红色砂岩、砾岩和粉砂岩。之后,盆地地壳隆升,近水平岩层和垂直节理控制了白石山的地貌演化,经构造运动、流水侵蚀、风化剥落等地质营力作用而形成如今造型奇特、雄伟瑰丽的丹霞地貌景观。
白石山除了有丹霞地貌所具备的“顶平、身陡、麓缓”基本特征外,更以山体雄伟壮观而声名远播,独秀峰,莲蕊峰,五姥峰,峰峰伟岸;仙桃石,神鹰石,阳元石,石石险绝。独秀峰被明代地质地理学家徐霞客誉为“青霄第一峰”,山如斧劈,直插云霄,显示了地质营力的鬼斧神工,是公园地质遗迹的重要观赏景观。
此外,白石山地区第三系山间盆地沉积相和地层剖面,包括发育其间的砂砾岩水平层理、粒序层理、与下伏白垩系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构造,对研究该地区的古环境和古气候都具有特殊意义。
白石山后的蝙蝠洞,是在流水冲刷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洞穴地貌。每年的4~9月,不计其数的蝙蝠聚集洞内,声势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大的蝙蝠群。它们以蛾和甲虫为食,是当地荔枝、龙眼等果木的天然守卫者,生态之和谐,令人啧啧称奇。
白石山是中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道家称之为“白石洞天”,建有寿圣寺、三清观、会仙观等寺观,依山势、洞穴而建,与地质遗迹景观浑然一体。该区旅游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科学研究价值。
3、大藤峡园区
大藤峡是桂平地质公园的四大园区之一,以独特的珠江流域第一大峡谷为标志性地质遗迹。沿江出露的大藤峡,位于桂平城区西北的黔江下游,是珠江流域第一大峡谷,此地黔江险曲,水流湍急,峰峦叠嶂,素有“广西小三峡”之称。
大藤峡区域发育有距今约三亿年前的寒武-泥盆系沉积地层及其地质构造形迹,为研究华南地区的区域地质运动——“广西运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证据,包括古生代地层剖面、沉积层理、层面构造,不同类型的褶皱、断层,不同成因的劈理、节理,以及不同期次的角度不整合,地质构造种类之全面,出露区域之集中,均极其少见,是地质科学研究及野外教学的最好线路和场所。
大藤峡出口处的弩滩,两岸礁石峋岩,水下暗礁四伏,滩险水急,险象环生,为大藤峡诸滩中最险一滩。雨丝洞、金银潭、铜鼓冲等分支峡谷,山高林密,景
色幽深,渊潭无数,其中60多米高的雨丝洞瀑布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
大藤峡地势险要,景色秀丽,毛泽东同志知晓大藤峡既是农民起义的纪念地,又是风景名胜聚集的游览胜地,欣然亲笔题写“大藤峡”三字。
4、龙潭园区
龙潭景区,是桂平地质公园的四大园区之一,以独特的砂岩峰丛地貌为标志性地质遗迹。
龙潭园区位于大藤峡以北,以雄、奇、险、秀的砂岩峰丛地貌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为主要特点,被誉为“孑遗植物宝库”和“小西双版纳”,是桂东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景区内悬崖绝壁、奇峰异石、流泉飞瀑、林壑幽深,是广西罕见的山丘型森林旅游胜地。
景区地层以距今两亿年的上古生界紫红色砂岩为主,在地质构造、流水、重力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雄奇壮观的峰丛地貌景观,砂岩层中还发育有复杂多样的褶皱形态和断裂构造形迹。主要景点包括龙潭汇翠、双象踏青、披甲戴征、神驼会龙等,均是神形俱备,惟妙惟肖。
繁茂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龙潭景区分布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四十余种。尤其是被誉为“远古家族”、“活化石”的孑遗植物——桫椤,在这里成片分布,显示了区域生态环境的优越。
二、历史人文景观
除优美而珍贵的地质遗迹景观外,桂平地质公园及其周边还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
震憾中外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就发生在桂平的金田镇,大藤峡是历时250多年的明朝瑶民起义的根据地,罗丛岩是全国七十二福地中的“天南福地”,明代建筑东塔是广西第一高古塔,释宽能法师灵骨舍利是世界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舍利子,人文古迹类型各异,又极富地域特色。至今,桂平山区还保留着壮、瑶等民族的很多风俗习惯,对研究本区的人文风貌和少数民族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桂平地质公园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与人文景观分布有序,在仅仅24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独特的西山花岗岩体,典型的白石山丹霞地貌,珠江流域第一大峡谷的大藤峡,雄、奇、险、秀的龙潭砂岩峰丛地貌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汇聚一堂。其地质遗迹之完备,人文景观之丰富,人地关系之和谐,生态环境之优美,均十分罕见,对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貌学、环境地质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教学实习具有典型意义,具备了建设地质公园的雄厚基础。若从更高的视野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不仅可以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高品位的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与旅游探险、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优美场所。
桂平的资源和环境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桂平人民世世代代用各种方式呵护着这些大自然的赐予,使得这些具有宝贵价值的地质遗迹、人文景观及生态系统得以完好的保存。
美丽的山川和灿烂的历史也为这座城市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但是,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坚信,桂平的未来将会更加灿烂。让我们共同肩负起保护这片人类家园的重任,珍爱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环境,让全人类和子孙后代永享大自然的恩泽。
广西桂平市人民政府广西电视台 2009年6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第二篇:广西桂平西山导游词
