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实习报告
创建时间:2011/12/17 13:58:00
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庞静实习人:学号:(一)
(二)(三)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实习目的:实践与理论结合,接触实物对自然地理学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真实的认识与了解。
(四)(五)实习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11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实习安排:上午九点半博物馆门口集合组队进入博物馆,跟随
讲解员的讲解进行有序的参观。
(六)实习内容以及过程:
①地球奥秘展厅: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自然的精华——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在这里我们领略到了世界首创、直径达1.5米、绕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通过各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
太阳系八大星系位置: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球的性状与大小:地球的极半径6356.78km;南极比北极半径断42m;地球赤道半径6378.14km(某些地方相对高出430m);地球平均半径6371.03km。
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全球火山分布版图:1)西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方向的俯冲活动有关。环太平洋火山链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火山,中国东部就被这条火山链包围着(2)东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东面的小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科科斯、纳斯卡板块)向美洲板块的俯冲有关(3)大西洋火山活动区,与大西洋和非洲的裂开,以及地中海带的活动有关。
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1-
喀斯特(Krast)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
风成地貌:风与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②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从生命起源开始,以地质历史中的生物进化为主线安排陈列,展现地球生命38亿年的进化历程,并且突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其中脊椎动物特别是恐龙的进化尤其引人注目,展厅陈列的9具恐龙骨架、恐龙足迹化石、6条电动的机器恐龙等都仿佛把我们带入到了奇妙的恐龙世界„„
黄果树安顺龙:黄果树安顺龙是海龙的一种,属于海洋爬行动物。该化石长5米左右,体态修长,当年的游泳姿势一目了然。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从化石的长度和完整程度来说,它在世界上位居第一。
③珠宝玉石展厅:认识宝玉石、宝石的奇光异彩、宝玉石世界、宝玉石鉴赏以及宝玉石趣话等。精美绝伦的宝石、五彩缤纷的玉石,让我们眼界大开„„
珠宝玉石家族:天然珠宝玉石、人工珠宝玉石和天然彩石共同组成了缤纷的珠宝玉石家族,它们以美丽的肤色、晶莹的身躯和迷人的风采令世人陶醉,装点着人类美好的生活。
天然珠宝玉:天然珠宝玉石家族并不算大,在已知的4000余种矿物中,只有200多种称得上珠宝玉石,而其中主要的仅仅有20多种,由此可见它们的珍贵和稀少了。珠宝玉石家族主要由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构成。
人工珠宝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工艺制造出来的用作首饰或装饰品的材料统称为人工宝石,主要包括人造宝石、合成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
天然彩石:彩石指颜色鲜艳美丽、光泽好或者具有奇特花纹的岩石,它们主要用作雕刻各种工艺品、图章、砚台以及高档建筑装饰板。
④矿物岩石展厅和矿产资源展厅:从走近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以及矿产危机与未来矿产5个方面展开。除了认识各种珍贵的矿石标本,在这里我们通过观赏用声、光、电技术制作的海洋石油钻采平台模型、天然气采气平台模型、湖北大冶铁矿模型等,了解了人类开发地下宝藏的恢弘画卷。
对矿物的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矿物资源的国家之一,在40—50万年前北京猿人利用矿物作石器开始,人类就对矿物开始了源源不断的开采与利用,人类的生活随之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现代社会,在各种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矿物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现代人对矿物世界应该有所了解和认识。
矿物的化学组成:矿物的化学组成和地壳的化学元素组成密切相关。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很多,几乎涵盖了整个化学元素周期表,但地质学家已经证实,各种元素的含量是极不均匀的,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碳等11种元素占了地壳总量的99.45%,而其它近80多种元素才占0.55%。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而岩石又是由矿物构成,因此地壳中矿物的化学组成是与地壳的化学元素一致的。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地壳是由各种岩石构成,而经常出现在岩石中的矿物大致有三、四十种,我们将这些矿物称作造岩矿物。其中以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橄榄石、方解石、阳起石、绿泥石、辉石、蓝晶石最为常见。
石英:无机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l2O3、、CaO、MgO等,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
赤铁矿: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与等轴晶系的磁赤铁矿成同质多象。晶体常呈板状;集合体通常呈片状、鳞片状、肾状、鲕状、块状或土状等。呈红褐、钢灰至铁黑等色,条痕均为樱红色。金属至半金属光泽。摩斯硬度5.5~6.5,比重 4.9~5.3。
黄铁矿:黄铁矿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成分中还常存在微量的钴、镍、铜、金、硒等元素,含量较高时可在提取硫的过程中综合回收和利用。
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岩石由矿物颗粒与粒间充填物组成,由于成岩物质的由来,成岩环境及其成岩过程的差异,导致各种岩石在矿物颗粒与粒间充填物物质成分,岩石结构,岩石构造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为之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岩浆岩):来自上地幔的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经过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它根据岩浆冷却的位置和条件差异可分为浅成侵入岩,深成侵入岩,喷出岩三类。根据其化学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四类。
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岩浆岩)风华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变质岩是母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下,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体状态下是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类岩石转化关系:岩浆上升冷却凝结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堆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变质,形成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岩浆。
