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研 究 性 学习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感受地名背后的文化
-----南昌老城区地名探究 指导老师:陶泳、曹刚 课题组长:夏鹏
课题成员:江迎、黄缘缘、刘 乐、龚佩华、罗文亮、潘
卢昭君、卢达德、胡 超、江俐琪 单位:南昌市第一中学
星、感受地名背后的文化
-----南昌老城区地名探究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还将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不仅是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要想把握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契机,在未来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研究性学习开展和实施的工作,为迎接一新课该做好充分准备.而且,我校作为南昌市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索和实践的先行者,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可贵的经验,为我们本学期实施“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地名是人们为特定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词,它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内涵.具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南昌市区,存在着大量古地名和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她是南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地理标志和生动写照。有的古遗存虽在历史沧桑中湮没了,只留下名称,但后人能凭借这些名称,勾起对历史的记忆而寻觅其踪迹。她是古老的地理座标。大量古老地名的存在,剖视了南昌不同时空的文化层面,是展示南昌历史的漫漫长卷,也是活生生的时空民生画卷,理应作为南昌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名随着街道的变迁而消失了,那些与地名息息相关的历史掌故、人文传奇也随之湮没。但后人可以凭借这些名称,勾起对历史的记忆而寻觅其踪迹。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语言和文化是休戚相关的,人们通过研究地名的始源,可以了解关于这个城市的背景。历史活动,甚至价值观。
通过地名的研究,有助于在对大量地名进行语词分析、沿革考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探索地名的产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对于实现地名标准化,保护好惠民丰富多彩的地名品牌,并通过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发展科学、文化、经济建设可提供重要参考资料;也有助于塑造独具文化魅力的区域文化形象。
不同地域的地名多是当地民俗文化反映。对地名进行语词分析,研究地名的民俗语言风格、语源、语音、含义、字形及其演变,有助于地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区域的民风民俗。同时,语言的民族性使地名研究为探索民族分布、迁徙、心理、习俗、信仰等提供资料。
通过研究地名可以说明许多历史问题,对研究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都有帮助。对古地名的位置进行考证,则有助于运用地名推测当地在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研究区域的开发历史和地理演变等。
四、撰写开题报告及研究的计划与分工
填写开题报告时,主要明确了研究的内容,指出了研究的方法,讨论了研究活动所需的条件,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步骤,预期了研究的成果,决定了成果的表达形式等。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为了发挥各成员的积极性,保证课题顺利圆满的实施,我们根据各成员的特点,做了周密的计划和详细的分工,具体内容如下:
1.指导组
陶老师、曹老师负责指导小组成员讨论所选的课题,意见汇总,确立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理清研究思路;
2.课题组
(1)组长:夏鹏负责指导师和课题成员的沟通和协调,承担课题研究的总报告并陈述等。
