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0:5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

第一篇: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

2012-2013学年度地理学科调研报告

一、我区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势

1、教师比较注重研读课标,课堂教学中力求达到课标的要求,并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方式,具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大部分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了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积极进行创新型教学。教学中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各种能力的增长,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课堂活动,突出主干知识,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并将与高中地理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重点强化,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社会生活与地理课堂授课内容的融合,使地理课堂生动、有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4、教师能够合理地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大部分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和谐、民主、开放的地理课堂教学协作氛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

5、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能从深度和广度上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式、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尝试,大大提高了课堂指导的有效性。

6、在评价的手段上趋向多元化,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激励性的评价。

7、大部分地理教师实施校本研修的热情较高,能在学校的校本研训管理体制下,结合地理学科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各自的研究目标,进行相关的学习、研究与反思。

二、我区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

2、教学手段单一,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不全。

3、教师包讲比较多,师生互动少。

4、地理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不够。

5、知识的整合、拓展不够。

6、学情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改进建议

1、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有关性等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特点,掌握学习技巧,尽快适应,及早“入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地理、想学地理、会学地理。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法。

3、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对学生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与情境,积极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4、地理教学要体现“生活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鼓励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从而产生地理学习的需要。

5、教师应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既要充分发扬传统教学手段和优势,如教学挂图、黑板略图的教学示范性、教具、模型等的直观性,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动态性和高效能,实现两者互补。

6、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章节内,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

7、拓展教学内容。在依托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本着对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最适合的”原则,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主次轻重,大胆取舍拓展,坚持“源于教材,宽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适时引入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地理成就、热点事物,介绍学科新动向。

8、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师恰当的手势,和蔼亲切的表情,幽默的话语,循循善诱的举止,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

第二篇:初中地理调研报告

初中地理调研报告

通过半年的下乡听课和与地理教师座谈,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我的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活而不乱”。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学习为中心,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活化、优化课堂的途径。只有在夯实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教材处理

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的一个明显之处就在于删去了一些难点、繁点,而相应地增加了大量的活动题和资料。但在教材处理上,对于需要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或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不提,避而不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合理整合教材、发掘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回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课堂上大部分不动口、不动脑,只动手记下教师讲的重点,在课本上划下教师讲过的内容,在课后机械般地做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故学生在考完地理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2、教学方法

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课堂上连一些挂图、模型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了,因而上课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评价

现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是教师的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诸如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等,忽视了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仍停留在一张试卷上。

二、造成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相关因素

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障碍。新课标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特别是农村学生的素质与新课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第一,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新教材还是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看待,学生旧的地理学习方式还会制约着地理课程的改革进程。第二,农村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见识少,知识储备也少,很多学生的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在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第三,农村经济水平低,生活条件差,青少年活动场所及社区机构也很少。第四,农村新兴的网吧成为学生滋长厌学情绪的温床。很多学生宁愿把零用钱花在网络聊天或玩电子游戏上也不愿用于网络学习。

三、探讨改变现状的策略

1、科学地使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再创造,重新组织教材,创设教学的理想情境。例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灵活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删,或者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图像。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

2、努力开放教学思路和教学形式

教师应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的形式也应不拘泥于单纯的讲授。教师关键是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

3、充分开发渠道,不断丰富和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科深度。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尽可能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资源,借助各种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活力。

4、评价方式上关注过程性评价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主要从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上着手,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并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应了解学生在提出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评价时可以采取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的评价方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总之,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要随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和经验,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当然,我们绝对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而是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和谐地发展和进步,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新课改教学要求,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调研报告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调查报告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活而不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有把课程标准融入课堂的愿望,但具体怎样做能更好,心里没有底,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没有任何成形的经验可参考,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成功的课,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一定偏差的。有一些课,课堂气氛热闹异常,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各种讨论交流,但整堂课结束后,学生却感觉没有知识收获。我觉得地理课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基本教育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所以,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学习为中心,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活化、优化课堂的途径。只有在夯实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针对本校教学实际,我对农村初中学校地理教学做了如下调查: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教材处理

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的一个明显之处就在于删去了一些难点、繁点,而相应地增加了大量的活动题和资料。但在教材处理上,对于需要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或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不提,避而不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合理整合教材、发掘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回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课堂上大部分不动口、不动脑,只动手记下教师讲的重点,在课本上划下教师讲过的内容,在课后机械般地做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故学生在考完地理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部分学校对地理新课程的施教不够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师资的配备不很到位,大部分学校没有一个专职的地理教师,几乎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导致对教材的不熟悉。部分教师没有进行新教材培训就上岗,对新教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模糊,不了解新教材其编排体系,对新教材课堂如何开展教学感到束手无策。

