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

时间:2019-05-13 00:2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

第一篇: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

第三节 植被类型 教案

第一节

热带植被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植被主要包括哪些植被类型;

2、在地图上熟悉各种热带植被的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二、教学重点

热带雨林、季雨林、红树林

三、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的划分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由耐阴、喜湿、喜高温的常绿种类组成,并具有丰富的附生植物和木质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º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①热带雨林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

②雨林结构非常复杂

③树干高大,常具板状根 ④林木常出现老茎生花现象

⑤多附生植物和木质藤本植物,前者形成“空中花园”,景色奇特,引人入胜。⑥绞杀植物也是热带雨林的一个重要特征 ⑦热带雨林具有终年常绿的外貌。⑧树干颜色浅,树冠面积小 ⑨叶片多具滴水尖

⑩多具羽状叶、或大型叶

(二)季雨林

季雨林又称季风林,是德国植物地理学家A.F.W.辛伯尔(Schimper)于1930年提出的。

许多植被学家也提出过与季雨林相类似的类型,但名称不同。如R.H威特克(Whittaker 1970,1975)认为:热带季节性森林,包括季风林和其他落叶林和半落叶林,分布在具有明显干季的湿润热带气候区,H.爱伦贝格(Ellenberg,1974)等认为:分布在热带由具有一些芽体保护的常绿树组成、并在干旱季节部分落的类型,称为热带亚热带常绿季节林。季雨林的群落特征:

①季雨林是热带森林类型;

②季雨林分布区的气候具有干湿季节周期性交替的特征;

③组成季雨林的大多数树木在干季落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群落。它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以东南亚地区最为典型。

④气候上有干湿季的交替,季雨林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⑤群落结构比雨林简单

季雨林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优良的用材树种有黄檀、紫檀、柚木、铁力木、娑罗双树等。油脂植物有降香檀、油楠、大叶山楝等。

(三)热带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又称萨王纳(Savanna),是一种阳性、旱生、适高温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并散生一些耐旱、矮生、稍为直立的乔灌木的植物群落。

稀树草原是一种热带较干燥地区的典型景观。群落及其特征: ①具有十分独特的群落外貌,散生在草原背景中的旱生乔木为矮生、多分枝,②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如金合欢属。③叶多坚硬,具茸毛,多为羽状复叶; ④芽具鳞片保护;树皮厚,⑤有些植物树干内贮存大量水分,如猴面包树。灌木地下部分特别发达。藤本植物非常稀少。附生植物几乎不存在。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是高达1m以上的大型禾本科植物,如须芒草属、黍属,叶具旱生结构。双子叶植物多属小型叶,坚硬或完全退化。稀树草原以非洲中南部最为典型。

稀树草原的草类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

(四)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分布于热带滨海地区,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淤泥海滩上耐盐的常绿乔灌木植物群落。组成种类以红树科为主。

红树林的植物具有特殊的生态学的群落特征:①以特殊的繁殖方式胎生方式进行繁殖,即种子在母体植株上发芽,形成幼苗后坠入淤泥中生根,固定。②有密集的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③具有旱生结构,叶肥厚革质,表面光泽,气孔下陷。④具有发达的泌盐组织。

地带分布:红树林从北纬32º至南纬44º均有分布,在赤道附近最为发育。有两种类型:一为亚洲、大洋洲和东非海岸的东方红树林,以马来半岛为中心,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另一类为美洲大陆海岸和西非的西方红树林,种类组成比较贫乏。中国的红树林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浙江。

经济意义:红树林是一种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又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七、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和原理: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季雨林及红树林的概念、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八、思考与作业题

1、试述热带植被类型、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2、何为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季雨林及红树林。

第二节 亚热带植被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亚热带植被主要包括哪些植被类型;

2、在地图上熟悉各种亚热带植被的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二、教学重点

常绿阔叶林

三、教学难点

常绿硬叶林、荒漠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亚热带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荒漠三种类型。

(一)常绿阔叶林

一、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小结:

①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壳斗科、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山矾科、杜鹃花科、杜英科等常绿阔叶树组成。

②叶子以小型和中型叶为主,革质,表面光泽被蜡层,具叶面与光线垂直,能反射光线,故又称照叶林。

③林内最上层乔木树种具芽鳞保护,林下植物无芽鳞。

④林相整齐,林冠浑圆,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⑤群落结构比热带雨林简单

二、常绿硬叶林

常绿硬叶林又称阔叶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其特征为:①它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②叶坚硬革质,机械组织发达,叶面常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③林下草本层不发育,层外植物只有少量木质藤木。