天下西山二十八,大多都是钟灵秀景,可李宗仁先生却只说:“当郡西山,夙擅名胜”。五岳归客郭凤岗将军欣然题刻为“别有天地”。孙中山的秘书、中山大学校长邹鲁赞为“灵气集中枢”。清代诗人瘳在云说是“胜景追赶寻第一巅”。大诗人李白有诗“别有天地非人间”句,但是郭凤岗将军游罢五岳归来,不只要看西山,而且还畅游西山。古人云:西山暗漱玉声响出山巅。披襟飒飒松风爽,兴尽归来月满天。今天你们也是游了很多名山大川之后,还到西山来,我非常乐于同你们一起游览。欢迎你们!现在,我首先总括一下西山的特点:西山地处北回归线之上,海拔678米,其后的玛骊峰1001米,总面积13平方公里,目前总游程约6000米,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著称。西山,被子誉为“南天第一秀山”、秀盖南天“。特别是树秀,由于回归线上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所有的植物四季常青。其中珍稀植物有金花荼、树蕨、枧木、桫椤、竹柏、罗汉松、擎天树、菩提树、水桐、水杉、楠木、苏铁、刺果藤、银藤、海芋、油楠等。百年乃至千年的古树约1500多株,植被覆盖率 98%以上。高大长青的龙鳞松,是西山特有的树种:千年石顶榕,直径2米多,生在巨石顶上:石罅树,被誉为“外星木”,石敢当香樟,兀档成百立方的巨石;米余直径的古龙眼树。。桂平西山是我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称思灵山。因在桂平县城西1公里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起,渐成为游览胜地。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风景秀南天”之称。山上古树参天,清泉甘例,怪石嶙峋,石径曲幽。有李公词、洗石庵、龙华寺、乳泉亭、飞阁等建筑物。以西山为中心,包括金田村、金田营盘、浔州古城、白石洞天、大藤峡、罗丛岩、紫荆山、太平山原始森林等,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即西山)”之美誉。西桂平西山以“林秀、石奇、茶香、泉甘、佛圣”著名。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山历史悠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广西佛教建筑:庙宇“洗石庵”,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西山诗词对联四千余首,周围有太平天国遗址金田村等历史文化遗存。龙华寺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为西山最宏伟之建筑。乳泉亭旁,泉从石岩流出,冬不竭,夏不溢,其味清甜,泡茶茶香,酿酒酒醇。西山茶、乳泉酒,远销各地,驰名于世。登飞阁,俯瞰远眺,南有白石青峰,北有紫荆五指,苍翠浓淡,远横于六七十里外,黔郁两江,双练交映,环抱城郭,浔城(今桂平)风光,尽收眼底。此外有官桥秋柳,云台曲水,碧云石径,古洞仙踪,飞阁明月等名胜,诗画妙境,引人入胜。历代诗人墨客留题摩崖石刻数十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三篇:烟台磁山地质公园简介
古老而青春的“海上仙山”
——磁山省级地质公园简介
磁山,古称牟山,又名笔架山。由一磁山、二磁山和三磁山三个山峰组成,其中主峰二磁山海拔528.9米,是烟台市区西部海拔最高山峰。2007年4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设立省级地质公园。
一 磁山历史
磁山,春秋时为牟子国地,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为炫耀武功和威慑六国之残余势力,秦始皇东巡胶东半岛时,曾分别祠祭古代八神中的月主(庙在今荣成成山头)和阳主(庙在今烟台市芝罘山)、阴主(庙在今磁山),并在芝罘岛刻石立碑记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步秦始皇后尘,沿渤海巡游举行封禅及祀神求药,史载,“其曾在磁山脚下驻跸”。南宋绍光元年,齐帝刘豫为敌兵所追,隐藏此山获救,叹曰“真福山福地也”,福山因此得名。
磁山历史悠久跌宕,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阴主庙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磁山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范围,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齐国的人们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均由其神所主,他们分别是“天主、地主、阳主、阴主、月主、日主、兵主、四时主”。其中阴主庙便位于磁山,千百年来,人们不惜巨资建庙封神,并代代薪火相传。在有地方史记载的千百年间,磁山出过王隲、王符、王懿荣等名宦和大儒,王懿荣为磁山古现镇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
志士,被学术界誉为“甲骨文之父”。1895年,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上奏皇帝恩准回老家组织“磁山团练”,迎击日本侵略者。1900年任京师团练大臣,抵抗八国联军,兵败从容投井殉国。
二 磁山自然景观
目前,磁山辖区内有陈家沟、汪家沟两个村庄,共计300余户村民。磁山自然景观众多,除有福山八景之一的磁山瀑布外,还有石老公、一线天、仙人洞、滚石岩、樱桃涧等。
磁山地质景观奇特,自身环境资源优越。在悠远的大自然造山活动中,形成了这里众多犬牙交错、深幽陡峭的沟谷。各类奇石景观惟妙惟肖,令人惊叹。蚂虎沟、雷公陨石以及磁山峡谷等地质景观尤以一磁山山系最为著名。而位于二磁山山腰的石老公、一线天,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也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悠久凄美的爱情传说。
磁山山水景观丰富,大大小小分布5个小型水库,均常年存水,同时,瀑布、溪流与水库形成完整山水景观大格局。山体、水体、动植物旅游资源相互烘衬,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条件。其中,位于三磁山的磁山瀑布据史料载盛水期高30多米、宽20多米,瀑下石洞宽10余米、深10余米,可容纳百人。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古有“磁山浮玉”之称。
磁山植被丰富、环境宜人,春花秋果景色各异。沟谷山峰中挺立着黑松、赤松、柞木、刺槐、山合欢、板栗等各种常绿及落
叶乔木,营造出春可观花,秋可赏叶的壮丽景观。苍松古木下,分布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中草药材。这些野生茁壮的草木根系相连、枝叶紧靠,为磁山的沟谷山坡披上浓郁的绿装,抹上了多彩的粉底。
磁山岁月悠长,古文化沉淀丰厚,人文景观十分丰富。阴主庙见证了我国古代神传思想的悠久历史,抗倭城墙遗址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硝烟弥漫的古代战场,置身和尚茔我们不仅能够在南部群山中找到唯一的观海点,更能体会到古代佛教和风水文化,仙人洞、石碾子、磁山庵等等,磁山人文景观数不胜数,每一个景观都有着自己美丽而神奇的传说。
三 公园总体布局和景观规划
