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时间:2019-05-13 11: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第一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纵观现在的内外形势,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亦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特别是近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消退,蔓延欧洲的债务危机亦未得到根本扭转,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容乐观。在此大背景下,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城镇化被新一届政府寄予厚望。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城镇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7年的44.7%,年均增长0.89个百分点。我国的城镇化处于中期(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的起步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正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关系的处理始终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矛盾,这也是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纵观传统城镇化的历程,不难发现,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城乡矛盾在趋于尖锐,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因此,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呼之而出。政府在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既是政策的提供者,又为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然而市场的不足和政府的职能决定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有效参与和有限干预。面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型城镇建设的要求,中国政府应如何作为是当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城镇化中的难题

城镇化不仅是一个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过去三十多年,由于中国推进城镇化的传统模式没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一味地追求速度与政绩的地方政府更是将城镇化演变成为土地面积和建筑物的城镇化,农民工享受不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市民待遇,致使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表面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迅速增加,已经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事实上,城镇七亿人有近四亿不是完全的市民,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率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幅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率。

为了克服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弊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自然就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新型城

镇化要做到产城融合,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但是,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格局和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基于地方财政和GDP增长的政绩观,仍有部分地方政府依然认为城镇化是城市建设,是投资上项目。因此,即使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呼吁下,土地城镇化和“造城”城镇化仍乐此不疲,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底特律式”的问题。城镇化因为地方政府的自利性而出现严重的“异化”,导致中国当前的城镇化出现了“两个极不对称”,即城市化占用耕地的增长和农村就业转移增长的比例极不对称,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吸纳稳定居民的比例极不对称。甚至有学者担心:基础设施投资和政绩激励相互结合,国内的城镇化有可能会变成大规模基础建设乃至“削山填海”的“造城运动”的代名词,造成要素资源极为严重的错误配置,最终演化为国民经济的一场浩劫。有学者对这种旧型城镇化所产生的严重恶果做了这样的评价:“制造了城镇化率的数字泡沫,放大了户籍壁垒的制度缺陷,暗藏了土地财政的隐性风险,侵蚀了耕地资源的保护红线,引发了攀比冒进的失控开发,催生了商业贿赂的高发多发,扭曲了干部考核的评价导向,漠视了城市自身的弱势群体,割裂了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恶化了生存发展的环境空间”。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过程中因为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开发和工业化而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如何阻止和避免此类“伪城镇化”问题的蔓延和发生就成为主导城镇化的政府必须直面和破解的难题。

二、城镇化中的政府角色

要减少和避免政绩的城镇化、房地产的城镇化,政府首先应对自身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规制和治理的独特作用。

纵览政治思想发展史,从消极的“守夜人”到积极的市场干预者,再到多元合作治理者,尽管各流派对政府的角色定位差别巨大,但在一点上是共通的:无论什么样的国家,政府最根本的角色都应该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与公共秩序的保障者。为了达到平衡利益和保持稳定的目的,政府通过角色的调整和职能的转变才有了大政府(积极政府)与小政府(消极政府)之分。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机制与社会自治的成熟,加上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建构责任政府、有限政府已成为共识。但在后发展国家,由于市场与社会治理功能的缺

失或极其有限,积极强势的大政府成为其现代化进程中共有的趋向与特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也廓清了新型城镇化中的政府责任。

三、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定位与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定位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重点应发生变化,不再是过去的“管理型政府”,而应把提供“低水平、广覆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作为基本职能,也即“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必然是责任政府,因此地方政府不仅应对中央政府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切实保护人们合法权利,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易被社会大众所忽视的群体。

(二)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要求

依据“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新型城镇化要求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干预、规范的作用,及时有效地解决传统城镇化中的遗留问题,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规划作用。制定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地方政府应依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不同的城镇规划模式。当前地方政府应依据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布局城镇的空间结构,而不是不顾实际、千篇一律地大搞形象、面子T程。

