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经济学答案
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C)而讲的。
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再生资源
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C)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
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D)。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
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C)。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
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B)。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
6.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C)作出的。
A、单位B、个人C、政府D、都不是
7.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A)。A、政府制定的计划B、一个农场的规划 C、一个农民的规划D、村庄的规划
8.土地的(A)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
9.土地经济供给的(D)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
10.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C)。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11.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C)。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1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C)。
A、土地经济制度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管理制度 13.土地关系的基础是(A)。
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D、土地分配制度 14.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C)。A、土地分配权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D、土地使用权
15.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C)。A、3种B、4种C、5种D、6种 1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B)。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B、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7.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B)。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B、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8.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B)。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C、土地占有权D、土地处置权
19.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使用制是由(C)决定的。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占有制度
20.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的(D)。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21.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是(D)。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22.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手段是(A)。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23.在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土地的是(C)。
A、农民B、手工业者C、地主D、商人 24.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C)。A、地主B、佃农C、自耕农D、农奴 25.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C)。A、管理费B、使用费C、地租D、以上都是
26.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C)。
A、自然——历史综合体B、自然——地理综合体C、自然——经济综合体D、自然——政治综合体 27.可以作为土地自然属性反映的是(A)。A、自然特性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D、地理特性 28.人类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产生了(B)。A、自然特性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D、地理特性 29.在奴隶社会中占有大量土地的是(B)。
A、奴隶B、奴隶主C、农奴D、商人30.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B)。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31.土地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是(C)。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32.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客观要求与可能的是(D)。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33.以下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D)。
A、土地供给的稀缺性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C、利用后果的社会性D、面积有限性 34.以下属于土地经济特性的是(B)。A、面积有限性B、供给的稀缺性 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35.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是(C)。A、位置固定性B、质量差异性C、供给稀缺性D、功能永久性
36.对于土地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弹性的是(B)。A、土地的经济供给B、土地的自然供给 C、土地的需求D、土地的使用
37.支配土地从一种用途转向另一种用途的土地利用经济学原理是(B)。
A、稀缺原理B、替代原理 C、比例原理D、以上均不是 38.最早发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C)。
A、亚当·斯密B、李嘉图C、威廉·配弟D、屠能
1.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CDE)。
A、岩石B、矿藏C、土壤D、水分 E、空气
2.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AD)。
A、自然特性B、稀缺特性C、使用特性 D、经济特性E、历史特性 3.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ABCD)。
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E、供给稀缺性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ABCDE)。
A、供给的稀性性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C、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D、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E、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ACD)。
A、承载功能B、利用功能C、生育功能 D、资源功能E、非生物功能
6.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ABCDE)。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 E、平原
7.按土地质地可以把土地划分为(ACD)。
A、粘土B、黑土C、壤土D、沙土E、红土
8.按土地所有权形式可以把土地分为(ABDE)。A、私有的B、国有的C、外商独资的 D、公共所有的E、集体所有的9.按现实经济用途和可能经济用途,土地资源可分为(ABCDE)。
A、农用土地B、非农业生产用地C、城乡居民点用地
D、水域E、特殊用地 10.农用土地包括(ABCD)。
A、耕地B、园地C、林地D、草地E、水域
11.非农业生产用地包括(BC)。
A、建筑用地B、厂矿用地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E、军事用地 12.水域具体包括(ABCDE)。
A、河流B、湖泊C、水库D、沟渠E、堤坝
13.土地中的特殊用地包括(ABCD)。
A、休息用地B、自然保护区C、军事用地 D、未开发利用土地E、建筑用地
14.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有(ABCD)。
A、人口B、土地生产率C、国民经济状况D、以上都是
15.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包括(ABC)。A、经济效益评价B、生态效益评价C、社会效益评价D、环境效益评价 16.土地收益是(BCD)
A、土地价格B、正常情况下的土地收益C、处于最佳利用方向的土地收益D、土地纯收益E、以上全对 17.土地自身因素主要包括(ABCD)
A、位置B、肥力C、面积D、地势、地质E、水利设施
18.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弊端(ABCDE)A、不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B、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C、不利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D、不利于廉政建设
E、不利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9.世界各国的土地管理机构的主要模式有(CD)。
A、直接管理模式B、间接管理模式
C、分类分级管理模式D、垂直统一管理模式20.土地产权包括(ABCDE)。
A、所有权B、使用权C、租赁权D、抵押权E、继承权
21.土地租赁一般可分为(AC)。
A、有偿B、无偿C、有期限D、无期限E、均不是
22.地役权主要包括(ABCDE)。
A、建筑支持权B、采光权C、眺望权D、取水权E、道路通行权
23.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争取(ABC)方式
A、协议B、招标C、拍卖D、赠予E、继承 24.土地使用权抵押时,(AB)也随之抵押。A、附着物B、地上建筑物C、地上有形资产D、地上其它人的财产E、无形资产
25.(ABCD)情况下,土地使用权可以终止。A、期满B、续期期满C、国家为公共利益收回D、违反合同规定E、未到期,国家无偿收回
1、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1)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2)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3;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4)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5)一定的交通条件
