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被概论

时间:2019-05-14 15:3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壤植被概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壤植被概论》。

第一篇:土壤植被概论

《土壤植被概论》野外实习报告

学 校:商洛学院

系 别: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

专 业:地理科学

姓 名:曾 科

学 号:09114155

指导教师:张红侠

谢 璐

实习地点:陕西省商洛市牧护关

实习时间:2011.06.25—26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验证和巩固地理科学知识,学习地理科学方法,端正地理科学态度,更好地领会地理科学精神。在专业训练方面,学生能掌握野外实习的工作程序、实习路线和实习点的选择、实习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野外判别方向;在综合素质训练中,能很好地锻炼创新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与人共处、磨炼意志、培养遵守纪律、身体力行的良好习惯。因此,学院和系上历年很重视地理科学各门有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有野外实习的课程,在资金保证、组织管理、联系协调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按照09版地理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实际,我们进行了本次地理科学专业的《土壤植被概论》课程的野外实习教学环节。本次地理野外实习,学生通过到牧护关进行土壤和植被实地调查,采集土壤和植物标本。掌握了土壤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等方法,同时也对牧护关地区的土壤和植被状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牧护关的土壤植被资源及旅游资源开发有了一定认识并且对其开发和保护有自己的认识。

二.实习区域概况:

1.商州概况:

商州,位于华夏龙脉——大秦岭的南麓腹地,是陕西的东南门户和大西北通往东南诸地的交通要道。全区总面积2672km2,辖30个乡镇、办事处,396个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5万。既是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施区,又是省级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的核心区。

全区30个乡、镇、办事处下设有村民委员会409个、村民小组3002个,居民委员会31个。全区设4个街道办事处,16个镇,10个乡,即城关街道办事处、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刘湾街道办事处、陈塬街道办事处;孝义镇、夜村镇、白杨店镇、张村镇、沙河子镇、杨峪河镇、金陵寺镇、黑山镇、杨斜镇、麻街镇、黑龙口镇、牧护关镇、大荆镇、腰市镇、板桥镇、北宽坪镇;上官坊乡、闫村乡、麻池河乡、三岔河乡、红门河乡、西荆乡、李庙乡、蒲峪乡、龙王庙乡、砚池河乡。

1.1地质地貌概况:

商州地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由铁炉子向东至马角一线,北部属华北准地台西南缘的商渭台缘褶皱带,南部属秦祁地槽东秦岭褶皱系的加里东和华里西褶皱带。

商州地貌是东秦岭山地地貌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以中、低山体的土石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区最高点秦王山海拔2087米,最低处两岔口刘一村南湾海拔543米,相对高差1544米。境内主要山系,西北有秦岭主脊通过,北有蟒岭横亘,南有流岭逶迤,中有熊耳雄踞,构成了北、西、南三面高崇,向丹江河谷倾斜的趋势。河谷川塬地貌区主要分布于丹江及其主要支流两岸。地势开阔,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是基本农田集中分布的农业区,其成因是流水侵蚀—堆积作用。该区分布面积为588.6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2.4%。低山丘陵地貌区主体位于境内北部和东北部及中部的广大地区。总面积1211.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5.96%。海拔800-1200米,相对高程100-300米。此类地貌区植被稀少,基岩裸露,沟壑发育,水土流失严重。中高山地区:分布于境内西北部和西部秦岭南翼,西南部和南部的流岭,东北部的蟒岭,总面积837.0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64%,海拔1200-2000米,相对高500-1000米。山大沟深是本区的主要特点。沟谷多呈箱形,谷坡陡峻,多在30度以上。耕地分布于梁、洼、槽及沟道,陡坡地所占数量很大,是弃耕还林还牧的重点地区。

1.2气候水文概况:

商州地处中纬度,西北有秦岭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向着东南开口的山川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伸进,因而形成了暖温带南缘过渡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春长,夏秋短,水热同季,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风雹灾害多。受山地地貌影响,气温随海波增高而递减。多年平均气温东南高、西北低。降水垂直差异显著,川道少于山地,高山多于低山。多年平均降水及中部河谷川道向四周山区明显递增,具有显著的山地主体气候特征。

商州境内河流分属丹江、金钱河、灞河流域。丹江流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3.9%,金钱河流域占13.1%,灞河流域占3%。丹江水系。丹江,一名州河,亦称丹水,为长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境内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由西北方向蛇行东去贯穿全境,境内长度87.5公里,流域面积2242平方公里。本段河谷宽阔,地势平坦,干流蜿蜒,形成一系列开阔谷地,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之一。

金钱河水系。在境内有上官坊河、闫村河、黑山河、砚池河等主要支流。这些河流多属深山区季节性河流,常流量小,河床陡,落差大,宜修水电站开发利用。

灞河水系。灞河发源于蓝田县霸塬乡麻家坡以北,在高陵县汇入渭河。牧护关镇境内的全部沟溪支流均属灞河水系。水量较为丰富,但该地域地势较高,人烟稀少,河流丰枯流量差异很大,开发利用价值较小。

1.3土壤植被概况:

由于受山地地形高差变化的影响,以垂直分布为主,兼有以丹江河谷为中心的东西向条带分布规律。垂直分布:在海波1300米以上的山地,桦木林地,华山松及栎林混交林地多为棕壤。脚坡垦殖后为石渣土,两山之间的沟谷底部为淤土或潮土。海波1000-1300米的油松与栎林下,是粗骨性褐土向粗骨性棕壤的过渡地带,河道两侧为淤土、潮土或少量水稻土。海波700-1000米为褐土地带,坡地多为褐土性土,塬地为淋溶褐土。海拔543-700米多为淤土、潮土和水稻土。由于地形切割破碎,人为经济活动不一,垂直分布规律无绝对高程界限,呈犬牙交错状分布。条带分布:丹江自西北向东南,形成全市最大的川道谷底。沿丹江两岸,由成土母质河流冲积物发育形成一条淤土带。川道人口秘籍,在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淤土发育成不同土种,以村庄为中心向四周呈现出水平分布的规律。近村土壤多因施用有机肥,精耕细作,土壤肥力高且颜色发黑,稍远则肥力降低,颜色发红或发黄。更远则为肥力贫瘠的红沙土或淤沙土。土壤类型:据1981年土壤普查表明,境内土壤可分为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淤土)、褐土、黄棕壤、棕壤、紫红土7个土类,16个亚类,29个土属,82个土种。

境内木本植物共有259种。草本植物发现的有820种,采集鉴定标本249种,分属58科。由于山地的影响,气候条件沿垂直方向变化。随着高度的增加,植被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形成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带。商州的植被分带(区),可分为低山河谷栽培植被区,(海拔1200米以下),低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200-1800米),中(高)山桦木林带(海拔1800米以上)。

低山河谷栽培植被区。此植被区主要分布于丹江、南秦河、板桥河、大荆河河谷川道及其两侧坡塬和山地,海拔1200米以下,山势较低,地形开阔平缓,水热条件较好,是境内主要的农作物、果树、用材树栽培区。本区的木本植物主要是落叶用材树、经济树。针叶树有天然的侧柏林,人工抚育的小片油松林。草本植物主要是各种农作物以及杂草。本区植被突出的特点是受人工影响大。

低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带。分布于海拔1200-1800米的广大地区,面积在境内所占比例最大。此类地区植被良好,下部有栓皮栎林,山杨林等群系,还有油松林,白皮松林等。上部以油松林、华山松林、锐齿槲栎林、槲栎林、山杨林等群系为主,还有白皮松林,青冈林、毛栗林等群系。

