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壤工程
低产土壤:是指土壤某些性状的不良,导致耕地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的土壤(常以平均的1/2计)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排水指数:
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
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侵蚀模数:土壤侵蚀强度单位,是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每年在单位面积(KM2)上平均流失的土壤重量。(t/km2.年)
农业生态系统:人类以农村种植作物为中心,人为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特点是利用生物措施,转化太阳能,固定物质。(是指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起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
边坡系数:坡度系数是指在一定边坡条件下,单位高程上的水平距离。
土壤次生潜育化: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引起的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体变为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
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连续。是建立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均可持续产展的农业制度的一思想追求和目标。是在不破坏后人利益的前提下,最大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
低产土壤改良的主要方式:
坡瘠的主要问题和改良措施: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大,也在发育度浅的山区存在。性状:由于水土流失,形成浅、瘦、薄、粗的土壤。
改良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综合措施。
工程措施:排水沟—湿害、渍水;坡改梯—薄土;抽咸补淡—盐碱地。
2物理改良:客土法—质地(南方丘陵区较为困难);水旱轮作—晒田;城市垃圾利用。3化学改良:施用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改良剂;针对性施肥,补充土壤养分。
4生物改良:以作物布局为主,结合周边植树造林。
5生态改良(综合治理);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达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相对的生态平衡。以区域治理为主,把土壤作为系统中的一个载体,或子系统。
6国土整治:研究大区域的生态问题,如长防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
我国南北方土壤地力衰退的主要类型怎么治理:
提高土壤肥力的基本途径: 1建立深厚的活土层、创造良好的土体构型
活土层——指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群落的土壤表层。(耕作优有助于苗期)
建立活土层的途径:
(1)平整土地
(2)保持水土
(3)增厚耕作层
(4)增加有机质的投入((5)合理耕作。从小三化入手,实现土壤的内三稳。
旱地一般要求土层>60 cm,活土层>30cm;水田>20cm。
A/B/CA/P/CA//P/CA//P/W2、增施有机肥、加速土壤的熟化:
一是提供养分;二是改土。
3、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利用不同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学特点、及对土壤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轮、间、套、作。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达到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壤、光、水等自然条件,改善土壤生物活性,平衡地力。轮、间、套、换茬,相互利用,相互促进。高——矮;豆——禾本;粮——经搭配。、提高耕地生态肥力 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区域生态平衡。从大三化入手(园林、园田、用—养),实现土壤的外三稳。
与灌溉渠道设计流量有关的因素
主要低产问题:由于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化、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成为具旱、瘦、薄、粗的土性特征。
旱:紫色土土层较薄,土壤蓄水量较小,而容易导致夏季土壤干旱。
瘦:紫色土风化程度较浅,有效养分含量较低。
薄:紫色土地处丘陵地带,风化浅以及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而形成土层较为浅薄粗:紫色土大量以石砾为主。
水土流失严重:紫色土区夏季降雨强度较大,多暴雨,发生地表径流的机率也较高。主要改良改良方式
我国南方土壤地力衰退的主要类型如何治理
水田自然的优势及主义的问题
第二篇:地质钻探及土壤试验工程合同
地质钻探及土壤试验工程合同
工程编号:_________合约编号: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将_________处地质钻探及土壤试验工程交由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承办经双方同意订立合约如下:第一条 工程地点:请参阅工程图说。第二条 工程范围:详图样说明书。第三条 合约总价:全部工程总价_________元整,详细表附后,工程结算总价按照实做数量结算计算之。(合约附件另有规定者除外)。第四条 付款方式:
一、本工程无预付款,亦不按物价指数增减率调整,俟全部完工提出试验报告,经本处第一科审查合格后一次付清。(如需分批完成,得将已完成部分先付价款百分之八十)。
二、乙方应依照上项付款办法,按实以书面申请估验计价,而后由甲方核实给付之。乙方于支领工程款时所用之印鉴,应与本合约所附印鉴相符。