2、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主义极差地租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它表现为地区间和单位间经济效益的某些差别,社会主义的极差地租的实体不再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特定部分的转化形式,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由土地条件优越的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超额利润。
3、简述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1)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3)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4)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4.简述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
1)国家发展政策(2)土地利用计划与规划(3)价格政策(4)税收政策
5.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2)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增加(3)土地投机
6.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1)垄断性(2)权利主导性(3)不完全性(4)地域性(5)土地供给弹性小
7.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1)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2)实现土地优化配置(3)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8.土地金融的特点。
(1)债权可靠,较为安全。(2)贷款偿还期较长,利息率较低。(3)土地金融一般 实行债30券化。(4)土地抵押贷款契约到期以前,债权人不能任意要求债务人偿还其债务;相反债务人必须保留在契约到期是随时偿还债务并收回抵押土地的权力。9.发展土地金融业的意义。
1)发展土地金融业,可以为土地的开发、改良和建设筹措大量的、并能长期利用的资金,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2)发展土地金融业,可以促进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3)有利于活跃商品经济,促进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育。10.土地税收的依据和功能。
依据:(1)按土地面积征收(2)按土地总收获量征收。(3)按土地收入征收。(4)按地价征收。功能:(1)保障国家财政收入(2)抑制土地征收(3)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4)引导土地利用方向。(5)调节土地收益分配。
11、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1)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这样,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农业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耕地面积才能增加,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才成为可能。(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要求经营土地面积的扩大有利于农机的充分利用。在以手工和畜力为主进行操作时,自然就不存在扩大规模的客观动因。(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一般说来,较大规模经营的成功与否,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状况。这种服务的项目愈广泛、质量愈高,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实现可能性也愈大。(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大规模经营与小规模经营相比,肯定需要经营者有较高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经营者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管理能力、责任心等。(5)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能力在规模经营的起步阶段给予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扶持,并能在受灾年景给予经济保险,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12、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
(1)通过退林还地、退渔还田等措施恢复一部分耕地。(2)鼓励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垦荒山、荒地、海涂、河滩以及工矿废弃地以增加耕地面积。(3)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间接增加耕地面积。(4)加强用地的行政管理。(5)政府制定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多用建成区土地,少占用耕地。(6)深入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节约用地的机制。(7)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控制耕地占用速度的土地管理体制。
13、简述土地抵押权所具有的性质
(1)土地抵押权的优先清偿性。(2)土地抵押权的附属性。(3)土地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14.城镇土地分等与定级的关系。
分等是把一个城镇(一般以县区为单元)作为一个点来看待,分等就是把全区域各个城镇按照其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它反映城镇之间的差异。定级就是把一个城镇作为一个面来看待,对其不同区片进行质量划分。——它反映城镇内部各区片的差异。15.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范围。
a.繁华度:商服繁华影响度;b.变通条件: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路网密度; c.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d.环境条件:环境质量优劣度、文体设施影响度、绿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越度; e.人口状况:人口密度;16.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弊端。
.(1)国家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不清。现行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 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沙滩以及其它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从上述立法,我们可以得出:对农村土地,除了国家的,就是集体的。但现行立法并没有界定,哪些土地是国家的,哪些土地是集体的,更没有界定哪片土地属于哪一个集体所有。即使对我们一般认为界定得比较清楚的城市土地,实际上也是极其模糊的。如城市市区范围内,存在着一些集体所有的土地。特别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新设建制市的城市不断涌现,老城市市区的不断扩大。新设建制市的市区土地是否自然而使原集体的土地变为国家所有?同时,建制镇被法律认可为城市范围,而建制镇的土地实际上主要属于集体所有,这种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规定,连立法者也解释不清楚。(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不明确。现行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都规定了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究竟是谁,立法和实践中都不甚明确。土地管理法第8 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1989年《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按乡、村、组的实际占有为界线。很明显,上述立法规定了三种主体,即乡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这些规定,表面上确定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其实不然。首先,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不存在。政社合一的体制废除后,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中还是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的乡农民合作社。因而也就找不到一个代表乡农民集体的组织或机构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这样,法律规定的乡农民集体所有,实际上是无人所有。乡政府作为一级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上不可能成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但由于存在着上述无人所有的缺陷,使乡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与所有
权合二为一,集体土地事实上成了国有土地。其次,村民委员会也不能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因而,它不能成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最后,村民小组也不能做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因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小组的组织基本解除了,况且村民小组仅仅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是一级集体组织,因而它也不能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3)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虚置。从理论上讲,农村集体拥有法定所有权,集体应当可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在客观事实上,我国的集体所有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权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最终处分权属于国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家建设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国家只要通过征用就可以了。虽然合理的限制权利是现代法律的重要特征,但我国对集体土地的征用范围和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不同。世界各国认为的“公共利益”严格限定在国防、环境保护,公共活动场所等方面,而我国则扩大到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范围。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被征地单位应服从国家需要,不得阻挠”即不得因拥有土地所有权而拒绝征用。第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这表现在两个层次上:(1)国家通过行政权力,侵犯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收益。