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案例与反思

时间:2019-05-13 10:1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轴对称案例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轴对称案例与反思》。

第一篇:轴对称案例与反思

《轴对称图形》

——教学案例与反思(大宁路小学 陶静)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彩色纸、剪刀、钉子板。

教学过程(片段实录):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蝴蝶也飞来了,(多媒体出示半只蝴蝶),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给藏起来了,你知道它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吗?(课件出示了四种图形供学生们选择)

教师与学生一边选择一边对话:“第一个图形是吗?”“不是的。”“为什么不是呢?”“不一样大的”“噢!是大小不一样”“第二个图形是吗?”“也不是的。”“形状不一样的。”“你们会说啦啊!”“第三个图形是的”“是的。”“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一种呢?”学生说不太清楚“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第四个图形呢?”“颜色不一样”教师这时说到:“因为藏起来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和我们看见的一模一样的才对,象这种物体我们就说是对称的。”并板书:对称

反思: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有二个。一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眼睛观察体会,自己发现认识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二是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渗透了观察、比较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与学生们的对话看似平淡,但作用不小。学生正是在这样轻松的看和说中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开始产生兴趣,并有了初步的认

识。可以体会到,教师的这一对话是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发现认识蝴蝶的美丽是因为它两边的对称:大小一样、形状一样、颜色一样。可惜的是课堂上,教师没有让学生把这一体会自己进行归纳描述,教师自己就进行了定性的小结。使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大打折扣。

二、教学新课

教师:刚才我们看见的蝴蝶漂亮吗?上次老师利用假期到北京去旅游,看见了好多好多物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奖杯)。请你观察照片上的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两边是一样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反思:学生说不清楚啦,不知道如何表达了,不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发现。这是上一个环节没有完全达成目标的问题。

教师:老师把这些物体画成了平面图形送给了每一个同学,请你们拿出这些平面图形,自己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同桌可以交流。反思:教师很自然地帮助学生完成了从实物到平面图形的转换。这是这节课上第一次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个操作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对折,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感悟对称图形可以通过对折,比较出来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有这样特征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体会认识的过程。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能说出两边一模一样、两边是一样的或两边完全一样就可以啦。“完全重合”这一数学用语是应该由教师告诉学生的。最好不是用启发或猜一猜的方法让学生说出来。

教师: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你发现了一条什么?(一条线、一条折痕)

教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个天安门的平面图形,用粉笔画出对称轴,并板书:对称轴。)

反思:教师的提问,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观察学习,对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教师再能让学生自己用手摸一摸或指一指飞机、奖杯的对称轴在哪里。教学效果会更好。

教师:现在谁来说说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概括)

反思:教师的这个提问是对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激发,让有能力跳起来摸到苹果的学生跳一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提问: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重要?请你读的时候读出来。

(圈出“对折、完全重合”)

反思:让学生这样读,是对学生自己新经验的归纳和体会。帮助学生对自己新、旧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提升知识结构。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最困难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而这一目的的达成仅仅靠教师的告诉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去体会、感悟,才能一步一步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对折,看两边是不是完全重合)

(3学生拿出老师发的图形纸片折一折,判断。

(4)学生汇报自己的判断。

提问:为什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反思:这是这节课上第二次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个操作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来判别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说第一次的动手操作是体会认识轴对称图形,哪么这一次的动手操作就是让学生体会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做点什么——判别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比较出来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哪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对第一次动手操作认识内容的运用。是进一步的操作体会。这一次的动手操作是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进入体会和归纳的层面,是一次体会运用的过程。

组织练习

教师:大自然中对称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想认识更多更美的轴对称图形吗?那就请开动你的聪明的小脑筋,好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在等着你呢。

下面的英文字母,你知道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想想做做”第2题,是的动画演示一下)

你能判断出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想想做做”第1题。)其中第4个图形你认识吗?这是香港的区徽,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吗?

反思:这一组题目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自己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体会经验,通过大脑的思考来实现新学知识的运用。不是教师的简单告诉:用有没有对称轴来判别是否是对称图形。而是让学生自己体会归纳:能画出对称轴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我们欣赏到了这么多漂亮的图形,而且还能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那你自己想不想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呢?你准备怎样做?(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想法,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剪刀、彩色纸、或白纸、颜料等做一个轴对称图形,老师选出两个最好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

教师:你能在钉子板上拉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教师:你能画完58页第3题的图吗?