(2)第一组(西湖区)江迎、黄缘缘、刘 乐、龚佩华:负责研究过程西湖区的地名,访问民俗馆梅馆长,查找相关资料,实地调查等。
(3)第二组(东湖区)罗文亮、潘星、夏 鹏:负责研究过程东湖区的地名。访问市地名办主任陶端正先生,查找相关资料,实地调查等。
(4)第三组(资料整理)卢昭君、卢达德、胡 超、江俐琪:负责采访问题的制定和结题报告的撰写
(5)摄影员:龚佩华:负责采访、调查期间的摄影工作。
(6)联络员:卢昭君:负责采访对象的联络及组员间的联络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1、9月份课题生成,小组建立。
2、10月份访问南昌市政府地名办主任、市地名学研究会理事长陶端正先生。了解南昌市老城区地名的基本情况。
3、10-11月份根据访问收集资料。(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调查访问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广泛搜集包括文字、图片、声像等各种资料)
4、11月份走访古地名附近的居民及居委会,进一步充实资料。
5、12月份整理资料,编撰成册。
采访、调查时得到了专家们的大力支持,进行得十分顺利。
六、调查研究的结果
街道命名拾零
地名是活化石,南昌古今街道的命名也不例外,大都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状况以至风土人情,有些名称还饶有趣味,现择要分列如下(有※的是曾用名):
以山河湖州命名
△井冈山大道庐山大道西山路岱山路磨盘山路竹山路虎山路定山路南山路佘山路金家山路京山老街
△青山湖大道东湖路西湖路南湖路北湖路朱湖路
△章江路西河路
△朝阳洲中路扬子洲路打缆洲路黄泥洲路新洲路里洲路蓼洲街
以地名命名
北京路上海路南京路福州路洛阳路南城仓巷新余仓巷南昌仓巷吉水仓巷进贤仓巷莲花巷安源路※赣州路※九江路※萍乡路※抚州路※上饶路※宜春路※宁都路※于都街※会昌路※瑞金路※宁冈路※兴国路※吉安路※
以姓氏命名
赵前街李家巷吴家厂巷王家庄路陈家桥巷丁家巷干家前巷马家园巷毛家园巷邓家巷包家巷田家巷朱家巷※汤家园巷何坊巷宋家巷张家厂巷肖家巷杨家厂巷易家巷罗家塘巷骆家巷祝家巷裴家巷高家巷党家巷殷家巷郭家巷章家巷曹家巷谌家巷裘家厂巷 鄢家井巷 章家巷 傅家坡巷 董家窑路 戴家巷 张家菜园 苏圃路 乐家坡 熊家巷口 赖家巷 廖家巷 梅家巷
徐家巷 许家巷 陶家巷甘家巷 戈家巷 帅家巷 刘家花园 翟家井大街 潘家巷 樊家巷 谢家巷 余家巷 姜家巷 胡家巷 柳家巷 哈家巷口
纽家巷 涂家巷 夏家巷口 解家厂 黄家巷 卢家巷
以人名命名
中山路 天佑路 孺子路 阳明路 船山路 永叔路 安石路 渊明路 象山路 子固路 叠山路 榕门路
以美好愿望命名
胜利路 团结路 招贤路 出新路平安巷 翻身巷 丰收巷 赐福巷 曙光巷 光芒巷 前进路 太平巷 厚福巷 福康巷 万年巷 延生福地
以物产命名
米市街 谷市街 饭巷 油行街 盐义仓 酱油巷 醋巷 豆豉巷 萝卜巷 豆芽巷 豆腐巷 干鱼街 水果街 西瓜套街 葡萄架巷 冻米巷 麻花巷
柴横街 炭巷 煤炭街 香巷 爆竹街 金盘路 铜巷 铁巷 锡厂街 箩巷 扁担巷 伞街 草鞋巷 棉花巷 带子巷 布市 瓷器街 筷子巷 蒲扇行
珠宝街 嫁妆街 胡琴街 琵琶洞街 瓦巷 磨子巷 帚把巷 网子巷 拆衣巷 荷包巷 锁巷 樟脑局
以动物命名
龙王庙巷 凤凰坡 狮门路 虎门路 虎山路 鹿聚路 猴地 马巷 猪市街 牛行 羊子巷 鸡鹅市街鸭子塘巷 鹅颈巷 鹌鹑巷 蚂蚁巷 狗肉巷
鱼市
以植物命名
桃花巷 桂花巷 莲花巷 棉花巷 松柏巷 梧桐巷 皂角树 铁树坡 松竹里 西瓜套巷 竹山路 禾草街 萝卜巷 杨梅巷 红花巷 花市街 芭茅巷
七、调查研究的心得与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集中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适应了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的需求。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们发现到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着很多漏洞,而这些漏洞可能就是抑制和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原因。
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以上是我们小组所研究的成果。研究的历程中,我们曾烦恼,曾伤心,曾多次遇到荆棘与挫折,但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是这个教育改革的第一个受益者。面对着这份研究报告,我们并不能放下心头大石,因为我们深知它仍有很多的不足,很多的漏洞。
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学会了真正的思考,以往的学习我们似乎只是死用脑,毫无创新而言,研究的成果是渺小的,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学习的更深一层意义:过程才是最重要!
