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专题

时间:2019-05-13 10:2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专题》。

第一篇: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专题

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2010-11简本)

一、引言

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粮食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土壤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和国际同行间的比较,找出我国土壤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科发展趋势,提出近期研究的重点领域、发展的措施和展望,促进土壤、环境和生态学的交叉、融合,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对促进土壤学科发展,促进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土壤科学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在土壤学的某些分支,如土壤系统分类、表面化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面源污染控制、土壤水肥管理、长效肥的研制、土壤-植物营养、土壤污染修复和土壤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均有长足发展。我国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逐步与美国系统接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已经成为国际四大分类体系之一,其中,有关人为土纲的分类研究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在土壤化学方面系统地开展了土壤胶体化学、土壤界面化学、土壤养分化学、土壤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以土壤胶体和界面化学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结果;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系统地开展了土壤污染调查、污染过程与机制研究、污染效应风险评价、污染土壤修复管理研究,基于污染物界面过程的效应评价模型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在土壤环境方面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调控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系统研究,稻田CH4和N2O排放规律和稻麦系统CO2倍增生态效应的FACE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土壤-植物营养学方面已形成以植物-土壤互作的根际理论为核心,以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综合利用生物调控及养分管理技术来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研究体系,形成以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土壤-植物互作与调控、养分资源管理、污染物控制和治理等主要研究领域的系统学科;土壤物理学与土壤矿物学研究在土壤水文学、土壤力学、矿物界面反应分子机制以及矿物界面反应过程与化学动力学等领域也已接近国际前沿。此外,我国的古土壤研究、(数字)土壤制图研究、土壤质量研究、土壤退化机理研究等基本与国际同步。

在面对国家需求、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土壤学的学科建设也得到了极大发展,相继建立了土壤地理学、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学、土壤生物学等各分支学科,出版了《中国土壤》、《中国水稻土》、《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中国农业土壤志》、《中国土壤质量》、《中国红壤》、《红壤物质循环与调控》等一系列专(编)著,提出了土壤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研究内涵,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理论,中国土壤学已经形成了阵容较大的研究队伍和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特色和地位。

三、本学科发展趋势

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在解决全球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该学科正在经历从传统土壤学向现代土壤学的过渡,具体可归结为三方面的转变:一是研究目标的转变,即从土壤的发生分布更多地转向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研究;二是研究时空尺度的拓展和融合,土壤研究在宏观(全球、区域、流域)、中观(土链、田块、颗粒、结构、表面)和微观(分子、原子、离子和电子)尺度上相互融合,在短时间(秒、分)和长时间(年、世纪)尺度上相互结合;三是研究手段的不断提升,借助于现代高技术不断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建立从实验室模拟、机制模型到田间模式、示范模区的综合体系。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土壤科学已发展成以系统观测与定量实验为基础,以多组分、多形态和多尺度物质性质、分异与变化为中心,以土壤过程和功能为重点的土壤学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及相应技术体系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土壤学的发展呈现如下发展态势:

1.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长期定位试验成为土壤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前国际土壤学研究,由于广泛借助地球系统科学新思维、物质科学新技术和地球过程监测新装备等现代科学技术而获得空前发展。技术进步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推动土壤学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从而提升土壤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这些技术包括:应用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法元素识别技术、同步光谱显微技术、同步辐射技术等对土壤物质形态和性质的研究;应用红外发射光谱法、发射性反射光谱法和光栅分类法等技术进行的遥感遥测与制图技术;应用现代分子微生态技术(例如FISH和CARD-FISH技术)和DNA同位素探针技术(13C DNA probing),生物化学同位素质谱探针耦联技术(例如PLFA-GC-MS)进行界面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脂肪酸甲酯(FAM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DGGE /TGGE等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应用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与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借助通量观测系统、水分-温度-电位的现代传感器系统、数据自动存储和远程传输系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联网试验研究等。

2.基础理论创新、技术进步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成为现代土壤科学发展的战略途径

土壤科学正在向农业和环境问题的结合研究发展,(有机)碳-氮-磷的土壤和生态系统循环再度成为土壤学研究重点和热点。环境污染和全球变化下生态系统C-N耦合、P的活化及其在土壤-植物-水体系统转移与富营养化形成机理成为土壤学解决农业和环境问题的焦点;土壤中痕量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与环境效应研究朝着食物安全和生物修复方向不断深化;土壤环境污染表征、界面过程与生物效应研究成为新热点,土壤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向通过化学-生物联合方法降低重金属对作物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提高富集植物的生物提取效率两个方向发展。上述动态说明,当前国际土壤学研究已在基础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并不断地推进农业和环境技术体系与产业发展进步。

