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标准规范应用手册

时间:2019-05-13 10:5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标准规范应用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标准规范应用手册》。

第一篇: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标准规范应用手册

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

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标准规范应用手册 详细目录

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 第一篇 地勘与地灾资质管理 第一章 地勘资质管理办法 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办法 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工作规程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 第二章 地灾资质管理办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第二篇 地质勘查项目工作管理办法与依据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管理工作纲要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立项暂行规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报告暂行制度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统计报表制度(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总体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审查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原始资料检查暂行规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委托承包办法(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合同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监督审查暂行办法 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暂行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审计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资质要求暂行规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建立质量体系的原则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质量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管理总则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监督办法(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质量事故查处暂行规定 第三篇 地质勘查安全预案管理

第一章 地质调查作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第二章 陆地地质调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三章 航空地质调查作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四章 海洋地质调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四篇 地调勘查数据管理工作指南与标准

1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04一01)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DD2004一02)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DD2004一04)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要求(DD2005—01)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DD2005—02)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DD2005-03)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 矿产地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 固体矿产钻孔数据库工作指南 自然重砂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 第五篇 地质勘查管理法规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 第六篇 地质矿产勘查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002)

铜、铝、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第七篇 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D2006—01)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DD2006一02)岩矿石物性调查规程(DD2006一03)古地磁测试技术要求(DD2006一04)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DD2006一05)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DD2006—06)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标准(DD2006—07)第八篇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102I9—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170220—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17022—200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10222—2006)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0000)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

第二篇:地质勘查资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勘查单位加大了企业化管理的倾向。同时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使得一些单位在勘查资质上动起了歪主意,因此加强单位的资质管理有着净化市场等方面的主要作用,本文从规范地勘单位的市场行为,实现国家和行业的要求,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探讨了这种资质管理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今后资质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质勘查;资质;市场;管理

一、引言

地质勘查进一步查明当地地质结构,服务于矿山开采、建筑施工等基础上资源的行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地质勘查行业引入了市场竞争的机制,实现了企业化的经营管理的模式,同时针对地质勘查的难度等级进行有效区分,将具有不同勘查能力的单位归为不同的等级,将不同勘查能力的单位进行有效归类,即实现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管理,这是十分必要和有实际意义的。

二、有效规范地质勘查市场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各种人才的职称、从业资格等都是出现挂靠,这已经成为了这一个市场,有一些人专门以介绍挂靠为自己的职业,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地质勘查企业在资格上的弄虚作假,可能一些企业为了竞标一些勘查项目任务,而自己的资质差一些,就从市场上租几个挂靠的,提高自己单位的软实力,这也是现代国家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原因。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管理就是从正面抑制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因为没有资质的单位一旦得到相关的勘查项目之后,他们自己完成不了,同时将其中的一些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再转包给一些其他勘查单位,这种勘查单位在执行勘查任务的时候必要偷工减料,降低勘查环节,出具的勘查报告也就一定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不能达到更多的勘查效果。这就需要在地质勘查单位之间形成一种诚实守信的企业竞争机制,不断肃清行业竞争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只有地质勘查单位都认为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行不通的,老老实实申报自己的勘查资质,是对业主方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三、实现国家和行业的要求

规范现代市场中地质勘查单位在自己资质管理上的严肃性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首先,地质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自身要求。地质勘查任务需要有严谨的实地勘测,复杂多变的科学计算,逻辑严谨的准确论述,这一系列工作就需要具有较强工作责任感、勘查实践经验等专业人才胜任,同时这种野外的地质勘查任务还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具备野外工作的丰富经验,这样才能实现对地质勘查任务的有效完成。其次,地质勘查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法规。这些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进一步提出了从事地质勘查的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才能进行这一领域的工作。例如2008年实施的《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之前的相比就设计了更为严格的条款。第一,实现对甲级资质勘查单位的政府审查力度,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程序,除了重要的勘查任务,例如航空地质调查等资格是由国务院等政府主管部门审批之外,剩下的只能由国土部门审批管理。第二,就是要求勘查单位必须在自己资质范围之内进行勘察工作,第三,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省、市、县四个等级的国土部门对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具有管理职责,需要在自己的管理范围之内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规范。第四,新的法规进一步加大了对出现资质造假的行为的惩处力度,实施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同时也明确了在国家工作人员在这一造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一并追究[1]。