三、全部工程完成,经正式验收合格后,除有特殊事由外,应于七日内发给结算验收证明书,并依规定程序付清尾款。
四、估验计价均应按期办理,不得申请弃权或延期办理。
五、施工期间如物价发生变动时,应按投标须知所附按物价指数增减率调整工程费计算方式办理。
六、变更设计作业程序依本府所属各机关营缮工程施工验收作业程序八之规定办理。如因变更设计增加工程数量或项目应俟甲方完成法定程序后始得估验,其新增项目在议定单价前按甲方拟定单价之八成计价。第五条 工程期限:
一、开工期限:乙方应于决标后五日内正式开工。
二、完工期限:全部工程限于开工之日起五十日历日完工。如遇障碍因素或变更设计致无法全面施工,应依_________市政府所属各机关营缮工程因障碍因素无法全面施工工期计算作业规定办理。
三、因故延期:如因天灾人祸确为人力所不能抗拒,致需延长完工日期时,乙方得申请甲方核定延期日数。
四、工程开工、停工、复工、完工,乙方均应于当日以书面报告甲方。并以甲方核定之结果为计算工期之依据、乙方不为报告者,甲方得径为核定后以书面通知乙方,乙方不得异议。
五、甲方所核定相关工期事项,乙方均同意遵守,不得异议,亦不得因此提出赔偿损失或停工结算等要求。第六条 工程变更:甲方对本工程有随时变更计画及增减工程数量之权(工程变更设计时,依本府有关规定办理),乙方不得异议。对于增减数量,双方参照本合约所订单价计算增减之。有新增工程项目时,得由双方协议合理单价,但不得以新增项目单价未议妥而停工。新增项目如含有合约既有单价,其单价得按物指数增减率调整工程费计算方式调整之。如因甲方变更计画,乙方须废弃已完工程之一部分或已到场之合格材料,由甲方核实验收后,参照本合约所订单价或订约时料价或新议订单价并按物价指数增减率调整工程费计算方式计给之。但已进场材料以实际施工进度需要并经检验合格为限,若因保管不当影响品质之部分不予计给。第七条 工程图说:所有本工程之图样施工说明书及本合约有关附件等,其优先级依序为开标记录补充规定、特定条款、技术规范、合约图说、工程详细表,及一般规定或一般规范。第八条 工程监督:甲方所派主持工程之工程司,有监督工程及指示乙方之权。甲方工程司如发现乙方工人技能低劣,或不听指挥,得随时通知乙(1)(2)(3)(4)(5)
第三篇:地质钻探及土壤试验工程合同
工程编号:_________合约编号: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将_________处地质钻探及土壤试验工程交由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承办经双方同意订立合约如下:第一条 工程地点:请参阅工程图说。第二条 工程范围:详图样说明书。第三条 合约总价:全部工程总价_________元整,详细表附后,工程结算总价按照实做数量结算计算之。(合约附件另有规定者除外)。第四条 付款方式:
一、本工程无预付款,亦不按物价指数增减率调整,俟全部完工提出试验报告,经本处第一科审查合格后一次付清。(如需分批完成,得将已完成部分先付价款百分之八十)。
二、乙方应依照上项付款办法,按实以书面申请估验计价,而后由甲方核实给付之。乙方于支领工程款时所用之印鉴,应与本合约所附印鉴相符。
三、全部工程完成,经正式验收合格后,除有特殊事由外,应于七日内发给结算验收证明书,并依规定程序付清尾款。
四、估验计价均应按期办理,不得申请弃权或延期办理。
五、施工期间如物价发生变动时,应按投标须知所附按物价指数增减率调整工程费计算方式办理。
六、变更设计作业程序依本府所属各机关营缮工程施工验收作业程序八之规定办理。如因变更设计增加工程数量或项目应俟甲方完成法定程序后始得估验,其新增项目在议定单价前按甲方拟定单价之八成计价。第五条 工程期限:
一、开工期限:乙方应于决标后五日内正式开工。
二、完工期限:全部工程限于开工之日起五十日历日完工。如遇障碍因素或变更设计致无法全面施工,应依_________市政府所属各机关营缮工程因障碍因素无法全面施工工期计算作业规定办理。
三、因故延期:如因天灾人祸确为人力所不能抗拒,致需延长完工日期时,乙方得申请甲方核定延期日数。
四、工程开工、停工、复工、完工,乙方均应于当日以书面报告甲方。并以甲方核定之结果为计算工期之依据、乙方不为报告者,甲方得径为核定后以书面通知乙方,乙方不得异议。
五、甲方所核定相关工期事项,乙方均同意遵守,不得异议,亦不得因此提出赔偿损失或停工结算等要求。第六条 工程变更:甲方对本工程有随时变更计画及增减工程数量之权(工程变更设计时,依本府有关规定办理),乙方不得异议。对于增减数量,双方参照本合约所订单价计算增减之。有新增工程项目时,得由双方协议合理单价,但不得以新增项目单价未议妥而停工。新增项目如含有合约既有单价,其单价得按物指数增减率调整工程费计算方式调整之。如因甲方变更计画,乙方须废弃已完工程之一部分或已到场之合格材料,由甲方核实验收后,参照本合约所订单价或订约时料价或新议订单价并按物价指数增减率调整工程费计算方式计给之。但已进场材料以实际施工进度需要并经检验合格为限,若因保管不当影响品质之部分不予计给。第七条 工程图说:所有本工程之图样施工说明书及本合约有关附件等,其优先级依序为开标记录补充规定、特定条款、技术规范、合约图说、工程详细表,及一般规定或一般规范。第八条 工程监督:甲方所派主持工程之工程司,有监督工程及指示乙方之权。甲方工程司如发现乙方工人技能低劣,或不听指挥,得随时通知乙,乙方应于工作地点依照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号志设置规则,及本府有关规定设立显明之标志,以策安全。
三、建筑物施工场所,除应于基地四周利用密闭式之钢铁或金属板、木板、夹板、铝板等材料设置围篱,鹰架外部分应加铁丝网,并以帆布围护,以防止物料向下飞散或坠落,并应设置行人安全走廊及消防设备。
四、对于工地附近人民生命、身体及财产之安全必须预为防范,如因疏忽致生伤亡或其它损害,概由乙方负责。
五、承造人应依规定投保营造综合保险、第三人意外责任险及邻近房屋倒塌龟裂责任险。(依补充说明规定办理。)第十七条 工程保管:
一、在工程未经正式验收相符以前,所有已完成工程及到场材料,包括甲方供给及乙方自备经甲方估验计价者,均由乙方负责保管,如有损坏缺少,应由乙方负担。
二、在工程未经验收前,如甲方因需要使用时,乙方不得拒绝。但必须由甲乙双方会同维护单位协商认定双方之权利与义务后,由甲方行接管使用。如有损害应由协商之义务人修复之。第十八条 灾害保险:
一、工程由开工日起至验收合格日止乙方需投保营造保险。
二、在验收前遭遇台风、地震、豪雨、洪水等不可抗力之天然灾害时,乙应于灾害发生后二十四小时内报请甲方派员会同勘查属实,并取具证明后,得按实需工作时间延长工期。
三、除因天灾导致之路面淤泥积水等之灾害,妨碍公共安全市容观瞻、及民众权益而急需回复原状者,得由甲方依照_________市政府防救天然灾害紧急抢救工程授权处理要点,报请有关单位会勘后,依规定处理外,凡涉及承包工程之损失部分仍应由承包商负责。
四、因甲方因素导致工程延期,得依原付保费比例加价办理。第十九条 工程查验:
一、工程于施工中或验收时,甲方查验人员认为有必要开挖或拆除一部分工程以作检验时,乙方不得推诿,并应于事后负责免费修复。如发现乙方使用之材料与规定不符时,可拆抽换者(不影响其他构迼物),乙方应即抽换,不得要求以扣款处理,或延长工期,其所需时间一并列入工期检讨。如不妨碍安全、美观及使用需求,经由甲方检讨可不必拆换或拆换确有困难,必须以扣款方式处理时,除合约另有规定如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外,应按合约单价比例(尺寸不合规定时)、或工料差额(工料不合规定时)之六倍扣减,并于甲方完成报备手续后办理。
二、工程全部完竣,经初验合格后,由甲方派员验收,并报请上级机关监验。凡验收所需工人、工具及梯架等,概由乙方供给之。甲方验收时,如发现工程与规定不符,乙方应在甲方指定期限内修改完妥或依第一款之规定处理完妥,逾期尚未修改或处理完妥,除应参照第二十条之规定赔偿逾期损失外,甲方并得动用乙方未领工程款或保证金(含履约保证金及差额保证金)予以改善,如有不敷,由乙方或保证人补足之。
三、全部工程完工之初验及正式验收之复验,以一次为限,乙方应在甲方指定期限内修改完善。否则自复验之次日起计算至再验收合格之日止均以逾期论处,每日罚款按结算总价千分之一计算,乙方不得异议。
四、乙方及其专业技师应负地质钻探之调查、钻孔取样、记录、鉴定分析及相关作业之责任,并应于报告书上由技师本人署名并加盖
定项目并已实际执行之准备工作费。(如测量放样、钻探、细部设计等)不得超过合约单项之金额。3.工棚及租金费得依合约单项范围之金额比例折算。4.工地现场水电费得按实付金额。5.工地现场看管劳工费,最多二员,六个月之基本工资为限。6.工程施工进度必需预先定制特殊材料经事先向甲方报备有案并经会同检验合格者得依厂商订购成本收购,但不得超过合约该项材料费之金额。一般购置材料则由乙方自理。
(二)工程开工后:1.合约规定之准备工作费工棚租金、工地水电费及工程安全设施得依合约单价比例估验计价。2.已完工工程依合约规定估验计价。3.进场材料费(以实际施工进度需要,并经检验合格为限,若因保管不当影响品质之部分不予计给)。4.工程停工期间经甲方认定必要之现场待命人员工资(最多五人以承商公司之员工为限)按合约技术及一般劳力工资计付。5.停工期间乙方亦应按日填报日报表,并于每周未,每月底将影响部分以书面报工程司备查。
四、乙方如领有预付款者,应即将未扣还金额,并加中央银行基金存款一个月利率之利息,一并退还甲方。第二十五条 乙方未依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规定及甲方指示办理,以维持交通及排水、维护环境清洁及公共安全时,甲方得径行动用乙方未领工程款或保证金改善,乙方不得异议。第二十六条 合约时效:本合约及其附件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全部工程完竣验收保固期满之日失效。第二十七条 合约份数及附件:本合约正本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副本_________份,由甲方分别陈转备用,如有误缮,以正本为准。本合约附件,计保证书_________份、领款印鉴_________份、投标须知_________份、投标比价纪录表_________份、标单详细表_________份、单价分析表_________份、供给材料表_________份、施工说明书_________份、图样_________份计_________张。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第四篇:土壤复习资料(推荐)
绪论
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的供给和调节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能力
肥料: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第一章
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原生矿物:直接来自火成岩或变质岩的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火山灰或各种风化产物通过化学或生物作用而转变或重新合成新的成土矿物和氧化物矿物。
同晶代换: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粒级:根据矿质土粒粒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质地:通过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来划分的土壤类型 岩石: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矿物:天然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
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有机质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使有机质及
其养分保蓄起来的过程。
氨的硝化作用:氨或铵盐的另一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
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反硝化作用菌的作用下还原为N2O和N2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激发效应:投入新鲜有机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第三章
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心其他阳离子相互交换
CEC:PH值为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 致酸离子:包括H+和Al3+(Al3+通过水解可产生H+)盐基离子:包括Ca2+、Mg2+、K+、Na+、NH4+等。
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各种交换性盐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土壤的吸收性能:分子,离子或原子在固相表面富集的过程。
第四章
总碱度:土壤溶液或灌溉水中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总量 碱化度:交换性钠离子与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土壤缓冲性能:酸性或碱性物质加入土壤,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反应变化的性能。第五章
总孔度:反应土壤孔隙总量的多少
结构性:土壤结构体在土壤中的类型,数量,排列(结合)形式,孔隙状况(孔度及其内外分布)以及其稳定性(水稳性,力稳性,生物稳定性)的综合特征。
