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湘西土家民族风情导游词
张家界市是多民族聚居区,主要为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19个少数民族,共计111.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55.2万人的72.06%,其中土家族98万人,白族10.8万人,苗族2.96万人。在漫长的繁衍、发展、承传过程中,在原始险恶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
土家族
土家族是张家界的主体民族。张家界土家族属于古代巴人一支,一说是古代庸国人的后裔,也有世代繁衍于此的古代土著先民。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历史上称为蛋蛮、天门蛋蛮、南蛮、武陵蛮、荆州蛮、五溪蛮、土人、土丁、土兵、土军等。
旧志上说:“民情淳朴、土厚而风淳。”“楚风刚劲,其弊多流于愤激。永定隶属楚边,俗尚淳朴,犹存中土人之遗风。”一位汉官曾感叹道:“僻陋于深山,而有此醇静之俗,所谓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盖风之古也!”这便是历史上对土家族民族性格的基本评价。
张家界土家族人讲义气,重感情,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忌欺骗,易轻信,好打抱不平,能歌善舞,信巫尚鬼,尚武好斗,崇奉覃后王、向王天子、梯玛、以及五谷神、公王神、土地神、社神等。
张家界土家族在中国战争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战绩;早在西周时,即助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刘邦讨伐秦二世胡亥,土家人为其冲锋陷阵,深受刘邦赞赏;为反抗东汉王朝压迫,土家渠帅相单程在辰州壶头山打败伏波将军马援,使之马革裹尸而还;明洪武初,为反抗朱元璋歧视少数民族政策,覃后王率土兵连败五位侯级将领的征剿;明嘉靖年间,湘鄂西各路土司应召慷慨悲歌奔赴东南沿海,一举击败倭寇,明世宗亲自为土司赐“东南第一战功”匾额;清朝时期,土家将领王正道、罗荣光等以生命镇守国门,打败洋人入侵;大革命时期,土家人跟随贺龙、任弼时、肖克将军坚持游击战争,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抗美援朝战争中,湘西土家兵敢与美国人较量,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曹里怀将军曾高度评价志愿军中的土家兵:“土家族是中国最勇猛善战的民族。”
土家吊脚楼
到了张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脚楼。
由于历代进行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盖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盖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涧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著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
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
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修屋赞梁
土家人把修新屋作为繁衍子孙的根基,因而看得十分神圣。修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好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屋声。无论谁家起新屋,远亲近邻都来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叫“打白工”。喜庆日是在堂屋梁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送礼祝贺,叫“斟上梁酒”。
所谓梁,是指堂屋脊横梁。梁木选择有个古怪的规矩:屋主必偷偷在大山中寻找分岔成两根的标直大树,不问树的主人是谁,尽管偷偷砍下,锯成两根,同时从山上滚下,谁头在前,尾在后,无伤无疤的,就选哪一根。这种风俗,叫“偷梁木”,土家寨有俗规,偷梁木不算“偷”。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鸣放鞭炮,还要在上面搭红布,然后热热闹闹请八个后生抬回家,一路招摇过市,似乎“偷”得很光彩,树主不仅不追究,反过来还要表示祝贺,因为这是吉利与友谊的表示,就好比为人家子孙根基作了重大贡献似的荣耀。
梁木正中画图,左右书“美仑美奂,金玉满堂”或“帝道遐昌,五谷丰登”之类的对联。
上梁时,请两名歌师或掌墨师赞梁。赞梁有一定的曲调,较单调,实际上是种韵白表演形式。待梁木在屋顶山上架好后,赞梁者便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壶,一人端茶盘,茶盘内放着筷子、酒杯、腊肉、糯米糍粑。提酒壶者赞道:
手提酒壶闪金光,壶中美酒喷喷香,欢欢喜喜上屋去,要跟主东赞主梁。
端茶盘的接着赞道:
手端茶盘四四方,张郎造就鲁班装。
四角造起龙凤榫,金漆盘子摆中央。...赞毕,二人开始上梯,每上一步就唱五句赞词,其内容是借颂扬古人恭维屋主的:
...上三步,中三元,刘备关张访大贤;
南阳有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下高冈......上十步,十美十全,张郎鲁班下凡间;
修起高楼和大厦,主东富贵万万年!
赞梁者攀上屋脊梁木时,二人各坐在梁木的一端,一边饮酒,一边互问互答,用长篇的赞词,赞扬主东的屋声像仙境琼楼,龙王宫殿,必发子发孙,祝寿绵长。赞梁后,向下抛“梁粑粑”。先把两个象征富贵的大粑粑拿在手中问下面的屋主:“要富还是要贵?”主人回道“富贵都要!”两个粑粑抛下时,主人家接在怀中。(最忌讳接不住),然后将小粑粑抛下,边抛边唱:
笑哈哈,笑哈哈,双手拿起梁粑粑,四面八方一齐撒,大家越抢越发达!...这时屋场上人如潮涌,争抢粑粑,热闹非凡。抛过粑粑后,亲友们将一段段五颜六色的布料搭在梁上,叫“搭梁”,此时鞭炮震耳,赞梁者又一步一赞,下到地面,于是,一栋新屋就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立起来了。
土家族服饰
比较而言,土家族服饰没有苗族那样穿金戴银,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民国以来,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人以青、蓝、白或条纹布为主,长二三米,一圈圈地缠绕在头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则多以青丝帕或白印花头巾,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八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死后必以帕缠入葬。衣服以青、蓝、白、印花布为主,男穿对胸衣,双排七至十一扣,俗称蜈蚣扣,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袖大而短,饰花边,挂银铜佩饰,俗称“满襟”,有满清遗风;未出阁少女着花衣,讲究大红大绿;小孩喜戴菩萨帽,虎头帽;男鞋多为青蓝布,女人穿绣鞋;姑娘出嫁时必穿“露水衣”,上着鲜艳桃花绣衣,下着八幅罗裙,与土老司八幅罗裙有异曲同工之妙。据大文豪沈从文考证,八幅罗裙是正宗土家装。过去土家男女不穿袜,兴打绑腿,尤以男子将裤筒裹成人字路,配布鞋或草鞋,十分精神利索,民族专家说这是土家兵战争装束,有土司“兵农合一”传统制度的痕迹。而民间百匠,又有不同职业装,如铁匠穿长而宽的牛皮肚兜以防灼伤;猎户挂绣花子弹肚兜是实战需要;农民雨天下田披蓑衣则是农事需要。对那些“命相”不佳的小孩,还要按土老司的指点戴“百家锁”、穿百纳衣,即从一百户人家讨一百块碎布拼做成衣服穿,否则难养成人等等。故外人说:土家人穿了一身的“讲究”。
土家饮食
“嘴巴两块皮,只想好的吃”,凡到张家界的客人,都想尝尝土家的民间食品。
张家界盛产稻谷、包谷、高粱、红薯、荞、粟及各种豆类,坪坝上的土家人以大米为主食,大山界上的土家人就主杂掺半,也有以包谷为主食的。
土家人菜肴讲究酸、香辣,俗话说:“三日不吃酸和竦,心里就像猫爪抓,走路脚软眼也花”,故特别看中辣椒、胡椒、花椒、大蒜、胡葱、韭菜、香椿等辛辣香味特浓的佐料食品。旧志记载说:因土人居住“丛岩邃谷间,冰泉凛冽,岗瘴郁蒸,非辛味不足以温胃健脾。”
土家妇女多为酸香辣制作能手,诸如将四季鲜菜、野菜或五禽六畜之肉通过干制、腌制、烘炕等制成干菜系列,腊菜系列,酸菜系列等,把人生的日子打发得有滋有味。
土家著名的土菜有:
石耳炖鸡鸭。明清时代,张家界的石耳是土司给皇上的贡品,据说每年皇帝大宴群臣必上这一道菜。泥鳅钻豆腐,也是一绝,让泥鳅饥饿三天,再让吃饱猪油,然后放进豆腐中,文火慢炖,让泥鳅钻进豆腐,直至炖熟,其味妙不可言。还有苦瓜炖鲜鱼、嫩北瓜炖干牛肉,都是常人不敢配伍的佳肴;它如血豆腐、荷渣、沅古坪腊肉、梆梆肉、酢鱼酢肉、瓦缸菜、鱼儿辣子、火烧茄子、火烧辣椒(捣烂成泥)及野菜系列等等。土司王流传的“土王全席”,一席十八碗碟,共八道菜谱,二十四个系列,足可与中国几大名菜坐在一条板凳上谈经论道。特别是土家“三下锅”,风味十分独特。相传明嘉靖年间,进行征调湘鄂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各位客人,到了张家界,建议到小餐馆尝尝“三下锅”,叫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另外,逢年过节,土家人有打糯米糍粑、做竹叶粑粑、炒炒米、做团馓;春日做桐叶麦粑,秋日做苦荞粑等,都令人嘴馋不已。
土家赶年
张家界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月小则二十八过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过年称之为“赶年”。关于“赶年”,民间有这个传说:
相传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由于朝政腐败,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大肆袭扰,朝廷曾多次派大军抗倭,都惨败告终。尚书张经上奏朝廷,请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经略使胡宗宪督办。永定书茅岗土司覃尧之深知一去难返,决定与亲人过最后一个年,于是下令:“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
因时间紧,来不及作许多菜,就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这道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士兵前线后,很快打败倭寇,收复失地,世宗亲赐匾额,上书“东南战功第一”。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将士,除夕,倭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
“赶年”习俗体现了土家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甘愿为国捐躯的博大胸怀,是土家人民的骄傲。
六月六“覃后晒皮”
张家界土家节日特别多,几乎月月有节,有时一月几节,但最有影响的民族节日是六月六“覃后晒皮”。
相传朱元璋称帝后,背叛农民起义宗旨,大封王侯,滥造宫殿,强迫茅岗司土民贡献香楠大木,因而瑶役十分繁重,加上湖广大旱,灾民相食,弄得民不聊生。洪武三年(1370),时任慈利安抚使、湖广理问(法官)的土家族首领覃后,联合桑植、永顺、鹤峰等“十八洞蛮”愤然 揭竿起义,朝野震动,朱元璋亲自坐镇荆州,先后派遣五个侯级将领发兵征讨,覃后兵败七年寨,坚持抗战,后因叛徒出卖,被官兵俘获。洪武五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朱元璋在南京下令对覃后实行凌迟弄(剥皮),一时飞沙走石,乌天黑地,京城七天七夜日月不明,昼夜不分。朱元璋意识到错杀了真命天子,天地不容,急忙跪倒在地,向天地许愿,每年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让覃后王坐王位三天,亲施三拜九叩之礼。愿毕果然云开雾散,日月复明。为取得覃后真影,朱元璋还下令将覃后皮吹鼓,供在殿上。为防虫蛀霉烂,每年六月初六还要翻晒覃后皮一次,故这天又叫“覃后晒龙袍”、“覃后晒皮”。《永顺县志》记载说:“六月六日晒书及衣服,俗传茅岗土司覃后以是日被诛,血溅其衣,附近居民暴衣以吊之,名曰‘晒龙袍’。”
木叶传情
湘西苗族男女找对象,谈恋爱,兴“赶边边场”,土家男女却用木叶传情。
土家人天天在深山与鸟儿、蝉儿为伴,寂寞了,高兴了,忧虑了,或有什么隐秘心事,便摘片木叶儿,吹起无词曲儿来。这些木叶歌,或婉转悠扬,或如泣如诉,或欢畅愉悦,或悲泣幽怨,远听,鸟儿在啁啾,似山泉在叮咚,充满诗情画意。吹木叶并非易事,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吹出调儿来。有的男女青年相爱倾慕,却不便启齿,又不喜欢媒婆搬弄是非,于是就用木叶求偶,把满腔的爱写在木叶上,山里人这样唱:
满山木叶堆打堆,问郎会吹不会吹?