2、教学方法 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课堂上连一些挂图、模型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了,因而上课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没有很好地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延伸把握得不到位,造成教学进度参差不齐,上课一讲到底,未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3、教学评价

农村中学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是教师的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诸如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等,忽视了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仍停留在一张试卷上。

二、造成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相关因素

1.教师素质与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第一是专职教师较少,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地理素质教学的进行。第二是师范院校地理系毕业生素质大降,相当一部分人员不安心地理教学,专业思想不牢固,缺乏钻研动力;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导致他们教学水平不高而且不思进取。第三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旧,同时也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第四是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还没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障碍。新课标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农村学生的素质与新课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第一,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新教材还是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看待,学生旧的地理学习方式还会制约着地理课程的改革进程。第二,农村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见识少,知识储备也少,很多学生的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在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第三,农村经济水平低,生活条件差,青少年活动场所及社区机构也很少。第四,农村新兴的网吧成为学生滋长厌学情绪的温床。很多学生宁愿把零用钱花在网络聊天或玩电子游戏上也不愿用于网络学习。

3.学校教学用具残缺不全。大多数学校的教具要靠地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限于人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很难使电化教学走进地理课堂。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只是在进行优质课评比和观摩课时,作作样子。地理园地、地理活动等都是过分之想。好多学校地理教学资源相当缺乏,课堂辅助教学单一,没有相关资料、图片、教具、更谈不上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显得单调。例如在教学“南北气温差异”时,如有南、北的冬夏季节气候景观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到在相同季节南北气候差异,从而得出南北方的温差,使学生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再如教学“地球运动”这一节内容时,由于没有“三球仪”教具进行演示,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似懂非懂,如果有教具,通过演示、观察、思考,学生很快归纳出运动规律。

4.农村学生的家长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少。忽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教学重要的工具、特殊的语言,好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通过地图上表现出来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读图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熟练地掌握地图语言和能运用地图语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先引导学生从看懂地图到熟悉地图,再由熟悉地图到能分析、运用地图,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这一过程对于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掌握独立运用地图册和课本地图的技能,培养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识记,并根据地图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讲授“南北气温差异”这一节内容,在读图时要把握这样几个要点:其一,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能让学生概括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二,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其分布的因素;其三,根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其四,让学生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特点,熟练掌握了1月份等温线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方法阅读7月份等温线图,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从而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而有的教师是一带而过,学生对这一节课重点内容没有很好地理解,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读图,希今后地理教师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三、探讨改变现状的策略

1.科学地使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再创造,重新组织教材,创设教学的理想情境。例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灵活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删,或者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图像。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这些图像蕴涵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图像上获取信息,是地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图像的出发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提供的各种图像对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分析能力的价值,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绘制一些简单的图表,藉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总之,借助教材图像系统使学生学会终身的读图技能。

2.努力开放教学思路和教学形式

教师应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的形式也应不拘泥于单纯的讲授。教师关键是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时区”一节知识时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先布置各小组探究以下内容:①什么是地方时?②时区是如何划分的?(让各小组根据对时区的了解绘制一幅全球时区图,绘图时要注意思考以下问题:第一个时区是如何划分的?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全球划分多少时区?哪两个时区合为一?同一时区的区时相同吗?)③如何根据已知时区的区时求其他时区的区时?有了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就可以充分开展活动,如: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时区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教师及时指正;让各小组代表不同的时区并出示所在时区的区时,其他小组根据所给区时求出自己所在时区的区时;各小组给布什当秘书,布什要就伊朗核问题与胡锦涛主席进行电话会谈,请各小组为布什安排合适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充分开发渠道,不断丰富和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科深度。作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尽可能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资源,借助各种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活力。①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等,也可指导学生制作地理模型。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做镶嵌式小地球仪,既弥补了课堂教具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②教师可以结合热点新闻与教学内容整合提出探究性地理问题。例如,新闻报道了“新西兰遭遇暴风雪袭击”,我们却穿着 T恤在上课,同样是6月,天气为什么截然相反?2004年底印尼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造成惨重损失,近来印尼地震、火山喷发不断发生,请结合所学过知识解释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向印尼人民提出防震减灾的措施或建议。③重视学校小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建设。学校的小图书馆和阅览室是农村学生收集所需的地理资料,扩大知识范围的重要途径。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服务于教学。