2.指导作用。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有着自身利益的相对独立的投资决策主体,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依照中央政府的政策对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具体事务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基于本地区的实际进行有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因此它的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质。

3.干预作用。地方政府应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人口利益受

到侵害、资源利用不集约、城镇环境遭受破坏等社会问题,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干预,协调各群体、各部门之间的冲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城镇中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居民的和谐发展。

4.规范作用。地方政府不仅要积极推行自身行政改革,规范各部门的行为内容及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要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在市场中的正当利益。

四、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选择

地方政府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一方面要服从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安排,顾全大局;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进行科学的、有特色的决策,这是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城镇化的统领,更是中国经济社会推进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尤其是要善待农民,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新型城镇的建设涉及到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诸多因素和因子的共生演化过程,所以地方政府应以信息、规划、产业政策等引导区域发展,同时赋予要素自由流动的权利,努力创建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来说,GDP增长已不再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应转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凋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上来,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二)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成为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新途径,对规范空间开发行为有着深远和实质性的影响。对于优化开发区,应优化整合现有的城镇群,鼓励资源集约利用、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对于重点开发区,应在优化原有城镇群的基础上继续培育发展新的城镇群,强调经济发展与质量效益、就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分别制定鼓励和吸引人口进入和集中的优惠政策。

对于限制开发区,应适度限制城镇发展速度和规模,重点发展好现有的中心城市,实行“内聚外迁”的城市发展与人口政策,即制定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补助政策引导当地居民向外迁移或在当地集中生活。对于禁止开发区,应将重心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行人类活动超载预警制度,明确核心区、实验区、外围区不同区域的人口容量,同时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推动人口迁出。

(三)致力于城镇综合治理,实现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健康有序的城镇化,应该是统筹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利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宜,更加注重质量的城镇化。由于地方政府忽视流动人口、不同阶层等的管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城镇质量因此而明显下降,成为“问题城镇”。地方政府要推进城镇综合治理,增强服务意识,就应该在着眼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健、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等基础问题上,更加关注和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问题,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地方政府还应牵头,在不同阶层群体人们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促进不同阶层的对话、交流,减少彼此之间敌意,激起富人阶层的爱心、同情心和穷人阶层的责任心、国民感。只有人人团结友爱、互相信任,城镇化才能是健康的城镇化,才是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

(四)集约利用资源,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

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为主旨的“精明增长”、“紧凑发展”理念,越来越为各国所赏识,而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现实国情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地方政府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城镇规划时重视土地、水等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禁止耕地资源的继续违法占用;第二,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质量预警、检测和反馈系统,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污染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和社会责任感;第三,在宣传教育方面,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环保的消费理念,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更至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推进城镇化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DB/OL].[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3]王勇.城镇化路径关系国运走向[DB/OL].[4]韩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风险[DB/OL].[5]周靖祥.谁的城镇化[DB/OL].

第二篇:湖北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湖北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省发改委、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2013年第6期 ——经济建设

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实现过半,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发展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怎样看待目前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怎样估价城镇化进程?湖北城镇化何去何从?按照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省发改委(省发展战略规划办)、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新形势下我省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湖北城镇化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第一,城镇化率快速提高。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13.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湖北城镇化率年增速稳定在0.6%左右,“十一五”以来,湖北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年增速分别为0.6%、0.5%、0.9%、0.8%、3.7%和2.1%,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出现了飞跃性的提高。武汉城市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城市步入同等城市先进行列,为下一步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城镇体系明显优化。至2011年底,全省有城镇818个,其中省辖市12个,县级市24个(含3个直管市),县城40个,建制镇742个。按城镇规模分,湖北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6个,中小城市40个,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46个。2011年,武汉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近几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加速开放开发,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城镇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沿江城镇带和沿高铁城镇带发展迅速,我省城镇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三,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鄂州等城乡一体化试点、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88个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等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路子,在全省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如,鄂州市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构建城乡“四位一体”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六网”工程、统筹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及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了城镇化进程。2010年,鄂州城镇化率达到60.5%,位居全省第二。第四,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加大路网、水网、林网、电网、信息网、商贸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城乡的互通共荣。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的整体功能逐步提升,城镇的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供水、燃气、公交、城市道路不断完善,用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等主要指标呈逐年上升态势,大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五,户籍改革逐步推进。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推进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人口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逐步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样的待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贯彻实施,促进了人口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逐步消除,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加大,使湖北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3月,武汉《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开始受理人员登记。这意味着在武汉实施了15年多的外来人口暂住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居住证开始全面取代暂住证。