有朝一日学会了,只用木叶不用媒。
千两银来万两银,难买阿妹一颗心,媒婆嘴巴磨出血,不抵一曲木叶情。
千古绝唱“哭嫁歌”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制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惋动人。如“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
织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又如哭爷(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唉,衔泥何时得回头?...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土家女哭嫁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丛。
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
生儿育女
撒筷子:“十姊妹”哭罢,喷呐锣鼓催着花轿,这时,新娘子必由她的哥哥弟弟或翘眯痔玫埽匙沤ń危盖准丛诮嗡闹苋觥拔骞取保碓概杉液螅骞确岬牵昴攴⒋铮挥衷诮吻敖魏笕鲆话芽曜樱淼慌欤曛骋簦┥笞樱硕⌒送?br>
产妇禁忌:新娘完婚之日,给新房铺床的女人,必须是有儿有女的且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的,有女无儿的不行。寡妇不能进洞房。接帐子的女人也要有儿有女。
女人怀了孕,叫“有喜”,不得在堂屋门槛上坐,说是亵渎了家神;不能坐扁担、锄把,说是日后养的儿女懒惰;屋里不能钉钉子,怕“钉”到胎儿身上;不能打蛇,打蛇娃子要唾舌子的;不准进洞房,怕发“四眼风”;不准踩水牛索,因为水牛怀胎要十二个月,怕超月...小孩生了:孩子哇哇坠地,男方须向丈母娘报喜,生男孩就抱一只公鸡,生女孩就抱一只母鸡,丈母娘一看便知是男是女。
三日后,做外婆的便去女儿家看外孙儿,叫“洗三”。然后商定吉日送礼贺喜,叫“斟祝米酒”。外婆必送布料、婴儿毛衣、鞋帽、尿片及鸡、蛋、肉、米及摇篮之类的东西。还得给月母子送衣服,道是“儿奔生,娘奔死”,算是给月母子的慰劳。
背小孩走夜路要把尿布搭在小孩头上,说是避邪;小孩满百天时,要舔猪尾巴,说不流涎水;女孩子舔鸡翅膀,说长大了会梳头;还要让小孩喝画眉汤,说长大后能说会道;有的把小孩脐带放于高山顶上,说长大了胆子大,办得大事;小孩满周岁了,要“挖周”,也就是做一岁生日;小孩受惊吓了,就在门前十字路口泼水饭或请土老司“吃吓”;婴儿犯了“夜哭关”(俗称“百日哭”),就用纸写四句偈语巾在大路边或桥柱上,让过路人念:“天皇皇,地皇皇,我家出了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一句,一觉睡到大天亮!”据说这么念了一百个人,孩子就不哭了。
背篓上的湘西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土家人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
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是娘家家境的标志,亦是新娘巧手勤劳的“品牌”;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一个“娘背篓”(又叫“儿背篓”),背篓成长筒形,做工十分精细,是专用来背孩子的,宋祖英唱的“小背篓”就是这种背篓;摘苞谷、粟谷则用“高背篓”,它口径特大(直径达2尺多),腰细,底部呈方形,高过头顶;砍柴、扯猪草用“柴背篓”,它蔑粗肚大,经得住摔打;还有一种专供男人挑苞谷棒的“撑篓”,由一根扁担将两只高3尺、径长1尺2寸的蔑蒌串起来,苞谷挺得紧扎扎的,挑在肩上便于下高坡陡崖;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串成一个能置物体的空架,用蔑丝系着,以此背圆木、石头、送肥猪;最特殊的是“水背篓”,腰长口小,用皮蔑编织,内外刷桐油,大山缺水,土人从峡谷取水,背上白云深处的木楼。
背篓,在山里人看来,一如沙漠之骆驼,江河之船舟。域外人称“背篓上的湘西”。
薅草锣鼓
每到春夏秋季,山里正是挖生地、薅苞谷草、挖桐林茶林的大忙日子。亲朋邻居几十个人邀成一伙,东家一天,西家一天“打白工”。为了调节疲劳,加快进度,便请两位歌师,站在高山上,一人击鼓,一人打锣,双指夹住喉管,用高八度的假嗓唱歌助兴,土家人叫“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有固定的程序:出早工时唱《开工歌》,又叫“歌头”,接着唱《请神歌》。说的是很久以前,土家有个张姓庄稼汉,养了五个儿子。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五个儿子被征调当兵,全部战死沙场,皇帝动了恻隐之心,封长子为天门土地,次子为地府土地,三子为街坊土地,四子为桥梁土地,五子为山神土地。这些土地神都老老实实为百姓办事。歌师就对山神唱道:
苗稼你要保护好,保护五谷得丰登;
一天田边走三道,三天田边走九巡...“扬歌”是吃过早饭上工时唱的歌,是薅草锣鼓的主要部分,既有固定的歌词,如《打鼓儿郎得官回》、《恋姐歌》、《单身歌》等,也可即兴而作,可唱历史故事,也可唱远古传说,还可唱民间趣闻。有时,见民工累了,就唱几个“牛皮歌”调口味;
叫我唱歌就唱歌,开口唱个牛皮歌;
唱个鸡公生鸭蛋,唱个鸟儿头长角;
唱个河水倒着流,唱个岩头滚上坡;
唱个蚊子扯哈欠,唱个糠壳搓成索...傍晚收工时唱《送神歌》:
看到太阳下山岭,敲起锣鼓送神灵;
有的神灵跨鹤走,有的神灵骑狮行;
只有土地无处走,岩板底下且安身...《永定县志》记载说:“插秧耘草间,有鸣金击鼓歌唱相娱乐者,亦古田歌遗意。”《桑植县志》亦载:“夏日薅草,群集垄上,两人对讴,庄偕间作,锣鼓应之,名曰打锣鼓。此农家音乐,用以节省劳力者也。”
禁忌
俗话说:“出国问禁,入乡问俗。”游客到异地作客,如果犯了当地人的禁忌,就会招惹麻烦,平添出一些不愉快的事。
土家族人禁忌特别多,不同地域、不同家族、不同行当,都有各自不同的禁忌内容,它既反映出一种充满唯心迷信的文化心态,又掺和着一定的科学内涵,因为是土家人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张家界土家人早晨见蛇喊“长虫”或“溜子”,谈虎称“大猫”,见猴叫“爪子”,讲鬼叫“矮骡子”。许多禁忌已成谚语,如出门要选良辰吉日:“初一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下庵”;“七不出门八不归,逢九出门空手回”;“春来莫捡鹰打鸟,冬来莫捡汗毛巾”;“上山莫捡麂,下河莫捡鲤”(指莫名其妙死去的麂子和鲤鱼);除夕期间禁忌更多,不准吵口、不打小孩、不熄灯火;大年初一不讲“背时”话,“爷娘的口,无量的斗”;“三十六,结跟头”;“人满三十六,喜的喜,愁的愁”,因三十六岁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祸事最多,故民间凡事总要回避“三十六”,就像外国人忌讳“十三”数一样。人满三十六岁,无论男女,必做生日冲煞过头;凡红白喜事记人情帐,偶尔碰上三十六序号,便是不利顺的先兆,故许多人办事必先在三十六序号上写上吉利的话;小孩不准玩鸟,说是长大手跳写不好字(以此法护鸟);小孩不准摘未熟桐子果,说是要得“痨病”(以此保护桐林);木匠的码板坐不得,铁匠的砧子敲不得,阉同匠的羊角吹不得,戏子的衣箱靠不得,农户的撑架踩不得(欺主);瓦窑前忌说“红”,怕出红瓦、乘船忌呼“陈”姓,因陈与“沉”谐音;戏班子称“伞”为“撑子”,忌一个“散”字;一年之始听到阳雀(杜鹃)叫时,如睡在床上或走下坡路准不吉利,大年节牲畜进屋,兆“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穿孝服”;野貉入屋,鸡上树,狗上屋,无灾必有祸,不死脱层壳;梦清水泪洗面,梦白布要戴孝,梦红花喜盈门,梦小孩要防贼;梦鸡、鸟、小鱼有口角(吵架),梦水牛有财发,梦跳坎有病灾,梦飞腾转健康,梦上山有好事,梦下坡要背时,梦笑得哭,梦祸得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第二篇:土家风情园导游词
土家风情园导游词
欢迎大家到国家4A级旅游景点——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来做客,我叫小周,我将陪同大家一起走进土家风情园,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感知土家族的文化。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竣工于1999年,由张家界市土生土长的土家人杨刚年兴建,耗资人民币7500万元,占地面积60余亩,是国内展示土家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代表之作。园内主要建筑有土司城堡、摆手堂、九重天阁、土王宫、土王宴会厅、土家山寨等,是一个浓缩了中国土家族农耕文化、兵战文化、土司历史、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饮食起居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景点。园内收藏了各种木雕花窗308个、木雕花板432块、雕花门318块、石雕柱础999个、红砂石栏杆 5000余米,其中九重天世袭堂共用木柱1008根、木枋10088匹,同时收藏民族民间书籍及各种著作500余部(册),收藏其他文物逾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安德鲁·迈克尔先生参观土家风情园后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是中国土家族的大博物馆。”
进入园内之后,我们朝左边看去,会发现一个由五根大木柱构成的亭子,这便是“祗柱亭”。“祗”又叫“社”,是土家人最崇拜的土地神。祗柱亭的五根大柱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保佑土家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且,每根柱子上还有—个人物雕像,特别清晰,他们是土家族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祖先:巴廪君、彭公爵主、向大官人、田好汉、覃垕王。
请大家抬起头来,一座石牌坊矗立眼前,上书“东南第一功”五个大字。这座石牌坊目前是江南最大的石牌坊,记载着土家族一段辉煌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泛滥,于是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征兵抗击倭寇。茅岗土司覃尧之接到军令以后发愁了,因为军队开拔的这一天刚好是过年的前一天。但为了保家卫国、驱除倭寇,覃尧之号召土家族的父老乡亲提前一天过年,做甑子饭,吃砣子肉,喝大碗酒,为出征的土家男儿壮行。后来,土家族就将过年提前一天赶着过的风俗沿袭了下来,这就是土家族“过赶年”的来历。这些英勇的土家男儿到了东南沿海以后,通过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将倭寇全部歼灭,立下了赫赫战功。嘉靖皇帝龙心大悦,亲自授予“东南第一功”的荣誉给这些土家族兄弟。
我们脚下的这块空坪就是土家族的露天摆手场,是土家人祭祀先祖跳摆手舞的地方。2002年9月22日,这里举行过一场大型的千人茅古斯表演,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茅古斯舞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被喻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男人身穿稻草衣服,女人身穿树叶和树皮制成的服饰,用舞蹈来表现土家先祖生产、生活、婚姻嫁娶的情景。这是土家族的祭祀柱,也叫图腾柱,直径1.2米,高12米。石柱上有“汇集武陵精粹,传承土寨风情”十二个大字,是用鲁班文写的。大家看石柱的顶部,那是一只老虎的塑像,相传土家族先祖巴廪君死后变成了白虎,于是老虎就成了土家族的崇拜物。
这既象庙宇又象戏台一样的建筑,就是土家族的摆手堂。早在远古时期,土家族就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大型的民族舞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先祖跳的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跳摆手舞还要唱摆手歌,主要表现祖先的起源、迁徙、繁衍、战争、生产、生活等创世业绩,所以摆手舞被称为土家族古典文化中最伟大的民族史诗。这是按照土家祠堂式样修建的土王宫,后面连着的两栋封火墙是土王行宫,再后面一栋吊脚楼则是土王后花园。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始于元代,由于高度自治,被视为土司小朝廷。土司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与土民有等级之别,连居住的房屋也有等级之别。土关衙署,可以绮柱雕梁,砌砖盖瓦;土民只能叉木架屋,编竹为墙;社巴头目虽允许竖梁柱装板壁,但不能盖瓦,违者治罪。故民间有“只许买马,不许盖瓦”的俗话。这座土王宫,现在是拥有100多间豪华客房的三星级标准的宾馆,阁下如有雅兴,不妨在此下榻,感受一下多情好客的土家人的星级服务。
这蔸槐树看起来不够高大,可是纵纹密布,有一大把年纪了,有千年槐树之称,是土家风情园的镇园之宝。
“不上九重天,枉到风情园。”九重天世袭堂是土家风情园的精华和灵魂所在。该建筑由土家民间艺人李宏进设计,依80度陡坡而建,高48米,共9重12层,整个楼房全部用木栓连接,没有一颗铁钉,堪称土家族建筑史上的奇迹。2002年9月22日,九重天吊脚楼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为目前中国最大、最高、最完美的木质结构吊脚楼。2001年4月6日,朱镕基总理视察土家风情园时,对九重天赞不绝口:“一批民间匠人能造出这样辉煌的吊脚楼,而且还解决了力学的问题,真是不简单。”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学家何重义先生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完全可以和苏州的园林相媲美。特别是九重天世袭堂,犹如玉宇琼阁,令人神往!”古人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寨。古人又把九重叫做天,说天有九重,最上一重是上帝和君主居住的地方,所以我们叫它“九重天”。这里是农耕民间工艺作坊区,所展示的是土家人部分日常生活用具及装饰物品手工制作的工艺流程。土家人的挑花、打花、蜡染、木雕、石雕、竹雕、木艺、铁艺以及涉及生产、生活的种种民间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请看这些篾织小饭篓,是土家人上山劳动带午饭用的,它的特点是透风卫生、不入蚊虫,夏天盛饭或其他食品,三五天不馊臭,真正称得上是环保餐具了。
这里的土家妇女在纺纱织锦、打花带。土家锦,又称土锦,而土锦中,又以西兰卡普最
为出名,西兰卡普的俗名叫“土花铺盖”。从北宋年间起,土锦一直是土王酋长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请到这里看看土家人的草编工艺和雕刻工艺。土家族雕刻工艺美术门类众多,主要有石雕、木雕、竹雕等,尤以木雕、石雕最为出名,木雕中又以浮雕见长,产品多为窗雕、门雕、桌雕、床雕、房屋柱枋塞角雕等等,可以说是无处不雕。主要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历史传说、戏文故事等,原材料有柏杨、紫檀、香椿、樟树、香楠等。
来到土家山寨,大家会想:土家人为什么会修建这种吊脚楼建筑呢?这是由于土家人多居住在深山峡谷,田无巴掌大,地无一尺平,加上山中多毒蛇猛兽,所以,只能随地就势把房子建在悬崖陡坡上或临溪靠水。从形式上分,有双手推车、钥匙头、曲尺形、一字排、单檐吊、双檐吊,甚至重檐叠起,形成层次复杂的天宫帝阁一样。大家进园就看到的那座九重天世袭堂,就是吊脚楼的经典之作。
土家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饮食文化。比如土家人爱吃酸辣,“一日不吃酸和辣,走路脚软眼也花,心里就象猫爪抓”。土家人多食五谷杂粮,做粑粑是家庭主妇的绝活儿。如冬吃打糍粑,春吃篙子粑,夏吃麦子粑,秋吃苦荞粑。还有竹叶粑、桐叶粑、荷叶粑、发粑粑、粽子粑、葛粑、蕨粑等等,一听名字就叫人流口水,要知其中个味,不妨亲自尝一尝。
这是油榨坊,由牛碾、炒锅、蒸锅、木榨组成,是土家人专门榨菜油、茶油、桐油用的。这个牛碾又叫旱碾,大山界上缺水人家的吊脚楼下,大多是这种碾子。油榨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原料在炒锅内炒个八成熟,用牛碾碾成粉末,再用甄子蒸熟,然后用铁圈加稻草将粉末踩成枯饼,安置在油榨里,经过高强度挤压把油榨出来。
土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您想对土家族作进一步了解的话,请您晚上到土家风情园圣火堂来,届时将有大型的少数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着您,会为您难忘的张家界之旅增添一道光彩。
第三篇:湘西导游词600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湘西,隶属湖南省,因位于湖南省(简称“湘”)西部而得名。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湘西导游词600字,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湘西导游词600字1
德夯是已被开发的苗家旅游区,它位于湘西,是去湘西旅游必去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湘西的一大“特色”,不去凤凰和德夯何以能说到了湘西?
