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片蚀作用
2、冻土作用
3、风化作用
4、河流袭夺
5、侵蚀基准面
6、羊背石
一、先判断正误,再将其中的错题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1、第四纪可分为全新世及更新世;
2、地形和新构造运动决定着剥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强度,一般在构造运动下
降地区,剥蚀作用强烈,堆积作用微弱或不存在。
3、河水并非只有单纯的直线运动,在重力结合离心力与偏转力的影响下,它
以紊流为其基本方式。
4、侵蚀基准面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河床纵剖面的发展,当侵蚀基准面下降的时
候,一般引起下游发生下切。
5、风积物具有水平层理、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6、可溶性的岩石包括硫酸盐类岩石、碳酸盐类岩石和卤素盐类岩石,其中,以卤素盐类岩石的溶解度最高,故对岩溶现象来说,卤素盐类岩石的实际意义最大。
7、冰谷的形态与一般的河谷有所不同,常呈“U”型。
8、在风沙搬运物质中,以悬移质为主。
9、黄土形成于第四纪,是具有黄色色调的粉砂质松散土状风积物。
10、熔岩流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则熔岩流的粘度越低,所形成的地形越平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第四纪具有下列定义背景:()
A、岩石地层学;B、生物地层学;C、人类考古学;D、气候学
2、地形发展过程主要受以下哪些因素控制的?答:()
A、地质作用;B、原始地形;C、人类及其它活动;D、地质结构
3、按地形的成因分类,以下选项中属于陆地内力构造地形的是:()A、楯形火山;B、断块山;C、单斜高原;D、倒石堆
4、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A、岩性及构造;B、气候条件;C、时间;D、地形;E、构造运动
5、关于残积物的特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残积物与下伏基岩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碎屑残积物中,风化矿物很少,在富铁、铝残积物中,几乎全部为风化矿物;B、残积物没有风选性;
C、残积物的厚度受地形控制,在平缓地形上,残积物厚度一般较小。D、残积物具有层理,由地表向深部可以划分为几个带。
6、从河流的平面形态和演变形式,平原河流可以划分为:()A、直线型;B、弯曲型;C、游荡型;汊道型 D、海水的化学成分;E、海滨的原始地形
7、引起海平面振荡的原因有:
A、海盆容积的变化;B、冰期与间冰期周期性变化;C、陆地及地下水量变化;D、海滨构造运动
8、以下属于冰川侵蚀地形的是:()
A、角峰;B、孤峰;C、单面山;D、终磧垅;E、羊背石
9、以下为单斜地形的是:()
A、单面山;B、方山;C、遗证岗;D、内露岗;E、猪背崖;
10、按火山喷发的方式,火山堆积物可以分为:()
A、喷气堆积物;B、爆发堆积物;C、喷发堆积物;D、溢流堆积物;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综合特征。
2、什么是风化壳?主要有哪些类型。
3、简述风沙作用与物理风化作用的区别。
4、简述夷平面及多层地形的形成过程。
五、论述题(从以下四题中选做2题,每题11分)
1、论述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点?
2、请叙述在地形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内、外动力作用间的相互关系。
3、论述河流的动力地质作用。
4、论述岩溶的成因及其发育的基本条件。
第二篇: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个人总结(1-4单元)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Geomorphology)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是以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基本知识为主体,并吸收沉积学、自然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新构造学和抵制年代学等有关知识组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第二章 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第四纪是指约2.4Ma BP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第四纪的特点是:①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发生过多次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②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发展;③显著的地壳运动;④广泛堆积的陆相沉积物和矿产;⑤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⑥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与日剧增。
2.第四纪沉积物基本特征:岩性松散、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变化快、厚度差异大、不同程度地风化、含有化石及古文化遗存。岩性: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火山堆积物和人工堆积物。成因标志:沉积学标志、地貌学标志和环境学标志。
2.地貌:地球表面(包括海底)的各种形态。
3.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地形形态类型;正地形、负地形 地貌形态测量指标:高度、坡度、地面破坏程度
4.地貌成因: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深处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他们是造成地表主要地形起伏的原因,其发展趋势是向增强地势欺负方向发展,如山岳平原的形成及其相对高度的增大变化。外力地质作用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和堆积作用,起作用趋势是“削高填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往接近海洋水准面的方向发展。
5.地貌类型按规模大小划分:①巨型地貌:大陆和洋盆 ②大型地貌:山地和平原 ③中型地貌:山岭和山地 ④小型地貌:活动断层崖、地震裂缝和火山 ⑤微型地貌
6.丘陵:是海拔500m以下的走向明显或不明显的高地与洼地相间排列的地貌组合,成因上与山地有联系。
7.山地:是由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形态组合,是新构造运动大于外力剥蚀作用且两者都很强烈的地带。
8.平原:是目视距离(30-50KM)范围内地势平坦,高差小(1-2m),或微有起伏的大面积地貌组合。
9.顺地质构造地貌:凡正向构造(背斜、穹窿、岩体等)与高低一致,负向构造(向斜、构造盆地等)与低地一致,称为顺地质构造地貌,反之,称为逆地质构造地貌。
10.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11.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第四纪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人类活动影响