近年来,湖北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湖北城镇化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城镇结构不合理、异地城镇化趋向明显、城镇户籍人口比率远小于常住人口比率即城镇化率。

二、对湖北城镇化水平的评估

一是从人均生产总值看。2000-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5,存在正相关关系。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综合分析,得出在常态发展状况的“发展模型”,其中包括平均的城市化水平。把湖北的数据与这一“发展模型”相比较可以看出,湖北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2001年,湖北人均GDP突破800美元,不考虑不变价美元因素,湖北城镇化率比钱纳里模型中的常态城市化水平低19.3个百分点;2003年湖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比常态城市化率低22.3个百分点。

二是从工业化水平看。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工业化与城镇化必须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据经济学家分析得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的合理比例范围是1.4-2.5∶1。过去10年,湖北城镇化水平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度相关,走出两条近似重合的曲线。2000-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与二产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0.976,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我省城镇化率与二产业关系密切,湖北城镇化率与第二产业比重是基本适应、基本同步的。

三是从发展阶段看。按国际通常的划分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城市人口比重达到25%,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达70%-80%。第二阶段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从25%上升至50%,非农产业比重达50%-70%。第三阶段为城市化强化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由50%上升至75%,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第四阶段为城市化的稳定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5%,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据联合国《城市化展望》2012年5月的统计,2011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2%,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77.7%,欠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46.5%,最不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28.5%;中国为50.6%。我省城镇化率虽然超过50%,但刚刚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空间。四是从非农就业来看。1980-1999年,湖北非农就业比重上升了29个百分点,同期城镇化率上升了22.9个百分点,说明城镇化率滞后于就业结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湖北非农就业比重比较稳定。2000-2011年,湖北非农就业比重只上升了2.3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化率则上升了12.1个百分点。到2011年,非农就业比重为54.3%,高于城镇化率3.5个百分点。这说明,湖北城镇化与非农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离。

五是从城镇户籍看。我省现在城镇化率为51.8%,2010年为49.7%,这是按照半年以上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行统计的,如果按照城镇户籍占比进行统计,我省的城镇化率只有3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这意味着到2010年,我省有18.7%、约1000万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不能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这部分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农民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在城镇化率过半的情况下,也存在“半城市化”、“浅城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省的城镇化率被高估。

六是从生活模式看。安居才能乐业。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土地价值的重塑,使农民工降低了对非农业户口的估值,受此影响,农民工愿意转化为非农业户口的人数占比并不如预期的那样高。既不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又希望到城市居住和就业。这种情况,决定了这部分人口生活就业的“两栖”性。

这部分“两栖”人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进行季节性迁陡,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在城乡准备两套生活资料,还要支付两地间的交通费用,相应增加了生活成本,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两地都要对“两栖”人投入公共服务资源,增加了投入,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综合以上的分析,尽管我省名义城镇化率过半,但和同类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比较,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我省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城镇化质量并不高,离真正城镇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任务很重,城镇化发展方式问题越来越突出,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三、加快湖北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湖北城镇化进程过半以后,将进入城镇化强化阶段,必须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探索湖北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

(一)推进“四化同步”。“四化同步”既符合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又符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是推进湖北城镇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是两化融合。我们既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之后再搞信息化的老路,也不能跨越工业化阶段孤立地搞信息化,因为信息化离不开工业化,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产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工业产品,或者说要通过工业品来传递信息。例如,计算机是信息产品,同时又是通过工业生产线生产的。当前,湖北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利用省内科教资源优势,通过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是产城结合。城镇化发展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应避免城镇产业空洞化,尤其要避免制造业的空洞化。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优势,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发展个私经济,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转和聚集。充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明显的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区。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

