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流转问题调查问卷
土地流转问题调查问卷
户主姓名:年龄:劳动力人数:
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家庭人口:土地面积(最初集体承包的):
1.你是否有过土地流转的经历?
A有B无
2.若有,属于哪种方式?
A租入B转出
3.什么原因促使你出租土地?
A外出打工 无人照管B 农业种植收益低
C缺乏劳动力D 其他
4.什么原因促使你租入土地?
A劳动力过剩B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
C受亲朋好友的委托D其他
5.你在确定土地流转关系时 采取什么方式?
A口头协议B书面协议C第三方证明D其他
6.你认为在确定土地流转关系时签订合同必要吗?
A没有必要,都乡里乡亲的谁也不回坑谁
B没有必要,有纠纷了找村干部解决就可以
C有必要,白纸黑字最可靠
D有必要,出了问题有据可依
7.你们进行的土地流转行为是私下交易还是上报给村委会登记过? A私下交易B上报登记了
8.在土地流转中是否发生过纠纷?
A发生过B没有
9.若有,是什么原因?
A没有签订合同B合同条款不健全不合法C合同当事人违约D其他
10.你从谁家里租入土地?
A邻居家B本村亲戚家C本村亲戚家D其他
11.谁从你家里租入土地?
A邻居家B本村亲戚家C本村亲戚家D其他
12.你租入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A 10%~30%B 30%~60%C 60%~1000%D 100%以上
13.你家里租出土地占总面积的比例:
A 10%~30%B 30%~60%C 60%~1000%D 100%以上
14.你租入土地是否讲好期限?
A没有B讲好期限C 讲好租期不定
16.你租出土地是否讲好期限?
A没有B讲好期限C 讲好租期不定
17.你租入土地期限为
A 1年B 2~5年C 5年以上
18.你租出土地期限为
A 1年B 2~5年C 5年以上
19.你收租金的形式为
A 收粮食B 收钱C收其他D 什么也不收
20.你交租金的形式为
A 交粮食B 交钱C交其他D 什么也不交
21.您认为土地流转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希望政府部门做什么?
第二篇:土地流转调查问卷
关于土地流转经营权中的调查问卷
为了解你们当地土地依法流转经营权的现状及流转过程中的困难与阻碍,提高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合法化,保护自身切身利益。请您认真填写!
1.您家,常住人口有多少人?
A.3人以下B.4-5人C.6-7人D.7人以上
2.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A.农业经营收入B.外出打工C.本地企业打工D.自家经营小本生意
3.您家的年均收入为多少?
A.3000-5000B.5000-7000C.7000-9000D.9000-13000
E.13000-18000F.18000-22000G.22000-25000H.25000以上
4.(选填)①若您家劳动力明显不足,您是否会将自家土地转包给他人?
A.是B.否C.不知道
②您是否会承包他人土地,来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
A.是B.否C.不知道
5.在承包土地过程中,当地政府是否颁发农村土地承包权证书?
A.是B.否C.不知道
6.(选填)①你家转包地面积?②你家承包地面积?
A.5亩以下B.5-10亩C.10-20亩D.20亩以上
7.您家种植作物的种类(可多选),其面积为多少亩?
A.小麦与玉米_____B.水果类树木_____
C.日常食用蔬菜_____D.景观类树木_____
8.您平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般采取什么方法承包他人或转包给他人土地?
A.依照相关政策进行B.村上安排C.自由谈判
9.①您流出土地的原因(可多项)
A.缺乏劳动力B.效益低C.自己种地太辛苦
D.流出比自己耕种收益高E.其它
②您转入土地的原因(可多项)
A.有多余的劳动力B.给亲戚朋友帮忙
C.能够增加收益D.其它
10.①您希望转入但没转入的原因(可以多选)
A.没有好的生产项目B.转入价格太高C.没人愿意转出土地
D.转入程序太麻烦,容易受阻E.其它
②您希望转出但没转出的原因?
A、没人愿意转入B、担心转出后难以收回
C、担心转出后收入没有保障D、等待集体安排E、其它
11.您家在承包或转包土地过程中,其价格是每亩每年多少元?
A.800以下B.800-1000元C.1000-1200D.1200-1500E.1500以上
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认真填写!