4.评价方式上关注过程性评价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主要从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上着手,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并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应了解学生在提出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评价时可以采取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的评价方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课辅资料与教材不配套,作业布置没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目前好多课辅练习与教材不配套,一些练习是老教材内容的拼凑,只不过换一个新叫法而已,有些习题难度过高,这就给学生课后作业带来一定的阻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同步练习,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不能笼统布置,最好分层次地布置,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要随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和经验,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当然,我们绝对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而是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和谐地发展和进步,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新课改教学要求,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第四篇:初中地理学科课程简报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简报

答疑教师:燕晖 助教:张萍

2010-11-29

卷首语

现代教学已不再是简单零碎的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其建立学科系统设计观念,使之学会自主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新理念,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必须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探究性教学, 学生如何研究性学习。是值得老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课程简报

专题二:中学地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第一讲:如何进行教材分析和处理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本节课从编者的角度阐释教材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变化的,从教师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分析好教材,如何处理教材中的活动、案例、阅读等栏目的关系,如何真正“用教材教”。

第二讲:如何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设计地理课堂教学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论述了讲述中的启发性式设问方式,强调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提出了地理教学方法的组合对教学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问题

第三讲: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时效性直接相关,是地理教学很重要的环节。什么是地理教学评价,评价有什么功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什么不同?新课程改革的地理教师评价与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中,如何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本课给老师们一些相当实际的观点和指导。

答疑集锦

高俊波的帖子中提到:

张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农村教师,而且是非专业的,地理课不受重视,不参加中考,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这门功课呢?

答:首先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农业生产、气候的影响、土壤的状况、农作的品种等,凡是和地理能联系上的都可以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觉得地理对生活有用。引起他们的兴趣

雪儿的帖子中提到:

请教专家:在教材的处理上,地理教师应怎样驾驭教材?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总存在着这样的困惑:教材上文字减少了,教师补充的内容多;课堂上讨论增多了,课时却不足了;填充图册也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完成了。

答:任何内容的补充不是盲目的,是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所以在进行备课时就应该对学情进行分析,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个把握,给自己一个预估的时间,在讨论时要把控节奏,该收的时候应及时收住,进行下面的内容。

刘秀荣的帖子中提到:

吉林 刘秀荣:请问专家,融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答:必要地教具可以有很好的作用,如:地球仪、经纬网仪,另外一些相配合的视频或动画可以增加直观性。尤其是在上课时学生自己在教具上演示比看老师演示效果更好。地图的合理利用也是很重要的。

王永红的帖子中提到:

教学评价什么时候能真正的实施---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呢?至少现在看来挺难的,专家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实际上我们只有在期中和期末的统考中才能看到地理科的存在?

答:在一个学期可以做一两次有特色的活动。如:地理手抄报,如果学生觉得难度大可以2-3个人一组进行,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有5分钟的特色展示,请学生找自己感兴趣的地理小问题讲给大家,这些都可以给学生评价已评价。这些也可以展示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雪儿的帖子中提到:

请教专家:在专题二第2讲中如何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这节中提到了小组合作探究,其中课例是都玮老师的一节示范课,他把多个问题分成1个组解决1个问题,每1个组发给资料讨论,每组代表发言,请问: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合理吗?不会造成每1个组只是了解和掌握本组的问题,其他组的问题不懂或不清楚吗?是否太单一呢?您是怎么认为这种每组只讨论1题的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的学习呢?

答:这种方法应该是可以的,要在短时间完成众多问题的探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与其每个问题都讨论不透,还不如有上面的形式。在探究问题的设计时不宜过多,以初中的难度其他组听懂应是没有问题的。

栾海艳的帖子中提到

我在地理教学中有以下困惑想向专家请教:

一、首先是本学科在初中各学科的地位问题。由于不参加中考,学生不重视本学科的学习,怎么办?

二、教材的取舍有难度。地理知识涉及面比较广,而教材比较简单,应怎样取舍呢?

三、教学参考书比较简单,难以起到对老师的指导作用。能否再增加些资料。

四、地理教学中的课外活动无法进行,一些内容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怎么办?

五、教学媒体的运用怎样把握,才能做到适当,起到真正的作用?