三是以工促农。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化难以为继,城市化质量难以提高,结果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当前湖北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快”阶段,农业现代化相对落后,是整个发展当中的一块短板。必须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城镇化是一场深刻变革,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必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一是突破城乡户籍束缚。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率应当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因此要充分考虑农村转移人口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注重从制度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努力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户籍制度改革,不是简单地变换市民身份,而是让具有在城市谋生能力的群体连带家属转变为城镇人口,真正转变居住地和生活方式。当前的重点是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的定居问题。

二是突破土地资源制约。加速城镇化必须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第一,存量土地挖潜,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第二,城镇建设走集约、节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道路;第三,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

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

三是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满足新增城市人口的巨大需求。而巨额的投资,政府财政远远不能满足,必须探索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直接融资手段,探索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发行市政债券等城市建设融资手段,提升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能力。鼓励有实力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

(三)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针对“半城镇化”的状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变城镇化进程中重人口流转数量而轻人口生活质量的倾向,通过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实城镇化。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突出位置。在城镇建设中努力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先配套后施工。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积极构建城市节能减排产业体系,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重点能源消耗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垃圾、废气的处理能力。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结合城镇规划,根据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加强城镇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和城镇绿化建设。

(四)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镇社区管理,尤其是加强针对增量市民的服务和管理,逐步适应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和核心的社会管理。要针对流动人口和留守人口作出妥善安排。这部分人口,解决得好,将是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活力;否则,就将是发展的陷阱,城市化、现代化的陷阱。城镇化涉及城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各个层次,必须加强对城镇化进程的综合管理。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要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行政区划,适度合并村、镇。要积极探索符合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与城镇密集区特点相适应的城镇区划体系。■

课题组组长:

肖安民 刘良谋

课题组副组长:

刘月明 谢高波

课题组成员:

马金钟 秦思敏 胡水兵

曾令成 赵海涛 胡建斌

王 琳 喻 颖

第三篇: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本站推荐)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省发改委城镇处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本质上就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发展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原则,以新型工业化为根本动力,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要目标。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论认识,新型城镇化实践就是要把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探索和创新城镇化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城镇化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城市化不同,新型城城镇化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

二、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以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限制,未包括西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以人为本、城乡协调、集约高效和绿色智能”四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1年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在全国的位序排名呈现相对下降趋势,增长潜力逐渐弱化,提升空间优势减小。目前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在全国排名15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高于黑龙江省(24),低于辽宁省(7),综合指数与排名前几位相差较大,与排第8位的福建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数相差0.04,与排名22位的内蒙古相差0.04,说明吉林省虽然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数总体排名第15位,但是与低于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省(市)相差不大,而提高排位名次难度却较大。

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城市外延式扩张明显,城市用地粗放低效;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大,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城市病”凸显;小城镇发展落后,职能雷同缺乏特色。而且,还面临动力不足、区域协作不紧密、资源环境约束,以及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挑战。

三、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思路、目标与对策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原则,以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为核心,以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和可持续性

为重点,妥善处理区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保持合理的城镇化速度与规模。充分考虑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和特点,推进东、中、西部地区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率先实施长吉一体化,大力推进中部城市群建设,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与重要节点城市,择优培育重点镇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形成以长吉大都市区为核心、吉林中部城镇群为主体、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特色镇为补充、城乡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二)发展目标

——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双核(长春主城区和吉林主城区)、多心(延吉、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珲春、梅河口、敦化等地区性中心城市)、四层次(省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发展彰显生态、集约、智能、低碳的时代特色,城镇化发展动力显著增强,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化新途径和新模式。

——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消防、环境卫生等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城镇功能分区更加合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中小城市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高,中部城市群的国际服务功能增强。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低收入群体居住、就业条件持续改善。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一体化发展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更加完善,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本消除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城市规划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三)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