反思:这是这节课上第三次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个操作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来制作轴对称图形。如果说第二次的动手操作是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哪么这一次的动手操作就是让学生体会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创造——自己制作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这一次的动手操作是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运用的基础上,进入体会和运用的层面,是一次体会创造的过程。

第二篇: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

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

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初级中学校 冯正伟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和判断,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会识别和判断。

知识体系: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地位:我们知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图形,对称性是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初中所学平面几何图形,很多都具有轴对称性,它们的性质也主要由轴对称性得来,而平面几何又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与前后教材的逻辑关系是承上启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课前通过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认识的小测验,我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对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的基础上,缺乏理论依据。

2.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模糊,相互混淆。

3.学生不能全面考虑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数目。

4.大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对称轴是直线,而认为是线段。

学生从小学到现在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是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本节教学的认知发展线是:感性→→理性→训练→理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识别和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和判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美,感受数学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并会运用概念识别和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剪纸引入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剪纸: 树叶、蝴蝶、“囍”,学生随老师剪纸。

2.教师问:“这些剪纸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对折后,观察发现,交流,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剪纸引入,暗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埋下伏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学

1.教师问:“我们所学几何图形中,哪些也具有这一特征?”学生回顾反思,回答,交流。师生评价。

2.教师问:“我们身边有这一特征的图形吗?”?教师提示(多媒体演示),学生联想,回答,交流。

设计意图:把轴对称图形与数学本体联系,与学生身边的实例联系,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一种亲近感。

3.教师问:“我们把具有这一特征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你能给出它的定义吗?”学生回答,交流。教师指导,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得出定义,明白定义的由来。

4.教师问:“从这一定义中,你能得出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吗?要特别注意什么?”学生回答,交流。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定义中得知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让学生真真意义上从“学会”变为“会学”。

5.课堂训练。

A、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若是,请指出对称轴。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角、等腰梯形。学生判断,回答,交流。教师指导:对称轴的数目,对称轴的形状。

B、猜符号游戏:下列符号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对称轴一旁的部分,(教学论文 www.xiexiebang.com)你能猜出这个符号是什么?日 0……

学生猜想,回答,交流。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有趣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知识,方法的运用,感知图形美。体验知识的价值。

三、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教学

1.“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边滴上一小滴墨水,再沿折痕折起来,展开,得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再做几个,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何共同特征?”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随老师制图,观察发现,交流,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问:“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图形码?”学生联想,回答,交流。

3.教师问:“我们把具有这一特征的两个图形叫做什么?你能给出定义吗?”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回答,交流。教师板书。

4.教师问:“你能从定义中得知如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吗?你还能得出什么?”学生回答,交流。教师板书。

5.判断下列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多媒体演示)

四、两个概念的联系及区别的教学

1.教师问:“你能利用滴有墨水的图片说明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吗?”分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总结。教师指导、示范、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滴墨水制作轴对称图形和制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感知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了教学难点。

2.教师总结:“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

设计意图:教师画龙点睛,向学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五、课堂训练

教师出示检测题组。学生训练,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达到信息的完全准确。

六、课堂小结

教师问:“

第三篇:《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练塘中心小学

朱艳

[前言]: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新课标(实验稿)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从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应把本该生动的课堂还给他们,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实验中我上了《轴对称图形》一节课,经过反复修改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概述]:

片断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个画面:(出示情景 同时播放婚礼进行曲)

师:看到这中式的喜庆场面,听到这西式的婚礼进行曲,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现场? 生: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神圣的婚礼现场。

师:我们看到了哪个特殊的“字”,就让人想到是在办婚事呢?

师:观察刚才的画面,那些部分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画面中的大红双“喜”字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剪喜字是应用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来剪的,看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引入学生的生活画面:由喜庆场面学生比较好奇,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适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找画面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即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片断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师谈话: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明白哪些问题呢? 生: 我想明白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做对称轴?