第三章 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
一.名词概念解释:
1.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风化作用受气候、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植被、地形和时间等因素影响。
2.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3.风化壳:具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
4.土壤是以各种风化产物或松散堆积物为母质层,经过生物化学作用为主的成土作用改造而成的。
5.古土壤: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土壤称古土壤;因其往往被后期地层所埋藏,又称埋藏土壤。
6.重力地貌:由于重力地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貌。
7.崩塌:陡坡(大于50°)上的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
8.错落:是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45°-70°)的破裂面(断裂、节理密集带和交叉带)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9.撒落:是山坡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做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的现象。倒石锥是撒落的堆积地貌。呈上尖下圆锥状,锥面坡角约30°。
10.滑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及水的参与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下滑的现象,又称地滑。
11.泥流:是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或黄土、红土)被水浸润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网斜坡下缓慢(有事迅速)流动的现象。
12.土层蠕动(土爬):斜坡上的表层岩屑,受温差或冻胀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缓慢移动的现象。
13.片流: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再斜坡表面上形成的面状流水称片流。
14.坡积物: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影响滑坡形成条件。
(1)岩性条件:滑坡主要发生在 黏土岩、页岩、泥灰岩、千枚岩、板岩、片岩、风化岩浆岩等 多 裂缝 破碎 松动 岩石和 各种松散沉积物分布区。(2)地质构造条件:滑坡面常 沿层理、节理面、断裂面、不整合面、劈理面和透水层与不透水层界面发生。(3)地貌条件:一切具有效临空面的天然和人工斜坡,坡度在20—40度间,坡脚下常有河流(海、湖浪)陶蚀地段,使岩土失去支持,极易发生滑坡。(4)气候和水分条件:雨季大量地表和地下水渗入 滑体和滑动面,前者加重土体负荷,后者削弱 岩体抗滑力 并增加滑动面润滑作用,易于引发滑坡。(5)地震:地震引起内部土体结构发生变化,震动使老滑动面松动,使土层液化,这些都能诱发滑坡发生和老滑坡再活动。(6)人工活动:开挖边坡,使岩(土)体失去支持;坡上堆卸废石,加重岩(土)体负荷,均使岩(土)体下滑力增大,导致滑坡发生。
2.残积物和坡积物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斜坡重力作用?它包括哪些类型?
4.重力地貌的类型有哪些?
5.崩塌的几种类型?
6.滑坡的主要形成条件、成因、构成?
7.残积物特征和类型
第四章 流水、湖泊金和沼泽地貌与沉积物
一. 名词解释、概念:
1.超洪水位:几十年或百年一遇的洪水位
2.超低水位:几十年或百年一遇的低水位
3.河谷:是河流携带着砂砾在地表侵蚀塑造的线性洼地,是一种形态组合。
4.河床:是河道中流水占据的部分谷底。
5.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6.牛轭湖:河道裁弯取直后遗留下的弓形废河道称牛轭湖。
7.冲积物(或冲积层):是河流在河床中或溢出河床的堆积物。
8.河流阶地:由于河流的切割及地壳的间歇性上升,所造成的高出现在的河床的古河床地貌形态。
9.水系:是由主(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复杂的多级河道系统。
10.水系格式:水系平面组合的集合形态称为水系格式。它受地面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11.洪流:沟谷中流动的水位暴涨暴落的暂时性沟谷水流统称为洪流。
12.洪积物:由洪水堆积的物质简称为洪积物,它是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洪积物的岩相有扇顶相、扇形相和滞水相。
13.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14.冲沟:又称侵蚀沟,是发育在坡地上的小型流水侵蚀沟谷。
15.冲出锥:是暂时性冲沟水流在沟口形成的小型洪积物形态,其分布无地带-气候意义,其面面积大小仅几平方米到几时平方米。
16.泥石流:泥流是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或黄土、红土)被水浸润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往斜坡下缓慢(有时迅速)流动的现象。
17.沼泽:是地表长期处于充分滋润,喜湿性植物丛生,并有大量泥炭和有机质淤泥堆积的地段。沼泽的形成主要由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引起。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 解释名词、概念:
1.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和重
力崩塌作用为辅,引起岩石的破坏及物质的带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
2.假岩溶:发育在非可溶性岩层(碎屑岩等)中类似岩溶的形态称假岩溶。
3.岩溶:又称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岩溶作用及其由此产生的现象的统称叫岩溶。
4.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Karst)地貌,可分为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岩溶地貌,(地表岩溶地貌包括石牙与溶沟、石林与溶蚀漏斗、峰林、峰丛与溶蚀洼地等;地下岩溶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伏河与地下湖等)喀斯特原是亚得里亚海北端东海岸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石灰岩地形。
5.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百科解释)
6.峰林: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
7.峰丛:是一种山峰基部相联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
二、问答题
1.岩溶形成的5个条件?