1、加快长吉都市区建设,促进中部城市群形成重点推进长吉一体化发展,长春、吉林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向周边县市镇转移,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长春、吉林两市要积极与四平、辽源、松原等城市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育医药、精细化工等新的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长春作为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强化吉林中部城市群对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中的支撑作用。积极促进吉林

中部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加快发展金融、贸易、旅游、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利用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窗口和平台,进一步提升中部城市群的国际服务功能。

2、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强化城市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定农村住房建设指引,完善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制度,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一体化格局。

3、推进产城融合,完善新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科学规划建设各类工业园区,避免出现只见楼房不见人的城市组团。一是合理规划新产业园区用地结构,协调推进各类用地的开发秩序,新城区开发建设要做到集聚产业和集聚人口同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同步。二是新产业园区要以培育城市新兴产业和吸纳区外流动人口集聚为主;三是新产业园区要妥善安排本地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保护原有地方文化和社区联系;四是建立新老城区功能联系和合理分工,避免出现新老城区间大跨度、大流量“钟摆式”交通运输。

4、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旧城改造

支持转型成效显著的辽源、白山等城市争创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选择具备条件的资源型城市建设接续替代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构筑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新平台,提升资源型城市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继续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等危旧房改造,多渠道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大力支持吉林市哈达湾、四平市铁东区老工业区等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同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改制重组。

5、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群网络化发展

积极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快速运输系统;推进长春市轨道交通向郊区和周边市镇延伸,形成辐射吉林中部城市群的轨道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不同交通方式衔接和转换效率;积极推动电动公交汽车的广泛应用,鼓励市民使用新能源小汽车。

6、加强大城市空间管制,着力推进生态型城镇化建设

严格控制大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营造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集约、紧凑、组团式、网络化发展中部城市群,构建吉中城市群的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增长,严格控制土地用途,避免土地闲置和低效率使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推进生态型城镇化建设。

7、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产业的开发,统筹推进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全省信息化水平。加强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使城市公共管理更精准、高效、智能和便民,提升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加速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支持面向汽车、石化、农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辽源市、磐石市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市建设,以建设智慧城市为载体,把信息化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8、深化体制改革,提高现代城市管理水平

改革户籍制度,逐渐剥离户口所依附的各种福利差异。完善就业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制定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伤保险政策、医疗和大病保障政策以及社会养老政策,建立进城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加快制定公共住房政策,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经费投入的分担保障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创新,以新型城镇化理论和方法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实践。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河北省地处环京津、沿渤海的独特区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河北乃至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城镇化统计监测,我省城镇化率将在“十二五”期间跨越50%的历史关口,这是向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迈进的重要标志,必将伴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结构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把握住城镇化蕴含的发展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

2003年以来,我省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特别是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4.5%。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带动力不足,城镇体系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不完善,人口实质性转移相对滞后,城镇外规模延扩张过快,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散,城镇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聚集优质要素的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大城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短缺等“城市病”凸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的必由之路,切实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位置。要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要素、强化精细管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河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产业和人口聚集为核心,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的空间新格局,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产业、强化精细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加快转变城镇建设方式,推进城市精明增长和有机更新,努力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加快户籍制度配套改革,促进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

3、产城互动、聚集发展。坚持用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加快优质产业、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聚集。把城市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劳动密集、基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

4、突出重点、梯次发展。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扶持壮大中等城市,加快县城扩容升级步伐,建设高标准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有重点的培育特色重点镇,打造沿海城镇发展增长极。

5、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围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全面实现城镇建设上水平目标任务。

1、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1.5%,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

2、城镇规模结构趋于合理。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2个(石家庄、唐山),2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2个(邯郸、保定),1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4个(廊坊、张家口、秦皇岛、沧州),5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6个(邢台、承德、衡水、任丘、迁安、定州),武安、遵化、辛集、霸州等城市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