中(高)山桦木林带。分布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带,多在秦岭主脊部分,以秦王山地区最为典型。组成桦木林的优势树种是红桦,其次是牛皮桦、白桦、光皮桦。林中其他乔木有华山松、辽东栎、山杨、椴树、鹅耳枥、千金榆等。林下灌木有松花竹、六道木、照山白、忍冬、荚迷、杭子梢、绣线菊、花楸、榛子、杜鹃等。另外还有草本植物和一些经济价值很高的菌类,如天麻、猪苓、灵芝等适生在本区。

2.牧护关概况:

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1997年被列为建制镇,是商洛市的四个边贸镇(牧护关镇、富水镇、漫川镇、石门镇)之一,被商洛市确定为“西大门”,进行重点建设。牧护关镇地处秦岭之巅西侧,渭河支流霸河的源头,312国道从镇区穿过,位于西安市和商洛市两个大中城市的中点,区位优势突出。境内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集市贸易比较发达,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很大,首先发展牧护关镇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幅射带动作用。牧护关镇总面积80.4平方公里,在耕地5587亩,林地13.8万亩,油松飞播林8.9万亩,以苜蓿为主的草地1688亩,林草覆盖率达78%。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紫豆角为主,经济作物以麻、药材、核桃及反季节香菇为主,畜牧业以猪牛为主。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是金、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全镇属暖温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号称“自然空调”年平均气温10.3℃,平均降雨量867毫米,雨量丰沛。

2.1位置和行政区划: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牧户关镇地处秦岭山脚,丹江源头,商州西北边陲(商洛市的西大门),距州城46公里,自古便是商洛出深山进平原的关口要道,亦是商贾游客必经的驿站。现在的牧户关312国道、101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更为便利。境内群山环绕,沟岔纵横,山川兼具。全镇辖 8个行政村,秦岭村,秦关村,秦韭村,秦政村,秦茂村,西沟村,张店村,香铺村,全镇2351户,10041人。当地盛产土豆,玉米,板栗,核桃,麻油等。

2.2气候植被和自然风光:

牧护关属黄河流域,但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上,其气候植被特点南北兼具。属于暖温性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0.3℃,夏季平均气温约26℃,冬季0℃以下时间长达85天。植被覆盖率85%以上,生长着数百种草木本植物,适宜于各类动植物种类的生长,有“天然生物博物馆”、“天然园林”和“天然氧吧”的美称。春夏山花烂漫,百花争艳;秋天满山红遍;冬天雪景飘浮云端,好一幅银装素裹的美丽画卷。景区内生态环境十分优越,风光秀丽,泉水清澈,峰岩竞秀,树木繁茂,花草林立.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春季春暖花开,日光融融,松柏吐芽,鲜花遍野,是人们踏青、游山的好去处;夏季,万木葱茏,满眼碧绿,流水淙淙,寂静清爽,是人们避暑寻幽的绝好去处;秋季,满山红叶,杂果累累;冬季,山舞银蛇,银妆素裹。

2.3牧护关生态旅游度假区:

景区分为四大功能区:一是牧护关避暑度假区,包括湘子苑、文公斋、刘秀阁、牧童乐4中风格的别墅群;二是天屏沟生态旅游娱乐区,包括滑雪(草)场、攀崖、射击、射箭、垂钓园、匹特博(彩弹气枪)、遛马场、牧羊烧烤和徒步观光游览;三是韩愈祠、湘子洞人文景观游览区,包括韩愈祠森林公园、湘子洞、商州人文历史民俗博物馆、秦巴山区生态博物馆;四是绿色农业观光区,主要包括畜牧小区以及生产一季玉米、洋芋、反季香菇、大棚蔬菜等。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层次,还推出了“农家乐”项目,已有20户挂牌营业,这里有极富牧护关地方特色的一系列餐饮食品:牧护关洋芋糍粑、秦岭之巅红豆稀饭、牧护关豆腐干、秦岭腹地酸菜杂面、牧护关紫豆角干面、文公乐大烩菜、湘子笑杠子馍、秦岭散养鸡蛋、家养野味等。

2.4地方特色产业:

1、旅游产业(1)牧护关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区有天屏沟、大铁岩沟、南沟和六郎山,景观有著名的“商州八景十观”之一的“秦岭云横”和“仙子神湫”,以及七十二箭道、胖官肚子、朝天躺、鹞子岩、吊桥瀑布、羊岩瀑布和双生柏等。(2)人文景观。牧护关是封建社会各朝代的重要关隘,是通往中原及南下的必经通道,因此,历史上留传的名人故事及诗篇众多,有杨家将守关,牧童救刘秀,韩湘子渡韩愈等民间故事,有著名诗人游历的诗篇。主要人文景观有韩文公祠、八仙斗牛官、卧云亭、三观庙、祖师庙、杨家将练名台和牛侍郎奄等。(3)旅游产业开发。商州区委、区政府将牧护关镇列为集旅游、避暑、渡假为一体的扶贫综合示范项目区。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加强民俗村建设、发展农家乐渡假旅游,通过实施“三改一建”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已完成360亩矮化核桃、80000株实生核桃栽植,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硬化了4.8公里南沟公路,栽植塔柏、金丝柳6000多株,并在农家院、小路旁栽植大叶黄杨、百日红、红叶李等观赏花木21000株,对80户重点农家小院进行了硬化和美化,并全村开通了自来水。

2、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牧护关镇同商洛市农科所共同创建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已向国家申报。生态农业建设是以实现区域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资源合理有序利用为目标,以实现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为手段,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好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其总体目标是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村新能源开发及有机废弃物处理等工程,控制水山流失,生态恶化趋势,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保型高效农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致富,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集市贸易。牧护关镇的集市贸易条件历史悠久,是商州的黑龙口镇、三贫河乡和蓝田县的蓝桥乡、葛牌乡等地区的贸易中心。现有集体、个体各类门店、摊点600余户,经营品种繁多,主要有:粮食、蔬菜、牲畜、肉蛋禽、干鲜果、中药材、布匹等。其它服务门类俱全。逢阴历二、五、八集市,平均日上集人数3000人,高峰时达7000多人,年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

三.实习过程:

1实习准备:

2011年6月25日,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两个专业81人在张红侠老师和谢璐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牧护关镇进行土壤植被野外实习,实习时间为两天。出发前我们做了各方面的准备。

首先将全班55人分为九组,每组6-7人,设组长一名,每组配备对讲机一个,方便各组在野外联系。全班配GPS接收机一个,以随时了解实习地点位置及海拔。地理野外实习包及工具一套,植物标本夹(40x30cm)一个和麻纸(吸收植物水分)。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和野外环境,每人带有雨伞,尽量着长衣长裤,所带物品轻便简洁实用。携带记录本和笔及相关资料书。最后一切准备就绪,于6月25日由学校出发,实习时间两天,计划26日下午返校。

2.实习过程:

2.1 6月25日

25日早晨6:30全部实习学生在学校西门集合,乘汽车前往牧护关镇,沿312国道途径麻街镇,红门河乡和黑龙口镇,过牧护关隧道,经过一个半小时抵达牧护关镇,然后前往牧护关生态旅游度假村秦茂村,安排学生吃饭住宿。天气状况良好,一直是阴天但无雨,天气凉爽,适合进行野外实习。