第三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
山 东 政 法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系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者姓名:班级:学号:
本问卷调查是山东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其调查结果主要用于分析山东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问题,不会用作他用,相关信息会在使用后销毁。本次调查仅占用您五分钟的时间,对于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表示感谢!(以户为单位)
1、请填写您的相关信息(我们会为您保密)
姓名:年龄:家庭人口:受教育程度:
居住地:市县乡(村)
2、您家共用多少亩耕地?()
3.您了解国家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吗?
A.很了解B.比较了解 C.了解一点 D.不知道
4、您家的耕地使用状况?
A.自己耕种 B.全部流转 C.一部分自己耕种,一部分流转(比例)
5.您家为什么要将耕地进行流转?
A.无力耕种B.不愿耕种,收入太低C.急需一笔收入D.身不由己 E.其他
6、您家耕地流转的对象:
A.亲戚B.同村其他个人C.专业大户D.农民专业合作社
7、您家耕地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流转:
A.自发B.村委会引导C.村委会强制D.流转对象上门洽谈
8.您家耕地流转的形式: A.转包B.出租C.互换D.转让E.股份合作F.其他()说明:可多选,如果多选请标明每种形式流转的具体土地数。
9、您家通过耕地流转获得的收益:
A.0-200B.200-600C.600-800D.800-1000E.1000以上
说明:收入以每年每亩为单位,若获得的是实物,将实物按市场价折合成现金,一次付清除以流转的时间。
10、您流转耕地希望得到的合理收益是多少!()
说明:收益以每年每亩为单位。
11、您家耕地流转后的用途:
A,继续耕种B.挪作他用
12、您将耕地转让后主要靠什么谋生?
A.剩余土地的耕种B.养殖 C.在村里做小生意 D.在村里担任工作,有收入E.自己或家人外出打工 F.其他()
说明:若选择“其他”请写明。
13.您家宅基地的使用情况?
A.闲置B.已盖上房子,等待居住C.已盖上房子,已经居住D.已流转
14.您所在村(乡)有哪些社会保障政策?
A.新型合作医疗B.最低生活保障C.社会化养老D.村民相关福利F.其他 说明:可多选,选择其他请写明具体的政策。
调查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山 东 省 农 村 土 地 流 转 情 况 调 查 问 卷
第四篇:土地流转相关问题
汇报对象:项目组验收人员
主要汇报内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社会问题分析——对红塔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红塔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社会问题主要是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减少合作社土地流转风险的对策:流地农民的自我风险规避;政府对风险的调制与化解;农地流转流程的优化设计;负面流转的止损措施。
参考资料
1.2 红塔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社会问题分析
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村支两委和社干部有时并不代表“村民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职能,而是贯彻执行乡镇意图,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管理“越位”现象时有发生,并因此导致农村土地流转难以真正按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化组合,并面临着政策、法律、经济等风险。
1.2.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风险
虽然200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其中提出了“对有稳定收益的项目,农民可以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入股。”但这个规定是针对农村建设用地的,而不是鼓励在农业生产领域搞“股田制”。国务院研究室叶兴庆司长说,“我们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总体框架和合理内核不能变,因为土地在中国具有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 另外,依据现有的法律政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30年不变。但合同期满之后农村土地经营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谁都无法预料,至于之后是否续签,那也要看实际情况。如果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旦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届满,土地使用权的存续就成了问题。因国家土地政策的原因导致家庭承包经营权终止,这一政策风险也是烟草公司及烤烟合作社必须考虑的。
1.2.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风险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民的权利义务不对等,违背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根据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对等。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中,为了确保土地保障功能不因流转而受到影响,多数合作社在与农户签订投资流转协议时约定了特别保底条款,即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以后,烟农可以拿到固定的分红,该固定股利与合作社经营业绩无关。“根据最初签订的框架协议,我们合作社要负责保底分红的,不管今后的项目有没有盈利。”一家试点合作社的负责人这样说。这种“保底分红”的数额虽然不可能太高,但确实能给农民提供最低的物质生活保障。如果从本质上分析,人们就会发现股农的这种收入分配实际上是基于债的法律关系而获得的一种收入,即基于土地出租而获得的租金,而并非基于股权获得的收入,因而也就不能看作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股利”。因为只有土地租金才可以作固定不变的约定,且租金收益与合作社经营业绩无需挂钩,而股利却是随着合作社经营业绩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合作社的经营业绩直接决定着股利分配。所以,保底分红的性质应是土地租金而非股利;再从股东的成员权角度来看,在合作社中,一方面人数众多的股农因各自在合作社中的股份小得微不足道而无法参与管理,另一方面合作社现金资本的强大自然也会把股农排斥在合作社之外(这一点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安排上即可看出,只有少数村干部才能成为合作社理事,普通农民是没有资格当选理事的),股东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的权利落空。股利少得可怜,又没有实质上的经营管理权,虽然从表面上看农民和合作社之间是投资流转关系,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只能算作土地租赁关系。然而,在权利义务设置上,股农享有的只是租赁关系上的权利,而却要承担投资流转方面的义务和风险,为了获取少得可怜的“股利”,却要承担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风险,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对股农来说这是最大的不公平。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违反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
