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若飞观看《地雷战》有感
观看《地雷战》有感
石家庄市自强小学 五二班 李若飞指导教师 韩亚伟 我一开始只知道红色影片和动画片是完全不一样的,黑白的电影,老旧的故事,心想这有什么意思呀,还不如看会儿书呢,可是看着看着就被影片中的情节吸引了。
《地雷战》讲的是黄村里的八路军与民兵用各种地雷打败敌人,保卫自己家乡的故事。影片中,民兵们巧妙的运用地雷的特点,一次又一次的击退了敌人。
随着乡亲们的努力,地雷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每种地雷都有一个优雅又好听的名字。把几个手榴弹放置在地雷上面,就是子母雷;用一根铁丝把几个地雷串起来,叫做连环雷;在一个石坑里放上炸药,盖上木板,堆上石块,就是“天女散花”;在行进中埋的地雷,叫做飞雷。
后来,狡猾的敌人用地雷探测器,想把地雷找出来。而乡亲们特地研究出了头发丝雷,把假雷与真雷的导火索用头发丝连接起来。结果,敌人只找到了几十个铁块,却被真的地雷炸的屁滚尿流。
现在,我知道了革命的胜利是无数英雄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换来的,也开始崇拜那些革命战士了。想着想着,那耳熟的歌声又唱了起来“民兵都是英雄汉,不怕艰苦不怕难,打日本保家乡,地雷是咱好伙伴„„”
第二篇:观看《地雷战》感想
观看《地雷战》有感
张浩宇
今天中午,我观看了一场非常有趣的电影,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地雷战》。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的影片,当时日本人非常残暴、凶恶,见了房子就烧,见到人就杀,见到财物就抢,而我们的游击队也毫不退缩,勇敢地跟日本鬼子搏斗。但是日本人的武器比我们先进,我们的武器太落后了。于是,我们开始研制自己的武器——地雷。游击队员先后研制出了地雷、水雷、连环雷、天雷、蝎子雷、吐水雷、延时雷、土化学雷等很多很多种。我们把地雷埋在地下,天雷安在树上,吐水雷放在水里……把日本鬼子炸得头破血流、狼狈而逃……我们胜利了!
看完这部精彩的电影,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那些勇敢的战士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不怕流血,甚至不怕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怎能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做祖国的栋梁之才?每当我看见鲜艳的红领巾,我便立刻想起了那些为我们流血牺牲的老战士们、老前辈们,没有他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哪里来的呢? 我要下决心刻苦学习,长大后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不让任何敌人侵犯我们这幸福、美好的家园。
第三篇:参观王若飞故居有感
参观王若飞故居有感
很久以前我便知道王若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者之一,1945年和周恩来.毛泽东到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建国谈判,但不幸的是1946年由重庆飞回延安途中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我早已对王若飞怀有深深的敬意,来到安顺学院读书,知道王若飞是安顺人,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到王若飞故居好好地参观一下。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早上,我坐着11路公交中途下车参观了王若飞故居。
被城市包围住了的王若飞故居略显得有些孤寂,在那蒙蒙的雨天里有些凄凉;我怀着又平静而又激动的心情踏进了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
在我面前展现的故居在城市的喧闹声中显得有点安静,带着好奇地心,踏进了里面。在我眼前呈现的是井井有条的布局,好像他离我们很接近,没有受到时间的限制,家里的一草一木都没有发生变化!一切都是未曾变化,当我踏进他平时的卧室时,我吓了一跳,在现代建筑包装的卧室显得格格不入,没有华丽的饰品,反而是粗制简陋的,床上的东西干干净净,好像他就是刚刚起床出门了,就像朋友来找他,他刚好不在。
走着,一座高大威武的雕像展示在我的面前,蒙蒙的细雨打湿了他的脸,脸颊上的雨滴好像他流下的泪花··在悠长而又寂静的竹林中,我仿佛看见他在那儿用功读书,我不忍心打扰让他,我悄悄的绕开了,不时的往回偷看几眼。只想多瞻仰我们的革命家几眼。
现在我能看得到的是几个大字,“一切为人民打算”我站在那里久久沉思,一个人能想到人民的一切打算,确实了不起!在模拟现场,我能感受到他对革命的不顾一切,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与敌人斗智斗勇,坚决保护革命的成果。面对敌人的软硬措施,都能保持镇定自如!