农民经营使用41 土地,一方面要向集体上交提留或承包费用;另一方面要向国家低价交售农产品和农业税,这实际上是国家通过隐形方式从农村土地中抽取巨额地租。(2)国家侵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收益,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经国家征用转为国家土地后,才能出让、转让。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先征后让”,征用土地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用地单位。征用后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只享有使用权。国家征用土地,虽然也给土地所有人一定的价款补偿,但补偿价款的数额远远低于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这不仅使集体土地所有者失去了土地出让权,同时也使本应属于集体的土地收益流入国库,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主体地位无从体现。17.论述现阶段中国土地市场的机能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土地无偿使用制度下,土地利用极不合理。在农村,不是按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来安排生产,而是搞“小而全”,或只顾眼前利益进行掠夺性使用;在城市,行政划拨,无偿使用,因而土地使用上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现象相当严重。在位置极佳的市中心地带,用地单位很多不是经济效益最高的商业企业,而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城市规划难以实现;商业区、住宅区、行政事业办公区等零碎散乱,极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重工业生产基地不是安排在原料产地,而是设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内;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如此,其利益也就很难归位。在1988年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前,国家作为城市土地的所有者,基本上没有向土地使用单位收取地租,因土地位置优越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完全由企业(使用者)得到,利益主体严重错位。这种弊端只有通过建立土地市场来解决。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利
于土地资源的宏观分配和微观流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地租能真正地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而投资土地的利益又能为使用者所得。这样,不但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而且能实现土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宏观调控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土地市场的建立,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杠杆。国家通过对土地市场的干预,提高或降低某类用地的价格或租金,就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土地保障。比如,国家为了促进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的发展,可降低其用地价格,以此提高其生产利润,促进其扩大再生产;倘若要压缩楼堂馆所的建设,就可提高其用地价格,以减少其生产经营利润,抑制其发展。(3)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土地市场的发展,必定加速房产市场的形成。没有土地市场,而只对住宅实行商品化经营,是不可能使房产市场正常运转的。建国以来,我们在城市建设(包括住宅建设)上投入了巨额资金,但由于实行土地无偿使用方式,不但巨额投资收不回来,而且每年还得支付大笔维修费,使得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十分匮乏。同时,随着城市扩大,人口增长,住房困难户越来越多,城市用地也日趋紧张,使房地产业处于恶性循环中。而土地市场的开辟,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就可使国家收回投资,并提供大量的城市建设资金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4)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为此,就得建立各种市场,如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自然不能游离于市场之外。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土地的行政划拨、无偿使用,不但不能使生产资料(土地、资金、设备)与劳动形成最佳组合,产生最佳效益,而且会使企业之间竞争的条件不平等。这对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价值规律调节作用的发挥极为不利。因此,作为整个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土地市场的建立,无疑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篇:土地经济学实习
实验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调查
实验目的:通过调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对农村目前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发现并在报告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验内容:(1)获取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自己设计调查问卷;(2)农村目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3)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4)促进农村规模经营的措施。
实验步骤:全班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思路和调查内容的讨论,每组7~8人,形成每个人最初的调查问卷,然后组内个人就各自形成的问卷在组内进行补充完善,得出小组最终的调查问卷,选择合适村庄进行调查并撰写实验报告。
问卷设计
所调查村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人数、产业模式、平均收入、村集体经济实力、土地利用现状等)
户主及家庭基本情况(学历、劳动力状况、家庭土地状况、收入等)或规模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土地生产经营情况(耕作制度、土地生产经营情况,即投资、收入,销售模式等)农民土地经营规模意愿调查(如:土地流转:村庄土地流转状况、流转规模、时间长度、价位、支付方式、个人意愿(意愿及原因)、存在问题、需要支持、障碍等)
农村社会服务及体系情况
调查报告内容
每组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目的、调查方法、人员介绍
调查问卷分析(图、分析相结合)
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及提出促进措施
第三篇:经济学答案
1. 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
答:(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2分)
(2)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3)税收变动。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2.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2分)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2分)
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2分)
3.什么是加速原理?如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答: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2分)
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3分)
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1分)
七、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国务院参事陈全生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一论坛上表示,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主要集中在出口基地广东,使得失业人数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失业率攀升更是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不到8%,这一数字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低值。
陈全生敦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弥补因出口萎缩及政府过去控制增长所流失的就业机会。为拉动内需,北京2008年11月出台价值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失业?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什么?(3分)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失业?为什么?(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失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什么定律?(4分)
4.为了治理失业,政府采用了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其原理是什么?(4分)
答:1.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2分)。衡量失业的指标为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1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时期出现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3分)。
3.失业加剧了中国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将会降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分)。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2.5或3)个百分点(2分)。
4.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2分)。其原理在于“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总需求(2分)。
1、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凯恩斯认为:(1)企业投资水平决定于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市场利息率的对比。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2)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3)由于货币的流动偏好的作用,利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4)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率的下降受阻,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1、所得税降低对产出和利率有何影响?
