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1《读书做人》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

时间:2019-05-13 11: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 11《读书做人》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 11《读书做人》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

第一篇:高中语文 11《读书做人》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

读书做人

良心与勇气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

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

如今残留也是仅存的一段城墙,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被拆光了。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

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最合适的?

第二篇: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依据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本单元文章为自然科学小论文。

一.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本文作为科普文章,教学设计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起青年学生对于建筑学内容的关注和热爱为指导思想。文本从内容方面讲,以中国建筑的特征为核心,并涉及建筑特征的限定范围、概念的引入、外延的联系、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

从写法方面讲,知识介绍清楚,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条理性强。是科普文章中的典范。

文章充分体现古建筑保护专家梁思成先生“醉心建筑研究,一腔爱国热忱”的职业精神和大师风度,以及严谨认真、准确生动撰写学术论文的态度和追求。

这是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即将结束必修课本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鉴赏及思辨能力。对于课文中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基本不存困难,理解和学习文章的组材和顺序将是学生学习中有困难的地方。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2.了解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3.理解“建筑的文法”这一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1.理解按照逻辑顺序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2.了解围绕特征安排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拘束性、灵活性,中国古代建筑和国外建筑的可译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了解介绍的顺序;

学习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的办法概括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梁思成先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优秀文明成果的热爱之情。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幻灯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二.

教学准备

认真阅读文本及课本相关内容(单元提示、课后研讨与练习等),参阅《教学参考》中的相关文章,阅读梁思成的传记文章,在网络上浏览下载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制作幻灯片。给学生印发梁思成传记文章。

三.教学过程

1.引入(展示图片)

房屋是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房屋发展的历史伴随着漫长的人类史。下面展示几幅历代的房屋图片,来了解下建筑的发展轨迹。图一,半坡遗址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中可以看出五六千年前的房屋一半在地下,没有地基,房屋比较低矮。图二河南偃师商代宫殿遗址复原图中可以看到宫殿群呈四方形状,建筑高大雄伟,形状规整,呈现出对称形状。图三,汉代未央宫复原图中可以看到,建筑群密集,建筑方正、对称,屋顶倾斜。图四,唐代大明宫宫殿复原图,可以看到宫殿壮观,高大,地基高,屋顶的四角有点上翘。图五,北京故宫可以称之为金碧辉煌,华丽壮观,是最美的中国古代建筑。

这些都是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的内容,但是如果要科学完整地总结中国建筑的特征,就必须经过建筑学家的考察和研究。梁思成先生所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就是这样一篇科学小论文。

2.阅读鉴赏文章

【思考1】速读文章,请用找关键句和关键词语的办法,勾画出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

提问学生,预设学生能准确回答出来。

总结:关键词语和句子通常出现在段首和段尾。因此阅读和写作议论文,段首尾的关键词句至关重要。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建筑的特征,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思考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提示:在思考顺序时先给九大特征分类,1-5的特征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6-9涉及的是建筑物的装饰内容。简言之,就是结构内容和装饰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这是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这种顺序称为逻辑顺序。

虽然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中国建筑的特征》,我们了解了九大特征,但文章的内容才读了一半。

【思考3】精读第14——15段(自P57最后一段始),理解“建筑的文法”的这种说法。

明确1:建筑的文法是指建筑中沿用的惯例和法式。

明确2:建筑“文法”是喻体,本体是建筑的特征。

明确3:由建筑的文法,衍生出系列的比喻。例如,本体是建筑的构件和因素,喻体是词汇;本体是宫殿和庙宇,喻体是大文章;本体是山亭、水榭等,喻体是小品;本体是影壁、牌楼,喻体是横额、对子等。

总结:这是梁思成先生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问题而精心选择和构思的,他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语言”这一概念来做比喻。贴切,形象,生动,便于理解。这就是大师写文章的能力,看起来信手拈来,但是实则是让人敬佩的功力。

【思考4】再次浏览文章14——16段,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建筑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

总结:拘束性是指建筑的特征经过千百年的考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灵活性是指,在遵守规则和惯例的前提下,可以有灵活的变化,建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建筑。

【思考5】浏览18——19段,说说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怎么理解。

总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建筑,但是解决的问题是基本相同的。可以在前面的比喻中再加入一个比喻,本体是建筑物不同,解决的问题基本相同,喻体是语言具有可译性。

3.推荐延伸阅读

(1)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此文原载于《人民日报》1951年2月19——20日

(2)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文物》2

5期,1952年

(3)《梁思成:宗匠一意》,刘托

王颢霖

谢宛鹿,载于《传记文学》2016年第5期

注:推荐语见PPT,给学生印发第三篇,另外两篇可建议学生在网上阅读

4.作业

(1)

完成《创新设计》配套练习;

(2)