四、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自身的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企业需要长期发展,需要在人才队伍、基础设施设备等方面构建自己的发展步骤,稳步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对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进行有效审核的管理对勘查单位自身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首先,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构建自己的人才队伍。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一个具有相互协作,高层次的人才团队可以实现勘查企业的有效发展。加强对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管理,可以进一步倒逼单位在构建自己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工作力度,企业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实现对单位员工的培训,实现他们的业务能力提升,同时招聘更多高层次的人才,充实自己的企业队伍,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氛围,为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做足功夫。其次,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优化自己的服务水平[2]。现在的主要勘查问题在于一些单位对勘查任务完成的不彻底,没有达到最终的勘查效果。这与勘查单位的人员素养有着一定的关系,他们缺少服务业主方的意识,对勘查工作责任心不足是造成勘查业主方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这种强化地质勘查单位资质管理也就是为了进一步构建现代企业发展的更优平台,即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最后,优化地质勘查单位的良好形象。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诚实守信的企业信念,这种诚实守信就是勘查单位在自己的服务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质量、构建自己的勘查精湛程度,满足业主方全方位的要求,也是对自己资质的一种充分体现,更好地实现市场对自己勘查资质的肯定和认可。久而久之,这种优化的单位形象就可以成为一个企业发展的良好名片,是一个口口相传的活广告,提升了企业发展的品牌效应,实现企业的有序发展。这种高效率的勘查任务完成情况,在政府部门的管理过程中,体现了一个优化单位形象的作用,树立企业在政府中的形象。

五、结语

勘查工作是矿产开采、建筑施工、重大水利项目等实施的前提,强化勘查单位的资质管理,将勘查单位真实实力展示出来,供相关的项目勘查需要,是保证勘查任务完成的基础。勘查单位的资质管理需要从政府、社会监督等多个层面加强,才能实现更加有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宸.地质勘查资质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未来选择[J].国土资源导刊,2014,32(11):141-142.[2]周鑫,王志刚,刘海明等.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矿业,2011,19(09):187-188.

第三篇:浅析地质勘查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

浅析地质勘查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

[摘要]文章通过对地勘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匮乏及储备不足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加强人才开发与管理的五个方面相应对策: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切实落实人才发展措施、高度重视人才流失问题、加强人才的安奎政策等。

[关键词]地勘单位;人才开发;管理

[作者简介]黄健芬,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人事劳动处主任科员,经济师,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6-0081-0002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由于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体制不顺、活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问题已严重地阻碍了地勘单位经济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对地勘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匮乏及储备不足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加强人才开发与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匮乏及储备不足的成因

(一)人才观念落后

全国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从1999年起实行属地化管理,当时地勘费拨款严重不足,要求地勘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虽然许多地勘单位已在寻求创新经营之路,但是单位主要管理者的人才观念普遍落后,缺乏动态的人才观和用人之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主要把人才需求的目标锁定在资源稀少的“高层次人才”上,只求向社会招聘,对单位原有完全可以胜任专业工作需求的人才“视而不见”;第二,追求人才引进的“短、平、快”效果,认为一旦聘用了某人,某人便能立即给单位带来可见的效益,而不考虑人才发挥其才干的缓冲期。若引进的人才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单位习惯采取长期忽视或引导其调离。从而造成单位内现有人才人人自危、各思出路;而对向外招聘的人才又抬高条件,一旦不满足则避而不进。