我们乘汽车从吉首大学出发了,很快就离开了喧闹的城区,驶向黄土大道,不一会儿就到了,向5米以外望去,穿着艳丽的苗家服饰,带着“哐当哐当”响且闪闪发光的头饰的苗家少女和身着具有苗家特色的的布衣,头上缠着头巾的苗家少男,站在那迎接我们呢,苗寨有个特点,为了表示他们对游客的诚意在进门之前每人必须喝三杯自制的水酒,我是小孩自然经不起谁就的考验便免了。
进了大门,我们来到中间的庭院,在一棵小树旁站着一男一女,所有前来的旅客都得到那围着小树转上几圈,这还挺有趣呢,转一圈给人带来幸运,转两圈给人带来桃花运,转三圈给人带来财运,我也禁不起诱惑,跑过去转了一圈,我希望幸运女神降临在我身上,给我带来快乐,桃花运握自然不需要,财运嘛,我还没到贪财的那种程度。
经过几个环节之后,肚子饿的咕咕只叫的我终于坐在了里院的椅子上,等待丰盛的晚餐了,可苗家人待可的热情还未完,虽说菜都端上来了可是吃饭没有筷子可不行呀。这是美丽善良的苗家少女出现了,“各位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到德夯做客,想必大家的肚子已“呱呱”叫了吧,可是想吃到想喷喷的饭没有筷子可不行,下面我们就发筷子。”我高兴极了只想赶快吃了,可是映入眼帘放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根筷子,我呆了,赶快叫住刚才给我筷子的姐姐,问他要另为一支筷子,可她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只我淡淡的一笑,我百思不得其解,终于主持人开口说话了,“可能在座的各位都有些疑问,为什么只有一支筷子?那么有谁能答出来,我们就发第二支筷子,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还要“刁难”我呀!人们便纷纷猜起来了,可是猜了N次都没猜出来,最后只好公布答案――一心一意,为什么是一心一意呢?因为苗家人待客一心一意。原来是这样,第二根筷子终于上桌了,我的胃都快从嘴里跳出来了,可饭呢,却迟迟没有来,“朋友们想吃饭吗?那么每一桌派一个代表与我们的苗家女对歌便可盛饭苗家少女不愧文貌双全,唱起歌来也是动听婉转动听,歌唱完了,饭盛好了我便大吃起来,真香!
8点快到了篝火晚会开始了,苗家人唱起了苗家个跳起了苗家舞……时间是无情的,节目结束了,我们也得说再见了,我们登上汽车,苗家女端着红色的蜡烛站在门口向我们告别!苗汉情谊地久天长!
湘西导游词600字2
湘西苗寨,神秘的民族风情,特色的饮食文化;同样的五千年风土习俗流传。您体会过湘西苗寨的迷人...标签信息: 湘菜,天河北/广州东站, 菜系: 湘菜特色菜品: 擂烧辣子、武陵石蛙腿、苗家桂花鱼火锅 人均消费: 62元 收费方式: 现金 客容量: 480 包间数量: 20 主要荣誉: 0收起就餐环境还可以...感觉有点杂乱。服务员的服务态度也一般,不冷不热.不过有美女看哦``虽然服务态度一般,但味道却不一般,8错8错.之所以有回头客相信是那个厨师把客人们的胃留住的...!!湘西苗寨,呵呵~~~刚开始的时候朋友说要请客,我说我不太喜欢吃太辣…
湘西凤凰古镇自助游攻略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湾沱水绕城过,一条红红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脚楼,一道风雨古城墙,一座沧桑老城堡,一个奇绝奇梁洞,一座雄伟古石桥,一群闻名世界的人……
凤凰,被称作中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之一。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像一幅山水画;这里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似一幅民族风情卷……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福建长汀,另一个是湖南凤凰。
凤凰县城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西邻贵州的.松桃和铜仁。从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区首府吉首市向南,沿209国道大约80公里处,是湘西一个着名的县城。这里人才辈出,着名画家黄永玉,作家沈从文的家乡均在此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凤凰县城的历史悠可一直追溯至先秦,古称五竿至清朝在此屯军后改称凤凰。
凤凰分新旧两个城区,城中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老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条石铺砌的街巷,依江而建的木制吊角楼,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清浅的沱江穿老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
湘西导游词600字3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
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斜阳西下,桥边岸畔不少妇人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顽童脱个精光,在水中嬉戏,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浅水处享受流水轻柔的抚摸。岸边更有不少写生的学生,也为小城增添了一道风景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但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
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石板小巷深处,共两进两厢,颇像北京的小四合院,整个故居都是砖木结构,青瓦白墙,木格花窗。经风雨桥,过东城门,路上是行色匆匆挑担的乡民、老屋、挑担的乡民与红伞,形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
就像沈从文早已仙去,凤凰古城并不是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画卷,但你还是能从一个个的局部来感受到她灵光一现的魅力。凤凰古城也适合一两个人在一个小雨的天气在老城中的老街、小巷、河畔慢慢地走,用心去品味那曾有的过去。
湘西导游词600字4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为大家讲解张家界旅游、凤凰古城、长沙、韶山等地的景点及民俗风情。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凤凰古称镇竿,位于我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以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凤凰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舌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凤凰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特殊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古迹,特殊历史文化塑造了一群名人。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晖、南华叠翠、龙潭渔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有誉满天下的古城风貌,有唐代留下的最完整的石头城——黄丝桥、苗汉隔绝的历史见证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有被誉为华夏洞王的奇梁洞等。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碧绿的沱江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点点,悬崖上吊脚楼,鳞次栉比,码头边手拿棒槌洗衣的姑娘笑声朗朗。沱江河畔的东门和北门古城楼雄伟壮观。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四通八达。明清时代木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这一切使得古城犹如一副浓墨淡彩的中国山水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游凤凰之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凤凰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它的风土人情,它的文物古迹和它的美丽传说,而且还在于它的光荣传统,它的`斗争精神。用沈从文先生的话说,即个人的浪漫情绪与历史的宗教情绪结合为一的游侠精神,铸成了这地方人格与道德的另一种典范。这种游侠精神一旦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只要领导得当,就能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确实如此,试看我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大事,无不有凤凰人参加,而且往往总是站在斗争最前列。第一次片战争舍身报国的定海三总兵郑国鸿,第二次片战争青岩、开州教案中正气凛然的贵州提督田兴恕,辛亥革命光复南京组织敢死对血战雨花台被孙中山先生授予陆军中将的田应昭,抗日战争中血战嘉善、会站长沙冲锋陷阵的都有凤凰竿军。这里地方虽小,却出过中华民国的第一人民选熊希龄,出了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影响遍于世界的`沈从文,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等等。
现在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正中有一小天井,天井四周是木瓦结构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两间,前庭三间。这座古院虽然没有雕龙画凤,但显得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特别是那些带有湘西特色的雕花木窗,格外引人注目。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五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里。1917年,沈先生15岁,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著部队,离开了家乡,展转于沅、酉水流域,几年的部队经历,使他目睹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沈先生的创作欲望。
1922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1928——1930年,沈先生在上海中学任教师,兼《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主编。1930——1933年,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1939年,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1949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任教授。在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里,沈先生先后创作了《边城》、《鸭子》、《神巫之爱》、《一个女演员的生活》、《湘西散记》、《湘西》、《沈从文自传》、《黑凤集》、《长河》、《八骏图》、《沈从文散文集》、《沈从文文集》等一系列文学作品,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比他年长20多岁的鲁讯先生齐名。五十年代之后,沈先生就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潜心于中国文物的研究,写出了填扑我国空白的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及《唐宋铜镜》、《明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一系列文物论著。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
湘西导游词600字5
猛洞河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与我们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和著名风景区天子山相毗邻,总面积约五百平方公里。它是一个集山势、水色、洞景和生物于一地,汇古镇风貌、民族风俗、山野情趣于一体的新辟的旅游胜地.猛洞河风景区由王村、猛洞河、不二门、老司城四部分组成,景色各异,令人神往。王村古朴美观的吊脚楼、曲曲弯弯的石板路、繁荣热闹的集市;猛洞河奇异峻美的高山峡谷、神奇莫测的飞瀑流泉、玲珑瑰丽的悬崖洞府;不二门奇特的石林碑刻、飞檐翘首的庙宇亭阁、原始古朴的民情风俗;老司城土司王故都宏伟的宫殿、纵横交错的卵石街道、难以数计的古墓牌坊。
都使来这里录幽探胜的游客留念忘返,拍手称绝。他们夸赞猛洞河:“纳三峡之雄伟‘聚张家界之神奇、融漓江之旖旎、怀西湖之温馨”,是一幅奇妙的天然山水画卷。猛洞河不仅风光秀丽迷人,而且还是一个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金丝猕猴、猴面鹰、飞鼠、金鸡等一百九十多种珍禽异兽,出没于出涧峡谷之中。植物种类繁多。树木五百多种,其中水杉、银杏、珙桐、鹅掌楸、毛红椿等国家珍贵保护树种十几种。奇花异草二百多种,厚朴花、百合花、芍药花、芙蓉花,以及各种各样叫不出名的香草野花,遍地都皆是。一年四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
猛洞河流域又是土家同胞聚居的地区,有着独特的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家人的调年节、社巴节、吃薪节、重阳节,以及提前一天过年的习俗都别有情趣。而土家的摆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歌舞乐曲,更是像陈年老酒一样醉人。猛洞河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六度左右。春季,鲜花盛开;夏季,清凉静谧;秋季,满山红遍;冬季,冰花怒放。无论什么时候来这里旅游,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猛洞河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与我们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和著名风景区天子山相毗邻,总面积约五百平方公里。它是一个集山势、水色、洞景和生物于一地,汇古镇风貌、民族风俗、山野情趣于一体的新辟的旅游胜地.猛洞河风景区由王村、猛洞河、不二门、老司城四部分组成,景色各异,令人神往。王村古朴美观的吊脚楼、曲曲弯弯的石板路、繁荣热闹的集市;猛洞河奇异峻美的高山峡谷、神奇莫测的飞瀑流泉、玲珑瑰丽的悬崖洞府;不二门奇特的石林碑刻、飞檐翘首的庙宇亭阁、原始古朴的民情风俗;老司城土司王故都宏伟的宫殿、纵横交错的卵石街道、难以数计的古墓牌坊。都使来这里录幽探胜的游客留念忘返,拍手称绝。他们夸赞猛洞河:“纳三峡之雄伟‘聚张家界之神奇、融漓江之旖旎、怀西湖之温馨”,是一幅奇妙的天然山水画卷。猛洞河不仅风光秀丽迷人,而且还是一个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金丝猕猴、猴面鹰、飞鼠、金鸡等一百九十多种珍禽异兽,出没于出涧峡谷之中。植物种类繁多。树木五百多种,其中水杉、银杏、珙桐、鹅掌楸、毛红椿等国家珍贵保护树种十几种。奇花异草二百多种,厚朴花、百合花、芍药花、芙蓉花,以及各种各样叫不出名的香草野花,遍地都皆是。一年四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
猛洞河流域又是土家同胞聚居的地区,有着独特的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家人的调年节、社巴节、吃薪节、重阳节,以及提前一天过年的习俗都别有情趣。而土家的摆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歌舞乐曲,更是像陈年老酒一样醉人。猛洞河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六度左右。春季,鲜花盛开;夏季,清凉静谧;秋季,满山红遍;冬季,冰花怒放。无论什么时候来这里旅游,均可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湘西导游词500字
第四篇:湘西导游词必备
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很荣幸能当大家的导游,希望我的导游服务能给大家“湘西之旅”留下美好的印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我省的张家界市、怀化市、贵州铜仁地区、重庆黔江开发区和湖北的鄂西州接壤。总面积1.5完多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10%。总人口260多万,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1%,其中土家族战70.1%,苗族占32.5%。湘西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我省唯一被列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历史上,这里交通闭塞,偏僻落后,与世隔绝,给世人的印象是非常神秘的。
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风纯朴,州内山峦叠嶂,林谷深幽,沟壑纵横,溪河交错,自然风光奇特,历史遗存众多,是一处集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古城风貌、历史文化、名人故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湘西州历史悠久。秦属黔中道,宋为湖南路辰、澧地,元为湖广行省辰州路、澧州路,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清置永顺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民国时,1938年前为湘西军政府,1938--1949年为第八、九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为沅陵、永顺专区。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6县,代管永顺、大庸、桑植、龙山4县。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上述10县。1988年大庸、桑植划归新成立的张家界市。现辖7县1市,从北往南,依次为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龙山县是湖南省委书记杨正武的家乡,有皮渡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太平山宗教旅游区。永顺县是我州旅游大县,山水风光奇特,名胜古迹众多,有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誉为“天下第一漂”的猛动河、千年古镇芙蓉镇、把五百年土司王朝故都老司城、国家自然保护区小溪原始次森林生态旅游区等,保靖县是奥运举重冠军杨霞的家乡,有国家重点工程碗米坡水电站、毛泽东同志国文老师袁吉六先生墓和酉溪园风景区等。古丈县为我省十大林业县直一和茶叶之乡,同时也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家乡,有栖凤湖省级风景名胜区、高望界原始次生林生态旅游区、坐龙溪“中南第一大峡谷”。花垣县是我省的猛矿、铅锌矿之乡,锰矿储藏量居全国第一、全国第二,花垣县民族中学是国务院总理朱总理少年就读的学校,有古苗河风景区和一脚踏三省,即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吉首市是州府所在地,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重镇和中西部地区接合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是湘西州旅游集散中心。凤凰县是全国百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丰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中华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熊希龄,鸦片战争中牺牲于定海保卫战的民族英雄郑国鸿,一代文豪、乡士文学巨匠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均出生在这里,中国南方长城主体部分也在凤凰。泸溪县有沅水风光带和盘瓠洞、辛女岩等。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区进步。特别是州委州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落实国务院朱总理关于“发展旅游业是湘西最大门路”的重要指示,将旅游业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六大带动战略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全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州目前拥有旅行社11家,星级宾馆13家,旅游车队4家。有枝柳铁路、209、319国道和1801、1828省道高等级公路横贯州域,南有距凤凰28公里的贵州铜仁机场,北有距猛洞河60公里的张家界荷花机场,陆空交通便捷,形成北依张家界,南连梵净山,猛洞河--吉首--凤凰“三点一线”,以名水、名情、名城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大家来湘西旅游,若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点,那都不是完整的“湘西之旅”。这三大景区特色各异,猛洞河景区以山水风光、土家族历史文化为主,它的主题是与水对话,演绎激情,释放自我。德夯景区以情见长,是一个以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原始古朴的苗族风情溶为一体的民俗旅游胜地,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省内 “唯我独有”。凤凰竟区侧以历史文化厚重,被称之为“梦里水乡,远去的家园”。三者共同组成内涵丰富的“湘西之旅”,与张家界优势互补,构成“大湘西之旅”,形成“张家界-猛洞河-吉首-凤凰-铜仁”黄金旅游线。“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次大家来到湘西,我们给大家提供的服务是完整的“湘西之旅”。今天前往凤凰游览,宿吉首市内。明天游德夯,再乘车去猛洞河,后天游猛洞河,晚餐后返程。
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年代久远的土司制度,造就演绎了土司文化,使湘西这块地方至今保持了古朴的民风和古老的习俗。清雍正七年(1729年)实行“改土归流”,结束了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特殊历史和特殊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特殊环境和特殊文化的派生与衍化。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祖崇尚的固我性和独尊自赏的排他性。所谓土司制度就是酋长制。“改土归流”就是“改土官”为“流官”,即朝庭委派官员来统治。“改土归流”对湘西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湘西的巫傩文化又是土司专制统治的强大精神支柱,他的实质就是自始至终保持着初蒙性和原生性。因上述原因,湘西的很多神秘现象,奇异习俗深深地烙上了湘西地域文化的痕迹。
说起湘西,大家的第一反映恐怕就是(湘西剿匪记)与(乌龙山剿匪记),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恐怕土匪就是湘西的“特产”。湘西历史上贫穷落后,匪患不断,这是历史事实。以致于有些人来湘西之前还打听,是否现今还有土匪?其实湘西土匪只是湘西土司文化的派出生物。《湘西剿匪记》与《乌龙山剿匪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拍摄的。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两部影视所描写的是民国年间,官、匪、霸勾结,鱼肉百姓的一个画面。土匪并非湘西“特产”历史上许多地方比比皆是,湘西这种土匪只是他们的缩影罢了。作为湘西的土匪有兼职和专职之分。专职土匪是地方恶霸豪强与旧军队散兵游勇的混合物。兼职土匪则是一些贫困农民或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当土匪的农民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上山为匪。就像自然界里一样,“土匪”。“土匪”这种行为实质上是湘西人受土司文化固我性和排他性的影响的典型代表,是土司制由族系族姓聚合的酋长制的体现。就如沈从文所说,他们只要领导很好,就能在国家或民族需要时,冲锋陷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大家可知道?在明朝的抗倭斗争中,由湘西“土匪”组建的抗倭军队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家看过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吗?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沈从文描写了很多湘西神奇的现象如:赶尸、放蛊、落花洞女等。这些现象是沈从文耳闻目睹的,并非捏造。它是巫傩文化的体现。赶尸、放蛊、落花洞女是至今未解的湘西三大之迷。赶尸即人死在外地后,请巫师念咒语,鞭赶僵尸回家的现象。说起来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人死了岂能走路?确实能走,这种现象与泰国的“降头术”差不多。据说僵尸在巫师的咒语控制下能从外地走回湘西,走十天半个月,走断几个脚趾头呢。赶尸一般在夜间进行,若途中见人,巫师则念“大家让路、牲口来了”。这究竟是何秘诀?至今无从考证。据说这是将僵尸原生化,将其化成牲口行走。放蛊是怎么回事呢?当地人称放蛊人为蛊婆或草鬼婆。飞禽走兽,植物人类,一旦被放蛊,就会生病,若不请放蛊人取蛊就会死去。蛊婆放蛊并非所愿,是她自己身上有蛊,必须放掉,才能免其痛苦。人被放蛊之后,数日内,受害人会找蛊婆取蛊,蛊婆取蛊后,病人痊愈。