结构体: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复粒)——土团,土块,土片等。
耕性:土壤在耕作时及耕作后一系列土壤物理性质及物理机械性的综合反应。容重:田间自然状态下在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的干土质量。比重:单位体积干土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
第六章:
土水势:土壤水在各种力如吸附力,毛管力,重力等作用下,与同样温度,高度和大气压等条件下纯自由水相比,其自由能的差。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
萎蔫系数: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最高含水量。最大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吸湿系数:当大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湿水到达最大量,这时吸湿水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数称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滞后现象:吸水曲线或微润曲线与脱水曲线或干燥曲线所得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不重合。土壤热容量: 单位质量或单位容积的土壤,温度每升高或降低一度,所需热量的焦数。土壤导热率:厚度为1cm,两端温度相差一度时,每秒钟通过每平方厘米土壤断面热量的焦数
第七章
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
壤的母体。
土链:指大约相同的成土年龄、类似的母质来源、形成于类似的气候条件,但由于地形和排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性的土壤系列。
物质的地质大循环:是地表岩石石化后,分化产物的淋溶、搬运、堆积,通过成岩作用又形成岩石,即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在各种植被下,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过程。粘化过程: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积过程
钙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淋溶,沉积的过程。脱钙过程:湿润气候下,土壤中的下渗水充足,碳酸钙可淋失殆尽.潜育化: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潴育化: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交替进行的过程
土壤的熟化过程:在人为因素影响下,通过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和其他措施,改造土壤
的土体构型,减弱或消除土壤中的障碍因素,协调土体水肥气热等,使土
壤肥力向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方向的发展的过程。土壤的退化过程:
土壤发生层,随着土壤形成过程的进行,土壤发生了分异,形成了外部形态特征各异的层次 土壤剖面: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完整的土壤剖面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
层次,以及母质层 成土过程:
第八章
根外营养:植物除了以根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等地上部分吸收养分。
植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时期。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够发生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求量和
吸收量都是最多的 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然而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有效质量
分数相对最小的那种养分。
报酬递减律:在其他经济技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项投资的增加,每单位量投资的报酬是
递减的。
第九章:
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反硝化作用:NO3-被还原成气态N2,NO,NO2 生理酸(碱,中性)性肥料:化学肥料中阴阳离子经植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
度(碱度,酸碱不变)提高的肥料。
磷酸的退化作用: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一钙还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异成分溶解:即在施肥以后,水分向施肥点汇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解,形成一种磷酸一钙、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 绪论
1: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关系:土壤:覆盖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土壤肥力: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的供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能力。
2:土壤圈在生态环境中的中心作用:①与大气圈:土壤中气体来源于大气但又有自己的特点②与生物圈:植物土壤物、微生物、生物群落、土壤地带性分布③水圈:对降雨的重新分配,一些物质随水进入土壤,水体的富营养化④岩石圈:是土壤的前身,土壤保护母质。
第一章