(二)行业吸引力低下

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势头,会直接影响人才招募难易和人力资源储备。人才十分重视人力付出的现阶段目标收入和自身长远规划的能否实现,没有吸引力的行业,他不会轻易选择加入;即使加入了,一旦他否定了这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前景,也会很快与企业一刀两断。长期以来。地质勘查行业属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性质也严重制约了行业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三)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地勘事业单位长期为国家全额拨款,“吃皇粮”历史悠久,地勘队伍中也有不少优秀的经营者,但从整个行业看其管理水平并不高。比如:经营决策缺乏民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单位内部管理制度随意性较大或是不严格执行;职能部门不健全,或者部门健全但也发挥不了作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占有很大比重,地勘单位内部人员结构较单一,专业人才为行业高校毕业后到地勘单位工作,技术工人大部分是子承父业。因此,安排在单位的高级职位的人员大多数是有较大关系的人,致使地勘单位人事工作常常感到难以行使职权,无法发挥作用。

(四)激励机制单一。人才缺少成长机制

地勘事业单位由于受国家政策、单位规模、领导素质、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激励机制、成长机制和手段上与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重视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认为只要按照事业单位各项政策发给工资,人才就可以留住;只注重人才的短期激励,对建立年休假制、在职后续教育、提供住房等长期激励手段不重视;在物质激励手段上缺乏系统性和多样性,还停留在“吃大锅饭”阶段。

(五)领导层的人格魅力不够

在地质勘查单位中,受过正规的、高层次的教育,具备现代管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领导比例已越来越高,但具备人格魅力者还不多,没有远大理想、不学无术、趾高气扬、不关心下属、傲慢自大、听不进逆耳忠言的,不在少数。领导层缺乏人格魅力,不能对人才形成一种超物质的吸引力,也不能长久地形成以地勘事业长期发展为目标的紧密人才层,当专业人才认为自己与单位领导在思想、理想等方面无法交流和沟通时,人才流失就是早晚的事了。

二、加强地勘事业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地勘事业单位人事人才工作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的人才工作格局。因此,地勘单位人事部门应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发挥出来。充分协调好各类人才的利益关系,既要大力引进区域外人才,又要保护好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既要发挥高级人才的领军地位,又要重视一般人才的基础性地位;既要满足优秀人才的合理要求,又要关心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

切实引入“人力资本”观念,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激情,把高级专技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意愿、力量、智慧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的一个整体来推动地勘单位经济发展;大胆探索创新,收集信息,开发新技术。

建立激励人才和广揽人才的新机制。继续深化地勘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改革制度,按照分类、搞活的原则,进一步转换工资分配机制,制定多种形式的分配办法,构建薪酬管理机制,实现报酬激励,对野外地质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政策。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实现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和双向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实行聘用制,通过科学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任。建立不拘一格、广揽人才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宽各类人才的培训、选拔、使用,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科研环境。把握好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三个环节,使人事人才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人才引进主要以招收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及调入紧缺技术人才为主。

加强组织人事干部能力建设,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积极探索符合单位实际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首先要抓好组织人事部门自身的建设,高标准、严管理、重教育,引导组织人事干部树立对党忠诚、甘为人梯、公道正派、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平等待人、热情服务。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行为规范,真正做到用制度管理,按程序、政策办事。

(二)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人才资源开发

在地勘单位人事管理中开发人才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二是继续教育。首先在校教育方面,应加大教育投资模式的转变力度,我们主要通过学校和单位、个人的投资,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其次,加快教学计划的结构性调整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还需制定人才的再培训计划和终身培养制,使之做到科技的不断革新和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因此,应构建一个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主动响应创新潮流的教育和培训网络体系。这样既提高了人才的技能水平,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推动了地勘单位

经济的高效运行。

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把职工教育工作纳入地勘单位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培训目标。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加大地勘企业化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企业化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化经营地勘单位的创新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为地勘事业单位深化改革作充分的准备。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选拔高层次专业技术骨干、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学历和年龄结构;盘活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地勘和产业一线流动,促使专业技术人才在地勘单位和各产业间的分布更趋于合理。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按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增进实际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加大紧缺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切实落实人才发展措施