在这次研究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组员彼此帮助,互相合作。做好这个课题研究,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做一些事情无论这当中有多么困难,只要我们彼此携手,共同解决,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虽然这次活动已结束了,但我们对这方面的的研究不会因此搁置,对此呼吁不会结束,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同时对研究性学习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重视一个“实”字,一要“实际”,二要“实效”,三要“实在”。首先我们经过收集资料,反复思考确定的研究课题比较符合实际。另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充分利用我们的课余时间。其次,在实施过程中,作为我们的指导老师也实实在在地指导我们,特别是在起始阶段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作用也很重要。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对于我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大有裨益。
总之,高中研究性学习刚刚起步,这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举措,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革命,改革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必须不断地借鉴和吸收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持之以恒地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全新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山西大学附中高二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名称:有关小广告的调查所在班级:课题组长:课题成员: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高
二
年级
班级
目
录
摘要…………………………………………………………………3 研究背景…………………………………………………………3 目的和意义………………………………………………………3 研究方法 ………………………………………………………3 任务分工 ……………………………………………………3 活动时间安排 ………………………………………………3 研究过程 ……………………………………………………4 总结报告……………………………………………………… 4 体验与反思 …………………………………………………4 参考文献…………………………………………………………4 致谢……………………………………………………………
41、摘要:
小广告因成本低廉倍受商家青睐,而它的存在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加约束的小广告,如贴在墙上的、漆在地下的、散发在路旁却被随手丢弃的,无疑会对城市环境以及形象造成巨大影响。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小广告为主题。活动内容为:
总结小广告类型,探讨小广告优缺,调查公众对小广告的态度,探究小广告未来的发展模式。
小组组员分工调查,汇总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Small ads are preferred by merchants for their little cost.But the developments of them do influence our daily life.So we chose small ads as the topic of our research.We planed to classify different kinds of small ads and discuss pros and cons of them.And we did a survey among people about the general attitudes towards them.As a result,we had a debate on the future of small ads.2、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广告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宣传手段。而在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小广告正悄然兴起。有的贴在墙上,有的漆在路面上,有的化身传单散发在路旁。比起要求高额广告费的电视广告,成本低廉的小广告成了商贩们的首选。然而,由小广告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欺骗消费者等问题却不容忽视。整顿小广告已经刻不容缓。
3、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宣传手段。然而在街头巷尾,在楼道门旁,都会有形式特殊的广告出现。比如说楼道墙壁上张贴的搬家广告,马路上漆着的办证广告,在红绿灯旁有人分发的卡片,传单,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这些广告对我们个人,整个社会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而我们个人,我们政府又该如何去对待这些广告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发现,研究,讨论,能够加深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剖析能力,能够为人们,为相关单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从而使人们的心情得以调整,社会的环境,氛围得以提升,会让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并总结
5、任务分工
组长: 负责组内领导和分配任务,即各项工作的安排,联系和检查。组员: 负责问卷设计及后期一些文字性工作
负责调查联络工作
负责问卷调查以一些文字性工作
6、活动时间安排
3月1日至15日 确定问卷内容,明确分工。到四月十五日之前完成初次调 查,之后用五天时间完成统计。稍后花一星期时间进行了补充调查,最后才汇总,分析,得出结论。
7、研究过程
确立课题,写出开题报告,设计问卷,问卷调查,总结,写出结题报告
8、总结报告
在我组的调查中,小广告的影响颇大。它们有好处,也有坏处。
先介绍好处:在十字路口等人流量大的交通中心,大型广告牌的设立,的的确确有着宣传产品信息,扩大知名度的作用。并且它还能丰富社会内容,提升社会面貌,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映像。让人们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然而,小广告的坏处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楼道,街头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小广告。纸贴的,漆刷的,乱七八糟,给市容市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让人的心情不悦。特别地,我们访问了清洁工人,他们说这样的东西很难打扫,尤其是在地上刷漆的,还得往上再抹层东西,收拾太麻烦。而在楼道里贴纸,把本来干净的墙弄得不美观。还有在红绿灯处,有不少人在机动车道上往车玻璃插小卡片,让自己和驾驶员处在危险中。
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整治力度,提高打击严度,让人民在好的环境中享受快乐生活。
9体验与反思:在我们整个的活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得了小组合作的基本要领。在问题的发现、讨论、研究中,提高了我们对社会现象深入剖析的能力和提出建议的能力。当然还有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深入体验,增加了沟通互动的经验。但在小组活动中,我们仍有不足。在计划创立时没有考虑到其实践性,合理性,有些主观臆断。不过在今后的办事中,我们会注意到这一点,并加以该进。
10、参考文献:无
11、致谢: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最后对于给予精心指导的指导教师、接受采访和在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过程给予过帮助的老师、员工、专家和同学等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通过结题报告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结题报告的要素: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将以下几个问题介绍清楚:
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浅谈”、“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二)摘要