3、城镇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设区城市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设区市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所有县级市和60%的县城进入省级园林县城行列。

4、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建成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其中设区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90%,基本建成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5、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27.6万套,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以上。完成40万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5万人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

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6%左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中小城市规模和实力明显壮大,小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结构和城镇空间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

三、构筑区域协调的空间格局

(四)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空间新格局。

培育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市为支撑,以京津、京唐、京石、京张、京承、京沧等高速公路为区域轴线的环首都城市群。在规划、政策、功能、产业和设施等方面与京津实施对接。把环京津地区打造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繁荣、生态良好的高地。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城镇资源,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以培育和打造新区、县城扩容升级为重点,推进首都新机场临空产业区以及京东、京南、京北新区和白沟新城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设施完备、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群。培育以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市为支撑,以京

九、京广、石黄、邯黄等交通复合轴为区域发展轴线的冀中南城市群。强力推进石家庄正定新区、临空港产业园区、东部新城,以及邯郸冀南新区、衡水滨湖新区、邢台新区,将冀中南地区发展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服务外包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培育以唐山、秦皇岛、沧州市为支撑,以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为龙头,以京秦、石黄、秦沧等交通复合轴为区域发展轴线的沿海城市带。提升唐山、秦皇岛、沧州城市功能,统筹推进沿海新区新城建设,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航运与铁路、公路、机场协调配套发展,形成港口、产业、港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经济增长极,加速优化港口布局,拓展港口功能和腹地纵深,推动港口、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新型城市。

(五)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在全省城镇化发展中起领跑作用。石家庄市加快正定新区和鹿泉、藁城、栾城组团一体化建设,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唐山市整合中心城区与丰润、丰南、古冶、开平等资源,打造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窗口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承德市统筹滦平县、承德县、滦平县和隆化县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家口市整合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县城、宣化县及周边建制镇资源,建设京冀晋蒙交界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秦皇岛市整合昌黎县、抚宁县资源,着力打造北戴河生态示范新区,建设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滨海旅游宜居城市。廊坊市整合固安县、永清县资源,统筹推进首都新机场临空产业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城市。保定市构建“一城三星一淀”的大都市发展格局。沧州市整合青县、沧县资源,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工业城市。衡水市整合中心城区和冀州资源,建设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邢台市整合沙河、南和、任县、内丘、邢台县资源,成为冀中南地区重要增长点。邯郸市整合峰峰矿区、磁县、永年县、邯郸县、成安县、肥乡县资源,着力打造冀南新区,建设冀晋鲁豫四省接壤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六)扶持壮大中等城市。把发展中等城市和培育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切入点,优先培育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县级市和县城,以活力宜居为导向,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中等城市。迁安、三河、霸州、涿州—高碑店、任丘、黄骅、定州、辛集、武安等县级市要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尽快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怀来、平泉、遵化、涞源、新乐、宁晋、清河、涉县、魏县等县(市)要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

(七)加快县城扩容升级。其他县城要按照高标准小城市进行规划,以城镇改造建设为抓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发挥县城的组织管理职能,着力构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纽带。

四、增强产业聚集的发展动力

(八)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环京津沿渤海优势,加快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各级城镇要坚持“错位发展”,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托产业特色确定城市主体功能。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把产业聚集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中心城市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利用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九)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实施工业立市、强省战略。加快城市用地布局调整,中心城市要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引导中心城区发展金融保险、商业商务、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将资源性产业、加工产业向城郊和小城镇转移。依托城市集群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支点,在全省尽快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格局。

(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基础,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突出抓好“三十强”和“三十弱”,实施分类指导,激发内在活力。引导各地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各县(市)要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加强产业聚集区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五、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十一)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港群方向发展,着力打造沿海快速交通走廊。构建以石家庄为中心,唐山、北戴河、邯郸等为支点的干线、支线相结合的航空网络。以北京、石家庄为核心,打造京津冀快速城际交通圈。按照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合理布置主干道和快速路,增加支路网密度,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快速、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