落花洞女则是大龄未婚女青年一种变态现象。由于愚昧落后,人们认为万物间一草一木、一山一洞都有神附身,并且大龄未婚女有可能被某种神物看中,娶去为妻。如某一天,一大龄未婚女,路过一棵大树或一个山洞或一块不寻常的石头等,回家后就生病发癫,家人就以为她是被树神或洞神或石头神看中了,所以也不给她找医生治病,更不会把她嫁人。病久之后,大龄未婚女就会含笑死去,家人不哭,认为她是欢欢喜喜地嫁给了树神等。实际上此女(有人称这种病态叫 “花癫”),只要嫁人,就会痊愈,更不会致死。
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离不开他初蒙人世生存的载体,作家品性的形成和作品的风格又与这个生存载体的特异环境和地域俗趣有着极重要的联系。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是专门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大师,他的大量作品凝结着浓郁纯朴的民风和散着乡土气息,无不取材于他出生的土地和生长的故乡。沈从文及其作品享誉全球,特别是在国外,美、日、法、英、德等国还成立了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的专门研究机构。之所以给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大师的称号,是因为他的作品风格有别于其他作品,打破了当时文学作品专写城市绅士阶层的创作格局,为文学作品多渠道、多品位、多形式的创作风格开创了一代新风。他笔下所表现的都是原始的美、朴实的美,他所写的现象未掺有任何政治色彩。当然他之所以的影响所致。所以很多人说要了解湘西,先得读沈从文的作品,先得了解沈从文,这样你所了解的湘西将是客观的不带任何偏见的原本就很美丽的湘西。为了更好的了解沈从文,现我们前往住他的家乡--凤凰。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凤凰古称镇竿,位于我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以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凤凰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舌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凤凰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特殊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古迹,特殊历史文化塑造了一群名人。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晖、南华叠翠、龙潭渔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有誉满天下的古城风貌,有唐代留下的最完整的石头城--黄丝桥、苗汉隔绝的历史见证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有被誉为华夏洞王的奇梁洞等。
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熊奇。碧绿的沱江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点点,悬崖上吊脚楼,鳞次栉比,码头边手拿棒槌洗衣的姑娘笑声朗朗。沱江河畔的东门和北门古城楼雄伟壮观。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四通八达。明清时代木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这一切使得古城犹如一副浓墨淡彩的中国山水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游凤凰之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凤凰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它的风土人情,它的文物古迹和它的美丽传说,而且还在于它的光荣传统,它的斗争精神。用沈从文先生的话说,即个人的浪漫情绪与历史的宗教情绪结合为一的游侠精神,铸成了这地方人格与道德的另一种典范。这种游侠精神一旦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只要领导得当,就能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确实如此,试看我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大事,无不有凤凰人参加,而且往往总是站在斗争最前列。第一次鸦片战争舍身报国的定海三总兵郑国鸿,第二次鸦片战争青岩、开州教案中正气凛然的贵州提督田兴恕,辛亥革命光复南京组织敢死对血战雨花台被孙中山先生授予陆军中将的田应昭,抗日战争中血战嘉善、会站长沙冲锋陷阵的都有凤凰“竿军”。这里地方虽小,却出过中华民国的第一人民选总理熊希龄,出了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影响遍于世界的沈从文,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等等。
现在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问2先生的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正中有一小天井,天井四周是木瓦结构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两间,前庭三间。这座古员虽然没有雕龙画凤,但显得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特别是那些带有湘西特色的雕花木窗,格外引人注目。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17年,沈先生15岁,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著部队,离开了家乡,展转于沅、酉水流域,几年的部队经历,使他目睹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沈先生的创作欲望。1922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1928--1930年,沈先生在伤害中学任教师,兼《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主编。1930--1933年,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1939年,在被奖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1949年,在被奖大学任教授。在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里,沈先生先后用岳焕、上官碧、甲辰、小兵、窄而霉斋主任等笔名,创作了《边城》、《鸭子》、《神巫之爱》、《一个女演员的生活》、《湘西散记》、《湘西》、《沈从文自传》、《黑凤集》、《长河》、《八骏图》、《沈从文散文集》、《沈从文文集》等一系列文学作品,銮声中国文坛,几乎与比他年长20多岁的鲁讯先生齐名。五十年代之后,沈先生就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潜心于中国文物的研究,写出了填扑我国空白的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及《唐宋铜镜》、《明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一系列文物论著。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
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1982年,沈先生和夫人张兆和重返故乡,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随知竟是与故乡永远的告别。1988年5月10日晚8时35分,这位世界文学巨匠在京逝世,享年86岁。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在古城区的西门坡,民国4年(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12年(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那时,每年的祭祖族仪均在此举行,当然也议过集资修路架桥以及处理家族中违规之事。
陈家祠堂分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烈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幅“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的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半怀古之情呢?凤凰有名的地方戏叫傩堂戏,古老而浓郁,具有神秘色彩,表演细腻,纯朴逼真,人们称赞有“土、俗、纯、细”四大特色。代表剧种主要是“三女”,即《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演出时以锣鼓伴奏,节奏明快,曲调优美流畅,内容原始古朴,情节简洁有趣。
顺着小巷紫纱石板小道,我们从大成殿--孔庙的桃檐下经过,有到了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里,熊希龄少年时代就有湖南神童之名,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蔗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老师出了一幅上联:“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之后,新科举人作画以言志,一时间,牡丹、芙蓉、金菊等纷争斗艳,而熊先生只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但熊先生“此君一出天下暖”的题词,却使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之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开办《湘报》,时务学堂,常德西路师范学堂,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唯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滕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汉起义总指挥将翌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熊先生后出任过东三省理财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1913年)就任民国内阁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的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现任我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雷洁琼就是慈幼院收养长大的。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义后,其妻儿也被隐藏在该院。民国 14年(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款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
我们沿着当年的官道,即将到达沈从文墓地。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通向外界的大道,当时还有接官亭。清道光十七年(1873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从这条官道来凤凰视察。到了沈从文墓地,上几步石级,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斗放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受辛亥革命的影响,集结了凤凰、乾州、花垣、松桃四厅苗、汉、土家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迫使驻凤凰、的清朝命官辰沅永靖兵备道朱益浚引退,并在凤凰成立了新政权--湘西军政府。黎元烘知道后,欣然命笔,为凤凰提写了这幅大字。我们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是的,沈先生17岁时从湘西的莽莽大山中走出,1982年,清明节,沈先生又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故乡。沈先生的目的没有隆起的坟包,只有一块五彩石耸立青山绿水之间,成为与众不同的墓被,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径,使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沈先生的骨灰一部分撒在沱江里,一部分撒在这快五彩石下,他就象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回归大地,他就像陪伴他的这块五彩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彩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的一种信念,使伸先生挥动他那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充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沈先生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在逆境里不屈服,不盲从;沈先生的一生是清苦的,但他在世界文坛的名望犹如灿烂的星斗。
这四句话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联起来是沈先生一生的写照:
从文让人!
是的,沈先生是十分谦让的,他不争利,在文坛上默默耕耘着。但是,沈先生在做文学时又是从来不肯让人的,他用“一切只是一个起始”鼓励自己,上下求索,永不满足,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乡土文学大师。
沈先生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但首先属于莽莽大湘西。
现在我们去吃饭,午饭后前往城外的两个点;中国南方长城和黄丝桥古城。提到吃饭,先给大家介绍凤凰特殊的“社饭”,吃“社饭”是凤凰一种流传很久的民间习俗。按凤凰的土语来说叫“傻饭”。吃社饭与平常吃的家常饭不同,它含有一种新意,而且十分讲究。“社饭”采用的米是农家自产的香糯,一般用四斤八两,取四季发财之意。“社饭”开煮时必须配备腊肉、社菜。担任煮“社饭”的重任必须由家庭主妇承担,用腊肉、社菜、香糯拌合,一起煮熟的饭便成了社饭,香味扑鼻、味道可口。吃社饭一般在春季,社饭煮好后,先在堂前敬祖,祭奠五谷神,祭奠完毕后,一家人就团集在一起吃“社饭”。吃过“社饭”,一家人就分工,开始新一年的春耕生产。今天中午大家可以当一次凤凰人了,大家吃完社饭,我们开始新的旅程。
现在到达的地方叫黄丝桥古城,这座古城建于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当时这里不叫凤凰县,叫渭阳县,这里就是渭阳县的县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朝廷为了安抚和镇压少数民族,在这里设立了凤凰直隶厅和辰沅永靖兵备道。因这里没有大河,厅城和道台衙门后来搬到现在的县城所在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这里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苗民起义,也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乾嘉苗民起义,沉重地打击里满清王朝,历史学家称这次起义是清朝中衰之战,从此清朝走向衰落。在凤凰、永绥、乾州三厅,死于这次苗民起义的清朝总督、提督、总兵、副将、参将等高官达200余人。大家可能看过香港小说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书中说乾隆皇帝有个弟弟叫福康安,传说是康熙皇帝的私生子,就是这个云贵总督福康安,他奉命率领十八万人马来凤凰征剿苗族起义军,结果被起义军射伤,病死军中。清朝本来是不修长城的,为,了防止苗族人民起义造反,效仿明朝,从这里到花垣吉卫、吉首喜雀营,修了一条长380余里的“苗疆边墙”,并驻扎大批营兵。黄丝桥古城因此改为驻兵的凤凰营,成了湘黔边境千里“边墙”线上最大的屯兵城堡、战略要地。
我们现在从东门往前走,走到拐弯出有一个突出部位,大家知道这是干什么吗?这是为了防止敌人偷袭爬墙而设立的撩望台。黄丝桥古城是一座青石结构的石城,建于公元686年,城墙周长686米(请注意:古城建于贡院86年,古城墙的周长为686米,一种惊人的巧合),东西宽153米,南北长190米,总面积为2.9万平方米,城墙高 5.6米,墙上走道宽2.4米,可以走马;城墙上有大小箭垛300个,开有东、西、北三座城门并建有城楼,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的唐代石头城之一。可能有的人要问:为十么没有南门?根据四像八卦学说:南方丙丁火,这里没有大河,为了不将南方的火引进城,所以没有南门。没有南门,是不是就不会失火了呢?没有天火,人为的战火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千年古城,每经历一次大的战乱,这三座城楼都要毁于战火。请看,我们的北门城楼里,就保留了一块石碑,记载了清朝咸丰九年(1849年)维修城楼的史实。现在我们看到的城楼,是1986年由凤凰县人民政府重新维修的。
我们现在通过北门,看到很多牛头,是这里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各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带一个回去作纪念。
黄丝桥古城1983年10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中外游客不断,同时也引来了大批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每年,都有不少画家和美术院校的学生前来写生作画,《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风满萧湘》、《乌龙山剿匪记》、《血鼓》、《栗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
我们现在到达西门,这是黄丝桥古城楼中最高的一座,有两层,我们可以登上最高一层,从箭孔中朝西望去,城外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凤凰有两座古城,如果说凤凰古城美在山清水秀,那么黄丝桥古城美在古朴壮观;如果说凤凰古城象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黄丝桥古城就是一个胡子里装满故事的老人。
斑斑剥剥的石头城墙,是凤凰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记录了凤凰前年历史,也记载了苗族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历程。我们现前往苗疆边墙即中国南方长城。
苗疆边墙,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竣工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前后花了八年时间。苗疆边墙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于万历四十三年动工,至万历四十四年完工,全长320华里,历时一年。第二期工程于明天启二年动工,是在万历四十三年修建的长城基础上继续兴工修建。长60华里,两期工程耗银4.2完两,历时八年。苗疆边墙西起与铜仁接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雀营,全长382华里。苗疆边墙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它穿山越岭,盘绕在湘黔边境的丛山竣岭之中,象一条昂首腾飞的巨龙。2000年4月22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在考察凤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发现此边墙。参加考察的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认定,这就是中国南方长城!他曾经给长城下过定义,就是长城与一般城墙有三个明显区别:第一,长度在数百里以上;第二,不封闭;第三,是由许多城堡、关门、敌台、敌楼等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从这三点来看,苗疆边墙实属长城。北方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明长城最重要的一镇“昌镇”,是保卫十三陵的,也才200余里,与这里的边墙差不多。所以说苗疆边墙不仅防御工程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军事机构设置也都相同,当为明长城增添一“镇,”增加长度380多里。一条南方长城是一部湘西沉重的历史。有了南方长城,湘西的苗族有了生苗和熟苗之分。明、清王朝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对苗民不是实施亲缘政策减少苛捐杂税,而是采取高压政策镇压凌辱敲诈,这就激化了统治者与苗民之间的矛盾,苗民反抗起义年年不断,于是统治者效仿修长城抵御北疆少数民族侵入的做法,也筑长城以御苗叛。长城以内的少数苗民被同化,称为熟苗区。而长城以外却为统治者的眼中盯,称为生苗区。苗疆边墙成了一道严密的军事封锁线,也成了生苗区与熟苗区的一道黑色屏障,它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苗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苗疆边墙今犹在,当年的刀光剑影、醒风血雨已成历史。如今苗疆边墙已成为一处旅游胜景,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贵资源。苗疆边墙,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实体遗存,它代表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略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请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今天我们所见的南方长城是凤凰县在“旅游带动战略”指导下于2000年12月28日复修的,耗资800万元。复修部分长1.78公里,于2001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的苗疆边墙用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久远凝重的历史绘制了凤凰光辉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们前往吉首德夯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吉首市。吉首市是我国西南门户重镇,州府所在地,是湘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鄂、黔、渝四省边去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是我州旅游集散中心。这里有我省最大的农贸市场--乾州农贸市场,有著名的湘泉酒、酒鬼酒、老爹酒等,有湘、鄂、黔、渝四省边区唯一的一所实力雄厚的全国百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吉首大学,有全省闻名的民族风情旅游区德夯。
吉首市总面积1054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多,其中苗族占 40%,土家族占32%。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成为吉首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德夯民族风情旅游景区位于吉首市西郊 24公里处,是一个以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为陪衬,古老纯朴的苗族风情为重点的民俗旅游胜地。今天我们将去欣赏由筒车、水碾、苗寨组成的田园风光,目睹全国公里奇观,体验湘西交通天险,去苗家做客,体验正宗的苗胞生活,领略苗族古老的文明。
我们路边的这条河叫洞河,全长120公里,汇人沅江注人洞庭。现我们正在湘川公里上沿着洞河行车,大家看着这条河,不知能否领略到“青山簇簇水中生”,“车在清江里穿行”的景象呢?