我继续走下去,突然我的脚步声不由自主的变小了,我调整呼吸,生怕打扰了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查看书籍,手还在不停地翻页,一大堆的书放在桌子面。身穿一件中山服,聚精会神的工作着,尽管在我眼前的仅仅只是一座雕塑,但是这位雕塑大师实在了不起,做得栩栩如生,帮我们把他活灵活现的做出来了,也感谢那位大师,我们才得看见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平生活,一个人在为了革命而默默的奉献。而我站在那儿久久不肯离去,只希望我也能给他帮帮我能帮得到得忙,然而我却永远的做不到了,我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的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定的生活。
接着最后参观了最后的大厅,更多的了解了一代伟人的事迹,知道少年王若飞受其舅父黄齐声影响极大,黄齐声作为清朝末年一位有向进思想的知识分子,1905年带王若飞到贵阳达德学校学习,1915年在舅父黄齐声的带领下,参加“反袁运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17年在黄齐声的带领下留学日本。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原名王运生,自幼崇拜民族英雄,当他从《木兰辞》中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十分向往那种奋战缰场、马革裹尸的战斗生涯,遂改名若飞,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奋通直前的豪气与救国救民的迫切心情。1945年6月,他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代表,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重庆谈判期间,他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协助毛泽东、周恩来工作。1946年1月,他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他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很不辛从重庆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王若飞遇难。我走了出来,我懂得了很多,但是我却说不出来。想到他的遭遇,我想说:“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他就是我们国家的英雄!
我怀着平静地心情走了出来,转身看看在蒙蒙雨中的革命家的故居,在雨中显得更加高大,尽管没有城市高楼大厦的高度,但是它已经高出了很多!在灰蒙蒙的雨中,仿佛可以看见明媚的阳光照射着,也照到了我的心理面。
参观了王若飞的故居后,我感慨万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太来之不易了,都是无数像王若飞一样的革命先驱用他们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虽然我们已远离的当初动荡的年代,但革命先驱们的精神和意志我们必须继承,去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篇:观《地雷战》有感
观《地雷战》有感
在假期里,我看了一部关于抗战的电影-------《地雷战》
电影那紧张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的思绪仍沉浸在观看影片时的一幕幕场景中……
我的眼前出现了日本鬼子耀武扬威,对我方抗日根据地烧杀抢掠的镜头。日本鬼子真是无恶不作,可恨之极。他们骑着大马,挥着大刀,到处杀人放火,就连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村里的粮食和牛羊被他们抢光了,房子也被烧光了,人们都被赶进了山里,个个忍饥挨饿……
我的眼眶湿润了,泪水顺着脸颊流到了枕头上,可我的心里充满了对日本鬼子无比的恨。
接着,我的眼前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场景:抗日根据地的村民们个个顶烈日,冒酷暑,辛辛苦苦的用石头制造地雷。他们要用石头和炸药打败鬼子的机枪和大炮。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地雷在爆炸,听到了村民们在高喊:“响了一个,又响了一个。”仿佛看见了一个个鬼子被地雷炸的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忽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赵家庄的民兵用自己制造的土地雷在对付日本鬼子。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鬼子们进行了一次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自己制造的许多土地雷,如踏雷,绊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和民兵队长赵虎同志苦思冥想发明和创造出来的。这种雷,只有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碎石满天飞,落下来就会砸死鬼子。
永恒的真理“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日本鬼子用仪器发现我们的地雷,没关系,我们使用“子母雷”来迷惑敌人。才用极易被仪器引爆的“头发丝地雷”来引爆炸弹。自己配置土地雷,不给党添负担,不给人民拖后腿,坚决保卫我们的家乡。连小孩都想办法来对付敌人“粪屎地雷”无疑给日本鬼子双手安装最狠的地雷,想到这里,让人忍俊不禁好笑又暗自赞扬。巾帼不让须眉,《地雷战》中得女子游击队,充分体现了咱们中国女子的勇敢和坚强。面对敌人,我们也能冲锋向前。面对亲人被敌人抓去,我们也能沉着面对,做到以大局为重。面对地雷被识破,我们也能发挥机智才能研发新的地雷。谁说女子不如男?