(十二)搞好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完善设施建设标准,建立适应人口和产业聚集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和改造,重点做好架空线路入地、集中供热、管道燃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对街道路面及附属设施进行达标改造。按照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完善城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和信息网络等市政公用设施,保护城市水源地,加强城市节水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十三)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政府主导的投入机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完善城镇公共设施服务网络。科学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按标准配套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有条件的设区城市重点建设综合性高教区。大中城市要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加快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十四)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加大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老旧城市管网改造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城乡建设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立防洪安保体系,完善城镇防洪预警机制,加快雨水管道和机排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加强城市消防、人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公共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多层次的预警和救援体系,制定应对极端事件的紧急预案。

六、建设生态宜居城镇

(十五)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二氧化硫、机动车尾气和烟尘、粉尘、扬尘等防治力度,在中心城市实施PM2.5环境监测。加快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步伐,对污染严重的违法排污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抓好园林城市创建,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实施主城区绿化、城市周边绿化和交通干线沿线绿化工程,县城以上城市中心区都要建设综合性公园。在城市组团之间以及城市之间建设生态绿地、区域性森林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交通绿色通道等多样化复合型生态系统。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城市河道环境整治,结合雨水和再生水利用,规划建设城中湖、滨水公园等城市水系工程。

(十六)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推进建筑、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实行供热计量改革,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严格按照节能标准设计和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深入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发展太阳能、地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器具。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淘汰落后产能,禁止新建违规项目。积极采用环保型公交设备,建立智能化的调度指挥系统,提高公交管理水平。倡导绿色交通出行,建设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十七)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实施文物保护抢救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保护。严格制定和实施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修缮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修濒危历史建筑,整治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环境,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古树名木普查鉴定、登记挂牌工作,对古树名木进行分级保护。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对于违规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企业,要限期拆除搬迁,恢复山体植被和原生态的景区环境。

(十八)塑造城镇风貌特色。开展城镇风貌特色规划,构建风貌特色空间总体框架,明确重要景观区域、景观轴线、景观节点的风貌控制要求,对重要建筑、公园绿地、环境艺术设施等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改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优秀传统建筑保护,实施旧城有机更新,逐步恢复城镇历史风貌。抓好城市标志、风貌建筑、城市雕塑等有形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整治提升河湖水系,搞好生态护砌和沿岸绿化,打造环境宜人的都市风光带。

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十九)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城乡一体客运网络,促进农村通信全面升级。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健全新农保、新农合和农村低保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二十)大力实施“幸福乡村计划”。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规范运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大力开展村庄容貌环境整治,加强村庄道路、供水、排水、路灯、绿地等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编制和完善中心村规划,有序推进周边村庄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一)培育特色重点镇。把特色重点镇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对重点镇的扶持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培育一批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交通型、历史文化型小城镇。

八、健全新型城镇化保障机制

(二十二)加强城乡规划指导和空间管制。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修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加强城乡空间管制,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加强对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保护。划定“蓝线、绿线、紫线、黄线”,加强对城市水系、公共绿地、基本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无序蔓延。按照城市多核发展、紧凑空间形态和土地混合用途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综合体建设,疏解中心城区职能。(二十三)推行精细化城市管理。实行建管并重、综合治理,以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加快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整治影响市容市貌的重点因素和重点环节。整合市政公用、交通管理、园林环卫、环境保护等部门行政资源,推行相对集中的综合管理模式。落实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政策措施,赋予区、街更多管理权限,并确保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加强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等系统的融合对接,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管理模式。