3.多学科交叉综合与集成研究是提升和发展现代土壤学的新的趋势

新兴土壤学研究方向及分支学科的诞生和涌现得益于与土壤学内部分支学科的融合和土壤学与其它基础科学的渗透融合。例如,生物学参与土壤物质和过程的研究,衍生出土壤生物物理研究分支学科;微生物学、微形态学和土壤颗粒与土壤结构的交叉研究派生出土壤微生境和微生态研究方向;突飞猛进的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土壤学的交叉发展了分子土壤学研究;化学结构、化学计量与土壤颗粒基本物质分子组成的交叉和综合形成了分子模拟(molecular modeling)方向;数学、地统计学和土壤学的交叉形成了土壤计量学(pedometrics);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土壤信息系统研究和数字土壤研究成为现实,改变了传统土

壤学分析的模糊和定性的形象。特别是在土壤的环境研究上,土壤学与生态毒理、环境毒理和化学毒理与风险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奠定了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的活跃的研究领域方向。而临界带(critical zone)土壤的研究,则是整合了微生物学、水文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地质学、大气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在考虑土壤过程、功能及服务上与地球系统科学表层过程研究接轨,使得土壤学在解决地球各圈层交互作用以及诸如农业与面源污染、土壤与全球变化、跨界面和跨流域环境污染与控制等问题上的能力大为提高。

4.社会与公众需求成为土壤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学的发展。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成为农业土壤学尤其是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研究的持续动力;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的挑战,催生了土壤碳循环与固碳土壤学在全球的兴起;环境污染的全球化和POPs控制的国际公约推动了土壤环境与污染控制和修复成为全球环境科学的热点领域。科学研究的全球合作和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也推动了土壤学的全球对比与网络化。随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构成了国际有机质研究网络(SOMNET)和全球土壤变化与长期试验网络(LTES)的跨地域和国家的整合研究。为了全球土壤信息化对比,在ISRIC(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re)基础上,正在开展国际土壤分类系统的全球合作研究。随着全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的需求,土壤学在各个领域的全球对比和网络化研究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四、本学科研究展望及建议

今后我国土壤学的发展必须首先面临全球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全球变化、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及人类生命健康等八大问题的挑战。目前我国面临的土壤学问题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土壤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满足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如何提高农用化学品和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壤的环境保持功能,缓解区域和全球环境向不利方面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年土壤科学应该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下:

1.土壤发育与土壤信息

研究大空间和精细时间尺度土壤演化速率、影响因素和过程模拟,特别是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风化和土壤(如冻土)形成过程与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地学定年为基础的古土壤与环境演变以及近代人为活动的土壤学记录;深入研究以基层分类为主要内容的土壤系统分类,以国际上统一分类为导向开展分类参比研究;研究土壤遥感与信息技术中土壤学、农学、地学等的机理,构建标准光谱库;发展土壤遥感图像处理与自动分类技术,多元、多维复合分析的智能化处理,以及新型传感器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实现土壤数字制图和土壤数据库的数据标准化,开发“3S”一体化技术。

2.土壤资源和土壤质量演变

系统观测和联网研究高强度利用条件下土壤质量,特别是环境和健康质量的演变规律和机制;研究土壤退化的景观生态学机制和预测预报,自然作用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下土壤侵蚀的形成过程、机理及其调控机制,跨尺度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综合集成和预测模型,径流-泥

沙(土)-面源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盐渍土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机制,高效评估方法、盐渍化防控机理和修复技术,酸沉降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下的红壤加速酸化机制及其生物调控技术。

3.土壤性质与多界面过程

研究土壤特性和生物物理过程演变的定量描述方法和监测方法;研究土壤物理过程和化学、生物过程的耦合机制和模拟模型,建立土壤基本特性与土壤水、盐、溶质(包括养分和污染物)、热、气迁移特性的内在定量关系;研究土壤水-盐-肥耦合调控的机理和措施;基于现代光谱技术研究土壤胶体的结构、亚结构及特性,以及纳米相界面反应和纳米颗粒相互作用的机理;开展纳米微域中养分和污染物的土壤固定与液体流动态监测,研制相应的非均质体系模型;研究土壤组分与有机物/微生物作用的界面过程、分子机制及分子模拟;研究土壤矿物表面铁循环与物质转化的化学过程、生物起源的矿物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及其在污染物迁移中的作用。