(七)实习感想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观看模型,以及课本中的知识,大脑中对行星的运动及各种岩石之间的转化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与了解。终于真实看到了课本中所描述的各种岩石。
通过博物馆中的立体模型,更为直观的了解了地球以及生物的进化与发展。让我切身体会到自然力量的强大以及人类的渺小。也知道了资源的可贵,虽然地球上目前有着丰富的矿藏,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无节制的开采、消耗。
第二篇: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_ _土木工程_________ 班级:__土木1005班______ 姓名:__蔡兴学__________ 学号:__U201015175______ 日期:__2012年9月14日__
(一).实习时间:2012年9月14日
(二).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三).实习目的:对自然地理学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真实的认识了解
(四).实习安排:组队达到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进行参观最后进行自由参观
(五).实习内容及过程:
1. 地球的奥秘展厅
①太阳系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②太阳系八大星系位置: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③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④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⑤全球火山分布版图:1)西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方向的俯冲活动有关。环太平洋火山链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火山,中国东部就被这条火山链包围着(2)东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东面的小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科科斯、纳斯卡板块)向美洲板块的俯冲有关(3)大西洋火山活动区,与大西洋和非洲的裂开,以及地中海带的活动有关,⑥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⑦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⑧磁悬浮地球: 磁悬浮地球仪运用磁悬浮的科学原理,将地球仪在无任何支撑的及触点电的空中自转,展示地球的真实状态,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同时具有很高的欣赏和使用性,地球球面为标准的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国疆域,版图及重要城市尽收眼底,寓教娱乐,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感受高科技产品的神气魅力。
2.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①生命起源与进化:第一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十多亿年之间),即由非生命物质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逐步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生物进化过程(发生在三十亿年以前原始生命产生到现在),即由原始生命继续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经过漫长的过程直到发展为现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并且继续发展变化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雪球事件:新元古代是一个非常时代,大量的多细胞生物在此时产生,尤其是动物。人类的进化: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进化主要表现下颌骨后退,脑容量上升。
②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
太古代: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生命元素,如C,H,O,N等在强烈的宇宙射线、雷电轰击下首先形成简单有机分子,后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再形成准生命的凝聚体,进而由凝聚体进化成原始生命。在距今约33亿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现了最早的、与生物活动相关的叠层石;到 31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在2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蓝绿藻形成叠层石,这表明这一时期地球上已经出现了游离氧以及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到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发现。
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动仍相当频繁,生物界仍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生物主要是叠层石以及其中分离得到的生物成因有机碳和球状、丝状蓝藻化石,由于这些光合生物的发展,大气圈已有更多的氧气。
在19亿年前,大陆地壳不断增厚,开始发育有盖层沉积,地球表面始终保持着一种十分有利于生命发展的环境。蓝藻和细菌继续发展,到距今13亿年前,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出现。在元古代晚期,盖层沉积继续增厚,火山活动大为减弱,并出现广泛的冰川,从此地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气候环境,为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自然条件,著名的后生动物群—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动物群就出现这个时期。
古生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45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Period),一般分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Cambrian 5.4亿年前)、奥陶纪(Ordovician 5亿年前)和志留纪(Silurian 4.35亿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Devonian 4.05亿年前)、石炭纪(Carboniferous 3.55亿年前)和二叠纪(Permian 2.95亿年前)。
中生代: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到中生代末,被子植物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重要地位。中生代末发生著名的生物绝灭事件,特别是恐龙类绝灭,菊石类全部绝灭。有人认为生物绝灭事件与地外小天体撞击地球有关,但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Cenozoic Era)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4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古近纪占了前三个世,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时间大约是6500万年前~2300万年前。新近纪占了中间两个世,中新世和上新世。时间大约是2300万年前~160万年前。第四纪占了最后两个世,更新世和全新世。时间大约是160万年前~今天。所以,第四纪也叫做人类纪或灵生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
③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不同的保存类型。
④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梁氏关岭鱼龙属于大型鱼龙,体长8米多,形似鱼雷。该鱼龙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于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其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条鱼龙化石上还发现了它的皮肤化石,这在世界上极其罕见。
⑤黄果树安顺龙化石:黄果树安顺龙是海龙的一种,属