所得税降低使乘数增加,从而使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产出增加,均衡利息率提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1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1)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提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由此导致利息率上升;(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利息率会下降。但由于价格水平会提高,而价格水平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因此,利息率的下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名义工资提高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它表明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提高造成利润下降,迫使企业降低产量。(2)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表明技术进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企业愿意增加产量。
3-用AD-AS模型比较两种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2、发生通货膨胀价格水平过高,对付通货膨胀就是要使价格水平降下来。根据AD-AS模型有两种方法,一是抑制总需求,AD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二是增加总供给,AS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从理论上讲,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好。但实践中,增加总供给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旦通货膨胀来得比较快,采用的更多的仍是第一种方法。从长期来看,为防止通货膨胀,应采取措施改善供给尤其是有效供给。
1、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价格水平为P。求:
(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答:(1)由Y=C+I得IS曲线:r=60-1/8Y 由M/P=L得LM曲线:r=-100/P+0.4Y 联立两式得总需求曲线:Y=190/P+114.(2)根据(1)的结果可知:P=10时,Y=133;P=5时,Y=152。
(3)由Y=C+I+G得:Y=190/P+162 P=10,Y=181;P=5,Y=200。
(4)LM曲线为:r=0.4Y-140/P,再结合IS曲线r=60-1/8Y,得:Y=267/P+114
1、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S=-50+0.25Y。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答: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S,故0.25Y+2000r=245;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故0.4Y+1.2/r=200;
联立得:Y=500, r=0.06。
3.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为c=800+0.6y,投资需求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1000y-10000r,价格水平P=1,试求货币名义供给为6000亿美元时的GDP。(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本小题6分)
2.解:根据y=c+i,得y=800+0.6y+7500-20000r,整理得IS方程为
y=20750-50000r„„„„„„„„(2分)
根据M/P=L,得LM方程为:y=6+10r„„„„„„„„(2分)联立IS与LM方程,得:r=0.4,GDP=y=10„„„„„„„„(2分)
3.假设一个经济的商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c = 5 + 0.75(y – t)i = 6 – 0.25r t = 4,g = 18 货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L(r,y)= 0.2y – 2.5r 名义货币供给M = 40(1)推导总需求方程(有关运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假如在短期里,价格固定为4,试求国民收入以及利率
解:(1)根据已知条件,得:y=c+i+g=5+0.75(y―4)+6―0.25r+18,整理得IS方程为y=104-r„„„„„„„„(2分)
令L=M/P,得LM方程为:y=200/P+12.5r„„„„„„„„(2分)
联立IS与LM方程,并进行整理,得总需求方程为:y=96.3+14.8/P„„„„„„„„(2分)
(2)将P=4代入总需求方程,得GDP=100„„„„„„„„(1分)再将100代入IS或者LM方程,得出利率r=4%„„„„„„„„(1分)
4.(1)某经济社会三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0%、12%和15%,为了使每年的实际利率为4%,那么三年的名义利率应分别为多少?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是多少?(有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名义利率为10%,而实际利率仅为5%,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多少?(本小题6分)
4.解:(1)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每年的名义利率分别为14%、16%、19%„„„„„„„„(3分)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为16.3%„„„„„„„„(1分)(2)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所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5%(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b)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C.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c)。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B.增加,同时消费提高; 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
4.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
A.is,L>M; C.i>s,L
6.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IS曲线将(c)。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7.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b)。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8.(a)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A.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 B.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 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9.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10.经济周期的实质是(d)。A.失业率的波动; B.利息率的波动; C.价格水平的波动; D.国民收入的波动
四、判断命题的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GDP的变化取决于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GDP的基期价格。(f)2.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会使均衡产出增加。(f)3.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f)
4.中央银行大量卖出政府债券会使利率上升、产出下降。(t)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刺激投资需求,推动国民产出增长。(f)6.一般来讲,相对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t)7.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f)8.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都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f)
9.如果宏观经济的均衡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之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t)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失业率的下降。(f)
第四篇:土地经济学ppt总结
第一章 导论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二、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位置固定性 2.面积有限性 3.质量差异性4.功能永久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供给的稀缺性2.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3.报酬递减的可能性4.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抽象思维方法
(二)系统分析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如果是开发性或基建性投入,则分别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
土地分区利用
区位: 客观物体分布的地区和地点
区位理论
则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区位理论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 农业区位理论
标志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发表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后人简称为《孤立国》)。杜能在这部著作里,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2 工业区位论
韦伯(W.Weber)的《论工业的区位》的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
城市区位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Ohristaller)又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 Losch)从市场区位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城
市问题,杜能-----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圈
杜能的《孤立国》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阐述了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 基本结论
在距城市最近的郊区,可以生产易腐烂的、不适宜长途运输或者是重量大、单位重量价值低的产品。距市场远一些的企业就应种植单位重量价值较大的产品,并相应降低生产资料和劳动费用,结果,随着到消费地距离的增加,土地经营逐渐粗放;相反,距城市最近的郊区,经营集约度最高。
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呈圈层变化的。围绕城市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被后人称作“杜能圈”,其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下:(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甜菜等;(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4)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圃制;(6)第六圈放牧等。
从经济实质上看,杜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在这里,区位级差地租可以解释为土地的区位价格,它与需求之间是正相关的。这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依据.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的,寻求的是在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最佳分布点。韦伯在其区位理论中运用了“区位因素”的概念。
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理点能对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因素。根据区位因素的特性,可分为:
(1)自然—技术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气候、劳动力技术水平等;