4.土壤分子生物学与蛋白组学

以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遗传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土壤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库;研究土壤生物代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产物;研究炭黑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与机理,土壤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极端环境、微域空间与根际界面土壤生物驱动过程、互作方式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复杂群落及食物网水平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进化机制及其生态功能。

5.土壤利用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

通过多目标、多类型(农田、森林、草地、湿地等)的长期野外观察网络,研究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提高和稳定的机制,全球变化下土壤生态过程的响应与反馈过程和机理,特别是土壤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产生和释放的关键过程和因素作用,以及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土壤碳动态的模型模拟和准确预测;研究脆弱和退化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生物-植被交互作用机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过程中土壤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协同机制及其反馈;研究污染退化土壤的土壤植物-微生物强化修复机理。

6.土壤养分、肥力与生产力

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内源有机质转化途径及其关键生物群落与功能,有机质积累、转化的环境因素与调控机制,土壤有机质提高对高生产力条件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土壤多养分转化的生物学过程和机制,如土壤有机碳耦合条件下氮磷在土-水界面的生物学过程及其机制,土壤碳氮共济的关键生物过程、制约条件及潜力;研究土壤根际过程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制,主要包括作物根系诱导的根际养分活化过程及其分子机制、根际微生物与根际养分转化过程、根系与水分养分时空耦合的作物根层水肥调控机制;建立不同尺度土壤肥力及可持续性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不同生态区域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与主要驱动因子及机制;研究高生产力条件下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

7.生态高值农业的土壤学基础研究

研究耕地质量的定向培育与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水肥耦合管理与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农业清洁生产、应对全球变化的农田增汇减排体系;研究现代农业条件下,主要土壤障碍形成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连作障碍的生态过程与调控、精准农业和信息化农业科技发展技术,建立土壤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体系。

面对这些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存在的不足。首先,我国教育体制限制了多学科综合人才的培养。由农业大学培养的土壤学基础人才在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上明显逊于国外,使得从事土壤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知识面单一,应用其他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严重滞后,从而影响其创新能力。其次,对于土壤学观测、监测和实验分析的仪器设备研制方面的支持不够,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网络的自动化水平低,制约了土壤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导致尖端仪器设备以及相关信息产品(如高精度卫星遥感数据)的土壤学研究工作始终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三,部门分割导致土壤学研究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共享程度差。高水平研究平台、国家信息数据、土壤调查和长期试验资料分别掌握在不同的部门和研究单位,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对这些资源很难做到完全共享,制约着整体土壤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土壤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人类将遭受难以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影响。因此,现代土壤学研究的任务,首先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土壤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演变规律和机制,准确把握土壤演变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同时,现代土壤学的研究必须与社会需求和社会变革相适应,以解决全球土壤变化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与人类健康影响等方面的关键性问题。只有不断发展现代土壤学,才能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提供必不可少的保障。

第二篇:土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09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土壤学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土壤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土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1、森林土壤学(土壤与森林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措施,森林土壤资源的类型、成因、特征、生产力,森林土壤分布、区划、利用和管理等);

2、林木营养与施肥(木本作物营养学,木本作物营养诊断,苗圃施肥、林地施肥、经济林木施肥,营养液及营养基质等);

3、土壤保持及改良学(土壤侵蚀及治理,宜林荒地培肥改良及造林技术,林业土壤退化机理及防治等);

4、环境土壤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残留及转化,土壤污染的治理,土壤与大气圈水圈的元素交换及其环境作用等)。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 1

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在职硕士可延长二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含2学分实践性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1)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程(7学分)

自然辩证法2

第一外国语5

基础理论课(5学分)

多元统计分析3

环境化学2

森林生态学3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3

专业基础与专业课(6学分)