前面的小镇叫矮寨,是一个苗族集镇,一年一度富有民族特色的“百狮会”、“四月八”、“赶秋”等传统节日在此举行。每逢场日,边区山寨苗胞在此汇聚,相互交流花带、蜡染、花边、剪纸、丝线、竹器、药材和各种农副产品。青年男女常在这里,留步路旁,约会场边,寻侣结伴,浓情密语,可谓是“山青水秀人欢笑,轻歌细语甜似蜜”,这就是常讲的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实际上也就是苗家青年男女一种独特的谈恋爱的方式。
现在车正在爬坡,这里就是湘川公里的咽喉--矮寨公里,又称矮寨天险,为湘川公里最险处,是209国道与319国道的重合段。坡的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80读,被誉为全国公里奇观,此路与1935年动工,1937年通车,蒋介石在抗战时期为了退守重庆,运输物资,亲自担任总指挥修筑这条路。此路以其地势奇险,设计独特而驰名中外。从坡顶到坡底转13道湾,全长6公里,路中巧修“8”字形路面,将急弯险道化为坦途。两山石壁陡峭,天桥如彩虹横空飞架其间。桥下有路,路上有桥,可谓我国最早的公路立交桥。大家乘车一路上来是否都捏了一把汗?现在我们坐在车上就如行在云中,看山下死寨镇,现真正成了矮寨了。大家可知,当年修这段路时死了200多人,为了纪念这些“开路先锋”,在山顶上立了“开路先锋”巨型铜像,此铜像高5.7米,重0.9吨,属我国首座开路先锋铜像,再现了当年筑路工人的不屈精神和风貌,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我们的右下方有一条瀑布,飘若天仙的玉带,故名玉带瀑布。在我们前方的峡谷中有一个石门高350多米,那就是玉泉门。我们下面的这个平台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呀?电视剧《六个梦》里的婉君有一出吹木叶的戏就是在这里拍的,所以此平台又叫婉君台,这里也是苗家男女青年经常对歌的地方。
大家看那个山寨,那便是吉斗寨。吉斗是苗语,意为骑在雄鹰背上的寨子。它是一个古老的苗家村寨,座落在悬崖绝壁顶上白云深处,屋前梯田层层,视野开阔,屋后古木参天,寨墙屹立。是一个独特的地方。
现在我们前往德夯苗寨。德夯是苗语,即美丽的峡谷。那里周围山势奇伟,绝壁夹天,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峡谷风光,沿途还能看见石碾、筒车、渡槽。德夯是纯苗区,苗家习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进入德夯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了解苗族的概况及习俗,特别是一些禁忌,大家可一定得记住哟!我们进入苗寨后可一定得入乡随俗。
苗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始祖蚩尤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起三苗国。商周时三苗国被破,苗族向西迁徙,即现在的湘西、黔东等地。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所以苗族人都爱唱歌,歌词内容广泛。苗族是一个喜欢以银器装饰自己的民族。因为银子在他们眼里是很纯洁的东西,是圣洁的象征,银饰是苗家人爱美的象征。特别是苗家姑娘身上佩带的银饰,玲珑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清脆的叮当声。他们主要的银饰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胸练、针筒、手圈、耳环、牙签、髻簪等。按服饰色彩苗族可分为五大类:红苗、白苗、青苗、花苗、黑苗。红苗服饰图案以龙凤纹样为主,色彩偏红。花苗服饰则以花蝶为主,色彩五彩缤纷。白苗以蝶科类、白色为主。青苗的图案是麒麟,色彩以青色为主。黑苗的图案以狗为主,色彩以黑色为主。湘西主要是红苗和花苗,服饰上一般都有龙凤花鸟的刺绣。
苗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青年男女通过“赶边边场”或在隆重节日里对歌谈恋爱,自主定姻缘。他们传统的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在这些日子里,苗家山寨,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他们举行隆重的白狮会、打苗鼓、上刀梯、八人秋和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举行各种竞技比赛。苗家人热情好客,一旦有客人进寨做客,将举行拦门礼,给客人喝阴米茶、放三眼炮,拿出他们自做的酸鱼、酸肉、桃花虾、酸汤豆腐和包谷烧酒热情款待。晚上还举行隆重的跳歌晚会。客人离走时还用火把送客。今天我们去德夯苗寨就要去体验这些礼仪,大家可得做好准备。首先一定得准备唱歌,推荐几位歌手。苗家人喜爱唱歌对歌,他们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歌喉。而且他们的婚嫁都是以歌为媒。女的若不会唱歌将嫁不出去,男的不会唱歌,将打一辈子光棍。客人在与他们对歌时可不能认输,否则脸上是要被摸黑锅灰的哟,或者就要被榨油。当然表现好的,苗家姑娘小伙子将拿出他们表达友情的信物--苗家花带送给您。苗家花带是彩色丝线织成的,色彩鲜艳,五彩斑斓,可用作巴裙背带、围裙带、扎要带、手机带、照相机带等,第二,大家要习惯吃酸,苗族最大的饮食特点就是吃酸,当地有一句话说:“三天不酸,走路打踉跄”。他们最热情的待客菜就是酸鱼、酸肉、酸汤豆腐,且这些菜也是大家在其它地方吃不着的。第三,大家要注意入座时忌坐“杭果”,即堂屋神堂下那个正位。这个位子是主人的位置,若入坐此位或踩火坑内的三脚架,都意味着对苗家不敬。第四,主人敬给您的酒必须喝完,不能倒掉,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第五,忌在村寨中,尤其是在房子里打口哨,苗家人认为万物有灵,信奉多神崇拜。而吹口哨,被认为容易招来害人的鬼神。第六,我们的男嘉宾一定得记住遇见漂亮的苗家姑娘,可以用唱歌或扯对方衣角的形式表达您的意思,但不要招惹别人家的媳妇,否则,有人会和你拼命的。姑娘和媳妇的区别:已婚妇女眉毛修得细细的,弯弯的。第七,各位称苗家人千万不能说“苗子”,这是对他们的不敬。现在到达的是位于峡谷深处的德夯村,是风景区的中心。大家看“姊妹峰”含情脉脉,那边的“驷马峰”昂首奋蹄、孔雀开屏更是惟秒惟俏,再看溪边的碾坊石盘飞转。我们对面的山峰为古峰。盘古峰海拔700余,四周绝壁,是一座人迹罕至的独秀峰。相传峰顶有沉香木,洞庭君山寺方丈闻讯后,千里迢迢专程寻找,来到峰下,无法攀越,拱手谒拜:“此乃盘古峰也”。远看,翠峰浮于雾海之中,犹如逢莱仙岛,人们赞其为:“大山之骄子”。峰顶地形成葫芦状,分大小两峰,主峰地表由五层台形地迭起,覆盖着葱茏的原始次生林,落叶积成海绵状,树木多同蔸蔟生、高而且直,密如竹林,枝干连理,遮天蔽日。沿着登峰“之”字形石级,穿密林,上阶梯,进水隧洞,转石湾,出斜径,过仙桥,达峰顶,妙趣横生。立于峰顶,纵览周围百余里锦绣河山,心旷神怡。清晨,旭日从雾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傍晚,夕阳西沉,红似火轮,霞光万道,给人一种若梦若仙的感受。
现在我们先去流纱瀑布,再到苗家做客。在路上大家可要注意途中的“草标”哟。“草标”是苗家青年人传送友情最奇特的无言情书。相传远古时候,有个苗家小伙阿来同聪明伶俐的姑娘阿贝相爱。不久阿贝被寨主抢去,她便在他们原来经常幽会的地方用茅草结了一个草标。阿来看见草标便明白了一切,他设法杀死寨主,救出了阿贝。此后,“草标”就成了苗乡情男恋女“幽会”的“密码”。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各亸就明白了情人行踪。女的如果先到约会地点,必在约会地点的路上瑙下一个草标。草标朝吁幽?的唐悹,撗栚?料?删,示意叹方忋来。后来者朊到草标,也留下一个草标,疙琩结在茅草中部,横放在第一个茉标上。这后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菷勻打扰,行人见了?标,報会自觉回
第五篇:湘西凤凰导游词
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很荣幸能当大家的导游,希望我的导游服务能给大家“湘西之旅”留下美好的印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我省的张家界市、怀化市、贵州铜仁地区、重庆黔江开发区和湖北的鄂西州接壤。总面积1.5完多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10%。总人口260多万,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1%,其中土家族战70.1%,苗族占32.5%。湘西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我省唯一被列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历史上,这里交通闭塞,偏僻落后,与世隔绝,给世人的印象是非常神秘的。
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风纯朴,州内山峦叠嶂,林谷深幽,沟壑纵横,溪河交错,自然风光奇特,历史遗存众多,是一处集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古城风貌、历史文化、名人故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湘西州历史悠久。秦属黔中道,宋为湖南路辰、澧地,元为湖广行省辰州路、澧州路,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清置永顺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民国时,1938年前为湘西军政府,1938--1949年为第八、九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为沅陵、永顺专区。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6县,代管永顺、大庸、桑植、龙山4县。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上述10县。1988年大庸、桑植划归新成立的张家界市。现辖7县1市,从北往南,依次为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龙山县是湖南省委书记杨正武的家乡,有皮渡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太平山宗教旅游区。永顺县是我州旅游大县,山水风光奇特,名胜古迹众多,有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誉为“天下第一漂”的猛动河、千年古镇芙蓉镇、把五百年土司王朝故都老司城、国家自然保护区小溪原始次森林生态旅游区等,保靖县是奥运举重冠军杨霞的家乡,有国家重点工程碗米坡水电站、毛泽东同志国文老师袁吉六先生墓和酉溪园风景区等。古丈县为我省十大林业县直一和茶叶之乡,同时也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家乡,有栖凤湖省级风景名胜区、高望界原始次生林生态旅游区、坐龙溪“中南第一大峡谷”。花垣县是我省的猛矿、铅锌矿之乡,锰矿储藏量居全国第一、全国第二,花垣县民族中学是国务院总理朱总理少年就读的学校,有古苗河风景区和一脚踏三省,即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吉首市是州府所在地,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重镇和中西部地区接合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是湘西州旅游集散中心。凤凰县是全国百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丰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中华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熊希龄,鸦片战争中牺牲于定海保卫战的民族英雄郑国鸿,一代文豪、乡士文学巨匠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均出生在这里,中国南方长城主体部分也在凤凰。泸溪县有沅水风光带和盘瓠洞、辛女岩等。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区进步。特别是州委州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落实国务院朱总理关于“发展旅游业是湘西最大门路”的重要指示,将旅游业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六大带动战略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全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州目前拥有旅行社11家,星级宾馆13家,旅游车队4家。有枝柳铁路、209、319国道和1801、1828省道高等级公路横贯州域,南有距凤凰28公里的贵州铜仁机场,北有距猛洞河60公里的张家界荷花机场,陆空交通便捷,形成北依张家界,南连梵净山,猛洞河--吉首--凤凰“三点一线”,以名水、名情、名城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大家来湘西旅游,若 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点,那都不是完整的“湘西之旅”。这三大景区特色各异,猛洞河景区以山水风光、土家族历史文化为主,它的主题是与水对话,演绎激情,释放自我。德夯景区以情见长,是一个以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原始古朴的苗族风情溶为一体的民俗旅游胜地,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省内“唯我独有”。凤凰竟区侧以历史文化厚重,被称之为“梦里水乡,远去的家园”。三者共同组成内涵丰富的“湘西之旅”,与张家界优势互补,构成“大湘西之旅”,形成“张家界-猛洞河-吉首-凤凰-铜仁”黄金旅游线。“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次大家来到湘西,我们给大家提供的服务是完整的“湘西之旅”。今天前往凤凰游览,宿吉首市内。明天游德夯,再乘车去猛洞河,后天游猛洞河,晚餐后返程。衡山导游词 ·张家界导游词 ·南岳大庙导游词 ·天心阁导游词
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年代久远的土司制度,造就演绎了土司文化,使湘西这块地方至今保持了古朴的民风和古老的习俗。清雍正七年(1729年)实行“改土归流”,结束了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特殊历史和特殊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特殊环境和特殊文化的派生与衍化。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祖崇尚的固我性和独尊自赏的排他性。所谓土司制度就是酋长制。“改土归流”就是“改土官”为“流官”,即朝庭委派官员来统治。“改土归流”对湘西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湘西的巫傩文化又是土司专制统治的强大精神支柱,他的实质就是自始至终保持着初蒙性和原生性。因上述原因,湘西的很多神秘现象,奇异习俗深深地烙上了湘西地域文化的痕迹。
说起湘西,大家的第一反映恐怕就是(湘西剿匪记)与(乌龙山剿匪记),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恐怕土匪就是湘西的“特产”。湘西历史上贫穷落后,匪患不断,这是历史事实。以致于有些人来湘西之前还打听,是否现今还有土匪?其实湘西土匪只是湘西土司文化的派出生物。《湘西剿匪记》与《乌龙山剿匪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拍摄的。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两部影视所描写的是民国年间,官、匪、霸勾结,鱼肉百姓的一个画面。土匪并非湘西“特产”历史上许多地方比比皆是,湘西这种土匪只是他们的缩影罢了。作为湘西的土匪有兼职和专职之分。专职土匪是地方恶霸豪强与旧军队散兵游勇的混合物。兼职土匪则是一些贫困农民或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当土匪的农民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上山为匪。就像自然界里一样,“土匪”。“土匪”这种行为实质上是湘西人受土司文化固我性和排他性的影响的典型代表,是土司制由族系族姓聚合的酋长制的体现。就如沈从文所说,他们只要领导很好,就能在国家或民族需要时,冲锋陷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大家可知道?在明朝的抗倭斗争中,由湘西“土匪”组建的抗倭军队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家看过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吗?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沈从文描写了很多湘西神奇的现象如:赶尸、放蛊、落花洞女等。这些现象是沈从文耳闻目睹的,并非捏造。它是巫傩文化的体现。赶尸、放蛊、落花洞女是至今未解的湘西三大之迷。赶尸即人死在外地后,请巫师念咒语,鞭赶僵尸回家的现象。说起来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人死了岂能走路?确实能走,这种现象与泰国的“降头术”差不多。据说僵尸在巫师的咒语控制下能从外地走回湘西,走十天半个月,走断几个脚趾头呢。赶尸一般在夜间进行,若途中见人,巫师则念“大家让路、牲口来了”。这究竟是何秘诀?至今无从考证。据说这是将僵尸原生化,将其化成牲口行走。放蛊是怎么回事呢?当地人称放蛊人为蛊婆或草鬼婆。飞禽走兽,植物人类,一旦被放蛊,就会生病,若不请放蛊人取蛊就会死去。蛊婆放蛊并非所愿,是她自己身上有蛊,必须放掉,才能免其痛苦。人被放蛊之后,数日内,受害人会找蛊婆取蛊,蛊婆取蛊后,病人痊愈。