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解性、水的流动性、溶蚀基准面。
第三篇:第四纪环境学
第四纪环境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王旭20114146221、对第四纪环境学的认识
是研究第四纪时期环境发展演变的科学,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沉积环境、地层划分与对比、生物演替等方面。与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古地理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联系密切。19世纪早期,欧洲地质学家研究了松散沉积物,先后提出洪积理论和冰川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建立的第四纪4次冰期学说,对冰川作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南斯拉夫数学家米兰科维奇1920年提出气候变化的天文学说,地球轨道周期成为探讨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冰期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1899年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建立海平面变化理论,经过不断充实、发展,1934年美国学者戴利提出冰川—海面控制论。1961年费尔布里奇将海面变化归为3种类型:①构造—海面升降运动;②沉积—海面升降运动;③冰川—海面升降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放射性碳、钾氩法、铀系法、裂变径迹法测年及氧同位素测温等技术的应用,使第四纪地质研究达到新水平。1963年考克斯建立古地磁年表,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
大陆与大洋沉积序列研究,更新了传统的4次冰期概念,支持了米兰科维奇的气候变化天文学说。1977年库克拉等对捷克布尔诺黄土的研究证明,在奥尔杜韦古地磁事件以来的170万年里出现了17次间冰期,平均每10万年有1次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印度洋、赤道大西洋、加勒比海的海洋沉积研究,也得出相近的结论。我国第四纪黄土研究揭示出最近70万年以来有13次气候旋回。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施的许多国际研究计划,如DSDP(深海钻探计划)、CLIMAP(长期气候研究、制图与预测计划)、IGC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等,已在第四纪古气候、冰期形成、冰期气候特点、海洋环境变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从而推动了第四纪地质学的发展。
研究简史:人类从一开始,就和第四纪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真正对它进行研究,却起步很晚。最初,人们把地壳的发展历史分为第一纪(原始纪)、第二纪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1829年,法国学者J.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1839年,英国著名地质学家C.莱尔(1797~1875)把第四纪分成了更新世和全新全。
第四纪地质学在欧洲主要是研究阿尔卑斯及斯堪的纳维亚冰川遗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一些外国学者对广泛分布在黄河流
域的巨厚黄土进行了观察。到20世纪初期,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已有许多专门研究单位和庞大的专业研究队伍。1957年成立了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现已加入国际第四纪联合会。
第四纪沉积物 :人们所观察到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是陆相地层。陆相地层广泛分布于地表,大都松散,厚度变化大,相变剧烈,成分复杂。因此,在第四纪地质年代和地层划分中一般采用多种多样的标志,例如生物标志、古人类及古文化标志、气候标志、地貌标志、绝对年龄测定等。
第四纪沉积物按成因和岩相可以分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泊沉积物、冰川堆积物、海洋沉积物、生物沉积物、风积物、火山堆积物、洞穴堆积物、人工堆积物等。1948年,地质学家杨钟健曾把中国第四纪沉积物分成 4大类,即洞穴堆积、砾石及山麓堆积、河湖堆积和土状堆积。
第四纪气候 :第四纪开始后,以北半球为例,地球上寒冷气候带向南迁移,使得高纬度地带和高山地区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出现冰期。冰期时,北半球副热带干旱地区的北缘落入西风带内,降水量增加。两个冰期之间称为间冰期。间冰期由于气温回升,冰川消融,北半球副极地高压带向极地方向推移,北半球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则减少。
第四纪生物 :第四纪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出现是这个时代最突出的事件。因此,有人也把第四纪称之为人生纪或灵生纪,甚至还有人把它从新生代中独立出来并列为人生代或灵生代。第四纪的哺乳动物具有明显现代化的特征。早更新世时期,第三纪三趾马动物群中的许多科,如鼬鬣狗、无角犀、长颈鹿等都绝灭了。有的第三纪的残留种类如剑齿虎、蹄兔、乳齿象、剑齿象、三趾马、爪兽、鼠等几乎都处于绝灭的过程中。标准的第四纪种属大量出现,如猫熊、真象、真马、腔齿犀、牛、野牛(Bison)、水牛、丽牛、四不象鹿等。
第四系的划分:第四纪是地质史上时间极短的一个纪,至今尚未终止。第四纪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一致的看法。过去一般认为它的年龄只有 100万年左右。近年来由于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及年代测定技术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年龄要大得多,有的认为是 180~200万年,也有人认为是248万年,还有人认为已经超过了300万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第四系的标准地层,但是没有能够实现。因为第四纪的沉积物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同一时期,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和不同的地貌单元上,可以形成各不相同的地层;不同时期,在相似的自然环境里和同样的地貌单元上,可以形成彼此相似的地层。因此,不可能单纯依据岩石本身的性质来划分第四纪地层。