土壤侵蚀学2

中国森林土壤资源2

土壤物理学2

土壤化学2

森林土壤学3

林木营养与施肥2

(2)选修课

无土栽培2

土壤理化分析(含植物分析)3

农业化学2

试验设计2

植物营养学2

土壤生物化学2

土壤微生物学2

土壤地理学2

土壤调查与制图2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地球化学2学分

根际研究法2学分

土壤研究法2学分

森林立地学2学分

土壤学专题文献综述2学分

同位素示踪技术2学分

第二外语2学分

矩阵论3学分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F等)3学分

仪器分析3学分

造林学研究法2学分

测树学研究法2学分

水土保持学2学分

防护林学2学分

高级植物生理学3学分

生物多样性专题2学分

经济林学2学分

植物地理学2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3学分

电子显微镜技术2学分

土地利用规划2学分

森林培育学(种苗、造林、营林)2学分

设施栽培学2学分

2、学位课程说明及主要内容

(1)自然辩证法

见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

见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多元统计分析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主要内容: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4)土壤侵蚀学

园林植物学或花卉学2学分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地表流水的形成,土壤条件、植被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土壤侵蚀的防治。

主要内容:地表流水的形成,土壤结构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土壤质地与土壤侵蚀,地形条件与土壤侵蚀,地质地貌条件与土壤侵蚀,滑坡的形成与防治,植被与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的防治。

(5)环境化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污染物的残留降解,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污染的治理。

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水体污染物的降解及残留,大气污染的种类及危害,土壤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条件与污染物的残留转化,土壤污染的治理。

(6)森林生态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森林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森林群落的发展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森林与光照、大气、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关系,森林群落的发展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7)中国森林土壤资源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森林土壤的分布规律,土壤发生分类系统,森林土壤资源条件分析及利用改良。

主要内容:我国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森林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森林土壤形成过程,山区土壤发育系列和组合,土壤发生分类和诊断层分类。我国森林土壤的分布规律,我国主要林区的森林土壤类型,我国森林土壤资源条件分析及利用改良。

(8)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第四纪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中国地貌概况,地质地貌条件与土壤发育的关系。

主要内容:外力地质作用,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构造地貌,第四纪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中国地貌概况,地质地貌条件与土壤发育的关系。

(9)土壤物理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物理性状如土壤水分、热量、空气特性等,土壤水分、热量、空气与土壤质地、结构、孔隙的关系,土壤结构改良与侵蚀防治。

主要内容:土壤颗粒及质地,土壤结构及孔隙,土壤水分、热量、空气特性,土壤物理性状与抗蚀性,土壤耕性,土壤结构的改良,土壤侵蚀的防治。

(10)土壤化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和特性,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性状,土壤养分的吸附及释放,土壤元素沉淀、溶解、络合、解离,主要氧化还原体系。

主要内容: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和特性,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性状,土壤溶液化学,土壤胶体化学,土壤养分的吸附及释放,养分的沉淀、溶解、络合、解离,酸碱平衡,土壤氧化还原过程。

(11)森林土壤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森林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条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我国森林土壤的主要类型、性质及利用。

主要内容:森林土壤发育过程,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和状态因子,土壤条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森林土壤物理条件及水分状况,森林土壤障碍性条件,我国森林土壤概况。

(12)林木营养与施肥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及迁移,林木营养诊断的方法,施肥试验的方法。

主要内容:矿质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及迁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林木营养诊断的方法:临界养分法、目视症状诊断法、综合诊断施肥法、矢量诊断法,肥料特性,苗圃、林地、种子园、经济林、温室林木的施肥技术,肥效分析,施肥试验方法。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研究生培养方式可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与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研究生要参加学校、学科所统一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注重个性发展,发挥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课程教育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或生产实践、或技术服务、或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辅助导师参加大学生的某个章节教学、辅导、指导实习、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2学分。

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1篇论文记1个学分(此学分占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10次及以上学术报告(讲座)。

七、硕士生的中期考核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是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考核,交流培养经验,检查培养工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实行人才分流。

考核时间:一般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业务方向主要是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及写作表达能力。

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5~7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总支组织进行。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交费延长学习时间,专家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

八、关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

硕士生的具体要求为:

1、论文工作应包括的内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试验或调查报告、课程设计);

2、论文的开题时间,论文的全部时间至少有一年;

3、论文的基本要求(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应有新见解或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三篇:土壤学实习报告

紫色土

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紫色土土层浅薄,含碳酸钙,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质疏松,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是云南重要旱作土壤之一。紫色土因母岩的物理风化强烈,其上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成土环境很不稳定。自然植被多为柏木、白杨、女贞等为主的稀树灌木。

(一)石灰性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母质以白垩纪紫色砂岩和紫色砂砾岩的风化坡、残积物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其特点是土层薄,保水能力差;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风化快,易吸收,膨胀剧烈;干旱,含水量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低,磷、钾含量高。