落花洞女则是大龄未婚女青年一种变态现象。由于愚昧落后,人们认为万物间一草一木、一山一洞都有神附身,并且大龄未婚女有可能被某种神物看中,娶去为妻。如某一天,一大龄未婚女,路过一棵大树或一个山洞或一块不寻常的石头等,回家后就生病发癫,家人就以为她是被树神或洞神或石头神看中了,所以也不给她找医生治病,更不会把她嫁人。病久之后,大龄未婚女就会含笑死去,家人不哭,认为她是欢欢喜喜地嫁给了树神等。实际上此女(有人称这种病态叫“花癫”),只要嫁人,就会痊愈,更不会致死。
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离不开他初蒙人世生存的载体,作家品性的形成和作品的风格又与这个生存载体的特异环境和地域俗趣有着极重要的联系。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是专门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大师,他的大量作品凝结着浓郁纯朴的民风和散着乡土气息,无不取材于他出生的土地和生长的故乡。沈从文及其作品享誉全球,特别是在国外,美、日、法、英、德等国还成立了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的专门研究机构。之所以给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大师的称号,是因为他的作品风格有别于其他作品,打破了当时文学作品专写城市绅士阶层的创作格局,为文学作品多渠道、多品位、多形式的创作风格开创了一代新风。他笔下所表现的都是原始的美、朴实的美,他所写的现象未掺有任何政治色彩。当然他之所以的影响所致。所以很多人说要了解湘西,先得读沈从文的作品,先得了解沈从文,这样你所了解的湘西将是客观的不带任何偏见的原本就很美丽的湘西。为了更好的了解沈从文,现我们前往住他的家乡--凤凰。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凤凰古称镇竿,位于我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以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凤凰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舌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凤凰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特殊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古迹,特殊历史文化塑造了一群名人。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晖、南华叠翠、龙潭渔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有誉满天下的古城风貌,有唐代留下的最完整的石头城--黄丝桥、苗汉隔绝的历史见证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有被誉为华夏洞王的奇梁洞等。
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熊奇。碧绿的沱江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点点,悬崖上吊脚楼,鳞次栉比,码头边手拿棒槌洗衣的姑娘笑声朗朗。沱江河畔的东门和北门古城楼雄伟壮观。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四通八达。明清时代木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这一切使得古城犹如一副浓墨淡彩的中国山水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游凤凰之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凤凰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它的风土人情,它的文物古迹和它的美丽传说,而且还在于它的光荣传统,它的斗争精神。用沈从文先生的话说,即个人的浪漫情绪与历史的宗教情绪结合为一的游侠精神,铸成了这地方人格与道德的另一种典范。这种游侠精神一旦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只要领导得当,就能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确实如此,试看我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大事,无不有凤凰人参加,而且往往总是站在斗争最前列。第一次鸦片战争舍身报国的定海三总兵郑国鸿,第二次鸦片战争青岩、开州教案中正气凛然的贵州提督田兴恕,辛亥革命光复南京组织敢死对血战雨花台被孙中山先生授予陆军中将的田应昭,抗日战争中血战嘉善、会站长沙冲锋陷阵的都有凤凰“竿军”。这里地方虽小,却出过中华民国的第一人民选总理熊希龄,出了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影响遍于世界的沈从文,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等等。
现在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问2先生的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正中有一小天井,天井四周是木瓦结构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两间,前庭三间。这座古员虽然没有雕龙画凤,但显得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特别是那些带有湘西特色的雕花木窗,格外引人注目。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17年,沈先生15岁,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著部队,离开了家乡,展转于沅、酉水流域,几年的部队经历,使他目睹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沈先生的创作欲望。1922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1928--1930年,沈先生在伤害中学任教师,兼《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主编。1930--1933年,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1939年,在被奖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1949年,在被奖大学任教授。在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里,沈先生先后用岳焕、上官碧、甲辰、小兵、窄而霉斋主任等笔名,创作了《边城》、《鸭子》、《神巫之爱》、《一个女演员的生活》、《湘西散记》、《湘西》、《沈从文自传》、《黑凤集》、《长河》、《八骏图》、《沈从文散文集》、《沈从文文集》等一系列文学作品,銮声中国文坛,几乎与比他年长20多岁的鲁讯先生齐名。五十年代之后,沈先生就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潜心于中国文物的研究,写出了填扑我国空白的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及《唐宋铜镜》、《明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一系列文物论著。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
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1982年,沈先生和夫人张兆和重返故乡,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随知竟是与故乡永远的告别。1988年5月10日晚8时35分,这位世界文学巨匠在京逝世,享年86岁。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在古城区的西门坡,民国4年(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12年(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那时,每年的祭祖族仪均在此举行,当然也议过集资修路架桥以及处理家族中违规之事。
陈家祠堂分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烈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幅“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的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半怀古之情呢?凤凰有名的地方戏叫傩堂戏,古老而浓郁,具有神秘色彩,表演细腻,纯朴逼真,人们称赞有“土、俗、纯、细”四大特色。代表剧种主要是“三女”,即《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演出时以锣鼓伴奏,节奏明快,曲调优美流畅,内容原始古朴,情节简洁有趣。
顺着小巷紫纱石板小道,我们从大成殿--孔庙的桃檐下经过,有到了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里,熊希龄少年时代就有湖南神童之名,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蔗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老师出了一幅上联:“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之后,新科举人作画以言志,一时间,牡丹、芙蓉、金菊等纷争斗艳,而熊先生只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但熊先生“此君一出天下暖”的题词,却使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之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开办《湘报》,时务学堂,常德西路师范学堂,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唯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滕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汉起义总指挥将翌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熊先生后出任过东三省理财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1913年)就任民国内阁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的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现任我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雷洁琼就是慈幼院收养长大的。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义后,其妻儿也被隐藏在该院。民国14年(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款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
晚年,熊先生就任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
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凤凰县城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设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永靖兵备道衙门都设在这里。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公里有余,开设四个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卓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入敌手,反攻不易,且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县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它城门全部拆除。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东、北二门和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北门也叫壁辉门。城门楼上有一幅石雕画,画上有三位人物,这画取自“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上面擂鼓的是张飞,下面是关羽挥刀斩蔡阳,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和张飞、刘备古城相会。这幅雕画?取的是百战百胜、凯旋而归的意思。出了北门,便是北门码头,这是凤凰以前出城的主要通道。
电影《湘西剿匪记》中土匪进攻凤凰县城的镜头,土匪就是从河对面冲过来,解放军在这里阻击土匪的。这条河叫沱江,一路奔来弯弯曲曲,像蛇一样,古人称蛇为“沱”,故称其为沱江。跳岩为元朝以前当地人过河之用,木板桥是明朝以后当地人过河之唨。
我们现在到达东门。东门街,是旅游商品一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艺术品和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联合国颁证的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汀先生的好评。扎染、蜡染堪称凤凰民间工艺的一枝奇葩。蜡染又分土家族蜡染印花布,苗族蜡染土布,前者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艺样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是为热色:后者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是为冷色。两者共同特点是纯朴、典雅,而且原始 古朴,制伜讲究。扎染与蜡染相比,又是另一种特殊的工艺,也称为蜡染的姊妹艺术。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由于扎染的工艺精细,制作特殊,在民间流传极为稀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扎染在制扎构图,利益造型方面进行了大胆变革和创新,使之更具实用性和时代感。近年来,凤凰的扎染艺术异军突起,在首都市场展出时备受海内外客商欢迎,享誉甚高。凤凰蜡染与扎染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远销日本、香港等地,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旅游商品一条街,有叫民族商业街,两旁尽是店铺、染坊、制作银器首饰的作坊和工艺美术店、各种小吃等。凤凰有名的地方小吃便是“腌罗卜”。这种罗卜酸味浓度适中,佐料丰盛,酸中带甜,甜中有香,香中有浓,来到凤凰,大家可别忘了一饱口福吆。
现在我们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1670年)加修。现在是后来恢复的桥下,可以看见一排有百年历史的吊脚楼,沈从问2先生的书中也装满了吊脚楼,装满了沱江沅水流域两岸吊脚楼里演过的一幕幕人间喜悲剧。吊脚楼的人和事成立沈先生作品的一大风景。这个河湾是每年端午节赛龙船的地方。沈先生每遇家乡人就会问及这里的吊脚楼,还讲述他当年在吊脚楼上看龙舟的故事。沈先生作品里翠翠就作站在吊脚楼上看赛龙船的。沈先生解放后两次还乡,都抽空来这里看吊脚楼,跟吊脚楼人家拉家常,寻找他的少年足迹,或立于临江的吊脚窗前,凭悼吊脚楼的沧桑岁月和东逝之水,重温那遗落在吊脚楼中的迷人梦幻。
下了桥,我们步人沙湾,凤凰县旧时的八大景在这里就有“溪桥月夜”、“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和“奇峰挺秀”四大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有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县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相传江西商人在凤凰发财之后,修建了这座万寿宫,有人不服,就在河对面修建了一座准提庵,并在准提庵的墙壁上留下了两只大眼睛(窗户),想看看江西人是如何发财的?江西商人不高兴了,于是在沱江边上修了一座塔,挡住那一双眼睛。
