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贸易与金融期末复习指导
国际贸易与金融期末复习指导
国际贸易部分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
国际贸易的形成: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量、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的分类:
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划分:
按贸易政策划分:
按交易对象划分:
按国境与关境划分:
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概要
绝对利益(优势)学说(创立人,国籍,内容,影响评价)
比较利益学说:同上
贸易保护学说:同上
赫---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同上
凯恩斯超贸易保护学说:概要
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关税:概念、特点、作用、种类
海关税则:概念
非关税壁垒:分类
鼓励出口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
第五章、公平贸易救济措施
倾销及反倾销:概念、形式、性质的确定
补贴及反补贴:同上
第六章、GATT与WTO
GATT与WTO的全部基本内容,及WTO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七章、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概念、分类,目前有代表性贸易集团概要
国际金融
第一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外汇及汇率
外汇:概念、主要国家的货币及代码
汇率:概念、标价方法、分类、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变动对一过经济的影响
第二篇:国际贸易期末复习材料
对外贸易依存度和贸易条件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Degree of Dependence upon 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反之,经济落后,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小。对外贸易依存度既反映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或国民经济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又反映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该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表明一国对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越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将普遍提高。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或交换比价。可分为净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和双向因素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量加进来。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双向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观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是:
(1)分工使劳动专门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
(2)分工可以省去工人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免除因转换工序或工作的损失;
(3)分工可以使工人专门从事某项操作而容易改进工具,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才能做的工作。
2.一国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的国家绝对低,而具有绝对利益优势时,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秉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因为它们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成本绝对低,在对外贸易方面比其他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各国生产优势产品进行交换,将会使它们的土地、劳动和资本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为后人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在18世纪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残余的斗争中具有进步意义。他关于各国间和平友好关系是发展国际分工的基本条件的见解,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他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由人类本性所产生的看法是错误的。
比较成本说
比较优势,是指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这就是说,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其资源要素生产那种具有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而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则应集中其资源要素生产那种劣势相对更小的产品,即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然后通过相互间的贸易,两国都能得到更多的贸易利益。评价(P47):
(1)比较成本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2)比较成本说把国际分工看作是不受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自然的永恒的范畴。
(3)比较成本说宣扬自由贸易会导致建立一种各国咸蒙其利的国际分工体系。(4)忽略了动态分析。
(5)一些假设与现实不符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即H-O-S定理。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
要素均等化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商品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即自由贸易)可以取代生产要素的移动,从而促使生产要素价格差 异在国际间逐渐趋于均等化这是因为,相对于他国而言,当一国的某一要素票赋较为丰裕时该国就会集中使用这一要素来生产和出口产品。随着对该要素需求的堆加,这一要素会变得相对稀缺,从而引起该要素价格的上涨;相反,那些享赋原先并不丰裕的生产要素,由于国际分五后,对它们的需求减少,稀缺程度因此相对降低,要素价格趋向下跌。同样他国也会产生这样的情形。现设一例来说明(P60)
但是,俄林认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间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然而,萨缪尔森认为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种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他认为,国际贸易会导致各种要素相对价格的完全均等化,是由于在多种要素相对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贸易仍将持续扩大和发展,而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将减少两国间要素价格的差异,直到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均等化为止,这时就意味着两国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完全均等化了。萨缪尔森还认为,在要素的相对价格均等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存在着完全的自由竞争以及两国使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国际贸易将会导致要素绝对价格完全均等化。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将使各国生产要素组合比例更为合理,各国能够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数量,因而各国均可获得贸易利益。例如,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只能粗放经营,通过自由贸易,从地少人多的英国进口其所需的部分制成品,就可把劳动力从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农业;澳大利亚进口其所需农产品,也可把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实际上,国的劳动力使用了澳大利亚的土地或澳大利亚的土地使用了英国的劳动力。自由贸易的结果使两国稀缺性要素供给的短缺程度减缓·同时也使两国丰富要素的供给不如过去那样充足。因此,两国国内生产使用的要素组合比例更为合理,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生产出比闭关自守状态下更多的产品。而产品增多表明了各种生产要素实际价格的提高,即两国实际工资、利息、地租等收人增加。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种新产品从其诞生,经过发展到衰退,乃至被替代。这一过程称为该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新产品导入期