(2)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出资形式与相关法律规定不符。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从本条规定中可以看出,作为股东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必须符合以下两大条件:一是可估价性,即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财产不但应具有财产价值,而且这种财产价值必须能够用货币来确定或评估;二是可转让性,指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可以依法在不同的法律主体之间进行财产或者财产性权利的转移。公司资本不仅是为了公司存续所用,而且应当对公司的债务起最起码的担保作用。因此,股东的出资应当不仅可以由股东交付给公司,为公司经营所用,而且应当在公司对外清偿债务时,可以有效地从公司转移给公司的债权人,并由债权人予以有效的财产利用。农村承包经营权是以土地使用为客体的权利,具有财产属性不言而喻,但在目前情况下,对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定价评估,法律上则是一片空白,以至于有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办理 ,如果不能评估作价,公司的注册资本难以确定,公司成立就成了问题,实践中,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尽快促使公司成立,通过行政手段对土地随意折算股份了事。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缺乏法律依据,而且因折算过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即便是土地评估作价科学,农村承包经营权的可转让性又成了问题。我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土地流转条件规定较为严格,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在集体组织成员内部之间流转,对集体组织之外的主体流转规定了严格的程序。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导致承包经营权主体发生变化,主体由原来的农户变成现在的公司,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不在集体组织成员内部之间流转了,如果这种流转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就可能与《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不相符合。2007年生效的《物权法》也对土地流转方式作了列举规定,明确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这种土地流转形式排斥在外。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也与《物权法》规定的法定流转方式不一致。所以,对《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土地使用权”应作狭义的解释,即不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3)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保底约定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利润分配的规定。《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对公司利润分配作出规定,“同股同利”、“无盈不分”是公司利润分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且公司利润必须是在上交税收、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以后的剩余部分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作出决议后方可分配。从性质上看,该条属于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股东会、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所作出的决议不得违反该条规定,否则依据该决议所进行的分配无效,股东必须将违反本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给公司。即便投资入股时有特别约定,该约定也因违反这一条规定而无效。实践中,如果是在公司有盈利的情况下按保底条款约定进行分配,这当然不存在法律问题,但如果公司没有盈利而仍然按保底条款进行分配,就明显违背了该条规定的“无盈不分”原则,股农的这一保底收入实际上是一种违法所得,股农面临着随时被要求退回已分配的股利的危险。
(4)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与股权转让、股东退出公司、公司清算等规定相矛盾。就股权转让制度而言,根据公司法的一般原理,股东财产一旦投入到公司里就成为公司的法人财产,股东退出公司时无法收回出资部分。股东只能通过转让股份方可退出公司。由于公司法作出了强制性规定,一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投入到公司,股农要么因其没有其他选择只得终身成为公司的股东,分取固定股利;要么一次性转让公司股份,退出公司,告别土地。前者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却无法让农民致富,后者让农民彻底失去土地。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两种结果都令人堪忧。
1.2.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济风险
首先,我国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突出,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没有解决好之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给农村稳定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我国,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程度不高,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无疑是他们的“命根子”,是惟一的生活来源与基本的社会保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的这两大功能则表现得更为突出,虽然不少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往往是离家不离地。“将来在外面要是找不到活做,还不得回来靠这十几亩地过日子?”湖北的一位农民道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在非农产业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也仍然把土地作为他们最后的保障,一旦非农产业失利,他们还能够享有最低的社会生存保障。而今,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出现势必会加速土地的流转,也必然会对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带来冲击。