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村简介
XXX中心村简介
XXX中心村位于江头小组,我乡在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用政府收储引导危旧土坯房住户异地集中兴建的方式进行安置。中心村规划占地面积11亩,规划建设XX套,每套占地面积XX平方,主要用于XXX等村小组符合“一户一宅”并仍居住在危旧土坯房群众的居住条件。
XXX中心村简介
XXX中心村集中建设点位于XXX乡晓坑村新刘屋,毗邻XXX国道,交通便利。该点采取了拆除老屋集中改建及异地集中新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改造。选址根据我县整体规划利用紧挨村庄的山地对村庄范围进行了扩建,使之成为XXX中心村。在XXX小组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我乡还鼓励其他村民小组符合危改条件的农户在拆除老屋后到该建设点集中建房。该集中建设点规划占地总面积40亩,(一期)可安排72户农户建房,户型严格按照农村土坯危房推荐户型进行设计建设,统一立面。每户建筑占地面积XX平方。目前,干群一心,拆旧与建新同时进行,正在为把该点建设成为规划整齐、环境优美、生活方便、交通便利的和谐秀美村庄而努力。
XXX中心村简介
XXX中心村集中建设点位于XXX小组,XXX国道穿境而过,距离XX高速出口紧50米,交通便利。今年按照市县两级部门关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有关精神及XX乡建设总体规划,我乡结合XXXX安置区的建设规划将大稳村委会迁址于此,使改危旧土坯房集中建设点成为XXX中心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占地面积24亩,建设面积7455平方米,规划户数71户,目前基础设施主题工程已经全面完工。
XXX乡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思路是坚持政府支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充分尊
重困难农户改造危房的意愿,整合可用资源,调动群众自主建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力更生建设家园,政府对建房困难户给予适当补助。坚持科学规划、节约用地的原则。摸清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数量,区别轻重缓急,实行统筹规划,分批实施。新建农房要符合乡村规划和农房设计要求,尽量安排利用村内空闲用地、闲置宅基地和老宅基地进行建设。坚持经济适用、确保安全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和标准,引导和帮助农户建设安全经济、美观适用的房屋。坚持政策公开、阳光操作的原则。规范操作程序,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方式,实行阳光操作,全过程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二篇:**镇**中心村整治建设简介
龙桥镇凌安中心村整治建设简介
——竹海凌安
美丽乡村
凌安村位于龙桥镇东南,村域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1050户,3800余人,林地1.4万亩,其中1.2万亩竹林,2010年被原巢湖市命名为市级生态村,2016年被安徽省命名为森林村庄,拥有万亩竹海的美誉。凌安村以党建统揽全局,坚持“两好四美”的党建核心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合作社+党支部”的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02万元,同时探索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已发展60亩秸梗、30亩葛根、100亩黄蜀葵和600亩标准化茶园。
凌安中心村为2018省级中心村,重点围绕“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两改”(改厕、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两治理”(治理垃圾、治理农村污水)内容进行整治建设。我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同时,凌安村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选择村庄内的党员家庭作为示范,党员干部带头做好环境整洁卫生清洁,形成示范效应,再划分片区进行包保负责,包动员,包协调,包维护。我们根据每家每户不同情况制定整治建设“一户一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并结合实际开展整治,群策群力,发动群众自愿捐资捐物,主动出工,合力共建美丽家园。中心村旱厕改造全部在室内或室外院内改造,使用单户和多户并联的三格式化粪池处理设备,使用水冲式坐便器,将厨房、洗澡间、化粪桶(池)“三口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通往污水处理站或生态净化池集中处理。
凌安中心村建设上级财政专项资金650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雨污水管网、水塘清淤、生态护坡、健身广场、生态停车场、公厕、村庄亮化、休闲慢道、入户路、村庄绿化等,项目自2018年11月份开工,截止6月底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期间结合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其中清理、拆除无功能建筑(旱厕)816m²,清理杂物垃圾1236吨,旱厕改造率100%。整治建设后成效明显,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着重解决农村环境治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堆、畜禽乱放问题,结合“五化”整治建设工作,推广“五小园区”(小菜园、小花园、小竹园、小茶园、小果园)打造和空闲地绿化小品改造,不断提高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新典范,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第三篇:中心简介
新闻中心:
>> 大会综合展示加紧展架制作和草莓定植工作
>> 9月9日,昌平区副区长苏卫东考察大会筹备工作
>> 7000章姬“入住”亚洲馆
>> 草莓博览园涉水工程加快进展
>> “一园两中心”大会场馆建设加快推进
>> 草莓博览园展架开装
>> 三项举措确保大会综合展示苗木定植工作顺利启动
>> 北京市侨办副主任初世敏带队考察荷兰草莓研究基地,积极宣传推介草莓大会 >> 8月2日,区长金树东调研草莓大会筹备工作
>> 大会综合展示项目进展顺利
>> 7月19日,昌平区委书记侯君舒调研大会场馆进展
>> 新型施工技术首次应用草莓大会路网建设
>> 7 月25 日,西班牙立体栽培设备运抵天津港
>> 2010-2011草莓生产季,全区草莓产值突破1.8亿元
>> 大会主题歌曲征集大赛完成作品征集
>>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到昌平交流考察
>> 西班牙、日本的先进草莓种植技术将参与大会综合展示
>> 中国草莓科技展草莓重茬与病虫害综合防治展示项目正式实施
>> 国际园艺学会主席安东尼奥•蒙泰罗先生来京访问
>> 大会综合展示用苗繁育工作进展顺利
>> 28个国家的198名国内外代表已确认参会
>> 大会论文摘要征集工作有序进行
>> 相关部门对接大会周边道路交通管制疏导工作
>> 市交通委路政局局长孙中阁调研草莓大会路网建设
>>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主题歌曲征集大赛正式启动
>>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筹委会指挥部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 昌平区全面部署草莓大会决战攻坚阶段各项筹备工作
>> 昌平区与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农业技术基金会签订合作意向书
>>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第二轮通知启动发送
>> 昌平区积极开展宣传推介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工作
>> 昌平区积极开展草莓大会相关工程建设
>> 昌平区区长金树东专题研究草莓大会筹办工作
>> 昌平区与西班牙泰克诺瓦技术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
>> 郭金龙市长主持召开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
>> “昌平草莓”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第四篇:中心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蒯娴娴艺术培训中心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蒯娴娴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5月隶属南京艺术学院,是目前南艺在江苏地区唯一一家培训机构。现位于扬州市邗江区中心地带,教学面积共计2500m2。开设了舞蹈,美术,音乐三大项共二十多个科目。中心成立三年来累计培训人数5000多人次其中以蒯娴娴老师领衔的舞蹈学科更是受到了市领导,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同时,蒯老师还带领中心艺术团的小学员们于2006.2-2007.7连续2年参加了cctv少儿频道举办的“迎新春晚会”。2008年和2009年代表扬州市政府参加了在日本,韩国举办的“中,日,韩”三国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受到了日韩同行的赞赏还受到了领导的好评。特别是在2009年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携夫人来扬参加“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开幕期间,由蒯老师带队的小演员们为江主席及夫人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专场舞蹈晚会,晚会结束掌声不断,会后江主席及夫人接见了蒯老师并对她举办的晚会大力赞赏,询问了培训中心建设及发展情况!