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和美国太平洋沿岸,以栎属植物占优势;澳大利亚的西南和南部以桉属植物为主;非洲南部以山龙眼科植物为主;南美洲中部等。

三、荒漠

荒漠是指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灌木和肉质植物所组成的稀疏植物群落。地理分布:它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地区。

组成荒漠植被的种类各地不同,温带荒漠以藜科、蒺藜科、柽柳科、麻黄科、菊科、豆科等为主;热带和亚热带荒漠以仙人掌科、大戟科和龙舌兰科等为主。荒漠群落特征小结:

(1)有的叶面缩小或退化,形成无叶类型,以减少蒸腾;

(2)有的具有肉质茎或肉质叶,用于贮藏水分;

(3)有的茎具有发达的保护组织,茎叶被白色茸毛,或茎具光亮的白色皮质,以抵抗灼热;(4)有的具发达的根,以便从土层深处吸取水分

(5)还有一些植物在春季或夏季降水期间迅速生长,到旱季或冬季来临之前,完成生活周期,以种子或根茎、块茎、鳞茎度过不良的季节。

七、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和原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及荒漠的概念、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八、思考与作业题

1、试述亚热带植被类型、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2、何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及荒漠。

第三节 温带植被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温带植被主要包括哪些植被类型;

2、在地图上熟悉各种温带植被的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二、教学重点 草原

三、教学难点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温带植被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一、夏绿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种群特征小结:

①夏绿阔叶林主要由栎属、山毛榉属、枥属。椴属、白蜡树属、桦属、鹅耳枥属、杨属、赤杨属朴属等组成。

②种类均属中生植物,叶的质地较薄,通常无茸毛,但树干和枝条都有较厚的皮层保护,具坚实的芽鳞。

③夏绿阔叶林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④夏绿阔叶林结构比较简单清晰。

二、针阔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是介于夏绿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通常由栎属、槭属、椴属等阔叶树种与云杉、冷杉、松属的一些种类混合组成。在欧洲、北美和远东地区有分布,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差异。分布地区在北美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地区和阿巴拉契亚山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山地。由于夏季风的影响,群落的种类组成较欧洲的混交林丰富,群落的结构亦较复杂。

三、泰 加 林(温带针叶林)

分布:①欧亚大陆;②北美大陆的北部,构成一条非常明显的北方针叶林带。它的北界就是森林植被最北的界线;③亚热带的高山上可分布到海拔4000—4500m,是森林垂直带分布最高的一种森林类型。在南半球没有此类针叶林。泰加林群落特征小结:

①外貌非常特殊,通常由单一树种组成纯林

②树冠呈尖塔形、圆锥形,色调单一

③群落结构比较简单,层次分明

④群落类型分为“阴暗”和“明亮”针叶林

四、温带草原

草原(Steppe)又称夏绿干燥草本群落,在匈牙利称为普斯塔群落(Pussta),在北美称为普列利群落(Prairie)

草原群落特征小结:

①具旱生结构,如叶面积缩小、叶片内卷、气孔下

陷、机械组织与保护组织发达等。②草原植物的地下部分强烈发育,远远超过地上部分,这也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③许多植物形成密丛,基部常被宿存的枯叶鞘所包围,以避免夏季地面过热,并保护更新芽度漫过长寒冷的冬天。

④草原的外貌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草原分为三个亚型:(1)草甸草原

(2)典型草原(3)荒漠草原

七、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和原理:温带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及草原的概念、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八、思考与作业题

1、试述温带植被类型、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2、何为温带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及草原。

第四节

寒带植被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冻原的地理分布及分类;

2、掌握冻原的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二、教学重点

冻原的地理分布及群落特征。

三、教学难点

冻原的地理分布及群落特征。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寒带植被

寒带植被指冻原,又称苔原(tundra),是由微温的北极和北极高山成分的苔藓地衣小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群落。它是寒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冻原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在南半球,因南极大陆为冰川所覆盖,只在沿海一些岛屿有小面积分布。

冻原按其分布,分为极地冻原和高山冻原。前者位于极地平原地区,又称平原冻原;后者位于寒温带和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具有类似极地冻原的环境,如中国长白山和阿尔泰山的高山冻原。按群落学特征,冻原可分为苔藓地衣冻原、草类冻原和灌木冻原。