(二十四)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有步骤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市县同城、区县同城问题,适当扩大中心镇的管理范围,在设市城市、县政府驻地镇实行镇改街和村改居。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各得其所。建立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二十五)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采取市政债券、企业债券、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规范和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管理机制,强化资本注入和资产整合,努力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健全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市政公用事业稳步发展的价格机制,足额征收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新建建筑全面推行按供热量计量收费,建立规范的居住区物业管理收费制度。(二十六)加强新型城镇化工作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市)要明确专门机构,给予必要的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建立科学、全面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纳入各地各部门目标考核,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适时举办多层次新型城镇化培训班,开展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工作,每年出版《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将出(图)2010-05-21 02:14:00 来源: 山东商报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5月19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官员向记者透露,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今年出台。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8地市。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历经7年之久,但一直迟迟没有推出。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官员认为,历经五年时间调研、编制,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规划蓝图,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

无论是从产业部门或是工业行业的区位上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具有优势的部门与行业的覆盖面与涉及的领域都是非常全面的。其体系完整的程度是其他区域无法相比的。

与此同时,伴随沿海地区的空间推移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出现,京津冀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也得以完善。

其一,滨海地区加大开发力度,逐步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日益隆起的地带;其二,唐山、石家庄、廊坊3市市域经济的发展成就突出,张家口、秦皇岛、保定等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有显著增强,这些经济中心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河北拖累区域经济的忧虑也有所缓解。”上述官员表示。

尽管如此,京津冀都市圈总体的产业尤其是工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该官员指出: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人均GDP较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有较大差距;二,在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京津冀都市圈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远远落后于另两个三角洲都市圈地区。

此外,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京津冀经济圈内,北京的汽车产业实际上已经和天津汽车业出现同类竞争。

据透露,在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中,京津冀三地各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

北京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北京发挥大学、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

而天津在现有加工制造业优势与港口优势基础上,定位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环保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8市定位在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远非纸面上来的容易。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高明告诉记者:“北京市三地之间的经济、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存在诸多的问题。”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加快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出发点。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他国城镇化的成功经验,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合理的价值导向规划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一,我国应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之路,这不仅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也能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我国是人口大国,只能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三,现代国际竞争要求我国必须“又好又快”地完成城镇化,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第四,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允许国家的城镇化以牺牲农业和农村为代价,形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所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之路的基本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现实可行性。

发展到今天的中国具备相当的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物质基础。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教育扩大的规模以及城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也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之路,实现城镇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与城镇的和谐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发展,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主要举措:

一是着力打造特色城镇集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中心城镇意识,大力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城镇发展条件,切实抓好县城、小城镇建设,组成较为完善的镇域城镇体系。要加大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力度,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互动战略,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的思路,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力,同时推动一体化深入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县城与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根据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围绕重要交通干道和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切实打造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

二是扎实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和切入点,要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统筹我镇城乡发展战略的节点和平台,推动农村人口向集镇和新型社区、示范村集中。要按照“规划引领,群众自愿、就业为本”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集聚发展,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要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的集镇适时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积极探索企业带动、城郊改造、小城镇依托等多种建设模式。

三是不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按照“大体系构筑、大城镇带动、大园区承载、新农村示范”为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坚持产城互动,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四是研究制定统筹发展政策机制。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充分探索,不断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和城乡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工作。要研究制订土地供给、税收、人才引进、生产用电同城同价等方面的具体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管理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落户,不断放宽科技人才的户口迁移条件。要创新土地使用机制,研究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探索增减挂钩的多种形式,腾出更多的用地指标,用于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下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大英百科全书)。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论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农机121班 何炳桥 1201140134 摘要: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当下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一判断是就其现实意义而言的,而......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城镇化是现代化最基本的战略支撑所在,是最强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当前最大的红利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研究22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研究22 一、失地农民存在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农民和政府两个方面来讲)分析 1、 政府补偿标准设立不科学,低位补偿造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 2、 社会......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肖临骏: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创新的研究

    1 文献综述 迟福林、辜胜阻、唐任伍、曾业松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以人为本,扩大内需。颜晓峰、陈炳才、唐任伍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新型城镇化-文章

    跟随新型城镇化步伐,由速度优先转向协调可持续经营 ----地方投融资平台未来转型方向初探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地方投融资平台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数量与规......

    解析新型城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解析新型城镇化 解析新型城镇化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