我们于早晨八点多到达住宿地后,整理自己携带物品,稍加休息,九点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秦茂村反季节袋料香菇大棚,秦茂村是牧护关镇进行旅游开发的生态村,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环境清新,发展有大规模的反季节袋料香菇,可惜现在已是六月,袋料香菇已经过了其春季生长季节,但是在大棚内还是能看到大量的袋料香菇菇袋和少量未采摘的香菇。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观察,我们基本了解了袋料香菇的生产及生长过程,得知秦茂村的香菇是无公害食用菌,是该村的重点养殖产业。袋料香菇是以山林杂木经粉粹的锯末作为生长载体,经过装袋熏蒸消毒和点种后,置于生长大棚中让其生长。袋料香菇生长对水热条件要求严格,并且袋料香菇需要有大量林木作为原料。秦茂村甚至整个牧护关地区气候、水热条件适合其生长,并且周围山上有大量的木材提供生长原材料。所以该地区的袋料香菇养殖业很兴盛,成为该地的支柱产业。香菇营养价值高,销路好,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特别是这里的袋料香菇具有反季节特点,与其他地区的袋料香菇在生长及销售季节上错开时间,能拥有更好的市场和价格。

参观袋料香菇养殖大棚,同学们的参观和提问兴致很高,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都很有兴趣。对于我们这群长时间生活在学校,平时少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的人来说,在这里体会到了在学校所没有的亲近自然的机会。

参观完袋料香菇养殖基地后,我们回到住宿的农家乐休息吃饭,为下午的进山考察养足精神。

下午一点半,在经过近两小时的休息后,老师带领我们前往天屏沟进行土壤植被观察。天屏沟位于牧护关滑雪场尽头,海拔1488m,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我们沿312国道前行到达牧护关滑雪场,因为正处于六月,滑雪场内草木生长旺盛,确切来说应该是滑草场。滑雪场有一条弯形滑道,长约600m,旁边建有滑索。滑雪场尽头有一座植被茂盛的山,经讨论决定登山进行观察。由于此山还未完全开发,因此上山路很窄很陡,上山速度有点慢。山底有从山上下来的溪流,但水量不大,旁边生长有大量的蕨类植物,山坡植物生长层次明显,最上层为高大乔木,下面是灌木丛,发现了大片的竹林,最下面为低矮草丛,生长很茂盛。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生长密度渐渐下降,至接近山顶处,多为针叶林松树,并且树底部少有灌木或草丛。土壤含水量也大不及底部,植物生长密度较低。因为此山少有人类活动,地面是很厚的植物腐殖层,以树叶和细小树枝为主,从山坡断裂处看山上土壤层不厚,下部为坚硬岩石。但是很少看见动物,偶尔见鸟类和昆虫。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前行,我们于三点十五到达山顶,但由于山顶是一条狭窄的山脊,面积较小,不便于大量人群在此停留,因此,稍作休息,我们就从山的另一面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但下山之路不及上山之路那样曲折,落差大,为流水冲击形成的滑道,我们顺此滑道一路之下,很快就到达山地山谷处。山谷狭长,三面都为高大的山峰,高度随接近山谷出口处逐渐降低。流水冲积地貌在此处体现明显,山谷两侧多从山顶冲刷下来的石块,至出口处体积渐小,土壤逐渐增多。山谷内植物较单一,主要是野菊花,未开发荒地处全是。同学们在此拍照休息,听老师讲解相关知识。

下午五点多出山回到农家乐,由于下午爬山消耗大量体力,同学们都很累,没有再安排其他活动。

2.2 6月26日

经过25日的外出参观考察,我们对该地区的土壤植被状况有了大致了解。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采集植物标本和土壤样品,带回以供分析研究。

早餐过后,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前往秦茂村的小河沟地区,该地区也主要为流水冲积和山体崩塌所形成的山谷。谷内为飞播造林区,退耕还林区。今天天气以阴天为主,气温适宜,适合进行野外工作。此次标本采集以按先前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每组带上各组的工具和必需品,在老师指导下在谷内不同地区采集土壤植物标本。组内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实习要求。我们是第八小组,组员六人:杨康,朱少波,曾科,姚萍,杨俊霞,杨盼。组长杨康。老师要求每组至少采集植物标本五种,土壤混合样品500g。

老师首先讲解了土壤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

一、标本的采集。一株植物或者植物体一部分经过压制干燥后,固定在台纸上,就是腊叶标本或干制标本。它可以长期保藏,供教学及科研使用。标本通常在野外采集,采集的标本要求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方法,才能保证质量。

(1)采集用具。标本夹(45×30厘米),标本纸(吸收植物水分用),采集箱或塑料袋,枝剪,掘根器,标本野外记录册及标本号牌,小纸袋,放大镜及米尺等。

(2)标本力求完整。为了鉴定植物的准确性,应采取具有花(果),枝(含顶端部分)、叶、根等器官的植株或其一部分。一般说高不足40厘米的草本就整株掘起压制标本,遇到很高大的植物则有时采用反复褶叠、或选取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段压制标本,若个体甚小,则可多采几株以排满标本纸为宜。木本植物标本应选择采集具有花果的枝端。叶过大者可剪去一半,但务必保留顶端。植被调查中常遇到无花无果的植物,也要采制标本,以供检验审核。

(3)标本要编号登记。每种标本皆应拴好标签,上面记有按一定顺序编排的号码,每种植物若重复多采时应持相同号牌。若植物叶片巨大,需要分段分别压制时,亦挂同号但注明a、b、c等字样。如果果实或种子单独用小袋装置,袋上要注明与此标本同一号码。

采集记录要在采集时登记,避免追忆发生的错误。采集号、产地、海拔高度、生境、习性、植株高度均需记载清楚,凡压制后容易发生变异的各器官特征都应立即填写清楚,如颜色、大小等。

二、标本的制作。

(1)压制方法。所采标本应当时压好,标本之间隔以数页纸。果实较大时需要用纸垫平;适当剪除重叠过多的枝叶;叶子必须正反两面都有;花被展开;脱

落的果实、花和叶装入纸袋与标本放在一起。放好后将标本夹程度夹紧,放在日光斜射的通风地方。以后每天都要更换干纸,同时加以必要的整理。等标本稍干隔纸可略减厚度,夹子则宜稍增压力。正常晴日约七八天可干。每天换下的湿纸在阳光下晒干或烘干,以备换用。

(2)上台纸。这项工作一般在室内进行。将干燥标本用针线或透明胶带固定在洁白坚硬的台纸上,同时附以采集记录。从而完成腊叶标本的全部制作过程。腊叶标本的质地干脆易断,使用和搬动进需要注意保护,不能随意从成套标本中抽拉、硬塞,也不能随意翻动干燥的叶片和花被等。标本一般应按科、属分类存放,既便于查找,又不易损坏。

由于条件有限,我们这次主要是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初步制作,然后做好标记带回。然后老师又讲解了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次土壤样品采集是耕作层多点混合样的采集,耕作层的多点混合样采集是为了分析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作层中养分的动态变化和供求状况,我们这次的采集样品用于土壤的质地和粒级分析。其基本方法是:先选取肥力均一的块地(可大可小),按S形布点,每点先铲挖20cm弃去,然后向下用环刀取土。以此方法采集五到十个点的土样,然后混合,用塑料袋装好,留下500g带回分析。

听完老师讲解及要求后,同学们便分进行采集。我们第八组把组员进行分工,各自采集一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标本,然后回来一起汇总进行取舍制作标本。最后我们采集了木本、草本植物根茎叶和花等不同植物部位共11种种标本,如红豆杉,圣蕨,野百合,槐树,橡栎树,五味子等,由于一部分植物是以前从未见过或者是当场不能辨认出来,只能先制作成标本带回,事后请教老师。