新产品一般由最发达国家的少数企业研制和开发,在国内投入生产和销售,因为国内拥有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吸纳新产品的国内市场。这时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在产品导入期,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创新企业在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享有垄断权。
(二)产品成长期
随着技术的成熟,产品逐渐定型,知识技术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这时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由于出现仿制者,竞争日渐激烈,产品的趣味开始发生变化,创新国向仿制国出口减少,但对仿制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仍具有出口优势。
(三)产品标准化时期
产品完全定型并进入流水线标准化生产,知识技术投入微乎其微,虽然资本要素投入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力投入大量增加。这一时期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劳动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产品返销到创新国。 贸易模式:
在第一阶段,美国生产全部的新产品,并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第二阶段,美国进口货在摹仿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开始减少。
在第三阶段,欧洲、日本等国的产品开始在第三国市场与美国货竞争,并逐步取代了美国货而占领第三国市场,美国出口全面下降。
在第四阶段,随着欧洲、日本等国的制造厂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它们进一步利用较新的厂房设备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成为新产品的主要供应者。美国创新产品的出口效益已经几乎消失,反而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其他国家也会进入市场,欧洲日本的竞争力也将逐渐减弱。评价:
(一)揭示了生产要素密集型的动态变化
(二)指出了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三)分析了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
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
产业间贸易是各国以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优势实行专业化基础的商品交换,如发达国家资本充足,但缺少劳动力和资源,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却缺乏资本和技术。因此发达国家以工业品交换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产业内贸易是以各国部门内产品的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交换,这种交换是生产要素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似和消费结构相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一般来说,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1、贸易的对象是同类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的产品在一国既有输入又有输出。
2、作为产业内贸易对象的同一类产品,其产品品种复杂繁多,可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可以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一般在消费上具有替代性,产品生产所需的要素投入具有类似性。
重商主义的思想及其评价
基本观点:
(一)金银是真正的财富,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二)对外贸易是增加金银、增加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三)、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首先,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其次,重商主义主张实行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政策,以保持外贸顺差,增加本国金银货币的积累。最后,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扶植和保护本国制造业。 简评:
(一)积极意义
1.重商主义把金银看作是真正的财富,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货币资本需求和渴望,对当时欧洲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2.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当时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3.重商主义促进了经济学说的发展。
4.重商主义的一些保护贸易政策主张,给后来的保护贸易理论发展很多启示,对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存在缺陷
1.重商主义不了解财富、货币和金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三者直接等同起来。2.重商主义颠倒了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3.重商主义强调无限制地保持贸易顺差是不可能的。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主要内容
(一)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由“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所创造,前者是指国家掌握的自然资源和用于物质生产的各种工具和设施;后者是指国家的社会状况、民族精神、组织制度和管理水平等精神力量和知识水平。
(二)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第一阶段,“当一个国家由未开化阶段业的初期发展阶段时,应对先进的城市和国家进行自由贸易。第二阶段,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最后一个阶段是应恢复自由贸易政策。
(三)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主张:
1、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必须具备的经济条件是一国自己有能力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时。
2、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3、保护贸易政策的内容:一是限制外国工业品输入国内市场;二是以优惠条件鼓励外国技术、人才和资本流入。
4、保护贸易政策的作用
5、保护方式选择的原则。
6、保护关税税率制定的原则。
7、保护关税税率的最高限。