1: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类型:①物理风化:受物理风化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过程(风蚀、水蚀、冰融交替)②化学风化: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放生分解和改变(溶解、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③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和崩解的过程。2:化学风化:①溶解②水化作用③水解作用④氧化过程
3: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①砂土:水: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保水性差,水分易蒸发,抗旱力弱。肥:多为石英,有机物少,易分解,养分易随水流失。气:透气性好,好氧微生物活跃,有机物分解快,肥效快。热:升降温快,昼夜温差大。耕性:易耕作,耕作质量差,耕作时间长。②粘土:水:毛管作用强,透水性差,保水性强,易涝。肥: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流失,有机物分解慢,肥效慢。气:透气性差。热:土温变幅小。耕性:土壤胀缩性强,易开裂扯伤根系
4:不同质地的土壤利用和改良:利用:①砂土:多施有机肥,施肥多次少量,且要后期追肥,在作物选择上选耐旱生长期短,早熟类作物以及块根块茎蔬菜类作物,发小不发老②粘土:易种植粮食作物,及多年生生根作物,宜用腐熟有机肥,化肥一次用量比沙土多,苗期注意速效肥促早发,发老苗不发小苗。③壤质土:性质介于粘土与砂土之间。改良:①客土法②耕翻法③引洪漫淤法④增施有机肥⑤施用结构改良剂
5:次生矿物类型:①层状次生铝硅酸盐矿物:使土壤中粘力的主要成分,主要有高岭石组、蒙脱石组和水云母组等类型。②氧化物类:有结晶态和非结晶态两种③简单盐类:分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和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和石膏
第二章
1:土壤有机质作用:①直接提供植物所需养分②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③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砂土变紧,粘土变松,改变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和通透性④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力⑤促进植物生理活性⑥减少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
2: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直接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N(80%)P(20~76%)S(75~95%)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间接分解矿物岩石中的养②改善土壤肥力特征:影响土壤化学、物理、生物性质。
3: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碳氮比、微生物、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一般耕作土壤表层C:N在8:1~15:1,平均在10:1~12:1间;微生物C:N=25:1;有机残体C:N=25:1,微生物活动最旺盛,分解速度最快。有机质①C:N<25:1对微生物活动有力,有机质分解快,多余氮素留在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②C:N>25:1缺乏氮素营养,发育受限制,有机质分解慢,微生物和植物争夺土壤中原有的有效氮素养分使作物处于暂时缺氧的状态。
4: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因素:①温度:25~35℃最适温度,0~25℃分解速度加快②水分和通气状况:水势-0.03~0.1MPa最适,田间持水量60~80%③植物残体特性④土壤特征:a:与粘力含量成正相关性b:放线菌PH6.5~7.5细菌7.8~8.5真菌3~6
第三章
1:土壤阳离子的交换作用:交换性阳离子发生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反应。特点:①可逆性②等电量③遵守质量作用定律。影响因素:(阳离子本质特性Fe3+>Al3+>H+>Ca2+>Mg2+>K+>Na+)①阳离子所带电荷②阳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合半径③离子浓度和数量
2:从吸收物质、吸收原理等方面比较五种吸收性能的差异 ① 机械吸收:主要吸收悬液中的虚浮颗粒等不溶物质 ② 物理吸收:主要吸收气体
③ 化学吸收:化学反应中的难溶物质 ④ 物理化学吸收:离子态物质 ⑤ 生物吸收:选择性集中富集吸收
3:根据表面电荷的性质和原因将土壤电荷分为几种?产生电荷原因? ①永久电荷:硅酸盐矿物质中的硅氧片和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质而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所取代②可变电荷: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由的解离,随PH的变化而变化③零点电荷:在某PH值时,粘土矿物表面上既不带正电荷也不带负电荷其表面电荷为0④电荷数量:用阳离子交换量表示,每千克物质吸附离子的量mol/kg。
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的因素:①离子的饱和度:该离子占CEC的比例②赔补离子效应:对一种离子而言,供其它离子即陪衬离子③粘土矿物类型:在饱和度相同的前提下,有效性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
第四章
一、简述土壤中H+的来源:1.水的解离2.碳酸及其盐的解离3.有机质分解中间产物形成有机酸4.酸性大气化学物质沉降 PH<5.6酸雨5.H2SO4、HCl等无机酸的解离
二、土壤氧化还原体系的特点:1.有机无机并存,可逆,半可逆,不可逆2.本质是化学反应或有生物参与,消化作用,铁细菌3.不均匀的多种体系共存4.氧化还原平衡经常变动,不同时间、空间、不同耕作管理都回改变
三、土壤缓冲酸碱的原理:1.弱酸及其盐的存在2.土壤胶体具有阳离子的吸附交换作用。土壤缓冲酸碱液的主要体系:1.碳酸盐体系:CaCO3+H2O+CO2→Ca2++2HCO3-(6.7~7.8);2.硅酸盐体系:Mg2SiO4+4H+→2Mg2++H4SiO4;
