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母亲的呼唤
地球母亲的呼唤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生命,你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但是,你知道吗?地球母亲也很需要一个健健康康的生命。而她的生命却被我们人类一步步扼杀,摧残!你于心可忍!
今天晚上,我坐在窗前望着久已黯然的月色,无精打采的月亮阿姨告诉我,她的好朋友地球支撑不了这样沉重的压力,我何常不是呢?――今天早上,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在去学校的路上,马路两边的××工厂不是排放污水就是喷浓黑的烟。我不得不捂着鼻子和嘴巴。来到学校,但是有一间非法的打砖场在我们学校附近。那里冒着浓浓的烟,我们呛得直咳嗽。月亮阿姨,你能帮帮我们吗?你也不想你的好朋友就这样被人类摧残吧!啊,聪明的人类,不!你们是愚蠢的!你们在破坏自己的家园。
地球母亲的血液是我们陆地上清澈的河流,现在人类就是在她的血液上输送毒液;地球母亲的四肢是我们陆地上繁茂的树木,现在人类就是在砍伐“母亲”。如果你真的是铁石心肠,那你就在自己的身上开刀!地球母亲的生命就是人类的生命,两者是相互依存。人类,清醒吧!不要自相残杀啊!让我们手牵手,立即行动――拯救地球,重建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首先,我们培植多一些的新树苗,在每个角落里都应该种植树苗,增添绿化。(这可是我们给地球母亲的第一种补品与新绿衣服)(既然有新衣服,怎能够不给地球洗一个清新的澡呢?)我们就研制了一种新药品,放在水里就能够净化水里的杂质。还有,污水的排放也有一种新方法,污水经过净化机器的过滤,又变成纯净的自来水,又可以供应给我们的饮食,一举两得!那些浓烟通过特别处理,从地下道排放。还有马路边的一些垃圾站,苍蝇满天飞,臭气刺鼻。我们会建设压缩回收站,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过程就是把不可回收的垃圾压缩,压为一种饲料,给我们的农作物作肥料。把可回收的垃圾经过加工变成工艺品。
在不久的将来,我依然坐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月亮阿姨她对着我微笑,我也微笑着向她点点头。在睡梦中,我登上了黄河之巅,俯瞰蜿蜒的黄河,那就是地球母亲的微笑。在阳光的照耀下,是多么灿烂,多么雄伟,多么磅礴!地球母亲完全痊愈啦!还有山下的人们笑的乐开怀。
这不止是梦,只要我们携手共度难关,就一定会实现得!看,就在不远的那边。
第二篇:环保演讲稿地球母亲的呼唤
地球母亲的呼唤
读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同学们,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虽然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却是约翰西的心语,谷世之言、大籁希声。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虽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和物质文明,但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像大气、水、土地被严重污染,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湿地、酸雨荒漠化等灾害形成时,地球母亲就开始呼唤:儿女们呀!你们就不要再破坏环境了,我的体温已经越来越高了,一次次地给你们提醒:“沙尘暴”“海啸”“地震”“山体滑坡”等等不断出现,可你们依然我行我素,就连我的好朋友太阳也受到了影响。环境的这些变化,无一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毫不夸张的说,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成了我们生存下去的强烈要求。
然而只有环保意识是不够的,重在行
动!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必须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做环境保护的主人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张纸、一杯水、一度电、少吃一些零食、少扔一些垃圾,长此以往,人人积极行动起来,未来将是多么美好啊!如果我们的认识不够,就多读几本关于环保知识的书籍。我想其结果必会是终身受益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护环境匹夫有责”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将自己的承诺付诸行动,千万不要让地球母亲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自己的眼泪。
第三篇:地球母亲
用心诠释“母亲” 有一首诗这样写到;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恩情?