8、依据比较成本说的国际分工原则和依据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国内工业原则可以同时并存。 评价:李斯特的保护贸易主张,就是在本国具有独立发展工业能力的基础上保护引进本国需要的外国资本技术,同时适当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入国内市场,以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他关于保护贸易过渡和仅以幼稚产业为保护对象得失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他的保护贸易政策主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保护贸易政策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对后进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外贸易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与条件 对外贸易、要素供给和经济增长
(一)短缺要素——进口生产——经济增长
当一国存在某种资源短缺时,可以通过进口缓解经济增长的瓶颈,使生产性边界得到最大延伸,推动经济增长。
(二)外贸发展——投资增加——经济增长 出口方面:
首先,通过出口,一方面可扩大生产,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获取国际价值高于国内价值的额外利润,从而加速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推动经济增长。其次,出口发展带动国内投资增加。再者,出口发展,偿债能力提高,为吸引外资提供了条件,对一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口方面:
首先,进口对进口竞争部门提高积累率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与压力,促使其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进口往往与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设备,从而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
(三)进出口循环——经济增长
以出口满足进口对外汇的需要,以进口满足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能力对技术与投入品的需要。实现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四)剩余资源(劳动)——出口生产——经济增长
意味着外贸为经济发展扩大了要素就业规模,积累发展资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一)对外贸易——资源配置优化——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可以通过直接进口一种先进技术即一种生产率较高的生产函数来快速地优化资源之间(国内资源之间、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之间)的配置
(二)对外贸易——竞争强化——经济增长
外贸强化竞争,促进在国内市场上已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效率。
通过外贸强化竞争,进一步淘汰国内因保护而得以生存的效率很低的企业,提高总的生产率。
(三)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经济增长
通过引进——消化——创新,能够快速提高本国产业技术水平,能实质性、根本性地优化本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现“引进——创新——赶超”。(1)对外贸易——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2)对外贸易——技术外溢、边干边学——技术进步、经济增长。(3)对外贸易——竞争刺激——技术进步、经济增长。(4)、技术进口——技术进步——经济增长。(5)、对外贸易——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
(四)对外贸易——产业演进——经济增长(1)对外贸易——资源配置优化效应——产业演进(2)对外贸易——动态竞争效应——产业演进(3)出口贸易——产业连锁效应——产业演进(4)出口贸易——规模经济效应——产业演进(5)进口贸易——市场示范效应——产业演进
(五)对外贸易——规模经济——经济增长
(1)外贸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企业利润率。
(2)外贸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助于组织、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从而促经济增长。
(3)外贸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有助于产业的演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六)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经济增长
(1)对外贸易---制度引进---制度创新
(2)对外贸易---边干边学与外溢效应---制度创新
(3)对外贸易---规模扩张---制度创新
(4)对外贸易---竞争强化---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举例):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
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的贸易实行特别的关税优惠。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这是指一些国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组成的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实行区内商品的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保留各自的关税制度,对非成员国的进口按照各自的税则征收进口关税。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关税同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相互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对其他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而缔结的同盟。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共同市场还取消对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流动的限制。
5.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
经济联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统一关税制度,经济联盟成员国制定并执行一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完全经济一体化不仅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和要素的流通障碍,而且由一个超国家的权威性机构把成员国的经济结合成一个整体。该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统一的财税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
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
所谓贸易创造效果是指因创建关税同盟,取消同盟内关税使原本由本国生产的产品改为从生产成本更低的成员国进口所带来的福利。(举例P144)缔结关税同盟后,创造出B国向A国出口的新的贸易与国际分工(专业化),即贸易创造效果。可见,当关税同盟中某成员国的一些产品被另一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品所替代时,便发生了贸易创造。贸易创造使得贸易商品的生产地由高成本成员国转向低成本成员国,因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既给成员国带来福利的增加,也增进了非成员国的福利。因为成员国的福利和实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从世界的更多进口,从而把福利外溢到同盟外的其他国家。 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ting Effect)所谓贸易转移效果是指缔结关税同盟后,由于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关税和实行对外共同关税,原来由低成本的非成员国进口的产品,改由较高成本的成员国进口。它导致消费者减少了福利水平,因为它将生产由同盟外更有效率的生产者转移给同盟内低效率的生产者,从而恶化了国际资源配置。(举例P145)因此,缔结关税同盟后,A国从同盟外的低价进口转向从同盟内的高价进口,即贸易转移效果。贸易转移使得资源在国际上的配置不合理,一些产品的生产,即资源的利用,由原来在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国家转移到生产效率低、成本比较高的国家,从而不仅减少了关税同盟内部的福利,而且减少了世界的福利。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对经济福利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 第一、缔结关税同盟前的关税水平。第二、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供给与需求弹性。第三、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成本差异。第四、参加关税同盟国家的多少。第五、成员国的生产效率。第六、关税同盟对外关税水平。