磁山地质公园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规划面积12.15平方公里。公园共规划有5条主要道路,分别是磁山路、磁山南路、磁山北路、磁山连接路及登山步道。沿5条道路形成了磁山公园的四大旅游功能区,即山顶地质观光区、中部文化旅游区、南部沟谷休闲区和北部山地度假区。
————中部文化旅游区。磁山是鲁菜的发源地和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故乡,磁山文化博大精深,秀外慧中。自中古路进入磁山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磁山景区标志门,由磁山路向里,以甲骨文文化和胶东民俗文化为背景,依次分布特色水街、甲骨文研究中心(王懿荣纪念馆)、王懿荣雕像、曲水栈桥、地质陈列馆、水岸茶廊、景观水车、露天剧场等景点,使人们在了解磁山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领
略当地纯朴的胶东风土人情。其中地质陈列馆和甲骨文研究中心将作为磁山公园内不可多得的人文建筑,向游客们展示磁山俊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特色水街和水岸茶廊等景观使游客在置身大自然怀抱的同时体味休憩娱乐带来的快乐。
————山顶地质观光区。长期的地质构造活动使磁山自然景观形成了“陡、奇、露、幽”的鲜明特点。磁山的山脊线区域构造形迹发育程度和构造形迹保存完好,是公园内奇山异石、神洞石穴最为集中的区域,是磁山旅游观光的中心区。山脊线的开发以地质遗迹景观和地质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科学情趣、草地风韵观赏和科普旅游等多种功能。进入收费大门拾级而上,规划有竹林探幽、甲骨碑林、烟霞叠翠、高山草甸等景观,山顶向南有天门揽胜、边寨寻古、磁山瀑布、阴主庙等,山顶向北有中峰探奇、雷公陨石、一线天、石翁望海等。其中竹林探幽,高山草甸等植物景观配以丰富的地质景观,再加之甲骨碑林、边寨寻古、阴主庙等文化景观,构成了磁山独特的山顶地质观光区。
————南部沟谷休闲区。南部沟谷区坐落有磁山辖区内最大的水库--汪家沟水库,以汪家沟水库上下游沟谷为中心,规划有和尚茔、四季花房、国际会议中心、湖光山色、康体疗养中心、拓展基地、自驾车露营地、健身俱乐部等项目,水库四周湖光山色,垂柳依依,加之适宜的建筑,磁山将把柔美温和的一面展现给广大游客。
————北部山地度假区,主要规划有情侣林、忘情谷、假日会所、望海山庄、旅游餐厅等内容。情侣林、忘情谷和假日会所等是专
门为年轻人所开发的项目,而望海山庄和旅游餐厅则为游客精心准备,满足游客的休憩用餐需求。北部山地度假区地质景观较好,游客在此可以既感受独特的地质地貌又可以释放张扬的个性和旅游带来的快乐。
磁山古老而青春,厚积而薄发,磁山开发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保护多元资源为根本方向,以建设和谐绿色生态景区为主要目标,高点定位、综合规划、引入市场、分步实施,实现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总体整合,成为胶东半岛乃至全省的又一旅游亮点景区。
第四篇:广西师范学院简介
广西师范学院概况
广西师范学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现有明秀、长岗、五合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88.7亩,校舍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9602万元,馆藏图书277.2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8.27万册,电子图书129万册);设有17个学院、4个公共教学机构、43个科学研究机构和1所附属实验学校,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157人,专科生309人,硕士研究生1051人,研究生班学员2000人,留学生572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生20080人。
学科专业合理。学校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开设有60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开设了广西第一个本科空乘专业方向。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10人,其中专任教师797人,具有正高职称136人,具有博士学位142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5人、广西青年科技奖1人、广西五一巾帼标兵1人、八桂名师称号2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3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1人、广西高校首届杰出科技人才称号1人、广西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4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17人、广西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3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4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4个;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个、广西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
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4项、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全国教学软件大赛奖励196项、全区教学软件大赛奖励77项;自治区级教研教改课题139项,其中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98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1项。学校获广西教师教育研究课题26项;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2项;广西教育科学应急研究项目1项;广西教师工作重点委托课题1项;广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重点项目1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25项。
学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不断提高,被确定为首批自治区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启动了“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构建了“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合作办学新模式;积极开展四年一贯制和“3+2”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