于海洋爬行动物。该化石长5米左右,体态修长,当年的游泳姿势一目了然。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从化石的长度和完整程度来说,该海龙化石在世界上位居第一。
⑥海百合化石:海百合化石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是棘皮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而且整个造型如花似画,令人叹为观止。
⑦黑龙江满州龙化石:黑龙江满州龙是一类大型的鸭嘴龙,体长10.50m,体高6.1m。该恐龙骨架产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因其含有50%的真化石,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显著标志。
⑧埃迪卡拉动物群:距今6亿~5.43 亿年期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个独特生物群,有关它们的分类位置争议颇多。通常保存于砂岩中,其中包括有真正的动物化石。
3.珠宝玉石展厅
①争奇斗艳的名贵宝石——五皇一后:在绚丽的天然宝石家族中,最为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和珍珠,它们被誉为珠宝玉石界的“五皇一后”。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珠宝玉石展厅,以“五皇一后”为代表的名贵宝石陈列,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
②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岩石是一定地质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89%。岩浆岩根据岩浆的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凝后形成的;在地下较浅处的侵入岩为浅成岩,如花岗斑岩;在地下较深处(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岩为深成岩,如橄榄岩。
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超基性(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2.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淋滤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占地表面积的75%,占地壳总体积的5%。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或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中,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态状态下使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如大理岩、蛇纹岩均为变质岩。
4.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③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
绝大多数矿物是固体,也有少数呈液态或气体状态,如石油、天然气等。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结晶质矿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晶结构和一定的几何外形。如钻石。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和几何外形,如欧泊。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是结晶质的。非晶质随着时间增长可自发转变为结晶质。
④ 辉锑矿晶簇;辉锑矿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是提炼锑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造型美观的辉锑矿晶簇可作观赏石。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矿物岩石展厅,有一块产自我国江西德辉锑矿晶簇标本,造型优美,针状或柱状晶体长而完整,可谓神态天成,在世界上位居首位。
⑤孔雀石: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翠绿色。大量产出时可炼铜,质纯色美者可作工艺雕刻品的材料及装饰品,粉末可作绿色颜料。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产于我国广东阳春石碌的珍贵的孔雀石标本,块大色美,造型奇特,令人惊叹不已,在我国排名第一。⑥变成砾岩: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它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因而非常珍贵。
⑦硅化木: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常见的木化石类型。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七)实习感想
①收获
真切的看到了书本中提到的多种岩石;
通过立体模型的展示,大脑中对行星运动岩石转化等有更深刻的印象; 见到许多另人惊叹的东西,比如恐龙骨架,磁悬浮地球,水晶晶洞等。
②不足之处
去之前没有做足功课,很多的岩石看到了却记不清; 参观的时候光顾着自己照照片,没有仔细听讲解员解说。
第三篇: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参观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
2011年6月
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的历史悠久、馆藏标本系统齐全。现馆藏标本总量55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4000余件。博物馆的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主要陈列展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始建于1952年。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收藏历史,则己逾百年。其藏品乃是由几代地质学者上个世纪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建馆后,大多数新增标本为本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学校的标本。
恐龙展厅
第一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十多亿年之间),即由非生命物质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逐步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生物进化过程(发生在三十亿年以前原始生命产生到现在),即由原始生命继续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经过漫长的过程直到发展为现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并且继续发展变化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低等→高等
在给恐龙分类时,科学家们把恐龙分为两个目:蜥臀目和鸟臀目。1872年,著名动物学家西利先生根据恐龙“腰带结构”的差异,对恐龙作出了这个划分。前者有类似蜥蜴的三角形腰带,后者有与鸟差不多的四射状腰带。蜥臀目的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后来演化成四足行走的恐龙。蜥臀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兽脚亚目又分为三个次目:虚骨龙次目、肉食龙次目和恐爪龙次目。蜥脚形亚目又分成古脚龙(原蜥脚类)类、蜥脚龙类。
鸟臀目的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杂食性,除鸟脚亚目外,其余都是四足行走的动物。鸟臀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不同的保存类型。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因模式种发现于中国四川宜宾马门溪而得名。此属动物全长22米,体躯高将近4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肋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肋可达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12个)、荐椎(4个)及尾椎(35个)相对较少。