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三)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⑴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⑵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⑶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正文
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1)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我们的一个专题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的。
(2)结果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可能”、“大概”、“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 等。
(3)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于研究报告的末尾,应注明报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献资料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科学求实的态度,而且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献资料的积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样资料时,参考文献目录无疑是查找的索引。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正规期刊杂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经出版的资料、网上资料和报纸不宜引用。资料引用应列出文献的名称、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及页码、发表(或出版)时间等。参考文献目录排序有3种方式:⑴按研究报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顺序。⑵按文献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⑶按姓氏笔划排序。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2.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1]。
3.论文的篇幅要适宜
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平移与旋转的延伸课》研究性学习结题报
告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美丽的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开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这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3、课题介绍
本课题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具体内容是“变换图形”、“欣赏图案”、“设计图案“等。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先从图形的变换入手,再到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最后落到学生自己绘制图形上来。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总体目标:
1、能够有条理地描述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2、分析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平移和旋转等知识设计图案。
4、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方法:
1、创设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趣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安排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图案"的活动,引导学生绘制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三、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弄清图案形成的过程并找一些生活中学生较熟悉的图案,让学生明白复杂图形形成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
2、学生自己搜索一些图案,小组相互交流,用语言描述图案行程的过程。
3、给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图案,感受美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用圆规直尺设计简单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5、老师可以帮助搜集一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怎样组成的(如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参考
含碘食盐保存方法的探究
课题组成员:陈亮,陈庆丰,陈婷婷,王旭菲,陈斯娇,金映儿
指导老师:许雪惠
一.选题背景
含碘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碘在人的生理活动中至关重
要,能保证人体健康,原因是当碘以化合态进入肌体后,随着血液循环到甲状腺
组织,在过氧化酶、缩合酶的作用下起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使化合态的碘变成有机碘,参与合成甲状腺激素活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平衡。如果人体缺乏碘就
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长期下去就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就形成甲状腺肿。此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但是,如今
人们保存含碘食盐的方法却不大讲究,因此造成了含碘食盐变质,即破坏了含碘
食盐中的碘,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因此,我们决定探究出一种较好的含碘食盐的保存方法,造福人们。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探索出影响含碘食盐保存的因素与一种较好的含碘食盐的保
存方法;同时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与探究技巧,也加强我们的团队精
神与合作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温度对含碘食盐保存的影响
2.湿度对含碘食盐保存的影响
3.容器材料对含碘食盐保存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依据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含碘食盐中的KIO3会与KI发生反
应,即IO3-+5I-+6H+=3I2+3H2O,因此生成的单质碘会使碘化钾试纸变蓝。我们
根据试纸颜色的深浅变化,判断食盐中的含碘量的高低。
五.实验过程
1.温度对含碘食盐保存的影响
1)在相同的两个透明密闭塑料瓶A、B中分别放置适量含碘食盐,将瓶A置于
太阳光下,将瓶B置于阴暗凉爽处。
班级:高一(19)班课题组长:陈亮
2)过一个星期后,分别在两瓶中取出2g含碘食盐置于试管A、B中,各加入10ml
食醋,振荡溶解。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试管A、B中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
4)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试管中的溶液均使试纸变蓝,且滴加B溶液的试纸比
滴加A溶液的试纸蓝。
5)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结果相同。
结论:温度对含碘食盐的保存是有影响的,温度越高,碘的流失越多;温
度越低,碘的流失越少。
2.湿度对含碘食盐保存的影响
1)在相同的两个烧杯C、D中分别放置适量含碘食盐,将烧杯C置于干燥器
中,将烧杯D置于空气中。
2)过一个星期后,分别在两烧杯中取出2g含碘食盐置于试管C、D中,各加
入 10ml食醋,振荡溶解。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试管C、D中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
4)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试管中的溶液均使试纸变蓝,且程度相同。
5)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结果相同。