第七、成员国之间经济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第八、结盟前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
国际服务贸易分类(P167)四个例子:
1、商业性服务
(1)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2)计算机及相关服务。(3)研究与开发服务。(4)不动产服务。(5)设备租赁服务。
(6)其他服务。
2、通讯服务。
3、建筑服务。
4、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
7、金融服务:(1)、银行及相关的服务;(2)、保险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
9、旅游及相关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11、交通运输服务。
12、其他服务。
市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折衷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以企业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达到解决由于市场不完全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市场内部化取决于四个因素:
1、行业特定因素:其中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等(关键因素)
2、国别特定因素:指东道国政府的政治、经济、法律状况
3、地区特定因素:指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差异等。
4、企业特定因素: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技术信息等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二是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前者产生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后者产生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1、所有权优势(Proprietary advantages)。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产、规模和市场等一切有形、无形的综合优势。
2、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从而实现企业的全球经营战略。
3、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国外的投资环境较母国有利。
因此,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意味着缺乏有利的对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国外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绿色壁垒(举例2:P232)
绿色壁垒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加以限制的行为。“绿色壁垒”的种类
(一)绿色关税制度。
(二)市场准入制度。
(三)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美国环保署对汽油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限定、国际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四)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 Label),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管理部门,或由公共或民间团体依据一定环境标准向有关申请者颁发其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标志。德国“蓝色天使”、日本“生态标志制度”、北欧“白天鹅制度”。
(五)、绿色包装制度:(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2)建立存储返还制度。(3)税收优惠或处罚。德国1992年《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令》丹麦对于进口啤酒、矿泉水、软饮料一律使用可再装的标志、(六)、环境卫生检疫制度:食品安全,世界贸易组织
环境成本及其内在化
环境成本是指商品在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费用。
环境要素禀赋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环境标准的差异与环境成本的大小有关。
环境成本内在化后,一种商品的价格应由三部分构成:(1)、制造该商品的生产成本;(2)、该商品的预期利润;(3)、该商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环境 成本。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一)各国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
2、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3、各国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的差异。
4、各国对环保补贴的差异。
(二)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流向的影响
首先,环境成本内在化使某些不利于生态、不利于人类健康的产品的生产将受到限制,需求将萎缩,甚至被淘汰。其次,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再次,绿色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第四,环境成本内在化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日益由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转变。环境成本内在化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国际贸易商品流向。
(三)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南北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一,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企业缺乏将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能力。
第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初级产品占有较高比重,而发达国家则偏重于工业和服务业。第三,如果发达国家只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则会直接抑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
(四)环境成本内在化实践引起国际贸易摩擦与争端的频繁暴发,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严重挑战
1、环境标准不同引发了贸易摩擦与矛盾。
2、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不同引发了贸易争端。
3、消费过程中环境成本内在化引发了贸易争端。
4、政府提供环境补贴引起了贸易纠纷。
管理贸易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特点)
(一)管理贸易政策的含义
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议或协定,以协调和发展缔约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
(二)管理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1、加强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推行更加合法化和制度化。(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