建立适应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人事人才管理模式。地勘单位必须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人才结构的调整,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单位人才分类管理和人才整体开发,建立健全适合不同层面人才特点的人才分类管理体制,重点抓好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推进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把报酬与实际贡献和单位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实现全局人才资源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

开展建设地勘行业人才小高地,聚集高层次人才,打造地勘单位人才品牌。主要以省级地勘局为单位建设本行业的人才小高地,攻坚地勘行业中地质勘查与科研、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等学科技术难题,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聚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来推进地勘单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这个平台造就一支人才相对密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能促进地勘单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四)高度重视人才流失问题,加强人才的安全政策

人才流失对地勘单位经济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人才流失势必造成地勘单位人员技术结构的失衡,甚至会造成地勘单位因专业人才匮乏形不成规模,削弱市场竞争力。同时,人才流失会浮动人心,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及单位队伍的稳定性。

加强人才安全政策。一是自行培养人才。主要途径有:委以重任,敢压担子。把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放到重要岗位,施加压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其早日成才。送出深造,继续教育。选送优秀人才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深造,更新知识,强化新科技、新方法、新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学成后更好地为单位效劳。二是以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能发挥积极性的工作氛围、高薪舒适的工作条件等方式吸引人才。三是使用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以适度的物质待遇引才、聚才等。

第四篇: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2011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2011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10-10

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在京各地质勘查单位:

为切实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证地质勘查质量,根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20号令)(以下简称《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4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勘查单位从事地质勘查活动业务范围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6号)(以下简称《规定》)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我局将开展全市2011地质勘查资质监督检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监督检查对象

我市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地质勘查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不含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单位,下同),包括单位住所在我市境内的已取得各类别等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

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

(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是否已取得,是否在有效期内。《条例》明确规定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二)资质能力是否与所取得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条件相符合。申报时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较,勘查技术人员是否有增减情况,增减的原因;勘查仪器设备有无变化情况,变化的原因。被抽查单位要准备相关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与职工签订的有效劳动合同、保险缴纳凭证、勘查仪器设备的购置发票等以备检查。

(三)有无不按照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行为。按照《规定》具有甲级资质的地勘单位可以从事本类别所有的地质勘查活动;具有乙级矿产(固体矿产、气体矿产、液体矿产,下同)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只能从事本类别详查阶段以下的矿产勘查工作,但在《办法》出台以前已经签订了勘查合同的项目除外(下同);具有丙级矿产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只能从事本类别普查阶段以下的矿产勘查工作。

(四)有无出具虚假地质勘查报告的行为。包括国土资源部和各省厅的地质勘查报告与地质勘查设计审查单位发现的、未发现的虚假地质勘查设计与报告。

(五)有无转包其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的行为。具有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从事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可以委托低一资质等级的地勘单位为其提供专业勘查技术服务;委托地质实验测试的,应当委托相同或以上地质实验测试资质等级的地勘单位承担。

(六)有无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行为。无论任何单位,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开展地质勘查活动。

(七)有无在委托方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前,为其进行矿产勘查活动的行为。委托方未取得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进行矿产勘查的,属于无证勘查,按照《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0号令)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勘查单位在委托方未取得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前,为其提供勘查活动的,依照《条例》第二十九条有关规定处理。

(八)是否按规定办理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变更、延续、补证、注销和重新申请手续。各单位在单位法人、法定代表人、住所变更;终止从事地质勘查活动;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等,按照《条例》第十四、十五、十七条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九)是否按规定如实报送地质勘查成果和地勘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地质勘查行业情况数据、地质勘查执业情况报告和北京市其他服务业年报。

(十)是否按规定按时汇交地质资料。

(十一)是否存在群众举报违法、违规行为或其它需要抽查检查的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