第四纪通常以气候的更替划分为冰期和间冰期,或雨期和间雨期。但是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古气候的变化证据是很缺乏的,因此很多地方一直应用脊椎动物和海洋软体动物的古生物方法确定第四纪的分期和地层划分。在古人类和古文化材料丰富的地区,应用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方法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第四纪海洋动物群变化较慢,尤其是在大洋里,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有某些高纬度的内海区域,如地中海、里海等地,存在群组的迁移,当冰期来临时,北方寒冷生活条件下的种类向南迁移,而间冰期到来时,它们则又回到了北方。但脊椎动物特别是陆生哺乳动物,进化速度却较快,而且在某一阶段的一定自然地理区域里动物群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在第四纪脊椎动物化石中,搜集得最多的是第四纪哺乳动物,其研究也比较详细。因此,第四纪哺乳动物不仅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恢复当时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对探讨古人类的生存时代和生活条件等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关于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世界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中国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按照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讨论的草案,第四系包括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其时代分别与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各阶段相对应。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野外调查,需要应用第四纪地质知识,如恢复更新世古地理环境,确定在适合于古人类生存的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地层等。发掘工作只有在充分认识第四纪地层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埋藏在河湖相沉积层里的古人类文化地点,只有采取第四纪地质的工作方法才是有意义的。对古人类文化遗物时代的确定,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对哺乳动物的分析判断在目前仍然是主要的方法。当然,古人类文化遗物也是第四纪地层划分的一项重要依据
2、当前第四纪环境演变呈现的特点
1、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对自然地改变
第四纪也被称为“灵长类”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人类,并经历不同
演化阶段。人类物质文明也在不断的发展,逐步由石器时代——陶器
时代——铜器时代,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时代。
2、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
第四纪时,全球气候是在中生代高温和新生代第三纪缓慢降温的基础
上发生突然的降温,并出现了剧烈的冷暖波动。而第四纪气候基本特
征:
(1)全球显著变冷:全球显著变冷是第四纪最突出的特征,主要表
现为气温的下降、冰川的扩张和气候带的移动。
(2)波动式的周期性变化:表现为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具体有
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雨期和间雨期的交替、冬季风与夏季风的交
替。
3、地壳运动异常活跃
大量资料表明进入第四纪后,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如青藏高
原快速隆升,火山、地震异常活跃。今天我们都能亲身感觉到。
4、海面的升降变化
造成海平面升降的原因有很多,陆冰的增长与消融是海平面变化的一个主
要原因,也是第四纪时期海平面变化的主导因素。洋面的蒸发主要发生在温暖
低纬度地区,但当大量的水在全球范围以陆冰储存时会导致海平面的下降。而
且海水温度升降引起海水体积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降变化。如在厄尔尼诺发生
时,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因水温升高海平面有1m左右的跷板式变化。
5、哺乳动物为主的时代
第四纪是一个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代。
6、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
随着地球陆地范围的不断扩大,第四纪陆相沉积广泛发育,且成因表现复杂多样。除火山和部分化学沉积(如CaCO3沉积)外,第四纪沉积物大都是松散沉积物。
第四篇: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23,25
第一章
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学科.2.地貌学发展影响因素:地貌形成的营力(内:构造岩浆变质地震,外:流水海浪冰川风力重力人类)岩性和地质构造,内外力作用时间,人类活动
3.戴维斯“地理循环”学说:地貌发育三要素(构造时间营力)彭克<地形分析>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结果 魏格那的扳块构造学说
4.地貌学实践意义:农业生产,工程建设
第二章
1.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大地构造地貌(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地质构造地貌(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2.构造活动带: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③洋脊裂谷带 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3.洋底构造地貌:大洋中脊(洋脊);大洋盆地:海岭,深海平原,海沟 4.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二大类: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侧的美洲与欧洲,非洲大陆边缘较为典型.大陆边缘基本上无火山活动,少有地震活动,反映了新生代构造运动相当平静的特点.这种稳定大陆边缘过去是大陆裂谷两侧的陆壳.作为板块边界具有强烈构造活动特征.后期随洋底扩张逐渐远离,中部形成大洋盆地,两例接受来自陆地的大量沉积,成为稳定的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整个大陆边缘由海沟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活火山以及大部分深源地震在这个地带,频繁的中浅源地震.靠大洋一侧震源深度较浅,靠大陆一侧较深.根据活动大陆边缘的地形特征,可分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由海沟与边缘山脉组成,大陆架非常狭窄.东亚型大陆边缘:自海向陆依次出现海沟岛弧弧后盆地)