地球物质展厅: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89%。岩浆岩根据岩浆的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凝后形成的;在地下较浅处的侵入岩为浅成岩,如花岗斑岩;在地下较深处(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岩为深成岩,如橄榄岩。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超基性(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
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在绚丽的天然宝石家族中,最为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和珍珠,它们被誉为珠宝玉石界的“五皇一后”。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珠宝玉石展厅,以“五皇一后”为代表的名贵宝石陈列,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
岩石是一定地质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淋滤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占地表面积的75%,占地壳总体积的5%。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或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中,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态状态下使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如大理岩、蛇纹岩均为变质岩。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绝大多数矿物是固体,也有少数呈液态或气体状态,如石油、天然气等。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结晶质矿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晶结构和一定的几何外形。如钻石。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和几何外形,如欧泊。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是结晶质的。非晶质随着时间增长可自发转变为结晶质。
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常见的木化石类型。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地球科学展厅
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第四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余亩。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办学思想
学校以温家宝总理为母校的题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作为校训。在总结办学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将“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学校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努力为解决我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9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83人,教授420人,副教授497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29人。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继我校赵鹏大院士之后,成为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个。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学校拥有纸质图书资料170.46万册,电子图书7000GB,期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0个。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已建成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依托三峡秭归实习基地建设了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其影响辐射全国。
学科布局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有17个学院(课部)、6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硕士、MBA、MPA、MFA、J.M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9个工程领域。
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学生6.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5万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800余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3.9万余人,各类留学生400余人。学校通过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力度,创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机制,建立了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制度。学校已建成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湖北省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学校与中国科学院9家科研院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组建了“科教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校设立了“李四光学院”和地球科学“菁英班”,致力于培养地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泛适应各类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校远程继续教育学院连续多年在教育总评榜中被评为“十佳网络教育学院”。
学校按照“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要求,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李四光计划”、“池际尚计划”等。我校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每年为学生贷款达2000余万元,国家、学校、社会每年为我校学生提供的奖励资助金额达2500万元。学校除设立学生普遍享有的奖学金外,还设立了“地质之光奖学金”在内的50余项专项奖学金。
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开展艰苦奋斗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体系。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取得金牌150余枚,银铜牌350余枚,连续5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2006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第九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2012年5月,学校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科学研究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近5年,学校主持“973”项目及专题、“863”项目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殷鸿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确定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荣获“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殊荣。我校师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4篇。5年来,学校共有5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光盘版收录,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和CSSCI。