答:地理课程标准是讲课的依据,知识的拓展一定以此为依据。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不能太花哨,否则会出现课上很热闹,下课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课件设计时要注意,要给学生思考和落实的时间。

王永红的帖子中提到

请问燕老师:快到期末了,我们地理的考试卷子,应该怎么策划,才能算合理呢?还有期末的地理复习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地理复习时注意知识点的落实,在出考卷时应难易结合。以最后可以设计一道开放性试题。复习实际上是知识的全面梳理,不要出什么题复习什么

回复:吸收了,是啊,在平时的授课中就应该面面俱到,把基础和提高的部分都迁移到,复习时也应该要全面,不留死角。争取把应试题海变成竹子开花节节高。但是总会遇到学生的分化,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啃不动。所以还是要从平时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入手。争取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悟 朱淑丽的帖子中提到

请问:“港澳地区”和“日本”的经济形式都是“进口——加工——出口”为什么在教材中称“港澳地区”是出口导向型经济,而“日本”则说是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两种称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

答:外向型经济:和国外紧密结合的经济体系。比如:香港的经济,一般从中国大陆或者其他地方采购,再加工或者直接卖给外国。重点是出口创汇,这样的经济成分占得比重大了,就是外向型经济。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

雪儿的帖子中提到

请教燕老师:导课一般用多长时间为易? 答:最好不超过5分钟

回复:时间太长,教学难以完成,也突不出重点,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导课简短明了最好.谢谢,燕老师!

答:我觉得导入时一节课的关键,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歌曲或图片,如果好的导入是可以引起学生一节课的兴趣的。如果既简明有效果好,当时是最好的

雪儿的帖子中提到:

请教燕老师:地理作为小科,怎么能提高我们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除了外出培训,在不占用学校资金,能从现有的条件出发的前提下?

答:通过读书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多听课包括非地理学科的课,从中汲取好的教学方法,学些心理学和教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

鱼美人的帖子中提到 吉林长春 于忠双

专家老师您好:我所面对的是一所乡镇的普通中学的学生,由于受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学生们学习的意识很淡薄,我想请教专家: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喜欢上地理课? 答:从他们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入手,先可以是学生提出老师讲,在过渡到学生提出学生讲

雪儿的帖子中提到 请教专家:地理教学所教的班级多,学生跨度大,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把握住提问的最佳时机呢

答: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在讲课中有些问题是预设的,但有些问题是随机产生的,根据他们在课堂上的现实表现,进行提问。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最基本的问题,好学生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学生回答后一定要有所评价,这样可以鼓励较差的学生激励好学生。

第五篇: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1

经过一学期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那么转变的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如何让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地理新课改的根本前提。地理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

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让“自主”变成了放任。只要走进课堂,就会发现: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后,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全班展示后,大多问题都可以学习明白,教师再重点进行点拨。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课堂上教师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岂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做到“导”“放”有度。

2、不要让“合作”停留于形式。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

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这样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学生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合作,这与让不会走路的孩子学跑步又有什么区别?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只关注合作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指导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这里有两层意思,对七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小组在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有的放矢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中怎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主动学习意识,也为了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将来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主预习课文。但是通过地理课堂的预习,我发现学生的预习效率并不高。虽然我们的这种教学模式中只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80%的任务即可,但是还有很多同学预习时进度过慢,或是没有预习。预习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交流以及展示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

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等,但是现在有的学生预习流于形式,预习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预习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问题。打无准备的仗必输,所以在备课时要把问题设置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而不是老师逼着学生学;根据课程的总体进度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预习的时间可以自由调节,让那些学困生也能有信心来完成,让他们积极参与,而不是看客;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就如校长说的,把问题分解开,设置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能找到答案,或是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问题不要设置得过难,否则学困生就更没信心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课堂中,发现很多同学在预习时只是填空,而不是像有的同学那样在书中圈点教材,或是在图中找答案,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良好预习习惯不是天生具备的,预习要持之以恒,逐步提高。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光强调学生在知识上的帮扶,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帮扶。

四、教学中为什么要让学生来展示?

高效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有主动性,我们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就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乐趣,有主动性。

让学生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看似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到了,而且也讲得非常透,但是教学中的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告动接受,推动了学习

的乐趣。让学生展示,符合初中学生的爱动的特征,这样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主动学习意识,课堂学习效率就会高。

一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教学中让他们来展示,可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如:平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展示,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能表现自己。老师要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

让学生来展示,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掌握程度,由于我们课堂中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讲到,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学明白的知识,教师没必要重复,通过展示,特别是学困生的展示,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哪部分知识学得好,哪部分知识没有学透,没有学透的知识再通过小组探究和老师的精讲来完成。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的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常常在一堂课之后,我们总能找出这堂课的不足,问题可能是课堂纪律、教学设计、师生活动等等。曾听人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处就在于总是要上完课后才能发现问题,虽然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追求更好的课堂。一学年又过去了,回顾这一学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自己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