3、交换阳离子体系:盐基离子对酸起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起缓冲作用4.铝离子体系:PH<4有效果,PH大于5无缓冲效果5.有机酸体系
四、土壤酸碱性类型及影响酸碱性因素:酸性:活性酸、潜性酸。因素:①盐基饱和度②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③土壤水分含量④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碱性:总碱度、碱化度。因素:①气候②地形③母质④植被⑤人类活动⑥盐基饱和度⑦氧化还原条件
如何调节土壤的酸碱性:酸性通常用石灰来改良,草木灰是良好钾肥又能中和酸性;碱土中用石膏硫酸磺或明矾(硫酸铝钾)黑矾(FeSO4))
第五章
一、土壤中各级孔隙的大小及特征:1.非活性孔:以吸水力1500KPa为界,孔径约为0.002mm以下。特点:土壤中最细微的空隙,保存与此间的水为无效水,根毛难以入内,微生物极难入侵,腐殖质难以分解2.毛管孔:水吸力150KPa~1500KPa,孔径为0.02~0.002mm。特点:通气良好时,土壤中毛管孔越多越好,其间水可被根毛、细菌利用,养分得以吸收和转化3.通气孔:水吸力小于150KPa,孔径大于0.02mm。特点:原生动物真菌可再辞间活动,孔隙的毛管作用力消失,除降水灌溉外其间被空气占据。
二、团粒结构
1.定义:土粒多在腐殖质作用下形成粒状或小团状大小成球形,自小粒至蚕豆粒大。
2.特点:①多级孔隙②有的大小和形状直径约0.25~10mm,<1025m的微粒团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水稳性,生物稳定性,机械稳定性)
3.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协调土壤中水和气的矛盾(大小孔隙兼备、蓄水、透气、通气同时进行)②协调土壤中央分积累与释放矛盾③能够稳定土温④使土壤具有良好的耕性和耕层构造。
4.提高团粒结构含量的途径:①增施有机肥②合理轮作,扩种绿肥牧草③合理耕作,水分管理④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三:上虚下实型和上实下虚型两种土壤的肥力的特点:1.上虚下实型(蒙金土):0~20cm质地较松软,非活性孔少,通气性好,发小苗不发老苗;20~40cm质地较重,毛管孔隙占优势,保肥力好,发老苗不发小苗,该土型有利于植物的种植幼苗期,植物生长对肥料要求不高。0~20cm有利于植物根的生长,当植物长大后,下面实型土壤可以很好的提供肥力,使植物生长的更壮2.上实下虚型:0~20cm质地较重,20~40cm质地较松软,该土型不利于植物生长,幼苗种下时虽说土壤肥力较好,但不利于植物根呼吸,长大后,下面松软,肥力差,保水性不强,使植物生长受限。
第六章
一、土壤中的水分包括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对植物生长的有效性:1.吸湿水:土壤固体颗粒从大气或土壤空气中吸持的气态水 31~1万atm 为无效水2.膜状水:由土壤固体颗粒分子引起吸持在吸附水外围的连续液态水膜 31atm~15atm无效水 15atm~6.25atm有效水3.毛管水:①毛管上升水(有效水):地下水沿毛管上升力充满毛管孔隙肿的水分②毛管悬著水(有效水):底下水深,降水或灌溉后,借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下渗的水4.重力水:旱地无效水,水田有效水
二、土壤水分的几种表示方法:1.质量含水量(重量)=土壤水质量/干土重量*100%2.容积含水量=土壤中水容积/土壤容积*100%3.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4.土壤贮水量:一定体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
三、土水势包括的分势:1.基质势:受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水土势用ρm表示(负)2.压力势:土壤水饱和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力而产生水势的变化(正)3.溶质势:土壤水中溶解的溶质而引起土壤水势的变化(ρs)(负)4.重力势:由重力引起土水势的变化(ρg)
四、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1.土壤质地2.土壤结构3.土温↑水的粘滞力和表面张力↓ φm↑土壤水吸力↓4.与土壤中水分的变化过程。如何评价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示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
五、土壤空气与大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1.CO2含量高于大气5~10倍2.O2低于大气18~20.5%3.水汽质量分数高于大气4.含有还原性气体
六、土壤空气与大气是如何交换的:1.整体交换(气体质流):温度、气压、风、降水、灌溉2.气体扩散(土壤呼吸):气体分子由浓度高(分压大)→浓度低(分压小)处运动。
第七章
一、土壤形成中影响因素及其作用:1.母质:地壳表面的岩石经风化变为疏松的堆积物。土壤的物质基础,土壤的前身,土壤中植物所需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2.气候:①对土壤风化作用的影响,影响矿物质分解合成和淋失②影响植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③影响矿物质的迁移3.生物因素:(主)是突然形成、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①动物②植物③微生物4.地形:影响土壤中的物质,能量交换,不提供新物质
二、在潮土中主要的成土过程(土壤发生的基本过程)①原声矿物的分解及粘粒矿物的形成2.有机质形成,分解3.物质的迁移,溶迁,还原迁移,螯迁
三、我国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①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一是东部沿海的湿润海洋土壤地带谱二是西部的干旱内陆型地带普②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喜马拉雅山珠峰③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第八章