生: 我想明白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 我想明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生: 我想明白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生: 我想明白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2.学生进行自学。(边自学边实验)教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了自学。接下来,请各位同学把你们自学的情况在小组交流一下。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了自学,又把自学的情况在小组交流了一下,各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通过自学和交流,明白了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做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师:你是如何得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结论的? 生:我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师:你能把实验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看吗?

生:找来一张纸,对折后,在一边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剪下。把剪下的图案展开,就成了一幅轴对称图形了,中间的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师:除了可以剪成松树,还能剪成什么图案呢? 生:五角星、太阳、蝴蝶、双喜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左右两边都一样。生:两边是对称的。生: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生: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像松树、红花、蝴蝶这样的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

1、可以用眼睛看;

2、可以用手折一折,如果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师:还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课件呈现:下图),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8个平面图形,动手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对称轴。生汇报:说清判断的依据以及注意比较同一图形的不同对称轴。

师:指名说说上图中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些类推到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片断

(三):“画”对称,感受对称美

(1)师: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对称图形。自然界中冬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春有竞相开放的鲜花,动物、植物中也都有对称图形,你们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蜜蜂、花、雪花、松树……图。

(2)师:对称是一种美,对称美又是数学美的一种,它能使物体具有饱满、平衡、匀称、圆满的感觉,人们利用事物的对称美,创造了许多美丽而壮观的奇迹,请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人类创造的埃菲尔铁塔、天安门、东方明珠电视塔、宫殿、隐形飞机、卢沟桥……图。(3)师:既然轴对称图形是如此美丽,我们何不用它们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呢?想一想,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图形来美化教室呢?

[反思]:

1、立足现实,活跃思维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引入轴对称图形,我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2、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

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是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美术、美学都有交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轴对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数学与美学,虽然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社会科学,二者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数学中却处处存在着美。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对称的美„„本课正是从数学角度指导学生认识这类图形,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对称轴,但无论是起始部分的导入,还是研究学习部分,乃至精心设计的美化教室„„无处不在渗透一个字---美!

3、生活是数学的最高境界。

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图形是因为对称而美,从生活中采撷对称的图、物,体现数学来源生活。让学生装扮教室,不仅提高学生制作对称图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应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篇:轴对称教学案例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清凉店中学李素行

【案例背景】

什么是“数学美”?法国数学家是这样分类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中心对称图形,外形很美,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素材.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主动去学习数学呢?我也常常给学生讲一些数学趣事,史事等,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都是暂时的,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只有把数学美寓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习得,更是学生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中要把这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教学的始终。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新课标的这一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于是,我选择《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尝试,学生和我都找到了一些感觉,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

【案例描述】

片段(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个画面。(出示情景同时播放婚礼进行曲)看到这喜庆的场面,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现场?

生:我们来到了一个婚礼现场。

师:我们看到了哪个特殊的字,就让人想到是在办婚事呢?

生:画面中的大红双“喜”字。

师:你们知道吗?剪喜字是应用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来剪的。那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片段(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师:看到这一课题,你想明白哪些问题?

生:我想明白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生:我想明白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巡视。

师:请各位同学把自己自学的情况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通过自学和交流,明白了什么叫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你是如何得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结论的?

生:我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师:把实验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找来一张纸,对折后,在一边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剪下,把剪下的图案展开,就成了一幅轴对称图形了,中间的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除了可以剪成松树,还能剪成什么图案?

生:五角星、太阳、蝴蝶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一是可以用眼睛看;二是可以用手折一折,如果能够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还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课件呈现),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说)

师:指明说说上图中的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片段(三):“画”对称,感受对称美

师: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对称图形。自然界中冬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春有竞相开放的鲜花,动物、植物中也有对称图形,你们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花、雪、松树等。)

师:对称是一种美,对称美又是数学美的一种,它能使物体具有饱满、平衡、匀称、圆满的感觉,人们利用事物的对称美,创造了许多美丽而壮观的奇迹。(电脑出示相关建筑,让学生欣赏)

布置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来美化教室。

【案例分析】

1.立足现实,活跃思维。

在教学中,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美.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主要是对称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这种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还原生活,而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学习即生活,这样的学习岂不是一种乐事!