结论:湿度对含碘食盐的保存无影响。
3.容器材料对含碘食盐保存的影响
1)在玻璃容器、瓷器、塑料容器、铁制容器中分别放置适量含碘食盐,并置于
阴暗凉爽处。
2)过两个星期后,分别在四种容器中取出1g含碘食盐置于试管E、F、G、H中,各加入10ml食醋,振荡溶解。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试管E、F、G、H中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
4)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四试管中的溶液均使试纸变蓝,且滴加E溶液的试纸颜
色最深,滴加H溶液的试纸颜色最浅,而滴加F溶液,G溶液的试纸颜色变
化相近。
5)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结果相同。
结论:容器材料对含碘食盐的保存是有影响的,置于玻璃容器中效果最好,碘的流失最少;而置于铁质容器中效果最差,碘的流失最多。
六.实验结论
从上面研究的数据及现象分析,KIO3在高温、受潮、光照、遇酸时,会发
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遭破坏,从而造成碘的流失,降低碘的利用率。实验证实了
碘是一种很活泼的物质,食盐中的碘会因外界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碘的流失,因此
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发挥碘盐最大效能。
1、注意保存方法。要将碘盐装在玻璃容器中,加上盖子,并将盐缸放在凉爽、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盐受热。
2、少买及时吃。少量购买,吃完再买。
3、忌高温。
4、忌加醋。
七.心得体会
这次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小组独立完成,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起初常常出现与预期假设相违背的现象,但我们不放弃,不气馁,积极寻找原因,改善了实验方案,终于成功完成了实验。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时还收获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与
此同时,我们锻炼了查阅、收集、调查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等能力,也提高了
思考能力和探究技巧,加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 了另外感兴趣小课题,如我国哪些地区规定必须食用含碘盐;我国海带资源调查;调查碘的主要用途及用量及提出解决我国碘需求量多而供不应求的办法等。由于
时间、设备、知识储量等多方面的限制,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解决,但坚
定了我们学习科学,造福人类的信念。
八.成果展现(PPT)
九.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实验》 陈长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2、《优秀案例》 于树洋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73、《探究的足迹》
课题研究背后的故事
——记“含碘食盐保存方法”研究活动
课题组成员:陈亮,陈庆丰,陈婷婷,王旭菲,陈斯娇,金映儿
指导老师:许雪惠
自从知道了碘对人体的重要性之后,如何保存含碘食盐就成了我们关心的话班级:高一(19)班课题组长:陈亮
题。影响含碘食盐的保存究竟有什么因素?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保存方法又是
对是错?于是,我们几个人便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准备充分
在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先制定了基本的研究思路,如下:
制定计划:任务分工
提出假设
活动研究进行探究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整理总结论文
PPT展示
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小组各成员明确了活动方向与自己的主要任务,热情地投入到研究之中。尤其是在开题报告中取得了较高的成绩,更大大地
鼓舞了我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二.实验艰难
对于首次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我们来说,经验与知识储量不足使我们
不免走了不少弯路。
我们首先探究的是温度对含碘食盐保存的影响。小组原先的计划是: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置适量含碘食盐,一个置于热水中,一个置于冷水
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鉴定其中含碘量的高低。但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就
发现了此计划的许多不足。例如热水的标准究竟是多少,热水温度过低,就
会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无法体现出两者的区别;温度过高,又不切实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本不可能将食盐置于几十度的环境中。经过了小组的认
真思索与许老师的指导,我们才确定了新方案:通过置于日光下与阴暗处的食盐的含碘量高低来探究温度是否对含碘食盐的保存有影响。
接着我们又在鉴定的方面遇到了困难。小组先在50ml0.5%的淀粉溶液
中加入1ml磷酸和1ml1%的碘化钾溶液,摇匀后再取2g晒过和没晒过的食
盐放在玻璃片上,用滴管将试液滴一滴在食盐上,若很快显现蓝色,且颜色
愈浓,说明含碘量愈高,原理是KIO3+5KI+2H3PO4=3I2+3H2O.经实验,发现此
鉴定方案得到的现象并不如预期明显,颜色深浅变化均差不多。许老师帮我们分析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种鉴定方法所造成的误差较大,这
种细微的变化凭肉眼是很难分辨出区别的。于是许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另一种
鉴定方法:滴定法。但由于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不够,无法独立完成探究,所以也放弃了此方案。
经过小组与老师长时间的讨论,我们终于确定了一个简易的新方案:利
用碘化钾试纸来测定食盐中的含碘量高低。经实验,此方案可行。我们又攻
克了另一个难关,别提有多高兴了!
...… … …
总之,这次的实验可谓十分艰难啊!好在我们都克服了下来!虽然受挫
过,虽然迷茫过,虽然低落过,但我们都明白,科学的道路是漫长的,也是
艰难的。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与钻研,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才能
体会到收获的乐趣。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三.收获颇多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时还收获了很多课本
上学不到的知识。与此同时,我们锻炼了查阅、收集、调查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处
理等能力,也提高了思考能力和探究技巧,加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更坚定
了我们学习科学,造福人类的信念。受益匪浅啊!
心得体会
课题组成员:陈亮,陈庆丰,陈婷婷,王旭菲,陈斯娇,金映儿
指导老师:许雪惠
班级:高一(19)班课题组长:陈亮
这次进行了十几个星期的研究性学习,的确让我们学习了不少东西。
在进行“含碘食盐保存方法的探究”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团队精神与
合作精神对整个实验的成功起了关键的作用。有的人称量药品,有的人清洗仪器,有的人负责记录,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出现了与预期假设不符的实验现
象时,我们又会积极寻找原因,互相交流或请教老师,改进实验方案。这些都锻
炼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也让我们享受失败,懂得持之以恒的意义。一次次实验的失败,或多或少让我们有些沮丧,但通过组员们的互相勉
励和鼓舞,我们还是坦然地接受了失败的洗礼,坚持到底,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时还收获了很多课本
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查阅、收集、调查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等能力。与此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最后,我们向许老师表示最真诚的谢意。我们定会再接再厉,因为路漫漫而
修远,许多科学的奥秘还等着我们去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