一、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1.介质中的养分浓度2.光照与湿度3.土壤水、气状况4.化学性质5.养分介质中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二、简述施肥原则,阐述这些原则的意义:1.养分归还学说:①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最终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②对恢复及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的意义2.最小养分学说:①决定植物产量高低的是相对含量最小的那种养分②觉得我们施肥的种类,做到施肥要有针对性3.报仇递减律: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作物增产量减少②确定施用肥料用量,不要盲目施肥④综合银子作用律:①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影响作物的产量②产量的形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要考虑养分供应,也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其评定条件:必需营养元素16种:氢、氧、碳、氮、磷、钾、硫、钙、镁、铁、铜、硼、锰、锌、钼、氯。评定条件:1.该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缺乏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缺乏该元素之后,植物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该元素后,这种症状才能消失3.该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或物质构成,对植物起直接作用,而不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间接作用。何谓营养元素的直接作用:该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或物质构成
四、大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在0.1%以上(占干重),包括C、H、O、N、P、K、Ca、Mg、S。元素:质量分数少于0.1%,有的只有0.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μg/g,它们是铁、铜、硼、锌、锰、钼、氯7种。植物营养三要素:氮、磷、钾。有益元素:豆科:钴;茶树:铝;水稻:硅;紫玄英:硒
五、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植物营养元素含量不同,氮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某种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生理效应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在合理施肥中的指导意义:施肥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只施N、P、K肥,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病状施用不同的肥料。
六、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按照功能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C、H、O、N、S 第二组包括P、B、(Si)第三组包括K、(Na)、Ca、Mg、Mn、Cl 第四组包括Fe、Cu、Zn、Mo
第九章
一、氨态肥特点:1.易溶于水速效氮肥,作物直接吸收2.NH4+易被粘土胶体固定3.碱性条件易挥发4.通气好条件下易硝化,加速氮淋失
硝态肥特点:1.易溶于水,溶解度大,速效肥料2.易吸湿,易结块3.易随水流失4.可进行反硝化作用5.易燃易爆
二、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施入土中后的去向:铵态氮肥:施入土壤之后容易被土壤无机胶体吸附或固定,可以氧化成为硝酸盐或被微生物转化成为有机氮。在碱性和钙质土壤中容易发生挥发损失。
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固定,能被土壤微生物还原成氨或反硝化成为气态氮。
三、如何合理施用氮肥:1.深施盖土原则2.避免硝态氮的淋失与反硝化(硝态氮肥不作基肥,追肥后避免淹灌,不与未腐熟的有机肥混合)3.合理的水肥综合管理4.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时期等,确定施用氮肥量,提高氮肥利用率5.土壤的供氮能力是合理施氮肥基础6.正确选择肥料的品种7.把握施肥量
四、土壤中氮形态以及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
五、铵态氮肥的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方法:特性:1.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无机胶体吸附或固定,与硝态氮比,移动性较小,临溶损失少,肥效长缓2.可氧化为硝酸盐或被生物转化成有机氮3.在碱性和钙质土壤中易发生挥发损失4.高溶度的氨会导致植物中毒死亡,尤其是在作物幼苗阶段5.作物过量吸收氨态氮,对Ca+、Mg2+、K+等的吸收产生抑制作用。合理施用方法:1.液氨:水田施用液氨随水注入稀释,多次犁肥;旱地施用,宜采用注入方式;施用深度粘质土壤浅些,沙质土壤深些。液氮可做基肥、追肥,不能接触作物根系。2.碳酸氢铵:施后应深施盖土;做成颗粒肥料;少量多次施用。可做基肥、追肥、种肥,施用浓度不宜过高3.氯化铵:适用于水田。不宜用于耐氯能力差的烤烟、糖料作物、果树、薯类作物等。可做基肥、追肥,不宜做种肥4.硫酸铵:适合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最好用于缺硫土壤和葱、蒜、十字花科等喜硫植物。可做基肥、追肥、种肥
六、硝态氮肥的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方法:特性:施入土壤后,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固定,与氨态氮肥相比较,移动性大,容易淋溶损失,肥效较迅速;能被土壤微生物还原成氨或反硝化成气态氨;本身无毒,过量吸收无害;主动吸收,促进植物吸收钙、镁、钾等阳离子。合理施用方法:适宜旱地施用,不宜用于水田。适宜各种作物,尤其是喜欢硝态氮的作物,如烤烟、糖料植物。可做基肥、追肥、种肥。