相传这里本无塔,传说江边的鸬鹚岩下的水中有一对金鸭子,不时兴风作浪。清嘉庆年间,人们就在词建造了一座塔以镇之。又传,凤凰古城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扩建为笔架城,为配风景,便在沙湾鸬鹚岩上修建字纸炉一座,有如一支巨笔,与笔架城遥相呼应,意思是凤凰人文慰起。1985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捐画义卖,集资重修,故定名为万名塔。
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候祠。相传北宋时有杨氏三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郝郝战功”,所以被皇上封候并立庙祭奠。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来此地祭奠,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来此吟诗作画,作文聚会。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举行凤凰起义,还在此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苗族兄妹幸存。为了繁衍苗家后代,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亲,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二人不敢违天命而拜堂成了亲。因此,在我们千里庙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这对兄妹被称为傩公傩娘,湘西现在还流传的傩堂戏和傩舞,就是从祭奠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我们现在通过北门,看到很多牛头,是这里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各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带一个回去作纪念。
黄丝桥古城1983年10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中外游客不断,同时也引来了大批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每年,都有不少画家和美术院校的学生前来写生作画,《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风满萧湘》、《乌龙山剿匪记》、《血鼓》、《栗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
我们现在到达西门,这是黄丝桥古城楼中最高的一座,有两层,我们可以登上最高一层,从箭孔中朝西望去,城外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凤凰有两座古城,如果说凤凰古城美在山清水秀,那么黄丝桥古城美在古朴壮观;如果说凤凰古城象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黄丝桥古城就是一个胡子里装满故事的老人。
斑斑剥剥的石头城墙,是凤凰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记录了凤凰前年历史,也记载了苗族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历程。我们现前往苗疆边墙即中国南方长城。
苗疆边墙,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竣工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前后花了八年时间。苗疆边墙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于万历四十三年动工,至万历四十四年完工,全长320华里,历时一年。第二期工程于明天启二年动工,是在万历四十三年修建的长城基础上继续兴工修建。长60华里,两期工程耗银4.2完两,历时八年。苗疆边墙西起与铜仁接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雀营,全长382华里。苗疆边墙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它穿山越岭,盘绕在湘黔边境的丛山竣岭之中,象一条昂首腾飞的巨龙。2000年4月22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在考察凤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发现此边墙。参加考察的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认定,这就是中国南方长城!他曾经给长城下过定义,就是长城与一般城墙有三个明显区别:第一,长度在数百里以上;第二,不封闭;第三,是由许多城堡、关门、敌台、敌楼等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从这三点来看,苗疆边墙实属长城。北方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明长城最重要的一镇“昌镇”,是保卫十三陵的,也才200余里,与这里的边墙差不多。所以说苗疆边墙不仅防御工程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军事机构设置也都相同,当为明长城增添一“镇,”增加长度380多里。一条南方长城是一部湘西沉重的历史。有了南方长城,湘西的苗族有了生苗和熟苗之分。明、清王朝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对苗民不是实施亲缘政策减少苛捐杂税,而是采取高压政策镇压凌辱敲诈,这就激化了统治者与苗民之间的矛盾,苗民反抗起义年年不断,于是统治者效仿修长城抵御北疆少数民族侵入的做法,也筑长城以御苗叛。长城以内的少数苗民被同化,称为熟苗区。而长城以外却为统治者的眼中盯,称为生苗区。苗疆边墙成了一道严密的军事封锁线,也成了生苗区与熟苗区的一道黑色屏障,它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苗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苗疆边墙今犹在,当年的刀光剑影、醒风血雨已成历史。如今苗疆边墙已成为一处旅游胜景,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贵资源。苗疆边墙,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实体遗存,它代表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略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请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今天我们所见的南方长城是凤凰县在“旅游带动战略”指导下于2000年12月28日复修的,耗资800万元。复修部分长1.78公里,于2001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的苗疆边墙用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久远凝重的历史绘制了凤凰光辉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们前往吉首德夯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吉首市。吉首市是我国西南门户重镇,州府所在地,是湘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鄂、黔、渝四省边去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是我州旅游集散中心。这里有我省最大的农贸市场--乾州农贸市场,有著名的湘泉酒、酒鬼酒、老爹酒等,有湘、鄂、黔、渝四省边区唯一的一所实力雄厚的全国百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吉首大学,有全省闻名的民族风情旅游区德夯。
吉首市总面积1054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多,其中苗族占 40%,土家族占32%。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成为吉首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德夯民族风情旅游景区位于吉首市西郊24公里处,是一个以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为陪衬,古老纯朴的苗族风情为重点的民俗旅游胜地。今天我们将去欣赏由筒车、水碾、苗寨组成的田园风光,目睹全国公里奇观,体验湘西交通天险,去苗家做客,体验正宗的苗胞生活,领略苗族古老的文明。
我们路边的这条河叫洞河,全长120公里,汇人沅江注人洞庭。现我们正在湘川公里上沿着洞河行车,大家看着这条河,不知能否领略到“青山簇簇水中生”,“车在清江里穿行”的景象呢?好范文 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前面的小镇叫矮寨,是一个苗族集镇,一年一度富有民族特色的“百狮会”、“四月八”、“赶秋”等传统节日在此举行。每逢场日,边区山寨苗胞在此汇聚,相互交流花带、蜡染、花边、剪纸、丝线、竹器、药材和各种农副产品。青年男女常在这里,留步路旁,约会场边,寻侣结伴,浓情密语,可谓是“山青水秀人欢笑,轻歌细语甜似蜜”,这就是常讲的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实际上也就是苗家青年男女一种独特的谈恋爱的方式。
现在车正在爬坡,这里就是湘川公里的咽喉--矮寨公里,又称矮寨天险,为湘川公里最险处,是209国道与319国道的重合段。坡的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80读,被誉为全国公里奇观,此路与1935年动工,1937年通车,蒋介石在抗战时期为了退守重庆,运输物资,亲自担任总指挥修筑这条路。此路以其地势奇险,设计独特而驰名中外。从坡顶到坡底转13道湾,全长6公里,路中巧修“8”字形路面,将急弯险道化为坦途。两山石壁陡峭,天桥如彩虹横空飞架其间。桥下有路,路上有桥,可谓我国最早的公路立交桥。大家乘车一路上来是否都捏了一把汗?现在我们坐在车上就如行在云中,看山下死寨镇,现真正成了矮寨了。大家可知,当年修这段路时 死了200多人,为了纪念这些“开路先锋”,在山顶上立了“开路先锋”巨型铜像,此铜像高5.7米,重0.9吨,属我国首座开路先锋铜像,再现了当年筑路工人的不屈精神和风貌,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我们的右下方有一条瀑布,飘若天仙的玉带,故名玉带瀑布。在我们前方的峡谷中有一个石门高350多米,那就是玉泉门。我们下面的这个平台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呀?电视剧《六个梦》里的婉君有一出吹木叶的戏就是在这里拍的,所以此平台又叫婉君台,这里也是苗家男女青年经常对歌的地方。
大家看那个山寨,那便是吉斗寨。吉斗是苗语,意为骑在雄鹰背上的寨子。它是一个古老的苗家村寨,座落在悬崖绝壁顶上白云深处,屋前梯田层层,视野开阔,屋后古木参天,寨墙屹立。是一个独特的地方。
现在我们前往德夯苗寨。德夯是苗语,即美丽的峡谷。那里周围山势奇伟,绝壁夹天,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峡谷风光,沿途还能看见石碾、筒车、渡槽。德夯是纯苗区,苗家习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进入德夯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了解苗族的概况及习俗,特别是一些禁忌,大家可一定得记住哟!我们进入苗寨后可一定得入乡随俗。
苗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始祖蚩尤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起三苗国。商周时三苗国被破,苗族向西迁徙,即现在的湘西、黔东等地。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所以苗族人都爱唱歌,歌词内容广泛。苗族是一个喜欢以银器装饰自己的民族。因为银子在他们眼里是很纯洁的东西,是圣洁的象征,银饰是苗家人爱美的象征。特别是苗家姑娘身上佩带的银饰,玲珑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清脆的叮当声。他们主要的银饰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胸练、针筒、手圈、耳环、牙签、髻簪等。按服饰色彩苗族可分为五大类:红苗、白苗、青苗、花苗、黑苗。红苗服饰图案以龙凤纹样为主,色彩偏红。花苗服饰则以花蝶为主,色彩五彩缤纷。白苗以蝶科类、白色为主。青苗的图案是麒麟,色彩以青色为主。黑苗的图案以狗为主,色彩以黑色为主。湘西主要是红苗和花苗,服饰上一般都有龙凤花鸟的刺绣。
苗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青年男女通过“赶边边场”或在隆重节日里对歌谈恋爱,自主定姻缘。他们传统的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在这些日子里,苗家山寨,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他们举行隆重的白狮会、打苗鼓、上刀梯、八人秋和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举行各种竞技比赛。苗家人热情好客,一旦有客人进寨做客,将举行拦门礼,给客人喝阴米茶、放三眼炮,拿出他们自做的酸鱼、酸肉、桃花虾、酸汤豆腐和包谷烧酒热情款待。晚上还举行隆重的跳歌晚会。客人离走时还用火把送客。今天我们去德夯苗寨就要去体验这些礼仪,大家可得做好准备。首先一定得准备唱歌,推荐几位歌手。苗家人喜爱唱歌对歌,他们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歌喉。而且他们的婚嫁都是以歌为媒。女的若不会唱歌将嫁不出去,男的不会唱歌,将打一辈子光棍。客人在与他们对歌时可不能认输,否则脸上是要被摸黑锅灰的哟,或者就要被榨油。当然表现好的,苗家姑娘小伙子将拿出他们表达友情的信物--苗家花带送给您。苗家花带是彩色丝线织成的,色彩鲜艳,五彩斑斓,可用作巴裙背带、围裙带、扎要带、手机带、照相机带等,第二,大家要习惯吃酸,苗族最大的饮食特点就是吃酸,当地有一句话说:“三天不酸,走路打踉跄”。他们最热情的待客菜就是酸鱼、酸肉、酸汤豆腐,且这些菜也是大家在其它地方吃不着的。第三,大家要注意入座时忌坐“杭果”,即堂屋神堂下那个正位。这个位子是主人的位置,若入坐此位或踩火坑内的三脚架,都意味着对苗家不敬。第四,主人敬给您的酒必须喝完,不能倒掉,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第五,忌在村寨中,尤其是在房子里打口哨,苗家人认为万物有灵,信奉多神崇拜。而吹口哨,被认为容易招来害人的鬼神。第六,我们的男嘉宾一定得记住遇见漂亮的苗家姑娘,可以用唱歌或扯对方衣角的形式表达您的意思,但不要招惹别人家的媳妇,否则,有人会和你拼命的。姑娘和媳妇的区别:已婚妇女眉毛修得细细的,弯弯的。第七,各位称苗家人千万不能说“苗子”,这是对他们的不敬。现在到达的是位于峡谷深处的德夯村,是风景区的中心。大家看“姊妹峰”含情脉脉,那边的“驷马峰”昂首奋蹄、孔雀开屏更是惟秒惟俏,再看溪边的碾坊石盘飞转。我们对面的山峰为古峰。盘古峰海拔700余,四周绝壁,是一座人迹罕至的独秀峰。相传峰顶有沉香木,洞庭君山寺方丈闻讯后,千里迢迢专程寻找,来到峰下,无法攀越,拱手谒拜:“此乃盘古峰也”。远看,翠峰浮于雾海之中,犹如逢莱仙岛,人们赞其为:“大山之骄子”。峰顶地形成葫芦状,分大小两峰,主峰地表由五层台形地迭起,覆盖着葱茏的原始次生林,落叶积成海绵状,树木多同蔸蔟生、高而且直,密如竹林,枝干连理,遮天蔽日。沿着登峰“之”字形石级,穿密林,上阶梯,进水隧洞,转石湾,出斜径,过仙桥,达峰顶,妙趣横生。立于峰顶,纵览周围百余里锦绣河山,心旷神怡。清晨,旭日从雾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傍晚,夕阳西沉,红似火轮,霞光万道,给人一种若梦若仙的感受。
现在我们先去流纱瀑布,再到苗家做客。在路上大家可要注意途中的“草标”哟。“草标”是苗家青年人传送友情最奇特的无言情书。相传远古时候,有个苗家小伙阿来同聪明伶俐的姑娘阿贝相爱。不久阿贝被寨主抢去,她便在他们原来经常幽会的地方用茅草结了一个草标。阿来看见草标便明白了一切,他设法杀死寨主,救出了阿贝。此后,“草标”就成了苗乡情男恋女“幽会”的“密码”。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各亸就明白了情人行踪。女的如果先到约会地点,必在约会地点的路上瑙下一个草标。草标朝吁幽?的唐悹,撗栚?料?删,示意叹方忋来。后来者朊到草标,也留下一个草标,疙琩结在茅草中部,横放在第一个茉标上。这后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菷勻打扰,行人见了?标,報会自觉回?。大家可一定要留神路上?草标哟,不要误?“禁?”。
“草标”在苗乡还?作别的琨?。如苗?人外凪?蕰到攉搰井犄地方,总褁喝上一口清光的泉水。然后用茅草结成草?放在井水釄,以示对“水井?”的崇?。也有在封山育林的地带?在树干上系上草标,?示严禁人畜入内。
现?我?前面的瀑布便是流纱瀑布,它高达216籲,是全国最高璄們娃。丰水期?滚???落入深洍?犹如?龑?波,?云吐雾,声若巨雷,振憾山谷,搔势磅礴,雄奇壮观;每当?水时节,水下悬唖,时而象雨丝飘落,宛如白纱荡涤绿潭,漾?层层涟猗,婀娜多姿?温柔燀雅。传说很早以前?有位苗家少女在叨前水边浣纱,被九龙潭的龙子看不,随即?风唤蛨,推波?,吆少女卷?龙宣?蓶媱蒋倎郘流不斩?落入九龙漭中,楁沙們布由此而得名。