5.陆地构造地貌类型 山地:山地是一统称,是由山岭及其间的谷地或山间洼地组合而成.平原:平原是一种广阔的平缓的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一般20Om以下.多是在内力产生的沉降和外力发生加积条件下形成的.高原: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比附近低地高出500m以上的广大平坦的地面.盆地:盆地是一种复合地貌类型,由周围的山地或高原和中部的平原(或低矮的丘陵)所组成.6.地质构造地貌
水平岩层构造地貌:桌状台地,平顶山,方山,层级状山地,丹霞地貌 单斜地貌:猪背山 褶曲地貌 穹窿构造地貌
断裂地貌(断层地貌)1.断层崖2.断层线崖3.断层谷4.断块山与断陷盆地:是在地垒和地堑的构造基础上形成的。
火山与熔岩地貌1.火山地貌:火山口、火口湖、火山锥。2.熔岩地貌:熔岩丘、熔岩垄岗、熔岩台地和熔岩高原、熔岩隧道、熔岩堰塞湖等。
7.地壳均衡理论:岩石圈浮在密度较大的软流圈之上,且地表高程为地壳密度和厚度变化的函数理论,地壳均衡解释了大陆和洋盆之间高度差异以及更小规模地貌现象和高度差异
第三章 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1.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球状风化);化学风化作用(P30)2.风化壳的发育阶段: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岩(碎)屑型风化壳;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①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富钙阶段)②化学风化的中期阶段(富硅铝阶段)③化学风化的晚期阶段(富铝铁阶段)3.重力和运动状况:蠕动,崩塌,滑坡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石块和碎屑层等,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地向坡下崩落,在坡麓形成倒石堆,这一过程称为崩塌。发生突然;速度块;破坏性大;形成倒石堆。
滑坡: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它碎屑堆积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滑坡的类型(物质组成①土质滑坡②岩质滑坡;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关系①同类土滑坡②顺层滑坡③切层滑坡;滑体厚度①浅层滑坡②中层滑坡③深层滑坡;滑动年代①古滑坡②老滑坡③新滑坡④发展中滑坡;运动形式①牵引式滑坡②推动式滑坡)蠕动:土层岩层和它们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缓慢移动现象.分类:疏松散碎蠕动.引起原因:强干湿温差变化,一定黏土量,一定坡度;基岩岩层蠕动.引起原因:湿热由于干湿和温差变化,寒冷由于溶洞作用
4.辨别古滑坡形态标志①滑坡壁遗迹②反坡台阶,池沼或湿地③坡脚出现渗泉,弧石或弧形突出的堆积体④斜坡上单沟转向与双沟同源⑤岩层倾向异常及埋藏高度的变化⑥滑坡泥、擦痕、滑动面和被填塞的裂缝
第四章 流水地貌
1.沟谷的发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切沟,冲沟,坳沟
2.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自上游到下游可分为以下三部分:集水盆,沟谷主干,洪积扇:暂时性沟谷水流挟带的大量泥沙、碎屑物质在出山口处堆积的扇形堆积体称为洪积扇.3.洪积扇物质组成与内部结构特征:自扇顶至扇缘可分为三个相带:扇顶相:位于洪积扇顶部,通常表现为舌状叠覆的砾石堆积体,砾石粒径大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强,其间发育有砂,亚粘土等物质充填废弃河道而形成的充填构造.扇中相:位于洪积扇的中部,组成物质比扇顶细,主要由砾石、砂和 粉砂组成,扁平的砾石呈叠瓦状向上游倾斜,常见交错层理。扇缘相:位于洪积扇边缘部分。组成物质较细,由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具有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地下水往往在该地带溢出地面,局部地段产生地表滞水和沼泽化等现象。
4.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要有大量松散的固体物质;要有充足的水源;有利的地形条件
5.泥石流的类型(泥石流物质结构流态特点:粘性泥石流-泥石流做等速运动;阵流现象;形成沟谷阻塞现象;有高而陡的龙头.稀性泥石流-泥石流做不等速运动;不易形成沟谷阻塞和阵流现象;无明显龙头.泥石流物质组成:泥流,泥石流,水石流.泥石流激发因素:冰川泥石流,暴雨泥石流,地震泥石流)6.河道水流运动特征 层流与紊流 环流 旋涡流 7.河流作用
(一)河流的侵蚀作用(下蚀作用: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使河床高度不断降低的作用称为下蚀作用或称下切侵蚀,垂直侵蚀.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在下切过程中所形成的坡折,河流的源头,受到流水的侵蚀不断向上游或河间地地带推进.侧蚀作用:流水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称侧蚀作用)(二)河流的搬运作用:方式主要有推移,跃移,悬移(搬运量大)溶解质搬运.8.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水平面.侵蚀基准面可分①终极侵蚀基准面:把海平面作为外流河的-②局部侵蚀基准面:指局部河段下切侵蚀的界限.9.河床的均衡剖面
当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平衡状态时,这时的河床纵剖面呈现为 一条圆滑均匀的凹形剖面,这条凹形剖面称为河床的均衡剖面。河床的均衡剖面是一条理想化的河床纵剖面
(三)冲积河床的平面形态 1.顺直微弯型 2.弯曲型 3.分汊型
4.游荡型(散乱型)