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再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同学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与时俱进,放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以“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为例,该教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

(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2)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3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偏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在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一: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创新思维。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疱,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不怕出错,不怕重复,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中增知长智。

三: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并能和老师、同学经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

四: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手,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调查、小发明等活动,让学生得到劳动成果的乐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作风。

五:解放学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让学生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开辟智能活动空间,增大手脑活动频率。从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因此结合教材资源,如“野外迷路怎么办?”“地图定位与估算距离”等,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4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

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

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5

但是从试卷分析看,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既有我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毛病。下面我就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简要的分析一下:

一、教学中综合性运用太少。

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都是块状的,分别属于不同的地理概念。比如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属于人文地理;第二、第三章属于自然地理;第四章则属于经济地理。一般教学中以讲授某一块内容为主,有时相应复习前面学到的知识。例如:教学地势和地形时,顺带分析为什么前面讲到人口时,我国人口呈东多西少的格局?其实地形在其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这一教学模式在本学期并未过多使用,只是复习时候强调的比较多。所以主观题全部复习到了,可是得分率却不是很理想,除了24题连线题“长江通航问题和治理方法”达到91%的等分率之外,其余题目都不是很很高。

二、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

本次测试卷难度适中,但是对于学生读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也就是理解、分析题目的要求比较高。由于地理平时没有考试,学生解题能力主要是靠练习册中的题目培养,因此理解能力有所局限。往往超出练习册题目标准的,学生就难以理解或知道解题技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平时也应注意给一定的学案,锻炼相应的题目类型。做到“养兵数日,用兵一时”。

三、乡土地理的重要性。

在开学初的地理教材分析会上,市地理教研组的沈老师就指出,如今的地理教学应充分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联系,即在教学中添加相应的乡土地理和实时生活地理,而并非到初二下半学期再来单独学习。我在平时教学中也是这么做了,每堂课就尽可能多的穿插乡土、实时地理信息,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地理问题。真正达到自己所提倡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虽然这次题目出现在附加题,但也看出了如今地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可能部分学生由于时间紧、题量稍多等原因,完成该题的人数不是很多。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6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经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行政区划和简称,利用歌诀记忆,学生学起来就很容易了。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

(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的成长。

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7

反思初二整个的教学过程及结果,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立足学生学习局限,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我校学生,信息来源单一,网络覆盖较差,多数学生缺乏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因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对学生进行了了解,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实际条件展开教学:

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地理图册,观看地图,又买了世界地图和中国行政地图,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了初步的准备。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的调动起来。正式教学阶段,我针对教材的单元设置,分为大的专题,如学习我国的气候特点,我国的地势地形等等,充分利用央视频道的《天气预报》,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选取和教材密切相关的片段整合,进行专题教学。

二、改变传统的文字学案,努力构建以地图教学为主

教师讲解为辅的学案根据心理学和认识学理论,人对图片和视频接触最为敏感,记忆最为深刻。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这个规律。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构建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课件,这样教学课程中文字大幅压缩,除了一个必须的归纳表格,全部字数仅仅三十余字。根据教学观察,有的教师课件制作水平较高,但是课件穿插了太多的卡通动画,本来卡通动画只需在导学部分应用,能调动课堂气氛即可,却一再使用,使得学生被和教学关联性不强的卡通动画干扰,极大的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据此,笔者制作课件本着朴素明快的原则,对视频和图片是反复推敲,充分保证引用资料与教学的密切度。

此外,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注重体态语言和教学口语表达,杜绝以放代讲,使学生与笔者能够形成有效的双向互动——人人互动,而不是“人机互动”,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和教学口语表达将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上。根据实际的教学检测,笔者发现,从整体看,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普遍认可地理学科。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反馈良好,有明显提高,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尚未真正建立“标准化流程”,学习效果提高有限,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出现“吃不饱”的现状,我必须在今后教学中将此现状认真分析,探讨,逐步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8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为篮本,结合本县的教育教学环境与学生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参照课程配套练习及县教研室专项单元测试等资料进行命题。试题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试题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地理基本事实、概念、规律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分析:

1、题型设计

本次考试以闭卷笔试。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共计6页25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其中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分值占40%;综合题5大题,分值占60%,题型全部为读图分析题。题型设计差不多跟中学结业会考一样。