它依托在太阳系的怀抱,亦是太阳的近邻,也是八大行星的成员之一,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由于他适中的位置,适宜的温度,和煦的阳光,充足的水分,涵养的大气层,周而复始的季节变化…..使它孕育了形态各异的生命群体,刻画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地球母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她的每一寸肌肤都焕发着生命的光彩,从而像阳光雨露般滋润着她的每一个孩子。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母亲迎来的,不是其所应得的安逸舒适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对她不尽的伤害。为什么母亲给孩子们的生活提供了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后,而她的孩子们却在永无休止的用欲望的银线一次次刺痛她着的心脏。
随手乱扔塑料袋,不顾其是否能够分解,随着时间的日久沉积,它们就像癌细胞一样在母亲的身上扩散;由于过度砍伐森林,使得大量的水土流失,风沙横行,眼看母亲的农发就要完全脱落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得母亲发起了高烧,而臭氧空洞又再一次让母亲陷入了痛苦之中。
作为孩子,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母亲消亡吗?不,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要做的是母亲的宠儿。而不是不孝子,我们的科学技术应该造福母亲,而不是把母亲推向死亡之渊
如果有一天,天不再蓝,水不再青,山不再绿。也许,我们将失去风筝遨游的乐趣,鱼儿嬉戏的欢愉,雪松挺拔的风姿。
如果有一天,如果有一天来临,也许换做我们来哭泣,哭泣那无知的过往,哭泣那不可挽回的过去,哭泣那颗曾经给予我们无限关爱的美丽行星。
如果有一天,我想,每一个孩子都养成了环保习惯,都授予了环保意识,都懂得了用心来呵护这颗美丽的星球,那么,我们的母亲将活力四射,青春永驻。
第四篇:母亲的呼唤作文
母亲的呼唤作文
宜昌市第十中学703班 费娇萍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使身处沼泽地的心灵感受到一丝温暖。
——题记
在刚到宜昌读书时,我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别扭的普通话,歪斜的字,听天书一样的英语,土气的衣着,与机灵洋气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就像一个多余的人,只是一个用来充数的人头而已。
我失去了原来乡里读书的优越感,觉得自己被重重地抛在了地下。我郁闷落寞,于是我开始上课不好好听讲,并尝试和旁边的同学讲话,作业也不认真写,只是草草的画几笔,就交差似的万事大吉。
记得有一次,我正和旁边的同学讲得火热,老师忽然叫我起来回答问题。这堂课我根本没听,连老师在讲什么内容我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呢?于是我呆呆地站在那,头也嗡嗡的响着,脑子里一片空白。老师见状摇了摇头,说了一句:“同学啊,你还不清醒就来不及了,当你以后哭的时候就晚了。”说完这句话后老师让我坐了下来。同学们都在窃窃私语,有人时不时还望我一眼,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的心微微一震,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还是我吗?这还是那个要强﹑听话的我吗?
我想改,可是我没办法改。光怪陆离的城市张大了它诱惑的眼,我对校外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我对学校老师都充满了恨意,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
后来,我甚至连作业都不写了。上课和下课的概念在我脑海里都是一样。从那以后,上课只有我的课外之谈,我从不回答问题,有时连书都不翻一下,即使老师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也不会脸红;老师批评我,我也会若无其事。
许多老师都对我失去了信心,都认为我是不可能走上正道了,都认为我的人生已经定格。而我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障碍,只是一个阻挡他们的绊脚石。
有一天,班主任给我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了她关于我这些天的变化,这些天的所做所为,让母亲把我带回去,把我教育好了再送回来。
我很怕,我终于怕了,老师和同学我都不怕,我唯独怕母亲。我默默地等待着,等待母亲的批评。我的心越跳越快„„
过了半个小时,母亲终于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我的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母亲会怎样处置我呢?是打我,还是骂我?还是会流泪?„„
还没等到母亲开口,班主任又把刚才在电话里的一番话给母亲说了一遍,还说我现在不改的话,以后一生都会受到牵连。我知道,母亲要爆发了,因为这是母亲的习惯。
于是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一动也不动地站在班主任的旁边,头低低地垂着,没想到母亲只说了一句:“回去”,母亲的声音很低,但那种声音我不敢抗拒,也不能抗拒。
我羞愧地地走出办公室。街上很冷,人也很稀少,我走在前面,母亲紧在后面。谁也没有说话,只听得见两个人急促的脚步声。这种寂静让我惶恐不安,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终于捱到了家,母亲忽然对我说:“你还想不想读书?”我沉默了片刻,便点了点头。母亲又问:“你还能像以前在老家一样读书吗?”我小声的“嗯”了一声,“要想得到别人尊重,必须努力进取,不被别人拉下。不要跟别人比吃穿,要跟别人比学习。好生活可以自己创造,拿出你的勇气来克服眼前的困难。”我坚定地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溢着泪花。母亲努力地笑了笑,说:“希望你不要再走回头路,再犯这种低级错误。要好好把握自己。”望着母亲疲惫的脸,粗糙的手,洗旧的衣衫,我的心陡然有一种揪痛,对母亲的愧疚让我失落的灵魂又慢慢复归。为些无聊的忧愁,我耽误了多少美好的光阴啊!我为亲人承担了什么呢?我应该赶快悬崖勒马!