三、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以外谷底部分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称为河漫滩.(二)河漫滩的类型 1.河曲型河漫滩 2.汊道型河漫滩 3.堰堤式河漫滩 4.平行鬃岗式河漫滩
四、阶地
(二)河流阶地的成因
阶地在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二个阶段:①河流以侧蚀作用或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宽广的谷底。②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床位置降低,两侧谷底位置相对抬高而成为阶地。引起河流下蚀作用加强的原因主要有: 1.构造运动 2.气候变化
(1)干湿变化(2)冰期、间冰期变化所形成的阶地 3.侵蚀基准面下降:海面下降或局部基面下降
(三)河流阶地类型P70 1.侵蚀阶地 2·堆积阶地 3.非旋回性阶地
五、河谷的不对称
1.地形总倾斜方向的影响 2.构造和岩性影响 3.构造运动影响 4.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 5.小气候的影响
第五节 河口地貌
一、入海河口的分段P73依据以及特点 1.近口段 2.河口段 3.口外海滨段
(二)三角洲的发育过程(条件)1.水下三角洲阶段: 2.沙岛与汊道形成阶段: 3.三角洲形成阶段:
(三)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从沉积相的角度,按照河口区水动力、沉积物和生物组合等,一个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分以下三部分。1.三角洲平原相 2.三角洲前缘相 3.前三角洲相
(四)三角洲的分类P78 按三角洲的形态特征。可分为:①鸟足状三角洲。如密西西比和三角洲。②扇形三角洲。③尖头状三角洲。如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和西班牙的埃布罗河三角洲。④岛屿状三角洲。如恒河三角洲。按河流作用与海洋作用的对比关系,可分为:①高度建设性三角洲;②高度破坏性三角洲。
按河口水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可分为:①河流型,②波浪型,③潮汐型
第六节 流域地貌
分水岭迁移的结果,有时使得溯源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袭夺他河的河流叫袭夺河。被袭夺的河流称为被夺河。1.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P84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由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在世界分布:广,面积大,占地球面积1/10 研究意义:水文与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考古资源;水库漏水;地基塌陷;农业
一、喀斯特作用的化学机制 CaCO3+CO2+H2O→Ca2++2HCO3-
三、喀斯特水的动态
1.垂直渗透带(充气带)垂直溶洞 2.季节变动带(过渡带)垂直与水平地下溶洞 3.水平流动带(饱水带)水平溶洞 4.深部滞流带(承压带)蜂窝状小溶洞
喀斯特地貌影响因素:气候(温度);构造发育程度;可溶性岩石;水流动
第二节 喀斯特地貌
一、地表喀斯特地貌 1. 2. 3. 4. 5. 石芽与溶沟: 溶斗与落水洞:
溶蚀洼地与溶蚀谷地: 干谷、盲谷和地下河: 峰丛、峰林和孤峰:
二、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的溶蚀地貌
溶洞的堆积地貌:化学,机械,生物
洞穴化学堆积: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石灰华等。
第三节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一、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简答)1.早期
当石灰岩上的非溶性盖层被剥除后,石灰岩体露出地面,喀斯特地貌开始发育.地面上出现石芽溶沟,并有少量的溶斗落水洞出现,以地表水系占优势.2.中期 形成复杂的地下水系和地下洞穴系统.地表广泛发育溶蚀洼地干谷盲谷溶斗等.出现许多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峰丛和峰林等地貌.3.晚期
广泛发育地表水系.整个地面发育成宽广的溶蚀平原,平原上堆积着石灰岩残积红土及孤峰与残丘.二、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简答)1.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喀斯特作用强度大,速度快,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而典型.2.地中海型
此带夏季干热,冬季湿冷,水热条件不及热带,故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如热带典型,但比温带强,几乎所有的喀斯特地貌都可以在这里发育.3.温带型
水热条件不及上述二类型,有明显的干季,喀斯特作用不强,地貌不明显.以溶隙溶孔和小型溶洞为主.喀斯特泉较发育.4.寒带及高山型
气温低,地表终年冻结或季节性冻结,喀斯特作用受到限制,只有少数的圆洼地和小型溶斗,在永冻层以下有时也有地下水流和小溶洞生成.5.干燥型
气候干旱,喀斯特作用无法进行.为古遗迹.第六章 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
第一节 风 沙 流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在与沙质地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含沙的气流称为风沙流。第二节 风蚀地貌
一、风蚀作用:风经过地表时由于风压力作用,将地表松散沉积物者基岩上风化物吹走,使地面破坏的作用.二、风蚀地貌形态 1.石窝:
2.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3.风蚀谷和风蚀残丘:
4.风蚀雅丹:不是发育在基岩上发育在古代河湖相土状堆积物中 5.风蚀洼地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世界沙漠分布:是陆地面积1/10在西南亚北美 主要沙漠类型:P112
第五节 黄土地貌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2.黄土的特性
颜色为灰黄色或棕黄色;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细沙和粘粒较少;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为主,富含碳酸钙;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具有湿陷性和潜蚀作用;含埋藏古土壤层;抗蚀力较小。
以上为原生黄土的特性,次生黄土往往具有沉积层理,粒度变化较大,孔隙度低,无明显的湿陷性。
三、黄土地貌的类型