2.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

让学生发现图形的对称美.老师示范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悟理,在交流互动中激情,在实验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美妙.这种“美妙”的感觉是需要培养的,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充分留给学生动手、探究,以至发现的机会,体验发现真理的快乐,学生才会从心底感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数学中处处存在着美。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对称的美„„本课正是从数学的角度让学生认识这类图形,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对称轴,但其过程无不在渗透一个字——美!

3、生活是数学的最高境界。

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图形是因为对称而美,从生活中采撷对称的图、物,体现数学来源生活。

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之感.让学生美化教室,不仅提高学生制作对称图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应用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学生才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第五篇:轴对称图形案例与反思-杨永行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苏楼明德小学杨永行

[背景]: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新课标(实验稿)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从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应把本该生动的课堂还给他们,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实验中我上了《轴对称图形》一节课,经过反复修改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概述]:

片断

(一):“识”对称,体悟特征

1.师谈话: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明白哪些问题呢? 生: 我想明白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做对称轴?

生: 我想明白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 我想明白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生: 我想明白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生: 我想明白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

2.学生进行自学。(边自学边实验)教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了自学。接下来,请各位同学把你们自学的情况在小组交流一下。

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了自学,又把自学的情况在小组交流了一下,各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通过自学和交流,明白了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做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师:你是如何得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结论的?

生:我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师:你能把实验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看吗?

生:找来一张纸,对折后,在一边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剪下。把剪下的图案展开,就成了一幅轴对称图形了,中间的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除了可以剪成松树,还能剪成什么图案呢?

生:五角星、太阳、蝴蝶、双喜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左右两边都一样。

生:两边是对称的。

生: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生: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像松树、红花、蝴蝶这样的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

1、可以用眼睛看;

2、可以用手折一折,如果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还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课件呈现:下图),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8个平面图形,动手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对称轴。

生汇报:说清判断的依据以及注意比较同一图形的不同对称轴。师:指名说说上图中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些类推到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片断

(二):“画”对称,感受对称美

(1)师: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对称图形。自然界中冬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春有竞相开放的鲜花,动物、植物中也都有对称图形,你们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蜜蜂、花、雪花、松树……图。

(2)师:对称是一种美,对称美又是数学美的一种,它能使物体具有饱满、平衡、匀称、圆满的感觉,人们利用事物的对称美,创造了许多美丽而壮观的奇迹,请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人类创造的埃菲尔铁塔、天安门、东方明珠电视塔、宫殿、隐形飞机、卢沟桥……图。

(3)师:既然轴对称图形是如此美丽,我们何不用它们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呢?想一想,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图形来美化教室呢?

[反思]:

1、立足现实,活跃思维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引入轴对称图形,我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2、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

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是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美术、美学都有交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轴对

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数学与美学,虽然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社会科学,二者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数学中却处处存在着美。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对称的美……本课正是从数学角度指导学生认识这类图形,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对称轴,但无论是起始部分的导入,还是研究学习部分,乃至精心设计的美化教室……无处不在渗透一个字---美!

3、生活是数学的最高境界。

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图形是因为对称而美,从生活中采撷对称的图、物,体现数学来源生活。让学生装扮教室,不仅提高学生制作对称图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应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应用是培养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中,教师力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实践中去,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片断中所展示的画面,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强烈意识以及他们在应用过程中所显露出的创造力。

下载轴对称案例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轴对称案例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轴对称教学反思[合集]

    《轴对称》教学反思 《轴对称》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为能上出开学第一节课的精彩,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轴对称》教学反思

    《轴对称》教学反思 《轴对称》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安排通过“看、想、画、折、剪”的一系列活动,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

    轴对称教学反思

    一.《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就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本课从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物体......

    《轴对称》教学反思

    《轴对称》教学反思 《轴对称》教学反思1 第一课时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以后,接下来就是今天的第二课时,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动手能力差空间思维能......

    《轴对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

    轴对称教学反思

    《轴对称》教学反思 厦门市东山中学 林婉莲 《轴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轴对称》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小学......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一、引言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案例:轴对称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案例:轴对称 教学设计案例:轴对称★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第一节《轴对称图形》第一、二课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