石灰性紫色土通气性好,矿质养分丰富,宜种性广。宜种的作物有:玉米、大麦、小麦、甘薯、棉花、油菜、花生、豆类、烤烟、麻类等;宜种的经济林和果树有:香椿、乌柏、板栗、桃、杏、柑桔、油桐、油橄榄等;也可种非喜酸的药材;还可种柏、恺、刺槐、洋槐、麻栋、榆树、国槐、小叶杨等。但要提高石灰性紫色土的生产能力,必须防旱治薄,增施肥料,合理垦殖。

(二)酸性紫色土

酸性紫色土母质为非石灰性的红紫色砂页岩的风化坡、残积物,主要分布在低丘上。其特点是母岩岩性疏松,易于物理风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成土作用弱,质地多为粘壤一壤粘土,多砾石,松散无结构;呈酸性一—微酸性反应。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

红壤

红壤为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

红壤主要分布于云南高原的中部,北纬24°-26°之间、海拔1500-2400米的残存高原面、湖盆边缘以及丘陵低山。红壤地区自第三纪末期以来,伴随着新构造运动,大面积间歇性均衡抬升隆起,形成高原面。以后,侵蚀、剥蚀作用又较弱,使残存高原面和古红色风化壳较多地保留下来。该区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红壤土体深厚,剖面发生土层分化明显。在植被茂密的林地,地表常有枯枝落叶层(O)。A层呈暗红棕色,一般厚度为10-20厘米,碎块状或屑粒状结构,疏松,植物根系较多。红壤B层是脱硅富铝化的典型发生层。该土层粘粒含量高于相邻的上下土层,多半是由原生矿物就地风化的“残积粘化层”。其厚度一般在30-50厘米之间,有的甚至可高达1米以上。颜色变动于红、红棕、橙色之间,这与母质含铁、锰氧化物及其土壤的发育程度有关。

红壤改良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客土掺砂、加强水利建设、增加红壤有机质含量、科学施肥、施用石灰、采用合理的种植制度等。可以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施用石灰降低红壤酸性;合理耕作;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壤的关键措施;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壤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红壤-可种植物:种红壤一般可以种植稻米、茶、丝、甘蔗,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

(一)红壤

具有红壤土类中心概念及赋予的典型特征,大部分已开垦利用,是红壤地带重要的农林垦殖基地。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一般养分含量不高,有效磷极少,粘重,保水保肥力差,耕性较差,有酸、粘、瘦的特性。

(二)山地红壤

山地红壤分布区气候干湿季分明,矿物质风化强烈,有机质分解快,生物循环作用较强,土体干燥,在剖面中,表土有机质含量少。表层呈棕色或红棕色,下层为黄红色或红带紫色。土层较薄。表土为壤土质,团粒结构;底土质地粘重,结构粗糙。呈酸性反应,PH值6.0以下,这类土壤目前多被辟为农田。自然植被除尚有小片云南松外,多为河谷灌丛草坡。在山地红壤种植植被可以改良土壤,引根深生,进而控制雨后径流,保持水土。

(三)棕红壤

上层厚薄不一,棕红壤的富铝化作用强度不如红壤。

石灰土

石灰(岩)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一般质地都比较粘重。

云南土壤

第四篇: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

四、实习内容

我们班于2013年6月30日开始为期6天的土壤学实习,当天下午首先进行了小组分组,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我们是第五组,然后老师在室内为我们讲解关于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这一周实习大概内容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个事项等。

(一)室内主要土壤类型剖面的观察与识别

时间:2013年7月1日上午 地点:贵州大学南区土壤学实验室

上午的安排是在室内观察主要土壤类型的剖面。实验室有很多地方的土壤剖面,比如说广东的红壤(花岗岩下层)、云南的红壤(玄武岩)等。实验室里还有各种土壤的简介,它们有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盐土、碱土、黑垆土、褐土、白浆土、紫色土、石灰土、灌淤土、水稻土等。以下是部分土壤类型剖面主要特点和分布情况。

石灰土以母岩分化以化学溶蚀为主,碳酸钙在成土过程中被不断地淋溶,但在土体中仍残留有一定的碳酸钙,其数量一般随剖面的深度而增加;石灰土富含钙质,植物有机质腐殖化后,由于钙质的凝聚作用,使腐殖质较多地在土壤中积累。