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大力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其次,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风险远大于家庭承包经营。也许有人会认为,农民自己承包经营土地不也存在着风险吗?但我们认为,第一,农业生产过程的风险一般多来自于自然灾害,市场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主要发生在交易环节上。以入股方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虽从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但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化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以此来增强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实在有限。要想真正增强农民抗风险的能力,还应在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等交易环节上做文章。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就是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来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的,而专业合作社主要由农户联合起来抵御市场上大资本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但专业合作社并不是以土地入股方式建立的,在直接生产环节上,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仍采用以家庭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第二,公司对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使农民面临的风险更多、更大。不仅有来自自然灾害的风险,更多的是来自市场的风险。如果农民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投资入股,就等于将其生活保障的最后希望也托付给了高风险的公司,公司经营过程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入股的农民担心受怕。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入股农民能承受的起吗?曾经备受人们关注的“蓝田模式”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所以有人说,也正是这“一亩三分地”才能使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从而避免拉美模式在中国的发生。因此,社会保障程度低、公司的风险大提醒着我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前景不能过于乐观。
1.3 减少合作社土地流转风险的对策
1.3.1 流地农民的自我风险规避
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的农地流转始于上世纪90年代,其直接原因是,农村劳力大批外出打工,农地经营主体大量减少与变化。但是,随着外出人数的相对稳定,回流问题的不时出现,农民固有的恋土爱乡情结,以及流转中受到权益侵害等因素的影响,使土地流转呈现流转量小、流转率低、流转形式较单一的特点。除了客观因素,流转风险的考虑是主因,表现为:一是农民流转土地的能力不大。不愿或不敢接受别人的土地,是由于自己规模经营的技能不高,缺少驾驭现代农业和现代市场的能力,经营农业的收益比较低,难以在土地的集约经营中实现土地增值和个人盈利。不愿或不敢转出土地,是因为自己工作不稳,收入较低,并且没有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离乡不离土成为普遍选择。而全国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更加深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土地成了广大农民天然的现实的避风港。农地流转本身也内含不流转和非流转,这也是流转风险规避的一种必然选择。二是农民流转土地的成本复杂不定。现阶段,我国农地流转主要是在亲戚、同村家族和邻里间,以户对户的转包代耕方式进行,零星而分散,规模流转土地、集约使用土地的农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并不多见。至于用入股等现代市场方式流转土地经营农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原因是怕流转后产生纠纷、出现麻烦、留下隐患等风险。
1.3.2 政府对风险的调制与化解
各级政府在农民流转土地的风险问题上,有所作为,其主要职责是发挥流转主导作用,在地价评估、产权登记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系统的体系建构,成为流地农民利益的切实维护者。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尽量建立自我约束的科学机制,逐渐习惯于接受他方监督,尽早学会让利于民,还利于民,使自身利益从农地流转主体中剥离出来,尽力协调与流地农民权益相涉的各种关系,建立能监管、会调控、以市场为导向的独立的农地流转服务中介机构,为农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创造一个好环境。
1.3.3 农地流转流程的优化设计
农地流转,包括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土地上的产品流的流动与传递。流程的实现应以农民权益为原点和终点,以土地流转为路径和载体,排除流转流程内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等的时间滞后、信息失真和行为失控等阻碍因素,通过流转竞争、均衡和协调来降低流转成本,建立良好的农地关系及高效、灵活、良性的农地流转机制。农地流转,涉及规模、速度、形式、来源、用途和途径诸多复杂难题,既不能完全靠市场自然起用,也不可人为随意流动,像一阵风,如一窝蜂,遍地开花。应按科学的程序、有多种预案,在可预可控的范围内积极引导,稳妥推进。特别注意的是,需要防止流动性不足与过剩,避免流动性陷阱。在鼓励土地科学流转的同时,根据流转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刚性的政策,约束性的法规,在多方共赢的前提下,用强大的制度体系,支撑流转,实现流转流程的改进、优化、农地关系的良性互动,提高流转的公平、效益与效率。
1.3.4 负面流转的止损措施
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内生机制不太成熟,造成农民权益的维护、实现和发展存在风险。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方式,对农民吸引力不大,农民可因对新市场的适应性差而付出代价。土地双重两权分离使人对土地流转心存顾虑。流转有正负之分,对负流转止损是规避流转土地风险的重要方法。止损负面流转,需要兼备经营权的流出、转入与流回的全能。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经营权)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承包权固化,使用权流转,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在承包期内,有权出让经营权,有权收回经营权,实现土地的资本循环增值功能,应该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实,农地流转是有限制的,中央规定了农地流转“一个不得,一个不能”,强调土地有条件再流转,但是,权益的转移、用途、权利人和经营者的变化,一方面可能导致流转过快、过急、冒进、脱变,另一方面容易产生土地流而不转,转而不回,走两个极端。对土地流转,必须解决流而能转难题。只有全流程规避流转风险,才能防止流转失控。农地流转要做到有所流有所不流,可以转可以不转,防止人为设定流转速度和规模。只要充分尊重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就完全能够抵御、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充分提高农地流转的公正、效益与效率。