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2009年以来,学校共获纵横向科研项目974项,总经费11312万元,年均科研经费2828万元。获国家级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104项,厅级和校级项目430项。全校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共4777篇,其中被SCI收录184篇,EI收录206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26部。获得发明专利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3项,其中获得广西社科一等奖3项、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学校被评为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学报被评为第七届广西优秀期刊,哲社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高校文科学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秉承“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生、本专科生参加全国和全区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2914个奖项,其中,全国特等奖8项、一等奖76项、二等奖185项、三等奖364项,全区特等奖28项、一等奖153项、二等奖348项。获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0项。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5个;学生田径队、篮球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近5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于全区高校前列,连续九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先后十次获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师德论坛”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红水河”网站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红水河网站的“精神家园”栏目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精品栏目”称号。创办校级学生社团34个,5个社团被评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学校被教育部确认为田径、篮球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学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和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首届广西全民读书活动优秀项目奖、广西高校首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被评为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广西幼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导中心”等,成为引领与服务广西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广西-东盟国际教育合作框架,在校内建立“泰国语言文化中心”,在印尼等东盟国家建设“汉语中心”、“汉语教育实习学校”。积极开展中外教育文化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与澳大利亚教育国际集团合作成立“中澳学院”,与广西侨务部门共建“广西华文基地”,新增国外合作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20多所。学校被授予“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优秀组织机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广西爱心
大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级卫生优秀学校、绿色大学等荣誉。(数据截止2013年6月)
第五篇:游太平天国起义遗址广西桂平金田村有感
游太平天国起义遗址广西桂平金田村有感
——农民阶级与太平天国兴亡的关系
唐晓晴2009220993市场一班
暑假期间,我曾前往广西桂平金田村参观游览,受益匪浅。亲临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得遗址,更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近代农民反压迫的力量。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农民阶级与太平天国兴亡的关系的一些思考。
桂平市金田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处在桂平北区六个乡镇的中心位置,更因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在此爆发而闻名。
1844年以后,冯云山、洪秀全先后来到桂平紫荆山区,建立拜上帝会。不久,拜上帝会组织遍及浔州、林州各县和广东信宜、高州等地。武装起义条件逐渐成熟。道光三十年六月(1850年7月),洪秀全发布团营令,各地拜上帝会众1万多人云集金田,准备起义,并两次大败清军,声势大振。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庄严宣告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后,太平军在江口附近之牛排岭、屈甲洲大败清军,然后挥戈北上,攻桂林、长沙,北取武昌,又沿江东下,一举攻占南京,定为天京。太平军前后转战十八省,坚持战斗十八年。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起义运动。然而从整个此次运动的整个过程看来,太平天国政权的兴亡与农民的支持与有着密切的十分关系。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
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而要获得农民支持,就必须重视和照顾农民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