2、知识结构

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如:22大题的考查黄河;23大题考查长江;24大题考查中国地形,都集中在第二章节的内容。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学生最基本记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试卷难易度

试题难易度偏低。可简单分为中低两种类型,比例为3:7。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试题保证了一定的区分度。

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谈化基础知道内质延伸

从知识点的分布看,试题的涉足面较广,均衡第一章和第二章,且大部分题目都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能更多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注重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和杜绝机械呆板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培养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今年的试题在此方面虽有不同层次的体现,但不太明显,只有选择题第1、2、3、4有涉及到本地的文化地名和实事事件“平和蜜柚、神舟七号、平和”,有点新颖,虽然容易但也算是给单调的试卷一点亮点。

2、缺乏结合生活实际,模糊学生创新能力考查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份试题中,没有出现这样创新的题目,所以本次考试没有达到考查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处理和解决社会生活、生产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改革的能力要求,不利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卷面设计缺乏人性关怀,乏味且不新颖

整张试卷呈现感觉缺乏新颖灵活,忘记考试也是一种师生的情感关怀,没有体现人文性,比如友情提示,还有优美清晰的图形卡通形象,当然也少了创设新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入手,解决试卷所创设的问题。

存在问题:

每一块试题中,一些平时上课认真的学生差不多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如选择题20道,还有第24,25题能拿满分也有许多,比较可惜的是在一些小题没有仔细看题。

一、基础不扎实,掌握知道不牢固,主意集中体现在选择题方面如:1、5、6、10、16、17还有综合题21四张图,22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入海洋错误情况也较明显。

二、考试态度问题不严谨,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对待考试,从其做题试卷表面就能体现出来,字迹了草随便,做题答非所问,乱七八糟。思想品行差。

三、做题不仔细认真,粗枝大叶如:6、10选出错误的答案;21题让你写出序号;22题(2)标出河口孟津等

四、应变能力差,思维扩展力不足。如选择题1-4题,关于平和的;21题湖北的地图轮廓不会跟其(3)联想起来,23题(3)“正在兴建的B是水电站”,这边没有画一个下横线学生就没有做,全年级没有一个学生这个有做。这说明学生的思想应变能力不足,没有用心去做题,看题审题。

教育教学反思:

1.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新、调整、删减和补充,对教材知识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律学习,学会自觉学习,学会创意学习,要从课堂上课外生活上引导他们爱上地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丝关怀,少一分责难”“多一些探讨,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

3.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解图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地理图形知识在地理新教材中所点的比例更加大,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图形知识教学当中要加大对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应首先从双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一致是考查的重点。教师应关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科普知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重在理解、重在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严防死记硬背。

5.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因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因人施教,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素质教育教导教师对待学生学习情况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独体,对待优秀学生更要严格要求,不能宠爱,对待中等学生要持之以恒,鼓励表扬,巩固其基础知识前题下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而对差生更不能放弃,更要循循循善诱,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缩小学生之间三级分化,达到全面学习发展,建设好优秀向上的班级集体。

下载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度初中地理学科教研计划

    指导思想:以寿光市教育局地理教科研中心制定的教研计划和学校的总体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以“研究、提高、合作”为宗旨,以建立高效课堂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研究全面深化课程改......

    初中地理学科新学期打算

    初中地理学科新学期打算1、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科调研报告

    ()学科调研报告时间:姓名:自己下乡下校所做的其它工作内容等,自己可以斟酌着填写。调研报告写完后麻烦大家传给我一份,我可以帮大家排好版、存档,然后打印上交。我的信箱:调研报告各......

    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生本智慧课堂”评比活动在48中举行 【字体:大 中 小】【2014/10/23】 【作者/来源 48中学】 【阅读: 124 次】【关 闭】 10月20日,来自包河区的几十位老师齐聚48中......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近几年来我县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整体上有了一些转变和提升,但是,课堂教学中仍然没有完全改变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局面,教师教得很......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流程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流程 一、新授课1、导入新课,自主感悟2、学案导学,自主探讨 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学生提出自学提纲 展示自学成果 当堂检测反馈 学生......

    初中地理学科寒假培训总结

    初中地理学科寒假培训总结 2月15日和2月16日对全市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师了寒假培训。 15日由刘务才和马志刚副院长分别以《教师如何备好课》和《教师如何上好课》为题做了通识......

    初中地理述职报告

    很高兴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是我入职以来的第二年,也是我成为梦想中的地理老师的第二年,下面我想讲讲我这一年中的工作报告。 在去年一年,我带了学校整个八年级的四个班,这是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