七、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和原理:寒带苔原的概念、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八、思考与作业题

1、试述寒带植被类型、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2、何为寒带苔原。第五节 隐域植被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隐域植被的含义及常见的隐域植被类型;

2、理解隐域植被产生和形成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 草甸

三、教学难点 沼泽植被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隐域植被:(又叫非地带性植被)是指在地表不成带状分布的植被类型,它可以在地表任何地带的适宜生境条件下生长。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草甸

草甸是发育在中度湿润的环境,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

特征:(1)草原化草甸 以旱中生植物为主,混有多种杂类草,草群密茂,叶层高约50cm。如广布于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羊草一杂类草草甸。

(2)沼泽化草甸 在草群中混有相当多的湿生草本植物,以喜湿的莎草科植物占优势,是草甸向沼泽过渡类型。

(3)盐生草甸 由盐中生草本植物组成,分布在具有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低地和海滨。

(4)高寒草甸 以温冷中生草本植物为主,草层低矮、盖度大、根系浅而密集。嵩草属植物占优势地位。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具有高原地带性。草甸草质优良、产草量高,为优良放牧场和刈草场

二、沼泽植被

沼泽植被是分布在土壤过湿或常年积水条件下,多年生沼生植物占优势的植被类型。其群落特点和环境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木本沼泽又称中位沼泽,以木本植物为建群种。

②草本沼泽是典型的低位沼泽,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优势,几乎全为多年生植物。

③苔藓沼泽又称高位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优势种,如泥炭藓沼泽。

分布:中国沼泽分布广,以青藏高原的若尔盖和松花江流域的三江平原最为集中。价值:沼泽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其中泥炭、植物纤维、饲草等有很大经济价值。

三、水生植被

水生植被是生长在水域环境,是水生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

七、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和原理:草甸、沼泽的概念、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八、思考与作业题

1、试述隐域植被的类型、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2、何为草甸、沼泽。

第二篇:岳麓山地形地质情况及植被类型分布调查实习报告

岳麓山地形地质情况及植被类型分布

调查实习报告

一、引言

湖南师范大学选修课程《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基础训练》第二次野外实习地点为长沙市岳麓山,时间是2012年6月2日。本次实习围绕岳麓山质地貌和植物生态为中心进行考察,实习目的为进一步增强学生野外调查的实践能力,提高对岳麓山的地形地质情况、植被类型分布和演替趋势的认识。在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同时,增加课外知识,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和技能。

二、岳麓山的地形地质与环境

岳麓山位于东经112°44′~112°48′,北纬28°20′~180°27′,南北长约4千米,东西宽约1.5~2千米,主山体面积约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300.8米,母岩为石英沙岩、页岩、砂岩,主要土类为红壤、山地黄红壤,表土多为腐殖质土。岳麓山具有亚热带夏热潮湿季风型气候的特色,季风更替显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四季分明,雨季明显。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其山脉属南岳衡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古时称为灵麓峰。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故名岳麓。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坐落在山中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古麓山寺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山顶有云麓道宫;地处青枫峡有爱晚亭,建于清乾隆57年,为风景绝佳之地,也是毛泽东同志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三、岳麓山的植被类型及分布趋势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二环线以内,是长沙市的“绿肺”。岳麓山在1975年正式被辟为公园,2002年与周边其它景点整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解放前的岳麓山是“道路失修、亭院倒塌、山林残败”的荒凉山野。解放后, 经1951~55年的大规模造林, 种植了遍及全山的马尾松、枫香及其他树种, 经几十年的演替和发展, 成为了以混交林占优势, 仍有一定比例马尾松纯林的植被。在散生于各混交林中的乔木幼苗或幼树中, 常绿成份的乔木占有一定比例, 如苦储、栲、青冈栎、樟树等, 且生长良好。

现在岳麓山的主要植物群落分为

常绿阔叶林:(1)苦储、栲、钩栗群落;(2)青冈栎、栲群落。常绿阔叶林是岳麓山的地带性植被, 由于人为的破坏,现仅部分残留;从山麓至山顶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苦储→栲→青冈栎,这些树种在岳麓山各地亦见零星分布,森林一经恢复,它们仍将会逐渐占居优势。马尾松纯林:(1)马尾松纯林;(2)马尾松、枫香群落; 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枫香、苦储群落; 常绿灌丛:(1)映山红灌丛;(2)继木灌丛;