沟谷和沟间地是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其形成,一方面系现代的流水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受黄土覆盖前的古地貌影响。
(一)黄土沟谷地貌:切沟冲沟河沟
(二)黄土沟间地地貌 1.黄土塬 2.黄土梁 3.黄土峁
黄土梁和黄土峁经常密集的分布在一起,统称为黄土丘陵。4.黄土涧
(三)黄土潜蚀地貌
黄土潜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主要有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桥、黄土柱等。
第七章 冰川地貌(冰蚀,冰,冰水堆积)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演化
(一)雪线: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量,地形
(二)成冰作用
在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经一系列的“变质作用”才能形成冰川冰。这一过程称为成冰作用。
二、冰川的运动
冰川的运动主要是通过冰川内部的塑位变形和基底滑动来实现的。对于中低纬的小冰川而言,以基底滑动为主;而高纬大陆冰川则以塑性变形为主。
三、冰川类型及其演化
(一)山岳冰川:冰斗冰川,悬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平顶冰川
(二)大陆冰川:冰盾和冰盖
第二节 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一、冰蚀作用
1.冰川的挖蚀作用 2.冰川的磨蚀作用
二、冰蚀地貌 1.冰斗、刃脊和角峰 2.槽谷和峡湾
3.羊背石: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指示冰川运动方向.第三节 冰川搬运、堆积作用与冰川堆积地貌
三、冰碛地貌 1.冰碛丘陵 2.侧碛堤
3.终碛垄(终碛堤、前碛堤)4.鼓丘:由冰碛物组成
四、冰水堆积地貌 1.蛇形丘
2.冰砾阜、冰砾阜阶地和锅穴 3.冰水扇、冰水平原和冰湖三角洲
第四节 第四纪冰期
一、冰期与间冰期
四次全球性的冰川作用:奥陶纪冰期,前寒武纪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第四纪冰期 李四光把我国境内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鄱阳,大姑,庐山和大理冰期.与阿尔卑斯山区的贡兹(群智)民德,里斯和玉木冰期相当.二、冰期的划分
1.冰碛物的岩性组合和风化程度 2.间冰期沉积 3.冰川堆积地貌 4.冰蚀地貌
通过上述方法划分冰期时,要注意各种方法所得结果的互相验证,重视冰川地貌类型组合或冰川沉积系列的分析。
第八章 海岸地貌 第一节 海岸的动力作用
一、波浪作用
(一)深水波浪的特性
是指水深大于1/2波长的水深处的波浪。可视其运动不受海底摩擦的影响。
1.深水区的波浪运动是通过水质点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作圆周运动来实现的。
随时间的变化,水质点在轨道上的位相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波浪的向前传播。波浪的传播只是波形与能量的传播,水质点仍在原地做圆周运动。
2.波浪在向前传播的同时,能量也向下部水层传播。
自海面向下随深度按等差级数增加,水质点运动轨道的直径(波高)则以等比级数减小。当海底深度大于波长时,波浪对海底作用已很微弱(1/2波长处仅有表层的1/24)。
由风直接作用下形成的波浪称为风浪,其运动轨迹为不封闭的圆形或椭圆形(受温度、密度、风力的变化等影响)。风浪在风停息 后或离开风区向外传播就转变为涌浪,其运动轨道为封闭的圆形。
(二)浅水波浪的传播与变形
当波浪传播到海底深度小于1/2波长水深处,受海底摩擦的影响,波浪发生变形,转变为浅水波浪。1.运动轨道的变形
水质点的运动轨道由深水区的圆形轨道变为呈不对称的上凸下扁的椭圆形轨道。
自水面向下轨道半径不断减小,轨道变得愈来愈扁平,到海底,水质点仅作平行于底面的直线形振荡运动。2.波浪破碎
轨道的不对称,也使得波形呈现出不对称性。在向岸传播过程中,波形不对称愈益显著,前坡愈变愈陡,后坡愈显平缓;轨道上半部波动流速大,下半部波动流速小,使得向岸的波动流速大于向海的,愈近海岸,波动流速的不对称愈显著。当波谷的速度赶不上波峰的速度时,即发生波浪的翻转破碎,波峰与波谷的分离,即波浪破碎。3.波浪折射
当波浪传播进入浅水区,如波向线与等深线或岸线不垂直而成一偏角,则波向线将逐渐偏转,趋向于与等深线和岸线垂直,这种现象称波浪折射。
二、潮汐与潮流作用
l.潮汐的周期性涨落影响海岸带的侵蚀和堆积作用: 戴维斯据海岸带潮差大小,把海岸分为: 弱潮海岸:潮差<2m,多发育河流三角洲、堡岛等
中潮海岸:潮差2-4m,多发育潮汐三角洲、潮汐通道、潮滩、盐沼等
强潮海岸:潮差>4m,多发育有潮滩、盐沼等为主的地貌组合。2.潮汐的周期性涨落,引起海面的定期升降,使波浪作用范围扩大: 按潮汐引起的水位变化,可把海岸带划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
三、近岸流 1.沿岸流
分布在破浪带与岸线之间,流动方向与局部海岸线平行的一股海流。其成因有两种:
①当波峰线与岸线斜交时,由于波浪折射作用,在波浪带与岸线之间产生一股与岸线平行的沿岸流。
②河流入海,咸淡水混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沿岸流。如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后形成的浙闽沿岸流和黄海沿岸流等。2.近岸循环流
近岸循环流由自外海缓慢输送到碎浪带的整体水流、沿岸流和离岸向外的裂流三部分组成。
波峰线与岸线平行或斜交(沿岸流的雍水作用)均可形成。
二、海蚀地貌 1.海蚀穴、海蚀洞 2.海蚀崖 3.海蚀平台 4.海蚀拱桥 5.海蚀柱
三、岩性和构造对海岸的影响 1.岩性对海岸地貌发育的影响 2.地质构造对海岸发育的影响 第四节 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及其地貌
(一)中立点(线、带)的概念:
假设条件:波浪前进方向与岸向垂直,波浪力大小不变,水下岸坡为平直的斜坡,海岸由相同成分和相同粒级的松散物质组成。中立线附近,沉积物作等距离往返运动;中立线以上主要作向岸运动;中立线以下主要作向海运动。
(二)均衡剖面的塑造
中立线以上,由于物质的不断堆积,坡度逐渐加大,重力切向分量作用越来越大;中立线以下,由于物质的不断堆积,坡度逐渐变小,重力切向分量作用越来越小。最后,水下岸坡形成一条统一的凹形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所有的泥沙都在原地随进、退流做等距离来回摆动,全部处于中立状态,这条凹形曲线称为海岸的均衡剖面。均衡剖面是理想化的海岸剖面,实际剖面只能与之接近,达到暂时、相对的中立状态。影响均衡剖面塑造的因素:
①岸坡坡度:岸坡坡度较大时,形成海蚀型海岸;岸坡坡度较小时,形成海积型海岸;岸坡坡度中等时,形成海蚀-海积型海岸。②波浪作用力:波浪作用力变小,中立线上移,岸坡坡度变陡;波浪作用力变大,中立线下移,岸坡坡度变缓。
③泥沙粒径:粗颗粒物质组成的岸坡较陡,细颗粒物质组成的岸坡较缓。
(二)沉积物流形成的地貌P164
第五篇:煤矿地质学考试考点!!!