(2)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居民的消费水平与习惯、利息率的地区差异等。
韦伯在研究区位论时,排除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认为只要考虑到原材料、劳动力和运费就足够了。至于原材料费用及其他区位差异,可纳入运费之中,价格贵一些的原材料可以理解为运输距离远些。这样,工业的区位选择仅涉及两个因素: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运输费用差异的产生,除了运输距离外,就是原材料的性质,而后者往往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决定性的意义,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上述特点,韦伯设计了原材料系数公式,原材料系数=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韦伯就此公式阐明了三个基本原则。
(1)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产品的中心消费区。适于这一条件的工业,其所用物质大都是随地物质,如制冰厂、酒厂、汽水等饮料厂,及砖瓦、水泥厂等.(2)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地方性原材料产区,属于这一类的产业有金属冶炼业、食品加工业等。(3)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的物质与运出的产品重量相等,工厂可选择在原材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区之间任何一点。2.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从城市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被后人概括为“中心地理论”,即城市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的“等级规模”学说,被克里斯塔勒形象地概括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的六边形模型
任何一个确定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某一级产品或提供的某级水平的服务,都有大致确定的经济距离和能达到的范围。中心地的规模与其所影响区域的大小、人口规模,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个环节而建立起相关关系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
克里斯塔勒分析了城市等级的形成,同时指出:城市对其周围地区承担的各种服务职能,理论上必须最接近所属地区的地点。
由此他从几何上推导出,这些地点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位于六角形服务区域的中央,这样,就形成了他的六边形的城市空间分布模型。
市场区位论 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分析。他从工业配置要寻求最大市场的角度,得出了与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模型相似的六边形区位模型。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是通过对整个企业体系的考察,从总体均衡的角度揭示整个系统的建立问题。他更把生产区位与市场结合起来,以利润来判明企业配置方向,并且把利润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起来。他还从市场区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区域集聚和点集聚的问题,从理论上剖析了经济区形成的内部机制。5 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与古典区位论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具有“综合”、“整体”和“动态”的特点
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1)区位理论从单个经济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2)从抽象的纯理论的模型推导,转为力求接近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建立在实践中应用的模型,为实际的决策提供依据。
(3)区位决策的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以外,还加进了范围更加广泛的第三产业(4)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区位论提出挑战。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区位论的研究条件和范围,为区位论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软资源(非实物资源)的要求,和一般意义上的工业生产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区位论的研究内容。(5)数学模型的广泛建立、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用、遥感技术的应用等,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城市各业用地的区位过程特点 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3.居住用地的区位特点 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一)地域分异原则
(二)区位利用原则
(三)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四)系统综合原则
一、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以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作为分析手段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R=Y(P-C)式中:R——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 Y——单位面积产量;
P——单位农产品在其产地的收购价格;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公式本身说明,在决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时,考虑的是如何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的纯收益,而不仅是其中的级差地租
农业地区专业化(单一功能区)
要从宏观上因地制宜地确定一个国家或较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地区农业分工体系,从宏观上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向。从宏观上确定农业地区专业方向所依据的是比较利益原则。
城市土地分区利用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
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5.改变土地用途,要付出巨大代价 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1.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2.城市是工业、商业、科教文化事业等的中心3.城市土地是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4.城市承接及转运功能的发挥,是其土地利用具体功能的体现5.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的基础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
(一)圈层布局设想
(二)三维布局设想(三)扇形布局设想(四)多核心布局设想(五)多中心布局设想 第四章 土地集约利用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收益的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打上时代的烙印。在工业化初期,人类将注意力放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上,很少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城镇土地利用方面一味地追求土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在后工业化时代,土地利用的目标不再是经济效益至上,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也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惟一目标。
土地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的来讲,南方土地的建筑密度大于北方,原因是南方的住宅对光照要求不强;北方则相反,为了使每个居住单元要都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阳光,建筑物的间距必然要大于南方。
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
土地集约利用形式
资本集约型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 劳动集约型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
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
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
相对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反之,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劳动集约型。
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肥力,农业土地生产农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农业土地的客观属性。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的经济肥力。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对土地肥力的研究,马克思具有独到的见解。
土壤的化学结构,既指土地耕种前的化学结构,也指耕种后的化学结构。
人工肥力与人的劳动能力也不同。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的状态,这里指的是农业可以立即利用土地自然肥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和土地的化学结构及其他自然属性一样,是土地的所谓自然肥力的要素”。
“报酬”定义为“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
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区别: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只需研究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的报酬就可以了, 商品经济条件下,除了要研究物质形态的报酬外,还需要研究价值形态和价格形态 的报酬。
报酬(实物形态)=产出的实物量/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
实物形态的报酬含义是:一定数量的实物产品,是由变动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共同决 定的。一方面,它们与各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公式中未反映出来的 但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其他生产要素有关。
从一定的生产过程来看,实物形态的报酬符合“报酬递减规律”。但从人类的生产历
史来看,则符合“报酬递增规律”,即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
报酬(价值形态)=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
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把劳动力作为变动要素,一般来讲,其报酬是递增的,而其他(如肥料)不变资本类的变动生产要素的报酬则是不变的。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如果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比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得快,则农业中变动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增加的;反之,则是下降的。3 价值形态的报酬,我们在抽象地分析问题时,可以采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采用此
报酬(价格形态)=产出物的价值(或货币额)/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
(或货币额)
即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要素和产出物的单价都是一定的,故价格形态的报酬也遵循“报酬递减规律”。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粮食越来越紧张,故其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的价格会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所以,价格形态的报酬也是递增的。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阁首先提出了“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在其1900年出版的《财富的分配》一书中把生产中的要素分为不变类和可变类,而可变类只是一种(这样便于分析问题 现代西方经济学已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扩大到一切生产事业和消费活动的几乎无所不包的领域,而统称为“报酬(收益)递减规律