七、从提高氮肥利用率角度看,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1.作物种类:双子叶植物氮量大于单子叶植物,叶菜作物氮量大于瓜类和根菜类2.土壤条件:砂性土壤粒粘粒质量分数少,粘质土壤沙粒质量分数少,壤质土壤沙粒比例适中,即有砂质土壤良好通透性,又有粘质土壤保肥力3.肥料品质:氨态氮肥移动缓慢,不易流失,硝态氮肥随水流失4.施肥方法:氮肥深施
第十一章
一.如何合理施用钾肥:1.土壤供钾水平,速效钾量,缓效钾量,质地分布状况2.作物需钾特征,不同作物需钾量和吸钾量能力不同3.肥料的性质4.气候条件
施肥:1.钾一般作基肥,做追肥应早施2.易深施相对集中施3.尽量与N、P配合施用4.避免与氨态氮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使用
二、草木灰的特性及其合理使用方法:特性:呈水溶性,易被作物吸收,燃烧完全的灰白色灰其水溶性钾质量分数少,肥效差。含磷属枸溶性,对作物有效。因含氧化钙和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使用方法:可在酸性土壤作基肥、追肥、盖种肥。基肥:每公顷750~1500kg,使用时可加湿土或水。追肥:撒于叶面。盖种肥:用于睡到、蔬菜育秧。作根处追肥1%为宜。草木灰为碱性,避免与氨态氮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使用
一、有机肥的作用:1.营养作用:①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②含有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机养分以及有益于土壤的有机物质③含磷有机化合物不含氮的化合物2.改土作用:①有机肥能增加和更亲土壤有机质②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③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3.刺激作物生长
二、堆肥的过程:①发热阶段②高温阶段③降温阶段④后熟保肥阶段
调控技术:原料C/N比。一般秸秆等基本材料C/N比较高,堆肥起始堆制时的C/N比在30:1~40:1之间。必须加入含氮丰富的人、畜粪尿或化学氮肥调节C/N比才能加速分解
第十章
一、过钙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好处:减少与土壤接触,可以起到保氮(氨态氮)作用。
二、过钙的成分、性质和施用技术:成分:1.Ca(H2PO5)·H2O(P2O5)14%~20% 2.硫酸钙 40%~50% 3.硫酸磷酸3.5%~5%性质:灰白色粉末或颗粒,呈酸性,具腐蚀性易吸湿块。施用技术:1.可做基肥、种肥、追肥2.集中施用(与土壤接触少)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4.可以根外追肥。
三、如何合理利用磷肥:1.土壤供P状况2.作物需P量特征与轮作中的分配3.肥料间的配合施肥:1.可作基肥、种肥、追肥2.集中施用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4.可做根外肥
第五篇:土壤复习题
一、概念
1、土壤肥力
2、配方施肥 3、根外营养
4、土壤孔隙度 5、土壤容重
6、土壤养分
7、肥料
8、BB肥
9、土壤热容量
10、土壤的缓冲性
11、土壤盐基饱和度
1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13、绿肥
14、土壤导热率
15、土壤养分有效性
16、C/N
17、凋萎系数
18、肥料利用率
19、田间持水量 20、作物营养临界期
21、厩肥
2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23、土壤胶体
24、土壤的酸碱性
25、土壤通气性
二、简答题
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分类?各类之间的关系?
2、好气性和厌气性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特点各是什么?
3、施肥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4、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5、植物吸收养分(N、P、K)的形态及方式。
6、施用微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氮肥的损失途径有哪些?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如何提高磷肥、钾肥的利用率?
8、根外追肥的基本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9、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提倡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有什么作用)?
10、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有什么影响?
11、土壤水分有几种类型?其有效性如何?如何调节土壤水分---调节水分的措施?
12、如何调节土壤温度----调节温度的措施?
13、影响堆肥腐熟的因素有哪些?
14、土壤的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有什么作用?
15、土壤胶体类型及其特性?
16、土壤空气交换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7、养分吸收类型及迁移方式
18、铵态氮肥的共性?常用铵态氮肥的种类、性质及如何施用?
19、常用硝态氮肥的种类、性质及如何施用? 20、酰胺态氮肥的种类、性质及如何施用?
21、常用磷肥的种类、性质及如何施用?
22、常用钾肥的种类、性质及如何施用?
23、高产土壤有哪些特征?培育高产土壤有哪些措施?
24、复合肥的种类、性质、优点及其计算。
25、土壤五大成土因素与土壤五大公害。
26、土壤孔隙类型及其理想孔隙性指标。
27、有机肥料的种类和性质?
28、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及其耕性。
29、植物营养诊断(缺素症)。
30、施肥基本原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率)
31、配方施肥的作用和依据及养分平衡法配方施肥技术。
32、实验部分:玻璃仪器洗涤的方法、顺序与洗涤干净的标准;采样与制样;试剂种类与标识;空白实验与平行实验;分析天平使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