在家里反省期间,我认真复习以前学过而没弄懂的知识,又预习了新的内容。到了第三个星期,我又去上学,我已经走过心灵的泥泞,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通过努力,我的成绩冲到了班级前十名,老师、同学们都说我真的脱胎换骨了,真的醒了。
母亲的那些话我会永远铭记于心,她既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又告诉我人的一生不容易,要好好珍惜。
我的生命是母亲给予的,我的人生也是母亲拯救的,母亲的呼唤,我终身难忘。
第五篇:母亲的呼唤说课稿
母亲的呼唤说课稿
母亲的呼唤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雁峰区高兴小学的王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母亲的呼唤》。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母亲的呼唤》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被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内容上是对亲情感悟的一个升华。文章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写了作者儿时的三件小事,平凡真实,语言朴实易懂,感人至深。可以堪称为赞颂母亲的佳作。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中已经学习了《莲叶青青》、《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几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已经多次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以亲情为话题的说话训练,在一篇篇朴实的文字里、在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中,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直接的情感碰撞。他们对亲情已有一定程度的感悟。而且本课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比较接近,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引起情感共鸣。
3、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安排一课时来学习本文,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着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B.能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认识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可贵,懂得感恩。
4、教学重点:
紧扣“从母亲简单的话语,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这个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力求突破“能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感情。”这一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方法中,我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所以,我首先用充满甜蜜温馨的母子亲情的课件画面导入课题,然后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情感,接下来用以读促教、品词析句的方法来完成阅读,最后用说话练习和感恩教育统揽全局结束教学。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了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质疑法、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等几种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奠定情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上课之前我用多媒体展示母子亲情画面,让学生对母爱有个初浅的感受,说说从中观察到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再板书课题《20、母亲的呼唤》。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学生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接着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事?
(三)精读探究,品读体味
1.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三件事中哪件最令你感动?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选择第二件事情的同学应该最多,所以接下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品读第三段文字。
等那近乎绝望的声音引起我的注意时,夕阳就要西下。迎着天边灿烂的晚霞,我看到的,竟然是一张憔悴不堪、泪眼模糊的脸。那散乱的头发,那喜极而泣的神情,那声嘶力竭的呼喊,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
我让学生边听边观察老师朗读时的神情和语气,说说哪些词语能反映出母亲对我的担心和关心?学生这时能很快找到“近乎绝望、憔悴不堪、泪眼模糊”等词语。然后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激发他们的想
象,全方位地去感受一位母亲的伟大。
3.合作探究。
之后我又让孩子们围绕“本文的标题为什么是‘母亲的呼唤’而不是呼喊或者呼叫呢?”这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重点抓住文中出现的三次呼唤“小蓉!小蓉!”。此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情景表演的方式,让他们去模仿这三次呼唤,体会不同情境下的呼唤包含着不同的感情。从而让他们明白“呼唤”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是母爱的本性体现。
4.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最后,我让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重点引导孩子把“妈,我在这里。”这句话连读三遍。要求孩子们读出听到母亲的呼唤时的甜蜜,幸福感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现在,我还是常听到母亲的呼唤,但我已了解那一声声的呼唤,都是母爱的流露,都是亲情和关怀的表示。所以,每当我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时,我总是很快回答:“妈!我在这里!”)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情感的介入,孩子们的心里一定蕴藏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或是愧疚之情。为了更深层次的教育孩子,理解母亲,学会感恩,我设计了两个体验型活动:
1。孩子们:你有过母亲呼唤你的甜蜜体验吗?讲一件事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幸福。
2.说话练习:“妈妈,我想对您说??”。
(五)布置作业,亲情在线。
课后布置亲情练习,让学生回家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继续深化情
感目标,意在让孩子明白,爱要落在实际行动中。同时,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最后用一首送给母亲的歌《烛光里的妈妈》来结束本文的讲解。
板书设计
(说明:本文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我会用一个大红爱心串联这一系列的情感表达。该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说完这课后。我的感触颇多,以前我一直是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听到过妈妈的无数次呼唤,而如今我已是一个准妈妈了,每天我都会对宝宝进行胎教,轻声地叫下他的小名,而有时他也会回应下或是踢肚子或者转下身,似乎在对我说“妈,我在这里”,那时,我会有一种做妈妈的喜悦感和幸福感。)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鞠躬)
母亲的呼唤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母亲的呼唤》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写了作者儿时的三件小事,平凡真实,感人至深。文章采用“总分总”的叙述方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着母亲深深的爱,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认识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可贵,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3、教学重点:
从母亲简单的话语、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4、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身在福中不知福”。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歌颂了母爱的深切和伟大,情真意切,意味深长;语言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以下教法:
(一)紧扣“呼唤”,层层深入