2、加强双边、区域多边贸易协调。(1985年美国与以色列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议,1988年与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3、强调“公平贸易”和互惠贸易:互惠贸易就是把竞争国在某一特定产业的贸易障碍降低到本国水平,即市场准入的互惠,而采用衡量市场开放程度的标准是市场准入数量。(美国的壁垒和双边贸易)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进口替代:所谓进口替代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改善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主要内容:
1、执行贸易保护政策。
(1)对本国进口替代工业产品的贸易保护程度较高,而对其他进口替代部门产品的贸易保护程度较低。
(2)对进口替代工业的最终产品保护程度较高,而对发展这类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和零配件进口,保护程度较低。
2、实行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币值高估的汇率制度。
3、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
积极作用:
(1)提供了一个有保护的、有利可图的国内市场,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
(2)改变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单一形的经济结构。(3)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独立性获得较大加强。
(4)改善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 消极影响
(1)加剧而不是缓和了国际收支失衡。(2)往往导致国内经济发展的高成本和低效率。(3)难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4)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已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
出口替代:出口替代是指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收入,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出口替代政策的主要内容
1、货币贬值和外汇管理相对自由化。
2、放松贸易保护,大力扩大出口。
3、鼓励性的投资政策。
4、鼓励外资政策。
出口替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较合理地配置资源。(2)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加资金积累,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增长。(4)有利于增加就业。 消极影响
(1)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大,自立性差。(2)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3)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加重。
普遍优惠制: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优惠的关税待遇。
普遍优惠制有三条主要原则,即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普遍优惠制的基本目标有三个:第一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收益。第二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第三是提高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普惠制的方案的具体规定如下:
(1)对受惠国或地区的规定:原则上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无歧视、无例外地提供优惠待遇,但有些国家会有例外。如美国把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石油输出口排除在外。(2)对受惠商品范围的规定:列在清单上的可以享受优惠待遇,未列入的不能受惠。一般来说,农产品较少,工业品的受惠商品较多。
(3)对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的规定:取决于最惠国税率和普惠国税率之间的差额。一般来说,农产品减税幅度较小,工业品较大。
(4)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的规定:①免责条款②预定限额 ③竞争需要标准 ④毕业条款。(5)对原产地的规定。
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
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是指征收关税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部分对征收关税前进口商品价格的百分数。
显然,对某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越高,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行业所受的保护程度越大。但是,关税影响了该行业中提供“附加价值”的各个投入要素的收入。因此,西方学者提出了有效保护率。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是指征收关税后,国内生产与进口商品同类的产品一单位产量增加价值的提高部分对征收关税前一单位产量增加价值的百分数。这时,关税对轮胎的有效保护率为:
如果现在对进口橡胶开始征收10%的名义关税,则橡胶的国内价格上涨了5元,达到55元,V’则减少为65元(70元—5元)。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变为:
有效保护对国际贸易具有如下影响:
第一、进一步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垂直型的国际分工。第二、有效保护使得国际间的多边减税谈判更难进行。
第三、有效保护使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更难奏效。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在限额内可以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或罚款。
(一)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政府对某些商品的进口规定最高的数量或金额,在限额内可以进口,超过限额即禁止进口。
1.全球配额:属于在世界范围内的绝对配额,对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1)货物还在运输途中,但配额数量已满,进口商因得不到配额,不得不负担货物运回及毁约的损失。
(2)由于不同地区进口所需运输时间不同,邻近国家距离近,到货快,较之远方国家有利,因此进口国难以贯彻国别政策。
(3)争相进口还可能使受配额限制的进口商品价格波动不定,尤其那些不宜久存,易腐坏的商品,其价格更容易波动。
2国别配额是指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协议配额是由进口国与出口国举行谈判达成双边协议,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配额。
(二)关税配额。是指一国政府预先规定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配额可按较低税率或优惠税率征收,超过限额可继续进口,但必须征收较高关税或进口附加税或罚款。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额”是有关出口国家或地区在有关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限制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在规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就禁止出口。
三、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许可证制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在审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才可进口,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从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上看,进口许可证可分为两种 公开一般许可证和特种进口许可证。
进口许可证的发放主要有以下方式:(1)竞争性拍卖。(2)固定受惠。(3)申请分配。
四、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为了调节国际收支,减少外汇支出,对外汇的买卖直接加以管制,以控制外汇的供给或需要,维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的稳定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外汇管制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数量性外汇管制。