采集完植物标本,全组接着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由于是耕作层的土样采集,我们找了一片种植黄豆的旱地,避开植物,尽量不影响到植物生长,选取了十个点按照采集方法进行土样采集,留下大约500g土样均匀混合,带回分析。该地区土壤含水量较高,内含大量植物腐殖质,沙砾等级小,适合植物生长。

土壤植物标本采集完成后,我们又对山谷内自然环境进行一番考察,然后就回到住宿地点。至此,本次实习主要任务完成,全班九个组均完成各自任务,带回大量各种植物标本及土壤样品。

午饭过后,我们就徒步抵达牧护关镇中心,等候归校汽车。下午三点半,我们乘车回到学校。至此,此次实习圆满结束。

四.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历时两天,行程一百多公里,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未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同学们都严格遵守实习中应该注意的相关规定,在实习地点和当地群众相处融洽,爱护当地的植物,注意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习工具和装备均保护完好,对采集的标本也都编号统一交由老师或放到实验室。实习过程中未碰到恶劣天气状况,实习过程比较顺利。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植物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两本书上的相关只是通过实地了解和考察,有了深入的理解。把书本知识同自然实际结合起来,增强了我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牧护关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了系统的认识,了解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如反季节袋料香菇养殖,马铃薯种植等。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解也对我们分析区位资源环境和旅游开发有所帮助。

在此次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通力合作,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体现了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品质,也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进行野外实习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让我们对野外生存实习的相关事项有所了解。希望学校在条件允许下,以后能多进行此类实习,既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加深巩固,又有利于锻炼我们的动手和观察分析能力。

第二篇:庐山植被与土壤

浅析庐山的植被与土壤

08地理科学一班 张丹 0810030118 实习地点: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主要内容:庐山的植被与土壤。庐山植物概况、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区系特征。庐山植物分布种类及丰富,据初步统计有2231种,1019属,其中蕨类植物41科83属217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4种,被子植物154科902属1017种,庐山野生植物中有不少的稀有和珍贵的植物,野生种的比例相当高,达91.8%。由表 1 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1)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丰富,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主要成分。2)温带、热带区系成分的渗入,反映了庐山植物区系过渡性的特点。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阔叶林和针叶林。

(一)、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叶薄、草质、淡绿色。

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洞、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我们实习所看到的主要是秀峰那一个点。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1)乔木: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白楠等。落叶树种有锥粟、四照花等。(2)灌木: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山鸡椒等。(3)草本:主要有淡竹叶、沿阶草等。

(二)、针叶林: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2.扁柏林:扁柏是一种针叶松,呈塔尖状,叶子呈鳞片状。庐山典型的扁柏林主要分布在海拔约1050米的回龙路旁。我们在回龙路1000m处,作了扁柏林的样方抽查。扁柏林分布在山坡中部、上部或山脊平坦处。对土壤适应性,能耐中性和微碱性,耐干旱瘠薄。庐山扁柏林多分布在东谷回龙路两侧,西谷如琴湖西测。我们所看到都为树干通直的纯林。扁柏属于松科,裸子植物,喜凉爽湿润气候。扁柏树皮为红褐色,裂成薄片,枝条为水平性状生长,枝条背面有白线或微被白粉。

四、开发利用: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庐山的茂密的山林植被,是庐山景色秀丽、水源丰沛、气候凉爽的命脉所在,被作为庐山八大景观资源的重点之一,加于保护、加于开发。

在庐山植被开发和保护问题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A 尽量不破换已存树种,保持当地的物种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在有特殊需要引进新物种时应该充分考虑其与当地物种的竞争等生态关。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建立保护区,加强管理,经济开发与保护植被相结合。

B 利用植被资源发展旅游资源,例如著名的“三宝树”、月照松林景点等。但是在景区的植被种植要注意植株的选择和植株种植密度等,不仅要考虑植被与环境的结合,也要考虑旅游的心理作用。

C 特色产业庐山云雾茶的生产。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资源合理发展茶业,通过有效的科技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并将其做成庐山的品牌产品。庐山土壤实习报告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庐山在“中国土壤区划”中,属于中国红壤及黄壤带中的华中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区。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积阶地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域;400--1200米之间山坡地带,为黄壤和棕壤的分布区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为山地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区域。

三、主要土壤类型

(一)垂直地带性土壤

1、红壤: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二)、非地带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

2、山地沼泽土

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3、古红土

古红土它分布在海拔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另外,在1000多米还有网纹层,说明这是庐山在抬升过程中形成的。

结束语:庐山的植被景观丰富多样,珍稀物种也相当多,但是在我们实习过程中,原生植被并不多见,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争议,例如植被分布区域界定等。而土壤分类方面我们仅仅只是参考资料并未作详细的调查,但依据资料数据我们还是可以将庐山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分类做出相关的分析。

第三篇: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可借鉴之处:

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案例中,教师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学习者的起点能力水平分析:如:全世界各媒体都开始了宣传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活动。这样学生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有所增强。认知结构的分析:如:沙尘暴的肆虐,多种珍贵动植物的濒临灭绝,平时的课上经常性地给学生灌输一些环保意识,通过班会等形式举行了各种相关活动,比如环保小报宣传展、环境日宣传板报展、回收废旧电池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在思想认识上奠定了基础。学习者态度的分析:如:学生明白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及人类的重要性,这在知识理论的认识上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我国植被类型、植被特点、我们该如何去做引起学生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

二、建议:

在学习者分析中缺少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现在初一学生对环境破坏的影响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需要老师的引导,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或一些图片来让学生认识环境破坏前后对人类的影响,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白爱护植被对自然界及我们人类自身的重要性。

第四篇:植被实习报告

植被实习报告

院 系:地理科学系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吴锡麟、杨柳艺

实习目的:通过植物与环境的野外观察掌握实习区域植被概况、了解实习区域植被类型、学会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掌握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的主要方法,并学会初步整理分析资料,从而认识实习地区植被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

实习时间:2010 年7月7日——2010 年7月10日

实习地点:溪源宫附近乔木林、鼓山、长乐机场

实习内容: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生态效应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观察,以及观察植物、植物群落过渡类型的变化。进一步认识其生态类型特征及生长习性。

实习工具:放大镜、笔记本、铅笔、枝剪、皮尺、钢卷尺、测绳

一、实习区域概况

福州处于中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植被地带。为祖国南方的重要林区之一,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多遭破坏,现状植被以次生植被为主。主要树种有马尾松、竹林、柳林、榕树等;沿海地带有红树林及沙生草木等。福州市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林明显多于阔叶林。针叶林树中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其中马尾松尤为突出。阔叶树中以壳斗科为主,如米槠等,其次为樟科,如樟,楠等。桑科榕树分布也较为普遍。

福建较稳定的天然林已很少见,绝大多数地区多为次生林。除地带性的森林类型外,尚有:

(1)马尾松次生林:多生长在土层较瘠薄干燥的阳坡及几经砍伐的阔叶林中或林缘,为境内分布最广的常绿针叶林,常成带状分布在山脊。

(2)人工经营的杉木和毛竹林:杉木多分布海拔700米以下土层肥厚阴湿的山坡中下坡。

(3)人工经营的经济林:有油茶、油桐、板栗等。多为小面积经营,较零星分散。闽北地区油桐、油茶常与杉木林混交。

(4)低丘平原地区的片林、散生木和沿海防护林:主要分布在闽东南沿海地区,多零星分散,唯相思树、桉树类较为成片。沿海地带大规模营造的防风固沙防护林,多为木麻黄林带。