湘西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旍为主的向数?族?治州,土家旋与苗族生活在?片热土上,世代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正如当地的《溜溜歌》:“苗家山寨溜溜,土家溜溜的村,同一棵大树溜溜,共一道溜溜的坡,砍柴同上溜溜,一座溜溜的山,撑船同上溜溜,一条溜溜的河;苗族妹子溜溜,土家溜溜的哥,同伴那日出溜溜,同伴月亮溜溜的落,赶场同撑溜溜,一把溜溜的伞,唱歌同唱溜溜,一曲溜溜的歌”。苗族、土家族分布,从全州总体来看,苗族多分布在花垣、吉首、凤凰、泸溪南四县市,土家族多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北四县。今天我们要前往以土家族为主的一个大县--永顺,即猛洞河风景区,去欣赏那里美丽的山水风光,探索那里的土家族文化。
永顺县东邻张家界,面积为3810平方公里,人口48.26万,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73.6%。有关专家认为永顺是土家族的发源地之一。县内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保护文物就是有三处,即溪州铜柱、老司城、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旧址。县内经济以旅游业、林果业和畜牧业为主。县城南部的猛洞河景区为全州最先开发的旅游区,为全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湖南省新培植的国际精品线路“张家界--猛洞河--吉首--凤凰--铜仁”的中轴线上,距张家界、吉首各约50余公里,是湘西的一颗旅游明珠。景区面积387平方公里,由猛洞河、不二门、芙蓉镇、老司城、小溪原始次生林、塔卧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等组成。猛洞河为永顺县的主要河流,是土家族的母亲河,也是猛洞河景区的轴心,其他景点均沿河分布。整个景区以山为主,土家族历史文化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溶为一体。现景区内已经开发的有猛洞河 漂流、平湖游览、芙蓉镇,故我们今天重点游览这几个点。其他的点给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不二门:在县城南1.5公里处,是一座国家森林公园,以石奇、温泉、石刻、观音朝拜为特色。石灰岩溶蚀而成的不二门、热水坑、洗心池、八阵图被视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笔呵成的“山青海岸”四个字合成一个整体“岸”字石刻、有迷魂镇之称的八阵图令人惊叹不已。这里四季苍翠葱茏、梵声缭绕,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乌龙山剿匪记》与《湘西剿匪记》均在此拍摄。
小溪原始次生林,位于猛洞河下游,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万多亩,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山峦叠嶂,林海浩渺,古木藤蔓,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26种,珍稀动物31种。中国科学院专家称之为“中南十三省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免遭第四记冰川侵袭而唯一幸存的天然绿色基因库”。现正开发为生态旅游区将于2002年国庆黄金周正式对外开放。
塔卧: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肖克、任弼时、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会师湘西,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开辟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当时的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就在塔卧,故塔卧有江南延安之称。
老司城:又叫福石城,位于永顺县城东17公里,猛洞河漂流起点哈妮官上游。据《永顺县志》载,从五代起,这里是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故都,土司政权延续27代,至“改土归流”止,达八百年之久,在中原腹地其他少数民族中实属罕见。昌盛时期曾是“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清代土家族诗人彭旋铎作诗云: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这里才逐渐冷落萧条。现在这里文物古迹如祖师殿、彭氏宗词、紫金山土司王室古墓群、古坊、石碑等有数百处,有土家族“露天博物馆”之誉。是寻幽访古揽胜的最好去处。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祖先就居住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没有多大变迁,跟苗族一样,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猛洞河景区的王村镇因位于酉水之阳,秦汉时就酉阳县所在地,因舟辑之便,成为湘西历代土司王的盘踞之地,故名王村。土家族过去深受汉人的欺压凌辱,土司王的盘踞地点多次受到袭击,四处搬迁。公元939年土司王即溪州刺客使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发生溪州之战。940年双方议和,在辖区边缘会溪坪立铜柱,将盟约刻于上,至今字迹清晰可辩。此铜柱现陈列于王村风光馆内,是研究土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土司王后来迁都到老司城。王村虽不再是土司王府所在地,因其位于交通的咽喉处,成为湘西四大名镇之一,湘西北的物质集散地。土司王迁都后一直实行“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使得溪州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延缓了该地区的发展进程。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王村,这条河是猛洞河的下游酉水河在沈从文的书里又叫白河,王村有“楚蜀通津”之誉,通过这条河上可达川黔,下可抵鄂泸。
王村是进入猛洞河的南大门,早在2000多年前,汉高所在地。后来一直是土司古都所在。因得酉样水之便,也是永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改土归流”以后,王村是永顺对外交通的唯一码头,是全县乃至湘西大部分地区进口货物的集散地。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王村的繁华达到鼎盛时期。街道上有大小铺面三百多家、饮食和客栈一百余户,每日往来客商二千多人,真是商贾云集、骡马成群,人称“小南京”。由河岸到五里牌的这条青石板路都是这段时期内由商家们出资陆续建成的。5里青石板街,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楼,飞檐翘角的宅院,成为谢晋拍摄《芙蓉镇》电影的理想之地。随着此电影的出名,王村也被誉为“芙蓉镇”。
这里是湘西民俗风光馆,前面提到的溪州铜柱便在这里。馆名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写。馆内的展品介绍了土家族的信仰、婚俗、狩猎等古朴的民俗,以及体现民俗特色的各种雕刻品及家具实物,还有土司王塑像、土家崇拜的神像等等。还有“摆手舞”、“哭嫁”、“咚咚喹”、“土家溜子”、“情歌对唱”等民俗歌舞现场表演,大家若有兴趣,不妨进去看看。
一路走来大家可能发觉,这条街跟凤凰城的旅游商品一条街差不多,也是旅游商品一条街。街边酒店门前几乎每家都养有窜来窜去的鱼,这是猛洞河的特产桂花鱼,这种鱼娇得很,必须在清水河里才能生存,看这水龙头,这水都是从河里引来的,若是用洒了漂白粉的自来水,不过五分钟,它们就会死掉。正因为它们生长在清水河里,所以特别好吃,鱼肉细嫩,在大城市里很难吃着。旁边是田螺,王村的田螺可称上是天下第一螺,因王村附近没有工业区,环境污染少,所以这里的田螺又大又干净,大家可以放心去吃。
走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怎么有这么多刘哓庆米豆腐店?米豆腐是王村最有名的小吃,鲜洁如玉,柔嫩松软,具有独特的色香味。王村是电影《芙蓉镇》的外景拍摄地,影星刘晓庆在片中扮演了一位风姿绰绰的豆腐西施胡玉音.这样一来.王村的米豆腐和我们现在所见的芙蓉镇113号米豆腐店更是声名鹊起了。
王村最有名的工艺品便是织锦,大家看,这些土家姑娘正在作坊里用古老织机编织花团绵簇的织锦呢!土家织锦我们称“西兰卡普”。卡普是土家语,即“打花铺盖”,因为传说有一个美丽的土家姑娘叫西兰,擅长织卡普,所以现在称土家织锦为西兰卡普。大家来到王村,可别忘了给亲朋好友捎上一段西兰卡普。
居住在王村的百姓几乎都是土家族。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本地人的意思。称苗族为“白卡”,邻居的意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猛洞河哺育了勤劳善良的土家族儿女,一方水土育一方文化,古溪州大地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土家风情。这一地区的土家族文化有别于鄂西州、潜江地区等地土家文化,是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现土家族传统的节日有社巴节、调年节、六月六(麻妈节)、七月半等,歌舞有毛古斯舞、摆手舞和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哭嫁歌等。哭嫁歌是“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原有的男女自主婚姻倒退到了包办婚姻,妇女失去了自主的地位,所以在出嫁前哭诉。流传下来的哭嫁歌唱得如何便成了评价女子的标准,女孩一般在12--13岁便开始学哭嫁,如同苗族姑娘学对歌一样,如不会哭,是嫁不出去的,父母会很着急的,到处找会哭的人教。哭嫁一般要哭半个月,有的要哭两个月。歌词主要有 《哭爹娘》、《骂媒人》、《别祖宗》、《哭上轿》等。歌词讲究押韵,如:“我一哭天来天地不平,三哭黄河水不清,四哭爹妈养空人”。地方上有句话叫做“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按土司旧司俗,女的出嫁以后,除了每年的六月六“麻妈节”(即故故节)方可回娘家,其余时间一概不得回娘家这能叫人不哭吗?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男女一般都用2-3米青丝帕或青布帕包头,男的缠人字门,女的则不缠人字门,未婚女不包头帕。衣服与苗族的差不多,显著标志就是苗族衣服无领,而土家族衣服有领。
土家族的房子多为木结构,一般为正屋三大间,然后在两厢配建吊脚楼。正屋中间那顶上的横梁,在土家族建屋时是很讲究的。它必须是大而直的树加工而成。更有趣的是,这一根梁还必须是偷来的。大家可能想到了“偷梁换柱”这个成语,说不准,这个成语还是出于此呢!主人派建屋木匠到山里选梁,他在树上系一条红布,以示此树被选中了。若选了别人家的树,树主可不能生气,更不能阻止其来偷,应为此而感到自豪,因为此意味着家里人丁兴旺,儿孙都能成大气,即成为栋梁之才。所以当木匠派人夜里来偷时,树主却又破口大骂,且骂得越?建屋主越高兴,此事至今在土家山寨仍很流行。上梁时,要唱上梁歌,梁上挂彩和从屋顶上扔糍粑等。
现我们前往猛洞河,到那里与水对话,寻求大自然的神韵。猛洞河因“山猛似虎,水急如龙,洞穴奇多”而得名。“张家界看山,猛洞河玩水”已是湖南湘西旅游的精品。这里地层古老,地貌奇特,大多数是石灰岩和白云岩,具有遇水易溶解的特点,也就是哈斯特地貌。大约在7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造山运动,长期的流水冲蚀,形成了深谷、溶洞、阴河、瀑布等美丽的自然风光。此河处于幼年阶段,水量丰富,河流坡降大,水急滩多浪奇,高大的峭壁直插水面,两岸相靠拢,形成幽深的百里峡谷景观。沿河两岸古木参天,苍翠欲滴,奇石错落,流泉飞瀑随处可见,下游一路水碧山青,风光秀丽,野猴成群,溶洞奇特。现在开展了上游的“天下第一漂”和下游的灵溪生态游两个项目。
“天下第一漂”的起点哈尼宫距王村约40公里,行车1小时,终点牛路河距王村30分钟的车程,漂流两个半小时。从哈尼宫放舟而下,一路是古老的河道,绝壁百里,怪石嶙峋,滩奇水异,两岸苍翠的林木,云雾缭绕,飞瀑流泉 与溶岩峰林交相辉映。拐155道弯,闯133个滩,劈波斩浪,驰魂奔魄,心旷神怡。此段漂流被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誉为“天下第一漂”,也被国旅总社评为中国仅有的两家四星漂流项目之一,是猛洞河景区旅游项目中的重头戏。自1992年以来,每年的八月都要在这里举办国际旅游漂流月。
灵溪生态游,从王村码头到猴儿跳,全程40多公里,游船往返4.5小时。一路上欣赏酉水秀色,猛洞河奇观,司河绝景,品尝河水煮活鱼,看弥猴跳水,进小龙洞探险。幽清萦回的河水、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刀劈斧削的猴儿跳峡,还有宁静的河弯里成双成对的鸳鸯,群群猿猴攀枝嬉戏,令人留恋往返。
今天我们游玩的项目是“天下第一漂”。这里的漂流有惊无险,魅力无穷。在此还得提醒大家漂流注意事项:贵重物品不能带上漂流船,大家要有“湿身”的心里准备,我们的橡皮艇上有专门的艄工,大家穿好救身衣,坐在艇上要听从艄工的招呼,下滩时抓紧安全带,双脚夹紧船体,千万不能随便搞“颠覆活动”哟。至于打水仗嘛,大家可一定要讲究战略战术,该出手时就出手。途中万一船翻了,大家双手放开安全带,千万别慌张,我们的救身衣可栽重250多斤,一旦落水,你想沉还沉不下去呢!如果被覆在船下,则用手推船,就会浮出水面。锰洞河的水清澈见底,上游无城镇,没有任何污染,是国家一级饮用标准的水,大家不用担心喝猛洞河的水闹病。
现在我们所在地方就是哈尼宫,这里河水幽清澄碧,两岸石壁嶙峋。前方有一束似白沙的小瀑从断崖直挂下来,吊在绿茵茵的斜坡上,那是哈尼宫瀑布。在左边笔直的石壁上有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写的“天下第一漂”几个大字,这是他漂猛洞河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的。哈尼宫的得名源于一个传说,古时当地出了个叫“科洞毛人”的土家汉子。他力大无比,勇敢好斗,而且极有心计,因此成了土司王麾下的“镇乱大将军”。毛人有个女儿叫哈尼,生得活泼灵巧,长的聪明过人。毛人视她作掌上明珠,在这画山秀水之中修了座宫殿,请来先生教哈尼呤诗作画。诗中写道“绿水依青山,竹木掩瀑泉,清风拂鸟脆,鱼跃合水欢”。哈尼姑娘的宫殿已不存在,但她的美名却永远留在这里。
嗬,这里又是一处美景,这里水明石美,如一湾天然盆景,美石堆堆,水波摇影,有的像野马奔驰,有的如绵羊吃草,有的如猴儿捞月,有的似玉兔临空飘摇。这里岸边的岩石就如溶洞里的一个样,琳琅满目,无奇不有。所不同的是钟乳石长期裸露,都蒙上了苔鲜的绿色,一些绿草和灌木穿插其间,使自然光照的美与溶洞之美融为一体。这里传说是古时候科洞毛人征战凯旋返回司城途中,百姓唱山歌,跳摆手舞,庆贺战斗胜利的场所。现逢节日,附近的男女青年便汇集一堂,洗衣、撒网、谈笑、嬉闹,更多的是对歌谈恋爱,因此此地叫山歌台,也叫山脚岩,这儿还留下了古时候的一首山歌;“鹦歌燕舞情满山,锣鼓声声落水天,极乐仙境在何处,借问此地山歌郎”。
这里是捏土瀑布,此瀑布高达30多米,宽50多米。瀑布上面飞云走雾,下面一派烟雨,绿树葱茏,怪石嶙峋。捏土的奇妙在于水潭中的这两块石头。这石头嵌在水中,宛若沉舟,又似石屏本为一体,后来有位神仙在石屏上题诗一首,并说有谁能通读此诗将获金船一艘。说来也怪,一晃不知过了多少年,从此过舟千万,无人通读,有一天“鲁力哈巴”乘舟经过此地,也想破石屏之诗,读出26字时,见远远的水潭中浮现一金船,高兴不已,心想再破一字,字出船到。眼见金船已到眼前,惊喜若狂,不觉最后一字读错。随着错字一出,金船忽然离去,慢慢欲沉,“鲁力哈巴”见势不妙,忙拨剑去挑,不料金船断成两截,沉落潭中,变成两具彩石。后人又留下一诗“莫笑古人莫骂天,天财地宝在眼前。待到天地人和时,金船总要来人间”。如今已是天地人和时,金船(漂流船)也确实来到了人间。
大家作好准备,我们要到阎王滩了。阎王滩狭窄且凶险,是一处易进难出的天然峡关。舟行其中一沉一浮、左右猛拐、浪花袭人、惊险刺激、游人惊呼,可谓有“舟沉舟浮浪花里,人歌人笑烟雨中”。此峡原无旱道,又无栈桥,不知水情的人,往往望峡叹息,拨船回首而归。相传,玉皇大帝的真经只有三部书,其中一部在祖师殿皇经台内五彩花轿里。一天,有伙强盗,盗了真经乘船沿司河下游潜逃,船行至此处,突然风云怒号,飞沙走石,接着雷雨大作,天昏地暗,攀天立地的石壁,顷刻坠落,堵住了河谷,强盗知是天兵来了。只好返回祖师殿还书谢罪,从此这里有了回首峡这个名字。
经过几番上下抛跌,左右猛拐,现在我们全船“湿身”,这正是猛洞河漂流的一大快事。接下来的第二大快事便是淋瀑布。大家看,那就是落水坑瀑布,它高200多米,上窄下宽,活似从天边撒下的一具银网。是猛洞河最大的瀑布。它上面是一条水量丰富的小河,在此处突然失去河床的依托,飞流直下,临空跌落在底下的陡坡上,然后呈弧形展开,直飞到司河。此瀑布近观滔滔、烟雾朦胧、凌空飞坠、漫天飞珠、奔腾直下。传说,这里原来没有瀑布,只是一山石壁高耸蓝天。壁下只有黑咕咙咚的深潭。古时候,据说在这里翻船破筏的人落水后没有一个人能出来,人们叫这里为落水坑。后来玉皇大帝派观音下凡明查,查知黑鱼作崇便挥手出线,招手成网,一念咒语,黑鱼挂在石壁之上,遗臭万年。观音走后,白色鱼网变成了瀑布。现远观瀑布还可看到留在瀑内的黑鱼,隐隐约约在流水下闪动,那情景象是在缓缓向上游呢。
咱们从落水坑瀑布下来,总算可以缓口气了,这可是难得的平静水面。此峡谷长100米,宽7米,高200多米。无数细流从绝壁上檐直垂河面,挂满了峡谷,形成一条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