学校科学研究始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引领行业科技发展,培养和输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学校作为唯一高校参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拥有军工项目科研生产完整资质,成立了2个“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预研分中心,参与了“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搜救。学校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学校及时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奔赴灾区,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重建与城镇选址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近年来,学校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超过350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超过300人次。学校2个项目被列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工程”),以我校为支撑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建成了“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和“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
桃李芬芳
60年来,学校人才辈出。毕业生中走出了以温家宝总理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管理精英,成长了以“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等为代表的29位两院院士,涌现了国家体育场馆“鸟巢”总工程师李久林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奇才……广大毕业生正以自身的努力为学校赢得荣誉、提供支持。同时,学校也将为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谋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第五篇: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参观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土木
学号:U2
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实习时间:2012年9月14日
一、实习目的:
结合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土木工程地质学课本知识的了解; 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感知能力,增强对地质学的敏锐性; 丰富知识,开拓眼界。
二、实习内容:
9月14日周五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进行了参观。
1.地球奥秘展厅
通过磁悬浮地球仪、人造地震平台等现代展示手段,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自然的精华——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和历史。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六大板块: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全球火山分布版图——世界上有4个主要火山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带,②地中海火山带,③大西洋海岭火山带,④东非火山带。
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生命起源展厅
2.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从介绍生命起源始,依地质历史中的生物进化为主线排列,展示地球36亿年的进化史,突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等内容。其中以脊椎动物特别是恐龙的进化尤其引人注目。
3.珠宝展厅
介绍各类宝石、玉石等,有蓝宝石、红宝石、玛瑙石等知识,包含宝石/玉石的流光溢彩、宝石/玉石的世界、宝石/玉石的奸商以及宝石/玉石的趣话等等。
4.矿物展厅
矿物岩石展厅采集了数以百计的种类齐全、特征典型、精美独特的各类岩石标本,其中以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州龙、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世界海龙之王——黄果树安顺龙等化石最为珍贵,让我们真切去了解奇妙的矿物世界和岩石天地,让历史告诉未来。
矿产分类:金属矿产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重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以及分散元素金属矿产等。
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岩石是一定地质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89%。岩浆岩根据岩浆的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凝后形成的;在地下较浅处的侵入岩为浅成岩,如花岗斑岩;在地下较深处(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岩为深成岩,如橄榄岩。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超基性(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
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淋滤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占地表面积的75%,占地壳总体积的5%。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变质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或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中,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态状态下使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如大理岩、蛇纹岩均为变质岩。
镇馆之宝:
自然界神奇的造化——辉锑矿晶簇
辉锑矿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是提炼锑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造型美观的辉锑矿晶簇可作观赏石。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矿物岩石展厅,有一块产自我国江西德辉锑矿晶簇标本,造型优美,针状或柱状晶体长而完整,可谓神态天成,在世界上位居首位。
矿物世界的奇葩——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翠绿色。大量产出时可炼铜,质纯色美者可作工艺雕刻品的材料及装饰品,粉末可作绿色颜料。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产于我国广东阳春石碌的珍贵的孔雀石标本,块大色美,造型奇特,令人惊叹不已,在我国排名第一。
43亿年高龄的岩石——变成砾岩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它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因而非常珍贵。
三、实习认识:
通过这次参观,我感受到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深深地沉浸在精美绝伦的珠宝玉石世界、五光十色的矿物岩石天地里,我感到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自身的渺小,体会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地质学对地球、环境以及全人类的重要作用。
学好土木工程地质,未来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建筑安全运营就多了一分保证。
实习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每一门课,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