石灰土的剖面特征是:腐殖质层(A)比较明显,暗灰棕色至灰黑色,多为粒状结构;其下为棕色、红棕色地淀积层(B)块状或棱块状结构,土体浅薄,一般厚度30-50厘米;一般剖面都有石灰反应,并随深度而加强,它分为黑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共4个亚类。

赤红壤是我国南亚热带季雨林形成的强脱硅富铝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西部和东南部、福建东南部、台湾中南部、云南南部,其特点是: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较砖红壤弱,但比红壤强,土壤的淋溶强度介于红壤和砖红壤之间,表现明显的过度性质。赤红壤划分为赤红壤、黄色赤红壤、赤红壤性土三个亚类。

黄壤是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分布于本区东部和北部的贵州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黄壤分布区。黄壤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与红呈壤分布于同一气候类型区,但其分布区年均温稍低而年雨量稍高。黄壤的土壤富铝化程度低于红壤,而酸度通常略大于红壤。正常发育的黄壤,腐殖质含量较高,但本区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已成为中国生态问题突出的贫困地区之一。黄壤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分布有3个。黄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漂洗黄壤亚类为具侧向漂洗层的黄壤,A-E-B-C构型;黄壤性土亚类为具A-(B)-C构型的弱发育土壤。

盐土含水溶性盐类较多的低产土壤。表面有盐霜或盐结皮;pH值一般不超过8.5。盐土中常见的水溶性盐类有钠、钾、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等。盐土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沿海地区。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的黄淮海平原和晋、陕河谷平原,东北的松辽平原,西北的甘肃、新疆、青海,以及内蒙古等地和滨海地区。根据成土过程及土壤性态特点,可分为草甸盐土、滨海盐土、沼泽盐土、洪积盐土、残余盐土、碱化盐土6个亚类。

紫色土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 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一般含碳酸钙,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

紫色土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三个亚类。

酸性紫色土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广大低山丘陵。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

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土层较酸性紫色土薄,约30至60cm,碳酸钙含量小于30g/kg,pH值约为7.5,肥力水平较高,但有机质、氮、磷稍显不足。

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大于6%,土壤有机质在10g/kg左右,氮、磷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

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重。

水稻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它以种植水稻为主,也可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旱作。

(二)野外土壤剖面观察

时间:2013年7月1日下午 地点:校园西村

本站主要是为让大家熟悉质地的鉴别,检测土壤的酸碱度,掌握碱性土壤的石灰反应的测定等。

土壤测定结果如下表:

7月2上午黔中路干邻坡,牛家庄

7月2下午麦乃村、孟关(方解石的测定)、杨梅水库、青岩老蚌河(河水及土壤的测定)、青岩堡 7月3关岭坝岭河大桥下 黄果树 7月4日花溪河旁 桃园 公路旁 7月5 花溪政府周围3个地方 五.实习总结