(5)灌木林:多因森林遭乱伐或火烧后逆演替而成。在较干燥的空地上,以芒萁最为普遍。还有芭芒、白茅等。有些地方混生一些灌木。在湿润的空地上,主要有柳叶箬等,也见石松、牡蒿等。在土壤侵蚀剧烈的地方,岩石裸露、岩缝间常生长有红花石蒜等。

(6)人工植被:福州地区人工植被有3个类别:农作植被,主要有水稻、小麦、甘薯等;果林植被,主要有柑桔、橄榄等;经济林植被,主要有茶、油茶、茉莉花等。

二、实习区域植被类型

福建森林植被的区域划分,在水平方向上大致辞以闽中大山带为界,即西起永定下洋,沿博平岭山脉,经戴云山、飞鸾至三沙湾入海一线,东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西北部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在同一地带内,由于纬度、海拔高度等的差异,其森林的组成成分也有所不同。

(一)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地带内的原生植物群落,除个别地方保存较为完好外,大多已破坏殆尽,现存的多为次生林、人工林或残林。主要的森林植被类型有:

1、季风常绿阔叶林

小片星散分布于海拔200~500米以下的丘陵或谷地。主要森林成分由桃金娘科、樟科与壳斗科的热带、亚热带属种组成。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块状星散分布于海拔400~500米以上至1200米以下的深山大岭,其上层乔木以壳斗科树种为主;主要优势种有米槠、樟树及少量落叶树种的枫香等。在林缘或阳坡处多为木荷杨梅或马尾松等多树种混生。中下层乔木不多,常见的有香叶树、红皮树。

3、天然次生植被

面积小,林相极不整齐。多分布于荒山荒地上,呈现不同阶段的演替系列。

4、海岸植被

有三种类型,不受海潮侵及的海岸有星散分布的海岸丛林,组成种类的露兜树、黄槿等,常见灌木有苦槛兰、苦郎树等;沿海还分布有人工营造的木麻黄林防护林。草本植物广布于沙质海滩上,有虎尾草等。

(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地带内相对稳定的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但因森林开发利用时间较长,原始林已少见,出现了许多天然次生以及人工营造的各种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

1、常绿阔叶林

一般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的丘陵山地,其种类的区系成分以壳斗科为主。林相较整齐,层次较明显,常可分3~4层。

2、常绿针叶林

主要有马尾松林、杉木林和黄山松林,局部地区有小片柳杉林、福建柏林和油杉林。马尾松林分布最广。马尾松林林木稀疏,生长高大,林中常混生长甜槠、木荷、枫香等。灌木层常见有继木、石斑木等。在岩石裸露山地或海拔较高的山脊,下草常由白茅、芒、野古草等组成,或以芒萁等组成,或以芒萁占优势。

3.竹林

主要是毛竹、其次有刚竹、篓竹、紫竹等。竹林大部分处于半自然状态,部分为人工经营。毛竹分布范围广,海拔千米的高山尚可见生长良好。林下灌木层不明显,可能与挖笋等人为活动有关。

4、灌木林

分布颇广,但面积不大,多由常绿阔叶林屡受破坏后逆行演替而成。常绿灌木林多见于山地丘陵地势。

三、植物与环境的野外观察

1、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植物立地条件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变化,导致植物、植物群落分布和生长状况变化的规律。

2、主要内容: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生态效应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观察,以及观察植物、植物群落过渡类型的变化。进一步认识其生态类型特征及生长习性。

(1)溪源宫河流沿岸地带:这里的地下水位由岸边到路上高地逐渐降低,便导致土壤及其理

化性质的渐变,相应地可以观察到植物由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到湿生植物、中生植物等逐渐过渡的类型。

(2)溪源宫附近较高的坡地:观察自上而下的环境演变,以及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水

分、粗骨性程度的明显变化。以及这些环境变化使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布发生相

应变化的观察。

(3)溪源宫附近不同坡向的地段:观察阴坡与阳坡的光照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和植物种类的变

化。

(4)长乐机场附近海滨地区:注意观察土壤含盐量的逐渐变化,同时应注意地下水位的影响。

观察淡水区和咸水区以及中间各种过渡环境的植被类型和滨海防护林。

(5)鼓山自然保护区:了解鼓山森林植被群落类型、代表性植物;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观

察不同坡向和不同海拔高度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种群分布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类型的演

变。

3、实习工具:放大镜笔记本、铅笔、枝剪、皮尺、钢卷尺、测绳

四、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

1、目的与要求:植被是一个地区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植被调查是从调查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入手,加以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实验工具:测绳、皮尺、钢卷尺、标杆

3、实验步骤:

a.用测绳或皮尺在群落中设置5*5m样地,调查每个样方内乔木、灌木

b.样方内乔木记载每株树(胸径4cm以上)坐标、树高、胸径、冠幅、第一活枝高、繁殖方式生长状况等,记录数据。

c.记载每种植物的名称、株数、平均高度、生长状况、分布状况等,记录。

五、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目的与要求:通过实习学会采集和压制植物标本的方法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主要内容:选择某一地点作为基地,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植物标本,记录、压干、订制和填写标签。实验仪器:植物标本夹、笔记本、吸水纸、台纸、针线、枝剪、挖根器、塑料袋、记录表、植物标签、铅笔、地形图等。

实验方法:各种植物的采集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种类型的植物分类特征不同,采集时应注意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木本植物选取具有花或果、形态完整、无病虫害、含有顶芽的侧枝作为标本,草本植物选取含有花或果的整个植株连根掘起。

每采一份标本应及时挂上标签,编上采集号,在野外记载本上详细记录采集地点、日期、海拔、生长特征、植株颜色、气味等。

标本制作:对所采标本要及时压制。打开标本夹,在一块标本夹上铺上若干层吸水纸,取一份标本整齐有序地平放在上面,对过长的草本、藤本、蕨类植物标本可以曲成几曲,标本放好后铺上一层

吸水纸,再放一份标本,再铺一层吸水纸。直至把标本压完,将另一块标本夹压在上面,两块标本夹用绳子捆紧。

为了使压制的标本迅速干燥,尽可能地保持原有色泽,应及时更换吸水纸。打开标本夹,用干燥的吸水纸换下潮湿的吸水纸,开始时每天换两次,三天后每天换一次,一般一周后标本即已处理干燥。换下来的纸可在太阳下晒干,或在烘箱中烘干,继续使用。

标本压干后,要装订在台纸上,台纸的纸质要求厚实、坚挺,上面光洁,白色,规格一般为28×38厘米。一张台纸装订一份标本,用针线或狭纸条固定,结头打在台纸背面,在台纸的左上角贴上野外记载卡,左下角留出一定空间加盖入库流水号及标本室章,右下角留作粘贴定名签。装订好的标本通过消毒、鉴定后,一份完整的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六、小结

植物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野外实习的特点是从课堂和实验室走向大自然,在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植物界中,进一步辨认各种类型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活方式、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种间与同种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分布、数量动态及其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从而初步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显然,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野外实习,既要运用课堂里和书本上学得的知识,进一步了解自然,又能加深和补充课堂学习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学习的重要环节。

七、体会

通过野外实习,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毅力、耐心、恒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体验了野外工作的艰辛,为以后从事相应的工作汲取经验教训。

第五篇:实习报告(植被)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植被实习

一、植物地理野外实习常用仪器、用具的准备

野外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应事先周密的准备和仔细检查。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工作,以及时间的长短,人数的多少,来确定设备的各种类型和数量。

常用采集用具与其他仪器:

1、采集包:用帆布或人造革制成的双肩背包,用来装载采集土种的小型标本和各种小型采集用具

2、采集桶:用帆布做成的圆筒或用小的塑料桶。用以滨海实习采集海藻标本或各种水生植物

3、采集箱或塑料袋:用来临时装放采集的一般新鲜标本

4、标本夹:最好是轻便的,易于途中携带,用来就地加压标本

5、掘根器:用来挖掘植物的地下部分

6、铁铲:用以挖掘土壤剖面,以及挖掘具有较深的植物地下部分

7、枝剪或高枝剪:分别用来采集不同高度的木本或有刺植物

8、手锯:小型的钢板锯,用来锯较大的树枝

9、钢卷尺:用来测量土壤剖面积植物高度和胸径等

10、吸水纸:用草纸、毛头纸或旧报纸供压一般植物标本吸水用

11、采集纪录册:专供野外采集时作原始记录用,每采一种植物都要详细的填写

12、号牌:用硬白纸裁成长约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块,一端打洞穿线,系于植物标本上

13、铅笔:用来填写采集记录和号牌

14、样方测绳:用来样地调查,测量样方的边长

15、海拔仪:测量海拔高度

二、实习内容

1、识别常见的植物;

2、学会初步整理分析资料,认识实习地区植被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要求对调查地区常见植物有一定鉴别能力;

3、了解实习区基本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4、样地的设置,观察描述样地环境特征,拉方、统计和登记样地植物种类、群落属性标志和数量标志,初步整理样地调查数据和分析植物群落特征。

5、学会采集、制作植物标本

6、编写实习报告

三、河北省植被概况

植被是地表生长着各种植物的总称。是指一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它包括由自然生长的植物组成的自然植物以及由人工经营、栽培管理的各种作物、林木组成的人工植被等。

聚生在地表的各种植物彼此以一定的相互关系,形成有规律的组合。这种组合称为植物群落。因此,也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植被就是该地区所有植物群落的总体。植被是自然环境要索之一,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中其它因子(如光、热、水、气、土等)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植被,对于认识和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对于充分利用植被资源和改造、利用、保护自然环境,进而提高生产能力,部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被概况

1、地带性植被:本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构成群落的乔木全都是冬季落叶的阳性、半阳性阔叶树种,林下的灌木也是冬季落叶的种类,草植物到了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或以种子越冬。到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树木的鳞芽开始萌发,形成新叶,花芽发育形成花序,林内的草本植物形成叶丛,整个群落季相全新。进入夏季,群落枝繁叶茂,一片葱绿。秋季是生长末期,整个群落个体以逐渐枯黄和落叶适应气候变化,最后到达冬季季相。

生活型:组成河北省落叶阔叶林的生活型谱,体现了本地的环境特征。我们对燕山、太行山落叶阔叶林区的植物作过粗略统计,核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占42.1%,其次为高位芽植物占25.5%,第三位为隐芽植物占15.o%,其它为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比例分别为9.8%和7.6%。生活型谱的组成与秦岭北坡的落叶阔叶林生活型谱有较明显的不同。秦岭北坡的生活型谱为高位芽植物占52%,地上芽植物占5%,地而芽植物占38%,地下芽(隐芽)植物占3.7%,一年生植物占1.5%。两地比较,河北落叶阔叶林中,高位芽植物明显减少,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增多,这反映了河北地区在气候上比秦岭北坡更加寒冷和于燥。

主要植物种类:根据《河北植物志》的记载,河北落叶阔叶林区植物约有2000种,其中乔木有100余种,灌木300余种(包括小半灌木),然而成为优势种的不多。乔木中以栎属、杨属、胡桃属、梆木属、根属、鹅耳沥属、刺槐属、榆属、械属为主,灌木以胡枝子属、绣线菊属、接属、牡荆属、忍冬属等为主。草本植物各个群落有所不同,但以中生和旱中生种类比较普遍。

群落结构:在落叶阔叶林中,群落结构一般比较简单,除少数地段外,由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所组成,林内较干燥,层外和层间植物很

51少存在。群落多为单优势种的纯林,在生境优越的沟谷或山体垂直带诺中,也可见到称为杂木林的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虽是河北省的地带性植被,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破坏和气候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落叶阔叶林的分布面积并不占绝对优势。其中自然落叶阔叶林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40.%邦,人工落叶阔叶林占全省总面积的17%。自然落叶阔叶林均为次生林,全部分布在山区,任煎山山东分布范围为海拔120——1800米,太行山山系海拔700一2l00米。在平原自然落叶阔叶林已完全不存在。河北人工落叶阔冲林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冀北高原和太行山低山丘陵,成片状、带状或零散状分布,其主要功能是生态防护,有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海防林等。低山丘陵也有部分木材林和薪炭林分布。

群落成员型:主要的建群种是栎树,因此也可称为栎林,常见的有: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栓皮栎(Q.variabilis)林、槲栎(Q.aliena)林、槲树(Q.dentata)林、辽东栎(Q.liaotungensis)林、蒙古栎林。在落叶阔叶林带中常间有温性针叶林,如油松(pinus tabrlaeformis)林、赤松(p.densiflora)林和侧柏(Biotaorientalis)林等。由于南北热量不同,南部栎林主要建群种是麻栎和栓皮栎,向北逐渐被辽东栎和蒙古栎的取代。另从种类成分看,南部亚热带的成分较多,向北逐渐减少,东北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相接。但是,在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原始栎林保留不多,仅在偏僻山区、深谷、林场和庙宇等处,偶得残存。多数地方这种落叶栎林都已破坏,出现了以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酸枣(Zizyphus jujuba),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Var.japonica)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等为主的温性灌草丛,或由人工培育的各种幼林。2000米以上的山体,在落叶阔叶林基带上面出现寒温性针叶林带,主要由云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的植物组成,再上面出现亚高山草甸带,其组成种类很复杂,属于杂类草草甸。

2、主要阔叶林类型: 落叶阔叶林是发育在暖温带中低山地区,树种以温性阔叶为生态生物特性的森林类型。分为典型落叶阔叶林(栎类林)、沟谷中生阔叶林、低山丘陵散生阔叶林三个群系组,建群种有栎属、胡桃属、械属(共建属)、刺槐属、鹅耳沥属等,分为l3个群系。

栎属植物在河北省有8种,其中有6种分布面积较大:其中蒙古栎林是栎林中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冀北山地。蒙占栋林是栋林中比较耐寒的类型,在栎属分布区中,位置最靠北。在年降水量300毫米,最低气温一40℃的干冷环境中亦能适应。蒙古栎为喜光树种,高生长迅速,深根系,耐干旱贫瘠,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山坡生长最好,在向阳干燥山地,只要上层较厚亦能生长。辽东栋林:辽东栋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北部普遍分布的森林

52群落,在河北省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栓皮栋林是栎林中较为温暖性的类型,在河北省分布位置偏南,以太行山的中南段分布较多。

平原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已几乎看不到自然植被,但在村庄、路旁、河岸、渠道等处可以见到栽培的树木,常见的有槐、刺槐(Robinia pseudoucacia)臭椿、榆、加拿大杨、毛白杨、小叶杨、旱柳、桑树和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等落叶阔叶树种。低洼地也有芦苇或茭笋(Zizania cadudciflora)沼泽。海边沙滩常有沙生植被,常见的植物有射干鸢尾(Iris dichotoma)、沙钻苔草(Carex kobomugi)和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等。盐碱地尚有柽柳(Tamarix chinensis)、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藜科等耐盐碱植物群落。