1.由于煤的内在水分吸附于煤的空隙内表面上,内表面积越大,吸附水分的能力就越强,煤的水分就越多,煤分子结构上极性的含氧官能团的数目越多,煤吸附水分的能力也越强
2.地质作用:凡是由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1.成煤作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泥炭化作用过程和煤化作用。
泥炭化作用高等植物死亡后,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变成泥炭的过程称为泥炭化作用。
植物首先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水解为分子量较小的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然后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
煤化作用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成岩作用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降速度较大时,泥炭将被泥沙等沉积物覆盖。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作用下,泥炭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固结等一系列变化,微生物的作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缓慢的物理化学作用。这样,泥炭逐渐变成了较为致密的岩石状的褐煤。
变质作用当褐煤层继续沉降到地壳较深处时,上覆岩层压力不断增大,地温不断增高,褐煤中的物理化学作用速度加快,煤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氧含量迅速减少,腐植酸也迅速减少并很快消失,褐煤逐渐转化成为烟煤。随着煤层沉降深度的加大,压力和温度提高,煤的分子结构继续变化,煤的性质也发生不断的变化,最终变成无烟煤。
2.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是指岩石与水作用时,岩石所呈现的含水、给水、持水、透水等性质:(1)含水性 含水性是指岩石在其空隙中含有一定水量的性能。一般饱和含水量在数量上等于岩石的空隙体积。(2)持水性 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仍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持水性。岩石分散度愈大,其表面吸附能力愈强,持水性越强。颗粒越小,持水性愈大。(3)给水性 在重力作用下,含水的岩石能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给水性。一般空隙愈大,岩石给水度愈大;细颗粒岩石,给水度小。自然界中持水性愈强的岩石,其给水性往往最弱。(4)透水性水透过岩石的性能称为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用渗透系数K表示。渗透系数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水力坡度为1时,水在岩石中渗透的距离。一般岩石的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性愈强。
3.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储存在岩石空隙中的水。它主要以气态水、固态水、液态水、重力水和结合水等几种形式存在于岩石的空隙中。(1)气态水气态水指呈气体状态充满在岩石空隙中的水蒸气。气态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可与液态水相互转化,二者保持平衡。气态水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也不能被植物吸收。(2)结合水结合水是因分子力作用而被吸附于岩石颗粒表面的水。若吸附的水分不多,在岩石颗粒周围形成极薄的水膜,称吸着水;包围在吸着水外面,并使水膜增厚的这一部分水,称为薄膜水。(3)毛细水毛细水是充填于岩石毛细孔隙和细的裂隙中的水。毛细水受水与岩石接触面的表面张力影响,当表面张力大于重力时,毛细水能在毛细孔隙内上升至一定高度。由于毛细水能在毛细孔隙中上下运动,所以它有一定的静压力,具有一般水的特点。(4)重力水指完全受重力作用影响而运动的地下水,称为重力水。重力水存在于岩石中较大的孔隙和孔洞中,具有液态水的一般通性,它们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
(5)固态水当温度低于水的冰点时,岩石中的水便称为固态的水。
4.(1)整合接触指某个地区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运动与沉积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沉积连续、形成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岩性和古生物演化基本一致,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特点:1.上下两套地层为连续沉积; 2.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岩性、古生物基本一致 3.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存在侵蚀面。(2)不整合接触1.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触指某个地区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后,地壳再抬升,使已形成的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出现明显的区域性沉积间断;之后地壳再次下降并接受沉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基本一致,称为平行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特点:(1)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岩性、古生物突变,缺失某些时代的地层;(2)上下地层之间存在分布广泛的沉积间断面;(3)上下地层之间的产状基本一致。2.角度不整合接触指某个地区在下伏地层形成后,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已形成的地层发生倾斜、褶皱、断裂、或伴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并遭风化剥蚀、造成明显的区域性沉积间断;之后地壳再次下降并接受沉积,使新地层覆盖在不同时代的老地层之上,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不一致,称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5:瓦斯的形成:(1)生物化学作用形成成煤的第一阶段,植物有机质分解,当氧气充足时,生成CO2、NO等气体。在缺氧条件下,由于细菌作用分解析出甲烷、重烃、氢及其它气体。由于此阶段形成的瓦斯距地表近,且多散于大气中,在煤体中保存的数量不多。(2)煤变质形成成煤第一阶段所形成的泥炭,由于地壳下降,被其它沉积物覆盖,在地热及地压影响下,其化学成分随之变化。氧、氢、硫、氮的成分降低,碳的含量相对富集,并生成了以甲烷、氢为主的气体及重烃等其他气体。由岩浆侵入产生接触变质时,也可生成重烃、氢和甲烷。:这阶段形成的瓦斯,由于在地下深处,不易放散,故煤层中所含的瓦斯,极大部分是该阶段形成的。(3)油气田的瓦斯侵入
6: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
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有: 温度变化和水的作用①温度岩石大多由一种以上矿物组成,由于不同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下,它们的膨胀收缩不一致,从而破坏了矿物之间的结合力; 岩石又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昼夜温度变化影响下,表层和内部必然出现温差,导致表里不协调的膨胀收缩。②水的作用存在于岩石空隙内的水,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便结为冰,体积膨胀,对四周岩石产生巨大压力,促使岩石空隙扩大;温度上升,冰又融成水,向空隙深处渗透,同时扩大的空隙又为外来的水所充满。这样一冻一融反复进行,导致岩石空隙不断扩大,直至岩石崩解破碎,这种过程称为冰劈作用。
7:沼泽基底不平引起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1)煤层底板起伏不平,煤层与顶板岩层接触面较平整(2)底板凹处的煤层厚,底板凸起处的煤层较薄,以至尖灭(3)煤层及夹石层的层理与顶板岩层平行,在底板隆起处可见煤分层及夹石层被隔开而不连续
8:煤中水分与煤化程度的关系(1)这是由于煤的内在水分吸附于煤的孔隙内表面上,内表面积越大,吸附水分的能力就越强,煤的水分就越高。(2)此外,煤分子结构上极性的含氧官能团的数量越多,煤吸附水分的能力也越大。低煤化程度的煤内表面积发达,分子结构上含氧官能团的数量也多,因此内在水分就较高。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煤的内表面积和含氧官能团均呈下降趋势,因此,煤中的内在水分也是下降的。9:构造变动对煤层的影响在水平压力作用下,煤层形成褶皱的同时,由于褶曲两翼受力大于轴部,煤由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发生塑性流动,造成背、向斜轴部煤层增厚,两翼煤层变薄。在垂直压力作用下,褶曲轴部压力大于两翼,背斜轴部煤层厚度变薄,而两翼煤层增厚。10: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3)、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