烽火岁月,尽显男儿本色。铮铮铁骨,朗朗硬汉,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用肩挑起复兴祖国的大业,用脊梁撑起美好的未来!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华儿女在抗日岁月里的英勇抗争,浴血奋斗。每一次,都会被感动,被激励,热血沸腾。隔着茫茫历史,我们却能体会到同一种爱国情在内心汹涌;隔着茫茫岁月,我们却能共同致力于构思新的方法来促进祖国的发展;隔着茫茫岁月,我们能互相勉励,互相激励。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
看了这部电影,首先使我知道了当年抗日战争的艰苦,了解到日本鬼子的可恶和可恨,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同时,使我了解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指导和部署换来的。里面包含了那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我被深深折服,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骄傲。当代,虽然不再需要我们扛枪冲锋上阵,但祖国的繁荣昌盛依旧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第五篇:观《地雷战》有感
学号:2010014122
3姓名:吴宇森
专业:汉语言文学
二级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观《地雷战》有感
红色电影《地雷战》,是对1942年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英勇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真实写照。全片以地雷为线索,把广大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过程,具体、鲜活地展现了出来。
但,在我看来,斗争并不是电影内容的精髓所在。《地雷战》的精髓是,广大军民在抗战过程中倚仗的纲领和进行斗争的具体方式、方法,也就是“广大军民是怎么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
相比较而言,日本侵略者有机枪、大炮,而我们的广大民兵用的还都是质量一般的钢刀、铁棒之类的冷兵器,即便再加上地雷,也是相去甚远的。这仗怎么打,实在是一个难题。
且看电影里,石大爷的原话:“打仗这个事啊,得靠大家伙心齐、敢干,还得有智谋。”这话说得很恰到,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这就是敌后根据地广大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纲领。团结、勇敢又富有智慧,这也正是我敌后根据地广大军民能够长期与鬼子进行斗争,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那具体怎么去打呢?电影里也有直接的概括:“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广大民兵的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方式和方法。
当然,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有些时候,即便鬼子少了,也未必干得赢;有些时候,鬼子多了,也就未必转得及;躲在暗地打冷枪也打不了几个人;埋好的地雷也有可能不响„„
再说了,为了坚持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斗争,广大军民活动在山沟里,日子过得自然也是艰苦卓绝的。举两个例子来说:一是脚受罪,长年在山沟里活动,别说鞋子少,质量还不好,就是再好的鞋子,又能经得起几趟磨?二是蚊虫的困扰,山沟里的蚊虫可不比一般,数量多而且叮得凶,虽然都是些小痛小痒,但也很不好受吧。
以上两段说的,也仅仅是敌后抗日队伍诸多艰难的一些小侧面而已。在这样的条件下,若非广大军民团结一致、勇敢肯挨,又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进行斗争,那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例如,民兵们自己造地雷的事情,就很能表现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力量。铁雷不够用,石大爷就根据自己从事石匠工作多年的劳动生产经验提出了:“我琢磨着啊,这石头要是飞起来,也能砸死人啊。”面对没有炸药的问题,石大爷又画龙点睛地指出了“咱自己能配嘛”的说法。莫看这只是一位老石匠朴素的智慧,一样符合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观点,真是了不起的智慧啊!
再从地雷的名目来看,有子母雷、连环雷、碎石雷(天女散花)、钉子雷、天雷、土水雷等等,样式繁多,用法巧妙,实在是令日本侵略者防不胜防,伤透了脑筋。这都是民兵战士们创造出来的,是他们一起合计、相互学习,从而爆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
团结与勇敢,在电影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大家共同造地雷的画面中、在石玉兰等女游击组员与日本侵略者正面搏斗的画面中、在军民抢收麦子画面里、在民兵解救被俘群众的剧情里,都可以清楚感受到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团结与勇敢。学号:2010014122
3姓名:吴宇森
专业:汉语言文学
二级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这正是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主要缘由,广大热爱家乡的劳动人民都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武装了起来,坚持斗争,并且有明确的纲领和诸多灵活的方式、方法,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美德发挥的淋漓尽致,把日本侵略者打得草木皆兵、寸步难行。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不但反映了我国人民在抗战艰难岁月里的斗争过程,也将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风貌展现了出来;不但点明了与强大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纲领,也对在某些情况下的与强大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具体方法进行了详实的介绍;不但称得上极具意义的历史纪念片,也称得上一部极具典型意义的斗争教学片。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挑战,还将面对许多强大的敌人,及时将“广大军民是怎么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转化为“当代中国人民是怎么与敌对势力、敌对分子进行斗争的”,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这部电影,明显就具有提供借鉴和推进转化的作用,可谓当之为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好电影。过去的岁月里,《地雷战》给过我们诸多启示,现在,它仍有这种作用,只要善于结合时代发展的脉络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即便到了十年后、百年后,《地雷战》对我们而言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翻看红色电影《地雷战》,聊有感想,随笔记之,若能对阅者产生一点帮助的话,余心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