中心投入了300万元在教学设备上,在教学区及家长区域分别安装了地热及空调系统,温度终年保持在18-22度,各培训教室里配备了国内领先水平的声光教学系统。
本中心是以艺术培训为主,其中有:二胡,小提琴,钢琴等。舞蹈教学是我们的办学特色,是以综合舞蹈为主的。因为孩子们在学习芭蕾舞蹈的起初都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家长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所以很多孩子都不能坚持,为了让孩子们对学习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中心特制定综合舞蹈教学。
1.基本功主要是练习芭蕾的基本站姿、坐姿、软开度、组合中心根据“英国皇家芭蕾”及“北京舞蹈学院业余芭蕾舞”考级教材而改编成最适合孩子们学习的组合。加入一些趣味性的组合,把专业术语改成通俗易懂的词语去传达给学生。
2.舞蹈排练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去选择最适合孩子们目前学习的各种舞蹈去教学,其中包括少儿舞、民族舞、爵士、拉丁等,到孩子10岁时候可以练习真正的芭蕾舞蹈,那样家长也能够看到孩子显著的成绩,孩
子也会觉得学习舞蹈丰富多彩
3.中心最重要的办学特色是给孩子们提供施展的舞台,基本上中心每学期都会让孩子们演出,让家长们在舞台上看到孩子的进步。
4.另外中心每个月都会有集体公开课,家长也能够融入中心教学中来!
第五篇:村简介
村简介
**村地处信宜市南面、离市区4公里、镇5公里,位于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信宜四大主干线、两大高速出口和信宜火车站均在**村或附近。**村共有自然村18个(其中20户以上自然村17个),农户598户、总人口3146人,其中劳动力1675人,外出务工人员1018人,妇女1233人,残疾83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党员79人。全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4亩(其中有效耕地面积689亩),山地面积2572亩,林地面积1200亩。山地主要种植油茶、松树以及少量的荔枝、龙眼,耕地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木薯为主。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21元,以外出务工为主,种养殖业为辅。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约1.5万元,以铺位、山场出租为主。
2016年,**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经核查,全村共有贫困户94户、260人。其中五保户27户、29人,低保户29户、80人(无劳力14户、19人,有劳力15户、61人),扶贫户38户、151人。有劳力的低保户和扶贫户53户、212人。去年五保户和无劳力低保户已全部落实政策兜底脱贫,余下的有劳力的低保户和扶贫户53户、212人为今明两年脱贫对象。在广东省农业发展银行的帮扶下,扎实推进脱贫
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兜底政策。2016年底,全村对符合条件的扶贫户全部纳入低保、“五保”供养;二是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贫困户子女按标准领取生活补助费,没有因贫辍学学生;60岁以上的贫困人员全部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27户泥改贫困户完成改造。三是加强主业种植。对全村种植户免费发放高产量水稻种子1800多斤,并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四是施行一户一策,进行产业帮扶脱贫。今年,全村共申报116个产业帮扶项目,涉及奖补金额40万多元。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帮扶单位投入24万元在村委会办公楼顶建设24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集体收益。2016年全村脱贫42户、49人,超额完成全年脱贫任务。
**村以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为目标要求,推进村庄规划、房屋建造、道路修缮、卫生保洁、生活污水处理、治安管理等最紧迫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底化道路建设;18条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实现路灯安装;成立保洁队伍,对全村垃圾进行收集,建立起“日产日清”的可持续运作的长效机制;全村实现饮水安全。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入16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全市村极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亮点,全面实现“一站式”窗口服务;配合市公安局构建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实现主干道出入口治安视频监控全覆盖;建成4个文化广场和1间农家书屋。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村村有水管员。四是全面推进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150余处;清理沟渠河道8.5公里;整建乱搭乱建、建章建筑7处,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60多处,拆除危旧房及废弃猪舍、牛栏等120多间;关闭禽畜养殖场13个,搬迁大型养猪场5个,发放奖补资金6万多元;整治污水排放1.2公里,整治畜禽污染20余处;全村已完成道路扩建3.5公里(由3米扩改为6米),并有约6公里的村道种植花卉,实现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