早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根据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愿望,表示了对土地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不满。在《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对私有制作了深刻批判。定都天京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个改革方案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产品也平均分配,余物归公,以便“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完整的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对拥有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处处平均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说,洪秀全在土地上的主张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在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初期,太平军虽然没有完全按照平均主义的土地方案去实行,但许多实际行动还是打击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民土地问题的部分解决。在太平军的支持下,许多地区的农民展开抗租、减租的斗争,少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太平军的支持下,从地主手中夺回了土地,从而也就极大调动了农民支持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性。
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动员农民参加地方政权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太平天国政权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
(二)太平天国政权的衰亡则与失去农民的支持有关
如果说农民的支持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初期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太平天国政权后来的衰亡则与失去农民的支持有关。
在土地政策方面,《天朝田亩制度》的改革方案,虽然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对于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因为从分配形式看,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分配土地,完全是不现实的空想,无法具体实行。从所有制结构看,太平天国虽然主张有田同耕,但农民仅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太平天国强调所有土地归天父公有,“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实际上,这不仅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否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此外,太平天国还推行“圣库”制度,将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所有权统统废除。这样做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他们的愿望。
在太平天国后期,在太平天国统治的许多地区,农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不断加重。有些附加税,如田捐由太平军直接向佃农征收,就更加激起广大佃农的不满情绪。
对于近代中国的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农民最基本的经济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政治热情。太平天国既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那么也就不可能得到农民对它继续支持。
并且,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迅速异化,其领导人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规定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特权,从反皇权到迷恋皇权。天王洪秀全成了“独一真神”,为了神化自己,自称“天生真主,命作君主”。整个领导层为穷奢极欲,愈来愈腐化,完全脱离了广大农民。
随着太平天国上层的皇权化,其乡村的基层组织也逐步异化。乡官和乡官制愈来愈不能维护农民的利益,甚至走向农民的对立面,这就极大地动摇了太平天国的政权基础。
(三)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王朝的更替,但透过历史表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王朝的兴与衰,都和农民有关,从本质上看就是由农民问题而引发的,太平天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太平天国制定的绝对平均主义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不仅在现实中难以实施,而且也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愿望。事实上,太平天国从来就没有实施过《天朝田亩制度》,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使许许多多农民对太平天国感到失望。太平天国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其政权在下层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不仅如此,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将农民置于新的等级统治之下,其上层领导开始全面腐化,更是使太平天国陷于孤立无援的绝境。
这样,靠农民起家,但又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从依靠农民到失去农民,最终自身也被农民抛弃。这就是太平天国的悲剧所在,也是所有农民政权的悲剧所在。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滋生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任务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