“母亲的呼唤”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于全文。基于课文的这一特点,教学时我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母亲的爱和关怀主要体现在三件事上。然后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了关心、关爱、担心和幸福,母亲的呼唤其实是爱的呼唤,而作者在母爱的感召下,学会了长大,学会了给予,学会了责任,懂得了珍惜。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这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情真意切。为激发学生的感情,我在此课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多个情境。如上课伊始,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游子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为学习课文奠定了情感基础。我还和学生一起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来升华情感。在阅读教学中穿插音乐,配乐朗读,来渲染氛围,抒发情感。
(三)品词析句,明情悟理
语文的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没有感情的课堂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生命。怎样让学生通过文字进行情感体验,焕发生命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了,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品词析句、感情朗读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品读、赏析“轻柔”、“憔悴不堪”、“泪眼模糊”、“喜极而泣”、“声嘶力竭”等词,领略文字的美妙,品悟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我还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牵引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受人物的精神,明白母亲的呼唤其实都是母爱的流露,都是亲情和关怀的表示。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究
2、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两种学法的指导。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例如: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对一些重点词句的探究和体验,思考母亲的呼唤里包含了什么,然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反馈交流情况。再如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你有过听到母亲呼唤时的甜蜜体验吗?对母亲的呼唤你也有和文中小蓉一样心生厌烦的相同感受吗?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说练习设计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情感的介入,孩子们的心里一定蕴藏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亦或是愧疚之情,于是我设计了抒情吧这项练习,让学生以作者的口吻对文中的母亲说一句话,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以及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一句话。它是对课文的一个拓展和延伸。旨在抒发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紧系课题,奠定情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上课伊始通过赏读古诗《游子吟》,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对母爱有了初浅的感受。师生一起演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奠定情感基础。再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母亲的呼唤包含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感情的互动。
(三)精读探究,品读体味
1、读中联想,回归生活,激发学生情感
整体把握课文后,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母亲的呼唤包含了什么?运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的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掠过岁月的痕迹,将情景再现,勾起学生对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引发学生通过联想把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课文第1自然段时,引导学生理解“轻柔”是什么意思?母亲为什么是轻柔的呼唤?是什么给了初学走路的婴儿勇气和力量?感受到母亲的呼唤是亲切的,温暖的,母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了解母亲的呼唤包含了无限的关爱。再让学生说说自己都有哪些甜蜜体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后通过齐读,回归生活,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第2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我”在和母亲捉迷藏时总能看到母亲?引导学生体会“总是”一词,领悟母亲是时刻关注着我,关心着我。在和“我”捉迷藏时母亲的神态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理解“慈祥”,体现母亲的善良、和蔼。再让学生说说看到作者儿时和母亲捉迷藏这个场景有何感受?理解作者为什么说那温馨的一刻,是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回忆。
2、读中感悟,走进人物,体验情感
课文第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文章最感人的部分,为了更好突出重点,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感悟不是告诉,不是分析,不光是理解,而是刺激、探究,更是体验。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重抓住母亲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神态的变化描写,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全方位地感受一位母亲的伟大。①采用“默读-点读-评读-齐读”等多种变化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情感得到熏陶。②音乐是奏响心灵乐曲的神奇音符,因而我选择了一段极富感染力的音乐来营造气氛,引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精神,情感得到震撼。③相机引导学生圈划出相关重点字词,如:“近乎绝望”、“憔悴不堪”、“泪眼模糊”、“喜极而泣”、“声嘶力竭”,等词,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品评语言,感悟语言。母亲为什么会憔悴不堪、泪眼模糊?说明母亲寻找作者很久,而且是边哭边找,体会母亲焦急的心情。你还从哪些词看出母亲非常的焦急?当时母亲内心在想些什么?理解“声嘶力竭”,体会母亲拼命找寻女儿时,拼命的叫喊、呼叫以至于气力费尽,声音嘶哑,心情极度的焦虑。当母亲焦急地在四处寻找作者时,作者又在干什么呢?你想对文中焦急的母亲说些什么?想对正在拾捡贝壳的小蓉说些什么?母亲找到作者后心情怎样?理解“喜极而泣”,体会母亲找到女儿后极度高兴的心情。了解母亲的呼唤包含了无尽的担心。④通过配乐读的方式,借助丰富的想象,音乐的渲染,情感的熏陶,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情感,领悟文章内容。
3、读中品悟,字里悟情,文中悟理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课文第4、5自然段贴近生活,简单明了,通过自由阅读,把握文章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采用了“自由读、交流-指名读-评读-再读、感悟”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对母亲的呼唤是什么感受?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体会“我”的矛盾心理。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么不想听到母亲的声音,难道她不爱她的母亲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知道的?体会作者害怕失去母亲的恐惧心理,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了解母亲平凡的呼唤包含了无限的幸福。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通过对前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完全了解到母亲的呼唤是母爱的流露,是亲情和关怀的表示。这段回应文章开头,点明中心,齐读该段,总结全文。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边欣赏歌曲边思考:你曾为母亲做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归课题,师加以总结,教育学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
结语: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