2、成本性外汇管制。
3、混合性外汇管制。
五、进出口国家垄断
进出口国家垄断又称国营贸易(State Trade),是指一国政府规定该国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管理机关直接经营或委托某些垄断组织经营。第一类是烟和酒。第二类是农产品。第三类是武器。第四类是石油。
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七、国内税
国内税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商品进口,除征收进口税外,还征收国内税。
八、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是指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只有进口价格在最低价格水平以上方准进口,如在最低价格以下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进口附加税。
九、进口押金制度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该制度规定,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储相当于进口金额一定比例的存款,方准进口。
十、海关估价制度
海关估价制度是一国海关当局通过专断地提高对进口货的海关估价,来提高进口货的关税负担,阻碍商品进口的一种措施。(1)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2)相同商品成交价格。(3)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4)倒扣法。(5)计算价格法。(6)合理办法。
十一、贸易技术壁垒
(一)技术标准。它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颁布严格、繁琐的技术标准,规定进口货须符合这些标准方准进口的一种措施。
(二)卫生检疫规定。它是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卫生检疫标准,凡不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进口货一律禁止输入。
(三)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是指一国政府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商品规定了内容繁杂的包装和标签条例,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这些规定,否则不准进口或禁止在其市场销售。
贸易技术壁垒比其他措施更隐蔽,更难对付。因为他们往往是打着维护生产、消费安全和人民健康的旗号。政府在颁布有关规定前已经同本国有关制造协会商量过,本国有关制造厂早已做好准备,一旦措施公布,外国厂商措手不及,从而限制了外国产品的进口。
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P312)
1、关税作为政府税收归政府所有。实施进口配额后,价格上涨,这部分收入归进口商,政府无任何收入。
2、关税只影响价格机制,而配额是政府的强制决定,完全排除价格机制的作用。
3、进口国中制造那些和进口货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的垄断程度不同。
4、关税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是不确定的,配额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更有效。5、从生产效率和消费者主权来看,配额比关税更有害。
(1)进口配额倾它妨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2)取得进口配额的进口商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通过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一)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贷款协议由出口方银行与出口厂商签订,而出口厂商向国外进口商提供中长期延期付款。
(二)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在采用买方信贷的条件下,当出口方银行直接贷款给国外进口商时,它的程序与做法如下:
1、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贸易合同后,进口商先缴纳相当于货价15%的现汇定金。
2、进口商与出口商所在地银行在上述贸易合同的基础上,签订贷款协议,取得相应数额的贷款。
3、进口商用其借得的款项,以现汇付款条件向出口商支付货款。
4、进口商对出口商所在地银行的欠款,按贷款协议规定的条件分期偿付。 出口信贷与一般银行信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出口信贷必须联系出口项目。
(2)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贷款利率,其利差由贷款国政府给予补贴。(3)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10%——15%由进口厂商支付现金。
(4)出口信贷的发放与出口信贷担保相结合,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
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
商品倾销是指大垄断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可分为:
1、偶然性倾销;
2、掠夺性或间歇性倾销;
3、长期性倾销;
4、隐蔽性倾销 一般采用以下办法取得补偿:
(1)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高价。(2)由国家提供出口补贴。
(3)在打垮国外竞争对手,垄断国外市场后,再提高价格。
外汇倾销是出口国政府通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提高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时,外汇倾销促进出口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1)本国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由此引起的国内通货膨胀的程度。
(2)其他国家不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或报复程度低于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设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允许在港内或区内的商品自由储存、展览和进行为贸易服务的简单加工(如重新包装、整理、贴商标)等业务活动。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1)准许进人港内或区内的外国商品既不交纳关税,也免办海关手续。
(2)已进入港内或区内的商品,均允许运进所在国内,但需办理报关手续,交纳进口税。(3)准许进入港内或区内的外国商品,货主可进行拆散、储存、分级、分类、展览、修理、加工制造、重新包装、更换标签、同国外或本国商品混合、再出口等活动。
(4)对武器、弹药、爆炸品、毒品和其他危险品以及国家专卖品如烟草、酒、盐等,禁止进口或凭特种进口许可证才能输入。
第三篇:2013年《国际贸易与金融II》复习
2013年《国际贸易与金融II》期末复习
I.Multiple choices(15×1')
II.True or False(10×1')
III.Terms and Concepts(4×5')IV.Questions(4×6')
V.Calculations(16')
VI.Discussion(15')(not less than 120 words)
Key Concepts:
Revaluation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At a premium
At a discoun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SDR
Option
Overshoot
Two-point arbitrage
Interest arbitrage
Official settlements transactions
Delivery lags
Recognition lags
Decision lags
Dollarization
Law of one price
Currency board
J-currency effect
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ies
The current account
Forward market
Eurocurrency market
Offer rate
第四篇:《房地产金融与保险》期末复习材料
《房地产金融与保险》期末复习材料
一、客观题
1、主物与从物。能辨析出房屋的从物。
2、担保的几种形式。
3、抵押财产的条件是什么?哪些财产能设定抵押,哪些财产不能设定抵押权。
4、住房抵押贷款的品种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5、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Spv,投资者、发起人、委托管理人各自的职责是什
么?