河北省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植被类型也比较复杂。在植被分区上,高原即坝上“部分届温带草原地带,高原以下称坝下(山地、丘陵、平原)部分届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它们除有各自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即草原、落叶闹叶林外,还有针叶林、灌丛、灌草丛、农田、果园等。另外在沿海一带,分布有盐碱地和沙地,其上有盐生植被和沙生植被。各地的洼淀池塘之内,尤其是白洋淀洼荡之中,还有较繁茂的水生植被。如此丰富的植被资源,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正是广大植被及农、林、牧科技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河北省地处温带与暖温带地区,南北长约750公里,东西宽约650公里。地貌单元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且处于欧亚太陆中纬度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植被区系的分布也有交替明显的特征。境内地貌类型齐全,有冀北高原.燕山及太行山山地丘陵,华北大平原低地等自然单元,都表现出明显的植被地带性和垂直分布的规律。冀北高原植被以旱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成分,其西部干燥度较大,发育有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羊草(Leymus chinensis)等组成的干草原植被。而东部降水量逐渐增多,主要为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等组成的草甸性草原。大行山及燕山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气候较湿润,主要为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辽东栎(Cuercus liao dungensis)、蒙古栎(Cuercus mongolica)、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等组成的阔叶林,山杏()、虎棒子()、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等灌木,以及荆条(Vitex negundo)、酸枣(Zizyphus jujuba)、鼠李(Rhamnus davurica)等灌木草丛。

(二)河北植被的区系概况

1、植物区系组成:河北植物区系整体上属泛北极植物区,其中冀北高原草原属于欧亚草原植物亚区的蒙古草原地区,其它大部分区域则属于

53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区系处于暖温带—温带地区,西依黄土高原亚地区,北靠东北地区,东临渤海,南和华中地区相接,是由南部热带亚热带成分、西北部干旱成分、北部寒冷成分以及本地区温带成分相互交汇、融合形成的植物区系综合体。

从植物区系形成的条件来看,水热组合无疑是最重要的生态因素,而生态因素的区域差异则受地理空间位置和地形之制约。河北省北部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干燥,风大,为草本、干旱成分的迁移、定居及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坝下燕山山系,地势高差变化大,各种自然条件立体组合分异明显,它和东北南部山脉连成一体,因而成为南部植物区系成分北迁的通衍,以及北部森林植物区系南来的必经之路。太行山系的河北境内部分,西依黄土高原,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环境区域分异显著,容纳了不少西北方向迁来的干旱成分。太行山、燕山山脉地质历史久远,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持化出不少河北或华北持有的种属来。河北平原地势低乎,水热条件优越,成为我国主要

2、植物区系特征

河北植物区系系系统在环境条件和植物变异进化共同作用下.形成以系列区系特点主要由四个方面:。

(1)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温带成分占优势

据我们最近统汁.河北省约有高等植物2800多种。分属于204科940属。其中厥类和拟厥类21科,占全国同类科数的40.4%。我国现有裸子植物10科,河北省有7科,占全国裸子植物的7%,‘全国有被子植物291科,河北省有144科,占全国被子植物科数的49.5%。按照河北省植物区系所包含的种类数日,我们求得单位面积上区系种类数量,河北省为14.3,而全国平均为2.6,河北省高出全国平均数5倍以上。同周围省区比较,河北省种类密度属中等以上水平,低于辽宁、山东、北京等省市,而高于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官和白治区。从全国角度来看,河北省植物种类数量和种类密度力;亦居中上位置‘由此可见,河北省植物区系种类是比较丰富的。

(2)起源古老,具有孑遗植物

河北地区具有久远的地质历史,华北陆台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早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基本形成了现代地貌的雏形。这一时期,正是种子植物发展演化的关键时期,地形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种子植物进化过程的展开。从三叠纪到第三纪未的近两亿年中,河北地区一直处在暖热的气候条件下,气温要高出现代5—10摄氏度左右。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物种进化的典型温度是37℃,这个温度既保住了生物内相当多的自由能,又能保证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高速度地、富于变化和持久地进行下去。因而,河北地区这一时期的气温条件是

54有利于植物起源和分布的。朱罗纪末期至第三纪,气温仍较高,但干燥程度加深,使得原来的植物区系成分发生变化,干旱成分逐渐渗入进来。第四纪冰期时,气候寒冷,间冰朗时气侯温暖,这种冷暖交替出现的气候特征,对于植物区系成分的塑造作用是巨大的,使植物朝着生态幅度增宽(泛化)和生态幅度变窄(特化)两个方向进化。

(3)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过渡性

河北省地质历史久远,现代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不同种的区系成分起源、分化提供了外界动力和场所。因而,构成现代植物区系的成分比较复杂。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是根据植物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类型而确定的。根据吴征溢、王荷生所划分的中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类型及变型,分析河北植物区系成分可以发现,这些地理成分及其变形,在河北省均有分布。这说明河北植物区系与全国其它部分有着广泛和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居优势,北温带成分的14个大属,河北省均有且种类丰富。全国共有930个温带属,70%以上的属河北省有分布。温带属中的许多木本属是构成河北省森林植被景观的重要成分,如械属(Acer)、撵木届、鹅耳枥属(Carpinus)、栎属及胡桃属(Juglans Linn)等。其它地理成分如古热带、泛热带的成分也延伸或经过这里,使得河北植被的区系成分印有某些热带的痕迹,如酸枣、荆条、柿等。地中海成分在河北省也占有一定比例,常构成盐生和沙生植被景观。典型属有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猪毛莱()、(Atriplex)等。

在温带成分构成的大背景下,各种地理成分相互交锗渗透,构成了整个河北省植物区系的背景。

从发生成分角度来看,河北省有较为古老的成分,如朱罗纪时期的松科、柏科,白垩纪时期的菜黄花序类植物撵木科、壳斗科,现在仍是河北森林植被的建群成分。同时也有许多相对年轻的成分,如报春花属(primula)、杜鹃花属(Rhododendronspp)、龙胆属(Gentianaceae)等。这些成分是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分化出来的。并延伸到了河北地区。

从区系综合特征来分析,河北植物区系是由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而成的,虽然在融合过程中亦衍生山一些特有的种类,但在总体上,区系成分具有很大的过渡性,或热性成分北迁过境、终止,或欧洲西伯利亚成分南下之遗留。大致说来,高原草原及山区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区,保留了较多的欧洲西伯利亚成分,且多是其分布区的南界;另一方面,具有热带亲缘的种类,从西南或华南分布,路过河北地区,或以此地为北界。南下的寒冷成分主要有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白耕()、舞鹤草(dilatatum)、圆叶鹿蹄草(rotundifolia)、铃兰(keiskei)等。北迁的热性成分代表种类很多,金露梅

5(fruticosa)和迎红杜鹃(mucronulatum)从云南、四川经黄土高原到达河北地区。薄皮木属()则由喜马拉雅而来。其它种类如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毛黄庐()、臭椿也多从西南和华南北延到达此地。

(4)栽培植物区系丰富多彩

河北平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样地之一。很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从事着农耕和果树栽培等农事活动,使这里成为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基因中心,如桃、杏、梨、苹果、黍、葱、白菜、枣、柿、板栗等。值得提出的是,这里还保存着许多野生经济植物。如苹果、杏、李、野大豆和芦苇等。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本省还引种了许多外地的经济植物,并逐渐使之归化,成为本地的区系成分,使得栽培植物区系显得丰富多彩。例如,来自中亚的小麦、多种豆类、核桃、洋葱等,来自近东的首秸、甜瓜、萝卜、葡萄等,来自印度的多种瓜类、蓖麻,来自中、南美的玉米、马铃薯、棉花、烟草等都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生活的主要种类。