落叶灌丛:(1)友青叶、盐肤木灌丛;(2)小果蔷薇、牡荆、金樱子灌丛;(3)野南瓜、牡荆、山莓灌丛; 经济林:(1)油茶林;(2)柑橘林;

20世纪60年代岳麓山马尾松纯林面积太大,马尾松毛虫爆发,大量使用“六六六”和“DDT”,时至今日,岳麓山每年仍需使用大量杀虫剂来防治马尾松毛虫、枫香毒蛾、赤蛾等,为此已有学者提出通过优化群落结构、改造林分类型来防治病虫害。

五、总结

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选修此门校选课的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第三篇:第三节 民族 教案

第三节 民 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教师准备:制作“中华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新课教学

【板书】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中华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华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内询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500万。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熟悉网络课件的操作和使用,为下面各环节做好准备。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中华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

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询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控制好时间)。

【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的进行作品评价)。

【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板书】2.民族分布特点 【读图】“中华民族的分布”图。

【思考】中华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 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课本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回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藏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今天的收获,或者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的祝福。【学生发言】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并鼓励学生)。 课堂体验

【图片交流】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

【时装舞蹈秀】学生课前准备的民族服装或民族舞蹈表演(教师注意控制节目数量和时间,调控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舞台展露才华,融洽情感。 作业设计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任选一题:

1.拍摄制作民族采风记录片或图片展(摄影爱好者)。2.制作简介中华民族的网页或课件(电脑爱好者)。

3.考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推出一项旅游项目并设计出宣传单(广告爱好者)。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的数量及构成: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二、民族分布特点

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第四篇:第三节地图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等。4.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5.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6.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计算机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线段式?(由学生回答)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2.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板书: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举例:教科书第14页“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讲解: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板书:3.地图上的图例

过渡: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板书:

二、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多媒体演示:课本P16图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第11页“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多媒体演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 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板书: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读课本第17页“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讲解: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看图:课本第17页“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

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高原

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读课本第18页“地形剖面图”,回顾做法。小结:海拔、相对高度 等高线、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五篇:第三节 总结教案

第三节 总结

情景导入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2、“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

3、学习完一门课程的时候,你会如何撰写课程学习小结呢?请看下面两篇例文。总结例文1 课程小结

法律课是我本学期选择的院选修课。在这一学期来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法律上的知识,课上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很好的学习教材。我们课堂上看过的案例有挂靠事件、无言的证据、电热水器漏电致人死亡、等等。

法律课是一堂形式多变、活泼的课。上课的形式主要以小组为主,有有时自由组合、有时抽签,我们还以辩论赛、重演案例、模拟法庭等形式上课。这些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使我们每个同学都有高度的积极性,都能在愉快的课堂中真正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且能有较深的印象。

我认为法律课是我最喜欢上的一节课,因为老师总能用不同的形式授课,而且能把我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得很高课堂气氛非常

活跃,是唯一的一堂我最希望上的课我真的好希望所有的课都能像景老师的法律课一样,有愉快的课堂,而且所讲到的知识都能被学生牢牢地记住。那我们就不再会认为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成绩也一定会有大大地提高。

谢谢景老师让我有这么愉快的课堂!

李XX

二OO九年六月十日

总结例文2 课程小结

这个学期选修的法律课使我获益匪浅,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并且还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我不仅知道了什么该做或不可以做!还懂得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

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案例:……

我觉得这个课程很好,以不同的形式学习法律知识,把原本枯燥的课程上得津津有味,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我的建议:

1、由学生自己准备案例,并向同学表演和讨纶和分析整个案例;

2、组织参加一些有关犯罪、法律方面的展览或电影。

X X X X年X月X日

问题:哪位同学的总结写得好?

讲授新课

一、总结的概念

单位、部门或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告一段落后,对此做出的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前一段的实践活动中分析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此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一种书面材料。小结、体会也属总结的范畴。计划与总结的区别:

事前制定 事中或事后进行

一般将来时 一般过去时

工作蓝图 对计划实践的检验

计划-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

总结-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做得怎样 计划与总结的联系:

计划-依据,总结是检验,又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工作: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