第五篇: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教学实习》实习报告姓名:学号:专业:林学班级:小组号:03实习单位:下蜀林场指导老师2010.12.25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土壤学实习报告。通过学习了土壤学这门课,我们对土壤有了大概的认识。这次实习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结合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具体的说,主要是为了了解各类土壤的剖面特征,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熟悉挖土壤剖面的过程及土壤的采集。实习时间2010.12.20至2010.12.26实习地点学校和下蜀林场实习的内容及安排:第一阶段:老师讲解实习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及调查区资料阅读第二阶段:地形图、罗盘仪的使用训练;土壤路线调查;标准地土壤调查第三阶段:室内资料整理,写小结每班5-6人为一组,分组实习每组3-4个土壤剖面,进行剖面观察记载每组配置的工具如下:铁锹、十字镐、手锄、罗盘仪、背包、pH指示剂、速测盒、布袋、剖面记载表、小刀、皮尺、文件夹,GpS、海拔仪。实*结【林场概况】下蜀林场位于江苏省句容县境内,地理位置东经119°14′,北纬31°56′。林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干湿寒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林业生产的良好条件。林场坐落在宁镇山脉东段的武岐山、空青山南侧,宁镇山脉,低山丘陵区。本地的地带性植被为带有常绿成分的落叶混交林,人工林主要有:马尾松、黑松林、湿地松林、火炬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麻栎林、板栗林、油茶林、茶园等。林场的土壤类型大致有:①石质土②粗骨土③薄层土④黄棕壤⑤石灰土【实习概况】我们的主要行程在第二天:上午学校--下蜀林场--武岐山(山脚山腰各取了个典型剖面分析)下午空青山(山腰栎林和毛竹林各取一个剖面分析)沿途指导老师和林场负责人员给我们讲解林场的有关信息,结合实习第一天我们所翻阅的资料,对林场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指导老师讲解的土壤剖面调查的内容及流程:①挖掘剖面的原则和方法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切面。不同的土壤有着不同的外部形态特征,它是土壤形成、发展和人类活动的结果。通过对土壤剖面的选定、挖掘和观察,可以初步了解该土的特性,鉴定其肥力,再结合室内分析作为合理利用、施肥、改良土壤的参考。挖掘土壤剖面是在野外调查研究土壤的基本手段。对土壤剖面进行认真的、细致的观察研究,就能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变化情况。因此,首先在有代表性的地点(不能靠近路旁或刚施过肥的地方)挖掘土坑,土炕的深度按实际需要而定,一般要有80-100公分,挖出的表土、心土分别放置两旁,挖好土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用为观察的一面,观察面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土壤。观察完毕后,将心土及表土依次分别放回土坑中压实填平。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实习报告《土壤学实习报告》。我们在每个观察地点都挖掘剖面来进行观察,因此很好地掌握了其原则和方法。我们小组一共挖了四个剖面,下面是对其简单描述,(具体内容请参见土壤调查记载表):剖面一:地点:武岐山地形:下坡底部地势:海拔130米以上母质:第四纪沉积物下属黄土排水情况了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下蜀黄土为母质的粘磐黄棕壤,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剖面二:地点:武岐山地形:山腰平缓处地势:海拔140米以上母质:石英砂岩的坡积物排水情况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沙岩为母质的粗骨黄棕壤,沙粒含量尤其高,生产性不良;剖面三:地点:空青山地形:山腰平缓处地势:海拔270米以上母质:砂岩坡积物植被:以毛竹为主排水情况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毛竹林下的黄棕壤,植物根系很多,剖面上也有少量的灰白色的网纹;剖面四:地点:空青山地形:山腰地势:海拔220米以上母质:砂岩坡积物植被:以次生栎林为主排水情况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次生栎林下的黄棕壤,土层较疏松,分层不明显。【工作概况】在第三小组中,大家的工作井然有序,其中组长和另外两位男组员主要负责挖剖面和测量,另外两位女组员负责协助帮忙,我主要负责剖面的观察分析并记录和后续记载表的整理和总结。对剖面的观察和分析使我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加深了我对土壤的认识,锻炼了我的操作能力。后续材料的整理、剖面记载表的完善,让我对这次实习内容有了深刻理解,对课本知识有了良好巩固。【感想与体会】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加我们对土壤学新的认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土壤学对实际农林生产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了下蜀主要地质地貌和所发育而成的土壤类型。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指导。土壤如何从岩石发育到土壤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且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也在不断地发育。气候、植物、动物、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同一个地方的土壤的性质不会相差太大。受温度、母岩、环境的影响,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土壤分布也是有联系的。从南到北,海南的土壤多为砖红壤,广东因其盛行干热风,降水少,所以多为赤红壤;江西、浙江、湖南一般是红壤;江苏是黄棕壤;山东是棕壤;河北、辽宁是暗棕壤;黑龙江是黑土壤或棕色针叶林土。因此分析土壤不能凭空,要根据该土壤在该区域所处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我们实习的几种土壤都是黄棕壤。每一种土壤都有适合生长的植物,植物也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最优的选择是在适合的土质上种植适合的植物,如果不合适但又需要种植这样的植物,就需要用一些人工的办法,用化肥改变矿物含量,调节pH,灌溉水田,交叉种植等等,能增加产量。在实习中初步掌握了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外出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和土壤剖面观测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兴趣。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可课本知识的良好巩固。同时,懂得和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附:第三个剖面的记载表

下载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壤学实习报告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1 一、实习意义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首先,土壤是植物......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综合实习报告专业班级:草业科学一班 姓名:崔西甜学号:20105885一、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前言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土壤是农林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地,土壤的性质不仅影响农林产品的产量,还影响......

    土壤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土壤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意义实......

    2016年土壤学实习报告

    实习概况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土壤学实习报告(整理22篇)

    篇1:土壤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土壤圈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地的土壤所组成的一种连续体活覆盖体,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

    土壤学实习报告(精选五篇)

    土壤学实习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土壤学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