阅读《梁思成:宗匠一意》。

5.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逻辑顺序

比喻

先主后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文法

先总后分

构件、因素

词汇

建筑物

文学作品

不同建筑,用途相同

可译性

四.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立足于既学习内容,又了解方法的双向维度。课堂上基本完成了预期内容的教学。学生阅读文章,了解建筑特征的具体内容,欣赏照片加深了解的内容,兴趣较高。文章的叙述顺序,需要教师进行帮助总结。对于理解文章的选材和组材问题,学生存在困难。没有在课堂上安排介绍作者的环节,而是设置为课堂上总结时的提示和课后传记文章阅读时的了解,以期延伸课堂内容。

第三篇:高中语文 11《内容感知》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

中国建筑的特征

名师导航内容感知 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有非常突出的建树。几十年来,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他非常活跃地提出许多建筑理论见解。梁思成的著作可约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建筑学的基本理论的文章,如《建筑和建筑的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的美学问题》等;第二类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与建筑传统的论述,如《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的特征》《祖国的建筑》《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等;第三类是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创作问题的论述,如《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致朱总司令信——关于中南海新建宿舍问题》《致周总理信——关于长安街规划问题》《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在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问题座谈会上关于建筑艺术部分的发言》等。《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介绍中国在建筑方面突出成就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以广博而专业的建筑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建筑方面的独特之处。前半部分作者侧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思路清楚,说明到位,分别从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后半部分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生动的语言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同时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全新观点。

第四篇:高中语文 1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材优化全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本文提及的建筑常识。

2.掌握课文清晰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化抽象为形象的说明技巧。

3.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者简介

梁思成:广东人,著名建筑大师,中国近代著名改革家梁启超之子。1901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于美国宾西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1925年回国后,先后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他是中国营造学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30年代组织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的抢救中国古建筑的普查工作,在研究和保护中国古建筑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曾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参与了国外许多著名建筑的设计工作。1972年在北京逝世。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墁地(màn)榫(sǔn)如翚斯飞(huī)戗兽(qiànɡ)....2.字词辨识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二、课文详解

课文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着重介绍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后半部分侧重整体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

文章第1、2段,分别从地域和时间两方面点明了中国建筑的辉煌成就。第1段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分布地域广阔,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影响深远。在这一体系中虽有差别,但是属于“一家之中兄弟之别”,形象地说明了作为建筑艺术的主流是相同的。第2段则侧重从时间上说明最晚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一建筑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近几千年,建筑技术风格日臻成熟,成为东方建筑艺术的代表。

设疑:你见过中国的古建筑吗?你对它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在介绍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时,作者分别从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两个方面来说明。1.结构特征共有五点:

第一,单独建筑物的构成,一般包括台基、房屋和屋顶三个部分(可联想到农村的一般瓦房的特点)。

第二,群体建筑的构成一般遵守着一定的模式来修建,诸如一些附属性房屋(厢房、耳房、过厅等)是必备的,且形成明显的左右对称结构。主房屋一般采取向南方向,以便采光,庭院一般为砖石墁地,以供日常活动。

第三,房屋的结构一般为木材结构。作者介绍了梁架、枋、檩等结构,它们的作用就是用以支撑房顶的重量,这种创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其科学性和艺术性都非常完美。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诠释和比喻的说明方法。

第四,斗拱,其作用不仅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能固定横木的交接处,甚至外延而具备装饰性的特点。斗拱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为说明斗拱,作者采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把这一抽象的事物形象准确地展示给了读者。

第五,举折、举架,作者仍然采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了举架,介绍了古代房顶的坡度的成因,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略写的方法。2.装饰特征共有四点:

第一,屋顶的装饰作用。屋顶的坡面使屋顶的四角翘起,其装饰性在很早就被发现而予

用心

爱心

专心

以利用,运用了比较的手法说明其他建筑体系对屋顶的不重视。同时进行了引证说明,在我国《诗经》中的“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形象地展示了屋顶像振翅欲飞的鸟一样,这种装饰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

第二,在颜色的选择上,大胆运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颜色,在各个房屋结构部件上采用彩色绘画给以装饰,使其光彩夺目,别具特色。

第三,在建筑中,巧妙利用木结构建筑本身的装饰作用,使其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在此段中,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手法,诸如“桃尖梁头”“霸王拳”“菊花头”“屋脊”等,经过加工,起到了高度的装饰作用。

第四,在建筑材料中,大胆运用有色琉璃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在木材、石面上装饰浮雕,砖墙上也加雕刻。画栋雕柱,色彩缤纷。

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为将这一相对陌生的建筑名词介绍给读者,作者运用类比的手法,形象地把“风格和手法”称为“文法”,建筑如同语言,是各民族世代传承、世代加工,从而形成惯例。中国建筑中如何组织梁架、构建承托屋顶的结构,如何求得屋顶的曲面,如何收束瓦顶,并使这种曲面起到装饰作用,这些都成为我国两三千年沿用的惯例法式。就像语言文字中的“词汇”一样,建筑学上的“柱”“枋”“门”“墙”“正房”“厢房”“庭院”等亦属建筑“词汇”。