计划和总结都以实践活动内容为依据。都是针对一定期限内的工作或活动,都对工作有指导作用。

二、总结的特点

回顾性 真实性平实性

例文欣赏:高三毕业学习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再见了,我的高中生活。再见了,我的高三。再见了,我那些完全不怀念的同学们。再见了,我那些有些舍不得的老师们。再见了,我那优美的校园。再见了,我那校园里从来没有鱼的池塘。再见了,我呆过的五个教室。再见了,我的三个班主任。再见了,总是皱着眉头其实完全是装的高三帅气年轻的班主任。

我,真的毕业了。为什么到现在才真正有了点感觉。稍微有了点伤感。为什么我连最后的毕业照都没有照啊。虽然有点后悔,但我真的离开那里了,今天中午11点10分,我踏出了一中校园的大门,我再也不会回去了。再见了,号称烟台第二监狱的莱阳一中。我再也不会回去了,我总算解放了,我自由了,我逃出来了,我终于熬完了三年,迎接我的是那未知又让人无比向往的崭新的生活。我要为我的梦想去奋斗了,我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析评]

这是一篇高三毕业生的总结?还是“抱怨”!文章总结了他所有的情感“再见了!”没有经验的借鉴,没有学习的感言,唠唠叨叨一大串……没有条理可循,最后结语也没有具体的未来规划与实际的行动方向。

三、总结的写法

没有固定的写法,根据不同的对象、内容与目的,确定具体的写法。

结构:标题、正文、落款。

(一)标题

1、公文式标题

(1)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

例:贵阳市交通技工学校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2)时限+内容+文种 例:2013年财务工作总结(3)内容+文种 例:销售工作总结

2、新闻式标题

(1)单式标题:用一句话或一两个短语概括总结主题或提出总结要回答的问题。

例:《层层抵押承包,人人共担风险》

(2)复式标题。正标题点明主旨或重心,副标题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

例:《探索道路上的得与失——我校两年来教育体制改革情况总结》

(二)正文的写法

前言(导语)——概述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

主体——总结的主要部分(成绩、做法和经验,问题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

结尾——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

(三)落款

正文的右下方,包括署名和写作日期。

以主要负责人的名义所做的总结,署名在标题下;以单位或党政机关名义总结或发表的,署名可在标题下也可在文末;若标题上出现了单位名称或负责人姓名,则可不另署名。

四、总结常见的形式

1、独体式 围绕中心,从开头到结尾,一气贯通。一般只有开头、正文、结尾三段。有的甚至不要结尾。

2、排列式 小标题式。在开头部分概述情况,然后把主要内容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标上小标题。小标题鲜明醒目地显示出总结的各部分主要内容和经验,使人一目了

3、序数式 把要总结的问题用一、二、三、四,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顺序的形式,一个一个地分别叙述。

五、重视总结的应用

“过后方知”,就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是人们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经过反省、研究,得出一些指导性的结论。

总结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相对应,同样是人类进步的基本能力。

六、总结的写作要求

1、忌冗赘。材料要有选择,要有取舍,数字、举例不在多,在于说明问题。

2、忌笼统。“一般、一定的、比较、较为、基本上、大体上、部分的”这些字眼不能乱用。

3、忌夸张。写总结要实事求是,注意推敲,用词选句的分量要恰当

七、总结写作的注意问题

1、要有新发现归纳出过去没有或与过去不同的东西来,不能老生常谈。千万不要漏掉好的经验体会和好的材料。

2、要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不能有了新发现就匆忙落笔,而应当找出其中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3、要突出重点写好重点经验。总结的主要内容

基本情况概述 10% 成绩和经验 60% 问题和教训 20% 今后努力方向 10%

4、要叙议得当应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在交代工作的过程、列举典型事例时以叙述为主;在分析经验教训、指明努力方向时则多发议论。

八、课堂演练

下载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节节肢动物教案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 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蝗......

    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第十六章)第三节 比热容胡集四中 严世高(2013年9月4日)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掌握比热单位读、写,查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活动初步认识......

    第三节重力教案

    6.3重力 一、重力: 1、定义:地球上或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吸引力不是重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的符号:G 二、重力的大小: 1、......

    第三节 摩擦力教案

    第三节摩擦力 中心中学尹洪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三种摩擦现象;通过探究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举例说明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教案]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

    第三节内燃机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法制渗透教案(模版)

    学科内容: 生物学科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 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相关规定。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

    土壤植被概论

    《土壤植被概论》野外实习报告 学 校:商洛学院 系 别: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 专 业:地理科学 姓 名:曾 科 学 号:09114155 指导教师:张红侠谢 璐 实习地点:陕西省商洛市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