第五篇:江苏镇江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调查报告】江苏镇江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为土地流转指明了路径,也使高效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江苏省镇江市近几年在土地流转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土地流转已呈全面铺开之势,且逐步向更高层次推进,并在促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上见到了成效。
土地流转呈全面铺开之势
为促进全市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镇江市委、市政府下文要求各地“规范流转主体、完善流转合同、强化流转服务”,从而使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向健康方向发展。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6.45万亩,占农户承包面积的22.7%,其中,转包的有11.17万亩,出租的有17.34万亩,入股的有3.45万亩。从流转的年限上看,5年以下的11.12万亩,6—10年的12.32万亩,10—20年的7.82万亩,21年以上的5.19万亩。从流入方类型看,农业企业11.69万亩,种养大户17.74万亩,城镇居民及其他组织7.01万亩。总的看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流转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单宗100—500亩的土地流转10.93万亩,单宗500—1000亩的土地流转8.77万亩,单宗10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14.97万亩。二是流转的数量呈直线上升态势。通过近两年高效规模农业的带动,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净增12万亩,达到36万亩,呈直线上升态势。三是流转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自发流转比例逐渐下降,有组织的流转逐渐上升。至2008年底,全市已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44家,入股土地面积3.45万亩,入股农户9410户,土地股份合作社逐步成为引领土地流转的主力军。四是流转效益逐渐提高。在2004年前,旱地一般年流转补偿金每亩50—80元,水田100—120元。近年来,随着“三资”开发农业、高效规模农业的带动,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农民开始依托市场追求土地流转效益,现在,土地流转补偿金一般达到每亩每年300—600元,用于花卉苗木生产的高达800—1000元。
经过数年的推进,镇江市土地流转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一,促进了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已经达到63.75万亩,设施农业12万亩,分别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8%和6%。生猪、蛋禽、肉禽、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47%、49%、88%、85%。句容市白兔镇依托张小虎葡萄、柏生草莓、创新果业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6000亩葡萄、2000亩草莓以及2500亩桃、梨、枣、无花果等鲜果生产规模,初步建成了全市第一家万亩应时鲜果基地。润州区从规划入手,引导土地流转,初步成了18000亩都市农业园区、2000亩优质茶叶基地、3000亩精品蔬菜基地、1000亩优质水蜜桃基地。其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作为一种经营权的转让,不仅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而且避免了“候鸟式”转移成本,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健康方向发展。据统计,因推进土地流转,已有40多万镇江农村劳动力实现无牵挂转移。其三,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例如,丹徒区18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吸纳农民工4820人,其中入股农户3250人,每人每年仅劳务性收入就达6498元。
土地流转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镇江土地流转发展速度较快,成效明显,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股份合作社不够壮大,迟滞了土地流转。2007年,苏南五市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
达234个,入股土地32万亩,而镇江现只有44家,且在经营上也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很多已集中起来的土地尚未在规模发展上显现出应有的优势。受此影响,镇江高效农业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全省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为30.1%,苏南为28.6%,而镇江只有24%,落后于全省和苏南的平均水平。
二是承包关系不稳定,影响了土地流转。目前,有部分村组以解决人地矛盾、土地征用补偿矛盾以及农户承包地的级差为由,自行约定3—5年全面调整承包地或征用土地时全补全调,造成承包期限的人为缩短、农户承包地块的频繁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据调查,全市有近30%的村组存在类似问题。
三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备,弱化了土地流转。近年来,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快,农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造成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待遇不对等,社会地位不平等,农民就业不充分、不稳定。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不能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医疗、养老保险,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仍然存在,使部分农民不想也不愿放弃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和作为保障功能的土地,弱化了土地流转。