这种建筑的文法既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者运用形象的语言类比进行说明,如文章之有诗歌、散文、小说一样。建筑同样可以存在大如宫殿、庙宇,小至山亭、水榭、一轩、一楼。但它们都具备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紧承一段,作者说明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的来源,作者提出了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建筑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是整个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同时作者在下一段谈到中国建筑的创新发展,既最先运用了木结构的方式,同时又不被这种形式束缚,同样运用到砖石结构上去,特别是梁架结构成为现代建筑艺术的主导形式,为我国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作者在最后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即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为解决同样的问题,如同语言文字一样,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词汇”和“文法”,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处理上,如“台基”“栏杆”“台阶”是相同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各民族用不同的建筑“语言”和“词汇”把建筑中同一个问题表达出来。实则作者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提出世界各民族建筑的沟通与认识问题。最后,提出作为中国建筑学的指导,可以去参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整合感悟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介绍中国在建筑方面突出成就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以广博而专业的建筑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建筑方面的独特之处。

前半部分作者侧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思路清楚,说明到位,分别从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后半部分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生动的语言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同时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全新观点。

中国古典建筑的有关部件名称:

坛是中国封建帝王用来祭祀的特殊建筑物。现在常见的坛主要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主要集中在北京。北京就有许多公园,名称上就挂着“坛”字,例如天坛、月坛、地坛、日坛、先农坛。这五坛均为明代所建,是封建帝王祭祀天地日月、山川太岁等神用的,是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廊是中国园林内一种带形的建筑,供人们漫步赏景,坐歇游览,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价值。中国的廊名目繁多,大致分为游廊、曲廊、回廊、花廊和水廊等。

亭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建筑:有顶有柱,四周无墙壁,多为木、石、竹等结构,形状有圆有方,有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以及梅花、扇形等。常设在公园和一些风景区高处,居高临下以统率全景,也有的设在湖畔,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根据用途的不同,其名称不一。设在路旁或大道上的称为凉亭,主要供行人在盛夏避暑;亭内置碑者,称为碑亭;桥上筑亭,称作桥亭;亭内建井,叫井亭,也称露天井亭,因亭顶开有一小方口,便于阳光射入井内(据说,不见阳光的水是阴水,人吃了会生病);还有两座合建的,称为双亭。现代的市镇里还建有邮亭、书亭、摄影亭等,赋予了它新的内容。

台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又称平台,一般用土石和砖头垒砌而成,用来眺望或游观之用。事实上,很多著名的古台并不只是一座孤立的平台,台上常建有宫苑。

榭——轩

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其特点:只有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轩”古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较低部位叫“轾”,建筑上取其虚敞高举之意。

牌楼

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和装饰性的建筑物,又称牌坊,一般用木、砖、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中国古代常建于街道路口或庙宇、祠堂、衙署、桥梁、园林前,是用来宣扬封建礼教和标榜功德的。也有的用在店面上,作为招牌和广告,有的作为象征性的门楼,有的是为有“嘉德懿行”的人作纪念。中国古代在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束缚下,许多守寡妇女的唯一愿望是到老时赢得一座“贞节牌坊”以流芳百世。

三、技巧鉴赏 1.清晰的说明结构

全文的说明结构清晰而有条理,共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具体解说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并分成结构性特征和装饰性特征,后半部分则侧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文法”,并与其他民族作了比较,使读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了概括的认识。2.多样的说明方法

作为建筑学,对于多数读者而言,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作者却以高超的驾驭能力,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对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说明,特别是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使单调枯燥的建筑术语变得具体可感。如举例说明,比喻说明,类比说明(把建筑物的名称和建筑方法与文章作类比,形象生动),比较说明等。

四、合作探究

课文在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分别找到例子吗? 探究思路:此题设计在于帮助同学们认识文章,了解说明的基本方法。参考答案:举例说明、比喻说明、类比说明、比较说明、分类说明等。(例子略)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五篇:高中语文 11《晨诵夜吟》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

第四单元晨诵夜吟

13.中国建筑的特征

浪淘沙

(南唐)李煜②③④⑤⑥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②潺潺:形容雨声。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④罗衾: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⑥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赏析: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境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相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能说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己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惜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下载高中语文 11《读书做人》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 11《读书做人》教案(中国建筑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

    必修5 第一单元 走进经济 单元要求: 1.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报告的写法。 2.培养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3.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观的变化。 单......

    语文:2.7《逍遥游》教案(新人教必修5)

    2.7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

    高中语文 12《读书做人》(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读书做人 不止是个科学家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1913~1991),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1974年出版随笔集《细胞生命的礼赞》,该书收文二十九篇,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 年过......

    第一高中语文《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必修4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2、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3......

    数学:2.2《等差数列》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5)

    §3.2 等差数列(2-1)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并能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高中数学 2.2《等差数列》教案 新人教A数学必修5

    2.2等 差 数 列 教学目标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知道an,a1,d,n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案 粤教版必修5

    《长亭送别》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大概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风靡全球,深深地打动无数人的心呢?它讲述的只是贵族少女罗丝和穷画家杰克的爱情故......

    高中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

    屈原《湘夫人》 教案 一、导入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