四、几点启示 “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而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而是就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因投入变动要素(如劳动力)的数量不同,而导致的总产出量和变动要素的边际产量不同。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它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5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就提高了。土地单产的提高,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土地肥力的提高。从近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由于生物技术革命培育出了光合能力强、耐瘠能力高的新品种。况且,这些也不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之列。当然,也就不能用这些科技成果来批驳“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了。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1 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Y——产量;
f——函数关系; Xi——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
Y=Φ(Xi)2 见书93页图
(1)当生产要素X在从零增加到A点这段区域内,边际产量递增,直至达到最高点I;总产量也递增,直至达到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两条曲线都是上凹的;平均产量虽然也平缓增加,但未达到最高点
(2)当投入的生产要素从A点继续增加至B点时,边际产量递减,其曲线下凹,并向下延伸;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曲线下凹但仍向上延伸。当投入量增加到 B点时,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
B点可通过M PP=APP求出,即通过
求得。不过这一点没有实际意义。
(3)当投入量从B点继续增加至C点时,平均产量开始递减,但其数值高于边际产量(在B点之前,平均产量虽然也增加,但其绝对值小于边际产量),即APP>MPP。当投入量增至C点时,边际产量减至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H。用数学式表示为: 第四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一、正确认识投入
二、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农用地的集约度 第五章
土地规模利用 土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一)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不经济
(二)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一)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二)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三)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四)消费的多样性
(五)公共产品的存在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不仅决定着自己的经济效益,还给活动以外的第三者或者社会带来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提高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是外部经济;相反,如果这种影响降低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是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问题“内部化”。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 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
(一)经济动因
1.缩小收入差距 2.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与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二)扩大规模经营的条件
1.非农产业发达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并不容易,因为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它具有以下特性:
(一)地区性
(二)动态性
(三)层次性
(四)适应性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一)家庭经营型 1.种植业专业户 2.家庭农场 3.农户联合经营
(二)集体经营型 1.村办集体农场 2.厂办农业车间3.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三)企业经营型
(四)规模服务型
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
我国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重点是在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通过农户之间的土地转包,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和集中。地租的概念和分类
第十五章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1 土地的自然供给及其制约因素
土地中自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叫做土地的自然供给。
土地的自然供给受下列因素的制约:(1)具有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2)具有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3)具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4)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其他资源;(5)具有最基本的交通条件。
2土地经济供给的含义
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有效供给。
土地的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 3.社会需求 4.产品价格 5.土地开发利用计划 6.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
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2.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 4.调整消费结构 5.利用新技术 6.保护土地资源
一、农业用地需求
对中国来说,现在对土地的需求第一位的就是耕地,在满足了人们对耕地的需求之外,才可言及其他。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土地生产率、国民经济状况等。人类对林地的需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木材的需求。二是森林的生态功能。
草地在人类的生活中也不可忽视。
二、非农业用地需求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三、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影响;经济发展包括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前者将引起土地需求总量的扩大,后者导致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一、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
二、土地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一)耕地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二)非农建设用地的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正确利用地价杠杆调控土地供求
(一)在地价上涨时,要分析地价上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在地价下降时,则必须减少土地供应量
(三)政府每年制定土地供应计划时,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土地供应量:一是当地对各类房屋的有效需求;二是可能吸引来的投资数量
(四)政府每次出让的土地面积宜小不宜大
(五)对旧城改造项目实行优惠政策
第十六章
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把资本主义地租按其形成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地租的产生与发展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由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奴隶制地租。封建制地租。资本主义地租。社会主义地租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1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地租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的错误观点,肯定地租的本质是土地经济关系的体现。马克思明确指出:“租来自社会,而不是来自土壤”。2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地租造成产品价格上涨的错误看法。马克思指出:“产品价格昂贵不是地租的原因,相反地地租倒是产品价格昂贵的原因。”3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级差地租产生于土地自然差异的错误观点,指出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经营垄断,土地质量差异仅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4批判了西方经济学否定绝对地租的错误观点,阐明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区别,明确指出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地租的分析是以农业地租为典型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2在任何情况下,用于农业的土地(首先是耕地),其肥力和位置总是有差别的。农业工人在不同肥力或位置的土地上耕种,其劳动生产率必然有差别。在较优土地上产量高,产品个别生产价格较低;相反,在劣等土地上,产量低,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相对较高。然而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同样产品在市场上是按同一价格销售的。
3由于土地面积有限,特别是优、中等地面积有限,仅仅把优、中等地投入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因而劣等地也必然要投入农业生产。如果农业产品也像工业品一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市场调节价格(社会生产价格),那么,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得不到平均利润,最终就要退出农业经营。、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 的关系
1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虽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二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在二者的关系上,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不仅从历史上来说,而且就级差地租Ⅱ在任何一个一定时期内的运动来说,都是级差地租Ⅰ。”2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还存着大量未耕土地,农业劳动尚以手工操作为主,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农业经营方式是粗放式的,与此相适应的地租形式是级差地租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和工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可耕地绝大部分已被开垦利用,加之农业科技日益发展,农业资本越来越集中,因而集约化经营方式普遍发展起来,与集约化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地租形式是级差地租Ⅱ。3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在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并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仍然由劣等地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这就是说,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是以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为前提的。不论从历史发展看,还是从一定时期地租运动来看,级差地租Ⅰ都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最坏的耕地也有级差地租的原因: 1.是由于在较好的耕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降低造成的。当在较好的土地上追加投资其劳动生产率降低到最坏耕地以下时,而新追加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又为社会所需要,其个别生产价格就代替了原来最坏耕地上的个别生产价格而成为社会生产价格。这样,最坏耕地上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新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就会转化为级差地租。