四是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制约了土地流转。不论是本地农户之间还是本地农户与外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协议随意性大,有的只有口头协议,容易引起流转纠纷;基层组织与企业签订的流转协议中权利、义务不具体,特别是对改变土地原来农业用途的流转、土地的复垦、现有水利以及道路等基本农田设施的维护,多数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不仅不利于今后农业生产能力的恢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侵害了农民权益。此外,补偿标准也偏低。自2001年起,随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土地流转由无偿向有偿转变,但是以种粮食的收益作为参照标准,仍属低偿流转。据调查,目前镇江每亩土地的年流转补偿金平均为164元,除极少数项目在800元以上,大多数在每亩300—500元之间,且流转期限一定十多年,没有考虑国家政策、物价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土地流转并未给农户带来近期和长远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
五是管理机构缺位,减缓了土地流转。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撤并了乡镇农经站后,每个乡镇只有1—2人从事农经工作,力量相当薄弱,且部分乡镇不拨工作经费。机构不健全、人少事多、工作经费难以保障,导致乡镇对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影响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长远发展。
促进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土地流转是农村中一个涉及方方面面、事关农村改革发展成败的重要问题,以正确的方式、有效的举措、合理的路径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将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第一,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在规范完善转包、出租等传统流转方式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流转方式。土地股份合作制产权清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效益明显,既不违反土地承包法规定,又能满足流转户合理的利益诉求,还有利于承包土地的长期流转经营和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应作为下阶段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来付诸实践,强势推进。目前,各地已相继成立了一些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此基
础上,要认真总结经验,抓好推广普及工作,努力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尤其是发挥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规模发展、连片流转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奠定基础。
第二,进一步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夯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基础。依照“稳定、规范、维权、发展”四个重点,认真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工作,坚持承包期三十年不变,纠正部分村组3—5年调整承包地的违法行为,按照“四到户”(面积、合同、证书、地块)的要求,将承包地确权到户。同时,妥善处理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对证地不符、未签订二轮承包合同、证书未发放到户、流转合同不规范等遗留问题,要依据法律、政策规定妥善处理,以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新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在规范现有流转方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模式,努力构建适合推进土地流转的新机制。一是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依托农经职能部门,逐步在县一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一级创办土地流转交易中心、村级创办土地流转服务组,形成三级服务网络,并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开展信息咨询、评估、招标竞标、推介效益农业项目、协办手续等服务,使土地流转有序、便捷、高效。二是完善流转补偿机制。农地的流转原则上每亩年补偿金应高于该土地前三年平均纯收入的1.5倍。对流转期限超过3年的,必须充分考虑物价变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实行逐步递增、定期调整或实物计价货币兑现的办法确定流转补偿标准。同时,以乡镇、县区为单位,根据本地土地等级、区位优势等制定流转补偿指导价,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三是制定扶持促进政策。对单宗流转500亩以上以及单宗流转1000亩以上未获省财政补助的土地流转,市及市辖区要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和奖励。对通过土地流转实行高效规模农业的生产主体,也要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以促进土地流转。四是培育职业农民。在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的同时,要针对农民年龄偏大、知识缺乏、接受新事物迟顿的现实,培育新型农民,并鼓励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土地,让农业产业和农民身份职业化。五是开展农业生产综合服务试点。选择有条件的镇、村开展农业生产从种到收全过程的综合服务试点,让农民将所承包的土地全部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公司经营,形成规模较大的农场或农业服务公司,在保证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年终经营方根据效益,再给予农民一定现金补偿。六是加强农业项目与土地流转的对接。近年来,镇江市农业招商成效显著,每年都在30多个亿,按每个项目1000万元计算,农业项目已经超过1000个,平均每村两个以上,各级政府应积极做好项目与土地流转的对接,将每个农业项目主体对土地的需求情况及要求发至各行政村,以达到以项目拉动土地流转的目的。
第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改革,实现土地基本保障制度向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变。要解开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必须逐步推行农村社会保障改革,这也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最关键的因素。在城市郊区,可以将被征地农民直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之中,率先实现由土地基本保障制度向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变。对农区的农民,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养老﹑医疗﹑生育﹑伤残等保险。建立“承包土地+个人账户”的过渡性双重保障制度,积累社保基金,然后在社保基金有一定规模后,使承包地的保障功能逐步淡出和弱化,实现土地基本保障制度向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