6、财产保险基本险中,哪些原因造成的损失是负责赔偿,哪些是不负责赔偿的。
7、房地产抵押登记的时间。
8、房地产抵押权实现的方式有哪些?
9、信托投资公司运用房地产信托资金,可以和不可以从事的行为是什么?10、11、我国房地产金融产生与发展的的历史 什么是封闭式、开放式和混合式住房金融结构,能指出有哪些国家是属于其中的结构模式。
12、抵押和按揭的区别13、14、15、16、17、权益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房地产抵押相关法律法规 促进房地产信托基金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房地产保险业务中的保险产品的品种及其特点? 在美国房地产金融体系中,房地产金融机构有哪些,各自的只要职能是什么?
二、主观题
1、房地产抵押
2、贷款价值比率
3、最高额抵押
4、房地产投资基金
5、BOT6、住房金融(狭义)
7、权益收益率
8、首付比率
9、简述房地产金融有哪些特点?
10、列举个人住房贷款申请人需向贷款银行提供的主要材料。
11、简述房地产业务中的财产保险中的主要险种。
12、按照我国现行关于住房公积金提取的有关规定,列举在哪些情况下缴存职工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13、试列举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14、项目融资有哪些特征?
15、房地产抵押尤其是在建工程抵押的相关问题
16、二次抵押的债务清偿和处分价款的分配相关问题
三、计算题
1、月等额还款的计算方法
2、贷款余额的计算
3、等额本金偿还按揭贷款的计算 方法
第五篇:国际贸易与金融练习
国际贸易与金融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5:BBADA
6—10:ADCBB
11—16CDCABB
二、多选题
1、ABC2、AD3、AD4、AB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计算题
1、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200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10%,进口价
格指数上升5%;同期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20%,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15%;试问该国2000年的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多少。
解:单项因素贸易条件(S)
=〔(出口价格指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10% ×20%)/ 5% 〕×100
= 40
因为,单项因素贸易条件=40<100
所以,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恶化
2、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
口总额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国GDP为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解:该国贸易出口总额=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货物贸易出口总额
=600+800
=1400(亿美元)
该国贸易进口总额=服务贸易进口总额+货物贸易进口总额
=400+1200
=1600(亿美元)
该国贸易差额=该国贸易出口总额-该国贸易进口总额
=1400-1600
=-200(亿美元)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国处于贸易逆差。
对外贸易依存度=(该国贸易出口总额+该国贸易进口总额)/国民收入总额
=(1400+1600)/3600
=83.3%
3、假设一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200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出口量指数均为100,那么到2004年
A若该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10%,但进口价格指数上升了20%,那么该国的N=P(x)/p(m)*100=(1+10%)/(1+20%)*100=91.67小于100.所以贸易条件是恶化的。
B若该国出口量指数上升到130,则该国的I= P(x)/p(m)*贸易量指数*100=130/100*100=130大于100进口的能力增强。
C若该国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指数上升到140,则该国的S;= P(x)/p(m)*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100=1*140/100*100=140大于100,出口商品结构调整较好。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该国2004年与2000年相比,贸易情况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五、问答
1、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的异同。
答:不同点:
(1)定义不同,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直接或间接接受奖金或补助的外国商品在进口时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对同一个商品,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不能同时征收。
相同点:
(1)都是一种进口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在特定时期有特定作用。
(2)他们的目的都是在于抵制商品倾销,反对倾销,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本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2、WTO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1)非歧视原则,是现代国际贸易关系中最基本的原则,它几乎涉及国际贸易所有的领域
(2)贸易自由化原则,包括互惠基础上的关税减让原则,关税约束原则,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3)公平贸易原则,包括反倾销和反补贴。
(4)透明度原则,是世贸组织的重要原则,具体是指为了使贸易商熟悉有关贸易的法规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