2.由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有更坏的耕地投入耕作,其个别生产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因而原来最坏耕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这个新的社会生产价格,从而形成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3.在最坏耕地上追加投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产生级差地租。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另一种是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最坏耕地本身产生级差地租
(一)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和原因
1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2既然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绝对地租,而在正常情况下农业资本家只能用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来缴纳绝对地租,那么,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是从哪里来的呢?3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马克思首先排除了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加价或是对农业工人工资扣除的可能性。他认为对绝对地租来源和原因的说明,必须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必须是在产品价值内形成绝对地租,即必须说明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可能性4为了在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首先对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产生作了分析。当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较为发达的阶段以后,由于资本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和竞争出现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即一定量的资本无论投入到哪个部门,都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而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形成的新价格,马克思称为“生产价格”。此后,新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再是围绕价值摆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摆动5接着,马克思又对不同产业部门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做了分析。马克思指出:“如果一个生产部门中的资本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也就是说,如果该资本中投在工资上的可变部分,和投在物质劳动条件上的不变部分的比率,大于社会平均资本中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比率,那么,它的产品的价值就必然会高于它的生产价格。”6这就是说,凡是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相同的投资可以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剥削率相等时,将会比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榨取较多的剩余价值,因而其产品价值就高于生产价格。7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期,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一般落后于工业,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品的价值就与生产价格之间形成一个差额,正是这个差额形成了绝对地租。所以,绝对地租的来源就是农业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8从表16—5可见,在工业中尽管几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利润率和价值不同,但经过竞争和资本的流动形成了相同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即20% 的平均利润率和120元的生产价格。而在农业部门中,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60c+40v,其剩余价值为40元,商品价值为140元,比社会生产价格120元多20元。如农产品按价值140元出售,农业资本家就能多得20元的超额利润,作为绝对地租转归土地所有者 9
9农产品为什么能够按价值出卖,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卖呢?即为什么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能够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而不参加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呢?
这是因为,虽然在工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如食品加工业)的商品价值也高于生产价格,如果按照价值出卖,也能获得超额利润,但由于工业部门的竞争和资本流动,使这种超额利润在利润平均化过程中逐步消失了
10然而,在资本主义农业中,由于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成为其他部门向农业转移资本的一个障碍,如果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资本就不能转向农业部门,即使最劣等的土地也是这样。马克思说:“十分简单:一定的人们对土地、矿山和水域等的私有权,使他们能够攫取、拦截和扣留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即这个特殊投资领域的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超过利润(平均利润,由一般利润率决定的利润)的余额,并且阻止这个余额进入形成一般利润率的总过程。”
11可见,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条件,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使超额利润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1.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及其实现程度2.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对水平3.绝对地租量还取决于农业投资的总量 国家分配和调节级差地租的形式: 1.价格2.税收 3.收费 4.财政与信贷 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的具体形式
在中国,由于土地“两权”分离状况的差异,因而绝对地租具有不同的形式,反映着不同的土地关系。
(1)国有土地出让(或出租)给国营企事业单位或非国营单位、企业或个人使用,采取土地出让金(或租金)的形式,向国家缴纳地租(包括绝对地租),所反映的是国家与国营企业单位及非国营企业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土地出让(或租赁)关系。(2)集体所有土地出租给国营企事业单位使用,由国营企事业单位向集体支付租金(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集体土地所有者与国营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土地租赁关系。(3)国营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土地转让费(包括地租和土地投资利息等)形式支付地租。反映的是在国有土地上,国营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经济关系。(4)集体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以租金的形式支付地租。反映的是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各集体单位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租赁关系。(5)集体土地承包(或租赁)给农户经营使用,集体以“提留”、“土地承包费”、“土地租赁费”等形式收取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在集体土地上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租赁关系。(6)农户之间的土地转包,以土地转包费(包括绝对地租)等形式进行补偿,反映的是集体所有土地上农户之间互相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租赁关系。(7)在经济特区或开放城市,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使用中国国家土地,以土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形式支付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在国有土地上,国家与外商之间的土地出让与租赁关系。
城市地租的特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概括了建筑地段(相当于城市建设用地)地租的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土地位置对级差地租的决定性影响;二是土地所有者对地租量的变化具有很大的被动性;三是垄断地租在许多情况下占有优势。
第十七章
地价理论及其应用地价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租和地价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1)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2)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3)土地租金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收入
土地价格的内涵:土地价格的本质内涵是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土地所有者转移地租的资本化价值 土地价格的特点
1.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2.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3.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4.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5.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一)一般因素 1.经济发展状况 2.财税体制 3.相关政策 4.城市规划 5.城镇化速度 6.土地资源禀赋 7.土地产权状况(二)区域因素 1.区段位置 2.基础设施条件 3.规划限制 4.环境质量(三)个别因素 指宗地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对宗地地价有影响的因素。如宗地面积、位置、形状、临街宽度、宗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状况及规划条件、土壤肥力和地质条件等。
土地价格评估是指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土地评估目的,遵循科学的土地估价原则、程序与方法,对土地市场价格的测定。
土地价格评估的目的和作用(一)有助于土地交易的顺利进行(二)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三)有助于土地市场的完善(四)有助于土地市场管理
地价评估的原则(一)公平原则(二)最有效利用原则(三)替代原则(四)预期收益原则(五)供需原则 地价评估的基本方法
土地价格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路线价法
第五篇:土地经济学课堂演讲稿
土地资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
一、基本概念
讲到土地集约利用,首先要知道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是指:
1(地理学)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