监督检查以抽查为主,抽查比例不少于我市具有地质勘查资质单位总数的25%,请各地勘单位做好被抽查到的准备工作(被抽查到地勘单位的名单和被检查的时间另行通知)。

四、监督检查原则

以《条例》为准绳,以《办法》为依据,严格地质勘查资质准入,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证地质勘查质量。

五、组织安排

(一)2011年11月15日前:各地勘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完成自查自评和总结工作,向市局提交《地质勘查单位执业情况报告》和自查自评工作总结报告(纸质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二)2011年12月20日前:市局组织分局对被抽查地勘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按照规定填写《地质勘查资质监督检查记录卡》。

(三)2012年1月15日前:市局在收集汇总各地勘单位《地质勘查单位执业情况报告》和自查自评工作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完成我市2011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工作报告的编写工作,并上报国土资源部。特此通知。

联系人:王 亮

电话:010-64409785

2011年10月8日

第五篇: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昆明·大讨论座谈会材料6: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

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12.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6]288号),加强行业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与协调,强化行业服务与管理的政策措施,提升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统一部署。探索建立中央财政地质勘查专项计划统一备案制度,加强中央财政地质专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国土资源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地质找矿联动机制,中央财政出资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实现征求所在区省级国土资源型主管部门意见,省级人民政府出资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事先向国土资源部备案。国土资预部和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省级国土资源规划确定整装勘查区,在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统一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二、严格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严格地质勘查市场准入,研究出台《地质勘查单位

从事勘查活动业务范围的规定》、《地质勘查资质电镀管理规定》等配套文件,科学合理界定不同级别地质勘查单位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范围,加大对地勘单位资质的监督管理力度。

三、家里组成地质师制度。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推进注册地质师制度的建立。探索个人荣誉和单位资质管理结合的机制。强化个人责任制,完善勘查市场,促进勘查质量的调高。

四、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要求,中央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地勘单位执业档案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地勘单位诚信执业信息,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安排地质勘查项目向诚信地勘单位倾斜的机制。推进地质勘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地质勘查质量管理,探索建立地质勘查质量监管制度。依托行业协会,开展地质勘查质量和成果评比,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形成全行业重视地质勘查质量的氛围。

五、健全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全面清理地质勘查的标准规范,加快推进标准规范的“立、改、废”工作。组织制定《国土资源标准化“十二五”规划》。建立地质调查预算标准的动态调整体系和制度,保证地质调查预算的科学、合理。制定商业性矿产勘查全成本取费标准,促进矿产勘查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研究制定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开展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行业发展方向。跟踪调研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动态,总结提炼能够切实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典型做法,形成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引导地勘单位根据本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推进地勘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七、积极推进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建设。会同相关部委,组织开展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的研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跟踪研究国内进展。积极推进矿业权股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试点探索,在我国建立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制度,拓宽矿产勘查融资渠道。

八、做好境外康城勘查服务与管理。会同财政部做好中央财政境外矿产勘查风险补贴专项的管理,会同商务部健全境外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备案制度。与其他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境外矿产勘查工作。建立境外地质矿产信息系统,提供境外地质矿产信息、矿业投资政策法规等服务。定期举办境外勘查信息发布与矿产勘查论坛。

九、加强行业信息交流。建立地勘行业基本情况通报网络直报系统、建立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半年报制度、完善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通报的编制,增强时效性,条信息服务能力。定期发布地质矿产信息。健全完善地质勘查行业中介组织。依托行业协会、学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行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组织开展地质勘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培训。完善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机关与地勘行业各单位磋商机制,定期举办全国地质看长夜座谈会,研讨行业重大问题,交流发展经验。

十、提升地质资料社会服务水平。完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文件。大力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加快推进地质资料的开发和服务,深入发掘地质资

料的服务方式和利用价值,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进一步提升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重点是为地质勘查行业提供优质服务。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切实为地质勘查行业做好服务,促进行业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下载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标准规范应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与管理工作法规及标准规范应用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