近年来,河北又引进了一些外地的经济植物,多集中在药用、饲料、木材、环境净化等种类上。农作物品系的更新也十分迅速。

据河北植物志记载,河北省共有栽培植物近500种,其中小麦、豌豆、蚕豆、胡萝卜、燕麦、首秸、苹果、梨、桃、杏、葡萄、栗、枣、核桃、亚麻、甜菜、瓜类、茄、玉米、马铃薯、棉花、烟草等百余种已普遍栽培。

(5)具有一定量的特有植物

同西南、华南的省份相比,河北省发育植物区系的特殊环境不多,区系成分的构成又具有混杂性和过渡性。因而,特有植物分部不多,特别是属以上的高级分类单位的特有性分布没有。然而,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特有种或变种。

植物区系组成:一方面保存了西伯利亚及欧亚温带草原的主要植物种类,另一方面也保存了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从喜马拉雅山区自西南向华北地区延伸的植物种局),从地质历史发展来看,以第三纪残遗植物为基本成分,存有大量古老植物科属,有很大的过渡性。显然,地理位置反映在气候上的这种显著差异性,形成河北省植被具有南北差异不同的特征。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冀北高原属温带草原区域中的温带草原地带;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冀北高原属温带草原区域中的温带草原地带;高原以下山地平原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的暖温带落叶阔叶地带

河北省地处暖温带与温带的交接区,植被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是全国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之一。据初步统计有156科、3000多种。栽培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水稻、高粱、豆类等;经济作物棉花、油料、麻类等。木本植物500多种,包括用材树100多种,驰名

中外的树种有二青杨、香椿、检皮栎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有云杉、油松、柏树、华北落叶松、榆、椴、槐、青檀、白楸及桦等;特种经济树种漆、杜仲、泡桐、黄连木等也有分布。全省的果树有百余种,干果主要有板栗、核桃、柿子、红枣及花椒等,板栗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居全国第一;鲜果主要有梨、苹果、红果、杏、桃、葡萄、李及石榴等,梨的产量居全国第一;野果猕猴桃、酸枣、榛子、山杏、山葡萄等也有一定产量。河北省果品具有许多著名产品,如赵县雪花梨、深州密桃,宣化葡萄、昌黎苹果,沧州金丝小枣,阜平、赞皇大枣,迁西板栗等畅销国内外。灌木的种类很多,分布较广,有些野果及药材也属灌木。草木植物的种类也很多,仅坝上地区即有300多种,包括不少优良牧草,如禾本科的羊草、无芒麦草、冰草,豆科的紫花苜蓿、山野豌豆等。药用植物已被利用的有800多种,较主要的有葛藤、甘草、麻黄、大黄、党参、枸杞、枣仁、柴胡、防风、知母、白芷、远志、桔梗、薄荷及黄芩等。其中一些药材常大量出口。

四、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植物标本是指全株植物体或者其一部分,经过采集和适当的处理后能长期保存植物形态特征的植物体。根据处理和保存的方法不同,分为数种,如干制标本和骎制标本。干制标本可以分为风干标本、沙干标本和压制标本。压制标本是最常用的一种,压制标本就是将新鲜植物的全株或者一部分用标本夹或者吸水纸夹压而成的标本,通常把压制标本称作腊制标本。浸制标本是指用化学药剂组成的保存液将植物浸泡起来制成的标本。下面介绍植物标本的制作采集和最常见的保存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

1、采集用具:标本夹(45*30厘米),标本纸(吸收植物水分用),采集箱或塑料袋,枝剪,掘根器,标本野外记录册,标本号牌,小纸袋,放大镜,米尺等。

572、标本力求完整为了鉴定植物的准确性,应采取具有花(果),枝(含顶端部分)、叶、根等器官的植株或其一部分。一般高不足40厘米的草本就整株崛起压制标本,遇到很高大的植株则选取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段制作标本;若个体较小,则可以多采取几株直到排满标本纸。木本植物标本应选择采集具有花果的顶端。叶过大者可以剪去一部分,但一定要保留顶端。

蕨类植物标本应具有根状茎、叶及有孢子囊的植株。苔藓植物则应该有孢蒴。

植被调查中常遇无花无果的植物,也要采集标本,以共检验审核。

3、标本要编号登记。每一种标本都要拴好标签,上面记有按一定顺序编排的号码,每种植物若重复多采时应挂相同的号码。若植物叶片巨大,需要分段分别压制时,也要挂同号的但注明A、B、C等字样。如果果实和种子单独用小袋子装置,袋上要注明和植物相同的号码。

采集记录要在采时及时登记,避免追忆发生的错误。采集号、产地、海拔高度、习性、生存环境、植株高度均须记载清楚,凡压制后容易变异的各器官特征都应立即填写清楚,如颜色、大小等。

如果标本采于植被调查样地,而且已经暂定名,必须记录在册,防止混乱。

(二)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1、压制方法所采标本应当是压好,标本之间隔以数页纸。果实较大时需要用纸填平;适当剪除重叠过多的枝叶;叶子必须正反两面都有;花要展开;脱落的果实、华、叶转入纸袋和标本放在一起。放好后将标本夹

适当夹紧,放在阳光斜射的通风地方。以后每天都要更换干纸,同时加以必要的处理。当标本稍干时可以将隔纸稍减厚度,夹子则应稍加压力。正常晴日七八天可干。每天换下的湿纸在太阳下晒干或者烘干,以备换用。现在人们使者用熨斗隔纸熨干,干燥快且变色少,效果很好。

2、上台纸这项工作一般在室内完成。将干燥标本用针线或透明胶带固定在洁白坚硬的台纸上,同时附以采集纪录。从而完成压制标本的全部制作过程。压制标本的质地干脆易断,使用和搬动时需要注意保护,不能随意从成套标本中抽拉,也不能随意翻看干燥的叶片和花被等。标本一般应按科属分类存放,既便于查找,又不易损坏。

注意:采集标本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乱吃乱尝,以防中毒。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下载土壤植被概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壤植被概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壤复习资料(推荐)

    绪论 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的供给和调节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

    土壤复习题

    一、概念 1、土壤肥力 2、配方施肥 3、根外营养 4、土壤孔隙度 5、土壤容重 6、土壤养分 7、肥料 8、BB肥 9、土壤热容量 10、土壤的缓冲性 11、土壤盐基饱和度 12、土壤阳离......

    土壤报告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实践了解土壤剖面的制作要求和基本步骤,以草原土壤剖面结构为例,理解 土壤的形成因素及结构、特征。 调查时间:2012年6月17日下午3:00-6:00 调......

    土壤调查报告

    土壤调查报告 土壤调查报告1 今天,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却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担忧起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

    土壤工程

    低产土壤:是指土壤某些性状的不良,导致耕地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的土壤(常以平均的1/2计)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

    土壤地理

    1.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 2.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大致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简称土层soil horizon,是土壤剖面的基本组成单元......

    土壤思考题

    1. 土壤的颗粒组成及质地分类(P65) 土壤的颗粒组成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的组合比例,可由此确定土壤的质地;国内外使用多年的土壤质地分类制包括国际......

    龙潭山植被考察报告[合集5篇]

    龙潭山植被考察报告 考察人:赵荣学校:昌邑区土城子乡中学 考察地点:吉林市龙潭山考察时间:2013.5.20 天气情况:小雨 考察目的:了解龙潭山植被的代表类型和基本特征,分析植被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