2(资源学)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开发程度
2.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效益
(三)土地利用规划
(四)土地开发
(五)土地保护
由于土地的有限性,要求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怎么样最大化呢?这就涉及到土地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实质上是研究土地投入产出的关系,即以在土地上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产出,其内涵扩展包括以下含义:
1、土地地块集约利用,它是指区域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集约化利用。
2、土地类型集约利用,它是指区域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集约化利用。
3、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根据有限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土地经济、生态、适用性)和社会属性(市场供求关系、城市发展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
对各种土地类型集约高效利用的同时,要在区域土地利用合理性结构条件下实现区域土地的最大产出和土地利用效益,达到区域土地集约利用。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看是集约与否,这就引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其中集约度是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之一,它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投入,可以用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指标来衡量。但并不是集约度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投入越多产出就会越多,但这涉及到一个土地报酬递减律,它是指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报酬增量(边际报酬)终将出现减少,及至负增长的普遍现象。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17世纪中叶的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
图1-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示意图
Fig.1-1 The Law of the Land Remuneration Deceasing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优化土地利用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方式的基本依据,土地收益的递增或递减取决于投入资源要素和土地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当两者比例得当时,土地收益就会增加,相反则会下降,要使土地产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最大收益,就需要了解和研究土地报酬规律的作用,合理组织集约经营,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还有很多,我们在下面将会提到。
这里要注意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不同:规模利用是指其它条件不变,各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增加或减少,所带来产量的变化。而集约利用则是研究某特定地块上的所投资本和劳动数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看一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分类:
土地集约利用分为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农业土地集约利用:
实现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有: 1)提高复种指数 2)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4)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1)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2)推进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土地以减少低效利用 3)整合工业园区,发挥集聚效应以提高用地效率 4)强化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土地以促进集约用地
二、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对土地集约利用规律的研究,最早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通过对城市周围农业土地利用类 型的空间分布研究,杜能提出同心圆布局原理,并认为农业土地利用的合理集约度,按土地区位地租高低即距离市场远近配置,将区位与土地利用合理集约度研究结合在一起。随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和赖特广亩的城市论等有关城市规划理论也都被引入到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相关领域。
国外在城市规划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研究中几乎都将土地集约利用作为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制度等作用机理,探索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律。从而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1991年美国城市规划协会(APA)提出新一代的规划法规研究,1999年研究完成“精明地增长的城市规划立法指南”,2000年,APA又出版了该指南的使用手册,到2002年底,美国已经有14个州全部或部分采用了“精明地增长的城市规划立法指南”的建议,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英国提出发展“紧凑型城市”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型措施来防止土地的低效和无效利用等等。
目前国内常青等人以深圳市为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将全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集约利用、集约/适度利用、适度/低度利用及低度利用四类;陈玩菊等以整个广东省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998—2005年以来21个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单元分为高度集约、中度集约、一般集约及粗放四类,还有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总的来说研究方法以人工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最为常见。
下面我以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为例来介绍
我国国土资源部统计数字表明,1990年到2004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由近1.3万km2扩大到近3.4万km2;同期,41个特大城市主城区用地规模平均增长超过50%;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达到2.28,大大高于1.12的合理水平。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建设用地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仅靠新增用地来发展经济会对我国耕地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明确提出在我国“实行强化集约用地政策”[2];2007年6月25日全国第17个“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也设立为“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坚守耕地红线”,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提出了集约利用在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设用地是城市用地主要部分它的集约利用势在必行。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建设用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需要。对建设用地进行集约利用首先要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不能只看它的集约度,要构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选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集约利用限制指标、集约度程度指标、投入程度指标和土地利用效益指标等四方面筛选。
实例:下面是山东省临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例子.1)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的获取
这里选用了4个方面的8个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临沂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2)临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对于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RS、GIS技术评价法、理想值修正模型等。这些方法指标体系错综复杂,计算过程庞大。这里采用平均值法来评价临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能够反映出临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水平。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临沂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正增长(当指标越大越好时):Dij=Mij/Ni 负增长(当指标越小越好时):Dij=Ni/Mij 区间值(当指标在区间最好时): Mij∈﹛Ni1,Ni2﹜时Dij=1 Mij﹤Ni1时Dij=Mij/Ni Mij﹥Ni2时Dij=Ni/Mij
式中:Dij为第j个城市第i项指标因子的评价得分值;Mij为第j个城市第i项指标因子的实际值;Ni为第i项指标因子的目标值。当实际值Mij达到甚至超过目标值Ni时,以满分1计入。当合理值为区间值时,以区间值的平均值为标准进行计算。
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
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见表3。临沂市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0.7001,仅比东营市与菏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标准(表4[9]),临沂市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处于Ⅲ级,城市土地利用处于中等水平,基本集约利用土地。
在城市集约利用评价中,与其他5个城市相比较,临沂市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地均GDP得分的排名在青岛、济南之后,位居第三,这与临沂市综合得分排名相吻合,说明在产出方面临沂市能较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生产力,经济效益较好。但是,临沂市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地均GDP分别仅达到合理值的0.4481、0.4007,说明临沂市土地利用潜力还可以挖掘,土地产出效率有待于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临沂市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人均道路面积指标得分为0.6235,排在济南之后,位居第二,说明临沂市的交通道路系统还是比较完善的。另外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得分为0.9000、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得分为0.9500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得分为0.9648,这些指标得分都很高,并且也都是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利因素。这说明临沂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限制因素比较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很大。
随着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深入和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定量和多种方法的综合提供了可能,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也会随之改进,从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